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辨症:脾虚寒湿和脾虚湿热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8
如何通过中医调理脾胃虚的湿寒中医学认为,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对身体的消化吸收和养生起着重要作用。
当脾胃出现虚弱的情况时,往往会引发湿寒的问题,导致身体不适。
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中医调理脾胃虚的湿寒,以帮助您恢复健康。
一、了解脾胃虚和湿寒的特点脾胃虚是指脾胃功能减弱或失调,造成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身体虚弱等症状。
湿寒则是指体内湿气过重,与寒邪相结合,使身体出现湿重、浮肿、肌肤发黏等症状。
了解这两者的特点,才能更好地进行调理。
二、调理饮食1. 调整饮食习惯:饮食要规律,主食以稀粥、面条为主,可以适量添加些许温热的食物,如姜、葱、蒜等,可以帮助脾胃消化。
2. 少食增频:多次少量进食,避免饥饿感和过饱感,减轻对脾胃的负担。
3. 忌寒凉食物:避免寒凉食物的摄入,如冷饮、生冷水果等,以免加重湿寒的症状。
4. 合理搭配食物:可选择具有健脾化湿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红枣等,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三、中药调理1. 补益脾胃:选用一些具有补益脾胃的中药进行煮汤或制成药膳,如党参、白术、茯苓等,可以增强脾胃功能,改善湿寒情况。
2. 祛湿化浊:使用一些祛湿化浊的中药,如炙甘草、陈皮、苍术等,有助于消除体内的湿气,改善湿寒症状。
3. 穴位按摩:按摩足三里、中脘、气海等穴位,可以通过刺激经络来调理脾胃,舒缓湿寒的不适。
四、良好生活习惯1. 保持舒适温暖的环境,避免寒湿侵袭。
2. 适量运动,增加体内阳气的活动,促进湿气的排出。
3. 睡眠充足,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有助于脾胃的恢复。
五、情志调理情绪变化对脾胃健康影响很大,保持心情舒畅、乐观积极,避免过度焦虑或压抑,有利于脾胃功能的平衡。
通过中医调理脾胃虚的湿寒,需要坚持持续的努力,同时也需要专业中医的指导和帮助。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您有所启发,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保护脾胃健康,提升自身的免疫力和健康水平。
脾虚的各种症状1、脾热2、脾寒3、脾湿脾热主要是积食造成,往往和脾湿结合在一起,形成湿热。
湿热是最普遍的问题,湿热就是腐烂的垃圾聚集而成,人体要调节湿热,就要给湿热一个出口。
这个出口在哪就会引发哪里的问题。
湿热引发的症状有发烧、腹泻、湿疹、鹅口疮、黄疸、以及其他表现为热、毒、霉的病。
湿热的主要表现是热、毒、霉、臭,容易引发细菌和病毒感染,如腹泻发展成痢疾、霉菌、湿疹溃烂发臭、发烧导致各种炎症。
(咳嗽另外说,不光脾胃问题。
)湿热排出的方式是粘液。
如果腹泻、臭、有粘液就可以判断为湿热,湿疹最后会流黄水,也是湿热。
黄疸表现为暗黄,也是湿热。
鹅口疮是湿热从口腔排出,则容易生霉菌,形成鹅口疮。
这是湿热排出的方式。
一部分有痰的咳嗽,是湿热引起。
脾到肺的升化失常。
湿热,就容易在各处形成粘液,这些粘液里滋生细菌,就形成各种炎症,这种道理对大人也适用。
因此,有以上这些症状,就可以判断是湿热,治疗湿热的方法,简单的就是薏米,薏米除湿,而且性情相对平和,好调味,容易喂。
其它还有茵陈、茯苓、泽泻等,但因为味道不好,不建议给宝宝用,除非严重的湿热情况下。
薏米除湿,且性偏寒,所以可以除湿热,健脾。
一个月的小孩可以吃薏米汤。
但因为薏米带寒性,所以不要一概都吃,有些人并不适合吃,就是脾寒的。
一般宝宝不会脾寒。
脾寒多因为久病、寒风入胃、先天疾病。
脾寒的表现是吐奶,食欲不振,大便稀清,甚至如水,颜色浅,胃痉挛哭闹,打嗝,打嗝并不都是脾寒,但一部分是。
脾寒可以用少量姜丝冲水吃饭前喝。
如脾寒吐奶,可以在喂奶前根据年龄喝5-30ml姜水。
很小的宝宝,可以用姜汁滴在舌头上。
姜的作用主要用于暖胃,不要用多,特别晚上要注意使用。
脾寒会导致脾胃蠕动缓慢,食物不消化或过久停留于胃里。
所以脾寒也会导致湿,就是湿寒,湿寒主要表现为虚弱,面色白、食欲不振,不喜饮水、咳嗽白痰,大便溏泻色浅,无味有粘液。
这就用炒薏米煮粥。
炒薏米(薏米放炒锅里面干炒,发黄即可煮粥)、大米、姜丝粥,严重的可以用泽泻、桂皮、炒白术,不过小儿一般不会到这种情况。
中医视角下的湿气症状及诊断方法详细介绍湿气引起的各种身体症状以及中医诊断湿气的方法中医视角下的湿气症状及诊断方法湿气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体内湿邪的堆积或外邪侵袭导致的一系列身体症状。
湿气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饮食不当、环境潮湿、久坐不动等。
在中医理论中,湿气的形成和发展与人体的脾胃功能密切相关,而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功能的重要器官。
本文将从中医视角出发,详细介绍湿气引起的各种身体症状以及中医诊断湿气的方法。
一、湿气引起的身体症状1.脾胃不和:湿邪寄于脾胃,使脾胃功能失调,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口苦口干等。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任脏之源,因此脾胃的调理至关重要。
2.湿热壅滞:湿气受热化聚集在体内,形成湿热,常表现为口苦、口干、舌苔厚黄、尿黄等症状。
此时可采用清热利湿的中药治疗,如黄连、黄芩等。
3.关节疼痛:湿气易于寄居于关节,导致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中医常将其归为湿热病证范畴。
治疗时需辨证施治,如温经散寒、祛湿通络等。
4.皮肤湿疹:湿气往往通过皮肤外泄,导致湿疹、瘙痒、糜烂等皮肤症状。
此时可采用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中药治疗,如连翘、苦参等。
5.湿气困脾肺:湿气侵袭脾肺,导致气滞不舒、痰湿咳嗽、胸闷喘促等症状。
