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河网区水源地异味物质应急监测案例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80.66 KB
- 文档页数:4
平原河网地区水体黑臭预测评价关键指标研究程 江, 吴阿娜, 车 越, 徐启新(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摘 要: 水体黑臭判断标准尤其是关键指标的选取,是水体黑臭预测、评价和修复的依据。
在综合考虑水体黑臭的产生机理、现有国内外研究成果以及上海中心城区中、小河道水质现状的基础上,选取造成平原河网地区水体黑臭的关键指标DO 、COD M n 、BOD 5、NH 3-N 和TP 构建水体黑臭预测评价指标体系。
在结合单因子评价和综合指数评价两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预测和评价水体黑臭关键指标的控制要求:DO 2m g /L,COD Mn 15m g /L ,B OD 5 20m g /L,NH 3-N 8mg /L ,TP 0.8m g /L 。
关键词: 水体黑臭; 平原河网; 城市河流; 中、小河道; 指标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602(2006)09-0018-05Study on K ey Indicators for Judgi ng B l ack and OdorousW ateri n A rea of Plai n R iver Syste mCHENG Jiang , WU E-nuo , CHE Yue , XU Q -i x i n(K ey Laboratory o f Urbanization and E cological R estoration ,D epart m ent o f E nviron m entalScience ,East China N or m al Universit y ,Shanghai 200062,Ch i n a)Abst ract : The j u dge m ent criter i o n of b lack and odorous w ater ,especially ho w to choose the keyi n dicators is t h e base o f black and odo r ous w ater pred iction ,assess m ent and restoration .B ased on the theories o f b lack and odorous w ater ,the present researches and the background of ri v er w ater qua lity i n the ur ban districts o fShangha,i a ne w criterion was established .The ne w criter i o n is co mposed o f fi v e in -dexes ,i n cl u ding DO,COD M n ,BOD 5,NH 3-N and TP .DO 2m g /L,COD M n 15mg /L ,B OD 5 20m g /L,NH 3-N 8m g /L and TP 0.8m g /L are the li m ited va l u es o f the quantitative indexes based on the si n g l e i d entificati o n i n dexes and co m prehensive identificati o n indexes .K ey w ords : black and odorous w ater ; pla i n river syste m; urban ri v er ; s m a ll and m edium sized rivers ; i n d icator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05dzl2009); 上海市水务局科研项目(沪水科2004-05)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的命脉,不仅有水体循环、水土保持、贮水调洪、水质涵养等功能,而且还能调节温湿度、改善城市小气候,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普遍出现了城市河流被污染的现象。
净水技术平原河网典型地区农业节水减排管理措施分析围绕我国平原河网典型地区农业节水灌溉和节水减排,以太湖流域江苏省昆山市和浙江省平湖市为研究案例,在总结分析当前农业节水减排主要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典型地区水稻节水灌溉措施、取水计量监控体系和节水减排等相关情况,分析了平原河网典型地区水稻节水灌溉方式及其减排效果,提出了推进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和节水减排管理措施和推广建议,为提高我国平原河网典型地区农业节水灌溉和节水减排管理水平提供了参考借鉴。
请输入标题 bcdef作者:杨斌1,2,3,王荣昌1,2,张永健3(1.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2.同济大学生物膜技术研究所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3.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上海 200434)请输入标题 abcdefg化肥、农药是我国平原河网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源之一。
在降雨或灌溉过程中,过量及不合理施用的化肥、农药借助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或地下渗漏等途径进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节水减排”的核心是通过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排水沟和塘堰生态改造,配套采取非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实现科学灌溉、水肥高效利用,减少入湖(河)、库的面源污染负荷,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太湖流域是平原河网典型地区,农业用水量占比都很大,已经占流域用水总量的38%;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占农业用水量的83%,占流域用水总量的25%。
