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8
社会保障学(本)形考作业四(针对教材7~13章)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或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4分)1、我国工伤保险的实际缴费主体是()。
C A、用工单位和职工个人B、职工个人C、用工单位D、政府2、我国生育保险的资金筹集方式是()。
CA、政府全额负担B、政府与企业按比例分担C、企业按不超过工资总额1%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职工个人不缴费D、企业按不超过工资总额1%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职工个人要缴费3、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针对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由政府为其提供物质和服务帮助,从而帮助他们摆脱()的一种生活保障制度。
BA、贫困B、生存危机C、精神状况不良D、疾病困扰4、对于社会救助缓解贫困的作用,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BA、社会救助可以让贫困人口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准B、能够对失业人员进行再雇用训练与辅导,帮助失业人员创业或再就业C、社会救助能够帮助那些因遭遇灾害、急难等突发事件而难以维持生活的群体D、随着国家财力和社会救助水平的提高,社会救助能够促进受益群体的全面发展,享受与其他群体同等的教育、政治和社会权利,从而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威胁。
5、下列哪项不属于住房福利的主要内容?() AA、无障碍设施建设B、住房财政补贴C、住房金融政策D、公共房屋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老年人福利内容的是()。
CA、老年人收入保障B、老年人生活照料C、长期健康护理D、老年人社会服务7、下列哪项不属于教育福利?() AA、企业职业培训B、免费或低费教育体系C、国家助学贷款D、奖学金8、社会优抚是国家专门为伤亡的军人、人民警察和()提供抚恤,为军人和人民警察及其家庭提供优待,为退出现役的军人予以生活安置和就业安排而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
DA、公务员B、社会人员C、事业单位人员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9、“军官退出现役后,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
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指以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或由于各种原因遭遇困难时给予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指以政府为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因失业而收入来源断绝时,实行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以维持其基本生活水平的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部分。
3.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指依据法律规定,政府和社会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无收入和低收入的个人或家庭给予帮助,满足其生存需要的制度,是保障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4.社会福利狭义的社会福利作为社会保障的一个组成部分,指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建立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免费或优惠提供服务和以实物发放、货币补贴等形式,向全体社会成员或特定人群给予帮助,以保证和改善其物质文化生活的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较高层次。
广义的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同义。
5.慈善事业慈善事业通常是指社会成员在自愿基础上,通过合法的社会组织,以社会捐献的方式,按特定的需要,把财富集中起来,再通过合法途径,无偿地对遭受不幸而无力自行摆脱危难的人给予救助的行动。
历史上和现有的形式有:官办慈善事业(亦称官办济贫)、宗教慈善事业、民办慈善事业(包括民间组织和个人举办的)。
6.济贫法济贫法主要指英国1601年颁布的《济贫法》和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济贫法修正案》,前者被称为“旧济贫法”,在历史上首次由政府以立法形式规范济贫事业;后者首次明确对穷人的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在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7.互助组织互助组织指多种多样的群众自发、自愿建立起来互助合作的组织。
组织成员在自愿基础上,通过按规定交费的方式聚集资金,以使参加者在遭遇各种风险处于危难时得到救助。
8.《劳动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及其修正案,规定了城镇企业职工应享受的劳动保险和福利的项目、待遇标准、资金来源及管理制度等,是新中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和计划经济时期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依据。
社会保障学(本)期末辅导(文本)(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保障处理的是公共关系,即政府与(B.国民)的关系。
2.现代社会保障历史上第一个正式法律制度是(D.英国的《济贫法》),它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
3.丹麦学者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在《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中以福利分配的“非商品化”(decommodification)程度为标准,将西欧和北美国家的福利体制划分为三种类型,不包括(D.“凯恩斯主义”)。
4.“非商品化”是指不把(C.劳动力)作为商品,让福利分配与劳动贡献脱钩。
5.在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的《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一书中,“非商品化”是指不把劳动力作为商品,让(C.福利分配)与劳动贡献脱钩。
6.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实行(D.高税收)、高福利,在福利分配方面有均等化倾向,福利分配的资格与个人劳动贡献或缴费记录关系不大,而主要取决于公民资格或居龄。
7.德国采用的社会保障模式是(B.社会保险型)。
8.新加坡采用的社会保障模式是(D.个人储蓄型)。
9.实行雇员单独负担社会保障费用这种方式的国家主要是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其中(C.智利)最有代表性。