中医可以通过调理脾胃、疏肝理气等方法来改善病情。
二、中医诊断湿气的方法1.望诊:中医通过观察眼睛、舌苔、皮肤等来判断湿气的程度和分布。
例如,湿气蕴于脾胃,舌体常常呈现胖而苔白厚等特征。
2.闻诊:中医利用嗅觉来判断湿气的味道。
湿气重者,体味常为浓重、腥臭等。
3.问诊:中医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了解症状的具体表现,包括疼痛的位置、程度、频率等,来确定湿气的病因和证型。
询问病史以及生活方式等也是重要的信息来源。
4.切诊:中医通过把握脉搏的情况来判断湿气的虚实、寒热等。
湿气重者脉搏常常沉滑或沉紧。
针对不同的湿气症状,中医医师会根据具体的体质状况、病情,进行个体化的辨证施治。
治疗湿气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穴位按摩等。
脾虚湿盛和湿热有什么区别脾虚湿盛症临床表现:面色萎黄,四肢不温,神倦乏力,足跗时肿,舌淡,苔白或腻,脉缓而弱。
脾胃湿热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症状是很容易区分的,脾虚湿盛以怕冷无力,舌苔白等来寒像判断,脾胃湿热以身热口苦,小便黄,舌苔黄等热像来判断。
这个脾虚湿盛和脾虚湿热的区别就是一个寒,一个热。
前者主要表现为寒,如这个怕冷,乏力等症状,后者主要是表现为热,如烦躁,口苦,尿黄等症状。
所以是很容易区分的。
脾虚湿盛可以用参苓白术丸,脾胃湿热以温胆汤等来治疗日常生活中,常听人说:“这几天有湿热,该喝些凉茶调节调节。
看中医时,也常会听医生说“湿热”。
那么,什么是湿热,湿热有哪些表现,应注意什么问题?要明白湿热,先应了解什么叫湿,什么叫热。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
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
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那脾就不能正常地“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困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
所谓热,那是一种热象。
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阳热体质”而使湿“从阳化热”,因此,湿与热同时存在是很常见的。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
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
湿热的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
湿重的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或三仁汤、平胃散;热重以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甚至葛根芩连汤。
在这一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药,如湿疹、疔疱,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参、白藓皮;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地榆、车前子等;阴囊湿疹、睾丸胀痛、白带黄臭可加龙胆草、苦参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扁蓄等等。
中医辨证案例患者男性,年龄48岁,主诉:腹痛腹胀,纳差,大便干燥,舌苔上黄下干,脉细数。
辨证分析:根据患者的主诉和舌脉表现,可以初步判断该患者属于中医的脾胃湿热证类型。
脾主运化,脾胃湿热导致消化功能减弱,食欲减退,腹部胀痛,大便干燥。
同时,舌苔黄色厚重,脉细数都是湿热内蕴的表现。
辨证要点:1. 湿热内蕴: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大便干燥等消化系统不适症状。
2. 脾胃虚弱:主要表现为纳差,舌苔厚重,脉细数等。
3. 针对脾胃湿热证的治疗原则:清热利湿,健脾和胃。
方药组成:清热利湿健脾和胃汤荆芥穗3g,薏苡仁10g,白术10g,茯苓10g,黄芩5g,厚朴10g,生石膏30g,甘草6g。
辨证依据:1. 湿热内蕴:荆芥穗具有发表解表,扩郁散结的作用;薏苡仁能利湿健脾,清热通阳;白术健脾,祛湿除痰;茯苓则具有利水除湿,健脾益胃的功效;黄芩有清热燥湿,解毒消肿的作用;厚朴能止泻,祛风湿;生石膏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的功效。
2. 脾胃虚弱:甘草有补养脾胃,调和药性的作用。
处方理由:该方药中的荆芥穗、薏苡仁、白术、茯苓等具有祛湿清热,健脾和胃的作用,能够同时改善脾胃湿热的症状。
而黄芩、厚朴、生石膏的清热燥湿,止泻的作用可以进一步减轻患者腹痛、大便干燥等消化系统症状。
甘草则可以起到调和药性的作用,加强整个方剂的功效。
辨证治疗计划:患者口服清热利湿健脾和胃汤,每日3次,每次一剂。
同时需要注意饮食调理,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粗粮、蔬菜水果等。
随访与评估:每周随访患者一次,观察症状的变化及舌脉情况。
随访时询问患者的饮食情况,是否有进一步的改善。
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方剂的剂量和疗程,直到患者的症状完全缓解。
湿热,属于中医病症中的一类,指湿热蕴于脏腑的病证。
湿热可发于肺部、脾胃部和肝胆部,其诊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问诊,询问患者日常的生活习惯,有没有饮食不洁和饮食不节制。
容易嗜酒,过食肥甘厚腻辛辣饮食的人,易产生湿邪,湿邪日久化热会导致脾胃运化失常,产生湿邪,久而化热,从而影响肝胆的生理功能,可以见到胁肋胀痛、灼热、腹胀厌食、口苦的症状。
2.通过望诊和脉诊会发现,有的湿热患者会出现身体发黄的表现,如:目黄,小便黄,身黄。
有的黄色为阳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或者为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
