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摘要:海绵城市是一个非常先进的理念,该理念倡导人们在城市建设中通过设计建设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合理规划绿地湿地,推广使用路面透水材料等方式来实现雨水资源的储存和利用,可以有效的促进水资源利用率的提升,不仅可以加速城市生态建设,而且也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因此,海绵城市建设是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本文对海绵城市进行分析研究,并且阐述了该理念在市政园林中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海绵城市;应用原则;市政园林;水资源一、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园林工程中的应用原则(一)整体性原则关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需要立足于整体,对项目进行全方位规划。
首先,在该理念应用之前,需要明确市政园林工程建设目标,在这个基础上,对工程进行规划,以便于实现海绵理念与园林工程的深度融合;其次,以城市整体性规划发展目标和市政园林建设目标为主导,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到园林设计、建设工作中,从而保证二者具有统一的实施目标;最后,以长远性、宏观性发展的眼光,对海绵城市建设和市政园林建设进行整体性规划,使二者达到协调和统一,将二者的作用和价值最大化地发挥。
(二)生态性原则当前城市主要以生态建设为主要发展方向,因此,关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也需要遵循生态原则。
海绵城市的提出是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理念,目的是通过建设海绵城市来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率,从而有效应对城市水资源紧缺问题。
近几年,人们对"园林工程"的重视度在不断提升,因为人们深刻意识到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存在的突出矛盾,以及生态资源逐渐变得稀缺。
由此可见,海绵城市和"园林工程"建设的出发点均是解决城市生态发展问题。
因此,城市园林工程中应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切实将生态环境维护与改造、自然资源保护作为二者协同开展的核心目标。
(三)因地制宜为了充分发挥出海绵城市理念的作用,完善园林功能,就必须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在背景介绍了海绵城市理念的相关概念,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在重点讨论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雨水管理策略,生态保护措施,水资源利用,以及建筑与自然景观融合。
结论部分探讨了海绵城市理念的实践意义,未来发展方向,并进行了总结。
通过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可以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这种创新的设计理念将对未来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构建更加宜居、环保的城市空间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雨水管理策略, 生态保护措施, 水资源利用, 建筑与自然景观融合, 实践意义, 未来发展方向, 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海绵城市理念是近年来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备受关注的新兴理念,其提出的目的是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利用自然过程来处理城市中的雨水和污水,从而减少城市面临的水资源和环境问题。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中重要的绿地空间,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还可以有效缓解城市面临的水资源压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背景介绍对于认识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至关重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匮乏和水污染等问题。
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往往以硬化土地为主,导致雨水无法渗透到土壤中,增加了城市的洪涝风险。
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意味着城市规划和设计需要重新思考雨水管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积极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实现城市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1.2 海绵城市理念概述海绵城市概念最早由中国学者提出,是指借鉴海绵的吸水特性,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将城市变成一个具有“透水、渗水、蓄水、涵水、排水、净水”的“海绵”系统,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城市洪水管理、城市水环境保护和改善”的目标。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摘要】海绵城市理念是一种新型城市规划理念,其倡导通过绿色基础设施来解决城市面临的水资源管理和环境挑战。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探讨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雨水利用设计、绿地设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参与来实现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本文还对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总结了海绵城市理念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影响,为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雨水利用、绿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性发展、社会参与、未来发展趋势、影响总结1. 引言1.1 介绍海绵城市理念海绵城市是一种以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的城市建设理念,旨在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水循环过程,达到储存、净化、延缓和利用雨水的目的。
海绵城市通过绿色基础设施、生态景观和节水措施等手段,将城市变成一个可以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的生态系统。
海绵城市理念源于荷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水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逐渐被引入到各国城市规划和建设中。
海绵城市理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旨在打破传统城市建设中对于地表覆盖的激烈竞争和雨水排放的单一思维,构建起一个具有自我调控能力的城市生态系统。
海绵城市注重的不仅是雨水管理,更是对于城市的整体设计理念的转变,体现了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人文因素的综合考量和平衡。
引入海绵城市理念到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可以使城市公园不仅仅是一片绿地,更是一个融合了生态功能和城市功能的绿色空间。
