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6年级数学易错题集锦(附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685.45 KB
- 文档页数:14
1、一个两位数,它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同,这个两位数最大是(),最小是(),像这样的两位数一共有()个。
2、□里最小能填几?□-7>17-8 13-4>13-□3、一个两位数,十位上与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是8,这样的两位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4、如果85-□6的差是五十多,□里的数是()❶ 2 ❷ 3 ❸ 45、在9、70、45、10、90中,最接近60的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双数是(),最小的单数是(),把他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6、利用你已有的减法知识推测:32-□的得数大于12,□里最大可以填()7、括号里最大能填几?78>52+() 36-24○48-36 17+42○83-138、下列算式中,得数比80大又比100小的是()❶ 45+30 ❷ 18+50 ❸ 98-89、估一估,下面各式的得数各是几十多?44+30(得数是十多)10、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 4 3 □- 3 □ + □ 32 4 □ 911、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算式中()的得数最小。
❶ 35+50 ❷ 72+4 ❸ 24+502)小猴送给小兔8个桃,这时他们的桃同样多,原来小猴比小兔多()个桃。
❶ 8 ❷ 10 ❸ 163)小明有38块糖,小红有58块糖,小红给小明()块糖后,两人糖的块数就同样多。
❶ 20 ❷ 10 ❸ 54)如果☆8-5♀=45,那么☆和♀分别代表()❶ 8,3 ❷ 9,2 ❸ 9,312、比69大,比73晓得数有(),其中单数有()个,双数有()个。
13、□里最大可以填几?5□>55 □2<32 9□<9914、用3,4,6 三张数字卡片组成的两位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最接近40的是()15、16、减数和差都是最小的两位数,被减数是()❶ 0 ❷ 20 ❸ 1016、丽丽和华华看同一本书,丽丽已经看了40页,华华已经看了30页。
六年级小学数学毕业考试易错题目集锦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图中的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底面积相等, 高也相等,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3倍B.圆柱的体积比正方体的体积小一些C.圆锥的体积是正方体体积的2.将一个三角形按2: 1的比放大后, 面积是原来的()倍。
A.1B.2C.4D.83.把一段长1米, 侧面积18.84平方米的圆柱体的木料, 沿着和底面平行的方向截成两段, 这时它的表面积增加了()。
A.18.84平方米B.28.26平方米C.37.68平方米 D.56.52平方米4.把一个正方形接2: 1的比例放大后, 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较, ()。
A.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B.周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C.面积扩大到原来的D.周长缩小到原来的5.某商品按定价的80%(八折)出售, 仍能获得20%的利润, 定价时期望的利润百分数是()。
A.40%B.60%C.72%D.50%6.若所在的高度每升高1000米, 相应的气温下降5 °C, 现在地面气温是7 °C, 则2000米高空的气温是( )。
A.12 °CB.-9 °CC.-3 °C7.商店按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 上个月缴纳800元, 则商店上个月的营业额是()。
