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国公司10年
- 格式:doc
- 大小:129.50 KB
- 文档页数:25
本人工科毕业,且不是文学爱好者(因此失去了结识文学女青年的机会,呵呵)。
之所以来高手如云的天涯献丑,只是因为突然有了写些东西的愿望。
岁月的风吹雨打,一路走过的日子。
想起某人说过的话“当你习惯于回忆过去的时候,说明你已经开始老了”。
本文完全是自娱自乐,不到之处,还请各位大虾、虾女们原谅。
人都有两面性,也一直在犹豫到底应该把哪一面展现出来呢?
哈姆雷特总是迷惑着,‘生存还是死亡?’。
其实,人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不都是时时刻刻在面临着选择的吗?呵呵
这是在线写的,想到哪就写到哪。
一不妄想闻达于庙堂(出版社,因为没有那个水平)二不想相忘于江湖(谁也不想自己的帖子沉底)。
所以,虽然没有一个写作计划和提纲,但是,只要有空就来写上一段。
呵呵。
细心的朋友,也许可以从文笔的变化中,发现LZ今天的心情和忙碌程度。
10年过去了,有些事情都记得不太准确了。
至今为止的描述,多是一些无用的回忆,后面的内容,会逐渐增加一些职场的感受。
希望对年轻的朋友,有所借鉴。
又一个凉爽的夏日,慵懒的下午,处理完了几十封邮件后,突然想起来,已经很久没有跟兄弟们联系了。
于是拿起桌子上的电话,按照记忆中的号码,一个个的打了过去。
之所以不翻看电话簿,是因为我哥们的电话都在脑子里记得牢牢的;另外也有个原因是他们都是最早的那几批全球通号码,比较好记,呵呵。
以下为通话内容:
A:秘书台。
甜美的语音听起来却是那么的冷冰冰的。
B:还是甜美的语音“您拨叫的用户正在通话中,请稍候再拨”
C:靠,你小子还活着呢,还以为你跟着“凤凰号”去了火星。
D:低低的声音,“我在开会哥们,一会儿给你回过去”
E:。
记得N年前,曾经的一个疑似红颜知己跟我说过,我真的好羡慕你们男人之间的友谊,日久而弥新。
不用经常联系,也不要时常相伴。
但是,任何时候只要聚在一起,就是开开心心的。
轻轻的敲门声,乖巧的秘书甜甜的笑了笑,放下了几份文件就轻轻的走开。
每一份文件上,都贴有便签。
这丫头,虽然长相平庸,但却是是个难得的好助手。
想起当初面试秘书的情形了,多轮的淘汰后,HR推荐了两个人,两个人各个方面的条件相当,大本毕业,英语六级,诸如此类的。
唯一的区别是容貌:一个是貌若桃李,美如天仙,另外一个是平凡得到了人群中就找不到的主。
结果是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天仙MM落选。
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像我这样抵抗力差的人,搞一个尤物天天在眼前晃来晃去,还让人工作不啦?呵呵。
天仙MM自然不知道这个,打电话来问我,柔柔的声音让我差点没有把持住。
结局自然不可改变,天仙MM至今也不知道她落选真正原因。
难得如此的清闲,点上一根烟,看薄雾袅袅升起,脑海中出现了一个词“余音绕梁”。
思绪,却回到了10年之前。
十年前的我,过着看上去舒心而幸福的日子;工作上少年得志,家庭生活幸福美满。
有温柔漂亮的妻子和可爱聪明的儿子。
母亲给了我们的小家一个小窝。
两室一厅的房子,被女主人布置得温馨而舒适。
一帮投缘义气的朋友。
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这样的日子并不是我想要的。
太太总是说我是个有贵族气息的男子。
可我认为那是自命不凡的一种表象。
呵呵。
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就是:你不是个普通的孩子,你必须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从小的教育,让我的心气很高。
但婚后安逸的生活,却慢慢的磨平了我心中的棱角。
作为单位里面最年轻的后备干部,我逐渐的适应了赞美和掌声。
作为户口本上的户主,我很满足于独立的支撑起了一个小小的家庭。
金子般的青春岁月,就这样平平淡淡的逝去。
直到有一天,一位远方的来客,打破了这一切的平静。
来人是高中的同学L,曾经对我说过,“钱不是攒出来的,是挣出来的”。
对此我嗤之以鼻。
说这话的时候,他在北京居无定所,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
可是,为了不致打击他,我也就哼哼哈哈的表示赞同了。
后来此人就消失了好久,直到有一天,突然出现在我们的同学“砌长城”的聚会上时。
他已经是一家著名的系统集成商的区域销售经理了。
