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构编制有关问题的调研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5
关于机构编制有关问题的调研报告机构编制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有效地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对于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工作效率,减轻财政负担,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对机构编制工作高度重视,先后颁布出台了许多重要的法规措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正在向规范化、科学化扎实推进。
但同时也应看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机构编制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各级机关部门普遍感到工作任务重、机构编制紧、正常运行难,要求增设机构、增加编制的呼声十分强烈。
为了使政府职能、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由南通市政府主要领导提议并牵头,成立专门课题组,就新形势下做好机构编制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采取走访、座谈和书面问卷相结合的办法,就市级机关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及有关县(市)区相关部门职能履行情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机构编制管理、人员结构状况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及分析。
一、机构编制工作的现状机构编制属于上层建筑,它要与经济基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并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和服务。
“十五”以来,南通市各级党委、政府按照“精简、高效、统一”的要求,在机构编制管理、统筹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机构编制工作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相协调,基本形成了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局面。
(一)从机构编制数量上看,南通市现辖六市三区,2001年以来,经过两次机构改革,市级党政部门由原来的64个调整为50个,减幅达22%;县(市)党政机构由平均40个调整为31个,减幅达23%;市、县(市)区、乡镇机关行政编制由原来的19125名精简为15300名,减幅达20%。
机构改革后,除全市党政机构和人员编制减幅明显、财政负担压力有所减轻外,政府职能转变也迈出扎实步伐,有效促进了各级行政机关工作效能的提高。
(二)从机构编制管理上看,机构编制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关于机构编制管理的各项规定,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为统领,通过实行统一管理,建立《机构编制管理手册》制度,坚持“一支笔”审批,强化监督检查,机构编制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机构编制调研报告机构编制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机构编制是一个组织体系的规划和布局过程,对于一个机构的发展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机构编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二、调研结果分析1. 现有机构编制情况根据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结果,我们了解到大部分机构的编制情况都较为复杂。
其中,编制人数较多的机构存在工作职责不明晰、沟通协调困难的问题;而编制人数较少的机构则存在人员过度工作、任务担负过重的问题。
总体来说,机构编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2. 机构编制存在的问题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机构编制存在的问题:(1) 缺乏科学的编制标准和流程。
机构编制过程中,缺乏定量的指标来评估人员的编制需求,导致编制数量和结构不合理。
(2) 缺乏适应性调整机制。
由于机构发展和工作任务的变化,机构编制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但目前大多数机构的编制数量和结构相对固定,难以适应新的需求。
(3) 缺乏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
机构编制应与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相结合,以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但目前大多数机构缺乏相应的评估和激励机制。
(4) 缺乏人才管理与培养机制。
机构编制不仅仅是指数量和结构,还涉及到人才管理和培养。
目前,机构编制往往忽视了这一方面的需求。
三、改进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1) 建立科学的编制标准和流程。
明确编制的需求指标和评估指标,避免主观性和随意性的情况发生。
(2) 建立适应性调整机制。
机构编制应具备一定的弹性,根据工作任务的变化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优化。
(3) 建立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
机构编制与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相结合,通过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4) 建立人才管理与培养机制。
机构编制应注重人才管理和培养,为机构的长远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四、结论机构编制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问题。
合理的机构编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对于一个机构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机构编制调研报告机构编制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行业的机构编制也不断扩大。
然而,一些机构编制臃肿、行政层级多、效率低下等问题也随之出现。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当前机构编制的情况,探讨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调研方法:1. 了解机构编制的基本情况,包括编制规模、层级结构等,通过统计数据进行分析;2. 进行调查问卷,对机构编制的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机构编制的看法和问题意见;3. 研究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机构编制管理经验,借鉴其做法。
三、调研结果: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目前我国机构编制规模较大,行政层级复杂,造成重复工作和资源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2. 机构编制过于僵化,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3. 特定领域机构编制职能重叠现象突出,需要进行合并和优化;4. 机构编制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权责不清、职责不明确等。