A.16000元B.160000元C.20000元8.下列说法, 正确的有多少个?()①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②长方体有12条棱和8个顶点③圆的半径扩大5倍, 周长也扩大5倍④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 垂线段最短A.1个B.2个C.3个D.4个9.如果体重减少5kg, 记作-5kg, 那么+2kg表示()。
A.体重增加2kgB.体重是2kgC.体重减少2kg10.把一个长8m, 宽6m的长方形画在作业本上, 选择比例尺比较合适的是()。
A.1: 10B.1: 100C.1: 10000二.判断题(共10题, 共20分)1.正数大于所有负数。
六年级计算(易错题)20条(含答案)1、计算2.5÷(1-25%)时,可以先算出25%的值为0.25,然后用1减去0.25得到0.75,最后将2.5除以0.75,得到3.33.2、计算4.6÷8 + 5.4×12.5%时,可以先算出12.5%的值为0.125,然后将5.4乘以0.125得到0.675,再将4.6除以8得到0.575,最后将0.575和0.675相加,得到1.25.3、计算980×120%-980×20%时,可以先算出120%的值为1.2,20%的值为0.2,然后将980乘以1.2得到1176,再将980乘以0.2得到196,最后将1176减去196,得到980.4、计算(xxxxxxxx35—×)÷时,需要知道缺少的数是多少。
这里无法计算,需要更多信息。
5、计算(38+19)÷时,需要知道缺少的数是多少。
这里无法计算,需要更多信息。
6、计算(+-)×88÷时,需要知道缺少的数是多少。
这里无法计算,需要更多信息。
7、计算2×3÷(4÷(5-2)+1)时,可以先算出5-2的值为3,然后将4除以3加1得到2.3333,最后将2乘以3除以2.3333,得到2.5714.8、计算5/8×37+5/8×62+5/8时,可以先将5/8乘以37得到23.125,再将5/8乘以62得到38.75,最后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上5/8,得到62.375.9、计算89÷(23÷12)×6时,可以先将23÷12的值计算出来,得到1.9167,然后将89除以1.9167,再将结果乘以6,得到279.10、计算/36÷(3+24-9)时,可以先将3+24-9的值计算出来,得到18,然后将除以36再除以18,得到392.5.12、计算25×(1+40%)÷37.5%时,可以先将40%的值计算出来,得到0.4,然后将1加上0.4得到1.4,再将25除以37.5%的值,即0.375,最后将结果乘以1.4,得到37.3333.13、计算158-58÷87.5%时,可以先将87.5%的值计算出来,得到0.875,然后将58除以0.875,得到66.2857,最后将158减去66.2857,得到91.7143.14、计算15×(215/15+15/17)×17时,可以先将215/15的值计算出来,得到14.3333,然后将15/17的值计算出来,得到0.8824,再将14.3333加上0.8824得到15.2157,最后将15.2157乘以17,得到258.999.15、计算4÷44/5-5÷4时,可以先将4除以44/5,即将4乘以5/44,得到0.4545,然后将5除以4得到1.25,最后将0.4545减去1.25,得到-0.7955.18、计算4/5:X=2/5时,可以先将等式两边的分数转化为小数,即4/5转化为0.8,2/5转化为0.4,然后将0.4除以0.8,得到0.5,即X的值为0.5.。
一年级数学易错题
1.加减法混淆:容易把加法看成减法,或是把减法看成加法。
例如:8-3=5,可能会写成8+3=5。
2. 数字顺序问题:孩子容易把数字顺序写反。
例如:将12写成21。
3. 十进位概念错误:孩子不了解十进位的概念,容易出现类似于“50+10=60”的错误。
4. 位置概念错误:孩子不了解“前、后、左、右、上、下”等位置概念,容易出现类似于“左边加一”或“上面减两”等错误。
5. 位值概念错误:孩子不了解数字每位所代表的位值,容易出现类似于“3+2=6”的错误。
6. 单位概念错误:孩子不了解各种单位的概念,容易出现类似于“1米=1000千克”等错误。
7. 计算符号错误:孩子容易把加号、减号、乘号、除号写错,或是漏写计算符号。
8. 运算符号顺序错误:孩子容易把括号内的运算结果和括号外的运算结果搞混。
9. 运算符号多余:孩子容易多加、多减、多乘、多除,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10. 计算步骤错误:孩子容易忘记计算步骤,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例如:算12-5+3,可能会直接写成12+3=15。
- 1 -。
小学数学1-6年级1-3单元易错题整理一年级下册第3单元49添上1是()个十,是()。
[问诊]小朋友在做这题时容易看丢括号后面的字,而理解成是求“49添上1是()”,然后就很爽快地填成“49添上1是(50)个十,是(50)”。