10.以下哪项不是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保障原则?(B.通过高额累进税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是不必要的和不合理的)1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原则的是(D.个人与企业相结合)。
12.(A.平等)是对两项或对多项事物客观状态的比较描述,用来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13.(B.公平)是主观价值,是一种观念,用来评价事情的合理性,回答“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样”的问题。
14.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原则?(C.收益最大化原则)15.在社会保障基金筹集过程中,要遵循(C.收支平衡)的原则。
16.与完全积累制相比,现收现付制的特点在于(A.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相对较小)。
17.养老保险一般是指由(A.政府主办)、保障退休老人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一、判断题对1、社会救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
错2、新加坡是亚洲第一个推行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
错3、社会统筹型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模式往往与完全积累型的筹资模式联系在一起。
对4、社会福利是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服务对象的社会保障制度。
对5、社会保险是个人消费品的一种再分配形式。
二、名词解释1、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所遭受的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及其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的必要的物质补偿以保障劳动者或其遗属的基本生活以及为受伤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和康复服务的一种社会制度。
2、就业广义指劳动力要素和生产资料要素结合的状态。
狭义指具有劳动能力并处在法定劳动年龄阶段的人从事某一岗位的工作或合作的社会经济活动以获取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一种活动。
3、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生活在法定最低收入水平之下的社会成员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的救助形式。
4、失业保险是旨在通过能为符合条件的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相关服务来增强劳动者抵御失业风险能力的一个社会保险系统。
5社会保障: 是国家或社会法律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在中国社会保障则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6养老保险是对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因年老而退出社会劳动后能够获得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的、稳定可靠的经济来源的社会保险项目。
三、简答题1、简述社会福利的特征。
答①政府的主导性。
②对象的全民性。
③目标的高层次性。
④实现形式的多样性。
⑤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
2、简述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经验。
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经验有①尊重本国的国情。
鉴于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发展实践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发展中国家不再单纯按照已有的社会保障模式来建立自己的社会保障制度而是尊重本国的国情努力探索着适合本国的社会保障道路。
工伤保险是什么意思工伤保险工伤险和意外伤害险差异工伤保险与意外伤害保险的区别:概念: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在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性疾病的劳动者及亲属提供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医疗和职业康复等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意外伤害是指人的身体和生命受到外来和不可抗拒因素的意外伤害后,根据投保对双方约定的契约和投保额,从保险公司获取相应的赔偿。
赔偿:这两个保险不重复,如果出现事故则意外伤害保险和工伤保险都要进行赔付的,医疗部分是分摊赔付,工伤保险报销一部分,剩余部分由意外伤害保险保险。
身故残疾则都要进行赔偿的。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属于商业保险,对象主要针对伤者的医药费;工伤保险属于社会保险,对象是工伤职工的包括医药费在内的相关权利保障及待遇。
两者不能相互替代,可以同时适用。
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一种,保险力度大,保险范围广。
而工程意外伤害保险是商业保险的一种,保险力度和范围都不及前者。
工伤保险、工程意外伤害保险:工伤保险是指企业须提供近期工伤保险缴费凭证复印件,同时交验原件(工伤保险请到注册地社保中心办理);工程意外伤害保险是指2004年8月1日以后有新开工工程的企业需要提供工程意外伤害保险缴费凭证,同时交验原件。
工伤认定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二)醉酒导致伤亡的;(三)自残或者自杀的被保险人职工在工作中受伤或突发疾病死亡,构成工伤是无异议的,但投保建设工程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附加医疗保险后,其工伤风险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转移,这是因为建设工程意外伤害保险附加医疗保险与工伤保险存在如下不同:(一)伤残标准的不同。
《社会保障学》部分答案一、1.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在中闰,社会保障则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劲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包括,依法建立;突出以人为术;具有经济福利性和属于社会化行为等必要要素。
2.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据法律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问筹资,目标是保障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而失去工资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此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3.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与社会面向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它通常被视为政府的当然责任或义务,采取的也是非供款制与无偿救助的方式,目标是帮助社会脆弱群体摆脱生存危机,保障其生存权。
