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水灾防治措施及处理预案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15
矿井防治水的措施矿井防治水的措施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矿井的开采数量不断增加,矿井防治水变得越来越重要。
矿井防治水的目的是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有效地降低煤矿生产中的返水和灾害事故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预防措施1. 防汛准备即在矿山降雨季节来临前,对矿井进行仔细检查,确保矿井排水系统正常运行。
对汛期防洪物资进行补充,对洪水灾害点进行加固,加强预防和应急措施,做好应变准备。
2. 矿井出水量控制在矿井开采初期,为了达到预制采煤和封闭采煤,应该及时采取矿井出水量控制措施,以早期有效地控制矿井水毁矿采场的发生。
3. 采取及时措施缓解矿井内水压力。
采取增加矿井大小和深度,减轻矿井内水压力的措施,可以减少矿井水灾害的发生。
二、善后处理措施1. 雨水渗透和喷水措施在雨季和水灾发生时,利用大喷水装置或喷淋装置迅速清洗矿井排水系统,避免管道堵塞,及时清理和疏通排水渠道,保持矿井排水正常运行。
2. 将矿井水利用起来。
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一直是我国煤炭工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矿井水利用方案应该既考虑利益的最大化,也考虑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矿井水可以用于生产和生活用水,一些矿井水统一收集处理后可以供给周边农村及工业、生活用水。
3. 有效地阻止矿井水进入地表水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保护地表水的成本尽可能低,并且在可控条件下将成本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可以采用泵站、拦截坝等方法有效地阻止矿井水进入地表水。
当然,矿井防治水的措施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持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需要公司负责人的注意和协助。
我们需要不断的加强科技创新,发展新型的矿井排水技术,为矿山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矿井水灾防治安全知识范本一、矿井水灾的危害与原因1. 矿井水灾的危害矿井水灾是指矿井内部发生的水涌、水突等灾害事故,对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设备的正常运行都造成严重威胁。
矿井水灾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威胁人员生命安全:矿井水灾会导致淹没事故、漏电事故、火灾事故等,对矿工的生命安全构成严峻威胁。
(2)破坏矿井设施设备:水灾会对矿井的设备、电缆、通风系统等造成损坏,严重影响矿井设备的正常运行。
(3)损失巨大:水灾发生后需要进行抢险救援和恢复,这不仅需要巨大的经济投入,还会对矿井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2. 矿井水灾的原因(1)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文条件是矿井水灾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特别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地质构造不稳定容易导致水灾。
(2)采煤工艺:采煤工艺不当会加剧矿井水灾的发生,例如割缝过多、不合理的排水系统设计等。
(3)管理不善:矿井管理不善、监控不力、预测预报不准确等也是造成矿井水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4)违法违规行为: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如突击开采、违规采煤等,会破坏矿井安全,增加水灾发生的风险。
二、矿井水灾的预防与控制措施1. 加强地下水位监测加强对矿井地下水位的监控,及时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可以有效预测水灾的发生风险,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2. 合理设计和建设排水系统在矿井建设阶段,应根据地质条件和采煤工艺的要求,合理设计和建设排水系统。
确保排水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将地下水排出矿井,减少水灾的发生。
3. 提高采煤工艺水平提高采煤工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合理控制割缝和开采速度,防止割缝过多和过快引发水灾。
同时,加强对采煤工艺的监控和管理,防范相关事故的发生。
4.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矿井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落实责任到人。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5. 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建立健全矿井水灾应急救援机制,明确应急预案和响应程序,提前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矿井水灾的应急措施有哪些由于地表水或地下水在井下突然涌出,对人身和财产造成危害,简称矿井水灾,那么矿井水灾的应急措施有哪些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面水和地下水通过各种通道涌入矿井,当矿井涌水超过正常排水力量时,就造成矿井水灾。
矿井水灾(通常称为透水),是煤矿常见的主要灾难之一。
一旦发生透水,不但影响矿井正常生产,而且有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沉没矿井和采区,危害非常严峻。
所以做好矿井防水工作,是保证矿井平安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
水害防治工作(一)井下探放水1、采掘活动接近老空、老巷、钻孔、构造及不明区域等,坚持“猜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原则,超前开展探放水。
2、探放水做到有设计、有措施、有记录、有总结。
3、恢复正常采掘活动有联系单。
4、探放水一律采纳钻机,孔口下置套管及安装闸阀。
(二)煤系砂岩水防治1、采掘工作面排水系统,做到与开采同步设计、同步施工,与投产同步使用;排水力量满意工作面最大出水排水需要。
2、巷道过含水构造超前探明含水状况,并实行针对性措施。