四、问题分析:1. 缺乏科学合理的机构编制标准,导致机构编制过大、职能重叠等问题;2. 缺乏机构编制动态管理机制,无法及时调整编制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3. 机构编制管理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各部门管理方式不一,导致管理效率低下;4. 机构编制过程中缺乏一定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五、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制定科学合理的机构编制标准,包括编制规模、层级结构等,减少职能重叠,提高编制效率;2. 建立动态机构编制管理机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对编制结构进行调整;3.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建设,确立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规范,提高管理效率;4. 加强机构编制公开和透明度,让公众能够了解和监督机构编制的管理情况。
六、总结:本次调研主要针对我国机构编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存在机构编制臃肿、行政层级多、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机构编制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革,提高机构编制的科学性和管理效率,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目的近年来,我国机构编制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个机构的职能不断增加,组织结构不断变化,对机构编制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解决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旨在对机构编制管理进行调研,深入了解现状,提出改进意见,为完善机构编制管理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主要用于了解机构编制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访谈则用于深入了解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三、调研结果1.机构编制管理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大部分机构编制管理存在以下问题:编制数量不均衡、编制结构不合理、编制分配不公平、编制管理流程繁琐等。
2.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机构编制管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编制管理流程繁琐,审批效率低下。
目前,机构编制管理的审批流程繁杂,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和部门的审批,导致审批时间长、效率低。
二是编制结构不合理,职位设置重复冗余。
由于历史原因和行政管理体制的限制,一些机构存在重复设置和职位冗余的问题,导致资源浪费和工作效率低下。
三是编制分配不公平,一些机构编制过多,而一些新兴机构却缺乏编制。
由于编制的分配和调整是根据过去的需求和情况进行的,所以导致了一些机构编制过剩,而一些新兴机构却面临编制不足的问题。
四是编制数量不均衡,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差异较大。
由于我国地理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机构编制数量在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
四、改进意见根据调研的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意见:一是简化编制管理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可以通过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和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二是优化编制结构,调整职位设置。
可以通过深入研究相关行业和机构的发展需求,合理设置职位和编制,减少冗余和重复。
三是优化编制分配,确保公平合理。
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的编制分配制度和机制,根据实际需求和发展情况进行编制分配。
学校机构编制等情况调研报告
1. 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学校机构编制情况,包括组织结构、职能定位和事务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并从中得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2. 调研内容
1. 学校组织结构调研:了解学校的整体组织结构,包括行政部门、教学部门和科研部门等。
2. 职能定位调研:分析各个部门的职能定位,了解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责任划分。
3. 事务管理调研:调查学校各部门的事务管理方式和效率,包括文件处理、会议管理和日常工作协调等方面。
3. 调研方法
1. 文献调研:查阅学校组织结构、职能定位和事务管理等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收集必要的信息和数据。
2. 实地访谈:与学校的相关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实际情况和运作方式。
3. 数据分析: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调研报告的具体内容。
4. 调研结果
根据以上调研方法,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发现:
1. 学校的组织结构合理,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较为良好。
2. 各部门的职能定位明确,工作内容和责任划分清晰。
3. 学校的事务管理方式较为高效,文件处理和会议管理均得到较好的处理。
5. 建议
鉴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继续保持学校组织结构的稳定,以促进工作的高效协同。
2. 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3. 在事务管理方面,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文件处理和会议管理的效率。
6. 总结
通过对学校机构编制等情况的调研,我们对学校的组织结构、职能定位和事务管理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希望这份调研报告对学校的发展和管理有所帮助。
机构编制调研报告机构编制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机构编制是指根据国家、地方和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和工作特点,合理、科学地划分和分配各级机构和人员的数量、职责和权限的工作。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和分析现有机构编制的状况,为进一步优化和改革机构编制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面访相结合的方法,范围涵盖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和企业等不同类型的组织。
通过抽样调查和深入访谈,获取各类组织的机构编制情况、存在问题和改革需求等信息。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 机构编制总体情况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组织的机构编制相对合理,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明确。
但也有少部分组织存在编制过剩或不足的情况,导致资源浪费或工作不配套。
2. 机构编制存在问题(1)编制过多问题。
有些组织的机构编制规模超过实际需求,导致冗员过多,工作效率低下。
(2)编制不足问题。
少数组织的机构编制不足,导致工作负担过大,影响工作质量。
(3)职责不明确问题。
部分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划分模糊,工作责任不明确,影响工作效率。
(4)缺乏灵活性问题。
有些组织的机构编制划定过于死板,对于各类工作需求的应变能力不足。
四、改革建议1. 合理调整机构编制规模。
对于编制过多的组织,应当进行优化和合并,减少冗员,提高工作效率;对于编制不足的组织,应适当增加编制,减轻工作负担。
2. 明确职责和权限。
各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应明确划分,避免职责不清导致工作混乱。
3. 提高机构编制的灵活性。
机构编制应根据实际工作需求进行调整,能够灵活应对各类工作变化。
