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宜川地区延长组物源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51.59 KB
- 文档页数:4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特征时间:2007-08-03 08:41:19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根据岩性组合,延长组最早分为五段,即T3y1、T3y2、T3y3、T3y4、T3y5,随着勘探不断向盆地内部深入,结合井下岩性、电性及含油性将其进一步划为10个油层组(长1-长10)。
延长组基本以北纬38°为界,北粗南细,北薄南厚,北部厚约100-600m之间不等,南部厚1000-1300m,边缘沉积坳陷带最大厚度为3200m。
其沉积特征如下:延长组一段(T3y1):盆地东部和东北部主要由灰绿、浅红色中粗粒长石砂岩夹暗紫色泥岩、粉砂岩组成的河流沉积。
而在盆地西南部陇东一带,下部以河流、上部以三角洲及少量湖相沉积为主,其岩石类型主要为浅灰色中细粒长石砂岩夹薄层灰色粗砂岩及深灰色泥岩。
总的来说本段沉积以厚层、块状中-粗粒长石砂岩为主,南厚北薄,南细北粗,砂岩富含长石颗粒,普遍具麻斑状沸石胶结(俗称“愚人花岗岩”)。
自然电位曲线大段偏负,视电阻率曲线呈指状。
含长10油层组,在马家滩油田为主要采油层之一。
延长组二段(T3y2):与T3y1相比,湖盆水域明显扩大,总的沉积格局为东北沉积厚度小,粒度细,西南部沉积厚度大,粒度粗。
本段长9的下部油层以深色泥页岩夹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为主,是一套广泛湖侵背景下形成的产物。
在长9的上部,除盆地边缘外,湖盆南部广泛发育黑色页岩、油页岩,通常称“李家畔页岩”,厚约20-40m,这套页岩在盆地内部分布稳定,井下常表现高自然伽玛、高电阻率,是井下对比的重要标志,在盆地北部及南部周边地区渐变为砂质页岩及粉砂岩,高阻现象消失。
本段上部砂岩发育段划为长8油层,主要为湖退背景下的三角洲沉积、扇三角洲沉积,是陇东及灵盐地区重要的产油层。
延长组三段(T3y3):沉积特征仍表现为南厚北薄,按沉积旋回自下而上进一步划分为长7、长6、长4+5油层组。
长7主要以泥页岩为主,在陇东地区长7深湖相油页岩中夹砂质浊积岩且含油,这套地层是延长组湖盆发育鼎盛时期形成的重要生油岩,俗称张家滩页岩,在湖盆广大地区均有分布,但东薄西厚、北薄南厚,是一套稳定的地层划分对比标志层。
1 周缘露头剖面分析1.1 砂砾岩古水流特征为了分析研究区沉积物的物源方向,分别对周缘崆峒山、麻武洞、石沟驿、汭水河以及山水河剖面不同层位的层理构造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测量。
研究区古水流有各种不同的方向,主要是西南方向196°~265°和正西方向286°,其次为西北方向301°~321°和正南方向187°。
1.2 砾岩组分与结构特征研究区南部的彬县同期冲积扇砾岩为复成分砾岩,砾石成分有花岗岩、变质岩、砂岩和碳酸盐岩等,砾石砾径一般2~5cm,最大20~30cm。
根据其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应属于典型的干旱气候下山前冲积扇相沉积,其间夹有河流水道以及风成砂岩相。
尽管现今渭北缺失中生界地层,但从构造背景推断,上述砾岩的成因时代应属于印支秦岭造山运动之后的早白垩世,物源明显与秦岭造山带母岩有关。
2 地球化学分析对研究区南部灵台附近的灵1井延长组下段岩石的地球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见表1。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SiO2含量高达52.04%~60.51%,Al2O3含量高达15.36%~19.14%,Fe2O3含量为5.11%~6.61%,K2O含量为2.63%~4.60%,CaO含量较低,一般小于1%。
这些弱迁移或者不迁移主要残留在风化壳中的元素比较富集,说明它们与风化壳的物质有关,反映了碎屑物快速搬运和沉积速率大的特征。
灵1井从长10油层组底部到顶部,元素的变化也很有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延长组长10油层组物源分析王菲菲 杨姣 宋元威 康静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10075摘要:本文对改区进行长10期的沉积相研究,对进一步的深层勘探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长10油层组 砂岩组分特征 重矿物分析Provenance analysis of Chang-10 oil reservoir in western Ordos BasinWang Feifei,Yang Jiao,Song Yuanwei,Kang JingResearch institute of Yanchang Petroleum Group,Xi’an 710075,ChinaAbstract:The study on the sedimentary facies of Chang 10 phase is carried out in this paper, which is of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further research.Keywords:Western Ordos Basin;Chang 10 oil reservoir;characteristics of sandstone formation;heavy mineral analysis表1 灵1井延长组长10油层组岩石地球化学成分分析层位井深/m样号化学成分含量,%SiO2Al2O3Fe2O3CaO MgO K2O Na2O TiO长101879.4159.4218.93 5.270.82 2.44 3.52 1.570.48 2029.4254.0819.14 6.130.88 3.14 2.88 1.210.48 2034.4252.0415.36 6.61 6.41 3.31 2.630.880.30规律,Si、Al、Fe、K、Ti逐渐增加,而Ca、Mg迅速由6.41%和3.31%分别减少到0.69%和1.83%,说明延长组底部的近源风化残丘沉积物多,特别是南部古生界碳酸盐岩隆起的化学风化影响较强,后期外围隆起区的远源沉积物增加。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物源分析新解摘要: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延长组是盆地内主要的含油层系。