3、煤层顶板砂岩富含水工作面超前探明含水区域,并实行针对性措施。
防治水工程(一)工程技术管理:水文地质补勘、探查及开采水害防治、试验监测等防治水工程有总体设计、施工设计、单项设计、变更设计,井下工程有施工平安技术措施;设计、措施符合有关规程和技术规定要求,并按规定程序审批;工程施工有记录,实施后有总结和成果资料。
(二)工程进度:水害防治工程的进度与开采时间支配相协调,工作面正常接替。
(三)工程质量1、各类防治水工程严格按设计施工,现场监管到位,采集数据精确,资料牢靠,成果结论符合实际,达到了设计目标要求。
2、各类水文地质钻孔、试验等单项工程质量,达到设计和相关规程、规定要求。
矿井水灾的防治措施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常有渗水或涌水现象,这种水量如果超过矿井正常排水能力,矿井采场巷道可能会被淹,造成矿井水灾。
导致生产中断,采矿设备、设施被淹,人员伤亡。
据历史资料统计,矿井内发生的各类事故中,平均每起死亡的人数,透水事故最多,因此,做好矿井水灾事故的预防工作极为重要。
造成矿井水灾事故的水源有两类: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表水的范围有:地面的江河、湖泊、池沼、水库、废露天坑和塌陷区的积水,以及自然降雨和冰雪融化水等。
地下水包括地下矿岩含水层、断层裂隙水和老采空区积水等。
这些水源通过各种径流通道进入矿井。
据统计,矿井水灾事故中,有85%~90%的水源来自于地下水。
一、地面防水措施为了防止地下水对矿井的威胁,必须对地下水进行综合治理,治理措施如下:(1)必须弄清矿区及其附近地表水系统和受水面积、河流沟渠汇水情况、疏水能力、积水区和水利:工程情况,以及当地降雨量、历年最高洪水位。
并结合本矿区特点建立防、排水系统。
(2)每年雨季前,必须由主管领导组织一次全面性的防水大检查,发现隐患应在雨季前整改完毕。
(3)矿井(竖井、斜井、平硐等)井口的标高,必须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1m以上。
(4)矿区及其附近积水或雨水有可能侵入井下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如下措施:①易积水的地点应修筑泄水沟。
泄水沟应避开露天、裂隙和透风层,不能修筑沟渠时,可用泥土填平压实,范围较大无法填平时,可安装水泵排水。
②矿区受河流、洪水威胁时,应修筑防水堤坝。
③漏水的沟渠和河流,应及时防水、堵水或改道。
④排到地面的井下水,应引出矿区外。
⑤雨季应设专人检查矿区防洪情况。
⑥地面塌陷、裂隙区的周围,应设截水沟或挡水围堤。
⑦矿井疏干放水有可能导致地表塌陷时,必须事前将塌陷区的居民迁移、公路改道,才能进行疏干排水。
(5)有用的钻孔,必须妥善封盖。
报废的竖井、斜井、探井、钻孔和平硐等,必须封闭。
(6)矿石、废石和其他堆积物,必须避开山洪方向,以免淤泥堵塞沟渠和河道。
煤矿预防水灾事故的安全措施1、加强水情水害预报,严格执行探放水措施。
⑴地测科必须将矿井地面及井上、下所有已知或可能的含水区域编录上图。
⑵在已知或可能的含水区域附近开采或掘进前,地测科必须根据编录情况提前发出水情水害预报,并及时观测开采或掘进过程中的涌水情况。
⑶在已知或可能的含水区域附近掘进时,设计科必须根据地测科的预测预报,留出足够的防水煤柱,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排水措施。
⑷在已知或可能的含水区域附近开采或掘进时,地测科必须根据实际涌水情况定期进行水情水害预测预报。
当涌水量增大时,应缩短预报周期。
⑸地测科应定期搜集整理矿井井下的日供水量(含灌浆水量)、排水量和各涌水地点的涌水量,认真分析并及时预报由于灌浆水造成的井下含水区域的水情。
在已知或可能的含水区域附近开采或掘进时,地质科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需提前疏干的水源,必须报矿领导批准后安排疏干。
⑹地测科必须定期观测地表积水和井下含水区域的水量变化,认真分析各含水体的水力关系,定期做出矿井水情水害预报,并根据矿井和施工地点水情实际情况予以验证,及时修正水情水害的相关参数,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2、地测科每年必须编制防治水工作计划,并要在全矿贯彻实施。
3、受水害威胁的采掘工作面在开工前,要配备足够能力的排水设备,排水设备的能力必须经过机电动力中心计算选型,且经常检修,处于完好状态。
4、采区或区段掘进过程中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探放水原则。
5、井下排水设备系统必须定期进行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修,确保设备完好,运转(倒替运转)正常。
每年对井下主排水设备进行一次排水能力测试,确保排水能力达到规定要求。
6、矿每月至少进行一次防治水隐患排查,对矿井有可能发生水灾害地点都要排查到位,不留死角,对排查出来的隐患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限期整改,隐患威胁到矿井安全生产时,必须立即停止生产。
7、生产技术中心要及时收集临近矿井的采掘工程施工情况,并将收集到的资料填绘到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如果发现超井田边界生产现象,要立即向集团煤炭公司汇报。
煤矿水害应急预案范例_应急预案煤矿水害应急预案范例。
一、背景介绍。
煤矿水害是指煤矿开采过程中,地下水突然涌入矿井,造成矿井工作面、巷道或矿井井下设施受水冲击和淹没,威胁矿工生命安全和矿井生产秩序的一种突发性灾害。
为了应对煤矿水害的发生,制定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应急预案内容。
1. 应急响应组织。
在煤矿水害发生时,应成立应急响应组织,包括指挥部、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等,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2. 应急响应流程。
一旦发生煤矿水害,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指挥部负责组织救
援工作,救援组负责矿井内的人员搜救和疏散,医疗救护组负责伤
员的紧急救治,后勤保障组负责保障救援工作所需的物资和设备。
3. 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
煤矿应急预案中应包括必要的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如呼吸器、救生绳、救生衣、医疗设备等,确保能够在发生煤矿水害时迅速投
入救援工作。
4. 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煤矿水害的应急演练,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和协作能力,确保在发生煤矿水害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5. 应急救援人员培训。
对煤矿工作人员进行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
自救和互救能力,增强应对煤矿水害的能力。