4. 优化编制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编制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和管理机构编制,确保编制使用合理、科学。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各组织的机构编制状况进行了了解和分析,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建议。
希望相关部门和组织能够根据本报告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优化和改革机构编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机构编制调研报告机构编制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级机构编制日益庞大,不断增加。
机构编制直接影响到政府的运转效率和资源的配置效果,因此,深入了解各级机构编制的现状和问题,对于优化机构设置、提高政府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探讨各级机构编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优化编制提供依据和参考。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 问卷调查:设计了针对机构编制的问卷,以了解机构数目、人员规模、职能设置等情况。
2. 实地访谈:选择了多个机构进行访谈,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了解他们对机构编制的认识和看法。
四、调研结果根据本次调研的数据和访谈情况,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 机构编制总体规模庞大。
各级政府机构众多,人员规模庞大,导致决策过程复杂,执行效率低下。
2. 机构设置相对冗杂。
许多机构存在重复职能和交叉工作的问题,职能界定模糊,导致资源浪费和工作效率低下。
3. 缺乏协同合作机制。
各级机构存在信息不畅通、协同不足等问题,导致沟通反馈慢、问题难以解决。
4. 人员结构不合理。
许多机构存在人员过剩或者人员匮乏的情况,导致一方面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工作无法开展。
五、调研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优化机构编制的建议:1. 精简机构设置。
各级政府应该深入研究机构设置,避免重复职能和冗余机构,实行精简编制,提高决策效率。
2. 加强职能界定。
对于机构的职能和责任要明确界定,避免职能交叉和工作重复,提高工作效率。
3. 建立协同合作机制。
各级机构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协同合作,提高信息流动效率,解决问题更加迅速。
4. 优化人员配置。
对于编制中存在的人员过剩或者人员匮乏的情况,应进行合理调整,实行精细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益。
六、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了各级机构编制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机构编制的建议。
希望我们的调研结果能够对相关部门的工作有所参考和帮助,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政府机构人员编制调研报告1. 调研目的本调研旨在了解政府机构人员编制的现状及问题,为政府机构的编制改革提供数据支持和政策建议。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涵盖了不同级别和类型的政府机构。
3. 调研结果根据调研结果,以下是对政府机构人员编制的现状和问题的总结:3.1 编制总量问题- 大部分政府机构的编制总量与工作任务相比呈现不平衡状态,部分机构人员过多,部分机构人员不足。
- 部分地方政府机构编制超过实际需要,存在人浪费现象,对财政造成一定压力。
3.2 编制结构问题- 部分政府机构编制结构不合理,人员配置偏重行政部门,对政府工作效能产生不利影响。
- 部分机构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导致决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的不合理性。
3.3 编制管理问题- 缺乏统一的编制管理标准和制度规范,导致政府各级机构存在编制管理混乱和随意性的情况。
- 缺乏科学的编制调整机制和方法,使得机构编制调整的决策难以科学、客观的进行。
4. 政策建议鉴于以上调研结果,本报告提出以下针对政府机构人员编制的政策建议:4.1 优化编制总量- 对于编制过多的机构,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优化组织架构、提高工作效率等,实现编制与实际需要相符。
- 对于编制不足的机构,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增补,确保机构能够正常开展工作。
4.2 调整编制结构- 加强对编制结构的优化,适度减少行政部门的编制,逐步增加专业技术岗位的编制比例,提高决策和执行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4.3 加强编制管理- 建立统一的编制管理标准和制度规范,明确政府机构编制管理的权限和责任,确保编制管理的规范和透明。
- 完善科学的编制调整机制和方法,确保编制调整的决策科学、客观、公正,避免不合理的编制浪费。
5. 结论本调研报告分析了政府机构人员编制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政府机构人员编制问题,进一步推进编制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我市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情况调研报告【摘要】本调研报告对我市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各类事业单位的机构数量、编制人员数量和结构以及机构调整情况等方面的调查,发现了当前我市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本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相关部门和事业单位了解和改进机构编制,提高行政效能和工作效益。
【关键词】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调研报告、问题、建议一、引言事业单位是我市公共服务事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具有重要的社会职能和责任。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是事业单位管理和运行的基础,对事业单位的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有着重大影响。
因此,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有助于发现问题、优化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益。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相关文件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三、调研结果1.机构数量情况根据统计,我市共有XX个事业单位,包括行政机关、医疗卫生机构、学校及科研机构等。
其中,行政机关占XX%,医疗卫生机构占XX%,学校及科研机构占XX%。
2.编制人员数量和结构根据问卷调查,我市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数量总计为XXXX人。
其中,行政机关编制人员占XX%,医疗卫生机构编制人员占XX%,学校及科研机构编制人员占XX%。
3.机构调整情况根据调研结果,近年来我市事业单位进行了一些机构调整。
其中,XX%的事业单位进行了缩编和合并,XX%的事业单位进行了新设机构和扩编。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经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发现以下问题和不足:1.机构设置不合理。
部分事业单位机构设置过于繁杂,导致冗员、重复职能和资源浪费问题。
2.编制人员结构不合理。
一些事业单位编制人员结构主要集中在中高级职称人员,基层人员不足,导致管理和服务工作效率不高。
3.机构调整不及时。
有些事业单位机构调整缓慢,适应不了新的工作需求和发展形势。
五、建议和对策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1.优化机构设置。