要知道,读题时一些关键字词是起决定性作用,要养成边读题边圈划关键词的好习惯。
本题中49是由4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再添上1后,又可以组成1个十,一共是5个十,是50。
[易错题2]依照百数表,猜出框中另外的数。
[问诊]小朋友拿到此题,往往会脑中一片空白,无从着手。
究其原因,是对“百数表”中各数排列的规律了解不透。
其实在“百数表”中,各数排列既整齐又有规律:横着看,从左往右依次大1;竖着看,从上往下依次大10。
那么,对于上述左图来说,“15”右边一个数应比“15”大1,是“16”;“15”下边一个数应比“15”大10,是“25”;那“25”右边一个数自然是“26”了。
对于上述右图来说,“23”左边应是“22”,右边应是“24”;“23”上边应是“13”,下边应是“33”。
对于下面框中另外的数,你也能依照百数表中各数排列的规律很快推算出来吗?[易错题3]40比()大1,比()小1。
[问诊]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题,好多孩子会任性地把答案掉个个儿!因为在他们的眼中,这题应该是长这个样:比40大1的是(),比40小1的是()。
他们会一边读题一边改编题目。
而对题意的不理解,是出错的最大原因。
对于这种反叙的题目,可以先补充完整,变为:40比()大1,40比()小1。
再把“40比()大1”变为“()比40小1”,即比40小1的数是()。
而“40比()小1”可以变为“()比40大1”,即比40大1的数是()。
如此一来,思路就清晰多啦。
填入之后,还要仔细检查一下,比一比数与数之间的大小,那就OK啦![易错题4]80是()前面的一个数。
[问诊]此题又是反叙的问题,小朋友理解起来比较难。
因此,看到“80”、看到“前面”,就会误认为是“80前面的一个数是几”。
一年级数学错题集整理范文一、数的认识与读写。
1. 一个数,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3,这个数是(),读作()。
错解:13,一十三年。
解析:读数时要用汉字表示,十位是1读作“十”,个位是3读作“三”,这个数读作“十三”。
2. 19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
错解:18,20。
(部分学生可能会写成17,21等错误答案)解析:按照数的顺序,19前面的数比19小1,是18;后面的数比19大1,是20。
3. 与15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错解:14,16(少数学生会写成13,17等)解析:相邻的数就是在数的顺序上紧挨着的数,15前面相邻的是14,后面相邻的是16。
二、数的比较大小。
4. 在〇里填上“>”“<”或“=”,12〇20。
错解:12>20。
解析:比较两位数的大小,先看十位上的数,12十位上是1,20十位上是2,1小于2,所以12<20。
5. 比10大比13小的数有()。
错解:11、12、13。
解析:比10大比13小的数不包括13,正确答案是11和12。
6. 把11、9、19、15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错解:19、15、11、9。
解析:先比较十位上的数,9十位上是0(最小),11、15、19十位上都是1,再比较个位,9<11<15<19。
三、加减法运算。
7. 3 + 8 =()错解:10或12等。
解析:可以用数手指等方法计算,3往后数8个,3、4、5、6、7、8、9、10、11,所以3 + 8 = 11。
8. 12 4 =()错解:7或9等。
解析:可以用想加法算减法,因为4+8 = 12,所以12 4 = 8。
9. 小明有7颗糖,小红又给了他3颗,小明现在有多少颗糖?错解:7 3 = 4(颗)。
解析:这是加法问题,原来有7颗,又得到3颗,应该是7+3 = 10颗。
10. 树上有13只鸟,飞走了5只,还剩多少只?错解:13+5 = 18(只)。
解析:飞走了应该用减法,13 5 = 8只。
六年级数学易错题一、填空题。
1、一种盐水的含盐率是20%,盐与水的比是( )。
2、生产同样多的零件,小张用了4小时,小李用了6小时,小张和小李工作效率的最简比是( )。
3、从甲地到乙地,客车要行驶4时,货车要行驶5时,客车的速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 ),货车的速度比客车慢( )%。
4、100克糖溶在水里,制成的糖水的含糖率为12.5%,如果再加200克水,这时糖与糖水的比是( )。
5、若从六(1)班调全班人数的1/10到六(2)班,则两班人数相等,原来六(1)班与六(2)班的人数比是( )。
6、把甲队人数的1/4调入乙队,这时两队人数相等,甲队与乙队原人数的比为( )。