三、应急预案执行。
在煤矿水害发生时,应根据预案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组织,组织救援工作,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矿井内的人员得到安全疏散,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以上是煤矿水害应急预案的范例,煤矿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煤矿水害的应对能力。
矿井水灾防治措施
准联煤矿2009、1、10
矿井水灾防治措施
一、地面水灾防治措施
1、在每年雨季前,须对防水工程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
及时整改落实。
2、在井口及工业广场上游山坡修建防洪堤坝及挖排洪渠,保证矿井工业广场有适宜排水坡度。
并保证排洪渠畅通,防止雨季山坡洪水淹井。
3、在雨季各井口附近要挖好排洪沟,建筑防洪墙,备足防洪沙袋。
4、对采空区地表产生裂缝或塌陷区,影响到行洪的部位进行回填或开挖移洪道,避免雨季洪水进入井下。
5、每次大雨过后,须专人检查矿区及附近地面有无裂缝、老窑陷落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井下水灾防治措施
1、通过培训让职工熟悉井下透水预兆。
2、做好矿井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安设足够能力的排水设备。
3、采掘工作面必须按照“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进行。
4、主排水泵配备工作、备用、检修三台,保证完好,排水能力符合要求。
5、井下各临时水仓、临时排水点的水泵及管路的排水能力须满足该处最大涌水量的需要,并备有余量。
6、对采空区的涌水量要定期检查,发现异常变化要及时汇报。
工作面有透水预兆时要停止一切工作,做好处理透水的准备,待处理后再决定恢复正常生产。
7、加强对全矿涌水量的监测工作,特别在雨季,有异常变化时及时寻找原因,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潜水向井下补给。
8、采掘工作面接近火烧区要按设计留设足够防水煤柱。
9、井上下要储备一定数量的防排水材料和设备以备急用。
矿井水灾事故的预防一、工作面设计前采取措施1.设计前,开展补充地质勘探,探查水文地质条件。
矿井每年根据采掘接续安排,在工作面设计前,以采区为单元,超前进行地面水文地质钻探、三维地质勘探、瞬变电磁勘探、水文地质调查等工作,探查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为设计提供可靠地质依据。
2.设计中,优化工作面布置,创造有利治灾条件。
矿井在每个工作面布置上,充分考虑治灾难易程度,同一采区内工作面以向斜轴部为中心依次向两翼布置,同一工作面运顺、回风、泄水巷依次从高到低布置,同一巷道内尽量保持一面坡掘进。
通过优化布置,一是可减少相邻工作面采空区积水威胁;二是向斜轴部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可持续放水;三是便于涌水通道控制,排水系统维护。
3.掘进前,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开展主动防控工程。
矿井在每条巷道掘进前,开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超前开展采空区探放水、断裂构造探放水、超前瞬变电磁勘探等工程,确保前方水文地质条件清楚,采空区积水疏放及时、彻底。
二、掘进工作面防治水措施1.工作面掘进过程中,及时开挖毛水沟,延伸排水管路,要求毛水沟和排水管路不得滞后工作面迎头30m。
2.在巷道低洼点施工临时水仓,建立排水点,确保工作面涌水能正常排放。
3.受相邻采空区积水影响的掘进工作面,在接近探水线位置,严格执行探放水工程,确保采空区积水无威胁后方可掘进。
三、回采工作面防治水措施1.根据开采资料,圈定老空积水范围和积水区边界,划定积水线、探水线和警戒线,编制探放水设计及措施进行探放水工程。
2.工作面内圈系统形成后,利用井下直流电法对工作面顶板进行水文物探,圈定物探异常区,并开展探放水工程对异常区进行钻探验证。
3.工作面回采前,根据工作面排水系统设计建设排水系统。
4.回采期间加强排水管理。
一是加强排水系统检修维护,确保排水系统稳定可靠;二是实行煤泥多级沉淀管理,减少煤泥对排水系统的影响;三是根据工作面涌水情况,合理疏导涌水路径,减少煤泥产生及水上系统。
矿井水灾的防治措施矿井水灾是指在采矿过程中,因地质条件、开采方式或水文地质条件等原因,使地下水涌入采区、巷道或井下设施,造成采矿活动受阻或停止,严重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危害事件。
因此矿井水灾的防治是矿山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矿井水灾的原因、防治措施和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矿井水灾的原因矿井水灾的发生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1.地质条件:矿井下脉石或断裂带处于含水层中,形成大量水流,或地下水在矿井采掘区域由于受到地质构造活动等影响,水流量增大,造成水位的上升;2.开采方式:盲巷掘进时,煤与顶板、底板之间的裂隙未处理或没有及时处理,易造成局部水流的积聚,发生灾害;3.排水设施:排水系统没有得到妥善维护,或井下设备工作性能不稳定,导致采矿过程中水量难以控制;4.自然灾害:如严重的暴雨、降雪、山洪暴发等气象灾害以及地震、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
综上所述,矿井水灾的发生是由于地下水的干扰或煤层裂隙的积水等原因所致,因此防治矿井水灾应从控制地下水和加强管理设备两个方面入手。
二、矿井水灾的防治措施1. 采取防涌降水措施:主要有均衡涌水、化学矿山封闭、地面水防治等。
对于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结构、露天开采区面积等较大的矿区,应该采用工程防涌措施,如围岩加固、隔水带设置、井筒完整性的保持等。
2.加强井下排水设备管理:对排水设备进行合理维护,开展设备性能测试,及时清理各类设备漏水、堵塞现象。
对于存在设备老化等问题的采取现代化的水泵泵水方案,采用智能化技术对井下水源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以便调节地下水位,控制矿井水量。
3.提高巷道安全防范:加强巷道支护和控制瓦斯抽采等方面的安全监控,确保矿井巷道和工作面处于安全状态,有序开展采掘等作业行为,实施分类排水,保持矿井内部洁净和干燥。
三、未来矿井水灾发展方向1.绿色矿业时代的到来:随着国家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并通过加强资源利用率、提高技术水平等方面来降低煤炭采掘所造成的水灾危害。
矿井水灾防治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矿井水灾防治是保障矿井生产安全和保护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
为规范矿井水灾防治管理,制定本制度。