海绵城市理念为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了城市公园向着更加可持续、生态友好的方向发展。
1.2 城市公园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在城市发展中,城市公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城市公园不仅是城市绿色空间的代表,更是城市居民休闲、健身、社交的重要场所。
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发表时间:2017-03-23T12:00:18.6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35期作者:苏元强[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海绵城市理念在不断的实践当中证明了其价值。
海绵城市理念不仅适用于城市建设,对园林景观设计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身份证:36232119870603xxxx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海绵城市理念在不断的实践当中证明了其价值。
海绵城市理念不仅适用于城市建设,对园林景观设计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本文主要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对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园林景观;应用引言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不仅实现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助于构建景观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在降低景观维护成本的同时,提升园林景观的自然属性及视觉效果,达到景观设计的质量目的。
以下就海绵城市理念在景观设计中应用进行分析。
1、园林景观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运用应注意的问题1.1做好雨水的生态利用园林景观设计一定要注意雨水生态利用,传统城市建设改造了自然,以利用土地为主,改变了原有生态环境,粗放式建设,地表径流量大。
而海绵城市建设则强调顺应自然,保护原有生态,低影响开发,地表径流量不变。
园林设计及施工需考虑下渗减排,利用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方式,使用蓄水池、雨水罐、湿塘、雨水湿地等集蓄利用雨水,达到最佳“弹性指数”。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需要注意渗、滞、蓄、净、用、排六个方面。
1.2实现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小区建设中,可建设绿色屋顶、可渗透路面、沙石地面、自然地面、透水性停车场和广场等,也应建设下凹式绿地、广场、植草沟、绿地滞留设施等。
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为例,园区包含雨洪收集、再生水利用、循环过滤净化、湿地净化等各种工程设施,总水系面积84.2公顷,总蓄水量130万立方米,这些工程设施的外在形式表现为公园内的景观路面、休闲绿地、下沉花园、龙形水系、森林公园等,既做到了节水养水,同时还营造了一道亮丽的景观带。
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运用发布时间:2022-05-25T00:56:05.146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2月(上)3期作者:肖念兵[导读] 随着城市化建设和发展进程的加快,暴雨造成的缺水和内涝现象逐渐突出,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破坏了水生态系统。
肖念兵罗甸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550100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和发展进程的加快,暴雨造成的缺水和内涝现象逐渐突出,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破坏了水生态系统。
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和力度,我们应该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合理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理论,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时,会出现城市用地短缺、园林建设需求过剩等问题。
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可以有效弥补上述不足和不足。
基于此,在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应遵循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遵循因地制宜的建设原则,立足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积极转变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海绵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运用导言:海绵城市理论在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一理念一经提出,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例如,城市园林的规划设计需要更加符合海绵城市顶层设计的理论要求。
景观规划要注重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
在净化城市环境的同时,要增强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城市对雨水的吸收、储存和净化能力,进一步提高和缓解雨水综合利用。
城市用水问题;规划设计地下水入渗、洪峰协调、连续蓄水、区域气候协调等。
以海绵城市理论为基础,详细分析了海绵城市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1 海绵城市理论内容概要海绵城市是当今社会新的城市管理理念之一。
一般来说,海绵城市是指一种类似高弹性海绵的城市发展结构。
同时,可以在建设过程中实现相应的目标,以有效平衡城市生态系统。
现阶段,我国很多城市的排水方式是排水设施排水,不能保证城市良好的绿化效果。
在海绵城市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有效的园林规划,可以有效实现城市绿化效果,平衡城市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综合公园中的应用海绵城市理念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通过科学的设计和管理,利用自然地形、植被和人工设施等手段,实现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的雨水资源的收集、净化、储存和利用,并推动城市面对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适应能力,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这一理念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综合公园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提升公园的生态功能,增加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场所,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使人们更加接近自然,享受城市绿色生活。
海绵城市理念要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合理利用地表空间,通过绿化、透水铺装等手段,增加城市地表的透水性,减少城市的雨水径流量,改善城市的水环境。
在城市综合公园中,地面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可以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装、透水砖铺装等材料,增加地表的透水性,减少雨水径流,防止城市内涝。
