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设计】2014高中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配套练习第四单元《老子》选读]
- 格式:doc
- 大小:103.50 KB
- 文档页数:3
第四单元《老子》选读有无相生一、夯基训练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音声相和.和:应和B.故有道者不处.处:处于、居于C.企.者不立企:踮着脚跟D.自是者不彰.彰:表彰项,彰:彰显。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其脆易泮B.死而不亡者寿C.自见者不明D.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项,泮,通“判”,分离;B项,亡,通“妄”,荒谬;C项,见,同“现”。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B.C.D.项,介词,表由来,来源,从/介词,表比较,比。
A项,连词,表转折,可是、却。
C 项,语气助词,表停顿,不译。
D项,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者有志.. B.强行C.其死也枯槁....D.自矜者不长项,古今义相同,干枯。
A项,古义:不能走远。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
B项,古义:确定不移、竭力实行。
今义:用强制的方式进行。
D项,古义:得不到敬重。
今义:不能生长。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50730032)A.是以圣人犹难.之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为无为,事.无事D.环.而攻之而不胜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难,把……看作困难;B、C、D三项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6.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图难于其易B.知人者智,自知者明C.为之于未有D.合抱之木,生于毫末项是宾语前置。
A、C、D三项都是状语后置。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老子》第六十四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第四单元《老子》选读有无相生林语堂如是评论老子:这样我感觉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先必定会大笑;而后笑他自己居然会这样笑;最后会感觉此刻很需要这类学说。
起码,这会是大部分人初读老子的反响,我自己就是这样。
美字体轻诺必寡信小人计其功赏美文颠倒的世界与哲学鲍鹏山老子是一位令人望而生敬的人,因为我们不知道他巨大的头颅内终究包括着多少人生的智慧;他仍是一位令人望而却步的人,他额际密密的皱纹中不知隐蔽着多少阴谋与圈套;自然,他仍是一位令人望而迷茫的人——他奇特般地出此刻我们民族的孩童时代,大概是绝望,或还有使命,又奇特般地消失他方。
在斜阳的余晖中,他晃动着远去的身影,弃我们如弃敝屣。
他对我们竟没有一毫的迷恋之意,让我们子子孙孙为此尴尬自惭。
老子出关而去是一件意义严重的事,它表示,我们已经不配受哲学的指引;而我们自己因为迷醉与迷失于物质世界,也可耻地扔掉了哲学。
一个绝顶的圣人,不屑与他的同胞为伍,甚至不肯埋骨乡梓,这莫非不使他的同胞的自信与自尊受挫吗?我写这篇文章时是诚心感觉了一种难以自掩的羞惭的。
我的先人怎么了?真的是堕落得万劫不复了吗?真的是不配由这样的一位圣人来教育吗?看多了罪恶,不是与世同浊,心肠随之冷峻,即是换骨脱胎,超常入化,蜕变出一颗大慈大悲的心灵。
综观老子的遗著,仿佛他这二者兼而有之,犹之乾坤始奠从前的混沌宇宙。
可是我相信,当老子带着满头风霜,一脸慈善,走出守藏室时,他已洞穿人生的厚壁。
在阳光下他眯眼看人间,人间杂乱而无道,正如乱七八糟的历史。
他心如止水。
全部花招他都已如数家珍,各色人物他也都似曾相逢,周代的大厦将倾,河山将崩,九州辐裂,小小的守藏室亦将面对一场大难,“荣华富贵;莫之能守” 。
那些厚重的文籍守不住也藏不住了。
他仰头看看西天的晚云,去意满怀,是的,该走了。
可是,我们还算好运。
据司马迁的记录以及此后仙人家的推衍,当老子骑着青牛要出关而去时,被关令尹喜挡住了。
这位尹喜对老子说,“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在你扔掉我们从前,为我们留下你的思想吧!多年从前,我推测老子当时的心情,假托老子的口吻,写过一篇短短的《老子出关》:我已经没有什么故事告诉你们了。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一、夯基训练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铄:从外部给予B.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去:离开C.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强:竭力、尽力D.万物皆备.于我矣备:具备答案:B解析:B项,去:丢弃。
2.下列句中无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A.反身而诚,乐莫大焉B.若火之始然C.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D.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答案:A解析:B项,然,同“燃”;C项,内,同“纳”;D项,要,通“徼”,求取。
3.下列句中加点字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无恻隐之心,非人..也B.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C.义,人之正路..也D.万物..皆备于我矣答案:D解析:A项,古义:不是人。
今义:指不属于人应有的。
B项,古义:在于。
今义:①在于;②在意,介意。
C项,古义:正确的道路。
今义:指做人做事的正当途径。
D项,古今相同,万物。
4.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恻隐之心,仁之端也B.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C.恻隐之心,仁也D.无辞让之心,非人也答案:B解析:A、C、D三项均为判断句,B项是状语后置。
二、课内阅读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6题。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4单元《老子》选读第16课《有无相生》同步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选出划线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A . 谨庠序之教。
B .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 .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D .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 (2分) (2019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 下列划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 怨灵修之浩荡兮汝岂得自由B . 兄弟不知及尔偕老C . 偭规矩而改错宁溘死以流亡兮D . 忧伤以终老人生几何3. (2分) (2019高一上·鹤岗月考) 下面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 偭规矩而改错B . 槌床便大怒C . 箱帘六七十D . 何方圜之能周兮4. (2分)下列各句中不含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 .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B .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C . 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D .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5. (2分) (2017高一上·安徽期中)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失其所与,不知。
