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排水管网设计设计

给排水管网设计设计

给排水管网设计设计
给排水管网设计设计

给排水管网设计设计

给排水管网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给水工程设计 (3)

第一节给水管网布置及水厂选址 (3)

第二节工程概述和设计资料 (3)

1.2.1工程概述: (3)

1.2.2设计资料 (4)

第三节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5)

1.3.1最高日用水量 (5)

1.3.2最高时用水量 (7)

1.3.3清水池调节容积 (9)

1.3.4二级泵站的供水曲线: (12)

第四节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12)

1.4.1管网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和大用户流

量计算 (12)

1.4.2二级泵站总扬程计算 (13)

1.4.3消防校核 (14)

第二章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14)

第一节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14)

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15)

1

污水干管的计算 (16)

2.2.1设计充满度及设计流速 (16)

2.2.3 污水管道埋设深度及管道的衔接

(17)

第三章雨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18)

第一节雨水管网设计流量 (18)

3.1暴雨强度公式 (18)

第二节雨水管渠设计参数 (19)

3.2设计充满度 (19)

附录 (22)

附录一 (22)

附录二 (24)

附录三 (26)

附录四 (41)

附录五 (48)

附录六 (55)

附录七参考文献 (57)

第六章致谢总结 (58)

2

第一章给水工程设计

第一节给水管网布置及水厂选址

该城市有两条河流经过,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可以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该城市的地势比较平坦没有太大的起伏变化。城市的街区分布比较均匀,城市中各工业企业对水质无特殊要求。但有人口密度相差大,用水要求不同因而采用分区的给水系统。城市给水管网的布置取决于城市的平面布置、水源、调节构筑物的位置、大用户的分布等。考虑要点有以下:

定线时干管延伸方向应和二级泵站输水到水池、水塔、大用户的水流方向一致。干管的间距一般采用500m-800m 。

循水流方向,以最短的距离布置一条或数条干管,干管位置从用水量较大的街区通过。

①干管尽量靠近大用户,减少分配管的长度。

②干管按照规划道路定线,尽量避免在高级路面或重要道路下通过,尽量少穿越铁路。

减小今后检修时的困难。

③干管与干管之间的连接管使管网成环状网。连接管的间距考虑在800-1000m左右。

④力求以最短距离铺设管线,降低管网的造价和供水能量费用。

输水管线走向应符合城市和工业企业规划要求,沿现有道路铺设,有利于施工和维护。城市的输水管和配水管采用钢管(管径)1000mm时)和铸铁管。配水管网共设11个环。

第二节工程概述和设计资料

1.2.1工程概述:

本设计为上海某新城区的给水管网初步设计,该城市位于上海,有两条河流经过,并汇集一起通往城市下游。城市分为Ⅰ、Ⅱ两个行政区,总共预计人口40.0万人;一

3

4 区城市密集并且还有工业区,还有火车站;城市中各工业企业对水质无特殊要求,城市一区楼房平均层数7层,一区楼房平均层数4层。其基本资料具体如下。

1.2.2设计资料

1、城市总平面图1张,比例为1:10000。

2、城市各区人口密度、平均楼层和居住区房屋卫生设备情况:

3、城市中有下列工业企业,其具体位置见平面图: 1)

A 工厂,日用水量10000吨

/天,最大班用水量:7000吨/班,工人总数3000人,

分三班工作,最大班1200人,其中热车间占 30 %,使用淋浴者占 70 %;一般车间使用淋浴者占 20 %。 2)

火车站用水量为 30 L/s 。

4、城市土质种类为粘土,地下水位深度为 8 米。

5、城市河流水位: 最高水位:55米,最低水位:40米,常水位: 45米。

6、城市地面覆盖情况:

7、该城市居住区每小时综合生活用水量变化如下表: 8、

第三节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1.3.1最高日用水量

城市最高日用水两包括综合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及职工生活用水及淋浴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未预见用水和管网漏失水量。

该城市在上海,总人口40万人(包括预计人口),查《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可知该城市位于一区,为中小城市。考虑到上海的发展水准,故综合生活用水定额采用上限350L/cap.d

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Q1 :

Q1=qNf

Q1―—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m3/d;

q――城市最高日综合用水量定额,L/(cap.d);

N――城市设计年限内计划用水人口数;

f――城市自来水普及率,采用f=100%

所以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为:

Q1=qNf=350×400000×100﹪=140000 m3/d (1)工业企业生活用水Q2

5

工厂职工生活用水量采用一般车间每人每班25L,高温车间每人每班35L计算,淋浴用水按一般车间每人每班40L,高温车间每人每班60L计算;

A工厂热车间Q'2A=3000×30%×35=31500L/d=31.5m3/d

一般车间Q″2A=3000×70%×25=52500L/d=52.5m3/d Q2=Q′2A+Q″2A =31.5+52.5=84.0m3/d

(3)工业企业沐浴用水Q3:

淋浴用水按一般车间每人每班40L,高温车间每人每班60L计算;

A工厂热车间Q'3A=3000×30%×70%×60=37800L/d=37.8m3/d

一般车间Q″3A=3000×70%×20%×40=16800L/d=16.8m3/d

Q3A= Q'3A+ Q″3A=37.8+16.8=54.6 m3/d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Q4;

工厂用水量Q=16000m3/d

(4)市政用水Q5:

a浇撒道路用水量计算

每日浇洒两次,每日单位面积浇洒量为 1.5L,浇洒面积为主干道的10%,浇洒时间为每日5:00~6:00和16:00~17:00浇洒,共2小

时。

共:2×2105.84×30%×10%×1.5/1000=189.52m3/d

b绿地用水量计算,浇洒时间是每日早晨的05:00~06:00,16:00~17:00,每天为2小时。

每日单位面积浇洒量为2L。

共:2105.84×20%×10%×2/1000=84.24m3/d

(5)车站用水量Q6

Q6=3600×30/1000= 108m3/h

(7)未预见量计算Q7

未预见用水量取综合生活用水量、工业企业生活用水量、工业企业沐浴用水量、生产用水量及市政用水量总和的20﹪。

6

共:Q7=( 140000+84+54.6+16000++189.52+84.24﹢108)

×20%=31304.07m3/d

(8)最高日总用水量计算Q d:

最大日用水总量为综合生活用水量、工业企业职工用水量、工业企业职工沐浴用水量、生产用水量、市政用水量及未预见用水量总和。

Q d=Q1+Q2+Q3+Q4+Q5+Q6+Q7=1.2﹙Q1+Q2+Q3+Q4+Q5+Q6﹚=1.2×(140000+84+54.6+16000++189.52+84.24﹢108)=190758.8m3/d

1.3.2最高时用水量

Q

h

=9936.09 m3/h= 2760.025L/s

时间时变化系

综合生活用

工业生产用

淋浴用

工厂职工生活用

1 2 3 4 5 6

m3/h m3/h m3/h m3/h 0-1 2.53 3542 562.5 11.466 3.15 1-2 2.45 3430 562.5 3.15 2-3 2.50 3500 562.5 3.15 3-4 2.53 3542 562.5 3.15 4-5 2.57 3598 562.5 3.15 5-6 3.09 4326 562.5 3.15 6-7 5.31 7434 562.5 3.15 7-8 4.92 6888 562.5 3.15 8-9 5.17 7238 875 11.466 4.2 9-10 5.10 7140 875 4.2 10-11 5.21 7294 875 4.2 11-12 5.21 7294 875 4.2 12-13 5.09 7126 875 4.2

7

8

108 1619.95 9747.15 5.11 108 1654.89 9936.09 5.21 108 1654.89 9936.09 5.21 108 1616.77 9729.97 5.10 108 1527.83 9249.03 4.85 108 1585.01 9558.21 5.01 108 1492.89 9060.09 4.75 108 94.76 42.12 1467.48 8767.85 4.60 108 1578.65 9210.30 4.83 108 1645.36 9571.01 5.02 108 1553.24 9072.89 4.76 108 1394.42 8214.07 4.31 108 1324.54 7836.19 4.11 108 991.03 6032.68 3.16 108 787.74 4933.39 2.59

2592 189.52 84.24 31763.65 190758.

182 100.00

1.3.3清水池调节容积

清水池调节容积,二级泵站供水情况如下表:

时间用水

量%

二泵

站供

一泵站

供水

清水池调

节容积%

9

10

11

19-20 4.76 4.76 4.17 0.59 20-21 4.31 4.31 4.16 0.15 21-22 4.11 4.11 4.17 -0.06 22-23 3.16 3.16 4.17 -1.01 23-24 2.59 2.59 4.16

-1.57

合计 100.00 100.0

0 100.00 11.35

因此清水池调节容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1.35%计算

清水池中除了储存调节用水外还存放消防用水,则清水池有效容积W 为 W=W1+W2+W3+W4 W -清水池总容积m3;

W 1-调节容积;m 3;有附录得清水池的调节容积W 1=(11.35/100)×190758.18=21651.11 m3;

W2-消防储水量m 3,按2小时火灾延续时间计算;该城市人口约40万,查教材得,确定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两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70L/S ,火灾延续时间按2.0h 计,故火灾延续时间内需用水量为W 2=2×70L/S ×3.6×2h=432 m3;

W 3-水厂冲洗滤池和沉淀池排泥等生产用水,取最高日用水量的8%计算;W 3=8%×Q d =1732.09 m 3

W 4-安全贮量按W 1+W 2+W 3的1/6计算

W 4=1/6(W 1+W 2+W 3)=3969.2 m 3

因此:清水池总容积

W =W1+W2+W3+W4 =27784.4 m 3

取整数为:W=27785 m3

清水池应设计成体积相同的两个,如仅有一个,则应分格或采取适当措施,以便清洗或检修时不间断供水。

1.3.4二级泵站的供水曲线:

根据该城市的用水量变化情况,一级泵站一天工作24小时平均供水,二级泵站工作分两级:6时~20时,二级泵站运转,流量占最高日用水量的5.82%,其他时间20~次日6时二级泵站运转流量占最高日用水量的2.67%,城市最高日用水变化曲线图如

第四节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1.4.1管网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和大用户流量计算

有附录得,该城区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是在10-11和11-12时,流量为Q h=9936.03m3/h=2760.025L/s,而在此时工厂的用水量为Q A=875 m3/h=243.056 L/s,火

12

车站Q

=30 L/s。管网总长度计算有附录得,∑L=31105m长度比流量q s=火

(Q h-Q A-Q火)/∑L=0.081 L/s

管网中任一管段的沿线流量计算结果如附录表二所示

管网各节点流量计算结果见附表一所示

流量分配、确定管径和水头损失以及管网平差。见附录三

为了保证安全供水,二级泵站至管网的输水管,均采用双管输水。根据管网布置情况和用水情况,假定各管的流向,按环状网的流量分配原则和方法进行流量分配。各管段流量分配后,参照经济管径流速选定管径。然后进行管网平差。结果见附表

水压计算。由于一区和二区楼层高度不同,采用统一供水扬程浪费过大,造价也大,故采用分区供水,两个区域水厂建在一块,只是拥有不同的二级泵,共用一个清水池。首先,选择合适的控制点,控制的要求是水压最难满足的点。我采用的是一区确定15和16两个节点,二区选用的是28和29两个节点,选择一条干管推算到泵站,根据管网平差的水头损失,找出控制点,确定为一区的16点和二区的29点。由此根据地形标高和自由水压进行推算,得出各个节点的水压标高和自由水压、地形标高并标在相应的节点上。

1.4.2二级泵站总扬程计算

无水塔时二泵站的扬程为H P=Z C + H s+ h s+ h c+ h n

即H P1=(59.95- 58.00)+32+0.734+2+10.41=47.094m≈47.1m

H P2=(60.75- 58.00)+20+3.799+2+6.77=35.319m≈35.3m

其中H P代表水泵扬程;Z C代表控制点地面标高和二级泵站清水池最低水位。

泵站地面标高为60.10。清水池深度为2.10m。H s代表服务水头。h s代表输

水管的水头损失;h c代表安全水头;h n代表管网中水头损失。

13

1.4.3消防校核

由于一区和二区分区供水,故需分别校核。由于供水过程中有为分区供水,因此校核过程中采用分别校核。假如一区和二区在同一时间发生火灾的次数为两次,一次消防用水量为35L/S,从安全和经济的角度考虑,一区失火点设在A工厂和控制点16点处。二区失火点设在28和29点。按照流量初分配的方法进行流量分配,进行消防校核,。校核之后的结果H‘

P1

=29.53m<47.1m。

H'

P2

=24.37m<35.3m。故符合消防校核要求。其消防校核管网平差结果见附录。

第二章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第一节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居民生活污水定额和综合生活污水(即包括居民生活污水和公共建筑排放的污水)定额应根据当地采用的用水定额,结合建筑内部给排水设施水平和排水系统普及程度等因素确定,可按当地用水定额的80%~90%计算,即排放系数为0.8~0.9;工业企业内生活污水量,淋浴污水量的确定,应与国家现行的《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协调;工业企业的工业废水量及其总变化系数应根据工艺特点确定,并与国家现行的工业用水量有关规定协调.

