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疗法
- 格式:doc
- 大小:141.00 KB
- 文档页数:8
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心理治疗技术一览表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点击率: 188 添加日期:2011年05月08日二级心理治疗技术一览表合理情绪疗法(REBT)认知疗法(CT)贝克认知行为疗法(CBM)梅肯鲍姆求助者中心疗法罗杰斯概念旨在通过纯理论分析和逻辑思维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
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疗法。
是通过改变个体的认知过程来矫正个体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建立和重构功能良好的认知过程,以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
也称自我指导治疗,这基本上是认知重建的一种方式,本疗法的重点是放在协助患者觉察自己的内心对话并改变自我告知的方式和内容,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该疗法建立在人本主义的哲学基础上。
罗杰斯的基本假设是:人们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他相信来访者有自我治愈能力而把咨询师的态度和个性以及咨询关系的质量作为咨询结果和首要决定因素。
基本理论重视不合理信念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
该理论体现的主要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的核心思想就是反对,绝对的“应该、必须”,Ellis对人性的看法是中性的(人既是理性也是非理性的)偏向乐观的;人们本身具有自我对话、自我评价及自我支持的特性。
核心理论是ABC理论。
贝克的认知理论中有几个重要概念:共同感受、自动化思维及规则。
他认为如果个体不能正确使用共同感受这一工具来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或是对自己的自动化思维中某些错误观念不能加以内省,或是过分按规则行事,无论哪种认为一个人的自我陈述在很大程度上与别人的陈述一样能够影响个体的行为。
应对技能学习程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学习如何矫正认知“定势”来获得更有效的应对压力情境的策1、求助者中心疗法对人性的看法是积极乐观的,其核心是: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2、自我理论:1)经验:求助者在某一时刻所具有的主观精神世界2)自我概念:求助者如何看待自己,是对自己总体的知觉和认识,是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的统一体11点不合理信念归纳和简化出非理性观念的三个主要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二级心理咨询师团体心理咨询1. 简介心理咨询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健康服务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需求。
团体心理咨询作为心理咨询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集体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和共享经验,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
本文将介绍二级心理咨询师团体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
2. 二级心理咨询师团体心理咨询的概念二级心理咨询师团体心理咨询是指由经过专业培训认证的二级心理咨询师组织和主持的心理咨询活动。
它通过集体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和分享,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解决心理问题的形式。
3. 二级心理咨询师团体心理咨询的特点团体心理咨询相对于个体心理咨询而言,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团体心理咨询强调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倡导共同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在团体中,成员可以通过分享个人的心理问题和经验,获得他人的理解和反馈,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自己的问题。
3.2 经济性相比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的参与费用较低。