还可出现面微红,肋下有硬块、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者泄溏、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等。
3. 询问日常生活环境,是否容易受到外部的湿热邪气。
如生活在湿热较重的环境,本身体质较弱,容易感受外邪的人则更容易感受湿气,湿气蕴结于肝胆形成湿热。
4. 脾胃运化功能失常也会造成湿热。
中医学中,脾喜欢燥不要湿气过重,脾湿常见于饮食不规律、工作压力大的青年人,长期过食肥甘厚味助生湿热。
5. 其他症状如: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外阴搔痒、带下黄臭、呕吐、呃逆等。
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知道湿热的主要病机为湿热内蕴肝胆。
所以肝胆湿热患者的治法主要为清热利湿。
可以采用龙胆泻肝汤再进行加减,可根据具体病症增加竹茹、半夏等药物加减,有出血倾向的可以增加丹皮、茜草。
日常生活注意调理,饮食宜清淡,尽量少吃油腻食
物。
皮肤湿热也可采用外治法,如用地肤子、土茯苓煎水外洗。
脾病的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具有转运水液、运化物质、
提供能量和维持血液的重要作用。
但是,脾脏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以及生活习惯和饮食不当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病变。
本文将介绍中医脾病的辨证论治方法。
一、辨证
脾虚证: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脾气虚弱影响了这些功能,出现口淡、乏力、饮食不香、大便稀薄等症状。
治疗方案应在调补脾气的基础上配合运用其他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如大枣、山药、黄芪等。
潮热汗出证:脾肾阳气不足,手脚冰凉,出现潮热和出汗等症状。
治疗方案应当调补脾肾阳气,使用温补的药物,如干姜、桂枝、黄精等。
湿热痰饮证:由于长时间不当的饮食、环境、情绪的刺激导致体内湿气、痰饮、火毒的聚积,引起胸闷、胸痛、咳痰等症状。
治疗方案应用清热解毒、化湿祛痰的药物,如白术、茯苓、车前草等。
二、论治
中医治疗脾病主要从调养脾气、益气和滋阴等方面入手。
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配合使用其他药物治疗。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脾病的中医药方:
健脾汤:治疗元气不足,脾虚拒食、便泄的病症,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
四君子汤:用于脾气不足,脾虚肢体倦怠、食欲不佳,由人参、白术、大枣、陈皮组成。
三峡消积散:治疗脾胃气滞,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由荷叶、茯苓、车前草、草果组成。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女人脾虚的症状有哪些?如何治疗?
导语:脾脏在人体脏器中具有:喜燥恶湿的特性。
如果湿邪犯脾,就会引发一些消化道疾病。
那么脾虚该怎么治疗呢?脾湿症状:饮食减少、脘痞、大便
脾脏在人体脏器中具有:喜燥恶湿的特性。
如果湿邪犯脾,就会引发一些消化道疾病。
那么脾虚该怎么治疗呢?
脾湿症状:饮食减少、脘痞、大便溏薄,食油腻易腹泻,常因饮食不当而诱发哮证。
神倦乏力,气短懒言,语言低微,痰多质稠,舌质淡,苔薄腻或白腻,脉象细软。
分类:
一、寒湿:其中寒湿困脾是指寒湿内盛,困阻脾阳脾失温运,以纳呆,腹胀,便溏,身重为主要表现的寒湿证候.其临床表现为脘腹胀满。
二、热湿:湿热蕴脾是指湿热内蕴,脾湿健运,以腹胀,纳呆,发热,身重,便溏不爽为主要表现的湿热证.其临床表现为脘腹胀闷,恶心欲呕,口中粘腻,口渴不多饮,便溏不爽。
调养脾胃的方法:
1、脾虚的人常常食欲不振、肢体倦怠、面色萎黄,秋天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茯苓饼、芡实、山药。
2、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肠胃溃疡患者容易复发,患有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的你,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睡觉时盖好被褥,防止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3、立秋后最好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消化道不适的人在秋季应当少食多餐,多吃熟软开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腻食物。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大千老师讲脾生湿脾虚湿盛和湿热有什么区别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湿病的病机如何理解中医所...药性指掌九十首+用药思路特色+中藥運用秘訣+常用的引经药,按部位来归类+治病有主药,药物配对重视伤食研究应对疾病谱变化大千老师讲脾生湿+脾虚湿盛和湿热有什么区别+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湿病的病机+如何理解中医所说的湿?+湿热体质的表现2 大千老师讲脾生湿转载自山上月ortant;">关于脾生湿,何为湿,何为正常的湿气,正常的湿是一种什么样的湿,它有什么特性?何为不正常的湿?大千老师在讲内经的《阴阳应象大论》中给出了详细了解答,故把该部分内容摘取过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对此有疑惑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所谓的中央生湿,这个湿我们学中医都知道风寒暑湿燥火,这都再熟悉不过了,我好像看过教材关于湿的一些解释,忘了是怎么解释的,大家说一下教材怎么解释的,大家打一下吧,我再从气团的角度讲一下湿的概念。