可以设置雨水花园、生态湿地等设施,用于收集和净化雨水,保护城市的水资源。
在公园中建设一些小型人工湖泊或溪流,增加了公园的景观价值,也可以起到收集雨水、减少雨水径流的作用。
通过地面设计,使公园成为城市的“海绵”,从而提升公园的生态功能,实现雨水的有效利用,保护城市的水资源。
植被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水文循环、气候调节、空气净化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城市综合公园中,植被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可以采用耐涝的植物,增加公园植被的覆盖率,提高植被的透水性,降低地表径流量。
在公园中设置一些雨水花园、湿地花园等,利用植物的吸水、保水、蓄水等特性,达到净化雨水、储存雨水的目的。
通过植被设计,提高了公园的透水性,减少了雨水径流,改善了城市的水环境。
雨水是宝贵的水资源,合理利用雨水可以实现节水、保水的目的。
在城市综合公园中,可以采用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植物、冲洗地面等。
可以建设雨水花园、雨水收集池等设施,将雨水储存起来,用于公园的绿化养护等。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一、海绵城市理念的内涵海绵城市理念是源自荷兰的一个城市规划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建设城市时要像海绵一样,能够有效吸收、储存、净化和利用雨水,减少城市径流,改善城市环境。
它强调要借鉴自然界的“海绵”机制,通过绿色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工程来实现城市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灾害风险调控。
海绵城市理念的内涵包括: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如雨水花园、生态湿地、绿道等,实现雨水的自然渗透和净化;营造自然生态系统,建设湿地公园、水系景观等,提高城市的生态容量和生态韧性;开展低影响开发,采用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等手段,减少城市的硬质覆盖,增加地表渗漏;推动城市的全域治理,加强城市水资源、生态环境和地下设施的一体化规划和管理。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要在满足人们休闲需求的兼顾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
1. 多样化的水景设计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充分融入多样化的水景设计。
可以在公园内设置人工湖、湿地、蓄水池等水体,并通过设计合理的水系布局和植被配置,实现雨水的集中收集、自然净化和透水渗漏。
水景设计还可以与景观节点、休闲设施相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湿地花园、水上游乐区等景观空间,丰富公园的景观体验。
2. 生态植被的应用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重视生态植被的应用。
可以在公园内种植适宜的湿地植物、乔木和草本植物,构建起自然的植被群落,利用植被的根系和树冠等结构,增强土壤的渗透性和水的蓄存能力,减少地表径流,改善地下水位。
生态植被的应用还可以提高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增加空气湿度,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3. 绿色透水铺装的运用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合理运用绿色透水铺装。
可以在公园内采用透水砖、透水混凝土、透水草坪等透水铺装材料,增加地表的透水性,减少雨水径流,促进雨水的渗透和蓄存。
绿色透水铺装的运用还可以改善城市的微气候,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的绿色覆盖率。
海绵城市的实际应用案例海绵城市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理念,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的地表面,使之具备高效的雨水管理能力,达到减轻城市内涝、改善水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
以下是海绵城市在实际应用中的十个案例:1. 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大处公园改造项目:通过对公园进行改造,增加雨水花园、生态湿地、人工河流等设施,使雨水得到有效收集和利用,减轻城市内涝风险。
2. 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海绵城市试点项目:通过建设雨水花园、绿色屋顶、雨水湿地等设施,将降雨水分散收集、净化过滤和储存利用,提高城市的雨水利用效率。
3. 广州市荔湾区上下九步行街改造项目:通过改造地表面,采用透水铺装和雨水花园等措施,增加雨水的渗透和储存,改善地下水资源状况。
4. 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通过修建雨水收集池、湿地公园等设施,减少雨水径流,改善城市的水环境质量。
5. 南京市鼓楼区湖南路海绵城市改造项目: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绿色屋顶和雨水花园等设施,有效降低城市的洪涝风险,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
6. 杭州市滨江区江南星城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通过改造地表面和建设雨水湿地、生态河道等设施,实现雨水的自然蓄滞和净化,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7. 广州市天河区棠下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通过建设雨水花园、蓄水池等设施,改善城市的水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
8. 青岛市崂山区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项目:通过建设雨水花园、雨水湿地等设施,实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减轻城市的洪涝风险。
9. 北京市丰台区花乡北路海绵城市改造项目:通过改造地表面和建设雨水收集设施,减少城市的雨水径流,改善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10. 上海市宝山区海沙路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通过建设雨水花园、雨水收集池等设施,提高城市的雨水收集和利用效率,减轻城市的内涝风险。
这些海绵城市的实际应用案例充分展示了海绵城市在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1. 引言1.1 海绵城市理念概述海绵城市理念是指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和机理,构建起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海绵”网络,实现城市雨水收集、净化和利用再循环,以达到减轻洪涝灾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的目的。
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旨在解决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水环境问题,通过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变传统雨水管理方式,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海绵城市的构建主要包括多种手段,如建设绿色屋顶、雨水花园、湿地公园等,通过这些手段,将城市变成一个具备自净能力、自我生态调节功能的海绵体系。
海绵城市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城市雨水径流的压力,还可以提高城市绿色空间和生态景观的质量,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空间和美好的自然环境。