(与:结交)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货币)B . 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当:对等)C . 常以身翼蔽沛公。
(蔽:掩护)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深知)D . 乃欲以生劫之。
(劫:抢夺)杀人如不能举。
(举:尽)6. (2分)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中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见燕使者咸阳宫。
A .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B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C . 大王来何操?D . 取之百金7. (2分)下面的加横线的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 .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春心莫共花争发B . 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C . 或五十步而后止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D . 是亦走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8. (5分) (2018高二上·台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数据概括出两点结论(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三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考试时刻120分钟。
命题人:张爱琴检测人:仲崇辉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15分。
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绚.(xuàn)丽丰腴.(yú)倩.(qiàn)影乳臭.(chòu)未干B.赦.(shè)免嗜.(shì)好逡.(qūn)巡弱不禁.(jīn)风C.游说.(shuì)愤懑.(mèn)逶迤.(yí)不见经传.(chuán)D.泅.(qiú)渡坍圮.(pǐ)恐吓.(xià)否.(pǐ)极泰来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风靡吻颈之交自诩一筹莫展B.寒碜礼尚往来偿试杀一儆百C.端倪改弦更章虐杀原形毕露D.肆意淋漓尽致编撰理屈词穷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素有“庐山第一景”之称的石门涧,是庐山的西大门。
那个地点一年四季泉水叮咚,鸟语花香,青松翠柏,云蒸雾绕。
B.某文化局长因工作需要调任交通银行行长,收入提高了十几倍;后改任财政局长,收入又降到了行长任上的十几分之一。
C.10月份以来,江东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银杏树叶飘舞,满地金黄,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
D.为了使这项住房政策真正受惠于低收入家庭,香港政府制定了专门严格的申请程序,一旦发觉诈骗,处罚极其严格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积极应对自然灾难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体会教训的重要性,期望在以后的生活里能防患于未然.....。
B.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专门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惧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C.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创意”只能在规定的范畴内驰骋,不能信马由缰....,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
单元过关检测二(4~7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24分,其中1~6每小题3分)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①自伐.者无功②郑武公欲伐.胡B。
①治.之于未乱②未暇治.天下也C。
①因释.其耒而守株②子胥出走,边候得之……候因释.之D.①履.危石,临百仞之渊②市罢,遂不得履.答案:B解析:A项,①自我夸耀/②进攻,攻打。
B项,①②都是动词,治理。
C 项,①放下/②释放,放走。
D项,①动词,踩,踏/②名词,鞋子。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②已.得履B。
①其于.大达亦远矣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
①我决起而.飞②衣缁衣而.反D.①去以.六月息者也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答案:C解析:A项,①语气助词,用法同“矣"/②副词,已经.B项,①介词,对于/②介词,被。
C项,①②都是连词,表修饰关系.D项,①介词,凭借/②介词,把.3。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九层之台,起于累土B。
而御六气之辩C.卜子妻写弊裤也D.泛然而若辞答案:D解析:A项,累,通“蔂”,盛土的工具.B项,辩,通“变”,变化。
C 项,弊,通“敝”,破旧,破损.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A。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B.吾与之友.矣C。
将在于众.贤而已D.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答案:B解析:例句,名词活用作动词,做成干肉.A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
B项,名词活用作动词,做朋友。
C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众多.D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5。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 ) A.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B.夫大块载我以形..,其可得乎C。
欲使无穷..D.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答案:D解析:A项,古义:僵硬。
今义:①形容词,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②动词,使坚强。