热好理解,就是发热嘛,风也好理解,就是吹拂的状态。
湿怎么理解呢,湿有生理的湿和病理的湿两种,体内要有湿,如果没有湿那就燥化了,对身体也不好,如果病理的湿就是气机凝滞,也不好,如果大家没人打字,我就从气团的角度来解释一下;所谓湿,它指的就是一团缓和之气,我们知道脾是生湿的,升清降浊嘛,也可以理解成空气中湿润的环境,如果说完全燥的话就没有生机了,所以对于湿,可以理解成缓和流畅湿润的生机之湿,这就是生理的湿或者叫五行之湿或正湿,而不是寒暑燥湿风火之湿,正湿是缓和流畅而又有生机的,这个非常重要。
缓和代表湿的第一属性,它不急不烈,没有偏激而是缓缓和和的。
咱们知道脾主湿,也就是说的脾的缓和之气,所以说脾病无急症嘛,《伤寒论》上也有嘛,太阴病都不是非常急性的,因为太阴脾脏禀的就是缓和之气,它和肝气是相对应的,肝气是急的,急劲之气,急而强劲,脾始终是缓和之气,所以能徐徐的导清气上蒸,即便是脾虚导致的慢惊风那么也是慢惊风,它也不是急惊风,急惊风一般是肝气劲急之气导致的,这是湿气的第一要义,湿着缓也,这个大家一定要深刻的印在脑子里,不然的话后面的关于脾证没办法进行了。
湿热体质辨识要点湿热体质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体质类型,其主要表现为体内湿热较重,容易出现湿热症状。
湿热体质辨识是中医养生中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湿热体质的辨识要点。
一、湿热体质的主要表现1、肥胖型湿热体质:肥胖、口臭、口干、腰痛、怕热、脾气暴躁、大便黏滞或者呈现酱油样、脂肪堆积在腹部、肚子总是要便便,这是肥胖型湿热体质的主要特征。
2、皮肤型湿热体质:皮肤油腻,容易长青春痘和痘疤、皮肤有湿气味或有明显出汗,嘴唇容易生疮。
3、脾虚型湿热体质:大便稀溏、容易胸闷、怕油腻食物、口干、疲劳无力、不爱说话等。
4、气血虚弱型湿热体质:虚弱无力,容易出汗,脸色晦暗,皮肤容易发黑,还可能出现萎黄、口渴、口臭等症状。
2、舌像检查:湿热体质的舌苔比较厚,像一层糊状物质,且颜色偏白黄色,甚至有时候呈现黄色,舌的边缘比较红,有时候还会出现舌尖肿大的现象。
3、体型检查:湿热体质的人容易肥胖,脂肪堆积在腹部,而且肚子总是要便便。
4、饮食习惯检查:湿热体质的人较喜欢食用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而且饮食习惯不规律,可能还喜欢吃夜宵。
5、其它症状检查:湿热体质容易出现口臭、口干、腰痛、怕热、胸闷等症状,需要仔细检查。
三、湿热体质的预防方法1、饮食调理:湿热体质的人需要避免食用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吃大鱼大肉,多吃蔬菜水果、豆类、杂粮等食物。
2、生活调理: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更换干爽换气的衣物,保持心情舒畅,不让情绪过于波动。
3、药膳调理:湿热体质的人可以适量吃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食物来调理身体,如冬瓜、芦笋、茄子、苦瓜、黄瓜等。
4、中草药调理:湿热体质的人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泡中草药浴,如茯苓、苦参、芡实、荷叶等。
四、结语湿热体质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体质类型,而湿热症状也是中医常见的一种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检查帮助我们判断自己的体质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调理措施,让自己保持健康。
辨症:脾虚寒湿和脾虚湿热脾虚寒湿和脾虚湿热都具有脾虚湿浸的特点,即纳食少,腹胀,饭后加重,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头身困重,,或浮肿,或消瘦,舌淡苔白,边有齿痕,脉濡缓等症。
如果兼寒湿困脾,则中阳受阻,脘腹痞闷胀痛,泛恶欲吐,便溏,口淡不渴,面色晦黄,或肌肤面目发黄,黄色晦暗如烟熏,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
舌淡胖苔白腻。
如果兼湿热蕴脾,则腹部痞闷,纳呆呕恶,便溏尿黄,肢体困重,或面目发黄,或色泽鲜明如橘子,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齿痕舌:舌体的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即为齿痕舌。
主病及相关研究:齿痕舌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故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同见,多属脾虚,主虚证。
若舌质淡白而湿润,所为脾虚而寒湿壅盛。
齿痕舌的成因,多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阻于舌而古体胖大,受齿列挤压而形成因痕,故齿痕常与胖嫩舌同见,一方面由于舌体水肿,属脾之阳虚而湿盛,另一方面由于舌体肌肉松弛,张口不足,属脾之气虚。
齿痕舌主病:——淡白湿润而有齿印,属寒湿壅盛;——淡红而有齿痕,属脾虚或气虚;——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多属湿热痰浊壅滞;总之可分成气虚与阳虚丙型:(1)气虚型:脾气虚弱,主证:舌质浅谈,舌苔薄白,舌体胖嫩,舌边齿痕,面色恍白或痿黄,气短懒言,头重身肿,倦怠乏力,自汗,饮食减少,食后腹胀,泛恶欲吐,大便溏泻,脉细弱无力。
治则:补中益气。
(2)阳虚型:主怔:舌质谈白,舌面湿润多津,或舌面水滑,舌体圆大胖嫩,边有齿痕。
面色苍白或青黑,神疲乏力,倦怠喜卧,口淡不渴,纳呆食少,腹中冷痛,得温方舒,胃寒肢冷,尿清便塘,或见浮肿,脉沉微。
治则:辛温补阳。
常用的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藿香正气丸、参苓白术丸、附子理中丸、加味保和丸等。
中国正常人的面色微黄,略带红润,稍有光泽,中国医学称之为“常色”。
病时,面色色泽发生变化,称为“病色”。