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一、调研的背景和目的:近年来,我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在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革。
其中一个重要的改革之一就是对机构编制管理的调整和优化。
机构编制是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政府的行政效率、服务质量和公共资源的分配效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面对机构编制管理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前的机构编制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给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为政府机构编制管理的改革提供参考。
二、调研的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
调研范围主要包括省、市、县三级政府和一些大型国企、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
三、调研结果:1、机构编制规模过大,存在浪费和冗余。
近年来,我国机构编制规模持续扩大,不少单位的人员编制超过了实际需要,导致一些部门间工作重复、冗余,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需要进一步减少机构编制规模,优化编制结构。
2、机构设置不合理,存在职能重复和分工不清。
不少单位的机构设置存在一些问题,如职能分配和职责不清,部门间职责重复,无明确分工等情况。
需要加强机构设置的规划和协调工作,确保机构设置合理规范。
3、机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一些公共机构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比较落后,一些行政管理过程和工作程序存在问题,如缺乏透明度、不分权、不尽责等等。
需要加强机构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化,改善机构管理过程。
4、机构编制人才队伍不足。
在机构编制管理过程中,人才是关键因素。
目前一些公共机构的编制人才队伍不足,缺乏相关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
需要引进和培养适合的人才,推动机构编制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创新。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1、建议政府各级对机构编制规模进一步精简,压缩机构编制结构,减少浪费和冗余。
2、建议政府各级对机构设置进行适当调整,优化职能分配和工作分工,使各个部门间职责互补、协作无间。
3、建议政府各级加强机构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推动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
机构改革后机构编制工作调研报告机构改革后机构编制工作调研报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政府机构的职能和任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我国政府对机构编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以实现机构职能和人员结构的优化,提升政府行政效能。
本文旨在对机构改革后的机构编制工作进行调研和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机构改革后机构编制的新特点机构改革后,政府机构职责和部门设置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带来了机构编制的新特点。
1.职能定位更加明确。
在机构改革后,政府机构的职能定位更加明确,使得职能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公众。
同时,政府机构的职能还更加专业化和细化,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2.体制机制更加灵活。
政府机构改革后,体制机制变得更加灵活,职能也更加明确。
这种灵活性和明确性为政府机构的管理和协调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3.人员配置更加合理。
机构改革后,人员在各个职能部门的配置更加合理,能够更好地满足政府机构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为政府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支持。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机构改革后的机构编制虽然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1.机构协调不足。
由于各个机构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职责,因此在处理业务时,机构之间的协调存在一定的困难。
特别是在跨部门、跨领域的大型项目中,协调难度更加明显。
2.人员缺乏专业能力。
机构改革后,许多职能部门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人员缺乏专业能力,不能够胜任一些职能部门的工作。
3.部门职能重叠。
机构改革后,由于职能变得更加明确,一些机构的职能之间存在重叠。
这种重叠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低下和资源的浪费。
三、改进措施为了充分发挥机构改革后机构编制的优势,进一步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增强机构间协调性。
为了增强机构间的协调性,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定,从制度上对机构间的协调进行引导和加强。
此外,在跨部门、跨领域的大型项目中,政府可以设立协调机构,对各个机构的工作进行统筹协调。
机构调研报告优秀5篇机构调研报告篇一一、机构编制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常说的“机构编制”,其含义是关于法定组织的机构体制、职责功能、组织形式、单位设置、等级规格、人员数量及其结构比例、职务配备额度等方面的规定。
一定的机构和编制是进行行政管理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机构编制管理是行政管理的“母管理”,处于源头地位。
机构编制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使社会各个法定机构的组织发展达到协调、合理、适度、科学的目标,使社会这部大机器运转得更加协调、均衡,减少各类机构纵横两方面的磨擦和冲突。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体是人,重点是担负着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机构的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是否按照法定的、边界清晰的、科学合理的职能履行了职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定化,就无所谓发展观、政绩观的科学化,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就很难统筹发展。
如果各级党的机构都能依法执政、各级政府机关都能依法行政、各级政法机关都能依法执法,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自然得到有效地落实。
二、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长期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
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
这就要求我们机构编制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意识,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推动发展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不断推动思想解放,敢于突破,善于借鉴,勇于探索,利用机构编制这个杠杆,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机构编制管理既要管“制”,也要管“活”,在按政策规定,按规章制度,控制机构和编制的随意性增长的同时,运用机构编制这个杠杆,促进政府机构的优化设置、编制的合理配置。