找了旁边一个跃跃欲试的家伙替我,我跟L 进行了一次改变了我这10年的人生轨迹的谈话。
L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但是在高中我们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
他桀骜不驯,有些叛逆,有些痞气;我从小到大都是个好学生,循规蹈矩,安分守己。
所以,大学毕业后,我们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路。
他很快就从国营单位辞职,走上了一条漂泊不定的路;我在国营单位踏踏实实的工作,从技术员,技术专家,管理岗位,一路绿灯。
过的是平淡而安稳的日子。
L跟我只是同学,并不是最亲近的朋友;但是,他一直鼓励我出去看看,闯荡一下。
以前我虽然有动心,但只是动心而已。
但是,他这次的老生重弹,却在我心中掀起了波澜。
前不久,我们单位的一位老工程师去世了。
追悼会极尽荣哀。
满篇与美之辞的悼词,却折射出了老工程师及其平凡的一生。
老先生是六十年代的大学生,那个时候的大学生,可是比黄金都要珍贵的。
老先生一生谨慎,落到了一个好人的称谓和安稳普通的日子。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在老先生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几十年后我退休的样子。
我好害怕这样的结局,我不甘心就这样走完一辈子的日子。
L在这个时候的出现,适得其时。
一年前,单位派我去一家著名的跨国集团公司公干。
干净整洁的办公区域,多文化混合的员工群体,尤其那个妩媚漂亮而又非常职业化的前台姑娘(BS自己一下,总是见到美女后念念不忘的,呵呵),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又想起来了去国内一家著名企业培训的情形。
干练专业的培训老师,设备齐全的多媒体教室,多让人向往。
当时就想,要是在这两个公司的任何一个工作,我就满足了。
既然动了心,那就马上付诸行动。
说来也巧了,我找到了这两个公司的招聘简章。
他们在招人!!投出简历后的日子忙碌而充实,我恶补英语和专业技能知识,头悬梁,锥刺股,把砌长城的劲头都拿了出来(那时候喜欢疯狂的打麻将,经常通宵达旦的,惭愧)终于等来了那两个公司的回复。
相信很多人跟我都有过同样的经历。
简历投出去后,急切的期盼中,终于盼来了回复--满篇的客气话,但是内容只是一个:“no”。
两个公司,一中(H公司)一外(S公司),回复信件也是一中一外。
但是内容都大同小异。
“亲爱的***先生,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公司的信任。
但是遗憾的是您并不适合我们目前能够提供的职位,希望以后还能有跟您合作的机会。
”失望的情绪在心中蔓延,但是还没有等到绝望的时候,转机出现了。
一天,朋友来找我,问我知不知道S公司,我说地球人都知道啊。
他说,你想不想去这个公司工作,我说地球人都想去啊。
他的同学在S公司是个高级主管,苦于招不到合适的专业人士,于是就要他推荐人选。
朋友就来问我,然后推荐了我。
所谓的推荐,无非就是要你把简历投过去,接下来的一面,二面是一个都没有少。
相信很多人跟我都有过同样的经历。
简历投出去后,急切的期盼中,终于盼来了回复--满篇的客气话,但是内容只是一个:“no”。
两个公司,一中(H公司)一外(S公司),回复信件也是一中一外。
但是内容都大同小异。
“亲爱的***先生,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公司的信任。
但是遗憾的是您并不适合我们目前能够提供的职位,希望以后还能有跟您合作的机会。
”失望的情绪在心中蔓延,但是还没有等到绝望的时候,转机出现了。
一天,朋友来找我,问我知不知道S公司,我说地球人都知道啊。
他说,你想不想去这个公司工作,我说地球人都想去啊。
他的同学在S公司是个高级主管,苦于招不到合适的专业人士,于是就要他推荐人选。
朋友就来问我,然后推荐了我。
所谓的推荐,无非就是要你把简历投过去,接下来的一面,二面是一个都没有少。
第一次经历世界500强的面试,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除了面试前恶补的英语算是派上用场之外,其他的就一点都没有用上。
到公司后,她的助理,一位干练整洁的小姑娘,简单的问了我的情况后,就拿了一张薄薄纸,进行IQ测试。
答完了自己都不知道对错的20道题后,小姑娘又给我拿来了一本厚厚的“书”。
我大吃一惊,这么多的题,岂不是难为人嘛?!