因为灌溉方式粗放,水肥利用率不高,农村、农业面源入河污染物比重不断加大,是入河污染物大户,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短板。
近年来,太湖流域面源污染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以江苏省昆山市和浙江省平湖市农业节水减排高效节水灌溉为例,结合水稻节水灌溉措施、取水计量监控体系和节水减排减污等相关情况,分析平原河网典型地区太湖流域水稻节水灌溉方式及其减排效果,提出推进节水减排高效节水灌溉,加强农业用水管理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推广建议。
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过程模拟与系统调控管理研究【摘要】:随着工业和生活污染源等点污染源逐步得到控制,非点源污染已成为影响城市水环境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得到各国政府和学者的重视。
在这一背景下,非点源污染过程模拟以及其系统调控管理已经成为当前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领域,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
独特的水文地貌特性使得城市化对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非点源污染过程的影响深刻。
论文以中国东部平原河网地区的上海市临港新城为例,从环境科学、生态学、水文学及管理学的交叉视角,运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室内模拟与室外试验相结合、数学模型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方法,以平原河网地区集水区特征与划分为切入点,围绕非点源污染的“源-过程-汇”和“试验-模拟-调控”两条主线,阐释了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的过程与特征,构建了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调控模型,尝试提出了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的系统调控方法、原则与核心策略。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基于平原河网地区所特有的且取得共识的水利分区/片管理体系,分析了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的特征,从空间尺度、汇流途径和调控强度三个维度,初步探讨了面向非点源污染调控的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四级划分体系:一级集水区从大尺度、高强度调控来体现研究区域与水利片的关系,重点关注重要外河;二级集水区从中尺度、中强度调控来体现功能分区和排水系统分布的关系,重点关注内河:三级集水区从小尺度、低强度腹有诗书气自华调控来体现小区域地形与集水区出口的关系,重点关注小区域河流;四级集水区主要用于数据支持和微观机理阐释。
以临港新城集水区为例,划分了1个一级集水区,13个二级集水区,137个三级集水区;二级集水区与现有规划的功能分区基本一致,可保证后续调控策略的落实。
2.论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类型划分与过程概化方法;在此基础上,运行了大量室外试验和室内模拟的第一手数据,阐释了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的过程与特征。
平原河网地区生态调水实例研究——以温瑞塘河瑞安段为例王龙华;徐海波;吴剑峰;李东祥【摘要】生态调水是通过水资源的合理调配,通过增加水体流动性、利用水质较好的水体提高较差水体的水质,同时增加水体流动性,进而改善调永区域水环境的一种措施.在区域控污、截污的前提下,如具备水源条件,生态调水值得优先选择.以温瑞塘河瑞安段为例,采用一维非定常水动力模型,对不同调水流量、水闸不同运行方式及不同截污率组合条件下的水质改善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并提出了生态调水控制方案.【期刊名称】《浙江水利科技》【年(卷),期】2014(042)002【总页数】5页(P55-58,61)【关键词】生态调水;水质模型;MIKE11软件;温瑞塘河【作者】王龙华;徐海波;吴剑峰;李东祥【作者单位】瑞安市水利局,浙江瑞安325200;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0;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20;瑞安市温瑞塘河工程建设指挥部,浙江瑞安325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1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河流、湖泊等水环境急剧恶化,为此,我国大力开展了水体修复研究。
目前,水体修复方法主要有:化学方法,如加入铁盐促进磷沉淀,加入石灰石脱氮等;物理方法,如生态调水、底泥疏浚、机械除藻等;生物修复,利用人工培育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吸收、降解水体中的有机物,从而使水体净化3类方法[1]。
各类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如化学方法见效快,但易产生二次污染;物理方法简单实用,但易反复;生物方法无二次污染,但受环境影响大。
在选择治理方法时,应尽量发挥其优势,尽可能地减少其负面效应。
在控污、截污未彻底的情况下,在有条件的地区,适时进行生态调水来改善水质,不失为一个短期内见效快、投资少的一个好方法。