要逐步变被动为主动,由批机构、批编制、批职数,转为进行政策法规研究、战略研究、前瞻性研究和技术性研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来。
机构编制调研报告《机构编制调研报告:优化组织结构,提高效能》一、背景介绍机构编制是指组织内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层次,是组织内部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优化机构编制能够提高组织的效能和运作效率,对于企业和政府机构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机构编制进行调研和改革是一个重要的管理课题。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当前组织的机构编制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通过对机构编制的调研和分析,提高组织的运作效果,实现更高效的管理和服务。
三、调研内容1. 组织结构调研组织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重复和冗余的部门和岗位,是否存在职责不明确的情况。
2. 管理层次调研上下级管理层次是否合适,是否存在管理层次过多或过少的情况,是否存在管理层级断层的情况。
3. 工作流程调研工作流程是否畅通,是否存在部门间流程不顺畅的情况,是否存在重复劳动和浪费的情况。
4. 岗位设置调研各个岗位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岗位职责不明晰或者冗余的情况。
四、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以获取全面的调研结果。
五、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发现了一些问题和瓶颈,主要包括组织结构过于复杂、管理层次过多、工作流程不顺畅、岗位设置不合理等。
同时也得出了一些建议,包括简化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次、优化工作流程、合理设置岗位等。
六、改进措施根据调研结论,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对机构编制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使组织更加适应当前的发展环境。
七、总结通过本次调研,对机构编制进行了全面的深入了解,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
通过这些改进,希望能够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达到更加高效的管理和服务。
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_调研报告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机构编制管理作为国家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处于源头和基础地位。
机构编制是“龙头”,是个很敏感的工作。
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已经摸索出一些成功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如联审工资制度、《机构编制管理证》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入编(减员)通知单》制度、人员编制管理台帐等。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应运而生,影响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部分单位和部门对机构编制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机构编制管理存在忽视和松懈的情况有些部门和单位对加强新形势下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无视“三定”方案的严肃性,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看问题,不能自觉地在转变职能、精简机构编制、提高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上做文章,而是只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困难,总想在增设机构、增人增编、增职数、提升机构规格等方面打主意。
大都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重要性和各种困难,要求增加机构、增加编制,很少有单位提出精简机构、减少编制。
要开展某一项工作,就要设立一个机构,而且动辄要为行政机构;如果行政机构不能设置,就要求设立为财政补助的事业机构,配备相应的人员。
[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二)机构设置的多样性。
除了正式设立的机构以外,还以“合署”、“挂牌”、“挂靠”等形式设置机构。
如农业局增挂牌子的机构有乡镇企业局,经济贸易局增挂牌子的机构有企业工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等。
如果仅仅是挂牌、合署或挂靠倒未尝不可,问题是挂牌、挂靠之后,组织部门要相应地配备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配备后,工作人员就显得不够,出现“官多兵少”和人手紧的现象,导致政事职责不分、政事人员混岗情况的产生,甚至直接导致人员超编。
(三)编制管理失之于弱。
虽然有“编制就是法”的说法,但在实际工作中,编制管理的软弱性随处可见。
机构编制调研报告一、引言机构编制是一个国家组织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涉及到公共资源的分配、政府的职能执行以及社会生活的运转。
为了深入了解机构编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调研报告对相关领域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和分析。
二、机构编制的定义和意义1. 定义机构编制指的是国家机构在数量、职能和结构等各个方面的组织规范,涵盖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其他公共机构。
2. 意义(1)优化资源分配:合理的机构编制能够确保公共资源的高效配置,提高社会效益。
(2)提升政府绩效:科学的机构编制可以使政府更加高效、有效地履行职责,提升服务质量。
(3)增强国家凝聚力:有序、稳定的机构编制能够增强国家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4)实现民生改善:合理的机构编制能够使政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提升民生水平。
三、机构编制的现状分析1. 中央政府机构编制(1)数量增长:近年来,随着国家发展需求的增加,中央政府机构的数量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
(2)职能重叠:一些中央政府机构在功能定位上存在交叉重叠的情况,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3)管理层级过多:随着体制改革和发展需求,中央政府机构的管理层级偏多,影响决策的速度和效果。
2. 地方政府机构编制(1)人员规模不一:各个地方政府机构的人员规模相差较大,存在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的情况。
(2)职能重复:一些地方政府机构的职能存在重复和冲突,造成了资源浪费和决策混乱。
(3)运行成本高:地方政府机构的日常运行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精简和优化。
四、机构编制存在的问题1. 缺乏整体规划:部分机构编制缺乏整体规划,导致职能交叉、决策效率低下。
2. 职能定位不清晰:一些机构在职能定位上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导致工作重心不明确。
3. 浪费资源:机构编制中存在人员冗余、资源浪费等问题,造成了不必要的支出。
4. 不适应信息化需求:部分机构编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滞后,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五、机构编制的改进建议1. 加强整体规划:在机构编制前应进行全面的整体规划,合理分配职能和权限,避免功能交叉和决策滞后。
机构编制调研报告《机构编制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机构编制是指组织或管理某个机构的行政、管理人员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机构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工作程序、人员分工和配备人员等进行编制。
