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242.00 KB
- 文档页数:2
经济重心的南移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苏湖熟,天下足”、景德镇兴起为瓷都、临安的商业超过东京反映的是中国古代A.经济重心的南移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的繁荣D.农业的发展
2、“方朝廷在故都(北宋东京)时,实仰(依靠)东南财赋”,“苏湖熟,天下足。”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文景之治局面B.江南地区的开发
C.开元盛世局面D.南方成为经济重心
3、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和完成分别是在
A.秦汉时期、北宋B.魏晋南北朝时期、北宋
C.秦汉时期、南宋D.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宋
4、“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江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B.苏湖地区粮食获得大丰收
C.宋朝粮食产量非常大D.苏湖地区是我国经济重心
5、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沿海农民常年出海经商B.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
C.宋朝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发达D.制瓷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6、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C.“苏湖熟,天下足。”D.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7、至今仍存有南宋时的港口、船坞遗迹、伊斯兰教寺院遗址和阿拉伯人墓碑的重要港口是()
A.广州B.泉州C.明州D.福州
8、宋朝时期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的机构是
A.都护府B.市舶司
C.中书省D.宣政院
9、下列叙述错误是
A.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B.茶树的种植遍及大江南北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7课辽、宋、西夏、金并立
【基础知识巩固】
1.下列人物中,建立契丹政权的是 ( ) A.元昊 B.完颜阿骨打 C.赵构 D.耶律阿保机2.建立辽朝的少数民族是()A.党项族 B.女真族 C.契丹族 D.蒙古族3.北宋的都城在 ( ) A.上京 B.东京 C.临安 D.兴庆府4.西夏的建立者是()A.元昊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5.1125年,灭亡辽朝的政权是()A.北宋 B.西夏 C.金朝 D.南宋6.北宋灭亡于()A.1115年 B.1125年 C.1127年 D.1141年7.我国历史上的南宋曾经偏安江南,它的都城是()A.上京 B.临安 C.东京 D.郾城8.岳飞抗金发生在()A.北宋时期 B.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元朝时期9.岳飞率领岳家军重创金军主力骑兵是在()A.郾城 B.临安 C.东京 D.大散关10.与南宋签订绍兴和议的少数民族政权是是()A.辽朝 B.西夏 C.北宋 D.金朝11.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A.南宋建立 B.南宋收复建康 C.郾城大战 D.宋金达成和议1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基本格局是什么该格局对南北方经济
有什么影响
(2)试归纳出图中反映的历史信息。(归纳3点即可)
13.阅读下列材料: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请回答:
(1)材料中的“朝廷”是指哪一个政权“蕃汉人户”中的“蕃”是指哪个民族
(2)“与朝廷和好年深”是从哪一年的什么事件开始的
初三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试题
1.“朝廷……实仰东南财富”;“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
A.南北朝时期B.两宋时期
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
【答案】B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的南移。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苏州、湖州已经成为重要的粮仓;同时南方的手工业繁荣,纺织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朝廷所用的丝绸多来至江浙的丝绸。这些都表明江南的经济发展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2.下列历史史实最能体现宋朝商业繁荣的是
A.开始使用牛耕
B.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C.棉花在两广、福建开始种植
D.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答案】D
南方农业的发展
宋《农耕图》
这幅北宋人《耕获图》是北京故宫的收藏品,它描绘了宋代农民从耕作到收获的情景。画面上几十个短衣赤膊的农民正在紧张地劳动,耕田、耙地、灌水、收割、扬场、舂米、入仓,包括堆积的稻草都画得清清楚楚,充分展现了宋代农业生产的新发展新气象。
浸种图
本图取自《耕织图》,表现的是清水浸种,以使种子加快吸收水分,促进生产,防病虫害。此法沿用至今。
宋代庖厨砖雕
这是宋代的一组砖雕,它描绘了宋代日常生活的一些场景。左边的一幅是一少女拿着火钳拨弄着炉中的火炭,正在煮茶;中间的一幅是一妇女正准备剖鱼,桌子旁边正放着一盆清水,妇女正前方炉子上有一盆水已煮开;右边的一幅人物较多,有的正在制奶茶,有的正在蒸包子,其中有一女孩抱着一个大西瓜,准备让同伴共同分享。
从中可以看出,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宋代的食物种类逐渐丰富。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华师大版知识点练
习第四十四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苏湖熟,天下足”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纸币出现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宋朝的造纸业发达
B、纸币的制造比铁钱制造方便
C、由于商业发展很快,携带铁钱不方便
D、对外贸易中,对方不使用铁钱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如图,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赞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中
所示的纸币最早出现于( )
A、北宋前期安徽地区
B、南宋后期山西地区
C、北宋后期河南地区
D、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元朝时,有一位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后来他的《马可·波罗行纪》如下描述在中国看到的新奇事物:“……所有百姓都毫不迟疑地认可了这种纸币,他们可以用它购买他们所需的商品,如珍珠、宝石、金银等。总之,用这种纸币可以买到任何物品。”其中描述的“纸币”最早出现在( )
A、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B、北宋后期,广东地区
C、南宋前期、四川地区
D、南宋后期,广东地区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朝廷…实仰南财”;“丝、棉纺织、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多集中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出现( )
A、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
【解析】: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华师大版复习巩
固三十三
第1题【单选题】
宋代时,被称为“号为冠天下”的丝织品出产在( )
A、海南岛
B、江浙地区
C、蜀地
D、广州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由于参加科举考试需要巨大的投入,一些家族常常聚资支持子弟读书,以求光宗耀祖。到明朝时南方人在科举考试中逐渐占有优势。造成这种南北不平衡的原因是( )
A、朝廷有意打压北方读书人