但毕竟水资源有限,因此,科学调水、合理用水,提高调水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结合温瑞塘河瑞安段的生态调水实际情况,探讨合适的生态调水控制方案。
水污染的事例及治理措施一、关于XX水污染的案例事件概述:2007年5月29日XX省XX市城区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市民纷纷抢购纯洁水和面包。
而自来水公司已经采取了所有能够使用的过滤和净化手段,几乎不计本钱,但还是难以从根本上除掉臭味。
污染原因:由于前几年XX省发文要求XX市制止开采地下水,XX居民的生活用水全部来自太湖。
蓝藻每年都会爆发,但这次规模最大,对自来水供给的影响也最严重。
入夏以来,XX市区域内的太湖水位出现50年以来最低水位,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诸多因素导致蓝藻提前爆发,影响了自来水水源地水质。
根据专家的意见,这次沙渚水源地水质异常,主要是水中含有的蓝藻死亡腐烂,快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水体缺氧性腐变,再加上太湖水位下降导致取水口太湖底泥上泛,从而使水体产生异味。
据专家介绍,从太湖来讲,水中的营养性物质氮、磷的含量较高,这为藻类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创造了有利的内部条件,今年以来,气温偏高,水位较低,藻类便大量繁殖,再加上它有随风向、湖流漂移的特性,因此,气温偏高是“蓝藻疯长的主要原因〞。
XX梅梁湖水域较易发生藻类集聚现象,集聚后,藻类会逐渐死亡,导致水体产生臭味。
而且,对于太湖蓝藻接下来的走势和监测数据显示,以及之后几个月气温升高,太湖蓝藻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应对措施1、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根本上控制污染源,在环太湖流域淘汰污染企业,加快工业布局和产业构造调整步伐,要求市自来水总公司全力以赴,不计本钱采取技术措施强化处理,提高自来水出厂水质。
2、严格保护饮用水源,确保群众饮水平安,严历打击危害饮用水源平安的环境XX行为,坚决撤除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
3、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力度。
4、尽快建立有权威的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对于管理太湖这样的跨行政区域的河流可以设立一个统一的河流管理机构,订立对各方都有约束力的管理方法。
5、水质监测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加大监测力度,24小时值班,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蓝藻的打捞力度;商贸部门要组织好净水采购,力保市场供给和稳定。
考虑初期雨水污染的平原河网地区活水效果分析高成;顾春旭【摘要】以盐城市核心区为例,构建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在常态补水方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随初期雨水径流进入河道的污染物,分析初期雨水污染对活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水方案的水质改善效果与引水水质和污染物浓度分布有关;活水目标相同时,考虑初期雨水污染的活水时间较未考虑初期雨水污染的长;由于汇流时间不同,考虑初期雨水污染时,上游断面的污染物浓度峰值时刻和达标时间较下游断面有所推迟.【期刊名称】《水资源保护》【年(卷),期】2019(035)003【总页数】7页(P69-75)【关键词】平原河网;初期雨水;活水补水;水量水质数学模型【作者】高成;顾春旭【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25;X522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水系水环境质量也在不断恶化。
流经城市的河流水质恶化,大部分城市水体达不到景观娱乐水质标准[1-2]。
平原河网地区水系错综复杂,河流坡度很小,水动力条件差,水环境问题更加突出[3-4]。
在控源截污的同时,活水补水能够有效改善平原河网地区水动力条件,是保证水体流动的重要措施。
研究活水补水的水环境改善效果,对解决平原河网城市水环境问题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目前国内关于活水补水的研究主要针对水动力条件改善、水质的改善以及引水格局和补水方式,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平原。
从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引水配水、畅流活水、引清活水的研究案例来看,通过调水引水来改善水环境质量,主要体现在河道断面流速加大、主要污染物浓度降低和河道水位的抬升等方面[5-6]。
通过优化引水路线、引水格局,可以实现重要节点的水质达标[7-8];通过优化补水方式,可以在保证水质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实现引水水源和水量的优化[9]。
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从常态下活水补水的工程建设、调度方式、引调水量等方面对水质改善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未考虑雨天初期雨水污染这一重要因素对活水效果的影响。
平原河网地区排水管网提质增效案例平原河网密集区域大量外水入渗导致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收水量超负荷问题时常发生,排水系统入渗问题严峻且亟待解决。
以某污水服务片区为例,前期通过水质平衡定性水质特别缘由,以主管表征点水质作为溯源依据,对关键节点水质/水量分析,精确定位重点问题片区,排查共发觉影响水质浓度问题120处,对较严峻问题点修复后,管网液位整体下降,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稳定提升至250 mg/L水平,对比污水处理厂处理量“挤外水”率达到40.6%。