在当今社会,各种不同类型的机构层出不穷,如政府机构、企业机构、学校机构等,不同的机构有其特定的编制标准和要求。
因此,对于机构编制的研究和调研显得十分重要。
二、研究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不同类型机构的编制情况,掌握机构编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为了解机构编制的相关政策和管理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三、研究内容(一)机构编制的概念及相关原则本部分主要研究机构编制的概念和相关原则,包括机构编制的定义、功能、特点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适用原则。
(二)政府机构编制本部分主要研究政府机构编制的相关政策及管理方法,测量政府机构的编制标准和实际执行情况。
(三)企业机构编制主要研究企业机构编制的相关原则和标准,包括企业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分工和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内容。
(四)学校机构编制主要研究学校机构编制的相关政策和管理方式,了解学校机构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和人员配备情况。
四、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政府机构、企业机构和学校机构的编制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
五、研究结论通过对机构编制的调研,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不同类型机构的编制标准和要求存在差异;在实际工作中,机构编制的执行存在一定的落差;政府应加大对机构编制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机构合理编制。
六、建议(一)加强机构编制政策的宣传和落实(二)完善机构编制的管理机制和方式(三)加强对机构编制工作的监督和评估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机构编制对于机构的正常运作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机构编制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篇一】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厅字[20XX]2号)、《中央编办、监察部关于印发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中编办发[20XX]5号)和《湖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XX年工作要点的通知》(鄂编办发[20XX]12号)精神,按照何海区长8月20日在全区教育人事专题会议上的讲话要求,我们组建了由机构编制部门牵头,教育、财政、人事等部门参加的全区中小学校机构和人员编制监督检查专班,采取“一听(听各乡镇和城区学校汇报)、二看(看学期之初教师配课表)、三查(查20XX 至20XX学年度下学期教师自筹绩效工资发放表)、四访(找乡镇调往城区学校及城区其它单位人员访谈)”的方式,从10月15日开始,至11月16日结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监督检查。
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机构设置情况。
全区中小学校共设置机构55个。
按机构类别分,职教中心1个(含浏河初级中学),成教中心1个,初级中学12个(其中有2个含完全中小学),小学40个;按机构区域分,城区11个,乡镇44个,其中栗溪镇2个,马河镇4个,仙居乡5个,石桥驿镇7个,子陵镇10个,漳河镇10个,牌楼镇6个。
(二)编制配置情况。
全区中小学校共配置全额事业编制2252名。
按机构类别分,职教中心190名,成教中心15名,高级中学210名,初级中学784名,小学1053名;按机构区域分,城区969名,乡镇1283名,其中栗溪镇128名,马河镇68名,仙居乡176名,石桥驿镇224名,子陵镇250名,漳河镇268名,牌楼镇169名。
(三)实有人员情况。
全区中小学校共有教职员工2264人。
按机构类别分,职教中心159人,成教中心14人,高级中学188人,初级中学829人,小学1074人;按机构区域分,城区923人,乡镇1341人,其中栗溪镇147人,马河镇75人,仙居乡170人,石桥驿镇235人,子陵镇295人,漳河镇300人,牌楼镇154人。
机构编制调研报告
【调研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机构编制的优化和调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研究机构编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十分必要。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对机构编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手段,包括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将全面了解机构编制的现状,深入研究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调研结果】
1. 机构编制的现状:经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的机构编制存在多个问题,如机构数量庞大、职能重叠、机构设置不科学等。
2. 问题原因分析:我们对机构编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历史遗留、行政分散等。
3. 解决方案建议:针对机构编制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建议,包括减少重叠职能、优化机构设置、增加机构协调机制等,以提高机构编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调研结论】
经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机构编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了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们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建议,以期为机构编制的优化和调整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XXX.(年份).《XXX》.XXX出版社.
2. XXX.(年份).《XXX》.XXX出版社.
3. XXX.(年份).《XXX》.XXX出版社.
【附录】
1. 调查问卷
2. 专家访谈记录
3. 相关统计数据。
小学机构编制情况调研报告小学机构编制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调研目的:通过了解小学机构编制情况,掌握现有人员数量及结构,为进一步优化编制结构、提高管理效能提供参考。
调研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件资料、访谈以及实地调查的方式,获取真实有效的数据和信息。
二、调研结果1. 小学机构编制数量统计通过对调研范围内小学进行统计,得出编制数量如下:(1)教学人员:每个小学平均拥有校长1名,副校长2名,年级组长每个年级1名,班主任每个班级1名,专任教师占总人数的80%,高年资教师占总教师人数的30%。
(2)行政人员:每个小学平均拥有1名行政主任,2名教务主任,1名后勤主任,1名财务主任以及5名行政人员。
(3)保安及后勤人员:每个小学平均拥有5名保安人员,10名后勤人员。
2. 编制结构情况(1)教学人员:教研部门设置比较健全,每个小学都设有教研室,人员编制合理。
年级组长负责年级教学管理,班主任负责班级日常管理。
(2)行政人员:行政人员编制相对较少,但整体结构合理。
行政人员主要负责学校的行政事务管理、教务、财务以及后勤服务等。
(3)保安及后勤人员:保安人员编制充足,确保了校园的安全。
后勤人员编制相对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3. 编制效能评估(1)教学效能:教学人员编制数量适度,能够满足学校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需求,教学质量较高。
(2)行政效能:行政人员编制合理,能够保证各项行政事务的正常运行,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3)后勤效能:保安编制充足,保障了学校的安全稳定。