4.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它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内在的结构,项目设置等,具体足指国家依法建立起来的保障国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系统-是由保险,救助,福利,互助和个人自我保障等相互联系的予系统编结成的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社会安全网”。
5.福利国家型:是以福利经济为理论依据,以公民权利为核心,以福利普遍性和保障全面性为原则,以国家为直接责任主体,以国家为全体国民提供全面保障为基本内容,以充分就业、收入均等化和消灭贫困等为目标的一种社会保障模式。
二、单项选择题1.A 2. C 3.A 4.A 5.A三、1.ABC 2.AB 3.ABCD 4.ABC 5.ABC四、1.社会保障的特点包括哪些方面。
1.社会保障是一种防范风险并试图减轻人类苦难的社会制度。
2.社会保障学假设人性“善”,认为人是非理性的,所推崇的原则是团结互助,同舟共济。
3.社会保障是一种收入再分配形式。
4.社会保障是依法进行的,需要严肃性、权威性和公信力。
名词解释1.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指以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或由于各种原因遭遇困难时给予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 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指以政府为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因失业而收入来源断绝时,实行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以维持其基本生活水平的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部分。
3. 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指依据法律规定,政府和社会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无收入和低收入的个人或家庭给予帮助,满足其生存需要的制度,是保障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4. 社会福利狭义的社会福利作为社会保障的一个组成部分,指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建立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免费或优惠提供服务和以实物发放、货币补贴等形式,向全体社会成员或特定人群给予帮助,以保证和改善其物质文化生活的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较高层次。
广义的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同义。
5. 慈善事业慈善事业通常是指社会成员在自愿基础上,通过合法的社会组织,以社会捐献的方式,按特定的需要,把财富集中起来,再通过合法途径, 无偿地对遭受不幸而无力自行摆脱危难的人给予救助的行动。
历史上和现有的形式有:官办慈善事业(亦称官办济贫)、宗教慈善事业、民办慈善事业(包括民间组织和个人举办的)。
6. 济贫法济贫法主要指英国1601年颁布的《济贫法》和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济贫法修正案》,前者被称为“旧济贫法”,在历史上首次由政府以立法形式规范济贫事业;后者首次明确对穷人的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在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7. 互助组织互助组织指多种多样的群众自发、自愿建立起来互助合作的组织。
组织成员在自愿基础上,通过按规定交费的方式聚集资金,以使参加者在遭遇各种风险处于危难时得到救助。
8. 《劳动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及其修正案,规定了城镇企业职工应享受的劳动保险和福利的项目、待遇标准、资金来源及管理制度等,是新中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和计划经济时期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依据。
2019年电大《社会保障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社会保障体系:指社会保障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系统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
社会保障基金:指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而通过各种渠道建立起来的、法定的、专款专用的经费。
企业年金:是企业举办的一项养老保险计划,员工退休后获得的养老收入,被称为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二支柱。
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为增进与完善社会成员尤其是困难者的社会生活而实施的一种社会制度,旨在通过提拱资金和服务,保证社会成员一定的生活水平并尽可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障税是一种按受益原则征收,由获得某种特定收入的纳税人缴纳,专项用于社会保险方面的直接税种,是世界上比较流行的为筹措社会保障基金而开征的一种税。
充分就业:是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
充分就业并不等于全部就业或者完全就业,而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失业。
但所有的失业均属于摩擦性的和季节性的,而且失业的间隔期很短。
通常把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的就业水平称为充分就业。
最低保障线:又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国家为救济社会成员收入难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的人口而制定的一种社会救济标准。
商业保险:所谓商业保险是指通过订立保险合同运营,以营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由专门的保险企业经营。
社会保障:以立法的形式确定的、由国家举办并承担责任、以国民收入再分配方式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社会稳定机制。
失业社会保险: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劳动者,在其因非个人原因而失去工作从而失去收入来源时,由国家或社会保险机构向其提供一定物质援助或现金补助,以保障失业者及其家属基本生活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就业关联制度:属于“收入维持”方案的一种。
它规定:享受年金或其他定期补助的权利,一般取决于工作或独立劳动时间(即工龄)的长短;家属津贴和工作保障则取决于是否存在雇佣关系。
政府是所有保障待遇的最后保证人。