二、矿井水灾防治责任1. 矿井水灾防治负责人矿井上层单位应指定一名矿井水灾防治负责人,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2. 部门协作矿井水灾防治负责人应与相关部门建立紧密的协作机制,包括但不限于应急管理部门、工程技术部门和安全监察部门等。
各部门负责人应积极履行职责,相互协助,确保矿井水灾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矿井水灾防治措施1. 矿井水灾风险评估矿井水灾防治负责人根据井下地质条件、矿井设备状况等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 现场巡视矿井水灾防治负责人应安排专业人员定期进行矿井现场巡视,查看水位情况、设备运行状态等,并及时提出相应处理建议。
3. 设备维护保养矿井水灾防治负责人应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并确保设备在良好状态下运行。
设备故障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四、应急预案1. 应急演练矿井水灾防治负责人应定期组织矿井水灾应急演练,提高职工应急处置能力和水灾应对能力。
2. 应急物资储备矿井水灾防治负责人应定期检查和更新应急物资储备,确保足够的水泵、泵管、泵站等防灾设备的储备。
五、职工培训与教育1. 培训计划矿井水灾防治负责人应制定职工培训计划,并确保职工参与必要的矿井水灾防治培训。
2. 安全教育矿井水灾防治负责人应组织定期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六、监督检查与评估1. 日常检查相关部门应定期对矿井水灾防治工作进行日常检查,督促矿井水灾防治措施的有效执行。
2. 专项评估矿井水灾防治负责人应定期组织专项评估,评估矿井水灾防治工作的效果和改进措施,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七、附件1. 矿井水灾防治责任分工表2. 矿井水灾现场巡视记录表3. 矿井水灾应急演练计划4. 矿井水灾防治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5. 矿井水灾防治职工培训计划八、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本制度的规定。
矿井防治水七个措施矿井防治水七个措施矿井的防治水是矿山安全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矿山安全稳定生产的关键之一。
在矿井开采过程中,由于地下水、雨水等原因,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甚至引发水灾事故。
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矿井防治水工作对于保障矿山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详细介绍矿井防治水的措施。
一、加强对地质条件的调查和分析地质条件是影响矿井防治水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进行防治水工作前,必须对该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和分析。
包括该区域的岩性、构造特征、断层情况、岩溶程度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综合判断,可以预测出该区域可能出现的渗透性差或渗透性好的岩层,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处理。
二、合理布置排水设施排水设施是保障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设施之一。
在矿井开采过程中,必须合理布置排水设施,及时将地下水和雨水排出矿井,保持矿井内部的干燥状态。
在布置排水设施时,首先要考虑到矿井的地质条件和地形特点。
其次,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排水方式和技术手段。
三、加强巡查和监测巡查和监测是防治水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对矿井内部和周边环境进行巡查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巡查内容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动情况、排水设施等方面。
而监测内容则包括地下水位变化、渗流量变化等方面。
四、加强封闭管理封闭管理是防治水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进行封闭管理时,首先需要对矿井内部进行严格管控,禁止未经批准人员进入。
其次,还应该对所有可能导致渗漏的通道、洞口等进行严密封闭。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矿井内部水源的污染和渗漏。
五、合理开采合理开采是防治水工作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矿井开采时,必须根据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开采方式和方法。
同时,在进行矿井开采时,还应该注意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六、加强培训和教育培训和教育是防治水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矿山从业人员进行防治水方面的知识培训和教育,可以提高其防治水意识和技能水平。
煤矿企业重大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是煤矿企业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水灾事故制定的一套应急处理措施和预案。
其主要目标是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
以下是煤矿企业重大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的一般内容:
1. 灾害现场的评估和报告:在发生重大水灾事故后,立即进行现场评估,确定事故范围和影响,及时向上级报告。
2. 人员疏散和救援:组织矿工及时疏散到安全地带,并展开救援行动,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3. 水灾事故应急救助: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抢险救援和疏散工作,提供必要的应急救助和医疗支持。
4. 事故现场封控与处置:对事故现场进行封控,以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并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尽快恢复正常生产。