1 项目概况某污水处理厂位于太湖流域内,降雨充足,水系发达湖荡众多,河道储水量大。
污水处理厂近期建设0.5万m³/d,负责收集处理约3.68km²居民生活污水,服务片区包括:污水管网75 km,提升泵站1座,小区40余个,其中市政干管16km、小区支管59km,规划设计为雨污分流排水体制。
该区域地下水丰富且水位偏高,河道景观水位常年高水位,由于小区雨污水分流不彻底、错接混接问题较多、检查井及管网年久失修等问题,导致外水入渗严峻,管网长期保持高液位运行,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浓度偏淡。
2“一厂一策”管网提质增效思路2.1 排水系统现状评估夜间最小流量法、用水量折算和污染物平衡计算法是排水系统中较为常用的三种评估方法,由于水质、水量及河道等因素均为动态变化值,不同评估结果只可作为提质增效的本底数据作参考。
(1)夜间最小流量评估法。
在某连续晴天选取进厂前市政窨井作为监测点,通过安装流量计进行液位、流量及瞬时流速监测,选取最具有特征性流量曲线进行分析。
ALKASE在讨论马来西亚小区用水规律时确定夜间最小流量为3:00~3:30时间段,陆尘宇在测定深圳居民用水曲线时认为4:00是该地区最小用水时间。
依据监测流量曲线来看瞬时流量的高峰基本与用水量高峰全都,但夜间自来水售水量较少的状况下仍有较大流量水流,考虑不同地域用水习惯略有偏差,但大致最小夜间流量时间段基本全都,选取1:00~4:00的时间段内979m³作为外水入渗量,通过连续监测该区域日均流量为179.7m³/h,日监测流量为4313.3 m³,当日污水处理厂处理量为4246 m³(核算监测与统计误差,数据基本全都),选用最小夜间流量法计算外水入渗量为22.7%,见图1。
浅析水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案例摘要:本文笔者结合近年来发生的较为典型的环境污染突发事件为例,结合工作经验简要分析了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时应急监测工作的重点所在,并阐述介绍了当污染事件发生时如何做到合理科学的处置与应对。
关键词:突发事件;环境污染;监测;应急管理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the more typical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mergencies for example, combining with the work experience focus on emergency monitoring work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response to sudde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vent is introduced, and when the pollution incident occurred when how to do reasonable disposal and respond to science.Keywords: emergenc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onitoring; emergency management环境污染应急事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不可控性,对环境的影响具有复杂性、瞬时性和不可逆性,如果在应急监测和现场处置过程中不能抓住重点和要点,决策不力,延误了时机就可能对人类健康及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威胁。
作为一线环保监测及管理人员,掌握一定的应急监测经验尤为重要。
1、案例分析1.1 突发事件起因2011年1月3日清晨5:40分,我局接到市政府应急办通知我市辖区107国道李家寨龙湾1号桥处有一辆化学品运输车辆翻车,并造成化学品环己酮持续泄漏。
通过对事故车辆调查了解,和沿东双河双岸两次实地踏勘,这起环境突发事件的起因是由于交通事故引发的.环己酮运输车辆为冀A-69520装载30t液体环己酮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且有毒有害,有致癌作用),是由河北省石家庄市出发向湖南省岳阳市运送,因路面结冰于2:40左右发生侧翻,车体与罐体分离,并造成罐体裂缝,导致装载的液体环己酮持续泄漏。
太湖水源地水体异味检测及预警系统随着我国工农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生态环境不堪重负。
由于工农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大,市政污水处理负荷加剧,导致自然水体不断遭受污染,各大湖泊富营养化严重,饮水安全问题一直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湖泊富营养化是指水体接纳过量的氮、磷等营养性物质,使得水体中藻类以及其他生物过度繁殖,水质恶化,使水域生态和水功能受到破坏,继而为蓝藻暴发创造条件,使水资源利用遭到破坏,给湖泊水环境及其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后果的过程.湖泊富营养化是全世界面临的水环境问题.我国66%的湖泊和水库均处于富营养化的状态,尤其是太湖、巢湖和滇池三大湖泊,富营养化状况严重.湖泊富营养化带来的最大问题在于蓝藻的异常生长和暴发,蓝藻暴发会造成水体大面积水质恶化,不但破坏了暴发水域内的自然生态和水质质量,对饮用水供应系统造成污染,而且会产生大量腐败物质和臭味,严重影响了水域的生态景观,甚至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1太湖蓝藻暴发事件2007年4月下旬太湖出现了全湖水华暴发的现象。
5月28日,江苏省无锡市贡湖水源地水质恶化,水源区出现大范围的污水聚集团,无锡最大的贡湖水厂自来水出现严重恶臭味。
在太湖暴发的蓝藻水华引发了当地严重的饮用水危机。
城区的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并造成了市民对饮用水质量问题的不小恐慌。