中医认为五色主病,即“色青多为肝病,色赤多为心病,色黄多为脾病,色白多为肺病,色黑多为肾病”。
湿热蕴脾的中医辨证要点
湿热蕴脾是一种常见的中医辨证,其主要表现为口干、口苦、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苔黄腻等症状。
中医认为,湿热蕴脾的形成与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其中包括长期食用油腻、辛辣、酸甜等食物,过度劳累、情绪不稳定等。
中医辨证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脾虚湿困型: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乏力等症状,舌苔厚腻,脉沉缓。
2. 湿热蕴结型:主要表现为口渴、口苦、腹胀便秘、尿黄赤等症状,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3. 肝郁脾虚型:主要表现为胸胁胀满、嗳气呃逆、情绪烦躁等症状,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细。
针对不同的辨证类型,中医治疗方法也不同,包括药物治疗、针灸、艾灸等。
同时,也需要调整饮食、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情绪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以达到治疗效果。
- 1 -。
脾虚湿热中医验方医案
脾虚湿热是中医常见的证候之一,其临床表现多为腹泻、腹胀、口干、舌苔黄腻、四肢乏力等。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若脾气虚弱则运化功能受损,容易导致湿热内生。
本文将介绍一组中医验方医案,希望能对脾虚湿热的治疗有所帮助。
一、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47岁,因腹泻、腹胀、口干、舌苔黄腻、四肢乏力等症状就诊于中医门诊。
初步诊断为脾虚湿热,中医验方治疗。
二、中医诊断
1. 脾虚湿热证候
腹泻、腹胀、口干、舌苔黄腻、四肢乏力等症状。
2. 证候分析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若脾气虚弱则运化功能受损,容易导致湿热内生。
本病患者,脾虚湿热证候明显,故诊断为脾虚湿热证。
三、中医验方治疗
方名:健脾消湿汤
组成:白术10克,茯苓10克,炒白芍10克,炒陈皮6克,桂枝6克,泽泻10克,车前草10克,苍术10克,炒姜3克,大枣5枚
用法:水煎服,一天3次,每次1剂。
四、治疗效果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的腹泻、腹胀、口干、舌苔黄腻、
四肢乏力等症状明显好转,精神状态也有所改善。
再次就诊时,患者的诸多症状已经消失,体检结果也正常。
五、总结
中医验方治疗脾虚湿热证,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健脾消湿汤能够调理脾胃功能,清热解毒,具有良好的疗效。
但需注意,中医治疗需要因人而异,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中医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湿热质辨证要点湿热质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体质类型,多与湿热邪气有关。
湿热质的主要表现为身体容易出汗、口渴、大便黏滞性强、皮肤容易湿疹等症状。
湿热质人群容易患上湿热病,例如湿热病、湿疹等。
正确辨证并进行针对性的调理对于湿热质的人群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湿热质辨证的一些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辨证要点1. 熟悉湿热质的特点:湿热质人群常常有热气郁结、疏通不畅的情况。
他们的身体湿热积聚,病邪易困腑腑,阳明经常受累。
他们的舌苔黄腻,有口臭,尿黄短赤,肛门湿疹等都是典型表现。
2. 细致观察症状:湿热质人群常常有口渴、尿黄短赤、便滞、腹胀等症状。
另外,他们还可能有恶心、烦躁不安等身体和情绪上的异常表现。
3. 辨别病因:湿热质人群往往是由于不良饮食、过度劳累、长期受湿气环境的影响等引起。
我们需要对病因有所了解,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理。
二、调理建议1. 饮食调养:湿热质的人应该少食脂肪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清淡的粥、绿叶蔬菜、水果等。
另外,适量喝些花茶、菊花茶等有助于清热解毒的饮品,也可以帮助改善湿热质。
2. 调节情绪:湿热质人群往往有烦躁不安、易怒的情况。
因此,他们需要学会控制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
可以通过锻炼、瑜伽、冥想等方式来帮助自己调节情绪。
3. 适度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湿热质人群排汗、促进新陈代谢。
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在潮湿环境下运动,以免加重湿热症状。
4. 中医调理:湿热质人群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来改善体质。
常用的一些中药有黄连、黄芩、板蓝根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但是中药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总之,正确辨证并进行针对性的调理对于湿热质人群来说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注意饮食调养、情绪调节、适度运动,同时也可以考虑中医调理的方法。
通过综合的调理,帮助湿热质人群改善体质,预防和减少湿热病的发生。
最重要的是,根据个人体质特点来进行调理,以达到最佳效果。