普遍保障制度:属于“收入维持”方案的一种。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学历教育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社会保障学形成性考核册平时作业一(第一章至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10分)(1) B (2)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10分)(1)ABD (ABCD)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在中国,社会保障则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包括:依法建立;突出以人为本;具有经济福利性和属于社会化行为等必备要素。
2、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它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内在的结构、项目设置等,具体是指国家依法建立起来的保障国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系统,是由保险、救助、福利、互助和个人自我保障等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编结成的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社会安全网”。
3、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据法律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目标是保障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而失去工资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此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4、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法律规定,面向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经济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社会保障管理的特征与原则?公平原则(公平特征&福利性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刚性发展的特征)责任分担原则(社会化特征)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多样性特征)其他原则(法制规范性特征)2、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基本规律(一)立法先行(二)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三)协调发展(四)多样化发展3、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项内容:(一)养老保险:即劳动者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在养老期间发给生活费,以及生活方面给以照顾。
1、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工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简言之,职业道德就是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依靠心信念和特俗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的总和。
(判断题)2、就其本质而言,职业道德就是调整职业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
(选择题)3、职业道德的基本畴包括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等若干容。
(多选)4、职业道德特点包括1、特殊性2、强制性3、多样性4、稳定性(多选)5、职业道德的重要作用:1、职业道德有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2、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社会稳定;3、职业道德有助于调节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的各种关系;4、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5、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社会道德标准。
(多选全选)6、“团结协作、准确快速”、“保守秘密、确保安全”体现了快递业务员应具有的职业道德的特殊性。
(判断题)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勤奋务实体现了职业道德规的普遍性要求。
“热情服务、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规的最高要求。
7、快递服务在我国古代经历了“步传、车传、马传、驿站递(急脚递)、邮驿合并(新式邮政)”的发展过程。
8、中国快递服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起步阶段;2、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成长阶段;3、21世纪初至今:快速发展阶段;9、随着信息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及推广,科学技术在快递服务领域将得到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
呼叫、营销、客户服务中心等工程的建设,使快递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能力显著增强。
10、快递服务特点:1、本质“快”,快速是快递服务的灵魂;2、是“门到门“、”桌到桌”的便捷服务。
3、需要具备完善、高效的服务网络和合理的覆盖网点。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所遭受的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的死亡、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及其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的必要的物质补偿,以及为受伤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和康复服务的一种社会制度。
工伤社会保险的范围
工伤保险的范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受保人的覆盖范围,
二是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认定范围
我国工伤保险的认定范围
国务院2003.4.16颁布《工伤保险条例》,已于2004.1.1起施行。
认定的“工伤”范围: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8.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9.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10.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1-7应当认定为工伤,8-10视同工伤。
工伤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艮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工伤保险条例》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统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雇工(统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缴费比例:工伤保险基金的征集比例应根据各行业工伤风险类别和工伤事故及职业病的发生频率实行行业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按用人单位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征集,标准为工资总额的0.3%至2.5%。