太湖水质富营养化问题由来已久,每年6到9月份,太湖无锡水域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蓝藻暴发事件。
但是2007年蓝藻的提前暴发,以及无锡市的饮用水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太湖上游水域的严重污染,富营养化问题的由来已久,预警机制和防治措施的欠缺,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种种难题.近三年,国家强制关闭了太湖流域近千家中小型化工厂、造纸厂等高污染单位,较为有效的抑制了太湖水质的迸一步污染恶化,国家投入大量财力实施“引江济太’’工程,又进一步缓解了太湖富营养化造成蓝藻暴发的状况。
第9卷第3期2017年6月环境监控与预警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ForewarningVol.9,No.3June2017D01:10. 3969/j. issn. 1674-6732.2017. 03.南通平原河网地区典型农田系统地下水硝态氮污染调查戴轩宇,徐爱兰,姚颖(南通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南通226006)摘要:针对平原河网地区典型农田系统灌溉施肥带来的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采集南通地区蔬菜地、水稻-小麦轮作地、水稻-油菜轮作地和桑地地下水样品,分析了不同农田种植体系下的地下水污染程度。
结果表明,蔬菜、桑地、水稻-油菜轮作、水稻-小麦轮作地地下水的硝态氮(N)平均值分别为12.2,9.53,7.95和6. 12 mg/L,与氮肥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 系;研究区域地下水硝态氮超III类标准率(>20 mg/L)的为4. 8%,表明地下水已部分受到硝态氮污染。
关键词:平原河网地区;农田;地下水;硝态氮;南通中图分类号:X5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1674 -6732 (2017) 03 -0053 - 03 Investigation on Nitrate Pollution of Groundwater in Typical Farmlands of Nantong Plain River NetworksDAI Xua n-y u,X U Ai-lan,Y A0 Yingl Nanto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Nantong, Jiangsu 226006 , China)A 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ith fertilization and irrigation to typical farmlands in Nantong plain river networks, this article took vegetable, mulberry, rice-wheat rotation, rice-rape rotation corresponding groundwater samples in Nantong, analyzed the N03- N accumulation of different farm utilization and its effects on groundwat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N03- N in vegetable, mulberry, rice-rape rotation, rice-wheat rotation corresponding groundwater were 12.2, 9.53, 7. 95 , 6. 12m g/L, the concentration ha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nitrogen fertilizer consomption. There were 4. 8% of samples exceeding the maximum permissible limit for groundwater (20 m g/L) ,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groundwater of investigative zone was partially polluted by N03- N.Key w ords:Plain river networks;Farm land;Groundwater;N03-N;Nantong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支撑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地下 水资源又是重要的环境要素,能直接影响和改善生 态环境状况[1]。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保护前沿, 2023, 13(1), 131-134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ep https:///10.12677/aep.2023.131016水源地水体嗅味产生原因及去除方法探析李耀强,金敬慈,严爱兰*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省农村水利水电资源配置与调控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收稿日期:2023年1月17日;录用日期:2023年2月17日;发布日期:2023年2月27日摘要 针对近几年,水体嗅味问题的日益加剧,饮用水嗅味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饮用水中嗅味问题主要来源于土臭素和2-甲基异莰醇,本文对这两种物质的来源,以及处理办法进行了叙述,主要从物理吸附、化学氧化、生物降解和组合工艺这几种技术进行分析,阐述了各处理办法之间的优缺点。