在计算设计污水量时还应明确,污水管网是按最高日最高时污水排放流量进行设计的. 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Kz

平均日污水流量(L/s) 5 15 40 70 100 200 500 ≥1000 总变化系数 Kz 2.3 2.0 1.8 1.7 1.6 1.5 1.4 1.3 注:1当污水平均日流量为中间数值时,总变化系数用内插法求得;

当Qd <5L/S时, Kz取2.3,当 Q

d >1000L/S时,K

Z

=1.3。

14

15

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1)居民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同一城市中可能存在着多个排水服务区域,其污水量标准不同,计算时要对每个区分别按照其规划目标.取用适当的污水量定额,按各区预计服务人口计算该区的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1.居民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根据给排水设计规范,居民生活污水定额按生活给水的定额的90%取,居民生活污水定额为350×0.9=315L/(人?d )

本题计算的为预计十年的发展,故需从新计算人口密度

ha /28390

.423120000

ha /44502.62928000021人,人====

ρρ

S L K Q Q Q S L Q S L Q Z /829.18953.133.1458/5.43786400

120000

315/83.10208640028000031521121=?=?+==?==?=

)(,

,区区区区 单位时间的流量大于1000L/S ,时变化系数取1.3。 2.工业废水设计流量

(1)工业企业生活污水的设计流量 ,/16.73600

836002

2112221112S L D C D C K B A K B A Q =++?+=

(2)工业生产的废水量

假设该工厂每日产量和单位产品的废水量为基础的工业废水量计算:

S L mMK Q Z /2.5424

36008.1260102436003=???=?=

(3)火车站废水设计流量S L Q /27309.04=?= 3.城市污水设计总流量

城市污水设计总流量一般采用直接求和的方法进行计算,即直接将上述各项污水设计流量计算结果相加,作为污水管网设计的依据,城市污水设计总流量Qh 用下式计算 :

16

1234h

Q Q Q Q Q =+++ ()L s 即S

L Q Q Q Q Q h /189.1984272.5416.7829.18954321=+++=+++=

4.生活污水流量的计算也采用比流量法。

一区人口密度为人/ha ,综合生活污水定额为315L/(人?d ),

二区人口密度为300人/ha ,综合生活污水定额为 315L/(人?d) ,比流量如下:

S L q S L q s s /032.186400

315

283,/622.18640031544511=?==?=

污水干管的计算

2.2.1设计充满度及设计流速

1.设计充满度

污水管道应按非满管流设计,原因如下:

(1)污水流量是随时变化的,而且雨水或地下水可能通过检查井或管道接口渗入污水管道。因此,有必要保留一部分管道内的空间,为预见水量的增长留有余地,避免污水溢出而妨碍环境卫生。

(2)污水管道内沉积的污泥可能分解析出一些有害气味,需留出当的空间,以利管道内的通风,排除有害气体。 (3)便于管道的疏通和维护管理。

设计规范规定污水管道的最大设计充满度如表所示。 最大设计充满度

在计算污水管道充满度时,设计流量不包括淋浴或短时间内突然增加的污水量,但当管径小于或等于300mm时,应按短时间内的充满度复核,保证污水不能从管道中溢流到地面。

2. 设计流速

最小设计流速是保证管道内不产生淤积的流速。《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污水管渠在设计充满度下最小设计流速为0.6m/s,含有金属,矿物固体或重油杂质的生产污水管道,其最小设计流速宜适当加大;明渠的最小设计流速为0.4m/s。

2.2.2 最小设计坡度

在污水管网设计时,通常使管道敷设坡度与设计区域的地面坡度基本一致,在地势平坦或管道走向与地面坡度相反时,尽可能减小管道敷设坡度和埋深对于降低管道造价显得尤为重要。但由该管道敷设坡度形成的流速应等于或大于最小设计流速,以防止管道内产生沉积。因此,将相应于最小设计流速的管道坡度称为最小设计坡度。

从水力计算公式可知。设计坡度与设计流速的平方成正比,与水力半径的4/3次方成反比。规范只规定最小管径对应的最小设计坡度:管径2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4;管径3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3;较大管径的最小设计坡度由最小设计流速保证。

2.2.3 污水管道埋设深度及管道的衔接

1.污水管道埋设深度

污水管道的埋设深度是指管道的内壁底部离开地面的垂直距离,亦称管道埋深,管道的顶部离开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覆土厚度。

污水管道的最小覆土厚度,一般应满足下述三个因素的要求。

(1)防止管道内污水冰冻和因土壤冰冻膨胀而损坏管道;

(2)防止地面荷载而破坏管道

(3)满足街区污水连接管衔接的要求。

2. 污水管道的衔接

17

18

管道衔接时要遵守两个原则:其一,避免上游管道形成回水,造成淤积;其二,在平坦地区应尽可能提高下游管道的标高,以减少埋深。

管道的常用衔接方法有两种:一为水面平接;二为管顶平接;污水干管的水力计算表见附录六

第三章 雨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第一节 雨水管网设计流量

3.1暴雨强度公式

根据数理统计理论,暴雨强度i(或q)与降雨历时t 和年重现期p 之间关系,

可用一个经验函数表示,称为暴雨强度公式。其函数形式可以有多种。根据不同地区的使用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公式。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1997)中规定我国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的形式为:

1167(1lg )

()n

A C P q t b +=

+

式中 q--设计暴雨强度,

2

()/L s hm ;

T--降雨历时, min; P--设计重现期 , a;

1

,,,A C n b --待定参数。上海的暴雨强度公式如下:P

P t P i lg 01.082.03.0)lg 710()

42.0(2.33+++-?=

在本设计中,重现期采用0.5a 。 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在沿地面流行的过程中,一部分雨水被地面上的植物,洼地,土壤或地面缝隙截留,剩余的雨水在地面上沿地面坡度流动,称为地面径流。

不同地面的径流系数

19

如果汇水面积由径流系数不同的地面组合而成,则整个汇水面积上的平均径流系数Ψav 值可按各类地面的面积用加权平均法计算:

75

.0==∑

F

F i i ψψ

式中: i F --为汇水面积上各类地面的面积;

i ψ--为相应于各类地面的径流系数;

F -- 为总汇水面积;

260i

i

L t v =∑

i L --为设计断面上游各管道的长度, (m);

i v --为上游各管道中的设计流速,m/s.