打开“书”以后,我不禁哑然,题目确实很多,但是绝大部分都是问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普通问题。
比如,你喜欢的业余活动是什么?你是否喜欢迎合上司,你跟别人产生矛盾了怎么办,你遇到了困难怎么办?诸如此类的。
等到完成所有的这一切,我早已经头晕脑胀了。
更严重的是,将近3个小时的时间里,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测试中的表现如何,答的题是对还是错。
不仅我是这样认为的,我看跟我同来的20多个人也是如此。
呵呵。
小助理轻轻的推门进来,礼貌的请我去见她的上级。
一位目光锐利的女性面试官。
容貌平庸但是风度很好。
说话很有亲和力。
她开门见山的说,本次面试的语言是英语。
如果我实在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再换成中文。
其实我们聊的也大部分是生活中的问题,我介绍了我这个人的个人经历,性格爱好,特长等
等。
她还问了我的家庭,父母,妻子,孩子的情况。
最后,她告诉我了我测试的结果。
她说,IQ测试满分是7分,我的得分是4.5。
EQ测试没有打分标准。
我问了她为何不进行专业技能测试。
她的回答我至今记得清清楚楚:
1:我们HR只负责筛选正确的人。
(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品德操守,职业目的,处理问题和面对挫折的能力,是否跟公司文化合拍等等)
2:我们公司对于员工的培训是非常舍得投入的,只要你能进来,那么,我们就有信心让你在短时间内成为你所在领域的专家。
当我最后走出那个宽敞明亮的办公室的时候,我完全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两周之后,正当我满头大汗的带着工程队施工的时候,传呼机响了。
(98年,手机还是奢侈物品,一个摩托罗拉的精英王汉显传呼机,不亚于今天的3G iPhone)费劲周折找了个电话回过去,小助理的声音让我觉得不啻是天籁之音:
“您好,*先生,您下周1或者周2有时间吗?”
“有的”
“那您方便来一趟我们公司进行第二次的面试吗?”
“好的,谢谢”
“那您现在可以确定来的准确时间吗?”
“周二好啦”
“好的,周二上午9:30,我们等候您的光临,谢谢!”
回到家中,我跟太太做了一次认真的谈话。
本来,第一次去的时候,并没有报多大的希望。
但是,进入的复试,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一旦被S公司录取,就意味着会两地分居。
我们的孩子当时才3岁,虽说我每个周末都可以回来,但是,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太太将承担大部分的家庭重担。
我们夫妻的感情很好,对于我的离开,她很是恋恋不舍的。
但是她知道,如果我继续呆在现在的单位,人就会颓废下去。
她因此而支持了我。
第二次的面试官是我未来部门的主管。
公司对于技术人员的面试一般都是两级。
HR负责确定符合公司文化要求的人,部门主管负责确定此人是否适合在他们部门工作。
两次都pass,人就录取了。
来到公司一看,原先一起来的20多个人,这次只剩下我一个了。
心中不禁小小的得意了一把。
我以为这一次该考察我的专业技能了吧,没想到还是没有涉及。
第二次面试印象最深的是把老板搞错了。
面试我的是两位男士,一位文质彬彬,白白净净的还戴个眼镜。
另外一个很健壮,还有点黑。
不了解外企的我,自然就把前者当作老板了。
结果快要面试结束的时候,人家才告诉,黑黑的那位才是老板。
(汗一个,呵呵)定位错误的结果是我拼命的对着眼镜GG 讨好。
哈哈。
面试不可避免的谈到了工资:
老板:你现在的薪水多少钱,方便说吗?