关键词土霉味,二甲基异莰醇,土臭素Analysis on the Causes of Smell and Taste in Water Source Areas and Its Removal MethodsYaoqiang Li, Jingci Jin, Ailan Yan *Zhejiang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Zhejia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Rural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Regulation, Hangzhou Zhejiang Received: Jan. 17th , 2023; accepted: Feb. 17th , 2023; published: Feb. 27th , 2023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 of smell and taste of water body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and the problem of smell and taste of drinking water has become a hot spot of social concern. The odor problem in drinking water mainly comes from geosmin and 2-methylisoborneol.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source of these two substances and the treatment methods, mainly from the aspects of physical adsorption, chemical oxidation, biodegradation and combined process. Several tech-niques are analyzed,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treatment are described. *通讯作者。
1引言广东某市以河道的旖旎风光闻名遐迩,但近年来水环境污染问题却不断涌现。
本文以片区某标段水环境整治为案例,分别从主要问题、整治方案、典型技术以及建设模式等方面展开分析,总结河网地区水环境治理方案,以期为类似地区的黑臭水体综合治理[1-2]提供借鉴。
2流域概况与问题识别2.1片区流域概况流域位于全市北部,其北、东、南三面均被西、北江入海的支流所环抱。
整个流域被分隔为相对独立的6个面,流域面积约74km 2。
流域内共包含68条河涌,总计约117km ,其中劣V 类河涌27条,占比40%。
2.2片区流域问题识别流域内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如下:(1)管网覆盖率低。
污水直排入河现象普遍存在,管网覆盖率仅约0.38km/km 2。
(2)工业厂区及排口多。
工厂污水排放执行DB 44/26—2001《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第二时段一级标准直排入河。
(3)潮汐影响。
流域内河涌一日之内两次涨落潮,导致污染物在河涌内震荡。
(4)河涌淤泥导致污染物持续释放。
水网地区流速低,河涌底泥较多,底泥深度多为0.5m 以上。
(5)鱼塘换水污染河道。
鱼塘分布广,换水水质差,实测平均水质COD 、氨氮和总磷分别为96.5mg/L 、1.23mg/L 、0.78mg/L 。
鱼塘换水直排河涌。
3综合整治方案3.1治理目标目标是全面消除黑臭,5项指标(溶解氧、COD 、氨氮、总磷和石油类)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 类标准。
【作者简介】厉智成(1989~),男,山东日照人,工程师,从事污水处理与水污染防治研究。
河网地区水环境治理案例分析Case Analysis of Water Environment Treatment in River Network Area厉智成,程树辉,李灵珍,乔昕,郭鑫宇,寇晓霞(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6)LI Zhi-cheng,CHENG Shu-hui,LI Ling-zhen,QIAO Xin,GUO Xin-yu,KOU Xiao-xia(Beiji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Beijing 100086,China)【摘要】以广东某地区水环境治理为案例,从水环境问题识别、整治思路与措施、建设模式3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水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案例分析及经验总结作者:安雅娟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7期摘要:以近年来典型的环境污染突发事件为案例,对应急监测和现场处置过程进行了详细回顾和总结,分析了面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的重点和要点,对环境污染事件中现场处置与应急管理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监测应急管理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mergency monitoring caseanalysis and research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typic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mergency event, emergency monitoring and disposal site in detail the process of review and summary, analysis of the face of the sudde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 emergency monitoring for the main, to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vent site disposal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train of thought and method are discussed.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mergencies;Emergency monitoring;Emergency management中图分类号:X5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作者简介:安雅娟(1979-),女,河北保定人,工程师,本科,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突发环境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事件。