地面集水时间t1视距离长短,地形坡度和地面覆盖情况而定,一般采用5~15min ;折减系数m 的取值如下:暗管的折减系数m=2;明渠折减系数m=1.2;而在陡坡地区,采用暗管时的折减系数m=1.2~2.本设计中m 取1.5,t1取15min ;

第二节 雨水管渠设计参数

3.2设计充满度

雨水较污水清洁得多,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加上暴雨径流量大,而相应的较高设计重现期的暴雨强度的降雨历时一般不会很长,且从减少工程投资的角度来讲,雨水管渠允许溢流。故雨水管渠的充满度按满流考虑,即h/D=1,明渠则应有等于或大于

给排水管网设计设计

给排水管网设计设计

给排水管网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给水工程设计 (3) 第一节给水管网布置及水厂选址 (3) 第二节工程概述和设计资料 (3) 1.2.1工程概述: (3) 1.2.2设计资料 (4) 第三节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5) 1.3.1最高日用水量 (5) 1.3.2最高时用水量 (7) 1.3.3清水池调节容积 (9) 1.3.4二级泵站的供水曲线: (12) 第四节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12) 1.4.1管网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和大用户流 量计算 (12) 1.4.2二级泵站总扬程计算 (13) 1.4.3消防校核 (14) 第二章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14) 第一节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14) 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15) 1

污水干管的计算 (16) 2.2.1设计充满度及设计流速 (16) 2.2.3 污水管道埋设深度及管道的衔接 (17) 第三章雨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18) 第一节雨水管网设计流量 (18) 3.1暴雨强度公式 (18) 第二节雨水管渠设计参数 (19) 3.2设计充满度 (19) 附录 (22) 附录一 (22) 附录二 (24) 附录三 (26) 附录四 (41) 附录五 (48) 附录六 (55) 附录七参考文献 (57) 第六章致谢总结 (58) 2

第一章给水工程设计 第一节给水管网布置及水厂选址 该城市有两条河流经过,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可以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该城市的地势比较平坦没有太大的起伏变化。城市的街区分布比较均匀,城市中各工业企业对水质无特殊要求。但有人口密度相差大,用水要求不同因而采用分区的给水系统。城市给水管网的布置取决于城市的平面布置、水源、调节构筑物的位置、大用户的分布等。考虑要点有以下: 定线时干管延伸方向应和二级泵站输水到水池、水塔、大用户的水流方向一致。干管的间距一般采用500m-800m 。 循水流方向,以最短的距离布置一条或数条干管,干管位置从用水量较大的街区通过。 ①干管尽量靠近大用户,减少分配管的长度。 ②干管按照规划道路定线,尽量避免在高级路面或重要道路下通过,尽量少穿越铁路。 减小今后检修时的困难。 ③干管与干管之间的连接管使管网成环状网。连接管的间距考虑在800-1000m左右。 ④力求以最短距离铺设管线,降低管网的造价和供水能量费用。 输水管线走向应符合城市和工业企业规划要求,沿现有道路铺设,有利于施工和维护。城市的输水管和配水管采用钢管(管径)1000mm时)和铸铁管。配水管网共设11个环。 第二节工程概述和设计资料 1.2.1工程概述: 本设计为上海某新城区的给水管网初步设计,该城市位于上海,有两条河流经过,并汇集一起通往城市下游。城市分为Ⅰ、Ⅱ两个行政区,总共预计人口40.0万人;一 3

《城市给水管道工程》

《城市给水管道工程》 Urban Water Supply Pipeline Project (环境工程专业) 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时:54(讲授36学时+实验18学时) 学分:3 考核方式:考试或实验成绩、单元设计、实习基地现场实习共占7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包括理论课与设计考勤)。 中文简介:《城市给水管道工程》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是环境工程专业限选的一门课程。主要内容是介绍城镇给水管道系统及设计的较完整的一系列理论知识及设计方法,能够进行城市给水收集系统的初步设计。本课程的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36学时为课堂教学,18个学时为实践教学。它的先行课程有工程制图、水力学、水泵及水泵站等课程,该课程是进一步进行给水管网工程课程设计、毕业设 计的基础,同时也是进一步修给水处理课程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 《城市给水管道工程》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后续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工》的先行课程。其先修课程有普通物理、高等数学、环境工程原理、工程制图、泵与风机。 (二)课程的目的 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1)全面掌握和了给水工程系统规划的基本概念、常识;(2)准确掌握有关城镇给水管网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3)通过理论学习和课程设计的训练,而使学生能了解给水流域的划分及给水流量的计算,能够进行输配水工程的水力计算和管网布置,了解给水管网设计的基本过程,了解设计的思路和程序,加深对工程设计的理解,加强绘图练习及计算机绘图,加强利用参考书的能力,进一步熟悉工程设计的步骤及要求,为工程设计打下基础。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综合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学生讲授、学生以小组完成的单元设计等,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讲授与提问、引导和自学、观察与实验相结合,使学生和教师之间能相互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应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手段:实物、多媒体课件、图片、动画视频手段等有机结合,将原来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用生动的图像、动画和视频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四、教学内容及目标 教学内容教学 目标 学时 分配 第一章给水工程系统 2 第一节给水系统分类、组成、布置了解 第二节影响给水系统布置的因素了解 重点与难点: (1)地表水/地下水给水系统; 分压/分质给水系统 (2)影响给水系统布置的因素?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1)按水源和供水方式考虑,选择给水系统的方式是什么? (2)什么是统一给水、分压/分质给水,哪种系统用得最多? 水源对 给水系统布置的影响? 第二章设计用水量 6 第一节用水量的定额及变化掌握 第二节用水量的计算理解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安装设计要求

第8.3.1条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但在建设初期或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超过15 L/s时,可布置成枝状; 二、环状管网的输水干管及向环状管网输水的输水管均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干管应仍能通过消防用水总量; 三、环状管道应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5个; 四、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00mm。 第条室外消火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道路宽度超过60m时,宜在道路两边设置消火栓,并宜靠近十字路口; 二、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罐罐区的消火栓,应设在防火堤外。但距罐壁15m范围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罐可使用的数量内;消火栓距路边不应超过2m,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5m; 三、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120m; 四、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50m;在市政消火栓保护半径150m以内,如消防用水量不超过15 L/s时,可不设室外消火栓; 五、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室外消防用水量计算决定,每个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应按10~15 L/s计算; 六、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应有一个直径为150mm或100mm和两个直径为65mm的栓口; 七、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应有直径为100mm和65mm的栓口各一个,

并有明显的标志。 第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设消防水池: 一、当生产、生活用水量达到最大时,市政给水管道、进水管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室内外消防用水量; 二、市政给水管道为枝状或只有一条进水管,且消防用水量之和超过25 L/s。 第条消防水池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消防水池的容量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外消防用水总量的要求。 居住区、工厂和丁、戊类仓库的火灾延续时间应按2h计算;甲、乙、丙类物品仓库、可燃气体储罐和煤、焦炭露天堆场的火灾延续时间应按3h计算;易燃、可燃材料露天、半露天堆场(不包括煤、焦炭露天堆场)应按6h计算;甲、乙、丙类液体储罐火灾延续时间应按本规范第条的规定确定;液化石油气储罐的火灾延续时间应按本规范第条的规定确定;自动喷水灭火延续时间按1h计算; 二、在火灾情况下能保证连续补水时,消防水池的容量可减去火灾延续时间内补充的水量。 消防水池容量如超过1000m3时,应分设成两个; 三、消防水池的补水时间不宜超过48h,但缺水地区或独立的石油库区可延长到96h; 四、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 五、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应设取水口,其取水口与建筑物(水

