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图教学设计(汇编3篇)
- 格式:docx
- 大小:17.68 KB
- 文档页数:5
瑞雪图教学设计(汇编3篇)
1.瑞雪图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瑞雪的大而美丽,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感悟“瑞雪丰年”的丰富内涵。
3.渗透按一定顺序观察、有条理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精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想象、感悟雪中、雪后的景象。
教学难点:
理解“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现在咱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毛衣和羽绒服了,因为冬天到了。
那么在冬天里你最喜欢那些景物?(雪)在你的心目中,雪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列举)
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片和雪有关的课文,《瑞雪图》(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我们先来欣赏一段优美的雪景视频图。
(学生欣赏)
从你们的眼神中,我知道你们已经被美丽的雪景吸引了。
画面中的美景,课文中也有精彩的描写,,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的读一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并思考问题:这场雪有什么特点?你是从那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可在文中做好批注。
谁能够概括出这场雪的特点?(大美)指名回答。
三、深入理解课文
1、我们先来看看第二三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雪比较“大”这一特点的?你画出了哪些描写雪大的句子?
黄昏时分,风停了,雨住了,那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的从半空中降落下来了。
(课件展示)(板书:纷纷扬扬)
2、那鹅毛大雪纷纷扬扬的从天空中飘落下来,想像这一情景,自己再读一读,指名读。
3、是啊!这是入冬以来,胶东半岛上的第一场雪。
雪中有是怎样的情景?自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你还从那里感受到雪“大”?
不久,雨住了,风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的飘将下来。
(课件展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4、听了你们的读,我仿佛看到了大片大片的雪花飘落下来,这两句话中出现了描写雪大的词语(课件展示)请同学们来看,第一句不动,假如我把第二句修改一下,再放入课文中,你们听一听有什么效果与区别。
黄昏时分,风停了,雨住了,那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的从半空中降落下来了。
不久,雨住了,风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的飘将下来。
5、你听出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体会祖国语言的丰富性)
6、雪花就这样簌簌落落的,一会地面就白了。
在这一段中,你还从哪儿感受到雪大?
(夜里,冬天的山村,万籁俱寂,只听到那大雪不断降落的沙沙声和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的咯吱声。
)
7、你们的读把我带到万籁俱寂的雪地上。
让我们来合作读一读这一段话,我读第二句,你们读剩下的内容,但要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分工读?
(课件出示:这是入冬以来,胶东半岛上的第一场雪。
这雪下得狠大,也很稳。
开始的时候,还伴着一阵小雨。
不久,雨住了,风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的飘将下来。
一会儿,地面上就发白了。
夜里,冬天的山村,万籁俱寂,只听到那大雪不断降落的沙沙声和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的咯吱声。
)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分工呢?第二句是概括写雪大、雪稳,后面是具体写雪怎样大,怎样稳。
这就是“总————分”式的写作方法。
8、就这样,大雪整整下了一夜。
第二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9、这是因为这场雪,使山村变得更加美丽。
现在我们都来想像一下,如果你的眼前就是这一片白茫茫的大雪,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嗬!好大的雪啊!(把“啊”读成“呀”多种方法,读出自己的感受)
10、极目远眺,你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出示图片粉妆玉砌)时厚厚的积雪把大地装扮成了一个白色的世界。
看近处,这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指名读)看近处,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11、如果把这段话撤下几个词语,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句子)(强调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12、是大雪把光秃秃的树木打扮得这样晶莹,把松树装扮得这样美丽,我们仿佛一伸手就能摘到它们。
(学生齐读)在这一段中,你还从那里感受到雪美?
13、(生读)一阵风吹来,树木轻轻的摇晃着,那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落落的都落下来。
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在清晨的阳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听了他的朗读,我们的眼前似乎真是出现了五光十色的彩虹。
你能将五光十色换成一个相近的词语吗?(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你们就把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放到句子里读一读,看看是否合适。
14、这一段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写出了美丽的雪景,我想请一个学生,伴随着音乐来读一读,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五光十色的世界!(知名读)
四、拓展延伸:
1、多么生动的画面,多么美的句子!现在我们每个人都置身在这美丽的世界里,你又是怎样的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第五自然段。
假如你到了这里,你会做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正是因为孩子们的欢乐让山村充满了生机,这就是峻青笔下的瑞雪。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了解了雪大,雪美,更多地了解了雪的意义,你还知道雪有哪些好处?(学生根据课下收集的资料自由发挥)
2、同学们的回答。
让我想起一句谚语: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今冬的雪除了这些,还有深刻的含义。
在当时的中国,1960—1962年,我国遭受了严重的灾害,蝗虫肆虐,人们挣扎在饥饿的边沿。
多么希望能有一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啊!就在1962年11月17日,下起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难怪峻青发出内心的赞叹,读————(课件出示)啊!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
因为这场雪,峻青曾这样写到:(课件出示)我站在田间,纵目四眺……。
无数的人群,在这银光闪闪的雪野上忙碌着。
…。
我的心里充满了兴奋的喜悦,我仿佛从苍茫无际银光闪闪的瑞雪上面,看到了浩瀚无边金光灿烂的收成……。
五、升华情感:
这一场雪,给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喜悦,让我们带着幸福的心情读——————啊!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
这场雪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憧憬,让我们带着激动的心情读———啊!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
此时此刻,你认为在作者的心中,这还是一场怎样的雪?
