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64.00 KB
- 文档页数:8
辉县市一中2017-2018学年下期第一次时期性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卷选择题35小题(共70分),第II卷非选择题,3道大题(共30分),总分共计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考生注意: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座位号、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
第I卷和第II卷的所有题目都要在规定范围内书写作答,否则,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
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C、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
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2。
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是
A。
印度B。
韩国ﻩﻩC、澳大利亚D、美国
下表为四个国家某年的人口变动数据。
读表完成3-4题。
3、依照表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高—高-低”模式的国家是
A。
甲ﻩB。
乙ﻩﻩC。
丙ﻩﻩD、丁
4、下列关于乙国估计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
B。
人口增长快,但老龄化严重
C。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ﻩ
D。
人口增长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运用数据图表能够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
读图完成5-6题、
5。
图甲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
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估计出现的是
A。
人口素质下降ﻩﻩﻩﻩB。
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加大ﻩﻩ
D、劳动力成本下降
6、图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定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ﻩﻩB。
①③④②ﻩ
C。
①②④③ﻩﻩﻩﻩD、①③②④
读“人口合理容量曲线变化图”(1—18表示不同时间段),完成7-8题、
7、图中Ⅰ时期表示的社会时期是
A、人类社会初期ﻩﻩﻩﻩB。
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ﻩﻩ
D、后工业化时期
8、Ⅲ时期人口合理容量增速变缓直至趋近定值,出现该现象的关键制约因素是
A、生产力水平ﻩﻩﻩB。
社会体制ﻩ
C、资源(土地、水等) ﻩD。
科技水平
9。
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A、气候适宜ﻩﻩﻩﻩﻩ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C。
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ﻩﻩD、人口素质较高
如图所示不同城市间的人口流动趋势,据此回答10~12题。
10。
符合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或地区是
A。
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ﻩB。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C、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ﻩﻩ
D、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
11、图中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目的是
A、务工、经商ﻩB、学习、培训
C、家庭团聚ﻩﻩD、观光旅游
12、习惯图中趋势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今后一段时期应重点加大改革力度的是
A、教育体制ﻩﻩﻩB。
城乡户籍制度
C。
医疗卫生体制ﻩﻩﻩD、养老保险
读“中国的人口金字塔”图,回答13~14题。
13。
图中人口增长低谷A大约出现在
A、1949—1951年ﻩﻩﻩB、1959—1961年
C、1978-1980年ﻩﻩﻩD。
无法判断
14、形成人口增长第二个低谷(B)的主要原因是
A、文革动乱,人口的死亡率高ﻩﻩB、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C。
人们生活富裕,出生率下降ﻩﻩﻩD、自然灾害
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行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正式实施。
结合图甲、图乙,回答15~16题。
15、“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小孩的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
A。
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B、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C、15~64岁人口比重有所下降
D、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16、图乙中,能够反映我国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
A、①点ﻩﻩB、②点ﻩﻩC、③点D。
④点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各类土地付租能力与该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7、a、b、c城市功能分区分别估计是
A、工业区、住宅区和商业区B、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C、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 D、工业区、商业区和住宅区
18、图中b1、b2功能区相同,但级别不同,在b2地区发展该功能区的原因是
A、位于城市工业区附近,工人上下班较方便
B、位于农耕区附近,乳肉蛋食品丰富
C。
靠近景点和林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D、位于背风坡,空气湿度小,日照多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和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示意图,完成第19-20题、
19、从城市的发展方向判断,影响该城市空间拓展的根本因素是
A、交通条件ﻩ
B、河流条件ﻩﻩC。
地形条件ﻩD、人口分布
20、若要在a、b、c三处布局疗养院、钢铁企业、服装厂,则a、b、c三处应分别布局
A、钢铁企业、服装厂、疗养院
B、疗养院、钢铁企业、服装厂
C。
疗养院、服装厂、钢铁企业
D、钢铁企业、疗养院、服装厂
读世界及四个大洲城市化发展统计图,完成第21—22题、
21、该图反映
A、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成负相关
B。
亚、非洲城市化速度较快
C。
亚、非洲总体处于城市化初级时期
D、欧洲、北美呈现逆城市化
22、新兴国家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在城市中出现一些问题,下面描述与实际最不相符的是
A、无序扩张、环境质量下降ﻩﻩﻩB。
交通拥堵,住房紧张
C、教育配套滞后,学位不足ﻩﻩD。
劳力紧缺,退休年龄推迟
上海家圆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在其网站上宣布,该公司的合作定制建房项目差不多启动,这也是上海第一个“个人集资建房”项目、“上海家圆”负责人表示,目前这一项目差不多募集到100万元以上的保证金,当保证金达到500万元后,该公司将开始委托开发商买地盖房、据此回答23—24题:
23、“上海家圆"的建设能够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是
A、地价上涨ﻩﻩB。
交通拥挤ﻩﻩC、环境污染D、住房困难
24。
“上海家圆”的建设者,在网站上发起了一个“宝山计划”,若在宝山区建商品房,最佳区位是哪幅图
安徽省在统筹协调好省会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江淮城市群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构筑以合肥为中心的“1+10”江淮城市群、读江淮城市群城市分布示意图,回答25—26题。
25、下列因素中,与“1+10”江淮城市群发展关系紧密的有
A、气候温和湿润,海洋性特征显著
B、地势起伏