根据古流向、盆地周缘古陆形态、轻重矿物分布特征、岩屑分布特征和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确定延长期存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和南部五个主要方向的沉积物源,且东北和西南物源影响范围广。
东北物源以阴山古陆太古代变质岩为主,西北物源以阿拉善古陆太古界片麻岩为主,西南、南部和东南部物源分别以陇西古陆、与盆地南部相邻的秦岭一祁连褶皱造山带和盆地东南缘的古秦岭剥蚀区,岩性以早古生界片麻岩、花岗岩类为主。
关键词:延长组;物源分析;鄂尔多斯盆地1999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勘探专业,工程师,现在长庆油田采油五厂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开发工作。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也是属于地台型构造沉积盆地,晚三叠世开始进入内陆坳陷盆地沉积期,其中晚三叠世延长组沉积时期气候温暖潮湿,发育大型陆相湖盆,并环湖发育了一系列河流一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这些延长组三角洲体系是盆地主要的含油气体系。
环湖三角洲有利于油气的捕俘,但其展布和物性受源区及源区母岩的控制和影响[1]。
因此,弄清延长组沉积期的物源位置、阐明古物源与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对远景区油气储层的准确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2003年,魏斌,魏红红,陈全红,赵虹从重矿物分布特征和古流向资料出发,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存在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的沉积物源[2]。
此项工作为进一步研究小层对比及沉积微相划分奠定了基础,对于勘探寻找有利储层,开发提高注采效果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地质概况鄂尔多斯盆地位于我国中央构造带中部,华北克拉通西部,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面积约28万平方千米。
分为伊盟隆起、渭北隆起、晋西挠褶带、陕北斜坡、天环拗陷及西缘冲断构造带六个一级构造单元(图1)。
图1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区划图按照前人的研究成果[3],延长组划分为10个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致密油和页岩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非常规油气产区,广泛发育半深湖-深湖相沉积的延长组长7段优质烃源岩,致密砂岩油和页岩油勘探潜力巨大。
虽然长7段内作为储层的页岩和致密砂岩物性普遍较差,且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但其中的原油普遍具有较高的轻质组分含量、较低的密度以及较好的流动性,这也是该区非常规油藏得以大规模成功开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已有的研究大多关注致密砂岩和页岩储层本身的物性特征与成因分析,但对其中原油组分偏轻、流动性较好的原因至今没有系统而详细的解答。
此外,由于传统页岩油潜力评价方法的局限性,以及页岩形成的环境变化较大,长7段内页岩油藏资源潜力的准确评价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长7段不仅是延长组页岩油最重要的勘探层位,也是致密油的主要储集层段。
本文系统采集了盆地内长7段致密油和页岩油样品以及致密砂岩和页岩样品,同时采集了长6段致密油样品作为对比对象。
在对原油样品进行物性、族组成、分子组成与分子碳同位素等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致密砂岩储层和页岩的无机-有机组成、孔隙分布以及原油在其中的赋存形式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生烃动力学模拟实验技术分析了长7段富有机质页岩在生油窗范围内的生烃过程。
本次工作主要获得以下几点结论:(1)盆地范围内延长组致密油和页岩油具有低密度、低粘度和低凝固点的特征,主要与原油高饱和烃含量(一般大于75%)、低芳烃/极性化合物含量(一般低于25%)以及较高含量的低碳数链烷烃有关。
原油正构烷烃的碳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小(-33‰到-30‰),结合分子标志物和低成熟页岩的热解产物组成特征,认为原油母源主要为长7段湖相I-II型有机质,高等植物来源蜡质的贡献低,为轻质致密油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烃源条件。