·环境预警·平原河网区水源地异味物质应急监测案例分析郁建桥,吕学研,刘雷(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南京210036)摘要:平原河网区河流纵横交错,污染物质的迁移途径复杂多变,其内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难度大。
以江苏省近期发生的一起水源地污染事故为典型案例,分析了污染物浓度沿程的变化特征以及典型断面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特征,总结事件处置的经验,为同类事件的处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平原河网区;水源地;应急监测中图分类号:X8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32(2014)06-0008-04Analysis on an Emergency Monitoring Case of Extraneous Odor Substances in the Water Sources Located in Plain River Network AreaYU Jian-qiao ,LU Xue-yan ,LIU Lei(Jiangsu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Nanjing ,Jiangsu 210036,China )Abstract :The river network in plain area is a complex system.The moving of pollutants in the system is hard to predict ,leading it hard to conduct emergency monitoring of water sources.In this paper ,a water source pollution accident in plain river network in Jiangsu Province was taken as a typical example.Variations of the pollutants along the main rivers were analyzed.Variations of the pollutants in typical monitoring section were also taken into account.The useful experience was summarized and provided as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accidents.Key words :Plain river network area ;Water source ;Emergency monitoring收稿日期:2014-07-18;修订日期:2014-08-10基金项目:江苏省省级环保科研基金项目(2013058)。
作者简介:郁建桥(1966—),男,研究员级高工,硕士,主要从事环境监测与研究工作。
伴随着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化学工业原料的产生量与消耗量也日益增加。
化学物质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突发性污染风险。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具有污染物质浓度高、历时短等特点,对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危害更大[1]。
作为重要的环境敏感目标,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是目前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置措施研究的主要内容[2-5]。
平原河网区河流纵横交错,污染物质的迁移途径复杂多变,导致其内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难度增加。
对江苏省近期发生的一起水源地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对事件处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总结与思考,以期为同类事件的处理提供参考。
1案例概况2014年某月某日,里下河地区发生水质异味物质污染事故。
相关部门接到通知后,积极组织应急人员赶赴现场。
事故发生地为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河流纵横交错,水流流向不定且水量交换频繁,污染物迁移路径复杂[6]。
为了确保下游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相关部门又协调省内其他3个地市技术人员自备仪器设备驰援应急现场。
经过现场人员6个昼夜的通力合作,准确掌握了目标物质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切实保证了下游城市取水口的水质安全。
2事故处置方案事故发生地位于平原河网区,水系复杂,污染物质迁移路径难以掌握,且环境敏感目标众多。
应急人员赶到现场后,立即协调相关部门,充分了解当地水系分布、水体流向及环境敏感目标分布等基第6卷第6期2014年12月环境监控与预警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Forewarning Vol.6,No.6December 2014础资料,根据资料制定事故处置方案:(1)根据当地水系特征,将应急人员分成3路。