【志鸿优化设计】2014高中语文第4~6单元单元过关检测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A.藩.台(fān)阋.墙(xì)鞭挞.(tà)煊.赫(xuān)B.阙.如(què)蒙.骗(mēng)祈祷.(dǎo)虔.诚(qián)C.霓.裳(nì)扼.杀(è)庇.护(bì)抨.击(pēng)D.后裔.(yì)渲.染(xuān)救赎.(shú)半晌.(xiǎnɡ)解析:B项,“阙”为多音字,在此处应读“quē”;C项,“霓”应读“ní”;D项,“渲”应读“xuàn”,“晌”应读“shǎnɡ”。
答案:A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醇厚停滞脱颍而出丑态必露B.清净沉缅满目疮痍高谈阔论C.震撼泥淖美轮美奂如数家珍D.咫尺账簿改舷更张拭目以待解析:A项,颍—颖,必—毕;B项,缅—湎;D项,舷—弦。
答案:C3.(2011·湖北高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她盲人和正常人一样也能做很多事情,这正是她只身来到拉萨旅游的原因。
她喜欢这座在历史和信仰中的圣城,看不见,她也能感受到这里绵延的雪山、清冽的空气、闪耀着金光的寺庙和那些向大昭寺缓缓前行的信徒。
A.相信沉醉既然顶礼膜拜B.自信沉溺即使诚心诚意C.坚信沉浸尽管三步一叩D.确信沉迷虽然毕恭毕敬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从内容上看,本题考查了实词、虚词的用法,在命题中凸显了综合考查的特点。
相信:认为正确或确信而不怀疑。
自信:相信自己。
坚信:坚决地相信。
确信:确实地相信。
沉醉:大醉,多用比喻。
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习惯方面)。
沉浸:浸入水中,多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沉迷:(对某种事物)深深地迷恋,多含贬义。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4单元《老子》选读第16课《有无相生》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9高二上·杭州月考)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 .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B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 .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D .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2. (2分) (2018高二上·哈尔滨月考) 下列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 .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B .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C .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D .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3. (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③一尊还酹江月④肴核既尽,杯盘狼藉⑤意有所极,梦亦同趣⑥君子生非异也A . ①②④B . ②⑤⑥C . ①③⑥D . ③④⑥4. (2分) (2020高一下·牡丹江月考) 下列选项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 游于三辅游:游玩B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光景C . 倩何人唤取倩:请D . 参差十万人家参差: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5. (2分) (2020高一上·长泰期中) 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 谁主沉浮(主人) 何时可掇(拾取)B . 漫江碧透(遍布) 枉用相存(依存)C . 浪遏飞舟(阻止) 绕树三匝(周、圈)D . 挥斥方遒(强健有力) 山不厌高(厌恶)6. (2分) (2015高二上·舟山期中) 选出不同于其他几项句式的一项是()A . 嗟乎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B . 昔者先王以为东道主C . 恐年岁之不吾与D . 然后不王者,未之有也7. (2分)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斯天下之民至焉②鸡豚狗彘之畜③树之以桑④未之有也⑤邻国之民不加少A . ①②⑤/ ③/ ④B . ①③⑤/ ②/ ④C . ①②④/ ③⑤D . ①②⑤/ ③④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8. (5分) (2016高一上·石柱月考) 下面是某医院门诊“一卡通”挂号流程图,请依据本图,把整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字数不超过90字。
【志鸿优化设计】2014高中语文综合检测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综合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
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
我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
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
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
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
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
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
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
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
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
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
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
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
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
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佛教精神趣旨是“放得下”。
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
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
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
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家则告诉人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
第三、四、五单元测评(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管仲的经济思想中,最为奇特的一项是鼓励消费,他甚至倡导奢侈,这在古往今来的治国者中可谓仅见,在《管子》一书中就有一篇奇文《侈靡篇》。
中国历代的治国思想向来以倡导节俭为正途,这显然是长期短缺经济的必然产物。
然而管仲却提出“俭则伤事”的观点,在他看来,大家都不消费,就会造成商品流通的减少,从而妨碍生产营利的活动,故曰“伤事”。
(见《管子·乘马》:“俭则金贱,金贱则事不成,故伤事。
