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联理论视角看商业的翻译
- 格式:pdf
- 大小:874.60 KB
- 文档页数:2
从关联理论视角论商标翻译的新策略摘要:关联理论是认知语言学在线处理理论之一,关注人们在交流过程中的信息处理过程。
关联理论对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翻译理论和实践都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而商标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同样也能够接受关联理论的指导。
关键词:关联理论;商标翻译;认知环境;认知经济性商标翻译在当今信息化、商业化的时代引起越来越多跨国公司的重视,商标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该公司在某地区的正面影响力及销售业绩。
关联理论关注人们信息处理的相关性过程,为人们交际目的和原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认知手段。
而将商标翻译与人们认知特点结合起来运用关联理论分析解构,也将为商标翻译实践及批评理论提供新的可行性策略。
本文将运用关联理论对商标的翻译作简要分析研究,以期得出商标翻译及翻译批评理论的新视角。
一、关联理论简述关联理论是由D. Sperber 和D. Wilson 提出的关于人对于输入信息的处理与逻辑推理过程。
他们认为,听者/读者/观众将在给定的交际情境中寻求合适的含义,当某个含义符合他们对于输入信息的相关性推理时,语义搜寻及信息处理过程才会停止。
在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一书中F. Ungerer对关联理论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介绍:认知语境、明示推理行为和认知经济性。
“认知语境是由一系列或存储于记忆当中,或由感知或推理得出的假设构成。
”[1]289明示推理行为“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可借助主体/背景分离理论来理解:明示推理刺激在所有未解码假设的概念背景中突出表现为主体。
”认知经济性是指关联的理解应当建立在对个体认知环境影响及短时信息处理效率的基础上,用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大的信息量。
因此,人们在处理输入信息时,会以经济性为准则,只处理对个体有用的信息,提高信息的处理效率。
二、关联理论与翻译关联理论解释了人们处理信息的过程与原则,而翻译在本质上也是信息处理与再加工的过程,因而关联理论对与翻译的本质也具有解释力。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隐喻汉译前言商务英语是在跨文化交流和商务合作中使用的英语。
商务英语翻译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汉译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商务活动的成败。
本文将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分析汉译隐喻的难易程度,并提供一些在翻译过程中有所帮助的技巧。
关联理论概述关联理论是指两个或多个概念之间的连接。
其中一个概念能够自然地引起另一个概念。
关联理论还可以推导出语言中的隐喻结构。
当使用语言时,我们通常不是将单词和词组直接拼接在一起,而是通过隐喻的方式构建出含义。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商务英语中翻译中常见的难点。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隐喻在商务英语中被广泛应用。
下面是商务英语中一些常见的隐喻及其含义:1.打破沉默:在商务活动中,如果双方不开口,就无法达成协议。
这时就需要打破沉默。
在商务英语中,“打破沉默”通常指建立联系,揭示真相,或者寻求帮助。
2.揭秘玄机:商务活动中,有时需要通过收集信息来发现市场机会、风险、或者竞争对手等信息。
在商务英语中,“揭秘玄机”通常是指揭开某个领域的秘密,寻找隐藏的机会或处于劣势的情况。
3.打通绿色通道:当商务活动中需要紧急完成某些事情,而常规程序需要很长时间时,可以考虑使用“打通绿色通道”的方式。
在商务英语中,“打通绿色通道”通常指以更快的方式完成事情,通过人际关系或特殊渠道获得优先处理。
汉译隐喻的难易程度隐喻的概念极具主观性,其含义与文化背景、语境有关。
对于母语为汉语的人来说,汉译中的隐喻不是那么容易理解。
假设一个英语母语者翻译公司文化中的“热带鱼”,那么他可能会用“tropical fish”这个词,但实际上,这个鱼应该用“珍珠鱼”这个词来翻译更为贴切。
因此,在汉译隐喻时,需要特别注意文化差异。
汉译隐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一些情况下,隐喻的含义与英语原文不同,因此更难翻译。
因此,在翻译商务英语时,应该避免直译,而应该根据文化背景和语境来翻译。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应用关联理论的技巧以下是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应用关联理论的一些技巧:1.分析每个隐喻:在商务英语中,每个隐喻都可能存在文化差异。
- 224-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商业广告翻译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居红【摘要】随着国际贸易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告及其翻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获缺的组成部分,商业产品的成功推广,特别是新开发的产品推广更是依赖于广告。
因此,为了提升商业产品的质量,增强其国际形象,就必须要使消费者在广告中清晰地了解到产品或者服务的必要信息。