海绵城市理念旨在打造一个具有更高生态、更高舒适性和更高可持续性的城市环境,是未来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也将成为一种重要趋势,为城市公园的功能和质量提升带来新的可能性。
1.2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意义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和休闲场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景观设计不仅仅是美化城市环境,更是承担着吸纳雨水、净化空气、调节气温等城市生态功能。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可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公园是人们休闲放松的重要场所,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体育健身设施等,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生活。
公园中的绿色植被和自然景观也可以缓解人们的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对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促进植被生长,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公园中的湖泊、湿地等水体也可以起到调节城市水文循环的作用。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意义在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在设计城市公园时,需要充分考虑景观设计的多重意义,不断探索创新的设计理念,使城市公园成为城市发展的亮丽名片。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摘要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对于区域,其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必须加强对生态景观的设计。
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实现对水资源的存储,并且降低水资源中携带的各种污染物。
本文就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希望能够为城市景观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城市景观;应用分析引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矛盾日益加重,作为集游憩、休闲和娱乐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公共绿地,城市公园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要求。
以生态理念为指导来建设发展公园逐渐成为发展趋势。
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能以生态途径从源头上解决城市问题,改善城市环境。
1 “海绵城市”理论解析1.1 “海绵城市”理论在我国,“海绵城市”的概念是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上提出的。
具体的来说就是要让城市能够像一块海绵那样在面对水资源的时候具有良好的弹性。
既可以通过雨水来吸水、蓄水、渗水甚至净水来避免城市洪涝的发生,同时又可以在城市面对缺水的情况时,利用以往储存的雨水资源来避免干旱的情况,以此对雨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和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1]。
1.2 如何打造“海绵城市”要想打造“海绵城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保护好城市现有的生态系统,在城市进行扩张和开发的时候需要采取对城市现有生态系统影响最小的方案,这样才能让城市的生态系统不会因为城市的扩张和开发而遭到破坏,或者可以让城市的生态系统完成自我修复。
而要做到这一点,那么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两个方面:首先一定要对城市现有的湿地、河网以及绿地等进行保护,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在城市建设中已经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这样才能保障城市的吸水和蓄水功能;其次,除了对城市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修复以外,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可以设置绿色屋顶、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设施进一步强化城市吸水、蓄水、净水的功能。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海绵城市理念是在城市建设中强调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管理,旨在减轻城市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并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城市开发思路。
在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导下,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也需要具备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功能。
首先,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如何将雨水利用起来。
可以设置雨水花园或雨水收集池等设施,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浇灌植物或供给公园的人工湖等水体,同时达到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其次,对于公园中的人工湖、细流、喷泉等水体的设计,也需要遵循海绵城市理念,保护水质、节水、节能。
可以在水体周围种植芦苇、花卉等植物,通过植物的吸收和过滤来净化水质。
同时,可以采用循环水系统,将公园中的水收集、过滤、再利用,达到节约用水、降低水质污染的目的。
另外,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绿化也应当符合海绵城市理念,采用适宜的植物种类和植物格局,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减少城市的空气污染物,同时增加城市的绿化率和生态功能。
最后,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当注重绿色交通的设计。
通过合理的道路设计、公共交通设施、骑行道等方式,鼓励市民使用低碳、环保的出行工具,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和污染,同时增强公园的可达性和可用性。
综上所述,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需要从雨水利用、水体设计、绿化植被、绿色交通等方面入手,确保城市公园既具有风景优美、环境卫生的功能,同时也具备水资源保护、利用功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动者。
海绵城市与城市景观设计一、海绵城市的概念与重要性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设计理念,它借鉴自然界中海绵的吸水、储水、释放水的功能,通过构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对雨水的吸纳、蓄存和利用能力。
这种设计理念对于应对城市化进程中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城市内涝、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是“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通过构建绿色屋顶、透水铺装、雨水花园、湿地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和渗透。