市政给排水管道的基础处理与施工研究 刘辰

市政给排水管道的基础处理与施工研究刘辰 发表时间:2019-09-10T15:04:49.953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刘辰 [导读] 众所周知, 城市的给排水管道系统工程是一个城市服务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想使得整个城市的服务系统建设得到更好的完善,城市给排水管道建设是重要的一环, 城市整体的服务性工程建设、规划、发展都与其息息相关。 瓦房店市规划设计院辽宁瓦房店 116300 摘要:为保证城市生活的正常运行,城市给排水管道系统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随着现代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居民开始认识到城市给排水管道建设的重要性。随着现代城市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城市给排水管道系统在总体建设中将面临更高的挑战和要求。众所周知, 城市的给排水管道系统工程是一个城市服务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想使得整个城市的服务系统建设得到更好的完善, 城市给排水管道建设是重要的一环, 城市整体的服务性工程建设、规划、发展都与其息息相关。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管道;基础处理;施工研究 导言:随着我国当前经济水平的全面提高,城市建设的内容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展,与群众的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排水管道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目前研究的重点。在当前我国市场环境的发展环节中, 我国相关的市政项目, 也逐渐向着市场化的方向前进, 所以当前我国市政工程的发展环节中已经逐渐渗透了更多的科学技术, 对于管理经验的完善和丰富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这种工作方式不仅能对市政工程的结构性能起到规范作用, 同时还将对我国城市建设起到积极的影响。作为当前我国市政工程的重要基础环节, 排水管道的建设更是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对当前我国的施工发展中要想对施工质量起到全面的提升作用, 就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基础处理和施工完善, 以便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 1 对给排水管道施工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1.1 管道自身重量 在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过程中, 应将管道铺设在基础上,基础需要为管道提供更充分的支撑作用力。由于在实际工作中给排水管道自身重量相对较大, 同时管道工作时内部的水资源流动也会产生较强的水压, 因此造成管道工作中会向下不断增加重力, 严重的将发生管道的形变问题,甚至会引发管道渗漏, 不利于城市管道建设工作的积极开展。 1.2自然条件的影响 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本质上属于露天作业,目前,绝大多数管道在加工环节,离不开热熔焊接的帮助。如果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雷电或雨天,必然会对给排水工程的进度产生严重影响。由于降雨天气会造成土壤松动, 所以长时间的降雨天气必然会导致基础土壤的不均衡下降问题, 甚至会出现边坡塌陷。土壤的松动使得管道自身受到的作用力也将出现变化, 呈现不均匀的受力情况, 所以对于管道基础更是有着严重的影响, 对于施工质量更是十分不利。 1.3 地基性质 市政给排水施工是一项重要地下工程, 所以, 施工现场的地质问题也将对给排水管道的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施工区的地质自身的强度过大或是抗剪能力不佳, 那么一旦在管道上方的荷载出现过重的情况, 都将导致基础不稳定的情况, 严重的甚至还将造成给排水管道的破裂问题, 不利于城市发展中的正常供水。因此,施工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对施工区的地质的分析,这不仅能使设计人员在给排水施工设计工作中更有效率,也能进一步提高施工单在施工过程中对给排水管道基础的进一步重视,从而对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的稳定性起到更有效的作用。 2 市政给排水管道基础施工要点 2.1 市政给排水管道基础施工的准备 在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前,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预测给排水管道的承载能力,作出合理的给排水管道设计,从而确定排水管道的铺设方法。同时,要仔细分析管道工程施工进程,将市政给排水管道基础施工的各个环节和阶段进行明确划分,把握施工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在确定管道铺设方向时,根据市政给排水管道基础的三维准确坐标,制定市政给排水管道基础施工技术的方法和措施,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 2.2 加强测量放线工作 给排水管道基础在清理路面障碍之后, 应进行测量放线工作, 测量放线工作对于给排水管道基础挖掘十分重要。因此, 施工人员在进行测量放线过程中应保证测量放线的准确性,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加宽中心线做好放线工作。此外,施工人员应充分考虑中心线的松弛是否会影响周围建筑物。影响周围建筑物时,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设计变更。由于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周期长、施工路线长,管道基础在施工过程中会对交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施工人员应尽可能缩短施工工期,最大限度地避免周围车辆产生的动荷载对基础边坡的影响。 2.3 软土地段的施工要点 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常通过软土路段,因此必须选择合理实用的地基处理施工方法,以保证施工质量。管道接口灵活选择,能提高管道接口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能有效地保证管道的整体优良结构性能。这样管道在遇到外力的作用下,不容易发生弯曲,使管道结构的沉稳性得到保证。在给排水管道穿越软土地段施工时,除了要选择合理适用的基础处理施工工艺,还应当尽量采用柔性管道接口,从而增强管道接口的抗荷载能力、变形能力。管道接口的柔性连接处理,可保证管道整体结构性能的优良,从而使管道在受到各种自然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的纵向弯矩值最小,进而保证了管道结构的沉稳性。 2.4 市政给排水管道基础材料的技术检验 市政给排水管道基础施工质量与基础材料的使用密切相关,常用的材料有土工布、砂砾,这些材料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技术检验。对管道基础材料进行检验能够保证市政给排水管道基础形成防水面和排水面,有效支撑市政给排水管道,避免管道出现沉降或者变形等情况的发生,对于抑制给排水管道出现脱落、开裂和渗漏等情况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市政给排水管道基础处理与施工的整体质量,减少不必要的事故发生,从而更好保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5运用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可用于加强给排水管道基础的防水和安全。在平基础与管座之间设置模板时,施工人员应尽量使支模的高度高于混凝土浇筑的

室外给排水系统

室外给排水管道施工方案 一、概述 雅保化工(南京)有限公司PAM 1项目,位于南京化学工业园内,我公司工作范围为PAM 1项目的装置区和辅助生产区。本工程室外给水排水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循环水系统、脱盐水系统、雨水系统以及生活生产污水系统。 管道材质主要有:不锈钢、碳钢、聚乙烯以及钢筋砼;管道连接形式主要为焊接、熔接、承插粘接。除脱盐水不锈钢管试验压力为3.9MPa,其余管试验压力均不大于1.2MPa。 主要工程量如下表: DN100 DN200 二、编制依据 1.设计的给排水图纸(图号:2006088-700-80) 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3.《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技术标准》SY/T4013-1995,