(2)原油、致密砂岩和页岩抽提物甲基菲异构化比值的大量分析结果表明长7段现今R<sub>o</sub>范围主要在0.8–1.3%之间,致密油与致密砂岩储层抽提物正构烷烃平均δ<sup>13</sup>C值随未出现随成熟度增加明显偏重的趋势,结合模拟实验结果可以将致密油成熟度限定在Easy R<sub>o</sub> 1.4%以下,证明长7段主要处于生油高峰到生油阶段晚期。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延长组烃源岩两环烷烃分布特征及其生源: A lot of bicyclic alkanes are detected from source rocks of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Xifeng area of southwestern Ordos Basin. They are two groups of bicyclic alkanes mainly including C12-C14 and C15, C16. The relative abundances of the two groups have three kinds of source rock patterns:①there are mainly bicyclic alkanes with lower carbon number, which are detected fromnon-source rocks of Chang-71 and Chang-81 sections;②the two groups both are very rich, and are detected from organic-rich source rocks of Chang-73 section;③there are mainly bicyclic alkanes with higher carbon number, which are detected from source rocks of Chang-73, Chang-72 and Chang-81 sections. Although the thermal evolutions of Chang-7 section are similar, the change of drimane isomerization index is significant, so that drimane rearrangement is effected not only by the thermal evolution, but also by the source of organic matter and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The source rocks of Yanchang Formation have an obvious advantage of homodrimane, sothat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is reductive. C15, C16 bicyclic alkanes of source rocks with high abundance are detected in the area, indicating that freshwater lake develops in Late Triassic. Botryococcus braunii is an important parent material of Mesozoic oil in the area, and also may be the direct biological sources of these bicyclic biomarkers.0 引言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延长组沉积有机质含有较丰富的两环烷烃(包括两环倍半萜),而由混合型母质为主的陆相沉积中的两环倍半萜通常被认为来自于高等植物[1-2]。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低渗透致密岩性油藏成藏机理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低渗透致密岩性油藏的成藏机理。
鄂尔多斯盆地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其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对于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延长组作为盆地内的一个关键含油层系,其低渗透、致密岩性的特点使得油藏的成藏过程复杂且难以预测。
研究延长组低渗透致密岩性油藏的成藏机理,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鄂尔多斯盆地的油气成藏规律,还可为类似盆地的油气勘探与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从地质背景、成藏条件、成藏过程和成藏模式等方面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低渗透致密岩性油藏的成藏机理进行全面分析。
通过详细的地质背景介绍,为后续的成藏条件和成藏过程分析奠定基础。
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深入剖析成藏条件,包括烃源岩、储层、盖层以及运移通道等关键因素。
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油藏的成藏过程,揭示油气在致密岩性储层中的运移、聚集和保存机制。
总结提出适用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低渗透致密岩性油藏的成藏模式,为后续的油气勘探与开发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鄂尔多斯盆地及类似盆地的油气勘探与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中国油气工业的持续发展。
二、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鄂尔多斯盆地位于中国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大型内陆沉积盆地,具有独特的构造和沉积演化历史。
盆地内部构造相对简单,主要由一个向北倾斜的大型单斜构造和一些次级褶皱组成。