遗属保险是根据有关立法,当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劳动者不幸逝世使他们的遗属经济收入受到影响时,向他们提供全部或部分丧葬费用,并按规定在法定时间内补贴其部分经济收入,从而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险项目。
遗属保险除了提供必要的丧葬费用外,最主要的目的是保障不幸逝世的劳动者的已经丧失劳动能力的亲属和未成年子女的基本生活,有时也包括其亲属子女的一些特殊需要,如子女受教育的费用。
遗属保险可以以定期定量的方式给付,也可以以一次性的方式给付。
1953年出台的劳动保险制度从一开始就规定,只要被认定为死亡职工(包括退休职工)的受赡养的亲属,都可以享受相应的遗属抚恤。
但因工(公)死亡和非因工(公)死亡(包括因病死亡)的待遇有所不同:前者可以享受定期抚恤,按死亡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给付;有特殊困难的,还可以由发给抚恤费的单位酌情给于补助。
后者只能享受一次性救济,相当于死亡职工生前6—12个月的工资。
一次性补贴往往不能解决遗属的长期生活困难,因此在实施中逐渐变为定期或不定期的遗属补助。
但是,按当前的生活标准看遗属抚恤和遗属补助的标准往往偏低,甚至达不到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保险费相对较为低廉可以延长保险期限可以变换保险类型遗属社会保险即死亡社会保险。
它是指劳动者死亡后,由国家和社会对死亡者本人所需的丧葬费用和其生前供养的直系亲属的基本生活,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制度。
我国的遗属社会保险体现在以下这些法规之中: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实施细则》、《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暂行规定》等。
(一)企业职工遗属保险待遇。
1.因工死亡或因工残废退休后死亡,发给相当于该企业职工平均工资3个月的丧葬费;并按其供养的直系亲属人数的多少,按月付给一定数额的抚恤金,供养1人,发给死者本人标准工资的25%;供养2人为40%;供养3人及3人以上者为50%。
如还有困难,可酌情适当补助。
2.非因工死亡、因病或退休后死亡,付给丧葬补助费,其数额为该企业平均工资的2个月:并按其供养的直系亲属人数的多少,由企业一次付给供养救济费。
有供养直系亲属1人,发给死者生前6个月的标准工资;供养2人发9个月的标准工资;3人及3人以上发12个月的标准工资。
3.企业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死亡时也付给一定的丧葬补助费。
为该企业平均工资的1个月的1/3至1/2。
(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职工的遗属保险待遇。
1.因工死亡的保险待遇。
职工因死亡后由其所在单位发给一定数额的丧葬费。
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丧葬费包括装殓方面的服装、整容、遗体存放、运送、火化、骨灰盒及其存放费用等。
对其供养的直系亲属发给一次性抚恤金,数额相当于死者生前20个月的工资。
如其生活还有困难,可酌情补助。
2.非因工死亡的保险待遇。
职工死亡后由所在单位发给一定数额的丧葬费。
对其供养的直系亲属发给相当于死者生前10个月工资的抚恤金。
如仍有困难,可酌情补助。
(三)烈士遗属待遇烈士遗属待遇为一次性抚恤和定期抚恤。
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因战按烈
士牺牲时工资水平发给40个月的工资;因公按烈士牺牲时工资水平发给20个月的工资。
其中如立功和获荣誉称号的,增发一次性抚恤金。
按荣誉称号授予单位的级别和立功的等级,增发5-35%。
遗属保险亦称死亡的社会保险,它是指劳动者死亡后,由国家和社会对死亡者生前供养的直系亲属给予的一种生活保障和物质帮助祖父、父、夫年满60岁没有生活来源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
祖母、母、妻年满50岁没有生活来源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
子女(包括养子女、前妻或前夫所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弟妹(包括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弟妹)年未满16岁者;
子女虽超过16岁仍在普通中学学习或在职业中学、普通高等院校(不包括军队院校)就读者;
子女、弟妹年满16岁但残废无工作能力者;孙子孙女年未满16岁,但其父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者,其母年满50岁,无生活来源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职工自幼依靠他人抚养长大,现抚养人男年满60岁无生活来源或完全丧失劳动力,女年满50岁无生活来源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须依靠职工本人供养且共同居住者;
职工因工死亡后,其遗腹子列为供养直系亲属;
男职工到女家落户,如果女方无经济收入,而且女方父母符合供养条件又确由该男职工供养,则可以将其岳父母列为供养直系亲属。
但是,该男职工的父母就不能再列为其供养直系亲属。
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鱼离不开水,人离不开亲人和朋友,当你处于逆境和灾难时,帮助你一臂之力,渡过难关的人,都是你的亲人和朋友。
吃水不忘挖井人,度过苦难,不能忘记援助过你的人。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一个人要想获得幸福,必须懂得感恩。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
一饭之恩,当永世不忘。
顺境里给你帮助的人,不能全部称作朋友,但是能够在你逆境时依然愿意援助你,走出困境的人,一定是你要用一生去感谢和珍惜的人。
唐代李商隐的《晚晴》里有这样一句诗: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久遭雨潦之苦的幽草,忽遇晚晴,得以沾沐余辉而平添生意。
当一个人闯过难关的时候,一定要记住那些支撑你,陪你一起走过厄运的朋友和亲人,这个世界谁也不亏欠谁,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如古人所说: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学会感恩父母养育之恩,学会感恩朋友的帮助之情,生活里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你要知道,父母,永远是你最亲近的人,是最爱你的人,不管他们的方法怎么错误?可是爱你的心,都是一样的。
千万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私心,而忘记感恩。
我们常常希望别人都对自己有情有义,可是想得到别人你真情,首先你必须先付出真情。
你帮助别人,不要记在心里,别人帮助你,你要懂得感恩和感动,而不是当做理所当然。
你要知道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侍父母,要孝顺,对朋友,要真诚。
不管你生活的精彩或者混沌,孝顺父母,颐养天年。
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
在这个美好的时代,中华很多的美德都在逐渐消失,做子孝为天,但是总有一些人,自己活在天堂,硬生生的把父母扔进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