5. 事故原因分析和调查: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调查,找出事故的责任和教训,以便今后加强安全管理。
6. 应急演练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意识,提升企业应对重大水灾事故的应急能力。
7. 信息发布和舆情应对: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做好舆情引导,以确保信息透明和舆论稳定。
此外,煤矿企业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地区特点,结合不同的水灾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和预案,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
性和实用性。
同时,与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共同应对重大水灾事故的发生。
煤矿防治水应急预案是针对煤矿地下矿井进水、涌水等突发事件制定的应急预案,目的是保障矿工的安全和矿井的生产秩序。
下面是一份煤矿防治水应急预案参考:1. 应急预案的目标:- 防止煤矿地下矿井因进水、涌水等突发事件而造成矿工伤亡和生产中断,保障煤矿的安全与正常运营;- 高效应对突发水灾事件,减轻损失,迅速将矿井恢复至安全状态;- 安排优先处理被困人员的救援工作,尽最大努力将人员伤亡降到最低限度。
2. 组织应急预案的编制:- 设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由煤矿相关管理人员、安全人员、救援人员等组成;- 制订编制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进行现场调研、召开专题会议,收集相关资料并分析;- 通过评审和修订,最终形成可行有效的应急预案。
3. 预防措施:- 按照安全生产要求,加强矿井的日常维护和巡查,确保设备设施的完好;- 定期进行水害隐患排查和防治工作,及时消除隐患;- 加强矿井地质勘查和水文地质监测,掌握矿井地下水位和水质情况;- 建立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对矿井生产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应急准备工作:- 建立完善的矿井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应急预案的执行机构和责任人员;- 设立应急救援队伍,确保具备专业的水害救援能力;- 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工具,保证其正常运转;- 做好煤矿应急通信设备的维护和备用,确保畅通无阻。
5. 预案的执行步骤:- 接到突发水灾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通知相关管理人员和救援队伍到达组织指定地点进行集结;- 快速确定事故发生位置和灾情程度,制定救援方案;- 分配救援人员和装备,实施救援行动;- 协调相关部门和专家参与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援;- 监控救援进展,及时调整救援策略和资源配置;- 保证救援工作的连续性和协调性,确保被困人员安全脱险。
6. 事后总结与整改:- 进行事故原因分析与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制定改进措施,完善应急预案;- 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定期组织演练和模拟演习,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矿井主要灾害的预防及应急措施水灾事故及隐患处理措施(1)、矿井水害类型为老空(老塘)积水、断层裂隙水、钻孔积水。
最常见的是老空(老塘)积水,老空积水主要老顺槽积水。
(2)、矿井发生突水事故时的预兆。
矿井透水前主要有几种预兆:(1)挂汗。
(2)挂红。
(3)水叫。
(4)空气变冷。
(5)出现雾气。
(6)顶板淋水加大。
(7)顶板来压,底板鼓起。
(8)水色发挥,有臭味。
(9)采掘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
(10)裂隙出现渗水。
(11)探眼出水。
(3)、矿井防治矿井水害的主要措施:•⑴、加强水害分析和预测预报,建立水害隐患档案,。
⑵、坚持复采块段用5米长钻杆探水“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开采时不得突破规程规定的隔水煤柱线开采,发现透水预兆及时汇报和撤离。
(3)、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职工水害辩识能力和安全意识。
(4)、洪水季节,对主要硐口制定确实可行的堵水方案,并备好防洪材料。
(4)、发现突水预兆时的应急原则及安全注意事项:停、断、撤、报、查的原则,即工工作面一旦发现突水预兆时(在探水过程中发现探水眼有顶杆现象时不得拔出钻杆),工作面的人员必须先停止生产,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至安全地点,并及时汇报井口值班及矿井调度室,并由矿井组织相关人员分析资料,查明情况。
发生水灾事故后的应急原则及注意事项:⑴、发生透水事故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值班室将事故情况进行汇报。
调度室值班根据灾情是否需启动事故紧急预案。
(2)、当出水量很大,现场人员必须按照避灾路线进行撤离。
若避灾线路已经被堵,撤离时应尽可能向上一个水平撤退。
(3)、矿调度室在接到事故报告时,应根据事故可能波及的地点,及时通知附近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4)、井下人员如未能及时撤离至安全地点,遇险人员应尽量往上一个水平撤退。
当被堵在上山独巷时,遇难人员必须保持镇定,避免体力消耗过多,不能喝井下的污水,需寻找裂隙水饮用。
(5)、发生透水事故后,井下排水设备必须正常运行,水泵司机必须坚守岗位,保证排水泵正常运行。
矿井防治水专项治理实施方案一、前言随着煤矿开采的深入,矿井防治水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确保矿井的安全和生产稳定,必须制定一套科学的矿井防治水专项治理实施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矿井防治水的重要性,专项治理的目标和内容,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二、矿井防治水的重要性1. 保障矿井的安全性:煤矿是一种高度危险的工作环境,矿井防治水可以有效地减少矿井水灾的发生,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2. 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率:矿井水灾往往会导致矿井停工,严重影响矿井的生产效率。
通过科学的防治水措施,可以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率,保证矿井的长期稳定生产。