由于团体中有多位成员共同参与,导致每位成员分担了一定的费用,从而降低了个体的经济负担。
3.3 支持性在团体中,成员可以得到来自他人的支持和鼓励。
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成长,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支持。
这些支持和鼓励可以帮助成员建立积极的情绪和态度,更好地应对心理问题。
团体心理咨询强调成员之间的互助和相互支持。
在团体中,成员可以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和借鉴,获得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互助性的特点可以增加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共同解决心理问题。
4. 二级心理咨询师团体心理咨询的应用二级心理咨询师团体心理咨询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教育、企业、医疗等。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4.1 学生团体心理咨询在学校中,学生团体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团体咨询的形式,学生可以得到来自同龄人的支持和理解,共同探索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和生活的质量。
4.2 职场团体心理咨询在企业中,职场团体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员工管理职业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二级咨询技能知识点概览1.个体心理咨询技能:1》行为疗法:放松训练、阳性强化法(三级);系统脱敏法;冲击疗法;厌恶疗法;模仿法;生物反馈法2》认知行为疗法:合理情绪疗法(三级;认知疗法;认知行为矫正;3》求助者中心疗法2.系统脱敏法:学习放松技巧、构建焦虑等级、系统脱敏。
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
基本原理: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交互抑制)3.冲击疗法(满灌疗法):很有成效地治疗一些恐惧症,也被用来治疗一些与焦虑有关的障碍、强迫性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广场恐惧症等。
工作程序:1.筛选确定治疗对象2.签订治疗协议3.治疗准备工作4.实施冲击治疗基本原理:只要持久地让被试暴露在刺激因素面前,惊恐反应终究将自行耗尽(消退性抑制)。
4.厌恶疗法:适应症;用于戒烟戒酒,以及治疗强迫症,各种性变态行为和精神分裂症等适应不良行为。
工作程序:1确定靶症状2选用厌恶刺激:电刺激、药物刺激、想像刺激、其他刺激、3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基本原理: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使求助者在进行不适行为时,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的或生理反应,如此反复实施,结果使不适行为与:厌恶反应建立条件联系。
(经典条件反射)5.模仿法(示范法):主要用于各种行为障碍,适应障碍。
工作程序:1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2设计示范行为3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4模仿法具体方式:5生活示范6象征性的示范7角色扮演8参与示范9内隐示范。
基本原理:向求助者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观察示范者如何行为以及通过这种行为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以引起他从事相似行为的治疗方法。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6.生物反馈法:适用对象:各种睡眠障碍,伴紧张、焦虑、恐惧的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 .某些心身疾病等。
工作程序:治疗前准备、诊室训练、家庭训练基本原理:使用现代电子仪器,将个体在通常情况下不能意识到的体内生理功能予以记录,并转换为数据、图形或声、光等反馈信号,让求助者根据反馈信号的变化在咨询师的指导下有意识地通过呼吸、冥想等方法,了解并学习调节自己体内不随意的内脏机能及其他躯体机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心理咨询:在一种特殊关系(指对来访者无条件的接受和帮助)的情况下,咨询者通过心理学的技术和方法,解决来访者的问题:1)缓解烦恼情绪2)改变不良行为习惯3)促进来访者人格的成长。
1系统脱敏法:适应症:恐惧症、焦虑症。
源于对动物的实验性神经症的研究。
创始人:沃尔普。
由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发展而来的,是应用最广和实证研究最多的行为治疗方法。