后勤人员编制相对不足,导致后勤效能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问题存在和解决方案1. 行政人员与后勤人员编制不足的问题解决方案:增加行政人员编制数,以保证行政事务的顺利进行;同时加大对后勤人员的编制力度,提高学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效能。
2. 编制结构比例不合理的问题解决方案:对编制结构进行调整,并根据小学规模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设置,以提高编制结构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中小学编制管理是指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和规定,合理配置和管理中小学的教师编制资源,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编制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针对中小学机构的编制管理问题,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编制管理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以促进中小学的教育事业发展。
二、调研目的1.了解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的基本情况。
2.发现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3.提出改进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的建议。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四、调研结果1.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的基本情况经过对所调查的中小学机构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中小学的编制数量与学生的数量大致符合比例。
在编制的分配上,多数学校采取根据学生人数、教学科目和班级数等因素进行合理分配。
2.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1)编制使用不合理化:部分学校在编制使用上存在不合理化的现象,例如一些编制岗位的教师没有发挥其专业优势,或者存在教师岗位的空缺没有得到及时补充。
(2)编制配置不均:有些地区的中小学编制配置较为不均,一些城市的名校编制较多,而农村地区或贫困地区的学校编制则相对较少,导致教育资源不平衡。
(3)编制管理流程繁琐:中小学编制管理的流程繁琐,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审核和审批,办理时间较长,给学校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
五、改进建议(1)完善编制管理政策:进一步细化中小学编制管理的政策,明确各类编制岗位的职责和要求,提供更明确的使用和管理指导。
(2)优化编制配置:对一些编制配置不均的地区,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和贫困地区进行支教,平衡教育资源。
(3)简化编制管理流程:简化中小学编制管理的流程,降低审核和审批的时间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4)加强编制使用的监督和评估:建立编制使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编制使用的评估和考核,确保编制能够更合理地使用在教学工作中。
六、结论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是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于机构编制有关问题的调研报告机构编制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有效地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对于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工作效率,减轻财政负担,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对机构编制工作高度重视,先后颁布出台了许多重要的法规措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正在向规范化、科学化扎实推进。
但同时也应看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机构编制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各级机关部门普遍感到工作任务重、机构编制紧、正常运行难,要求增设机构、增加编制的呼声十分强烈。
为了使政府职能、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由南通市政府主要领导提议并牵头,成立专门课题组,就新形势下做好机构编制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采取走访、座谈和书面问卷相结合的办法,就市级机关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及有关县(市)区相关部门职能履行情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机构编制管理、人员结构状况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及分析。
一、机构编制工作的现状机构编制属于上层建筑,它要与经济基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并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和服务。
“十五”以来,南通市各级党委、政府按照“精简、高效、统一”的要求,在机构编制管理、统筹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机构编制工作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相协调,基本形成了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局面。
(一)从机构编制数量上看,南通市现辖六市三区,2001年以来,经过两次机构改革,市级党政部门由原来的64个调整为50个,减幅达22%;县(市)党政机构由平均40个调整为31个,减幅达23%;市、县(市)区、乡镇机关行政编制由原来的19125名精简为15300名,减幅达20%。
机构改革后,除全市党政机构和人员编制减幅明显、财政负担压力有所减轻外,政府职能转变也迈出扎实步伐,有效促进了各级行政机关工作效能的提高。
(二)从机构编制管理上看,机构编制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关于机构编制管理的各项规定,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为统领,通过实行统一管理,建立《机构编制管理手册》制度,坚持“一支笔”审批,强化监督检查,机构编制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2002年以来,全市机构编制总量始终保持“零增长”。
(三)从机构编制工作对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保障上看,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市级机关相关部门和不少区域的管理内容、管理范围、管理要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情况下,机构编制部门通过统筹协调,多措并举,使机构编制规模基本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调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南通市机构编制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持续保持了“零增长”的态势,总体规模基本适度,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保障和促进作用。
二、机构编制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在充分肯定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通过调查也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职能、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职能尚未完全理顺。
可以概括为,职能既有“错位”,也有“缺位”,还有“越位”。
先说职能“错位”。
一些政府部门的职能,责任主体偏移,导致政出多门,交叉错位。