我:1000(其实是600,大家都会在面试的时候,拔高自己目前的收入的,对吧,呵呵)
老板:如果能够加入我们公司,你希望得到多少的薪水?
我:5000
老板:是不是低于5000你就不接受我们的offer了?
我:那就4000吧。
(教训啊,严重的教训。
如果我当初咬定了5000,现在我的薪水岂不是要高很多?)
老板:好吧,我们考虑一下。
(教训:面试的时候,一定要努力的争取让对方先说出来工资值,一定要问清楚对方公司的package再提出自己的希望值,一定不要轻易的降低自己说出来的薪水值)
我们还谈到了第一次面试关于IQ测试的问题。
当时他们不置可否,后来,等到我进入公司N年后,一个兄弟才告诉我,如果IQ太高,公司HR是不会建议录用的。
因为在一个强调团队精神的公司文化中,过于拔尖的人是不适合的。
面试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要求我用英文说一个笑话。
我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离开的时候我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我怎么样?有希望录用吗?”黑壮的老板说,“你专业方面跟这个职位不是100%match,英文的level也不够好。
回去等我们通知吧。
”听了过后,心中洼椋洼凉的。
回到家中,跟老婆汇报了一下这次情况,最后说到他们对我的不满意,她却跟我说了出乎我意外的一段话:
‘恭喜你,你很可能会被录取。
如果我看中了一件衣服想买的话,一定会跟老板挑一些毛病出来,目的是降价;如果没有看中的话,那一定是一边说着这衣服不错,一边走开的.’
老婆的话我不知可否,但是一周后S公司发给我的EMS却证实了她的正确。
那是我第一次收到offer letter。
老板很实在,我要的4000的工资他给了我4400。
直到今日,看到这位老兄,我感觉还是很亲切的。
他是一个很实在的人,只不过有些不大会公司政治。
这么老的资历却一直没有得到promotion的机会。
还记得去面试前的一天晚上,跟老婆躺在床上,开玩笑说,‘如果我们一个月有3000块钱,要怎么才能花完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突然要完全换一个环境了。
原先工作职位上的所有的烦恼,一下子全将在一周之内烟消云散。
这样的感觉就一个字“爽!!!”
爽完之后是惆怅。
在原来的单位7年,从领导到普通员工对我都非常的好。
有些还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
这7年,承蒙他们的关照,让我从一个大学刚刚毕业的愣头小伙子,成长成为一个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
两千多个日日夜夜,真的有很多值得回忆和留恋的日子。
真的要突然离开,心中非常的不舍。
单位上的兄弟们给我饯行的时候,大家都喝多了。
搂在一起说了好多好的话,虽然都不知道到底说了什么,但是,此后的10年,再也没有出现那样的场景了。
但,不管怎么说,新的一页掀开了。
我的人生,走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S公司中部地区的总部在一个美丽的省会城市。
我就base在这里。
告别了家人,我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到了这里。
当时一穷二白,就在office旁边的一个小宾馆暂时栖身。
3个人一间的房子。
进去的时候,发现其中一张床上已经有人了。
他看上很精干,个子不高。
过度操心的脑袋上,理所当然的头发稀少。
闲来无事,两人攀谈在一起。
一聊才知道,原来也是S 公司的同事(小A)。
只不过他是external的。
公司在用人方面采用的是局部外包方式。
核心人员都是自己的员工。
非核心技术的职位,就外包。
也就是从外面的公司买人过来干活。
那时候的外部package非常的优厚。
有些老外外包工程师,一天的报酬竟然能达到1000USD。
小A是个技术很好的工程师,也非常的敬业。
后来的10年,他都一直在为S公司工作。
98年的时候,数字的手机还是个稀罕物。
来之前,兄弟们就一直在猜测,公司会给我配一个什么样的手机。
我也是一直在憧憬。
呵呵。
当时NOKIA的6110才刚刚面世,我的理想就是拿一个6110。
看着A手上那丑陋的2110,我不禁对明天的on board跃跃欲试了。
公司就在马路对面,上班时间是9点。
7:30醒来的时候,小A不知何时已经走了。
外线工程师,确实很辛苦的。
8:45,我来到洗手间,对着镜子里面的那个穿这白衬衫,笔挺的西裤的精神抖擞的年轻人说了句,‘哥们,以后的日子,就看咱的啦。
’就走出了宾馆的房间。
8:55分,我准时出现在了公司的前台。
令我吃惊的是,9点上班的公司,竟然空无一人。
直到8:58分,漂亮的前台小姑娘才匆匆赶到。
5分钟后,当她气定神闲的坐下来的时候,才想起来问我,‘您好请问您找谁?’