是行为治疗方法。
用于治疗对特定人、事、物活泛化现象的恐惧和焦虑。
基本方法是用放松取代焦虑。
基本原理:交互抑制。
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以刺激逐渐失去引起焦虑的作用。
程序:一.学习放松技巧1)想象轻松情境,达到安静平和状态2)引导依次放松,重点强调面部肌肉放松。
3)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一般6~8次可学会。
二.建构焦虑等级:0代表完全放松,100代表高度焦虑。
求助者把引起最小焦虑的事件或情境到最大焦虑的事件或情境排一个顺序,各等级之间级差要均匀。
每一级刺激引起的焦虑,应小到背全身松弛所拮抗的程度。
三.系统脱敏:按照焦虑等级表,由小到大依次逐级脱敏。
如果焦虑分数超过25分,就需要继续放松。
注意事项:1)如引发焦虑或恐惧的情境不止一种,可根据不同情境建立几个不同的焦虑等级表,然后对每个焦虑等级表进行脱敏训练。
2)求助者想象次数的多少,依个体不同和情境不同而不同3)脱敏过程中,当一开始焦虑分数超过50,仅靠反复放松很难降低,表明焦虑等级表划分不合理,需要重新订制,使每个等级之间跨度不要太大。
4)有的求助者不能用想象和放松的方法降低焦虑水平,考虑改其他方法。
2冲击疗法:适应症:恐惧、抑郁、强迫即满灌疗法,是暴露疗法之一。
暴露疗法是用来治疗恐惧和其他负性情绪反映的一类行为治疗方法。
通过细心控制环境,引导求助者进入有助于问题解决的那些情境中。
尽管求助者在暴露过程中会产生恐惧,但是恐惧的结果并不会发生。
冲击方法是让求助者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或想象的唤起强烈焦虑的刺激情境中,不允许求助者采取不适应的行为去应对唤起焦虑的情境。
认知行为疗治改变认知(五种个体表现):1、咨询师设计特殊的模式和情境;2、求助者产生通常忽视的体验;3、新的体验都是积极的;4、新的体验改变认知;5、学会如何获得这些体验的方法梅肯鲍母:程序:1、通过角色扮演和想象使求助者面临一种可以引发焦虑的情景。
2、要求求助者评价他们的焦虑水平。
3、教给求助者察觉那些他们在压力情景下产生的引发焦虑的认知。
4、帮助求助者通过重新评价自我陈述来检查这些想法。
5、让求助者注意重新评价后的焦虑水平过程:1内部语言;2、认知结构和行为的作用;3、结果压力接种三阶段:概念阶段—获得技能和复述阶段—应用和完成阶段认知行为技术矫正三阶段:自我观察—开始新的内部对话—学习新的技能求助者中心疗法:(人本主义的理论基础上)基本假设:人性本善,人的可以信赖的,人有解决自己的问题的能力,人可以通过自我引导成长。
4、技术(1)促进设身处地理解的技术(2)坦诚的交流的技术(3)表达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关注求助者的问题和情感坦诚对待,持非评判性态度共情,理解培养潜能5、七阶段的过程特点和规律:第一阶段:求助者对个人的经验持僵化和疏远态度。
第二阶段:开始“有所动”阶段。
第三阶段:能较为流畅的表达客观的自我。
第四阶段:能较为流畅的表达自我的情感,但在表达个人情感时还有顾虑。
第五阶段:能较为流畅的表达自我的情感,接受自我的感受,但仍带有一些迟疑。
第六阶段:完全能够接受那些被阻碍、被否认的情感,自我变得协调一致第七阶段:上述阶段的不可逆,对自我经验的排斥和歪曲的认知越来越少,变得自由、开放了。
如何理解和掌握真诚?1、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
2、真诚应该实事求是。
3、真诚不等于自我发泄。
4、真诚的表达应该适度。
5、真诚还体现在非言语的交流上。
6、表达真诚应考虑时间因素。
7、真诚体现在咨询师的坦诚上。
在咨询中如何理解和把握共情?1、从求助的角度来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
2、共情不是要求必须有与求助者相似的经历和感受,而是能设身处地理解求助者及其问题。
国家⼼理咨询师咨询技能【⼆级】总结国家⼼理咨询师咨询技能【⼆级】总结⼼理咨询技能⼆级总结个体⼼理咨询技能和团体咨询技能1.系统脱敏法2.冲击疗法3.厌恶疗法4.模仿法5.⽣物反馈疗法6.认知⾏为疗法7.求助者中⼼疗法8.远期疗效评估第⼀节个体⼼理咨询技能1、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疗法的特点:1.对特定事件、⼈、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2.⽤放松取代焦虑。
沃尔普脱敏治疗的三个基本⼯作步骤:1.学习放松技巧2.构建焦虑等级3.系统脱敏系统脱敏的起源和原理:1.源于精神病学家沃尔普对动物的实验性神经症的研究;(交互抑制)2.重复暴露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求助者全⾝放松对抗,从⽽使刺激失去引起焦虑的作⽤。