4.《室外硬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18:90, 5.《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6.《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98, 7.《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G/TJ08-308-2002, 8.《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2004, 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10.标准图S系《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5S502;02S515;04S516;95S518;01S201;02S404。 三、施工准备 3.1图纸资料的准备 3.1.1 熟悉图纸、施工技术标准及验收规范,了解设计意图,理解图纸提出的施工要求; 3.1.2 参加由业主组织的设计交底工作,澄清设计图纸上存在的问题确定特殊管道的施 工方法; 3.1.3根据设计图纸和设计交底会议纪要,编制详细的施工图材料预算,确定所需材料的 品种、规格、数量和有关标准; 3.1.4 考虑与其它专业的配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详细施工方案,准备施工机具 材料; 3.1.5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特殊工种上岗前培训、取证。焊工必须持有劳动部门 颁发的焊工合格证,其合格项目与管道焊接相适应,其他工种如起重工、电工、探伤工、架子工和吊车司机等特殊工种必须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特殊性工种操作证; 3.1.6制定质量控制点,严格按照控制点的要求进行施工; 3.1.7 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务必使其理解技术要求、施工方法 及施工中应特别注意的事项。 3.2材料准备、检验及保管 3.2.1根据详细的施工图材料预算,准备所有管道安装所需的材料。业主需提供的材料,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课程设计 说明书 姓名:陈启帆 学号:23 专业:环境工程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2016年07月 - 1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课程设计说明书 (吉林省长春地区宽城区给水管网设计) 学生姓名:陈启帆 导师: 学科、专业:环境工程 所在系别: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日期:2016年07月 学校名称: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 2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目录 1. 课程设计题目 (4)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4) 3. 设计任务 (5) 4. 原始资料 (5) 5. 基本要求 (8) 6. 设计成果 (8) 7. 设计步骤 (8) 8. 设计用水量计算 (9) 9. 确定给水管网定线方案 (11) 10. 设计流量分配与管径设计 (11) 11. 设计结束语与心得体会 (14) 12. 参考资料 (16) - 3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1. 课程设计题目 吉林省长春地区宽城区给水管网设计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通过城镇给水管网设计管网的设计步骤和方法,为以后毕业设计及从事给水管网的工程设计打下初步基础。 (1)了解管网定线原则; (2)掌握经济管径选择要求; (3)掌握给水系统压力关系确定方法; (4)掌握管网水力计算。 - 4 -

给水排水管道布置设计规范【最新版】

给水排水管道布置设计规范 建筑给排水管道布局设计标准 一、建筑给排水管道的平面图及竖向布局应依据工厂地貌、厂区建筑平面图、设备(单元)的需水量和排放量、冻土层深层、水文地质状况和管道材质明确。 二、生产制造与生活给水管网布局应考虑供水安全、经济发展有效等要求,可选用枝状给水管网、环状给水管网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消防给水管网布局应合乎现行标准国家行业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相关要求。 三、厂区内生产制造、日常生活建筑给排水主干管,宜挨近需水量及排放量很大的设备(单元)布局。 四、户外建筑给排水管道宜埋地敷设;运输易堆积物质、有危害物质及其腐蚀物质的管道不适合埋地敷设,当不可以防止埋地时,应采用防腐蚀、防渗对策。建筑给排水管道不可与运输易燃性、易燃或有危害的液体或气体的管道同管沟敷设。 五、建筑给排水管道不适合在车行道下纵向敷设,宜各自相对性

集中化布局在道路一边或两边人行横道下和绿化带下;带有易燃液体的生产制造污水干管不可纵向敷设于车行道下和加工工艺管廊下。 六、消防给水管道及雨水管道宜挨近道路布局。 七、户外埋地建筑给排水管道与别的管道、管线、建(构)筑物的最少净距应考虑管道工程施工、安装、维修的要求,并宜合乎表1和表2的要求。 表1给水管道与别的管道、管线、建(构)物的最少净距(m) 八、埋地管道接口法兰、卡箍及紧固件应安装在检查井或管沟内,当直埋在土壤层中时应做防腐蚀解决。 九、日常生活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或运输有危害液体管道交叉敷设时,日常生活给水管道应敷设在上面,且在交接处3m范畴内不可有管道接头。当日常生活给水管道布局在下面时,应采用防污染对策。 十、重力流管道由缓坡变成陡坡处,其管径可依据水力计算减少,但不可超出2级,并不可低于相对物质的最少管径。 十一、管道的埋设深层,应依据管材特性、外界载荷、冰冻状况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课程设计汇总

****学院《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 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班级: 专业课程: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指导教师: 201* 年月日

一设计概要 (一)设计题目 某小区污水管网初步设计 (二)主要设计内容 本设计主要包括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厂至污水厂干管设计; (2)工厂至污水厂水力计算; (3)绘制管道平面图; (4)绘制干管纵断面图。 (三)设计原始资料 (1)人口密度为400cap/104m2; (2)污水量标准为140L/(cap.d); (3)工厂的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设计流量分别为8.24L/s和6.84L/s; (4)生产污水设计流量为26.4L/s; (5)工厂排出口地面标高为43.5m; (6)管底埋深不小于2.0m; (7)土壤冰冻深度为0.8m; (8)沿河岸堤坝顶标高40.0m。 二排水系统概论 (一)街坊污水的分类 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中,使用着大量的水。水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改变了原有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这些用过后的水称作污水或废水。而街坊污水主要由生活污水和工厂污水组成。 1.生活污水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用过的水,主要包括从住宅、公共场所、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及其他公共建筑和工厂的生活间,如厕所、浴室、盟洗室、厨房、食堂和洗衣房等处排出的水。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等污染物质,在收集后需

经过处理才能排入水体、灌溉农田或再利用。 2.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工业废水水质随工厂生产类别、工艺过程、原材料、用水成分以及生产管理水平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根据污染程度的不同,工业废水又分为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生产废水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轻度污染或仅水温增高的水,如冷却水,通常经简单处理后即可在生产中重复使用.或直接排放水体。生产污水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较严重污染的水,具有危害性,需经处理后方可再利用或排放。不同的工业废水所含污染物质有所不同。如冶金、建材工业废水含有大量无机物,食品、炼油、石化工业废水所含有机物较多。另外,不少工业废水含有的物质是工业原料,具有回收利用价值。 街坊污水通常是指排入街坊排水管道系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混合物。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还可能包括截流入街坊合流制排水管道系统的雨水。街坊污水实际上是一种混合污水,其性质变化很大,随着各种污水的混合比例和工业废水中污染物质的特性不同而异。城市污水需经过处理后才能排入天然水体、灌溉农田或再利用。 在街坊和工厂企业中,应当有组织地、及时地排除上述废水和雨水,否则可能污染和破坏环境,甚至形成环境公害,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乃至于威胁到人身健康。(二)排水体制选择 1排水体制 排水体制是指排水系统对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和降水所采取的不同收集和排除方式,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是针对污水和雨水的合与分而言的。 ⑴合流制排水系统 合流制排水系统是指将生活污水和雨水收入同一套排水管渠内排除的排水系统,又可分为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和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 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是最早出现的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欲排除的混合污水不经处理就近直接排入天然水体。因污水未经无害化处理而直接排放,会使受纳水体遭受严重污染。国内外许多老城市几乎都是采用这种排水系统。这种系统所造成的污染危害很大,现在一般不再采用。 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在邻近河岸的街坊高程较低侧建造一条沿河岸的截流总