填写入职表格的时候有些紧张。
俺从小各门功课均是优秀,但是,唯一的缺陷是写字。
而且,总是容易写错。
为此没少挨父亲的责骂。
公司的空调开得很足,但是填完表格,脑门子上竟然冒出了细细的白茅汗。
其间,还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因为不会发传真,我把自己的offer letter交给了前台的小姑娘去帮我发了。
胖胖的行政助理很严肃的跟我说,这属于个人的机密文件,是绝对不可以给别人看到的。
然后她不无羡慕的说,你的job grade和salary 蛮高的呢。
我的直接上司是9:20左右到达公司的。
就是最后一次面试的时候,坐在北京的老板旁边的那个白净的书生。
他很热情的接待了我。
他先把我介绍给了team的每一个成员,又带着我去拜访每一个team leader。
我堆上满脸的笑容,机器人一样的随他摆布。
半小时下来,觉得自己的笑神经都要麻木了。
说真的,这个公司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的好。
同事自己随和而亲切,老板也没有老板的架子。
人员构成非常年轻。
我那时不到30岁,在公司里面竟然是“老”人了。
这是把“以人为本”理念带入中国的企业,公司的同事们,在第一天就很好的给了我这样的感觉。
当时真的有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
首先新奇的是雀巢咖啡、果珍可以随便喝。
(话是这样说,我在公司的10年间,喝这个免费咖啡的次数还不到10次)在我以前单位视为珍宝的A4打印纸,更是可以随意的使用。
我甚至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小伙子打印了厚厚的一摞文件,只是因为其中有了点小错误而重新打印;浪费了一大摞的纸。
唯一的遗憾就是发给我的手机是丑陋的2110。
说丑陋确实有些冤枉2110。
其实2110是一款非常经典的数字手机,如果配上薄电池的时候。
遗憾的是,薄电池太不经用了,大部分的使用者都是配的加厚的电池。
于是漂亮经典的2110,在实用主义的桎梏下,变得丑陋了。
接下来的3天日子是忙碌而充实的。
租房子,开工资帐户,个人养老金公积金帐户转移,人事档案转移。
电脑和个人的网络account还没有申请下来。
往往国际化的公司,办事效率并不一定很高。
呵呵。
第四天,我生平第一次坐上了飞机...........
我虽然是个普通的工程师,但是还是享受了专车送往机场的待遇。
公司对员工很仁厚,只要是在省内的出差,无论内部还是外部的员工,一律派专车全程陪同,而且配有专门的司机。
第一次坐飞机,我特意要了一个靠窗边的位置。
飞机腾空而起的瞬间,突然想到了自己的这次人生的抉择。
国营单位就如同那坚实的大地,平凡厚实而普通。
S公司就有些像这架飞机,绚烂辉煌却难免短暂。
这次去北京,参加的是一个team building培训。
地点在司马台古长城脚下,为期三天,每天的培训费是1500USD。
回想起面试我的人事主管说的话,‘我们不在乎你是否已经具备有专业技能,只要你是符合我们要求的人,我们就会花大力气,把你培养成为专家’。
此话确实不假。
培训主题是“I will not complaint!”,主要是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核心意思是“方法总会比困难多,抱怨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它有些类似于现在流行的拓展训练。
在10年前,这都还是些新鲜事物,至少对我来说是初次接触。
老板的5000USD没有白花(没有计算错,4500只是培训费用,机票,酒店,住宿还是要花钱的)。
从那时到现在的10年中,我很少在团队中抱怨什么。
而且,只要向老板提出问题的话,一定要附上自己的解决方案。
换言之,如果连你自己都没有解决方案的事情,千万不要去向老板汇报。
这里不是说要你掩盖事情,而是说如果在你负责的领域出现了问题,需要得
到上级的支持的时候,你一定要这样做:
1:把问题搞清楚,尤其把问题的产生根源和影响范围、后果分析清楚。
2:提出你的解决方案建议。
这个领域是你负责的,你最清楚它的情况,你是最好的方案提供者。
如果这个你都做不到,老板要你何用?