这些构造特征使得盆地的沉积体系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分异性,南部以河流相沉积为主,北部则以湖泊相沉积为主。
在延长组沉积时期,鄂尔多斯盆地处于湖盆扩张阶段,湖泊广泛分布,形成了一套巨厚的陆相碎屑岩沉积。
这套沉积体系以河流-三角洲-湖泊相沉积为主,其中河流相沉积主要发育在盆地的南部和西南部,三角洲相沉积则主要分布在盆地的中部和北部,湖泊相沉积则广泛覆盖在盆地的中心区域。
鄂尔多斯盆地的岩石类型多样,主要包括砂岩、泥岩、页岩和碳酸盐岩等。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7段凝灰岩形成时代、物质来源及其意义王建强;刘池洋;李行;吴桐桐;吴经理【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7段优质烃源岩以含众多凝灰岩夹层为显著特点,其中长7段底部长73层凝灰岩最为发育.凝灰岩的形成时代及火山物质来源,对探讨延长期湖盆优质烃源岩形成、富烃凹陷发育及周邻同期构造-岩浆事件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盆地南部铜川何家坊剖面长73层凝灰岩夹层为重点研究对象,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及主微量元素等方法,明确了该区凝灰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同时对凝灰岩夹层及其间的砂岩层开展了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该区凝灰岩蚀变强烈,但仍具凝灰岩结构及中酸性火山岩特点;获得的两个凝灰岩样品主组分加权平均年龄分别是(226.5±1.6)Ma(n=24)和(229.7±2.2)Ma(n=21),同期砂岩碎屑锆石最年轻组分为235~243 Ma(n=7,加权平均年龄239.3 Ma).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综合认为长73层凝灰岩形成年龄约在230 Ma±,代表了长7期开始的时间,也是延长期湖盆进入鼎盛发育和盆地坳陷型富烃凹陷形成的时期.依据延长期凝灰岩特征,盆地腹地及秦岭造山带构造-岩浆活动事件,指出延长组长7期凝灰岩的火山物质主要来自秦岭造山带,与勉略洋壳向南秦岭板块下俯冲形成的岛弧火山等联系密切,并将秦岭造山带与延长期湖盆之间的耦合响应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本文对重新认识鄂尔多斯盆地发育演化过程及长7期湖盆属性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Tuff intervals of Yangchang Formation are widespread in the south of Ordos basin, most of them are well documented at the bottom of Chang 7 segment.The geochronology and volcanic matters of tuff intervals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on the formation of high quality source rock, the development time of hydrocarbon-rich sag and the occurrence ofsynchronous tectonic-magmatic events.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uff intervals, which are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Chang 7 segment in Hejiafang outcrop section, southern Ordos basin.Firstly, thin section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analysis methods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petrographic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uff.Then, zircon U-Pb dating method was used to study the geochronology of the tuff intervals as well as the sandstone at the same segment.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uff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mediate-acidic volcanic rocks with strong alteration.The weighted average ages of the dominant component in the two tuff samples are 226.5 ± 1.6 Ma (n =24) and 229.7 ± 2.2 Ma (n =21), respectively, while the youngest group ages of detrital zircons range from 235 ~ 243 Ma (n =7, the weighted average age is 239.3 Ma).Combined with previous study result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age of tuff intervals at the bottom of chang7 segment is around 230 Ma±, which can represent the peak period of Ordos basin's evolution and the beginning development of hydrocarbon-rich sag in Yanchang Formation.