如海洋环境监测职能,现有市海洋与渔业局与市环保局同时都在管理。
根据国家《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规定,其职能应由市海洋与渔业局行使。
但长期以来,这一职能都由市环保局承担,并已经建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运行机制。
市海洋与渔业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使职能,市环保局依据政府“三定”规定行使职能,由此引发的职能交叉矛盾比较明显。
与此相似的情况在其它部门同样存在,如在企业上市管理、流通领域管理、城市客运出租车管理等方面,有关部门之间职能交叉严重,重复设岗,造成人员、经费的浪费。
再说职能“缺位”。
对于国家法律法规赋予的管理职能,有些部门没有能够履行到位,以致社会管理出现断档,公共服务不到位。
如市区文化娱乐场所的监管职能,明确由市、区两级文化主管部门负责行使。
面对几百家歌厅、舞厅、网吧等市区娱乐场所,市、区两级文化部门主要力量放在发证、审批、年检上,而对日常监管很难履行到位,以致于出现了问题又互相推诿,推卸责任。
再看职能“越位”。
一些部门超越自身职能范围,行使下级行政机关或其他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职能,管了一些不该管的事情,致使部门与下属单位之间职能交叉,政事不分。
如在行政机关与下属事业单位的关系处理上,上级机关习惯于从人员调整、收入分配到内部管理等各方面,进行全包式管理。
而作为具体法人主体的事业单位,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权责关系不够明晰。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权利在上、责任在下”。
比如,近年来市级机关、市属企业在计生工作、安全工作、创建工作、综合治理等方面都要求实行属地化管理,因而相应责任主体转由变为区或街道,而这些部门和单位的实际管理权限却在市里。
二是“利益在上、服务在下”。
比如在农机系统中关于对“拖拉机及变形运输车”的管理方面,区里负责申请、受理、审核、检验的前期服务工作,而年检和发证及最后收费由市监理所负责。
三是“权责不一、管理脱节”。
比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人员、职能、经费都上划到市劳动保障部门,区原有的社会保险管理职能已经上调。
而市里又把社会保险的扩面任务下达给区里完成,区因缺乏相应的权力保障机制而难以完成下达的任务。
(三)机构编制调整难以同步。
首先是市、区之间调整难同步。
2001年以来,我市大的职能调整已有三次,调整使市级机关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有了不同程度的弱化、下放和转移,但机构编制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多少,个别部门甚至还要求增加编制。
而三个区职能增加了,机构编制总量仍然维持在2001年的水平上。
区里的机关部门,行政编制一般5-6人,少的只有2-3人,而且基本被部门领导所用,具体工作人员的编制只能采取以事代政的方式解决,政事混编,各种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
再就是部门内部调整难同步。
这几年部门内部的职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有增加,也有减少或转移。
比如市房管局,过去主要以管理公房为主,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公房数量日益减少,目前管理的公房面积已经非常少,职能有些弱化。
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拆迁任务加大,拆迁职能明显加强。
又比如市发改委、经贸委等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经济管理方式正不断由微观转向宏观、直接转向间接,职能弱化趋势明显。
相反,也有些政府部门的职能较之过去有所增加,比如环保、审计、土地管理等部门,执法监管的要求越来越高,职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强,而在机构编制管理上,明显滞后于变化了的新情况,存在着“以不变应多变”的状况。
(四)人员结构不尽合理。
先看年龄结构,以南通市级政府机关为例,现有1854工作人员中,35岁以下318名,占17%;36-45岁723名,占39%;45-55岁604名,占33%;56岁以上209名,占11%。
不难看出,机关干部的平均年龄偏大,缺乏合理梯度。
再看“官、兵”结构。
市级政府机关现有人员中,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492名,占人员总数的27%;正科级干部631名,占人员总数的34%,副科级干部563名,占人员总数的30%,科员以下168名,占人总数的9%。
可见,目前市级政府机关中,部门领导干部和中层领导干部偏多,机关办事人员偏少。
再来看专业结构。
市级政府机关现有工作人员中,通过全省公务员招录的295人,占16%;通过过渡或调任进入的1084人,占59%;军转安置的350人,占19%;以其它方式进入的125人,占7%。
调研中大家普遍认为,目前机构编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其成因比较复杂,既有历史原因,也有体制原因,既有利益因素的影响,又有不适当的干预所形成。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全到位,体制存在缺陷。
政府职能与机构设置密切相关,因此,转变政府职能成为加快推进机构编制改革的重要体制性保障。
从历次机构改革的过程看,改革的目标并没有完全实施到位,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少应该交付市场或社会力量的职能没有交付,政事、政企的关系处理也不完全规范。
由于职能上的“错位”、“越位”等问题,不少部门管了一些不应该管、也管不了的事,因而感到编制偏紧,人员不足,不断要求增编,以致出现“精简-膨胀一再精简-再膨胀”的现象,加大了政府管理成本,降低了行政运行效率。
(二)上级部门对机构编制不适当干预,管理受到影响。
机构编制设置在明确总量的基础上,应由地方实行严格统一的管理,但事实上,却经常受到方方面面的干扰。
受利益驱动,有时会有政策部门化的现象,在制定规章、下发文件时,夹带机构编制的要求,或以本部门工作重要为由,通过划拨经费、项目审批和评比达标等条件,要求下面设置与之相对应的机构,而下级部门又以此为依据,要求增设机构、增加编制,使机构编制部门难以应对。
(三)机构编制调整滞后,需求难以满足。
从目前看,虽然我市机构编制运转是正常的,但政府的职能、机构、编制大多还是在2001年党政机构改革时确定的,而且“三定”规定一经确定,通常几年不变。
由于机构编制管理的相对固化性,尽管市、区之间、部门之间、部门内部的职能在不断调整变化,但机构编制增减变化却很小,致使职能增加的部门机构编制得不到合理增加,职能弱化的部门又不能及时减下来,形成了职、权、责相互脱节的现象。
(四)存在利益部门化现象,权责没有理顺。
目前,政府部门层级之间的事权、财权、人权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层级之间事权不清、财权不明、人权也不规范。
少数部门考虑自身利益较多,一旦遇到具体问题,有利的就争权,无利的就推诿,把公共权力演化成部门利益,并通过一定的形式予以制度化、合法化,使正常的公共服务变成有偿服务。
而下级政府和部门、单位没有多少独立的决策权,只有无限的做事权,由此带来很多的矛盾,难以发挥应有的行政效能。
(五)人员进出不畅,难以良性循环。
从调查情况看,各级政府和部门不是缺人员,而是编制使用不合理。
有很多地方是占编的不做具体工作,做具体工作的入不了编,采取了财政购买、以事代政等变通做法。
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要么是历次机构改革人员分流不到位,新成份难以补充;要么是机关补员渠道单一,特别是专业人才无法进入公务员队伍;再就是公务员进出渠道不畅通、考核机制不健全、用人机制不尽合理,使结构性问题基本处于无法调整的状态。
此外,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非领导职数设置过多、二线人员提前离岗而仍占编制等,也是造成结构性问题的重要因素。
三、对策措施机构编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仅造成了层级之间的矛盾,限制了行政效能的发挥,而且影响了机关部门形象,应当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予以解决。
根据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认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当按照“严格控制总量、盘活现有存量、调优人员结构、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机构编制零增长”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构编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