脾虚湿气重的症状让随草记的埤泰茶告诉你说到脾虚湿气可能很多人都深有体会,动不动就感觉浑身无力、油光满面、早上起不来床,感觉总是睡不够,除此这外湿气重的症状还有哪些?具体又有哪些表现?身体脾虚湿气重的6个表现:1、头部。
当时期首先侵蚀的时候,头部是首先会反应出来的部位,当湿邪最初侵袭身体时,可呈现头昏沉重地,像裹着一块布;身体困重,四肢沉重,浑身不舒适,似乎身上附着重物。
此外,还会有发热、微微怕冷怕风,流清鼻涕等表湿证,除湿气,祛湿健脾,是冬季女性和中老年人最热门的话题。
2、关节。
如果体内已经侵蚀到关节的时候,关节也会出现一定的病症,部分气血运行不畅,会有四肢关节酸痛沉重,关节屈伸不利等表现。
3、消化效果。
湿邪困扰脾脏,危害其正常运化效果,会表现出胸闷腹胀、食欲欠佳、饭量降到、不成形等。
而因脾虚运化不利而致使“内湿”时,还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却不想饮水、倦怠乏力等气虚、湿困的表现。
4、小便及妇女带下,而且大便也会表现的比较稀,女性和中老年人特别关注这个问题!。
湿邪还有一个特征也是“趋下”,轻易伤及人的腰以下部位,中医养生,健脾“化湿”。
小便混浊、大便溏泄、妇女白带过多、阴部瘙痒等特征都相对经典。
5、舌苔。
舌苔厚腻是湿病的经典表现,它常在机体还没有表现出突出病态态势时就有所表现。
看舌苔以清晨刚起床的最为准确。
6、大便不成形。
长期便溏,体内肯定是有湿气在侵蚀。
大便后总有某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征。
体内有湿的人,大便后一张纸是不够用的,得多用几张才行。
那脾虚湿气重该怎么办呢?要想解决好脾虚湿气重的问题,不妨试试随草记的埤泰茶,是一款养生茶饮,能改善因脾胃虚弱所导致的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等症状,具有行气化湿,健脾和胃之作用。
脾湿的症状以及调理方法我们人体是一个精密的机器,有着许多的零件,例如五脏六腑等等。
脾脏是我们人体五脏中的一部分,其主要作用就是储存血液,以及过滤血液中的异物等等。
而我们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饮食不规律、睡眠不足、过度的吸烟喝酒等等就有可能脾湿的情况,那么脾湿有什么症状又该怎么调理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脾湿可分为寒湿和湿热.其中寒湿困脾是指寒湿内盛,困阻脾阳脾失温运,以纳呆,腹胀,便溏,身重为主要表现的寒湿证候.其临床表现为脘腹胀满,口腻纳呆,欲呕,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身困重,或小便短少,肢体肿胀,或身目发黄,面色晦暗,或妇女白带量多,舌体淡胖,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濡缓或沉细.而湿热蕴脾是指湿热内蕴,脾湿健运,以腹胀,纳呆,发热,身重,便溏不爽为主要表现的湿热证.其临床表现为脘腹胀闷,恶心欲呕,口中粘腻,口渴不多饮,便溏不爽,小便短黄,肢体困重,或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面目发黄色鲜明,或皮肤发痒,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脾湿生痰型哮证(脾虚)。
★调理:1/5分步阅读多吃谷类和蔬菜、鱼类五谷类食物富含多种人体所需氨基酸、维生素等,经常吃五谷食物,比如八宝粥、豆制品等都对脾胃很有好处。
蔬菜类像山药、油菜等,鱼类如海鲈鱼等,健脾益胃,适合长期食用。
2/5多喝薏米红豆粥。
薏米可以治湿症,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红豆有很好的利水、消肿、健脾胃、补心等功效。
现代的我们因工作、生活等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
既要祛湿,又要补心,所以多喝薏米红豆粥最好了,但是在熬制这个粥时,发现很长时间也熬不烂,后来多次熬制后,开锅后闷半小时,然后再熬,这样就能把薏米红豆熬烂了,还能省电省火。
3/5饮食要规律。
平常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能饥一顿饱一顿,这样会导致脾胃功能紊乱,时间长了会让脾胃失和的。
吃饭时最好七八分饱即可,不要吃的太多,否则会很不舒服的,增加肠胃负担。
4/5少吃油腻生冷刺激食物平常饮食中,要注意少吃炸鱼、炸鸡、炸肉等油腻食物,此外西瓜、水梨、橘子、冬瓜、柿子等生冷食物也尽量少吃,一些不容易消化的糯米、玉米等要少吃。
19种调理湿热蕴脾证的中药方湿热蕴脾证是中医辨证的一种病证,通常表现为腹部胀满、口干口渴、大便稀软、舌苔黄腻、脉象滑数等症状。
其病因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寒湿攻击、气血不畅等原因导致脾胃失常,湿热邪气蕴滞在脾胃之间,引起上述症状。
中医治疗该病证的方法是清热解毒、燥湿健脾,具体药物选用可以包括黄连、黄瓜藤、泽泻、茯苓、白术等。
此外,合理饮食调节、适当运动等也是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
对于患有该病证的患者,应该尽早就诊,获取专业的中医治疗。
以下是19种调理湿热蕴脾证的中药方:1. 保和丸:黄连、黄柏、苦参、泽泻、茯苓、半夏等疏利湿热、健脾和胃的中药组成,可治疗引起湿热蕴脾证的各种病因,如感冒、食积等。
每次5-10克,每日3次,饭后服用。
2. 二妙散:黄连、厚朴、苍术、陈皮、枳实、广皮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行气、健脾的功效。
适用于湿热蕴脾证伴有脾气虚弱的人群。
每次5-10克,每日3次。
3. 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生姜等清热解毒、解郁、疏肝理气的中药组成,经常用于治疗湿热蕴脾证伴有肝郁脾虚的人群。
每次10-15克,每日3次,饭后服用。
4. 柿饼汤:柿子、炒麦芽等清热解毒、健脾消食的中药组成,适用于湿热蕴脾证伴有饮食积滞的人群。
每次10-15克,每日3次,饭后服用。
5. 苍术汤:苍术、陈皮、干姜等疏散湿热、健脾消食的中药组成,适用于湿热蕴脾证伴随气滞不畅、食欲不振的人群。
每次10-15克,每日3次,饭后服用。
6. 五苓散:茯苓、白术、澳门新葡亰平台游戏等湿热利水、健脾消食的中药组成,适用于湿热蕴脾证伴有水湿内盛的人群。
每次10-15克,每日3次,饭后服用。