3. 环境保护:矿井水灾除了对人员安全产生威胁外,还会引发环境污染。
矿井防治水可以减少煤矿排放的有害物质,保护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
三、专项治理的目标1. 降低矿井地下水位:通过采取降水和抽水等措施,降低地下水位,达到矿井的正常开采水平。
2. 提高矿井防水能力:通过建设防水墙、加固矿井巷道、修复矿井降水系统等方式,提高矿井的防水能力,减少泄水的可能性。
3. 完善矿井水文观测系统:建立完善的水文观测系统,及时掌握矿井地下水位变化及水质情况,为防治水提供科学依据。
四、专项治理的内容1. 加强矿井防治水技术研究:开展矿井防治水技术研究,完善矿井泄水机理和防治水技术的理论体系,提高矿井防治水技术水平。
2. 加强矿井水文观测工作:建立矿井水文观测站点,开展水位、水质、水量等数据的定期采集和分析,及时掌握矿井地下水的变化情况。
3. 加强矿井地下水管理:对于出现水灾风险高的矿井,要加强地下水的管理,及时采取降水和抽水等措施,控制地下水位的上升。
4. 加强矿井工程建设管理:在新建或改扩建矿井工程中,要加强对防治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管理,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五、实施方案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矿井防治水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并加强对工作的督导和检查。
2. 制定专项计划:制定矿井防治水的专项计划,包括工作目标、任务分工、时间节点等,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某矿雨季防淹井应急预案
雨季是矿井淹水的高发期,为了保障矿井安全,需要制定防淹井应急预案。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应急预案范例:
一、事前准备:
1.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机制,明确各岗位应急职责和工作流程。
2.对矿井进行水文地质勘测,了解地下水位变化和积水风险。
3.修缮矿井巷道,保证巷道的排水设施完好,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4.配备必要的抢险救援设备,如泵车、排水泵等,并保持其正常运转。
二、应急预警:
1.建立矿井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水位和瓦斯等指标。
2.设立预警值,当水位达到或超过预警值时,触发应急预案。
三、应急响应:
1.当接到预警信号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汇报。
2.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应急处理,包括开始排水、封堵进水口等。
3.联系抢险队伍和相关单位的救援协助。
四、应急救援:
1.排水:根据情况使用排水设备进行抽水,尽量降低地下水位。
2.封堵:采取有效措施封堵进水口,阻止地下水进入矿井。
3.疏散:根据矿井内部情况,组织人员有序撤离到安全地带。
五、事后恢复:
1.根据实际情况评估损失,并及时进行修复和恢复工作。
2.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对措施和预案,提高抗灾能力。
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根据具体矿井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并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以提高应急响应和救援能力。
矿井水灾的防治措施矿井水灾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一旦发生水灾不仅会导致煤矿生产受到影响,还会威胁矿工的人身安全。
因此,预防和控制矿井水灾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矿井水灾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矿井水灾的原因矿井水灾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降雨或积雪的水进入矿井;•矿井附近地下水位上升;•矿井地层中的胀缩土受水膨胀。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包括:•矿井地下排水系统的故障;•矿井工作面开采幅度过大;•矿井开采过程中未能及时处理弃渣问题。
矿井水灾的防治措施矿井水灾的防治措施可以从源头和控制两方面入手。
从源头防治•加强水文监测。
对矿井周围地下水位进行实时检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积极治理周边地质条件。
加强排水系统建设,不断完善矿井附近地下水位管理,及时清理地面积水排水设施。
•进行细致的地质勘探工作,对矿井附近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掌握,掌握地下水的规律性及变化趋势,为矿井防治水灾提供技术支持。
从控制入手•加强矿井排水系统的建设。
在整个煤矿生产过程中,要强化地下水系统治理,保证系统设施以及相关人员的管理、运行、维护。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水灾偏多的煤矿,应配置充足的抽水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以及在设备处的管道、电缆和贮水池等设施上加强维护。
总结矿井水灾的防治不仅仅是一个问题,而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
随着煤矿安全生产意识的不断提高,更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矿井水灾的危害,提高防治意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使矿井水灾的发生率逐年降低,将煤矿安全生产推向一个新高度。
矿井井下防治水技术井下水害来势凶猛,俗有“水老虎”之称。
矿井防治水可归纳为“查、探、放、排、堵、截”六个字。
一、做好矿井水文观测与水文地质工作1.做好水文观测工作。
2.做好矿井水文地质工作。
二、井下探水“有疑必探,先探后掘”是采掘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
遇下列情况之一者时,必须探水:(1)接近水淹井巷、老空、老窑或小窑时;(2)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陷落柱时;(3)接近可能出水钻孔和各类防水煤柱时;(4)接近可能与地表水体相通的断裂破碎带或裂隙发育带时;(5)上层采空区积水,在两层间垂直距离小于采高40倍或巷高10倍的下层采掘工作以及采掘工作面有明显出水征兆时。
三、放水(疏干)有计划地将威胁性水源全部或部分地疏放掉,是消除水患的有效措施之一。