7、六(1)班今天到校40人,请病假的5人,该班的出勤率是( )。
8、把一个半径是10cm的圆拼成接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后,长方形的周长是( ),面积是( )。
9、两个数的差相当于被减数的40%,减数与差的比是( )。
10、( )米比9米多40% , 9米比( )少55% ,200千克比160千克多()%;160千克比200千克少( )%;16米比( )米多它的60%;()比32少30% 。
11、钟面上时针的长1dm,一昼夜时针扫过的面积是( )。
12、一根水管,第一次截去全长的1/4,第二次截去余下的2/3,两次共截去全长的( )。
13、某种皮衣价格为1650元,打八折出售可盈利10%.那么若以1650元出售,可盈利( )元。
14、正方形边长增加10%,它的面积增加( )% 。
二、判断题。
1、某商品先提价5%,后又降阶5%,这件商品的现价与原价相等。
( )2、在含盐20%的盐水中加入同样多的盐和水后,盐水的含盐率不变。
()3、如果甲数比乙数多25%,那么乙数就比甲数少25%。
( )4、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5、直径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不一定相等。
( )6、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比值大小不变。
一年级易错题60道一、数与代数部分。
1. 小明前面有3人,后面有5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错误答案:3 + 5 = 8(人)- 解析:这种做法遗漏了小明自己。
正确的解法应该是3+5 + 1=9(人),前面的人数加上后面的人数再加上小明本人。
2. 与1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 错误答案:18和20(部分学生可能会写成17和20等错误答案)- 解析:按照数的顺序,19前面的数是18,后面的数是20,所以与19相邻的两个数是18和20。
3. 13 - 3+5 =.- 错误答案:13−3 + 5=5(先算3+5 = 8,再算13−8 = 5,运算顺序错误)- 解析: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所以13−3+5 = 10 + 5=15。
4. 在12、9、7、20、1、0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 错误答案:最大的数填12,最小的数填7(没有正确比较大小)- 解析:将这些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20>12>9>7>1>0,所以最大的数是20,最小的数是0。
5. 10个一是(),()个十是20。
- 错误答案:10个一是,个十是20(第一个空概念混淆)- 解析:10个一是10,因为10个1相加等于10;2个十是20,因为10+10 = 20。
6. 比15少6的数是()。
- 错误答案:比15少6的数是(21)(用加法计算,理解错误)- 解析: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15−6 = 9,所以比15少6的数是9。
7. 11 -()= 5.- 错误答案:11−(6) = 5(计算错误)- 解析:根据减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减数=被减数 - 差,11−5 = 6,所以括号里应填6。
8. 在7+8 =()+9中,括号里应填()。
- 错误答案:随便填一个数,如7(没有掌握等式两边的数量关系)- 解析:先算出7 + 8 = 15,然后15−9 = 6,所以括号里应填6。
小学生数学易错应用题100道及答案(完整版)1. 小明有10 支铅笔,用掉了4 支,又买了5 支,现在小明有多少支铅笔?答案:11 支解析:10 - 4 + 5 = 11(支)2. 树上有8 只鸟,飞走了3 只,又飞来了2 只,现在树上有几只鸟?答案:7 只解析:8 - 3 + 2 = 7(只)3. 妈妈买了12 个苹果,小明吃了3 个,爸爸吃了2 个,还剩下几个苹果?答案:7 个解析:12 - 3 - 2 = 7(个)4. 学校有30 个足球,借给一年级10 个,借给二年级8 个,还剩下多少个足球?答案:12 个解析:30 - 10 - 8 = 12(个)5. 一本书有50 页,小明第一天看了15 页,第二天看了18 页,还剩下多少页没看?答案:17 页解析:50 - 15 - 18 = 17(页)6. 超市里有25 瓶饮料,卖出了12 瓶,又进货8 瓶,现在超市里有多少瓶饮料?