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uff intervals, the syntectonic events of Ordos Basin and Qinling Orogenic belt over this period, it can be deduced that the volcanic matters of tuff invtervals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Qinling area, related closely to the volcanic arc belt caused by the subduction of Mianlue oceanic crust to the south Qinling plate.The coupling process between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and the southern Ordos basin can be divided intothree periods.The results have important indications to re-recognize the evolution of the Ordos Basin and the basin property at Chang 7 period.【期刊名称】《沉积学报》【年(卷),期】2017(035)004【总页数】14页(P691-704)【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凝灰岩;锆石U-Pb定年;秦岭造山带【作者】王建强;刘池洋;李行;吴桐桐;吴经理【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安 710069;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9;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安 710069;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9;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安 710069;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9;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安 710069;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9;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安 710069;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7;P542凝灰岩属火山碎屑岩类,由火山喷发物质经风力或水体搬运,在沉积区沉积而形成的有凝灰质结构的岩石,具火成岩与沉积岩的特性。
目录1 区域地质背景 (1)2储集物性分析 (3)2.1储层孔隙度 (3)2.2.1孔隙度及其类型 (3)2.2.2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储层孔隙度 (3)2.2储层的渗透性 (4)2.2.1渗透性 (4)2.2.2渗透率及其分类 (4)2.2.3延长组储层渗透率 (6)2.3 孔隙结构 (6)2.3.1孔隙和喉道 (6)2.3.2碎屑岩的孔隙和喉道类型 (7)2.3.3鄂尔多斯盆地孔隙结构特征 (12)2.4非均质性 (13)2.4.1非均质性概念及意义 (13)2.4.2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储层的宏观非均质性 (13)3结论 (16)参考文献 (17)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储层物性分析摘要: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主要的大型中生代含油气盆地。
三叠系延长组是鄂尔多斯盆地内陆湖盆形成后接受的第一套生储油岩系,也是盆地最主要的含油层系之一。
本文通过对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四方面的分析,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的储层物性,得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储层属于低孔低渗或超低渗储层而且具有很强的宏观非均质性。
关键词:延长组;储层物性;渗透率;孔隙度;非均质性1 区域地质背景鄂尔多斯盆地北以阴山、大青山及狼山为界,南至秦岭;西起贺兰山、六盘山,东到吕梁山,总面积0.32 ×106 km2。
其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地台西部,为克拉通边缘坳陷盆地,是中国主要的大型中生代含油气盆地,由伊盟隆起、渭北隆起、晋西挠褶带、伊陕斜坡、天环坳陷、西缘冲断构造带6个一级构造单元组成(图1-1)。
三叠系延长组是鄂尔多斯盆地内陆湖盆形成后接受的第一套生储油岩系,也是盆地最主要的含油层系之一。
根据岩性、电性及含油性,将该组划分为10个油层组(长1~长10)。
图1-1 鄂尔多斯盆地一级构造单元图1-1 鄂尔多斯盆地区域构造图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一个完整的水进-水退沉积旋回。
长8~长7为湖进阶段,湖盆逐渐扩大,水体逐渐加深,纵向上沉积物由粗变细,其中长7达到最大。