室外给排水管道专项工程施工方案

XXXXXXXXXXXXX车辆管理所 室外给排水管道 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XXXXXXXXXXXXX 编制: 审核:

审批: 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工程目标 (2) 四、施工部署 (2) 五、施工进度计划 (3) 六、室外给排水施工方案 (3) 七、雨期施工措施 (13) 八、施工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成品保护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二、消防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2) 6、《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7、《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 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9、《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 10、《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02) 11、《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图集》(04S520) 12、《建筑小区塑料排水检查井图集》(08SS523) 13、《砖砌化粪池图集》(02S701) 14、《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122:2001) 15、《建筑小区塑料排水检查井应用技术规程》(CECS 227:2007) 二、工程概况 本方案叙述的是XXXXXXXXXXXXX车辆管理所室外管网工程。 该地块室外给水管道设计采用PE管电热熔连接,主管道为DN100,靠人行道边敷设,埋深0.7米,过车道采用钢套管保护。主管接自市政给水管道后分接至各单体工程,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上式消火栓,阀门井采用砖砌阀门井。 室外排水工程,包括室外雨水、污水,整个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雨、污水排水

给排水设计手册(完整版)

给排水设计手册 目录 壹、设计原则 2 贰、设计内容.2 叁、初步设计.3 A 设计说明.3 (一)设计依据 3 (二)设计范围 3 (三)室外给水设计 3 (四)室外排水设计 3 (五)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4 Ⅰ、说明.4 Ⅱ、给水系统.4 Ⅲ、消防系统13 Ⅳ、热水系统29 Ⅴ、排水系统37 Ⅵ、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53 (六)节水、节能措施.53 B 设计图纸53

(一)给水排水总平面图.53 (二)建筑给排水平面图54 C 主要设备表57 肆、施工图设计.58 (一)设计内容.58 (二)图纸目录.58 (三)设计总说明.58 (四)给水排水总平面图.58 (五)水泵房平、剖面图.59 (六)水塔(箱)、水池配管及详图.59 (七)建筑给水排水图纸.59 (八)系统图.60 (九)局部设施.61 (十)主要设备材料表61 (十一)施工图图纸设计61 (十二)给排水专业与其它专业协调内容61 五、设计图纸校对63 六、给排水工程师任职能力74 七、工作职责说明75 六、设计流程76

给排水施工图目录及内容 项 施工图名称内容 图纸次比例 1 接入公共下水道、管渠的位置及高程的详细尺寸。 1 基地排水管 2 排水横主管 3 排水立主管 4 横支管 5 器具排水管 6 通气主立管 7 通气支管 8 管道间2 管路转向的检查井清扫口位置,每个节点的高程及管段的坡度。 1 穿越地下室的外墙位置及防水措施的做法 2 管道位置,相关尺寸、坡度 3 管道转向或与其它横干管连接位置 4 清扫口位置详细尺寸 5 与排水立管底端接点位置、高程等。 1 管道转向位置及高程 2 通气立管廷伸位置、高程及与邻墙尺寸 3 各排水横支管接入位置、高程与邻墙尺寸 4 伸顶接通气立管位置 5 伸顶管的通气帽位置及高程 6 辅助通气管出入位置及与邻墙尺寸 1 管道位置相邻尺寸、坡度及高程 2 接卫生器具排水管的位置相邻尺寸 3 伸廷通气管的位置 4 管道转向或与其它横支管连接的位置 5 清扫口的位置 6 埋在找平层中的位置及相邻尺寸 1 通气管的位置上下接法 2 与背部通气管的接法,位置 3 管路转向与相邻墙的尺寸 4 与存水弯的接法位置与相邻墙的尺寸 1 管道转向位置 2 环状通气管、汇合通气管、通气支管接入处位置 3 通气辅助管接入位置 1 坡度 2 3 立管与支管的接入点 4 管路转向位置 1 所有管道的位置与固定方式(包括消防、空调、电气)。 2 与结构的相邻尺寸 3 维修口的详细尺寸 4 屋顶泛水 5 屋顶盖、百叶窗、通风等施工措施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时间:2006-03-11 浏览次数:4449 中国工程检测网: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我国的排水工程设计,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达到防止水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工业企业及居住区的永久性的室外排水工程设计。 第1.0.3条排水工程设计应以批准的当地城镇(地区)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总体规划为主要依据,从全局出发,根据规划年限、工程规模、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正确处埋城镇、工业与农业之间,集中与分散、处理与利用、近期与远期的关系。通过全面论证,做到确能保护环境,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第1.0.4条排水制度(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和工业企业规划、当地降雨情况和排放标准,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和利用情况、地形和水体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同一城镇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制度,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 第1.0.5条排水系统设计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一、与邻近区域内的污水与污泥处理和处置协调。 二、综合利用或合理处置污水和污泥。 三、与邻近区域及区域内给水系统、洪水和雨水的排除系统协调。 四、接纳工业废水并进行集中处理和处置的可能性。 五、适当改造原有排水工程设施,充分发挥其工程效能。 第1.0.6条工业废水接入城镇排水系统的水质,不应影响城镇排水管渠和污水厂等的正常运行;不应对养护管理人员造成危害;不应影响处理后出水和污泥的排放和利用,且其水质应按有关标准执行。 第1.0.7条工业废水管道接入城镇排水系统时,必须按废水水质接入相应的城镇排水管道,污水管道宜尽量减少出口,在接入城镇排水管道前宜设置检测设施。 第1.0.8条排水工程设计应在不断总结科研和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积极采用经过鉴定的、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第1.0.9条排水工程设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应根据管理的需要,设备器材的质量和供应情况,结合当地具体条件通过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对操作繁重、影响安全、危害健康的主要工艺,应首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 第1.0.10条排水工程的设计,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1.0.11条在地震、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多年冻土以及其它特殊地区设计排水工程时,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专门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排水量 第一节生活污水量和工业废水量 第2.1.1条层民生活污水定额和综合生活污水定额应根据当地采用的用水定额,结合建筑内部给排水设施水平和排水系统普及程度等因素确定,可按当地用水定额的80%~90%采用。 第2.1.2条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宜按表2.1.2采用。