答案:21 瓶解析:25 - 12 + 8 = 21(瓶)7. 小红有18 颗糖,给了弟弟5 颗,给了妹妹3 颗,小红还剩下几颗糖?答案:10 颗解析:18 - 5 - 3 = 10(颗)8. 班级里有40 个同学,参加跳绳比赛的有15 人,参加跑步比赛的有12 人,其余的同学在加油助威,加油助威的有多少人?答案:13 人解析:40 - 15 - 12 = 13(人)9. 爷爷买了16 个橘子,奶奶吃了2 个,小明吃了4 个,还剩下几个橘子?答案:10 个解析:16 - 2 - 4 = 10(个)10. 一根绳子长20 米,先用去5 米,又用去6 米,这根绳子还剩下多少米?答案:9 米解析:20 - 5 - 6 = 9(米)11. 商店里有35 个文具盒,卖出了18 个,又运来10 个,现在商店里有多少个文具盒?答案:27 个解析:35 - 18 + 10 = 27(个)12. 小明做了25 道数学题,做错了5 道,又重新做对了2 道,小明做对了多少道题?答案:22 道解析:25 - 5 + 2 = 22(道)13. 果园里有48 棵苹果树,梨树比苹果树少10 棵,梨树有多少棵?答案:38 棵解析:48 - 10 = 38(棵)14. 一本书原价30 元,打折后便宜了5 元,现在这本书多少钱?答案:25 元解析:30 - 5 = 25(元)15. 班级里有50 个同学,男生有28 人,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答案:6 人解析:28 -(50 - 28)= 6(人)16. 小花有30 元钱,买文具用了12 元,买零食用了8 元,还剩下多少钱?答案:10 元解析:30 - 12 - 8 = 10(元)17. 养殖场有60 只鸡,卖出了25 只母鸡和10 只公鸡,还剩下多少只鸡?答案:25 只解析:60 - 25 - 10 = 25(只)18. 一根铁丝长36 厘米,做成一个正方形框架,边长是多少厘米?答案:9 厘米解析:36÷4 = 9(厘米)19. 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15 分钟,他7 点30 分从家出发,几点能到学校?答案:7 点45 分解析:7 时30 分+ 15 分= 7 时45 分20. 一辆公交车上原来有28 人,到站后下去8 人,又上来5 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答案:25 人解析:28 - 8 + 5 = 25(人)21. 有45 个苹果,平均分给9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苹果?答案:5 个解析:45÷9 = 5(个)22. 妈妈买了8 个苹果,买的梨是苹果的3 倍,妈妈买了多少个梨?答案:24 个解析:8×3 = 24(个)23.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 厘米,宽比长短3 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答案:7 厘米解析:10 - 3 = 7(厘米)24. 小红有40 朵花,送给朋友15 朵,又做了8 朵,现在小红有多少朵花?答案:33 朵解析:40 - 15 + 8 = 33(朵)25. 一本书有72 页,小明每天看8 页,多少天能看完?答案:9 天解析:72÷8 = 9(天)26. 学校组织春游,一年级有35 人,二年级比一年级多10 人,两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答案:80 人解析:二年级人数:35 + 10 = 45(人),总人数:35 + 45 = 80(人)27. 小明买了一支笔5 元,一个笔记本8 元,一共花了多少钱?答案:13 元解析:5 + 8 = 13(元)28. 果园里有56 棵桃树,苹果树比桃树少18 棵,苹果树有多少棵?答案:38 棵解析:56 - 18 = 38(棵)29. 工人叔叔修一条路,已经修了30 米,还有20 米没修,这条路一共多长?答案:50 米解析:30 + 20 = 50(米)30. 教室里有36 张桌子,摆成6 行,每行有几张桌子?答案:6 张解析:36÷6 = 6(张)31. 小红做了20 道题,小明比小红多做5 道,小明做了多少道题?答案:25 道解析:20 + 5 = 25(道)32. 一根绳子对折后是8 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答案:16 米解析:8×2 = 16(米)33. 有30 个梨,每5 个装一袋,可以装几袋?答案:6 袋解析:30÷5 = 6(袋)34. 一辆汽车限乘45 人,已经坐了20 人,还能坐多少人?答案:25 人解析:45 - 20 = 25(人)35. 小明有18 元钱,一个玩具车9 元,能买几个玩具车?答案:2 个解析:18÷9 = 2(个)36. 一本书80 页,第一天看了25 页,第二天看了30 页,第三天从第几页开始看?答案:56 页解析:25 + 30 = 55(页),第三天从56 页开始看。