这些措施不仅能够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降低城市内涝的风险,还能够提高地下水资源的补给,改善城市水环境,提升城市生态品质。
海绵城市的应用场景广泛,包括城市公共空间、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在公共空间,可以通过设置雨水花园、生态湿地等,吸纳和净化雨水;在住宅区,可以采用绿色屋顶、透水铺装等措施,提高雨水的利用效率;在商业区和工业区,可以通过建设屋顶花园、雨水收集系统等,实现雨水的资源化利用。
二、海绵城市与城市景观设计的融合海绵城市与城市景观设计的融合,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城市景观设计不仅要满足美学和功能的需求,还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通过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融入城市景观设计中,可以创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城市空间。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与海绵城市的融合:1. 利用地形和植被设计,构建自然排水系统。
通过合理规划地形,形成微地形,引导雨水流向低洼地区,通过植被的自然渗透和净化,减少雨水径流。
2. 采用透水性材料,提高地面的透水能力。
在人行道、广场等硬质铺装中,使用透水混凝土、透水砖等材料,增加地面的透水性,减少雨水的表面径流。
3. 设计多功能的景观元素,实现雨水的收集、储存和利用。
例如,设计雨水花园、生态湿地等,既可以作为景观元素,又可以收集和净化雨水,为城市提供额外的水资源。
4. 利用屋顶空间,构建绿色屋顶系统。
在建筑物的屋顶上种植植被,形成绿色屋顶,既可以吸收雨水,减少径流,又可以为城市提供绿色空间,改善城市热岛效应。
海绵城市与城市景观设计的融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加剧,对城市水资源管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海绵城市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规划和设计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而在实践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城市景观设计的融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工程专家和建造师的角度出发,探讨海绵城市与城市景观设计的融合,并分析其具体的实现方法和效益。
首先,海绵城市与城市景观设计的融合可以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传统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往往将绿地和自然景观设计作为附属品,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和空间利用率,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而海绵城市与城市景观设计的融合可以通过合理布局绿地和景观节点,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和生态廊道,改善城市气候、水质和自然生态系统,提升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其次,海绵城市与城市景观设计的融合可以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城市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往往导致大量的地表水径流、雨水的浪费和排放,造成水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污染。
而海绵城市与城市景观设计的融合可以通过建设雨水花园、湿地公园等生态设施,利用自然的水文循环和生态过滤功能,将雨水纳入自然循环,减少径流峰值,提高水资源的回收和利用率,达到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再次,海绵城市与城市景观设计的融合可以增加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传统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往往只注重短期利益和单一功能,忽视了城市的长期发展和多功能性。
而海绵城市与城市景观设计的融合可以通过创造多样化的景观空间和生态功能,提高城市的适应性和韧性,增加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最后,实现海绵城市与城市景观设计的融合需要工程专家和建造师的跨学科合作和创新实践。
工程专家和建造师需要通过系统规划和设计,整合城市的水资源管理和景观设计的要求,提出合理的技术方案和设计方案,确保海绵城市与城市景观的有效融合。
同时,工程专家和建造师还需要加强对新兴技术和理念的学习和应用,不断改进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以适应和引领海绵城市和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实践海绵城市理论是指建设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水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提高城市适应能力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思路。
它的提出旨在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水环境问题,包括水资源过度开发、城市内涝、水体污染等。
海绵城市理论侧重于通过自然化的方式,将城市转化为一个具有高效、灵活和可持续水管理系统的“海绵”,实现城市和自然水循环的有机结合。
在风景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理论被广泛应用,旨在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
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可以延伸为景观海绵理念。
景观海绵是指在城市设计中,通过植被与景观的合理配置,使城市内的景观环境具备一定的吸水、保水、透水和净水功能。
景观海绵旨在通过自然的方式来处理城市中的降雨和雨水径流,减少洪水威胁,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风景园林规划中,可以通过合理设置绿地、雨水花园、湿地和河道等景观元素,将降水进行有效的收集和滞留,从而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可以促进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绿色基础设施是指一系列基于自然系统和生态过程的绿色解决方案,用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城市适应能力。
通过建设湿地公园、河岸林带、城市森林等绿地景观,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提供生态服务,增加城市的自然回归感。
通过建设生态廊道、绿色道路和景观墙等绿色基础设施,可以提高城市的景观质量和宜居性,增强城市的生态连续性和景观多样性。
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可以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通过注重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可以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增加城市的生态景观,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利用自然景观元素,如湖泊、山脉和植被等,来营造城市的自然氛围和自然体验空间,可以带给居民与自然亲近的感觉,提高城市的人文氛围和文化价值。