”)要如何才能推动消费?他的答案是,多多消费,甚至无比奢侈地去消费。
(见《管子·侈靡》:“问曰:兴时化若何?莫善于侈靡。
”)管仲的这一论述曾经迷惑了此后数千年的中国学者,很多他的信奉者言及于此,要么视而不见,要么顾左右而言他,要么百般替管仲申辩。
直到近世,历史学家郭沫若才给予了合理的解释。
郭氏认为:“他是肯定享乐而反对节约的,他是重视流通而反对轻视商业的,他是主张全面就业而反对消极赈济的,为了能够全面就业,他主张大量消费,甚至主张厚葬。
他的重点是放在大量消费可以促进大量生产这一面。
因而在生产方面该如何进行,如何改进技术之类的话,他就说得很少,几乎可以说没有。
”(郭沫若:《侈靡篇的研究》,《历史研究》1954年第3期。
)管仲倡导奢侈的理由是,“丹砂之穴不塞,则商贾不处。
富者靡之,贫者为之”。
就是说,只要不人为地堵塞利源,商贾就会日夜不息地从事营运而不知休息。
而富裕的人只有不断地消费,贫穷的人才有工作可做。
为了强化自己的观点,管仲甚至做过极端的比喻,他建议在煮蛋之前应先加雕绘,在烧柴之前要先加雕刻——“雕卵然后瀹之,雕橑然后爨之”。
管仲本人就是一个富足的享乐主义者。
孔子说他的奢侈堪比国君——“其侈逼上”,《史记》说他“富拟于公室”。
据《韩非子》和《论语》等书记载,齐桓公把齐国市租的十分之三赐归于管仲。
作者简介老子(约前600—前470),中国古代思想家。
一般认为他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有人又称他老聃。
传说老子一生下来,就长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相传他生活在春秋时期,曾任周藏室之史(管理图书的官,当时的图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档案),后退隐蒙山著书立说,游历江南塞北,又西出陕关,不知所终。
老子跟孔子同时,孔子还曾向他请教过“礼”。
著有五千言《道德经》,又名《老子》。
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
背景扫描周王室东迁以后,奴隶制社会逐渐动摇。
到了春秋战国之交,新兴地主阶级逐渐代替了奴隶主贵族阶级。
在这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战乱频繁,各诸侯国为了称霸,经常爆发不义战争,抢夺土地和人民。
作为一个史官,老子从历史中看出了兴亡更替的规律。
昔日的霸主或是众叛亲离,或是趋于灭亡。
所以他不认为争强好胜是长久之道,他更赞成人们采取一种清静无为的态度。
单元导读本单元只有一节,选录了《老子》一书的第二、十一、二十四、三十三、六十三、六十四、七十六章,集中展示了《老子》一书对社会、人生问题的辩证思考。
具体而言,第二章集中论述了辩证法思想,提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失去了对立的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
如美丑、善恶、难易、长短、高下、有无等。
这是《老子》中可贵的部分。
第十一章,认为对一切事物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无”,而不是“有”。
但从唯物主义角度分析,把“无”看作第一性的东西,把“有”看作第二性的东西是错的。
第二十四章,指出人如果“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不仅达不到目的,而且还会离目标越来越远。
第三十三章,强调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有克服自己弱点的毅力,这是可取的。
但老子讲知足,说“死而不亡”是长寿,这些都是唯心主义思想。
第六十三章,讲了“无为”和以德报怨的调和矛盾的思想;还讲了事物的难和易、大和小的互相转化;还指出轻易向人许诺的人,必定缺少实践诺言的诚信。
第六十四章,提出了一些发展、变化的观点。
三、东海之大乐一、夯基训练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秋水时至B.不辩牛马C.拘于虚也D.反于大通答案:A解析:B项,辩,通“辨”,分别,辨别;C项,虚,同“墟”,处所,所居之地;D项,反,通“返”,返回。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见笑于大方..之家B.河伯欣然..自喜C.计中国..之在海内D.是非..坎井之蛙与答案:B解析:A项,古义:懂得大道理。
今义:不吝惜或洒脱。
B项,古今都是指愉快的样子。
C项,古义:中原地区。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D项,古义:这不是。
今义:①事理的正确与错误;②口舌。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乃逸而走.走:奔跑B.笃.于时也笃:受限制,局限C.知.之弗若与知:知道,懂得D.又奚以自多.多:赞许答案:C解析:C项,知:智慧。
4.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为莫己若者A.又奚以自多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此亦东海之大乐也D.莫大于海答案:A解析:例句与A项都是宾语前置;B项是被动句;C项是判断句;D项是状语后置。
5.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求之以察B.汒然异之C.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D.万川归之答案:C解析:A、B、D三项都是代词;C项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汒然异.之A.穷.众口之辩B.将忘子之故.C.秋水时.至D.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答案:D解析:例句,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
A项,穷,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穷尽。
B项,故,形容词作名词,原来的技能。
C项,时,名词作状语,按时。
D项,少,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少,可译为“看不起”“轻视”。
二、课内阅读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8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4单元《老子》选读第16课《有无相生》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长短相形形:形状。
B . 自伐者无功伐:夸耀。
C . 慎终如始慎:慎重对待。
D . 柔弱者生之徒徒:同类。
2.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B . 强行者有志C . 其死也枯槁D . 其死也坚强3.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 其脆易泮B . 死而不亡者寿C . 自见者不明D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4.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②物或恶之③强行者有志④其死也坚强A .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 .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 .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 .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5.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与例句中的加横线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自伐者无功A .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B .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C .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D . 伐无道,诛暴秦6. 下列的句式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 图难于其易B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C . 为之于未有D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7. 下列对《有无相生》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选文第1则,一连使用六组对立概念构成一组排比句,说明了在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许多事物是矛盾对立相互依存的永恒规律。