C、地处南北交通要冲,交通便利
D、工业基础雄厚,发展历史悠久
26、下列关于该城市群等级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服务范围由大到小的排序为:合肥-巢湖—无为
B、服务职能由多到少的排序为:合肥—定远—蚌埠
C、小学数量由多到少的排序为:六安—巢湖—庐江
D、小汽车专卖店布局先后顺序为:合肥-安庆—巢湖
读“人口密度和城市内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完成27~28题。
27、从图中能够看出( )
A、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越大
B、人口密度越小的地区,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越小
C、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越小
D、人口密度与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之间没有直截了当关系
28、图中体现出的人口密度与商业中心数目之间的关系是
A、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同一级别的商业中心数目越少
B。
人口密度越小的地区,同一级别的商业中心数目越多
C、人口密度的大小,与商业中心的数目无任何关系
D、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同一级别的商业中心数目越多
读漫画,完成29~30题、
29。
漫画所反映的城市问题是( )
A、城市建筑物高大密集,用地紧张
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
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
D、土地面积小,居住条件差
30、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
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
B。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削弱城市热岛效应
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
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与工业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三小题,共40分)
31、(14分)阅读关于中国人口的资料,回答问题。
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达到%,与上年相比上升了个百分点。
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为亿,同比上年年末增加828万人,流动人口中特别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1)图1反映出我国人口变化有何特点?说明变化原因。
(4分)
(2)概述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影响。
(4分)
(3)分析现时期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概述人口流动对农村和城市分别产生的影响。
(6分)
32。
(12分)读某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各题。
(1)依照图示资料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处的判断依据。
(4分)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地址,并分析理由。
(4分)
(3)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
分析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4分)
年份降水量/%蒸发量/% 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1960 100 4012 48
2012 100 27 41 32
3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位于保定市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距离北京、天津、石家庄和保定市分别约105公里、105公里、155公里、30公里。
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规划建设河北雄安新区,是尊重城市建设规律、解决“大城市病”问题的关键一招,是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首选之地,是创新区域发展路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点睛之笔。
雄安新区将建设成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1)分析中央政府规划建设国家级新区的主要原因、(4分)
(2)分析河北雄安新区选址于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的主要原因。
(4分)
(3)在雄安新区规划中,分析为建设成生态城市需要采取哪些措施、(4分)
(4)简述雄安新区的建设对河北保定的不利影响、(2分)
ﻬ辉县市一中2017-2018学年下期第一次时期性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1、(14分)(1)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基本上逐年降低,其原因是“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出生率基本稳定或小幅波动,死亡率逐年上升);每年净增人口多,其原因是中国人口基数大。
(4分)
(2)2006年至2008年上升、2008年至2011年下降,总体上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失衡)。
人口性别比失衡不利于婚姻、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任答两点即可)(人口性别比下降有利于婚姻、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4分)
(3)我国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条件、生活水平、就业机会优于人口流出地区。
农村:改善农村经济状况,促进农村与城市的经济文化交流;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使农村劳动力结构不合理(妇老农业),不利于农业发展,出现“留守子女"问题。
城市:弥补城市劳动力不足;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压力;估计造成失业、社会治安、住房困难等社会问题。
(6分)
32。
(12分)(1)A>B>C、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地租最高、(4分)
(2)D地。
靠近文化区;地势较高;临近森林公园,处在上风地带,环境优美;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好;交通比较便利。
(4分)
(3)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地表被硬化、被建筑物覆盖;地表径流量增大,地表水和雨水下渗减少(使地下径流减少);植被减少,蓄水量减少,导致蒸发量减少、(4分) 33、(14分)(1)首都北京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大气环境差(雾霾、沙尘暴天气多);疏解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创新区域发展路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4分) (2)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地理位置优越;雄安新区有多条高速公路、铁路经过,交通便捷;拥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生态环境良好;开发程度低;地价房价低、产业基础弱,新区范围内人口密度低,建筑少,拆迁量不大。
(4分)
(3)新区规划采纳组团状城市形态;保护好新区的湿地面积,充分利用白洋淀湿地对城市调节作用;设置好城市通风走廊,减少沙尘暴、雾霾天气的次数;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建设好地下排水设施,实现污水和雨水分离,建设好污水处理系统;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减少污染排放。
(4分)
(4)河北雄安新区建立在原来保定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使得保定市管辖范围缩小,发展空间受到影响,在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地位相对减弱、(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