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实践可以通过景观海绵理念、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水管理和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方面展开。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镇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和应用,乃是城镇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建设“海绵城市”可以实现对城市雨水的有效收集和利用,进而去实现城市内涝问题的处理。
而城镇景观园林设计是市政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在设计的过程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对于完善城镇排水系统,促进绿色低碳城镇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城镇景观设计;海绵城市;景观设计1.海绵城市海绵城市理念是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首次被提出,并于2015年在要求在各地区城市建设中全面推进。
海绵城市实际上是现代城市雨洪管理的概念,其在城市中进行建设,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对环境变化以及雨水等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记具体有更好的弹性,确保在城市面临雨季时,城市内部系统可以有效避免雨水径流增大以及城市内涝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不变。
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以及安全提供基础保障,海绵城市理念就是让自然途径和人工措施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城市成为海绵一样,将城市的雨水通过吸、蓄、渗、净、用的方式,让雨水成为城市的水资源在城市中发挥出作用,有利于完善城市的水生态系统,提升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并增强防涝能力。
海绵城市是当前促进绿色建筑建设,低碳城市发展,智慧城市形成的创新表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背景下现代绿色新技术与社会、环境、人文等多种因素下的有机结合。
2海绵城市理念在城镇景观设计中应用原则2.1生态性原则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设计,应以尊重和保护自然的生态资源为前提,充分的利用基地原生态地势、土壤、气候、阳光因素等,合理的布局、精心的设计,创造出接近自然的居住区绿色景观环境。
生态原则就是同时要注意尽量做到能继续保持建筑场地四周现存人造自然区域的原有自然良好的自然生态,根据场地原有的自然环境进行设计,改善周边的原有自然区域的自然不良的人造的生态环境,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协调,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同时鼓励将当代一些最先进且合理有效的环境生态技术及科学理念融入到社区人居环境景观形象建设的文化艺术形象塑造中去,在充分有效满足整个现代及人类社会的回归大自然美好的自然精神与人类渴望和追求自然的强烈需求的同时,促进区域自然环境文化系统有机协调,做到最终的有利于推动整个人类社区可持续地和谐发展。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的绿化面积愈发重要。
为了更好地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是一种以自然为基础、以人民为本的城市设计理念,旨在使用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来处理城市内的水和灰水,减少城市内涝和雨水径流的负担,同时提高城市环境生态效益。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供休闲娱乐、增进人民健康的场所。
在海绵城市的理念下,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必须注重水的自然过滤和调整功能,使其成为城市水资源的重要补给点,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首先,城市公园的场地应该有利于水的自然过滤和调整。
为了在城市公园中实现海绵城市的理念,必须考虑公园本身的地形与地貌。
可以通过重新塑造公园的地形和修建植被绿地,构造出合理的水系,使得雨水可以在公园内自然渗透和自然沉淀。
布置小型人工湖泊和池塘的同时可以使得水鸟、鱼类、浮游植物等水生动物、植物可以栖息繁殖,从而达到更好的生态效益。
其次,在城市公园的设计中,可以增加雨水收集及利用设施,实现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公园的绿地上设置透水性良好的铺装或地面材料,遵循“让自然的力量为我们服务”的理念,为自然提供条件,尽量让降雨天气下落的雨水自行渗透到土壤中,以达到“让雨水变成肥料”的效果。
此外,公园还可以设置雨水花园,通过合理植被的选择和应用,将雨水收集、过滤、利用并减少径流削减,增加地下水资源,维持水体自然稳定性。
最后,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必须符合环保、节能、智能的原则。
在公园设计中,可以加入生态太阳能照明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管道清洗机器人等高新技术智能化设备,以实现“节能、智能”的绿色概念。
综上所述,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不仅有助于城市环境水资源的保护,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也有利于人民休闲娱乐和健康生活。
因此,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必须秉持海绵城市理念,整合水文、生态、绿化三大系统,注重露地排放、黒臭水体治理等众多具体问题,不断提高精细化程度,创造更加适合人民居住和健康发展的城市生态环境。
2020年第20期现代园艺1案例选择依据及概况1.1案例选择依据选择苏州真山公园作为研究案例:一方面是因为该项目是近年来苏州为数不多的,在海绵城市理念指导下建成的城市公园之一,且各方面评价较好;另一方面是因为其设计方为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土人设计)。
该公司在景观设计领域,特别是海绵城市方面具有较多的项目积累,经验丰富。
1.2项目概况真山公园地处苏州市西北部,高新区通安镇,距苏州市中心约10km,该公园原本是一个荒废的采石场,矿坑积水后形成部分水域,因常年无人管理,一度成为垃圾填埋场。
后来在构建“海绵公园”和建设“生产性的低维护景观”两大策略的指引下,设计成一个集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城市公园。
该公园水域面积达42000m2,景观绿化面积为133680m2,整个公园分别由滨水休闲区、田园山林区、田园湿地区、入口广场区等组成。
2海绵城市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关于海绵城市的相关概念,重点围绕海绵城市建设的6大技术手段:渗、滞、蓄、净、用、排,分别从道路铺装、景观设施、雨水利用、植物配置4个角度,阐述了该公园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对相关技术要点的实际应用。
既有新技术的应用,也同样存在许多限制性的缺陷与不足,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可为今后的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2.1透水铺装的使用首先,要保证大面积硬质铺装的透水性。
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公园入口广场的硬质地面均采用透水混凝土,这种材料大多由水泥、水、透水砼增强剂,掺配高质量的同粒径或间断级配骨料组成,空隙率高,具有透水性、保水性、透气性。
较好地遵循了“渗”的技术原则,有效避免了广场内出现积水问题,同时,下渗的雨水也将对地下水起到补充作用。
2.2景观设施的渗水处理在园区中,临近河流的整个慢行系统是最大的景观设施聚集区,栈道也是其中之一,是整个园区内的点睛之笔。
架空式的钢结构,表层金属格栅与木制板材的组合,很适合设置在水位有波动的河道两侧;镂空的结构,有利于调节周围温湿度,并且透气性和渗水性强,能够防止淤泥与雨水积聚,便于清洁。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和水资源缺乏问题日益严峻。