1.疏放老空水2.疏放含水层水四、截水截水是利用水闸墙、水闸门和防水煤(岩)柱等物体,临时或永久地截住涌水,将采掘区与水源隔离,使某一地点突水不致危及其它地区,减轻水灾危害的重要措施。
1.防水煤(岩)柱的留设2.水闸墙(防水墙)水闸墙是用不透水材料构成的永久性构筑物,用于隔绝有透水危险的区域。
3.防水闸门防水闸门一般设置于井下运输巷内,正常生产时防水闸门敞开着,当突然发生水患时,闸门关闭将水阻挡于闸门之外。
五、矿井注浆堵水注浆堵水就是将配制的浆液压入井下岩层空隙、裂隙或巷道中,使其扩散、凝固和硬化,使岩层具有较高的强度、密实性和不透水性而达到封堵截断补给水源和加固地层的作用,是矿井防治水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矿井井下防治水技术(二)一、引言矿井是地下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场所,而矿井防治水技术的运用对于矿井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矿井井下防治水技术。
二、矿井井下防治水技术的意义矿井井下防治水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在地下矿井中及时有效地防止和治理矿井水的涌入、渗漏或倒灌,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矿井防治水技术的运用对于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矿井井下防治水技术的主要方法及措施1.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辅预防是矿井井下防治水技术的核心,主要包括:(1) 检查井下的排水系统:定期对井下的排水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矿山水灾预防技术一、地面防排水地面防排水是指为防止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矿区含水层或直接掺入井下面采取的各种防排水技术措施。
它是减少矿井涌水量,保证矿山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
主要有挖沟排(截)洪、矿区地面防渗、防水堤坝和整治河道等。
1.挖沟排(截)洪位于山麓和山前平原区的矿区,若有大气降水顺坡汇流涌入露天采场、矿床疏干塌陷区、坑采崩落区、工业广场等低凹处,造成局部地区淹没,或沿充水岩层露头区、构造破碎带甚至井口渗(灌)入井下时,则必须在矿区上方、垂直来水方向修筑沟渠,拦截山洪。
排(截)洪沟通常沿地形等高线布置,并按一定的坡度将水排出矿区范围之外。
2.矿区地面防渗矿区含水层露头区、疏干塌陷区、采矿引起的开裂或陷落区、老窑以及未封密钻孔等位于地面汇流积水区内,并且产生严重渗漏,将对矿井安全构成威胁。
矿区内池塘渗漏严重,对矿井安全或露采场边坡稳定不利,应采取地面防渗措施。
防渗措施主要有:(1)对于产生渗漏但未发生塌陷的地段,可用粘土或亚粘土铺盖夯实,其厚度0·5~1m,以不再渗漏为度。
(2)对于较大的塌陷坑和裂缝等充水通道,通常是下部用块石充填,上部用粘土夯实,并且使其高出地面约0.3m,以防自然密实后重新下沉积水。
(3)对于底部露出基岩的开口塌洞(溶洞、宽大裂缝),则应先在洞底铺设支架(如用废钢轨、废钢管等),然后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将洞口封死,再在其上回填土石。
当回填至地面附近时,改用0.8m粘土分层夯实,并使其高出地面约0·3m。
(4)对矿区某些范围较大的低洼区,不易填堵时,则可考虑在适当部位设置移动泵站,排除积水,以防内涝。
对矿区内较大的地表水体,应尽量设法截源引流,防渗堵漏,以减少地表水下渗量。
3.修筑防水堤坝当矿区井口低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或矿区主要充水岩层埋藏在近河流地段,并且河床下为隔水层时,应筑堤截流。
4.整治河道矿区或其附近有河流通过,并且渗漏严重,威胁矿井生产时,应采取措施整治河道。
矿井水灾防治措施及处理预案一、矿井水文地质基本情况(一)以往水文地质工作1957年---1967年辽煤地质局104队、155队、107队从平庄煤田普查到古山一、三井精查,先后作了大量的水文地质工作,抽水实验质量达到乙级标准。
1978年平庄矿务局地质勘察队在本区进行精查勘探时,在补77-5孔时对辉绿岩作了专门的抽水实验,质量达到乙级标准。
(二)含水层;本区主要含水层:第四系坡积亚粘土、侏罗系上部砾岩、含煤段砂粒岩、侵入辉禄岩含水层。
1、第四系坡积亚粘土潜水含水层该层普遍发育,最大厚度46.3米,最小厚度2.0米,平均25.0米,上部为黄土状亚粘土,下部为紫红色亚粘土夹玄武岩碎屑,含钙质结核。
由于地貌条件所限,山坡多为透水且不含水,含水性弱,k=0.168m/d,q=0.0587L/s.m,水位标高+498m左右,水化学类型属重碳酸钙鎂水。
2、煤系地层上部砾岩段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位于煤系上部,由于受辉绿岩侵入切割,厚度变化很大,局部被辉绿岩代替,最大厚度247.8m,平均7.86 m,该层多赋存于井田北部,钻孔消耗量最大0.3m3/h。
水位标高+488-+544m,k=0.0202-0.0383m/d,平均0.0293m/d, q=0.007-0.00819L/s.m,平均0.0076L/s.m,水化学类型属重碳酸钾钠水3.含煤段砂砾岩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含煤段以煤层、泥岩为主,夹薄层砂岩,砂砾岩,受辉绿岩侵入影响,裂隙发育,钻孔施工过程中普遍漏水,最大消耗量9m3/h,一般0.01m3/ h。
水位标高+485—520m,透水系数K=0.0013—0.0075m/d,平均0.00377m/d,单位用水量q=0.01478—0.00705L/s.m.平均0.00384L/s.m,化学类型属重碳酸钾纳水。
4、辉绿岩裂隙含水层本区岩浆岩发育不均,据钻探工程实见,岩层成不规则间断性破碎,根据本井田附近钻孔抽水实验,水位标高+499m—540m,渗透系数k=0.10—0.398m/d,平均0.219m/d,单位用水量q=0.058—0.406L/s.m,平均0.173L/s.m,水化学类型为重炭酸钙镁水。
二、矿井防止水措施(一)水灾防治及抢险救灾组织机构:1、领导小组:总指挥:于国峰副总指挥:姚宝元何忠祥成员:邢子军王金宝马向东刘国平张杰高显章张志会马金明救灾指挥部设在调度室,姚宝元负责指挥部专门记录。
原始记录对总指挥负责,作为事故调查、处理重要依据。
2、抢险救灾应急组织:(1)水泵启动组:组长:马全龙成员:崔永刚陈宝玉任向达邵云钊预备成员:(2)井下协调组:组长:邢子军成员:陈俊清马玉辉(3)地面应急组:组长:王金宝成员:刘彩芹刘海东(5)人数清点组:组长:邢子军成员:王占宏陈俊清(6)抢救、治安组:组长:马全龙成员:王振发陈肖陈井军张庆春(7)抢险组组长:迟杰成员:张志会马金明张杰高显章3、通讯及联络:详见平庄镇向阳一矿通讯录(附一)。
(二)防治水原则为确保矿井员工的生命安全,根据水患特征,采取以“疏排为主、堵水为辅”的原则,对矿井水患进行综合治理。
(三)采取“探、防、堵、截、排”综合措施。
1、探水措施(1)在及相邻煤矿的边界,为加大安全系数,矿决定留50米,严禁任意变更。
(2)在《作业规程》中做明确规定,凡向有相邻煤矿施工的巷道必须实行“先探后掘”。
(3)为避免人为误差及失误,掘进的巷道,每掘进100米进行一次平面位置测量。