构建焦虑等级的三个要点:1.求助者明确引起焦虑的事件和情景2.求助者把这些时间和情景按焦虑程度焦虑从⼩到⼤排出顺序3.给每个事件指定焦虑分数,0-100建⽴理想焦虑等级的三要素1.成败的关键:每级焦虑应⼩到能被全⾝放松所抵抗的程度2.等级差要均匀3.主要取决于求助者本⼈系统脱敏的三个具体做法1.放松后从最低级开始,感到焦虑紧张时停⽌,继续放松2.同级焦虑要反复进⾏多次想象和放松3.每次放松后打分,低于25分进⼊下级脱敏使⽤中的四点注意事项1.不同的焦虑情景要建⽴不同的等级表,逐个训练,不能合并设计处理2.想象的次数多少,依个体、情景情况⽽异3.开始焦虑分值超过50分,表明焦虑等级设计不合理,要细分等级,使每个等级间跨度不要太⼤4.如不能⽤想象和放松⽅法降低焦虑,应考虑别的⽅法2、冲击疗法冲击疗法⼜称满灌疗法,是暴露疗法之⼀,是治疗恐惧和其他负性情绪反应的⾏为治疗法分为:现实冲击疗法/想象冲击疗法基于原理:消退性抑制冲击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对象1.适应过度恐惧反应及⼀些与焦虑有关的障碍、强迫性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场恐惧症2.禁忌症:严重⼼⾎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患、各种精神病性障碍以及⽼幼孕弱者冲击疗法⼯作程序筛选确定治疗对象;签订治疗协议;治疗准备⼯作;实施冲击治疗做好三项准备⼯作1.确定刺激物。
心咨技能十大疗法一、放松疗法(一)原理:一个人的情绪反应应包含主观体验、生理反应、表情三部分。
生理反应除了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内脏内分泌”系统的反应,不易随意操纵和控制外魔兽随意神经系统的“随意肌肉”反应,则可由人们的意念来操纵。
当人们心情紧张时,不仅主观上“惊慌失措”,连身体各部分的肌肉也表的紧张僵硬;当紧张的情绪松弛后,僵硬肌肉还不能松弛下来,但可通过按摩、洗浴、睡眠等方式让其松弛。
放松训练的基本假设是改变生理反应,主观体验也会随着改变。
也就是说,经由人的意识可以把“随意肌肉”控制下来,再间接地使主观体验松弛下来,建立轻松的心情状态。
因此,放松训练就是训练求助者,使其能随意地把自己的全身肌肉放松,以便随时保持心情轻松的状态,从而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等。
(二)三种方法:1、呼吸放松法(包括鼻腔呼吸放松法、腹式、控制)2、肌肉放松法3、想象放松法(三)注意事项:1、第一次放松训练,咨询师应给求助者示范,减轻求助者的焦虑,并能提供模仿的信息;2、放松训练中可以使用的腹式疗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但一般以一两种为宜,不宜过多;3、腹式疗法的关键是放松,既强调身体、肌肉的放松,更强调精神、心理的放松,咨询师要帮助求助者体验身体放松后的体验;4、求助者在练习放松时,应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避免各种干扰,通过训练真正达到放松的效果;5、放松的引导语有录音和口头两种,在训练开始时,口头语引导更便于求助者接受和掌握;6、放松疗法对想象力强、容易受暗示的求助者效果较好,对独立性强而想象力差的求助者可能效果不显著,可以使用其他方法;7、促进求助者领悟,放松最重要的目的是能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可以随时做到随意的放松,并运用自如。
二、简易行为疗法——阳性强化法(行为疗法创始人:巴甫洛夫、霍尔)适应症:认知偏差、负性情绪、情感障碍。
(一)阳性强化法的程序:1、明确目标目标;2、监控目标行为;3、设计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4、实施强化;5、追踪评估。
行为疗法,行为矫正治疗或行为治疗,是通过学习和训练矫正行为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式原理心理学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根据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和强化学说等原理,采用程序化的操作程序,帮助求助者消除不良行为,建立新的适应行为行为矫正常用方法增强法(正负强化)、惩罚法(①一般性惩罚包括给予批评、罚款、劳动改造;②特殊性惩罚包括束缚身体、隔离、厌恶疗法)、消退法、代币管制法新行为建立技术行为塑造技术、行为渐隐技术、阳性强化法 (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行为主义认为,行为是后天习得的,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被它的结果所强化。
以阳性刺激为强化物,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最终促成行为改变。
工作程序1、明确目标行为;2、监控目标行为;3、设计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4、实施强化;5、追踪评估注意事项1、靶行为要单一而具体,不能对多个靶行为,同时进行阳性强化2、阳性刺激适时适当。
3、靶行为成为习惯后,可以将阳性刺激物质变精神奖励,直至取消。
适应范围神经性厌食、偏食、降低焦虑,性变态,儿童多动、学习困难等成年人不良行为系统脱敏法 (暴露疗法)沃尔普,电击铁笼中的猫,交互抑制作用;适应症:对特定事件的恐惧和焦虑原理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刺激逐渐失去了焦虑的作用。