第42卷 第2期2009年(总169期)西 北 地 质NOR THW EST ERN GEOLO GYV o l.42 N o.22009(Sum169) 文章编号:100926248(2009)022*******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浊沸石分布及其成因分析白清华,柳益群,樊婷婷(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69)摘 要: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砂岩中广泛分布着浊沸石胶结物,其形成的次生溶蚀孔隙已成为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
通过薄片观察、包裹体测温、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黏土矿物X衍射和电子探针等微观分析和宏观统计研究,初步认为延长组浊沸石主要分布于物源来自盆地东北部老山的三角洲中,其成因与盆地北部阴山造山带火山活动形成的凝灰岩和火山碎屑的成岩变化有关,它们呈孔隙式充填或交代碎屑长石,形成具有多期性。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浊沸石中图分类号:P534151,P5781974 文献标识码:A 鄂尔多斯盆地从晚三叠世开始进入内陆凹陷盆地沉积,上三叠统延长组为第一个沉积旋回。
在区域地质调查和钻井控制下,可把延长组自下而上划分为长10—长1的10个油层组。
晚三叠世延长组沉积时期,由于鄂尔多斯盆地周缘的抬升使得盆地四周都为物源区(梁积伟等,2008),盆地内形成面积大、水域广、深度浅的大型内陆湖泊。
其中,环湖三角洲沉积体系对油气富集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并且可将其划分出9个大三角洲(杨俊杰,2002) (图1)。
其中,盆地中部的三角洲是石油的主要聚集区。
在这些三角洲前缘的砂体中,较强的水动力条件使原生孔隙保存较多,为浊沸石的析出提供了流体流通通道和空间。
在后期的成岩作用过程中,浊沸石和长石部分溶解形成次生孔隙,这些次生孔隙和绿泥石薄膜保存下来的原生粒间孔共同构成了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
因此,对浊沸石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分析的研究对于该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浊沸石的分布特征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安塞三角洲、吴旗靖边三角洲以及延长延安三角洲的盘古梁、蟠龙、清涧、姚店、子长、郑庄、延长、延安、延川、甘谷驿、安塞、川口、宜川、富县、王窑、坪北、郭旗西区、志丹(郝世彦等,2005)、吴旗、靖边、陇东、大路沟等地区的薄片观察和资料统计发现(图1),浊沸石在长2、长3、长4+5、长6、长7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长6底至长7顶,薄片中含量一般在6%~12%,最大达到20%以上。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油页岩分布控制油气富集鄂尔多斯盆地发育长7张家滩页岩和长9李家畔页岩两套烃源岩,其分布面积广、厚度大,为鄂尔多斯盆地主力生油岩。
长7油页岩在盆地西南部广泛发育,厚度普遍在10~50m,中心部位厚度可达80~95m以上,目前发现的长4+5-长8油层组油藏主要分布在长7油页岩发育区及周围上倾斜坡带的有利部位。
长9油页岩主要分布在盆地的中南部,南北向延伸较远,延伸距离达290km,往北到达靖边以北地区;长9油页岩的发育为长8-长10油层组提供了丰富的油源条件,长8-长10油层组形成的油藏主要分布在长9油页岩发育区,油页岩不发育区几乎没有延长组下组合油藏分布。
勘探实践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油田的分布受长7、长9两套油页岩分布的控制,主要形成了”下生上储、上生下储、自生自储”的成藏模式,即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长9油页岩的分布范围控制着油藏的分布范围,为有利的勘探区域。
标签:三叠系延长组油页岩控制油气富集0概况鄂尔多斯盆地是发育在华北克拉通之上,在挤压和剪切作用下发生弯曲坳陷,并沿西缘冲断带下滑,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构造演化。
现今的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极其简单的西深东浅、南低北高的大向斜组成的构造盆地[1-2]。
依据现今的构造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可划为6个一级构造单元,依次是北部的伊盟隆起,东部的晋西挠褶带,南部的渭北隆起,西缘相邻天环坳陷和西缘逆冲带,以及中部的陕北斜坡。
盆地发育的三叠系延长组的长7、长9油层组的暗色泥岩、油页岩是盆地的主力生油岩层。
三叠系延长组的长10、长9、长8、长6、长4+5、长2油层组及侏罗系延安组的延10、延9、延8油层组储层发育,为主要的储集层。
1长7、长9油页岩分布特征前人认为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组油页岩,主要分布在盆地南部,单层厚度15~30 m(最厚处超过40 m),含油率5%~10%。
通过当时对长7油页岩分布与沉积相展布关系的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油页岩的分布受沉积环境的控制作用显著,深湖-半深湖相沉积环境下形成的油页岩,具有含油率高、厚度大和分布范围广的特点[3]。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三角洲沉积及演化一、概述鄂尔多斯盆地,作为中国内陆地区的第二大沉积盆地,横跨五省,拥有广阔的地理范围和丰富的矿产及能源资源。
该盆地的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地层平坦,内部可划分为六个次级构造单元,整体呈现出东缓西窄的格局。