本文从关联理论相关概念入手,着重就其在提升商业广告翻译的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更好地指导广告翻译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关联理论 商业广告 翻译策略【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market economy, advertising and its translation has become a important part in the modern social life, and the successful promotion of business products,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s promotion is dependent on advertising. Therefor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mmercial products, enhance its international image,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consumers clearly understand the product or service through the advertisement.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concepts of relevance theory, and then emphatically explores the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inquiry of commercial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guide th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work.【Key words 】Relevance theory;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strategy近些年,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剧,国际贸易和对外交流的频率不断增加。
关联理论下的商业广告的翻译【摘要】本文围绕关联理论下的商业广告展开讨论。
在介绍了关联理论在商业广告中的重要性。
接着探讨了广告的定义及作用,关联理论在商业广告中的应用,消费者心理和广告的关联,以及语言和文化因素在广告中的影响。
还分析了翻译策略与效果评估。
在总结了关联理论的启示,商业广告翻译中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关联理论在商业广告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翻译对广告传播的影响和挑战。
【关键词】关联理论、商业广告、翻译、消费者心理、语言和文化因素、翻译策略、效果评估、启示、发展趋势1. 引言1.1 关联理论下的商业广告的翻译在商业广告领域,关联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理论框架,对于广告的制作和传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联理论认为,人们在看到某种刺激时,会自动地将其与其它相关的概念、情感或记忆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或认知关联。
这种关联性使得广告在传播时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和注意,进而提高广告的效果和吸引力。
商业广告的翻译是广告传播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广告的效果和传播效果。
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商业广告翻译应该注重触及消费者的情感和认知,灵活运用关联的方式和手段,让翻译后的广告能够有效地触动消费者的内心,引起共鸣和共振。
本文将探讨关联理论在商业广告翻译中的应用,重点分析消费者心理和广告的关联、语言和文化因素在广告中的影响,以及翻译策略与效果评估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为商业广告翻译工作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促进广告的传播效果和市场影响力的提升。
2. 正文2.1 广告的定义及作用广告作为营销传播的重要方式,其定义和作用备受关注。
广告是指在特定媒体上发布的促销信息,旨在吸引目标受众的注意并促使其购买产品或服务。
广告的作用主要包括品牌推广、产品销售、消费者教育和市场营销等方面。
广告可以帮助企业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精心设计的广告策略,企业可以向消费者传达其独特的品牌理念和价值观,让消费者在选择时更倾向于购买该品牌的产品。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商务报告翻译实践与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民收入不断提高,以及居民保险消费稳步增长,我国的保险行业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因此,笔者选取2013欧洲保险联盟年度报告为译文文本,在斯波伯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指导下,对所选文本从
词汇、句法、语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翻译实践中使用的翻译原则、策略和技巧进行了实证讨论与总结,以期在翻译过程中体会关联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以及与商务相关的专业文献翻译技巧的应用。
本报告分为五个部分:翻译任务描述、翻译过程描述、文本分析、案例研究和总结。
其中,文本分析和案例研究两部分相互照应,并且是本报告的重点。
报告的第三部分文本分析主要从词汇层面——专业术语和专有名称、缩略词、古英语词、复合词和口语表达;句法层面——长句以及复杂句、被动句;语篇层面——衔接与连贯这三方面对文本进行了分析,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关联理论,该
部分为第四部分的案例研究起到重要的铺垫作用。
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上,第四部分案例研究结合实例对文本的词汇、句法、语篇进行了翻译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与技巧。
对于词汇方面,专业术语和专有名称、缩略词、古英语词、复合词要查阅官方网站,获取权威说法,进行准确翻译。
口语表达词汇须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文体特征进行灵活处理,以便译入语读者获取最佳关联。
句法层面,对于长句及复杂句,译者尝试运用顺译、倒译、分译、合译四种技巧进行案例研究。
