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学生共享同一片蓝天
- 格式:pdf
- 大小:750.03 KB
- 文档页数:1
教育艺术广场I©关爱留守学生共享同一片蓝天
◎曹晓琴
近年来,留守儿童现象越来越突出,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不断增多,这不利于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需要予以更多的关注,并积极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努力,从而真正实现“关爱留守学生,共享同一片蓝天”。
一、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L存在不同程度厌学情绪。
农村教育相对薄弱,基础设施、师资团队以及教育理念都跟不上城市教育的发展.再加上农村一些落后思想的影响,认为学习无用,不如在家务农,还能减轻家庭负担,致使很多留守儿童逐渐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
2.社会环境及安全问题。
儿童处于人生发展的初始阶段,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更缺乏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能力。
留守儿童普遍年龄较小,多就读低年级.学习压力较城市的儿童小,再加上学校与家庭方面对其疏于监管,所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
一方面,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有了可乘之机。
儿童好奇心强,很容易就沾染一些不好的习气,如赌博、酗酒、迷信等。
一旦染上此类习惯就难以改正,如果教师与家长不能及时发现此种情形并加以控制,就很容易使留守儿童失去对人生的期望和社会的信任。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缺少父母与学校的监管,留守儿童容易出现一些安全问题。
比如,农村交通普遍不便,学校与家距离较远,留守儿童在上下学过程中由于天气、自然灾害等原因滞留,容易发生人身安全问题;很多社会闲散人员聚集农村,不利于保障留守儿童的安全,迫害及贩卖儿童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3.普遍存在心理问题。
很多家长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看,很多心理问题,孩子无法与老人进行交流,长期如此,并不能真正起到家庭教育的作用。
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与呵护,再加上学校方面疏于教导,孩子难免会产生自卑、逆反等不健康的心理,这非常不利于其日后的成长与发展。
二、留守儿童教育途径探究
1.充分发挥学校职能。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农村学校发挥其主要的职能和作用。
学校可从多方面激发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的热忱,真正做到“关爱留守学生,共享同一片蓝天”。
农村学校应主动学习新的教育方式,积极倡导新的教育理念,组织相关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比如,学校管理者向当地发展较为突出的农村学校或者省市学校请教教育模式与管理方法;向教育局等有关部门申请教育资源支持;引进大学生人才为学校注入新的活力等。
农村教师应主动革新教学方法,激发留守儿童学习兴趣.克服厌学情绪。
比如,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教学目的;经常与孩子进行互动,畅聊学习问题与心得并及时帮助解决问题;课后组织趣味活动,加强与学生沟通,营造一个融洽的教学环境C
2.加强村委会组织建设。
村委会或者妇联等相关部门要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提上日程,定期组织相关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题活动,让每一位农村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
比如,定期联系留守儿童的父母或者临时监护人,使其关注孩子的家庭教育,关注孩子在思想、行为以及学习方面的情况;随时关注留守儿童家庭状况,如出现经济、情感等特殊问题,须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能让此类问题影响孩子正常上学。
此外,相关政府部门也应积极支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工作,对特殊家庭进行适当指导与教育,让父母对孩子有一个正确的教育方式,从而帮助留守儿童全面健康的发展。
比如,对一些经济特别困难的家庭予以补助,从而保障孩子上学的权利;对一些家庭情况复杂的留守儿童多加关注,借助村委会等组织的力量关爱其成长;向上级部门申请制度及经济援助,让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并予以相应的支持,为早日解决此难题打好社会基础。
3•重视儿童心理教育。
学校与家庭需时刻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保证其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学校方面需保障留守儿童在校期间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比如,教师可以在学校为孩子举办生日庆祝会,让全班同学一起唱生日歌,不仅可以使同学之间更加团结,也让留守儿童体会到浓浓的爱意。
父母之中最好有一方在家照看孩子,从而保障家庭教育的完整性。
倘若实在没有办法保证一方在家陪同孩子,一定要定期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比如,孩子今天在学校学会了如何画一只小鸟,非常想和父母分享,想给父母打电话,此时父母不管身在何处,情绪怎样,都应该仔细倾听孩子讲述,鼓励孩子努力学习。
这样可以很好地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联系,也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从而健康地成长。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需要学校作为主力军去关注解决,家庭和社会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只有联合三方甚至更多的力量,才能真正实现“关爱留守学生,共享同一片蓝天”这一初衷。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华源幼儿园)
2019年第01期椒节冬厉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