7. 冬瓜汤:冬瓜皮、苦叶菜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中药组成,适用于湿热蕴脾证伴有暑热气滞、口渴舌红的人群。
每次10-15克,每日3次,饭后服用。
8. 泽泻汤:泽泻、桔梗等健脾利水、清热解毒的中药组成,适用于轻度湿热蕴脾证,如腹泻、口渴等。
每次10-15克,每日3次,饭后服用。
辨症:脾虚寒湿和脾虚湿热脾虚寒湿和脾虚湿热都具有脾虚湿浸的特点,即纳食少,腹胀,饭后加重,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头身困重,,或浮肿,或消瘦,舌淡苔白,边有齿痕,脉濡缓等症。
如果兼寒湿困脾,则中阳受阻,脘腹痞闷胀痛,泛恶欲吐,便溏,口淡不渴,面色晦黄,或肌肤面目发黄,黄色晦暗如烟熏,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
舌淡胖苔白腻。
如果兼湿热蕴脾,则腹部痞闷,纳呆呕恶,便溏尿黄,肢体困重,或面目发黄,或色泽鲜明如橘子,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齿痕舌:舌体的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即为齿痕舌。
主病及相关研究:齿痕舌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故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同见,多属脾虚,主虚证。
若舌质淡白而湿润,所为脾虚而寒湿壅盛。
齿痕舌的成因,多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阻于舌而古体胖大,受齿列挤压而形成因痕,故齿痕常与胖嫩舌同见,一方面由于舌体水肿,属脾之阳虚而湿盛,另一方面由于舌体肌肉松弛,张口不足,属脾之气虚。
齿痕舌主病:——淡白湿润而有齿印,属寒湿壅盛;——淡红而有齿痕,属脾虚或气虚;——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多属湿热痰浊壅滞;总之可分成气虚与阳虚丙型:(1)气虚型:脾气虚弱,主证:舌质浅谈,舌苔薄白,舌体胖嫩,舌边齿痕,面色恍白或痿黄,气短懒言,头重身肿,倦怠乏力,自汗,饮食减少,食后腹胀,泛恶欲吐,大便溏泻,脉细弱无力。
治则:补中益气。
(2)阳虚型:主怔:舌质谈白,舌面湿润多津,或舌面水滑,舌体圆大胖嫩,边有齿痕。
面色苍白或青黑,神疲乏力,倦怠喜卧,口淡不渴,纳呆食少,腹中冷痛,得温方舒,胃寒肢冷,尿清便塘,或见浮肿,脉沉微。
治则:辛温补阳。
常用的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藿香正气丸、参苓白术丸、附子理中丸、加味保和丸等。
中国正常人的面色微黄,略带红润,稍有光泽,中国医学称之为“常色”。
病时,面色色泽发生变化,称为“病色”。
中医认为五色主病,即“色青多为肝病,色赤多为心病,色黄多为脾病,色白多为肺病,色黑多为肾病”。
这种说法揭示了面色和健康的一些内在联系。
望面色要注意“色”和“泽”两个方面。
一般来讲,不论什么颜色,如鲜明,荣润,表示病变轻浅,气血未衰,如晦暗,枯槁的,表示病情深重,精气大伤。
下面就病态面色作一些简要的介绍:1、面红:多为热症。
高血压患者面部红光满面。
结核病患者由于低热,两面颧呈现绯红色,特别以下午为甚。
红斑狼疮患者的面颊出现对称的蝶型红斑。
赤色见于颐(面颊及腮)上,是心脏有病。
煤气中毒时,面部也泛出樱桃红色。
如面色通红,伴有口渴甚至抽搐,常见于急性感染所引起的高热性疾病患者。
2、面黄:要区别由疾病引起发黄或进食引起的发黄。
食胡萝卜过量或小孩子吃橘子时,鼻旁会发黄,停食后即消退。
如果不是进食引起发黄,则面黄最多见的是黄疸病。
如巩膜及全身都为黄色,多见于黄疸型肝炎,胆道结石,胆囊炎,胆囊癌和胰头癌等病症。
钩虫病病人由于长期慢性失血,造成面色枯黄,俗称“黄胖病”。
中医认为,黄色鲜明属于湿热,黄色晦暗多属于寒湿,面色萎黄,多为心脾虚弱,营血不足,面黄浮肿为脾虚为湿。
此外还有疟疾,药物中毒等,也呆引起面黄。
3、面白:健康人的脸色是白里透红,经常不出门在家里呆着的人皮肤也白,可病态白是色如白蜡。
比如在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虚寒病症,贫血及某些肺病患者,里寒的剧烈腹痛,或外寒的恶寒战栗重者,可见面色苍白。
肝病见白色为难治之病。
白色见于两眉之间,是肺脏有病。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慢性肾炎等患者的面色,较正常人苍白。
铅中毒时,患者以面色灰白为主要特征,医学上称为“铅容”。
寄生虫,白血病等患者,长期室内工作及营养不良者亦见此色。
肠道寄生虫病,面部可见白点或白斑。
此外,出血性疾病,经常痔疮出血,妇女月经过多,也会造成面色苍白。
休克病人因面部血液循环受阻,也会脸色发白。
中医认为,面色苍白属于虚症和寒症。
如有些人,面色较白,体型肥胖,中医称这些人为气虚,或阳虚之体。
这些人尽管体胖,但体质较差,容易得感冒。
4、面青紫:一般说来,面色青紫是缺氧所致。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窒息,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疾病都可出现面色青紫。
胃部或肠部之痉挛性疼痛,虫痛,胆道疾病引起的胆绞痛时,可使面色青紫。
肺结核病晚期,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和严重肺炎病人,面色常铁青。
小儿高热,面部出现青紫,以鼻柱与两眉之间较为明显,是将发惊风的预兆。
此外,忍受某种剧痛时,面部也可隐约显出青晦气。
5、面黑:是慢性病的征兆,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心肺功能不全,肝硬变,肝癌等疾病患者,都可出现面色变黑。
病情愈重,颜色亦愈浓。
古语云:“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
“庭”在颜面部最高位置,即额部,此处出现黑色,是病情危重的信号,病人常会衰竭而死。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砷剂,抗癌药等,亦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面色变黑,但一旦停药后又可恢复正常。