B、北方人重视务农,对科举考试热情不高
C、经济重心南移
D、南方人更聪明,更容易考中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
A、北宋的四川地区
B、南宋的广州地区
C、北宋的汴梁地区
D、南宋的临安地区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宋代重庆地区社会安定,农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其重要标志是( )
A、梯田的大量修建
B、小麦的大量种植
C、农村集镇的大批涌现
D、蔬菜的大面积种植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近年来历史影视作品常见于各大主流媒体,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相符合的是( )
A、唐玄宗向魏征征询如何处理北方少数民族问题
B、李白使用“交子”支付给“正店”老板酒钱
C、两宋时期,“瓦子”里演出时使用《本草纲目》为道具
D、明朝人坐着装有指南针的海船航海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宋代,下列情景不可能遇到的是( )
A、安装有指南针的海船出海远航
B、人们在夜晚去瓦舍看戏
C、人们在茶楼中谈论康熙皇帝平定准噶尔部、回族贵族叛乱
华东师大版初一历史下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课统一国家的重建
1、思考与讨论
秦汉与隋唐官员选拔方式的不同点:秦汉时期是推举,隋唐时期是考试。推举方式立足于对被推举者的长期观察或考核,如果推举人立足公心,严格遵照推举标准,认真考核人士,那么,推举方式确能获得贤能之是士。反之,如果推举人出于私情,不严守选举标准,那么推举方式就很容易产生弊端,为营私舞弊者大开方便之门。考试方式看重选拔者的学识,学识能力的考核,可以制订合理的考核评判标准,可以在制度上建立一套有章可循的操作程序,更能体现公
开、公平的选举精神。但是,如果考试的内容不切实际或考核评判标准过于死板,那么,即便能做到公开、公平,也不能获得真正的人才。
2、填表格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2、列举:“载舟”的例子,如西汉文帝、景帝在位时的“文景之治”,实行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时期,并为汉武帝时的极盛奠定了基础。
“覆舟”的例子(1)商纣王荒淫无度,武王伐纣,商朝灭亡。(2)秦统治无道,法律残酷,劳役繁重,激起陈胜、吴广起义,强大的秦朝在农民起义打击下很快灭亡。(3)东汉末年政治混乱,朝纲不正,东汉王朝在黄巾军起义的打击下灭亡。(4)隋朝也重蹈虐民暴敛的覆辙,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灭亡。
3、课外议论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帝王。
他们的共同点有:富有才干、英武果断、勇于创新。
不同点有:秦始皇相对创新意识更强,但统治手段过于严厉,比较残暴。汉武帝也有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一面,虽有巩固国防、开疆拓土之功,但耗用民力过度也给社会带来危害,好在尚能悬崖勒马。唐太宗则相对统治开明、宽容一些,能虚心纳谏,容易听进不同的意见,对民族关系的处理,主张“华夷一家”由为可嘉。
初一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试题
1.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一批商品到泉州市场上销售,他需要到哪个机构办理相关手续( )
A.市舶司B.蕃市C.巡检司D.海关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的海外贸易状况。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杭州等地设
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所以外国商人要到中国做生意需要到市舶司办理相关手续,故选A。【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宋代
海外贸易兴盛
2.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是在何时完成的()
A.南宋时期B.隋唐时期C.秦汉时期D.明清时期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史实。此题属于基础题,考察的是学生对课本相关史
实的识记能力。从唐朝中晚期由于南方战乱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
方的劳动力。加上南方自热条件好,政府比较重视农业和手工业,南方的经济渐渐超过北方。经
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故此题选择答案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3.下列我国朝代与时代特征的的搭配正确的是()
①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夏商周时期
②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时期
③经济重心南移——秦汉时期
④统一国家的巩固与社会的危机——明清时期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此题考察的是学生对中国历史各个朝代特征的理解。这类题要求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要
多看单元主题和课题。夏朝是我国第一个朝代,符合国家的产生,西周的春秋、战国正处于奴隶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于完成于南宋之时。
2、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束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难点
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
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二、知识概览图 农业:耕田垦辟范围的扩大;占城稻的引进;茶叶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纺织业:两浙的丝织产品已跃居全国首位;海南岛已有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陶瓷制造业:江西景德镇窑逐渐成为瓷业中心 造船技术居于世界前列 纸币的产生:北宋时期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原因: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许多中原人南街,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过程: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代中叶到五代时期,北宋末年到南宁初期
完成: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为定局
三、新课导引
相传在浙江龙泉地区,有章氏兄弟二人擅长烧瓷。人们把他们的瓷窑,分别称为
哥窑和弟窑。有一天,弟弟出于忌妒的心理,趁哥哥刚刚烧好一窑瓷器回屋休息
的时候,将冷水泼进瓷窑。过了些时候,哥哥从窑中取出瓷器,一下就惊呆了,
因为每件瓷器表面都有很多裂纹。没想到,坏事变成了好事,人们觉得这些裂纹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华师
大版知识点练习
第1题【单选题】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在( )
A、汉朝
B、唐朝
C、南宋
D、元朝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的一次巨大变迁。”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 )
A、国家支持东南沿海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人民赋税负担沉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面哪一节日,在宋代还没有出现( )
A、春节
B、端午节
C、寒食节
D、植树节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战役属于反抗外来侵略、捍卫中华民族利益的是( )
A、东京保卫战
B、郾城大战
C、北京保卫战
D、雅克萨之战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赵老四是古代某朝代人,他在不同场合穿不同衣服。他穿的衣服面料有麻布、丝绸、棉布等;他平时的主食是以米饭为主,多食鱼肉;他出行的交通工具有轿子、马车和小船;经常到瓦舍里面去看傀儡戏。请问赵老四最早生活的时期、地域和身份是( )
A、南宋、南方、官员
B、南宋、北方、官员
C、北宋、北方、百姓