被动句可译为符合汉语习惯的无主句,判断句,主动句和被动句。
语篇层面上,根据衔接与连贯的五种方式——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结合实例进行详细地分析。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策略论文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策略论文【论文摘要】关联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并就此为翻译研究提出了新的理论框架。
基于应用翻译具有信息性、劝导性、和匿名性的特点,本文应用关联理论的相关原理,指出在应用翻译过程中,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应利用自己认知语境的各种信息知识推导出原文的暗含意义或交际意图,找出语境和信息的最佳关联获得相应的语境效果,再以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和期待为准则,对译文进行最佳关联的取舍,为译文读者提供最佳关联,实现应用翻译传递信息的目的。
就此本文提出了应用翻译的一些翻译策略,如替换,改译,增译,补译,摘译或将信息重组等方法,以实现译文和交际目的的最佳关联。
【论文关键词】关联理论;应用翻译;应用翻译策略;关联性一、引言二、应用翻译及其特点从应用翻译的特征来看,“信息性,劝导性和匿名性是这类文本的主要特点”(方梦之[J],2003)。
信息性,是指这类文本主要传递文本的客观信息和形象;劝导性旨在唤起读者去体验去行动,如广告劝导人们购物,旅游介绍劝导人们去参观旅游景点,在功能上,出于功利的目的更倾向于译文而非原文;匿名性指原文作者大都处于匿名的状态,和文学翻译相比,缺乏“个性”,有一定的写作模式。
应用翻译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它“不是展示译语语言文化异彩的场所,不提倡所谓‘异化’和‘诗学效果’”(贾文波,2004:277),而应该尽量去缩小原语和译语由于文化,语言思维等不同所引起的差异,努力减少信息交流的障碍,达到应用翻译交流信息的目的。
三、关联理论及其翻译观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它要传递的是说话人的意图。
说话人为使听话人懂得自己的意图,总是以明示的方式表达信息; 听话人为了了解说话人的意图,必须将信息纳入无误的明示——推理模式中进行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的重要依据就是获取信息和语境的最佳关联。
“译者的责任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intention)与译文读者的企盼(expectation)相吻合”(林克难,1994)。
关联理论下的商业广告的翻译
商业广告是现代商业与市场营销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广告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增加品牌知名度的一种重要手段。
同时,广告也是消费者获取信息和做出购买决策的重要渠道。
在关联理论下,商业广告的翻译需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
关联理论认为,人们的思维是通过连接事物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的。
当人们接收到一条信息时,他们会自动地将其与其它经验和知识进行关联。
在商业广告中,这种关联可以是产品的功能特点、品牌形象、消费场景等。
因此,在商业广告翻译中,需要注重将产品或品牌与消费者的经验和认知进行关联。
比如,在食品广告中,可以强调其健康、营养、口感等特点,与消费者对健康饮食和品尝美食的认知和经验进行关联;在汽车广告中,可以强调其性能、安全、豪华等特点,与消费者对驾驶体验和车辆外观表现的认知和经验进行关联。
同时,商业广告的翻译也需要考虑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
关联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和决策是由他们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来决定的。
在商业广告中,可以通过强化产品或品牌对消费者心理需求的满足,引导他们做出购买决策。
比如,在化妆品广告中,可以强调其美容功效、品质和品牌形象,满足消费者对美丽和自信的心理需求;在旅游广告中,可以强调其美景、休闲和放松的氛围和方式,满足消费者对度假和旅游的心理需求。
2008年4月第29卷第2期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ournalofJiangxiInstituteofEducation(SocialSciences)Feb.2008Vol.29No.2收稿日期:2008-02-23作者简介:黄晓雄(1964—),男,江西南昌人,南昌工程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从事语用学和商务英语研究。
摘要:关联理论和翻译有着很好的兼容性,两者研究的都是交际过程。
从关联的角度出发,探讨商务英语语用等效翻译的建构对翻译研究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关键词:关联理论;商务英语;等值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638(2008)02-0070-04OntheConstructionofTranslationEquivalenceforBusinessEnglishPragmaticsfromthePerspectiveofRelevanceTheoryHUANGXiao-xiong(DepartmentofForeignLanguage&Literature,NanchangInstituteofTechnology,Nanchang330099,China)Abstract:Relevancetheoryandtranslationarecompatiblewitheachother.Thetwotheoriesresearchonthecommunicativeprocess.Fromtheperspectiveofrelevancetheory,itissignificanttodiscusstheconstructoftranslationequivalenceforbusinessEnglishpragmatics.KeyWords:relevancetheory;businessEnglish;equivalenttranslation关联理论由Sperber和Wilson在1986年提出,是西方近年来影响巨大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并且其影响远远超出了语用学领域。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隐喻翻译探析作者:汪洋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44期摘 ;要:本文从语境关联的视角和隐喻的特征探讨商务英语中隐喻的理解与翻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商务英语中隐喻翻译的三个基本策略:再现同一喻体;用目的语中标准喻体取代源语中的喻体;舍弃喻体形象只译喻义。