中医认为,面色黑为肾精亏损,可用补肾药物进行治疗。
望面色要区别常色中的客色与病色。
客色是指健康人的面部随着季节,气候变化,或由饮酒,劳动,情绪变化,日晒等引起的临时性面色改变,不属病色,望面色时尤当鉴别。
例如,剧烈运动,饮酒,日晒,情绪激动(害羞或愤怒)时,都能引起短暂的面部潮红,寒冷,惊恐等刺激引起的毛细血管强烈收缩,即可使面色变得苍白。
老年人的面部,可见许多散在脂褐色斑点,称为“老年性色素斑”。
妇女在妊娠期面部出现棕褐色对称斑块,称为“妊娠斑”,这些都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中医脾虚证是指中医所称之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证,其病情虽较繁杂,长期的临床观察,主要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等,在治疗方面积累了点滴经验,现略述如下:脾虚呕吐证见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
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治宜健脾和胃止呕,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脾虚泄泻证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治宜健脾渗湿止泻,方选参苓白术散化裁。
脾虚水肿证见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
脾虚水肿由脾虚水停,泛溢肌肤所致,治宜温脾利水消肿,方选实脾饮加减。
脾虚出血证见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脾虚出血乃脾气虚弱,血失统摄为罹,治宜健脾益气摄血,方选归脾汤加减.脾虚之人忌吃下列食物:1、鸭肉,性凉之物。
《饮食须知》中曾说:“鸭肉味甘性寒,滑中发冷气。
”清·王孟英亦云:“多食滞气,滑中,凡为阳虚脾弱,……皆忌之。
”因此,脾虚之人,尤其是脾阳不足者忌食鸭肉。
2、甲鱼,有凉血滋阴作用,属于清补食品,滋腻之物,多食久食则有碍脾之运化功能,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尤其是脾胃素虚之人,应当忌食之,正如《本草从新》中所告诫:“脾虚者大忌。
”3、田螺,性寒,味甘咸,有清热解暑作用。
正因其性质大凉,《随息居饮食谱》中才明确告诫:“多食寒中,脾虚者忌。
” 螺蛳性寒,味甘,虽有清热作用,但对脾胃虚寒之体则不相宜。
正如《本草汇言》中指出:“此物体性大寒,善解一切热瘴。
胃中有冷饮,腹中有久泄不实,不宜食之。
”姚可成《食物本草》亦说:“多食令人腹痛不消。
”故凡脾虚者,法当忌食之。
4、蚌肉、性寒,味甘咸,能滋阴、清热,但脾虚之人不宜多食,食之易伤脾胃阳气。
所以,清代食医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告诫:“蚌,甘咸寒。
多食寒中,脾虚便滑者皆忌。
”5、牡蛎肉、性质微寒,味甘咸,虽有滋阴养血作用,但多食久食则导致脾胃虚寒,加重消化系统慢性疾病的病情,凡因脾虚所致的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症、慢性腹泻者均忌多食。
清·黄宫绣还说:“脾虚精滑者忌。
”6、梨子、生梨性凉,脾虚切忌。
正如《饮食须知》中所言:“多食令人寒中,损脾,生食多成冷痢。
”《本草经疏》亦云:“脾虚泄泻,法咸忌之。
”清·王孟英也曾指出:“中虚寒泻者忌之。
”因此,凡脾虚之人,尤其是脾胃虚寒腹泻便溏者,切勿食用。
7、山楂又叫棠株、山里红。
能开胃消食,但有损害脾胃之弊。
如《本草纲目》中曾说:“凡脾弱,食物不克化,胸腹酸刺胀闷者,于每食后嚼二三枚绝佳,但不可多食,恐反克伐也。
”《本草经疏》中也指出:“脾胃虚,兼有积滞者,当与补药同施,亦不宜过用。
”元·朱丹溪还认为:“山楂,若胃中无食积,脾虚不能运化,不思食者,多服之,反克伐脾胃生发之气也。
”因此,脾虚之人勿食之,更忌多食常食之。
8、甜菜、又叫君达菜。
其性凉,有损脾气。
如《本草求真》中指出:“脾虚人服之,则有腹痛之患,气虚人服之,则有动气之忧,滑肠人服之,则有泄泻之虞。
”由此可见,对脾气虚弱,尤其是脾虚便溏之人,不宜多食常食之。
9、枸杞子、性平,味甘。
但古代医家也有认为,枸杞性寒。
如《别录》中说它“微寒”。
《食疗本草》认为“寒,无毒”。
《本草求真》中还说:“枸杞,甘寒性润。
”正因如此,对平素脾胃虚弱,或素有脾胃虚寒便溏者,皆当忌之,正如《本草经疏》中告诫:“脾胃薄弱,时时泄泻者勿入。
”此外,脾虚者根据其宜忌原则,应当忌食或少吃阿胶、马奶、牛奶、海参、甲鱼、螃蟹、蛤蜊、蚌肉、蚬肉、鳆鱼、芝麻、荞麦、柿子、柿饼、荸荠、柑、橘、香蕉、桑椹、无花果、猕猴桃、西瓜、甜瓜、海松子、柏子仁、生萝卜、水芹菜、落葵、菊花脑、茼蒿、菠菜、莼菜、发菜、蕺菜、地瓜、丝瓜、生菜瓜、生黄瓜、紫菜、地耳、金针菇、草菇、菊花、金银花、地黄、决明子、西洋参、胖大海、薄荷等。
脾虚者宜吃以下食品:1、粳米性平,味甘,有补脾益气之功。
《食鉴本草》即有记载:“粳米,皆能补脾,益五脏,壮气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为第一。
”《本草经疏》亦云:“粳米即人所常食米,为五谷之长,人相赖以为命者也。
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无毒,虽专主脾胃,而五脏生气,血脉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肤,因之而强健。
”可以说凡虚弱之人,粳米皆宜,尤脾虚之人,最宜食之。
2、糯米性温,味甘,有补脾益气的作用,脾虚者宜用之煮粥服食。
唐·孙思邈说:“糯米,脾病宜食,益气止泄。
”所谓脾病,乃指脾虚为病之义。
《本经逢原》说得好:“糯米,益气补脾肺,但磨粉作稀糜,庶不黏滞。
若作糕饼,性难运化,病人莫食。
”3、锅巴又称锅焦。
性平。
《本草纲目拾遗》中说它“补气,运脾,消食,止泄泻”。
凡脾虚不运、饮食不香,或食不消化,或脾虚久泻者最宜食用。
古方中亦常用之,如小儿常用健脾消食的“锅焦丸”,治老人脾泄的“玉露霜”。
《梁侯瀛集验良方》中用以治疗“老幼脾虚久泻不愈”就是用锅巴同莲子肉为末加白糖调服,颇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