一年级数学错题集整理范文一、填空题。
1. 1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解析:15的十位是1,表示1个十;个位是5,表示5个一。
所以15里面有1个十和5个一。
2. 与1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解析:按照数的顺序,19前面的数是18,后面的数是20,所以与19相邻的两个数是18和20。
3. 1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
解析:1个十是10,6个一是6,10 + 6 = 16,所以1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16。
二、比大小。
4. 比较大小:13〇10。
解析:13和10都是两位数,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字,13十位是1,10十位也是1,再比较个位,13个位是3,10个位是0,3>0,所以13>10。
5. 9〇11.解析:9是一位数,11是两位数,两位数大于一位数,所以9<11。
三、计算题。
6. 3+8 =()解析:可以用数小棒或者数数的方法来计算,先数3根小棒,再数8根小棒,合起来一共11根小棒,所以3 + 8 = 11。
7. 12 2 =()解析:12里面有1个十和2个一,减去2个一,就剩下1个十,所以12 2 = 10。
8. 5+7 3 =()解析:先算5+7 = 12,再算12 3 = 9。
9. 9+( ) = 16.解析:想9加几等于16,可以用16 9 = 7,所以括号里填7。
四、认识图形。
10. 长方体有()个面。
解析:长方体有6个面。
11.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形。
解析: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圆形。
五、位置与顺序。
12. 在15、10、20中,10的左边是()。
解析:按照数的顺序,10的左边是15。
13. 小明在小红的前面,小红在小明的()面。
解析:前面和后面是相对的位置关系,小明在小红前面,那么小红就在小明的后面。
六、解决问题。
14. 树上有8只鸟,又飞来了5只,树上一共有多少只鸟?解析:原来树上有8只鸟,又飞来5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把原来的和又飞来的合起来,用加法计算,8+5 = 13(只)。
:将绕
例1:一个直径为6米的圆形花坛,在它的周围铺设一条2米宽的小路。
求这条小路的面积。
解析:要求小路的面积,就是求图中圆环的面积,内圆的半径是6÷2=3(米),外圆的半径是3+2=5(米),因此,这条小路的面积是π×5²-π×3²=16π(平方米)。
例2:图中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你能算出黄色部分的面积吗?
解析:右图中黄色部分是一个扇形,其面积占整个圆形面积的,因此,只要求出圆形的面积就容易求出黄色部分的面积。
可题目中并没有给出圆形的半径,怎样才能求出圆形的面积呢?仔细观察,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半径,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半径的平方,即r²=8,因此,圆的面积是π×8=8π(平方厘米),黄色部分的面积为8π×=6π(平方厘米)。
例3:一块草坪被4条1米宽的小路平均分成了9小块。
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一长方形地的长是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千克花生可榨油千克,平均
“20÷”“
①估算,确定
千克花生可榨油千克
千克。
估算可以确定所求结果的范围,预防解题中出现严重偏差。
即用÷20得每千克花生可榨油千克。
抓住平均分,确定除数。
确定除数也是技巧之一。
可以从入手,平均每千克油需要多少千克花生?是将油的千克数进行平均分,那除数就是20÷=(千克)。
米长的绳子如果用去米,还剩多少米?如果用去,还剩多少米?
个的意义理解不清楚,误以为用去米用去”
用去米,是用去了一个具体的长度,而第二个指的是分率,用去的占全长的,剩下全长的。
因此,理解题目中分数的意义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