关键词:语境关联;商务英语;隐喻;翻译一、引言隐喻一词metaphor 源自希腊语两个词根“meta(整体)”和“phora(转移)”,意为将某一事物的内涵转移到另一事物上再表达出来,或把不同类的事物进行类比联想,找出其相似性。
迄今为止,隐喻学研究已经历了修辞学研究,语义学研究和多学科研究三个不同时期,在上世纪80 年代,Lakoff & Johnson 提出了革命性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是思维问题,不只是语言问题,隐喻是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
从此将隐喻引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
隐喻作为一种话语行为,被纳入语用学研究。
本文将从语境关联的视角和隐喻的特征探讨商务英語中的隐喻理解与翻译策略。
二、商务英语中的隐喻理解隐喻是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日常语言中大约70% 是隐喻的。
隐喻以其精炼、奇特、形象、间接和婉转等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事件,使文本表意、传情,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商务英语作为语言作品的一种特殊文本,产生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并植根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
所以在商务英语中,人们也往往利用熟知的事物类比经济商务原理和事件,来达到对经济商务专业知识的理解。
隐喻作为人类非常重要的认知工具之一,即使在经济贸易这一个相对专业的抽象思维领域,也有不少形象的隐喻表达。
要译好商务英语中的隐喻,首先应理解好其隐喻的真正意义,正确地理解隐喻是翻译的前提。
(一)语境关联的视角关联理论把关联定义为“命题和一系列语境之间的关系”,因此关联是依赖语境的。
关联理论框架下的商务英语翻译作者:于巍来源:《商场现代化》2013年第13期摘要:本文在概述关联理论及其翻译观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作为原文的读者,译者须挖掘最佳关联,进而推理;作为交际者的译者须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向译文读者示意原文作者的意图。
关键词:关联理论最佳关联示意推理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发展到相当的规模,对商务英语翻译的需求与日俱增。
赵彦春(2003)指出:“关联理论对翻译这一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现象有着迄今为止最强的解释力。
”基于关联理论研究商务英语的翻译是本文探讨的主题,这有助于指导商务英语翻译实践。
一、关联理论及其翻译观1986年,Sperber和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这本书中系统提出了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
该理论把交际看作是个示意—推理的过程。
交际者对听话人/读者的认知环境和交际情景加以评估,并据此通过话语向听话人示意/传达(包括明示和暗示)自己的交际意图;听话人则结合该话语提供的信息和相关的语境信息,在关联原则(Relevance Principle)的指导下进行解码和推理,最终实现对交际者的交际意图的认知。
关联、语境以及推理是关联理论的基本概念,关联性=语境效果/推理努力这个公式体现了三者的关系。
Sperber和Wilson的学生Gutt在其著作《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中提出了关联理论的翻译观。
Gutt(1991)认为翻译是一种双重示意——推理的交际过程(原文作者——译者,译者——译文读者)。
据此,译者从一个“没有发言权﹑身份低微的语言复制者”变成一个交际活动中“直面译语读者进行交流的交际者”。
二、关联理论框架下的商务英语翻译1. 寻找话语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
根据Gutt的翻译观,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过程是整个翻译活动中的第一次示意——推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原文作者为交际者,译者为读者,译者根据自己的认知语境中的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语信息作出语境假设,寻找话语和语境之间的关联,特别是最佳关联。
关联理论视域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策略摘要:随着全球贸易活动的频繁,商务英语翻译活动日益成为影响商务交际成败的关键,商务英语翻译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
关联理论是一种语言交际理论对商务英语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关联理论的视域下,商务英语翻译是一个涉及到说话者、翻译人员和听众三方之间进行的“明示与推理”过程。
关联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指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商务英语翻译具体实践指导来实现提高商务英语翻译质量的。
关键词:关联理论;商务英语;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随着国际间贸易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商务英语翻译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单纯的依赖语言的对等式翻译和原有的翻译技巧已很难满足国际商务交流的需要。