2、防突水措施(1)任何时间、地点、任何人突见异常涌水增大,必须立即报告调度室,采取措施进行分析、处理。
(2)强化内、外水情观测组的管理,定期进行内、外水情综合分析。
(3)坚持定期对周边联测,不出现越界开采。
(4)井底硐室处储备一定数量防水沙袋及防水设施。
(5)制定“救灾救护”特殊信号,确保通讯畅通,安全出口标志醒目,使灾变时井下员工能准确,迅速按避灾路线安全撤出地面。
(6)特别警戒期(5月1日~9月30日)内,组织一次水灾演习,以提高员工抗灾自救能力。
(7)保证排水设备台台完好,设施齐全,满足涌水能力。
3、堵水措施(1)定期检查所有防、堵水墙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4、截水措施(1)杜绝地表水、河流水直接流入井田,督促加强封堵工作。
(2)疏通矿区内所有防洪沟,确保地表水不流入井下。
5、排水措施保证有效的排水能力,设备、设施齐全完好。
(四)水情观察及测定1、矿井内水情观察及测定(1)任何时间、任何人在任何地点突见涌水异常增大,必须立即报告矿调度室,调度室通知技术科,技术科负责进行分析,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全矿所有入井管理人员,凡入井都必须到规定地点观察水情,并有观察详细记录,出井后,向调度室汇报。
(3)5月1日至9月30日为水患治理特别警戒期,井下实行24小时专人观察水情。
(4)除警戒期外,井下运输工必须随时观察水情,(5)井底各车场处设水灾报警电话,作报告水灾专用。
(6)每日对涌水量测定一次,每周汇总上报矿领导,每旬汇总进行分析并报上级主管部门。
(7)水泵性能测试,每月进行一次,测试结果报相关领导和部门。
2、矿井外水情观测(1)技术科(特别警戒期间每旬一次,特别警戒期处每月一次)组织,矿领导参加,对井田地表水及矿井水进行定期巡查,搞好联测和监测工作,巡查情况及时整理上报有关领导及部门。
(2)对每次暴雨后,重点水患源地进行重点观察。
3、水情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分析水情管理工作由技术科派专人负责,安全监察科监督检查,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由技术科全面负责。
三、水灾事故处理预案(一)井下撤人规定信号第一套信号:停电、停风、送风。
第二套信号:电话通知、长时敲击水管、溜槽或乱击电铃3分钟以上。
(二)值班管理1、矿实行24小时(矿领导、科队部门负责人)挂牌值班制。
2、特别警戒期内领导小组成员原则上不离开(矿区范围)。
各应急、救援、抢险小组成员必须保持每天24小时通讯畅通。
凡接到通知后,10分钟内赶到指定地点报到。
3、特别警戒期请假规定:领导小组及成员请假,必须经总经理批准,特殊情况经值班矿长批准,各小组成员请假,经组长批准。
4、特别警戒期间,矿对各小组人员进行适当补贴。
(三)应急救灾1、水灾事故发生后,在矿的最高职位领导为救灾总指挥,并由总指挥任命一名副总指挥。
2、总指挥负责下达救灾各种命令,副总指挥根据命令具体指挥救灾工作。
在救灾过程中,若遇特殊情况,由副总指挥请示总指挥,由总指挥召集领导小组集体决定,当意见不统一时,以总指挥意见为准。
3、值班调度员接到水灾事故报告后,首先通知值班矿长,根据值班矿长指令,迅速向井下发送“水灾撤人信号”,同时通知各应急组组长。
4、总指挥通知矿其他领导,应急小组长通知应急小组成员。
5、矿所辖车间、部门负责人由调度室指定人员通知。
6、通知人员时,询问清楚对方姓名、所在地点,并认真记录。
7、通知井下撤人的规范用语为:“水灾来了,通知你负责该区域立即撤人”;通知应急组长时为:“水灾来了,你及你的小组所有人员立即到调度室报到”。
8、各应急小组组长到调度室后,应立即向总指挥报告本小组人员到位情况,并在规定地点等待命令。
9、生产调度室电话为应急救灾总指挥电话,井下中央水泵房为战备电话。
救灾期间,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使用此电话。
10、各作业区域(点)24小时专人守护电话,若该区域无人工作时,由瓦检员守护。
11、若遇特殊情况停电、停风,该区域人员应立即报告调度室,询问清原因。
12、水灾事故发生后(含水灾演习),入井人员必须持指挥部签发的“特别入井证”入井。
13、水灾事故发生后,地面警戒区域范围:半坡守护点、配电房、锅炉房。
上述区域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四)救灾指挥步骤第一步骤:1、值班调度室接到水灾报告后,立即通知(报告)矿值班矿长,然后根据值班矿长指示通知各单位负责人及值班人员,接到通知的人员规定10分钟到指定地点报到。
2、值班矿长接到水灾报告后,首先指挥救出灾区人员,尽力控制水势,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防止灾区范围扩大,立即组织、指挥各应急小组按规定程序进行救灾。
3、值班调度员根据值班矿长指令迅速向井下发布撤人命令,电话通知井下中央配电所切断除井底照明、排水泵以外的所有电源,待停电3分钟后,再电话通知地面主扇司机停主扇风机,主扇停风8分钟后又恢复井下正常通风。
4、井下各区域人员接到第一撤人信号后,迅速撤离工作点,按安全路线到各自电话处等待下一步命令。
第二步骤:1、值班调度员按照总指挥命令再电话通知井下各作业区域撤人,各作业区域接电话人接到撤人通知电话后,必须迅速向当班值班长传达指令,值班长立即组织撤人。
2、各区域撤人程序(1)掘进区域:接电话人通知附近人员,连续敲打水管或乱按电铃3分钟以上。
碛头人员在发现停电、停风后或听到连续不断的水管、乱铃、敲击声音后,迅速沿安全路线撤离。
(2)采煤区域:接电话人立即通知班组长落实停止作业,工作面内人员全部沿安全路线撤离。
(3)其它区域(不含井底水泵工、信号工、把钩工):接到通知后沿安全路线迅速撤离。
3、区域人数的清点:各采煤区域值班长应在工作区域靠近井底的正、副大巷联络巷处指定专人清点人数,各掘进区域应在该头局扇处指定专人清点人数。
采掘区域人数清点无误后出井,出井后值班长向指挥部汇报撤离人员情况,并将所辖区域人员带到规定(指定)地点,人数清点组核实撤出人员数目。
其它区域人员撤至井底后,报告井下协调组,听井下协调组指挥。
(五)撤人规定1、由值班长将人员从副井撤离,员工在前值班长最后。
2、主井出井时,安全监科派安监员现场监督,井下协调组指挥。
对不听指挥者,可采取强制性措施扭送出地面,并按规定予以处。
3、当人员撤完后,人数清点组报告总指挥,总指挥根据当时人员分布情况及突水地点、水源、涌水量、排水能力等决定井下水泵工、信号工、把钩工由总指挥决定撤出时间,当井下涌水量超过排水能力时,总指挥下令向下山放水。
(六)地面组织1、矿值班矿长接到灾情报告后,按相关规定,立即进入抢险救灾工作状态。
2、领导小组按总指挥部署,检查督促各小组工作到位情况,并按时负责地向上一级领导机关汇报,情况特殊时,向上一级救援。
3、总指挥命令各小组按程序进入工作状态,按规定程序操作:(1)水泵启动组下井待令,听从总指挥命令;(2)井下协调组按总指挥命令,在井底待令,负责协调和报告灾变及救援情况。
(3)人员抢救组准备好各种设备、设施药品待令,作好急救准备。
(4)井下抢险组组织好各种设施、材料井口待令,处于急战状态。
抢险组由救护队组织,队长负责、队员按规定人数参加。
(5)人数清点组必须准确无误地报告清点情况,总指挥决定井下全部人员撤离及善后工作。
四、其它1、每个班组出、入井人员数实行挂牌管理,执行“三对口”(矿灯房、井口检身室、调度室),安监科抽查,随时准确掌握井下实际人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