工作程序1、学习放松技巧(面部肌肉放松,每日一次,每次20~30分钟)2、建构焦虑等级(级差均匀,循序渐进,小到能被全身松弛所拮抗的程度)3、系统脱敏(由小到大一次逐级脱敏,超过25分,继续放松,反复次数不限)注意事项1、如果引发焦虑或恐惧的情境不是一种,可根据不同的情境建立不同的焦虑等级表,然后对每个等级表实施系统脱敏2、系统脱敏时求助者想象次数的多少,依个体、情境的不同而不同3、焦虑等级应合理,每个等级之间的跨度不能太大(如50),可以将焦虑等级划分得细一些4、当不能用想象和放松的方法降低焦虑水平时,可考虑改用其他方法冲击疗法(满灌疗法,暴露疗法之一)他法无效时才考虑此方法;适应症:恐惧症,焦虑有关的障碍,强迫性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原理消退抑制,即迅速的将求助者置身于最恐惧的情境中,求助者产生最强烈的恐惧或焦虑,咨询师任其自然,迫使导致强烈情绪反应反转乃至消失。
咨询方法总结咨询方法总结一、简易行为矫治简易行为矫治—————————阳性强化法阳性强化法 适应症:认知偏差、负性情绪、情感障碍。
1.1工作程序明确治疗的靶目标明确治疗的靶目标::靶目标越具体越好,目标不宜过大,应当可以客观测量与分析 监控靶行为监控靶行为::设定靶行为的基础水平。
详细观察和记录该行为发生的频度、程度和后果。
设计新的行为结果设计新的行为结果::设计新的结果取代以往不良行为产生的直接后果 实施强化实施强化::继续记录靶行为,当求助者出现失当行为实际是给与强化1.2阳性强化法基本原理操作条件反射,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在被它的结果所强化;所以要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要消除某种行为,就设法给予惩罚。
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
1.3注意事项1靶目标越具体越好,应当可以客观测量与分析2注意靶行为的直接后果对不良行为的强化作用3当求助者出现适当行为时及时给予强化4内外强化物要同时使用,对求助者要有足够的吸引力(REBT)二、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A.Eills)创造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通过纯理论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
适应症:认知偏差、焦虑抑郁、行为不良。
基本原理原理2.1基本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核心是ABC理论: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引起,而是由个体对事件评价造成。
①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②B代表信念(beliefs)),即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③C代表继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
ABC的关系:A不是C的直接原因;B是不合理的、不现实的信念导致情绪困扰和神经症;治疗核心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来改变、控制情绪及行为结果。
常用咨询疗法77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一、SCL----90 症状量表 (90项症状清单)德若伽提斯编于1975年,90个题目,通过10个因子反应症状效果。
包括广泛精神科症状。
因子:躯体化 焦虑 抑郁 强迫症状 恐怖 偏执 敌对 精神病性 人际关系敏感 其它 (反应睡眠饮食)范围:精神科和心理门诊 ,躁狂和精神分裂评定受限施测: 自评,时间现在或最近一周,5级评分制(1~5个等级 从没有、很轻、中度、偏重、严重给1、2、3、4、5分)总分:90~450分(单项分相加之和) 因子分:所含项目得分的算数均值1~5 阳性项目数:单项≥2的项目之和 如超过43项可筛查为阳性 阳性总分分界值:70 总分超过160分阳性分界值 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 总均分:总分/90阳性项目均分:阳性项目总分(可理解为总分减阴性项目)/阳性项目数 二、抑郁自评量表 SDS范围:发现抑郁症病人,评定抑郁症状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
对象为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
对严重阻滞症状的抑郁病人评定有困难。
方式:症状呈现频度 等级: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四个等级,1~4四级评分(没有或很少时间*正向的为1分,反向的给记4分*、少部分时间、相当多的时间、绝大多数时间活全部时间)。
10个正向评分 ,10个反向评分。
共20个项目。
时间 :过去一周总粗分:(X) 把20个项目的各项分数相加,得到总粗分。
标准分:将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Y ) Y=1.25XSDS 标准分分界值:53分, 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抑郁三种状态:三低症状 心境低落、兴趣减少、精力下降三无症状 无望 、无助、无能 三、焦虑自评量表 SAS等级: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四个等级,1~4四级评分(没有或很少时间*正向的为1分,反向的给记4分*、少部分时间、相当多的时间、绝大多数时间活全部时间)。