给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题目:衡阳市给水排水管网工程 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姓名:孔庆培 学号:026413158 指导老师:谭水成 完成时间:2015年12月30日

前言 衡阳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其市总人口54.32万左右,有一工厂A和火车站。总设计时间为2周,设计内容主要是给水管道的定线、水力计算及部分区域的污水、雨水设计,并作出平面图和纵剖面图。 设计过程中,先大致了解衡阳市地形分布后,决定通过分区供水满足整个城市的用水需求。定线,给水水力计算,确定管径,校核等等,把定下的管径标图并整理报告。考虑城市初步规划,以及资金投资问题,采用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通过污水排水系统送至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再排入水体。雨水是通过雨水排水系统直接排入水体。 课程设计让我们结合所学知识,运用CAD制图,画出衡阳市给水排水管道总平面分布图,部分污水干管剖面图,学会灵活运用知识。

Preface The design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engineering of Hengyang city ,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the city is 543,200 around,there are a facto ry “A” and a train station in the city. The total time of the design for 2 weeks, the content of the design is mainly about the water supply pipeline alignment, hydraulic calculation and the sewage of part of area, rainwater design, and make the plane figure and profile. In the design process, first understand top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Hengyang city roughly, decide to meet the whole city water demand by the district water supply. Fixed line, calc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water hydraulic diameter, checking and so on, to set the diameter of plotting and finishing the report. Considering the preliminary planning of the city, and the problem of capital investment, using completely separate drainage system. Domestic sewage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is sent to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through the sewage system, and then discharged into the water body after the theatment. The rain water is directly discharged into the water body through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 Curriculum design allows us to combine the knowledge which we have learned, the use of CAD drawing, drawing a distribution map of general layout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in Hengyang City, part of the sewage trunk pipe profile, learn to use knowledge flexibly.

给排水雨水管道设计计算

3雨水管道设计计算 3.1雨水排水区域划分及管网布置 3.1.1排水区域划分 该区域最北端有京杭大运河,中部有明显分水线。因此以明远路为分界线,明远路以北雨水排入大运河,以南地区雨水排入中部水体。这样划分有利于减小雨水管线长度和管道,并且可以缩小管径,提高经济效益。 3.1.2管线布置 根据该地区水体及地势特点,雨水管道为正交式布置,沿水体不设主干管,雨水通过干管直接排入水体。一些距水体较近的街区的雨水直接以地表径流的方式直接流入水体。明远路以北区域雨水干管的走向为自南向北;以南地区部分干管走向为自南向北,部分为自北向南,个别自南北汇入中间,具体流向根据水体所在位置确定。具体如图3所示。 3.2雨水流量计算

图3雨水管道平面布置(初步设计)

3.2.1 雨量分析要素 a)降雨量指一定时段降落在某一点或某一面积上的水层深度,其计量单位以mm计。也可用单位面积上的具体及(L/ha)表示[9]。 b)降雨历时指一次连续降雨所经历的时间,可以指全部降雨时间,也可以指其中某个个别的连续时段,其计量以min或h计,可从自记雨量记录纸上读取。 c)暴雨强度指某一连续降雨时段内的平均降雨量,用i表示 H i t =(3-1) 式中,i——暴雨强度(mm/min); H——某一段时间内的降雨总量(mm); t——降雨时间(min)。 在工程上常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降雨体积q表示。 d)降雨面积指降雨所笼罩的面积。单位为公顷(ha) 雨水管渠的收集并不是整个降雨面积上的雨水,雨水管渠汇集雨水的地面面积称为汇水面积。每根管段的汇水面积如下表所示: 表7 汇水面积计算表: 管道编号管道长度 (m) 本段汇水面积编号 本段汇水面积 (ha) 传输汇水面积 (ha) 总汇水面积 (ha) 5~4230.7656 6.670 6.67 4~3153.84578 6.6714.67 3~2230.7658、5918.6814.6733.35 2~1153.8466、691233.3545.35 6~7192.36511.86011.86 9~8230.76538.1508.15 8~7153.84549.788.1517.93 16~10230.7660(3)、61(3)8.1508.15 10~11115.3861(4) 5.938.1514.08 11~12153.8460(4)、6222.9714.0837.05 12~13192.350(2)、52(2)10.6237.0547.67 13~14230.7650(1)、50(2)10.6247.6758.29 14~15230.7646(2)21.3458.2979.63 17~18115.3861(1)、(2)11.86011.86 18~19269.2260(1)、(2) 4.4411.8616.3 19~20230.7647 5.1916.321.49 20~21230.7648、4914.2321.4935.72

【给排水工程】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doc 38页)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doc 38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拟稿人: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

河南城建学院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 班级 026413163 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设计时间 2015.12.21~2016.1.1 设计地点九号楼A502 课程名称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指导教师谭水成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5年12月

前言 课程设计是课程学习期间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获得工程知识必不可少的锻炼和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次课程设计为杭州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设计时间为两周。整个设计包括三大部分:给水管道设计、污水管道设计和雨水管道设计。 在大致了解杭州市地形位置和分布后,我决定采用整体供水满足城市用水需求的供水方案。给水管道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管线布置及水厂选址、设计流量的计算、清水池容积的确定、管网的水力计算、管网平差和校核等。考虑到城市的初步规划以及资金投资问题,排水体制采用完全分流制,即污水和雨水分别设置独立的管道系统。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通过污水排水系统送至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再排入水体;雨水是通过雨水排水系统直接排入水体。排水管道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排水体制的确定、设计流量计算和管网水力计算。 课程设计让我们结合所学知识,运用CAD、鸿业软件进行绘图和平差校核计算,绘制出自己设计的给水排水管道总平面布置图和污水干管纵剖面图。通过课程设计,我们可以将以前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专业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专业知识水平能力框架,为今后更深层次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Preface Curriculum design is not only an significant practical teaching link during the study of course , but also an requisite exercise to obtain engineering knowledge and an important mean to realize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The curriculum design is the Hangzhou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engineering design, and design time is two weeks. The whole design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design of the water supply pipeline, the design of the sewage pipe and the design of the rainwater pipeline. In the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Hangzhou topographic location and distribution, I decided to use the overall water supply scheme to meet the demand for urban. Water supply pipeline design content mainly includes Pipeline layout and water plant site selection , calculation of the designed flowrate of water supply pip , determination of the volume of clear water tank, Hydraulic calculation of pipe network , adjustment and check of pipe network and so on. Considering the problem of cities in the initial planning and capital investment, the drainage system adopt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