中生代中晚三叠世印支运动导致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并闭合,鄂尔多斯盆地地区因此发生强烈下陷,沉积了一套巨厚的陆相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
延长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含油层系,包含10个油层组,近年来显示出良好的开发前景。
对于盆地沉积环境演化的基础研究却仍显不足。
本文旨在通过物源分析、岩石学特征、测井相特征等多方面的研究,深入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的三角洲沉积特征,并重建其沉积演化历史。
我们将探讨晚三叠世鄂尔多斯盆地的沉积中心迁移演化规律,揭示其沉积体系发育特征、沉积中心及沉降中心的位置。
还将探讨延长组主要油层组的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确定晚三叠世不同沉积期的湖岸线和深湖线位置。
鄂尔多斯盆地的沉积演化可以划分为多个阶段,其中包括上三叠系潮湿型淡水湖泊三角洲沉积阶段、下侏罗系富县组、延安组湿暖型湖沼河流相煤系地层沉积阶段以及中侏罗系直罗组、安定组干旱型河流浅湖地层沉积阶段。
本文将对每个阶段的沉积特征进行详细描述,以期全面理解鄂尔多斯盆地的沉积演化历史。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将对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三角洲的沉积及演化有更深入的理解,为未来的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1. 鄂尔多斯盆地的地理与地质背景介绍鄂尔多斯盆地,又称陕甘宁盆地,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心脏地带,主要涉及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及山西五省区。
这一巨大的沉积盆地总面积超过37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具有深厚且丰富的地质历史。
地理上,鄂尔多斯盆地北至阴山、大青山,南至陇山、黄龙山、桥山,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吕梁山、太行山。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盆地内拥有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包括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油层组成藏地质条件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的成藏地质条件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认为上覆7油层组和上覆7油层组本身两套烃源岩是长9油藏的主要来源,但是在吴起地区,长9烃源岩是长9油藏原油的主要来源,长7烃源岩中没有长9油藏原油。
并且通过对长9油层组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在9l亚段接种了大部分的原油量。
本文主要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油层组成藏地质条件以及相关内容出发进行详细分析。
标签: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油层组;成藏地质条件引言:对鄂尔多斯盆地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有著非常丰富的油气资源,而且在相关人士的努力勘探下,已经发现了大批的油气田,在对其进行勘探的过程中形成了南油北气的开发格局。
随着勘探活动的不断深入,已经在石油中发现了新层系,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全新领域。
近年来,在对石油进行预探的过程中,主要是将全盆地作为预探重点,对延长组的下部层系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在甩开勘探力度方面也进行了加大,长9油层勘探过程中取得了新的进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长9油层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
1.鄂尔多斯盆地长9分布规律在华北克拉通古老基地基础上,鄂尔多斯盆地得以发展,是一种中、新生代沉积盆地。
这种盆地在地质构造上相对比较稳定,而且特征比较明显,比如,可以持续沉降、整体上升、斜坡宽缓等。
上三叠统延长组是盆地内陆湖盆形成后的第一套生储油沿系,对其岩性特征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可以将其从下到上分成5段,包括的油层组一共有10个。
当延长组进入到长9沉积期之后,就会出现胡湖岩性主要是以砂岩夹泥岩为主,组成包括灰色粉砂岩、灰黑色泥岩等,这些砂岩夹泥岩具有不同的厚互层。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在规模上,长9藏一般比较小,而且具有复杂的油水分布关系。
在本文中主要对成藏条件、油源条件、沉积条件以及成藏组合特征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地质基础提供给长9油藏的勘探工作中。
2.成藏条件2.1油源的条件之前有很多研究学者针对长9油藏的油源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这些人得到的研究结果也比较一致,但是在吴起地区的长9油藏的油源方面还存在一些争论,没有达成一致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