15个正向评分 ,5个反向评分。
共20个项目。
时间:过去一周SAS 标准分分界值:50分, 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对象: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 因为它是神经症的共同症状,故在神经症鉴别中作用不大。
SAS 和SDS 口诀: 张氏编制两自评(SDS 1965 SAS1971)评分标准都相同(频度 四级 评分方法) 临界值要分清 分别加九判重轻 诊断结合要害症状四、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24项版本)1960年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 功能:反映评估成人重度抑郁,不能鉴别焦虑和抑郁。
主要用来评定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的工具,为目前在世界上最常用的抑郁症状他评工具。
时间 :当时或前一周 2~6周再评定比较 由两名评定员进行联合检查,检查结束后,两名评定员独立评分。
一次评定需要15~20分钟。
标准:0~4分的五级评分法(无、轻度、中度、重度、极重)。
少数项目0~2分的三级评分法(无、轻~中度、重度 )因子:7个 1、焦虑/躯体化 2、体重3、认知障碍 4、日夜变化 5、迟缓 6、睡眠障碍7、绝望感 每个因子各项目得分的算术合即为因子分。
方法:观察和访谈总分:0~96分范围。
症状越轻,总分越低,症状越重,总分越高。
临界值35分。
总分超过35分可能为严重抑郁超过20分,可能是轻或中度的抑郁 如小于8分,则没有抑郁症状判定病理性抑郁:包括症状标准、严重程度标准、和病程标准病理性抑郁往往具有心境低落、兴趣与愉快感丧失、精力减退或疲乏感3个核心症状中的2个,同时个人的社会功能受到影响或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且持续二周以上。
口诀:HAMD成人抑郁 60编制因子7评分标准五等级 35、20有意义病理抑郁有三低一次评定15~20分钟五、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1959年范围:评定神经症及其它病人的焦虑程度。
不能鉴别焦虑和抑郁。
他评工具结构:题目14项因子两个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时间:当时或前一周 2~6周再评定比较由两名评定员进行联合检查,检查结束后,两名评定员独立评分。
时间15~30分钟标准:0~4分的五级评分法(无、轻度、中度、重度、极重)方法:观察和访谈总分:0~56分范围。
总分:超过29分,可能为严重焦虑。
超过21分肯定有明显焦虑,超过14分,肯定有焦虑,提示转介。
超过7分可能有焦虑,如小于7分没有焦虑症状。
病理性焦虑:认知不相称(出现与现实处境不相称)、同时伴有自主神经紊乱兴奋症状社会功能受损、自己在短时间内无法消除口诀:HAMA59制 14项目2因子评分标准五等级 29 21 14 714分有临床意义病理焦虑不现实六、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 1962年功能:评定精神病性症状结构:题目18项时间:现在或近一周,以后一般相隔2~6周评定一次,一次评定时间20~30分钟因子:5类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范围: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大多数重性精神病患者,尤适宜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评分方式:专业他评评分标准:1~7分的7级评分法(无症状、可疑或很轻、轻度、中度、偏重、重度、极重)总分:18~126之间是所有项目得分的算术和,总分越高,病情越重。
﹥35分为中、重度精神疾病。
因子分:因子所包含的项目得分的算术均数在0~7之间精神病障碍:幻觉、妄想、自知力受损、脱离现实精神病性障碍:当一种精神障碍表现出精神病性症状,而且自知力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则这种精神障碍就可称为精神病性障碍。
口诀:BPRS评重病(中、重度)62编制18项7级评分因子5 入组标准35精神病性障碍要清楚七、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1978年)功能:躁郁症的躁狂项评定躁狂状态的严重程度他评量表范围:情感性精神病和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躁狂发作的成年患者时间:现在或近一周,以后一般相隔2~6周评定一次,一次20分钟。
标准:0~4分的五级评分法(无、症状轻微、症状中度、症状明显、症状严重)总分:总分越高,病情越重。
0~5分无明显躁狂症状,6~10分为肯定躁狂症状、22以上为严重躁狂症状。