其中,西线人员以污染源排查为主;中线以饮用水源地水质保障及污染带跟踪为主,是该次事故的重点;东线主要关注污水团对其他水源地可能造成的影响,当确认污染带对其不产生影响后即停止东线应急监测。
(2)目标污染物为难溶于水的有机化学物质,且嗅味阈值较低,自然挥发是其浓度衰减的主要途径,引水稀释的效果不明显,故协调水利部门,通过闸坝控制、泵站抽引加速污染物质向河网外围迁移,缩减污染带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时间。
(3)随着污染带向下游迁移,由于自然挥发,污染物质浓度会明显降低,但是在水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污染带的前后距离将拉长,对下游敏感目标断面的影响时间也较上游断面长,紧急调配人员、物资支援下游断面的应急监测工作。
(4)根据水流速度,测算污染带影响下游敏感目标的时间,并据此布设断面开展实际跟踪监测。
监测断面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定监测点,位于地区交界、饮用水源地及其他特定位置,主要用于监控污染物质浓度的变化过程(图1);第二类是移动监测点,在污染带进入取水口上游10km范围时开始布设,用以捕捉污染带前锋和峰值,判断其对水源地的潜在影响。
(5)污染带的迁移速度约为1.1km/h,据此,设定固定监测点监测频次为1次/2h,移动监测点1次/1h;当污染带影响到水源地时,水源地的监测频次调整为1次/1h;当污染带离开水源地后,监测频次调整为1次/4h,若污染物质连续24h浓度低于某一限值,则认为影响结束,停止该断面应急监测。
3污染物浓度沿程变化特征以TD大桥为起始断面,分析污染物质浓度峰值在TD大桥至YCCD水厂取水口断面段的变化情况,各监测断面离起始断面的距离及污染物质浓度峰值的监测结果如表1所示。
结果表明,污染物质浓度峰值在前半程呈快速降低趋势,随着浓度降低,污染物质浓度峰值衰减的速度逐渐趋于平缓。
污染物浓度峰值随距离变化的拟合结果(图2和图3)表明,两种污染物质浓度峰值随距离的增加呈显著的指数模式衰减,充分印证了关于污染物质图1监测点位分布浓度沿程衰减的判断。
表1各监测断面污染物质浓度峰值监测结果断面名称距离/kmρ峰值/(μg·L-1)物质A物质B TD大桥0244.063.2SY大桥10203.048.5 DT水厂取水口27173.964.0DT-DF交界4134.920.0 DF水厂取水口上游9km5214.38.9DF水厂取水口上游4km5710.05.7 DF水厂取水口618.65.6LD大桥7111.16.8 YCCD水厂取水口上游6km751.71.2 YCCD水厂取水口上游3km781.71.3 YCCD水厂取水口811.40.94典型断面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该次事故的目标污染物为两种难溶于水的有机化学物质,自然挥发是其浓度衰减的主要途径。
随着浓度降低,污染带在水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将显著拉长,对敏感目标的影响时间也将显著延长。
污染物浓度峰值变化监测结果表明,随着污染物质的衰减,下游断面污染物质的浓度峰值已经显著降低,至YCCD水厂取水口时已分别降至A物质1.4μg/L和B物质0.9μg/L。
为了分析污染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特征,选择TD大桥、DT水厂取水口和DF水厂取水口3个典型断面,分析污染物质浓度在这些断面的变化特征。
图2A污染物质浓度峰值随距离的衰减图3B 污染物质浓度峰值随距离的衰减监测结果(图4—6)表明,污染带前锋在15日15:20到达TD 大桥断面,约14h 后,主污染带到达,持续影响大约7h 后,主污染带离开TD 大桥断面。
17日11:25,污染带前锋抵达DT 水厂取水口断面,约9h ,主污染带开始影响该断面水质,影响时间大约持续8h 。
19日04:00,污染带前锋开始影响DF 水厂取水口断面,主污染带随后也很快影响该断面,影响持续了约24h。
图4TD 大桥断面污染物质浓度变化典型断面污染物质浓度变化分析结果显示:在上游断面,主污染带与污染带前锋之间存在较大的时间差,TD 大桥断面约为14h ,DT 水厂取水口断面约为9h ,而下游断面主污染带与污染带前锋之图5DT水厂取水口断面污染物质浓度变化图6DF 水厂取水口断面污染物质浓度变化间的时间差较小,DF 水厂取水口断面约为2h 。
该次事故的主要污染物质是两种有机工业化学品,难溶于水,因此水流的稀释作用有限,自然挥发是物质浓度降低的主要途径。
随着浓度降低,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污染带内污染物质的浓度趋于均一化,最直观的表现是上游断面主污染带的影响时间显著低于下游断面,TD 大桥断面约7h ,DT 水厂取水口断面约9h ,而DF 水厂取水口的影响时间则长达约24h ,表明处置方案中对于应急时间及人员、物资需求的判断是正确合理的。
5污染带推移预测情况对污染水体的监控显示,污染带前锋16日20:00到达SY 大桥,17日11:25左右到达DT 水厂取水口;污染峰值17日04:45到达SY 大桥,20:15左右到达DT 水厂取水口。
依据SY 大桥和DT 水厂取水口监测点位之间的距离以及污染物通过时间推算,污染水体往下游的推移速度约为1.1km /h ,污染带前后距离超过25km 。
在水流速度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预计污染水体影响下游DF 水厂取水口的时间为19日00:00,影响YCCD 水厂取水口的时间为20日01:00。
实际监测结果表明,污染带前锋到达DF 水厂取水口的时间为19日04:00,到达YCCD水厂取水口的时间为20日10:00,均较预测时间有所延迟。
事故所在区域为平原河网区,河流纵横交错,水系复杂,水体流速难以保证均匀不变。
应急监测任务重,时间紧,难以对影响时间做出精确的预测。
受沿程支流影响,污染带影响下游断面时间的预测值和实际值的误差较上游断面显著增加。
虽然以上游流速预测的结果较实际时间有所提前,但是这为下游断面的应急监测应对提供了充足的准备时间。
6结论与思考该次事故地点位于里下河平原河网地区,河道纵横交错,水流交换频繁,导致影响范围广,涉及区域内的3市6地,投入人员280人,现场监测仪器5台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