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小班语言活动《勇敢的长耳朵》
- 格式:docx
- 大小:7.15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班语言活动《勇敢的长耳朵》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感知能力。
2. 通过故事引导幼儿理解“勇敢”的含义,激发他们的勇气和自信。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
本次语言活动主要围绕《勇敢的长耳朵》这个故事进行。
故事讲述了一只小兔子通过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克服困难,最终成功保护了自己的家园。
教学准备:
1. 故事书《勇敢的长耳朵》。
2. 小兔子、大灰狼等角色的手偶或图片。
3. 与故事相关的音乐和道具。
教学过程:
1. 引入: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入主题,如“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勇敢吗?”引发幼儿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述故事:教师使用故事书和手偶(或图片)生动地讲述《勇敢的长耳朵》的故事,同时配合音乐和动作,使故事更具吸引力。
3. 讨论:故事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如“小兔子为什么会感到害怕?它怎样变得勇敢的?”等,帮助幼儿理解和消化故事内容。
4.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通过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一步理解和体验“勇敢”的含义。
教学延伸:
1. 创作活动:鼓励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创作自己的小故事,或者画出他们心目中的“勇敢的小兔子”。
2. 生活实践: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幼儿面对困难时展现出勇气和决心,将故事中的“勇敢”精神融入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总结:
在活动结束时,教师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强调“勇敢”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像故事中的小兔子一样,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
教学评估:
1. 观察记录: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观察并记录幼儿的参与情况、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勇敢”概念的理解程度。
2. 互动反馈:通过与幼儿的交流和提问,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以及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和进步。
3. 作品评价:对于幼儿创作的故事或画作,教师可以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建议,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