躁狂发作分三种严重程度:轻躁狂不伴有幻觉妄想,无社会功能损害或仅轻度损害无精神病性症状躁狂明显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出现幻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症状的躁狂发作八、儿童行为量表 CBCL(1970年编1983年出版手册)特殊心理评估的实施结构:此表是4~16岁家长用表(有家长、教师、年长儿童自评)范围:筛查儿童的社会能力和行为能力。
不给出心理障碍的诊断时间:近半年来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不计分第二部分社会能力分三个因子:活动情况、社交情况、学习情况,分数越高表明社会能力越强。
低于T分﹤30即认为可疑异常。
第三部分是113条总粗分越高,行为问题越大。
把每一因子所包含的项目的粗分累加,得到该因子分。
分数超过98百分位(T70分)时即认为可能异常。
评分:为0~2多动性障碍:多在三岁左右,与同龄儿童相比,表现为同时有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及活动过度或冲动的一组综合征。
品行障碍:反复而持久的反社会性、攻击性、或对立性品行模式。
情绪障碍:起病于儿童时期的焦虑、恐惧、强迫、羞怯等情绪异常儿童社会功能障碍:包括选择性缄默、依恋障碍抽动障碍:某种形式的抽动应激及相关问题评估一、生活事件量表 LES (杨德森、张亚林1986)内容包括三方面问题:家庭生活方面(28)、工作学习方面(13)、社交及其它方面(7)范围:16岁以上正常人、神经症、身心疾病、各种躯体疾病求助者以及自知力恢复的重性精神病求助者时间:通常一年内影响程度分5级0~4分(无影响、轻度、中度、重度、极重)持续时间分(三个月、半年内、一年内、一年以上四个等级,记1~4分)解释:总分越高反映个体承受的精神压力越大。
95%的正常人一年内的总分不超过20分,99%的不超过32分。
杨德森教授提出的按事件的影响程度、持续时间、和发生次数的计分最有特色。
缺点:针对性较差注意事项:只研究所规定的时限内发生的生活事件说明具体的发生时间,以便核查相受检者本人进行调查评定应取询问法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肖水源 1986)范围:了解被试者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精神疾病和各种躯体疾病的关系77十个条目 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总分:10个条目评分之和客观支持分:2、6、7条评分之和主观支持分:1、3、4、5条评分之和 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8、9、10条评分之和 三、应对方式问卷(肖计划)自陈式个体对行为评定量表结构:62个条目 6个分量表(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 范围:14岁以上除痴呆和重性精神病之外的各类心理障碍求助者 分量表因子分=分量表单项条目分之和/分量表条目数在因子中 解决与退避成负相关程度最高,解决求助成熟型、退避自责不成熟型、合理化混合型 应用价值:反应被试防卫机制的特点 时间:近两年来人格测验 分类:为结构明确的自陈量表EPQ (因素分析法、用类型解释)、MMPI(是非式、经验校标法)、16PF (是非折中式、典型因素分析法、用高低分解释)为结构不甚明确的投射技术自陈量表编制方法: 因素分析法、经验校标法、逻辑分析法、综合法 一、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1975)功能:评估人格特质(人格特质是行为倾向性,受遗传与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中起中介作用) 结构:成人(16岁以上)和幼年(7~15岁)两套问卷 三个个性维度:精神质P 、内外向E 、神经质N 四个量表:E 、N 、P 、L88个项目(因素分析法) 用类型解释 范围:具有神经症或神经症以下首选 施测方式:个别 团体 时间无明确规定 答 是、否解释:各量表T 分在43.3~56.7之间为中间型,T 分在38.5~43.3分或56.7~61.5之间为倾向型,T 分在38.5以下或在61.5以上为典型型。
标准T 分 50平均数10为标准差抑郁质(内向 不稳)胆汁质(外向 不稳)E ﹤T50分 N ﹥T50分——————————————————————————————EE ﹤T50分 N ﹤T50分粘液质(内向 稳定)多血质(外向 稳定)性格:偏左倾向内向T 分在38.5~43.3分,T 分在38.5以下典型内向,T 分在61.5以上典型外向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 16PF (1988年)结构:187个题目(典型因素分析法) 人才选拔 ,16种根源特质也称个性因素(A 、B 、C 、E 、F 、G 、H 、I 、L 、M 、N 、O 、Q1、Q2、Q3、Q4)。
范围:初中以上文化老、中、青 时间:无限制 是非折中式分数:原始分通过常模表将其换算成标准分数,标准为10分1~3分为低分,8~10分为高分 用高低分解释结果(标准十分 平均分是5,标准差是1.5) 心理健康标准分:通常介于4~40之间,均值22分,不及12分的情绪颇不稳定 公式:C+F+(11-O )+(11-Q4)这么得来的从事专业而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总分介于10~100之间,平均分55分,67分以上应有其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