(希望的雪、丰收的雪)
从你们的发言中,我知道你们已经深刻的理解了瑞雪的含义,知道了为什么这场雪被称为及时的雪了,再读课题———瑞雪图
六、布置作业:
1、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幅《瑞雪丰年图》。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写你心目中的雪景图。
七、板书设计
瑞雪图
大纷纷扬扬总———分
美粉妆玉砌由远及近
2.瑞雪图教学设计第2篇
设计理念:语文学习讲求的是学生直面语言材料、自读自悟自主建构的过程。
读,永远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
如何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准、读顺、读通、读透,在读中感知,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受到感染与陶冶,一直是我们探索的课题。
本课设计集中体现了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
一、开门见山,解题引入
1.今天我们学习《瑞雪图》一课,(板书课题)“瑞”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雪,才可以称得上“瑞雪”?
出示课件,问:是这样的雪吗?见过吗?想说什么?
2.齐读课题。
这是一幅图画吗?你觉得这幅图画应该画出怎样的特点呢?
3.引导学生去自主读文,先印证一下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开篇解题,由“瑞”字始,到“瑞雪”再到“瑞雪图”,层层深入,把学生的思维步步引向深刻,并让学生猜测,课文描写了怎样的一幅图画,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激趣作用。
)
二、自主读书,整体建构
1.自由读文2—3遍。
要求学生自己解决文中的生字,难读的句子或段落停下来多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
2.分自然段读,其他人注意倾听。
教师相机插入指导,并引大家齐读)
3.课文读熟了,刚才我们说了这一幅用文字描绘的瑞雪的图画应该主要画出雪的什么?好,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浏览一下课文,知道什么叫浏览吗?注意:不要一字一句地看,而要一段一段地去看。
一边看一边归纳。
文中哪些句段写雪大?哪些句段写雪美?标出来。
除了写雪大和美以外,作者还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阅读是自读自悟自主建构的过程,先从整体上建构文本的内容和脉络很重要,这就好比一幅风景,局部的美是融于整体之中的。
当然这一切需要学生在读准、读顺文本的基础上来完成,因此,这一环节的读是关键。
)
三、读悟结合,走进文本
(一)感悟雪大
1.这次我们再读课文的时候,除了用口念,还要用脑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感受,这样你读课文的时候,就可以看到瑞雪的美景。
谁来读雪下得很大的段落。
(师出示描写雪大的句段,指导熟练地朗读)
2.教师范读(现在听老师读。
老师读的时候你想象,你不是坐在教室里,而是来到雪地里。
随着老师的读,你在脑子里浮现课文的画面,会吗?)
3.刚才是谁把你带到雪地去的?(对,除了老师的读还有你们自己。
是你们用心去想象,才进入到课文描写的情景中去的,你们说对吗?)
4.自读想象雪下得很大的情景。
胶东半岛的这第一场雪的特点,用文中的一个字来说是——大
5.现在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读书)请你在这三段话中,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段话来读。
(出示句子,生读谈感受,训练学生读出情感,相机理解词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好?)
6.整体齐读。
你们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呢?(用心感受,有感情地读就一定能读出感情。
)
3.瑞雪图教学设计第3篇
一、导入:
雪,以它的晶莹、洁白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它给大地披上银装,它给农民带来希望,它为孩子送去快乐,它让诗人写下美妙诗行!
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胶东半岛这片雪的世界,一起来感受一幅美丽的瑞雪图!(板书课题)
二、初步感知
1.强大的冷空气袭来了,天气骤然变冷,凛冽的寒风刮了一个下午,鹅毛般的雪花飘落下来,你听:(配乐范读全文)
2.多美的文章呀!听了老师的朗读,这第一场雪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这样的一场雪,同学们想不想亲身感受一下?打开课本,亮开嗓门,读一读
这篇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三、直奔重点
1.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作者亲身感受了这场雪,发出了一句怎样的感叹?“嗬!好大的雪啊!”(映示句子)
2.到底是一场怎样大的雪,让作者发出了如此的感叹呢?细细地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这是一场大雪。
3.集体交流:(随机)
始终以“嗬!好大的雪啊!”作为主线,反复朗读。
①“开始下雪时还伴着……地上一会儿就白了。
”
找词
“鹅毛般的大雪”、“地上一会儿就白了”这些都是作者亲眼看到的,同学们,你有没有看
过鹅毛般的大雪?指名同学描绘一下。
大家想看一下这样的景象吗?看!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啦!指导读好这句话。
[这是一场鹅毛大雪,作者赞叹到:“嗬!好大的雪啊!”]
②“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格外……被积雪压断了。
”
这是作者听到的,他听到了什么声音?交流划词
闭上眼睛,一个下雪的冬夜来临了(播放下雪声,师配读。
)
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交流
指导朗读
[真是场大雪啊,我们也要赞叹:“嗬!好大的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