D、北宋、南方、百姓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第8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与点拨
例1 我国经济重心已完成由北向南的转移,南方经济明显超过了北方是在()
A、三国时期
B、西晋末年
C、北宋时期
D、南宋时期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A项时北宋农民开始南迁,B项时大量南迁,C项末年,中原人民大量南迁,D项时,南迁的北方人民与南方人民一道,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已使南方经济明显超过北方,我国经济重心移向南方。
答案:D
例2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成为当时的全国经济中心
D、苏湖地区成为当时重要的粮仓
解析:本题考查对谚语的分析、理解以及归纳能力。“苏湖熟,天下足”指苏湖地区的粮食成熟之后就能满足天下的百姓,反映了苏湖地区农业发达,故选择D项。
答案:D
⊙浪里淘金
1、闻得商旅往来贸易,竞用会子,一为免税,二为省脚乘,三为不复折阅。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这里的“会子”是指()
A、银币
B、纸币
C、铜钱
D、商标
⑵“会子”在什么时期通行()
A、北宋前期
B、北宋后期
C、南宋时期
D、隋唐时期
2、经济重心是经济和技术较为发达,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我国古代经济呈现出由北向南移动的趋势。据此回答问题:
⑴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南方相对安定②南方人口增加③北方民族大融合④政府注意重视农业生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⑵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出现在哪一时期()
A、五代十国
B、隋唐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宋朝
⑶两宋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在()
A、黄河流域
初三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试题答案及解析
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其中说法有误的
一项是()
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开始南移
C.明朝中后期我国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通过阅读四个选项,我们可发现B所述是错误的,我国的经济重心已开始南移从唐朝开始,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2.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开始出现“交子”,这一情况折射出的社会现象是
A.对外交往频繁B.文学艺术璀璨
C.民族战争不断D.商品经济繁荣
【答案】D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交子。交子,最早出现于北宋前期的四川成都地区,是世界最早使用的
纸币,是一种存款凭证。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为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数额填写在用纸卷上,再交还存款人,并收
取一定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纸券便谓之交子,交子用统一的纸印刷,上面绘有房屋、人物等图案,后来慢慢发展,交子真正成为了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
币交子由于轻便,容易携带和保管,解决了人们经商贸易的不方便,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也是宋
朝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需求,折射了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七年级下册期中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判断题)和第II卷(主观题)两部分。共四大题32小题。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2、答题必须用.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
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3、考生答题必须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和判断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l、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局面的时间和关键人物是
A.581年杨坚B.605年隋文帝C.589年杨坚D.611年隋文帝
2、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在中国封建时代是空前的。下列唐朝统治者在位的先后顺序
应是
A.①⑤③④②B.①③⑤④②C.①⑤④③②D.⑤①③④②
3、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局面形成原因的描述,错误的是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C.社会经济繁荣,政治比较清明,国力逐步加强
D.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并注意“戒奢从简”
4、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右图)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面是四位同学根据自己掌握的
有关知识,为武则天墓碑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的地位
②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③“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④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华师大版巩固辅
导三十
第1题【单选题】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出现在( )
A、唐朝
B、隋朝
C、北宋
D、南宋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这段史料记载的是哪个朝代是( )
A、南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苏轼笔下称赞的“头尾轩昂、日行千畦、不喂草料、饥不啼”是( )
A、曲辕犁
B、筒车
C、秧马
D、耧车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宋代南方农业经济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
A、推广种植籼型杂交水稻
B、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C、棉花的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
D、江南新辟许多茶园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景德镇兴起于( )
A、唐朝
B、北宋
C、元朝
D、明朝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现在刷卡消费已经称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必不可少,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
A、四川
B、临安
C、开封
D、广州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A、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B、江南社会相对稳定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 )
A、国家支持东南沿海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人民赋税负担沉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A、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