因此,“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增加城市可持续性来提高城市的适应能力。
建立“海绵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本文将从“海绵城市”理念出发,探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相关内容。
一、海绵城市理念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旨在消除城市中的水文问题,在城市范围内建造一系列生态设施来模仿自然的海绵,使水资源能够自然流动。
相比传统城市,海绵城市的雨水可以在城市中流动、蓄水和过滤,从而减少城市塌陷和洪水灾害造成的破坏。
同时,通过生态景观设计和绿化手段,海绵城市可以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和环境质量。
二、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是提高城市可持续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自然景观设计和生态工艺手段,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绿色、健康的人居环境。
下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相关内容。
(一)雨水利用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应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增加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及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公园内设置雨水花园、雨水湖等水景,将城市降雨和道路积水引入湖泊,进行雨水的自然过滤、沉淀和净化,减少城市内的洪水和水土流失。
(二)绿色景观设计绿色景观设计是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绿化植被的种植和布局,使城市公园更具人文广场的特色,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宜人、舒适的环境。
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植被选择、植被布局、花坛设置、树木配置、草坪种植和灌溉方式等因素,保证公园内植被的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
(三)生态资源回收利用除了上述内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还应注重于生态资源回收和利用。
在公园内设置有机园、菜园等农业景观来回收城市中的有机垃圾,将有机垃圾用作肥料,使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此外,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还应加强废水处理和回收利用,通过工艺手段对污水进行处理,生产出可再利用的水资源,为城市提供清洁的水源。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综合公园中的应用1. 引言1.1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综合公园中的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综合公园中的应用,是指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城市综合公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以实现城市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海绵城市理念强调通过“源头控制、在地蓄滞、分散处理、节约利用”的原则,实现城市雨水的自然循环和净化,减少城市水灾风险,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而城市综合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城市生态保障、休闲娱乐和文化教育等多种功能,具有绿地景观、水系设施、休闲活动区等多样化的特点。
将海绵城市理念与城市综合公园相结合,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城市公园的功能和价值,同时也可以实现城市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在城市综合公园中融入雨水花园、湿地公园、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实现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利用,提升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
在城市综合公园中设置海绵设施建设,可以改善城市地表径流的状况,减少城市洪涝风险,提升城市的抗灾能力。
海绵城市理念结合城市综合公园的应用效果逐渐显现,已经在一些城市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得到了较好的实践。
未来城市的发展应更多地借鉴海绵城市理念,并在城市综合公园中加强应用,共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2. 正文2.1 海绵城市理念的基本概念海绵城市理念是指一种以海绵为概念的城市规划理念,旨在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海绵功能,实现城市内雨水的收集、储存、净化和延迟排放,以降低城市洪涝风险,改善水质,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海绵城市理念的核心理念是“绿色基础设施”,通过绿色屋顶、雨水花园、湿地公园等自然生态设施来替代传统的城市防洪设施,实现雨水的自然过程化处理。
海绵城市的建设也可以有效减缓城市的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气候环境。
海绵城市理念的实现需要对城市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将雨水管理纳入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考虑范围。
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利用城市绿地、道路、建筑等各类场所,设置各种类型的海绵设施,包括雨水花园、湿地、蓄水池等,实现雨水的收集和净化。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作者:陈熠
来源:《科技信息·中旬刊》2017年第10期
摘要: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城市也在不断的优化与完善之中,最近几年海绵城市的理念逐渐凸显出来,为我们建立一个优质的社会提供更多的帮助,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在海绵城市的理念下,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不断总结和分析公园景观设计,帮助城市的雨水回收系统建立而做出努力。
满足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带来良好的城市景观。
使之成为一个以自然生态为基底,以雨水收集为景观特色的生态城市公园。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用
引言
社会的进步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设计理念也有很大的转变与突破,不再受到传统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束缚,维护好城市的建设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关系,让雨水径流污染、洪涝灾害治理以及水资源匮乏等等多种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通过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中对此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探索。
1海绵城市的理论基础
1.1海绵城市的理念