B . 选文第2则,总结了在日常生活中“有”和“无”的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车、器、室都是“有”——有形的东西;车毂、器皿的中空部分、房屋的四壁中间是“无”——无形的东西,正是有了“无”,“有”才能发挥作用。
C . 选文第3则通过列举一系列的社会人生现象,剖析了“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危害,从正面证明了“无我”的重要性,阐明了无为立身的主张。
D . “知足者富”,一般人认为富有意味着拥有大量的财产,可老子却说那些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有的人。
第四单元《老子》选读
有无相生
一、夯基训练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音声相和
..相和:互相应和
B.物或.恶之或:或许
C.故有道者不处.处:处于、居于
D.企.者不立企:踮着脚跟
答案:B
解析:B项,或:不定指代词,有的。
2.下列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其脆易泮
B.死而不亡者寿
C.自见者不明
D.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答案:D
解析:A项,泮,通“判”,分离;B项,亡,通“妄”,荒谬;C项,见,同“现”。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②物或恶.之
③强.行者有志④其死也坚强.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答案:C
解析:①形容词,丑;②动词,厌恶;③形容词,竭力;④形容词,硬。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
B.强行
..者有志
C.其死也枯槁
..
D.其死也坚强
..
答案:C
解析:C项,古今义相同,干枯。
A项,古义:指不能走远。
今义:不可以。
B项,古义:竭力实行。
今义:用强制的方式进行。
D项,古义:僵硬。
今义:强固有力,不可动摇。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是以圣人犹难.之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为无为,事.无事
D.夫轻诺.必寡信
答案:A
解析:A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难,把……看做困难;B、C、D三项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6.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图难于其易
B.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C.为之于未有
D.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答案:B
解析:B项是宾语前置。
A、C、D三项都是状语后置。
二、课内阅读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8题。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老子》第六十四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第七十六章)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其安易持.持:持守
B.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累:积累
C.人之生也.柔弱也: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
D.故坚强者死之徒.徒:同类的(事物)
答案:B
解析:B项,累:通“蔂”,盛土的工具。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答案:(1)人们做事,常常是在将要成功的时候让它失败了。
如果在将要完成的时候像开始的时候一样谨慎,就不会败坏事情了。
(2)因此军队逞强就会被消灭,树木刚强就容易被折断。
逞强逞大的人落入下风,持守柔弱的人占据上风。
三、延伸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1题。
曲则
..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老子》第二十二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
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以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第三十六章) 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曲.则全曲:弯曲
B.敝.则新敝:破旧
C.岂虚.言哉虚:虚假
D.必固强.之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强大
答案:A
解析:A项,曲:委屈。
10.下列句中“则”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曲则.全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①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C.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②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D.①用之则.行,舍之则藏②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答案:A
解析:A项,都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B项,①连词,就;②连词,那么。
C项,①表判断,是,就是;②连词,就。
D项,①连词,就;②连词,表假设,假若。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答案:将要收拢的,必定先使其扩张。
参考译文:受委屈反而可以保全,被弯曲反而可以伸直,低洼反而可以盈满,破旧反而可以更新,少了反而可以得到,多了反而变得疑惑。
所以圣人守道,以作为天下的法则。
不自我表现,反而更凸显;不自以为是,反而更显著;不自夸邀功,反而有功劳;不自大自满,反而能得到敬重。
正因为不和别人争,所以全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
古时候所谓“委曲求全”这样的话,难道是假的吗?实在应该维护遵守并以此为方向才对。
将要收拢的,必定先使其扩张;天意想要削弱它,一定要先使它变得非常强大;天意想要废除它,一定要先使它兴盛;天意想要去夺取、灭亡它,一定要先给予它一些东西。
这些叫做隐蔽微妙的道理。
柔弱就这样胜过刚强。
鱼不能离开深渊——它的根本之地,国家的镇国重器绝对不能显示给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