等我后来成为manager的时候,我越发的感受到这种做法的重要性也必要性。
如何向老板提出问题,不仅是一个工作能力的问题,更是一个工作态度的问题。
在态度决定一切的职业场上,这一点对你来说非常重要。
培训中也一些花絮,比如第一次在睡袋中睡觉就遇到了下雨。
还好,那个睡袋有防雨功能。
没有被淋个透心凉。
呵呵。
公司给我指派了tutor,一位比我早两年进入公司的“老”工程师。
说“老”是因为他比我还要小几岁,却已经成为小有造诣的工程师了。
他是个很聪明的人,而且特别的敬业和仔细。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都是我学习的标杆。
而且在进入公司的第7年,正是因为他给我带来了事业的转机。
我们这个专业的工程师上手很难,在当时的条件下,要想成为独立工作的工程师,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
由于国内的该专业工程师严重不足,公司花重金从国外聘请了外籍专家来工作,在我们一个省,就有4位之多,后来又陆续增加到了8位。
最初的新鲜劲过去以后,开始了紧张的学习和培训。
基本上每个月要去北京培训2次,如此大密度的培训,并不是填鸭式的教育。
在实习期快要结束的时候,老板和tutor跟我一起讨论了我个人的发展方向和兴趣点,再据此制定了半年的个人发展计划(short term 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和长期的个人发展计划(long term 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
所有一年内的培训课程,都是在这个时候制定的,而且每半年更新一次。
除了new commer induction day 之外,其余的培训基本上都是10个人以内的小班制。
上的课除了专业技术课之外,还有教授如何管理时间的,如何给客户作presentation的,如何与人沟通的,如何处理客户关系的,甚至还有如何做excel表格的。
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感觉上就是公司希望把你培养成为一个各个方面职业素养都很出色的专业人士。
从而让个人跟公司一起发展。
那时候的S公司,如同早上8,9点钟的太阳,处于事业的起飞阶段,业务和雇员都在迅速的发展之中。
说到这里,忍不住要跟刚刚参加工作或即将参加工作的朋友们分享一下感受了。
关于职业发展和职业选择的文章和书籍浩如烟海,在天涯职业论坛中都有不少精彩的描述。
LZ秃笔一支,自然不敢冒昧。
不过每当想起这次职业的选择,侥幸之余,感慨颇多。
说侥幸,是因为我当初选择这个公司的时候,其实对S公司并不是非常的了解。
甚至对我要应聘的职位,也是很茫然的。
对于职业生涯刚刚开始的朋友来说,除了常规的规则之外,以下方面是需要关注的(用法律文书的表达方式就是,包含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呵呵):1: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性。
中国有句古话,盛极而衰。
看一个行业,不要单单看它目前是多么多么的红火,更重要的是看它在今后10几年的发展前景。
也许你自己得不到太多的信息,但是,业内人士可以给你提供。
你可以通过亲戚,朋友,同学去找到在那个行业工作了5年以上的人士来了解。
业内人士可以是甲方的,也可以是乙方的。
总之,他们的信息往往非常准确。
对于一些专业性强的行业来说,新闻媒体中的信息,往往不够准确。
请大家不要盲目相信媒体上的信息。
2:公司的员工政策。
通常来说,北美的公司薪水福利好,但是他们往往需要的人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上来就能干活的人。
而且他们开除员工比较随意一些。
如果你是有一定工作经验,而且富有冒险精神,承担压力和挑战的能力比较强的话,建议你考虑北美的公司。
欧洲的公司薪水福利在业内往往是中等而已,但是他们注重员工的培训和个人发展。
也不会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