所谓海绵城市,这是一种新型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很多城市都非常需要这种理念的支持与帮助,他可以让城市更快的环节环境变化,面对再大的雨水或者是洪水灾难,也能够应对自如,具有很强的弹性,帮助城市更快的建设与发展,免除后顾之忧,全力保护城市中每一个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其实海绵城市又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合理城市排水系统是海绵城市设计的基础,所以城市建设观念需要进一步扭转。
1.2海绵城市的建设原则
1.2.1安全原则
建设海绵城市,首先需要的是城市的防洪排涝,两者相互结合起来,让城市的雨水控制系统更加安全,保证人身安全的同时,增强城市的康水灾能力,保障城市供水、用水安全。
1.2.2生态原则
海绵城市需要生态的支持,在进行海绵城市的建设时,需要有优先使用自然排水系统,让雨水能够自然排放,并得到自然的净化,积极采用水资源,提高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
1.2.3因地制宜原则
每个区域的不同也对海绵城市有不同的要求,在城市公园景观的建设中,要考虑到多种影响因素,根据区域的地质情况和水文特征,详细对开发设施和系统进行针对性选择。
1.2.4统筹建设原则
想要在园林优化中实现海绵城市的理念,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与参与合作,并进行详细的分工整理,做好最大的统筹和安排,分析园林预期的设计目标,结合社会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环保的基础上进行统筹建设。
1.3海绵城市的规划目标
1.3.1提高雨水利用率
在海绵城市理念的背景下,针对园林进行合理的优化与设计,其中雨水资源也会得到更好的应用,集蓄和渗透是更加具体的实现方法,地下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合理的补充,对径流系数进行有效控制,能够有效减少排水压力,通过池塘、湿地等一些自然水体,不断对雨水进行科学的调蓄与应用,为保护城市环境提供帮助。
1.3.2改善城市景观
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充分运用海绵城市的理论,不仅可以改变城市的景观,而且还能美化城市,在公园中,这是城市生态的敏感地带,给人民提供休闲和养老的同时,也能够为城市带来生机,它有独特的生态格局,但是与传统的开发模式相比较,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实现城市的快速发展与进步。
所以要根据城市的水环境与水文地质条件,对控制目标进行规划。
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水质污染的情况发生,才能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降低水质的污染,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2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项目概况
本文总以某城市公园为例,该公园是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在公园内部,具有很多类型的植物,在公园的西部位置,有一个水塘,在公园的北部和西部位置,都与道路路裸相邻,而且在局部位置,有一些废气简述分布在侧,通过描述不难感受到,其环境十分恶劣。
在这个公园绿地内,径流也比较分散,有很多的汇水线,布局混乱。
所以在进行公园景观设计时,需要对径流变化分布特征、承载能力等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并进行合理规划,采用多种途径,处理好公园地表径流。
例如:透水铺装或建设生物滞留设施,实现天然降水的自然消纳,最大限度的减少浪费情况的发生,充分利用水资源的优势,努力把公园塑造成湿地公园和水景主题公园。
2.2雨水花园设计
公园的雨水花园要以公园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设计,首先要对公园的自然地势进行考量,以此为依据对雨水花园采取自然式的布局形式,设计雨水公园的主要目的是消纳公园绿地坡面以及公园广场的径流。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公园微地形营造技术实施水景的具体布设,在设计之初还需要重视公园生态环境与公园设施建设之间的平衡。
雨水花园蓄水池的深度应该为250毫米,这样就可以在公园设置多个溢流口,以实现对雨水的消纳效率,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公园出现大量积水而造成水资源浪费。
对于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下的公园设置一个雨水花园就可以完全满足公园地表径流的消纳需求。
2.3植草沟设计
植草沟设计非常关键,是管理不同径流关键环节,植草沟的主要作用加强雨水下渗,降低地表径流,在公园的设计方案中植草沟设计非常科学,公园中心广场以及整个园区的道路都设计了湿植草沟,并且对植草沟的尺寸进行了非常合理的设置,设计人员经过科学的比选以及反复的实地测量的,最终确定了植草沟尺寸的设置尺寸具体为:植草沟的边坡坡度设置为
3∶1;土方开挖深度为0.45米;植草沟两侧间的距离为3.9米;其底部宽度设置为1.2米;植草沟在公园的整体长度为1200米,在雨季可消纳地面径流能力为1.2公顷。
同时公园植草沟会将地表径流引入公园水塘。
植草沟的合理设计就免去了地下排水管道的埋设,但是设计初期需要对植草沟消纳设计参数以及建设规模进行论证和计算,确保植草沟整体的结构设计合理。
2.4调蓄水塘设计
公园调蓄水塘的设计需要对公园水资源进行有效调度,在设计之初务必要平衡公园的水资源与水环境,这样就可以做到地表径流的汇总,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公园景区水景内容,依据当前公园现有设施以及资源的实际情况来看,调蓄水塘的总体面积可以设置为3.6公顷,通过面积的丈量估算,水深可以设计为1.2米的深度。
但是调蓄水塘必须要选定好的位置才能实现有效功能,所以调蓄水塘的设计必须是建立在对周边地形地势的考量与调整的基础上,这样公园的地表径流就可以通过植草沟顺利的汇集于水塘中,或者利用微地形建立直接降水汇集与水塘中。
公园调蓄水塘的设计大多数情况为,水体水位与溢流口的高度差为200毫米,常规水位与溢流水位之间的汇水量可以达成1.28万立方米。
同时公园的调蓄水塘周边还需要搭设多种植被以及假山等设施,确保水体环境的生态平衡,以满足植物生长用水需求,促进公园的植物生产。
最后在公园植草沟的末端还要将其设置为喇叭形状,并在植草沟的底部铺设鹅卵石,以此来抵御公园径流的冲刷侵蚀。
3.结语
总结全文,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在海绵城市理念的背景下,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应用研究,结合新型雨洪管理理念对城市公园建设进行指导,自然地势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加之人工技术的不断辅助,自然降水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回收与利用,在保证公园景观效果的同
时建立完善的海绵网络,丰富城市公园功能,强化其雨洪管理功能,与城市整体景观建设相适宜,并促进城市景观建设以及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建立。
满足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带来良好的城市景观,形成具有生命力的水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陈剑.西北地区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公园设计研究——以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环形公园(3期)设计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6,32(11):126-127.
[2]杜涛.基于“海绵城市”背景下的湿地水体景观设计探索——以蓬安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装饰,2016(3):138-139.
[3]胡楠,李雄,戈晓宇.因水而变——从城市绿地系统视角谈对海绵城市体系的理性认知[J].中国园林,2015,06:21-25.
[4]刘鸿琳,王跃.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规划研究─—以宜昌市六泉湖公园景观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1,11: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