因此,商务英语翻译需要在一种全新理论的指导下走出翻译困境,从而使商务英语翻译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语言学中的关联理论为商务英语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质量。
一、关联理论概述斯帕波和威尔森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提出了关联理论。
他们认为语言交际的主要目是准确的传达信息,而不对信息进行简单的转述。
在一切语言交际中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关联原则,关联原则是一切语言交际的基础。
在语言交际中,为使对方明确自己表达的真实意图,交际双方所使用的语言必须具有关联性,否则正常的交际行为无法顺利进行和实现。
关联理论是从多学科、多角度对语言交际做出的一种解释,它是“将认知与语用研究结合起来,将语用学研究的重点从话语的产出转移到话语的理解,指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对话语的理解就是一种认知活动”。
这一认知过程中主要有推理和明示两个方面。
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语言交际时,为达到交际的目的交际的一方会首先明示其交际的目的,听众则根据具体的语境运用关联原则对其明示进行推理,达到双方交际信息的互明。
在翻译的过程中,关联理论本身也被认为是交际的一部分,而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也就自然被认为是说话人与翻译人员之间进行的一种明示推理过程。
关联理论下的商业广告的翻译商业广告是一种通过传播信息和吸引注意力来促进产品销售的营销手段。
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商业广告的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
关联理论是一种认为人们构建认知或行为关联的心理理论。
在商业广告中,关联理论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传达广告信息,吸引目标受众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广告效果。
本文将探讨关联理论在商业广告翻译中的应用,并提出一些翻译策略。
关联理论强调人们在认知和行为上建立关联。
在商业广告中,产品或品牌通常会与某种情感、体验或价值联系在一起,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在翻译商业广告时,翻译人员需要考虑如何传达这种情感、体验或价值,并在目标文化中建立类似的关联。
一则广告可能通过展示幸福的家庭场景来传达家庭温馨的情感。
在翻译时,翻译人员可以选择使用能够触动目标受众的情感词语或描述来传达这种情感关联。
关联理论认为关联的形成基于一定的条件和背景。
在商业广告中,广告内容通常会与目标受众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相关联。
在翻译商业广告时,翻译人员需要考虑目标文化的特点和背景,以确保传达的关联能够在目标文化中被理解和接受。
某个国家的广告可能会利用当地的习俗、节日或名人来吸引目标受众的注意力。
在翻译时,翻译人员需要将这些当地特色融入广告内容中,以增强广告在目标文化中的关联性。
关联理论指出,关联可以通过重复和多种形式的表达来加强。
在商业广告中,通常会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媒体形式来传达产品或品牌的信息,以增强目标受众对产品或品牌的认知和印象。
在翻译商业广告时,翻译人员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来传达广告信息,以加强目标受众对广告内容的关联和印象。
除了文字翻译外,翻译人员还可以结合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来传达广告内容,从而提高广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关联理论认为,人们在认知和行为上的关联往往是自觉或无意识的。
在商业广告中,一些广告效果可能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目标受众的认知和行为。
在翻译商业广告时,翻译人员也可以利用语言、图像和声音等手段在目标受众的意识和潜意识中建立产品或品牌的关联。
《财经界》2007年第1期 社会经纬181从关联理论视角看商业广告的翻译陈先奎 孙钦美(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曲阜,273165)(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上海,200083 ;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曲阜,273165)摘 要:商业广告翻译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能否达到广告的预期目的和功能,这就决定了广告翻译必须要抓住广告受众的认知心理,使广告受众以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取最佳的语境效果。
本文通过广告翻译实例试图探讨关联理论作为探索交际与认知关系的语用理论,对广告及其翻译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指导意义,以及对实现广告AIDA 功能有较大启示。
关键词:广告翻译 关联理论 最佳关联 认知语境中图分类号:G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781(2007)01—0181—021.0引言广告,作为现代商业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已渗透到地球的每个角落。
因此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广告翻译的地位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因为广告文体是一种具有商业价值的实用文体,它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广告受众接受它所宣传的商品而成为消费者。
如果广告达不到说服广告受众实施购买行为的目的,这则广告是失败的。
同样,在广告翻译中,如果译文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就不能算是成功的翻译。
因此,在探讨广告翻译的基本策略时,必须把商业广告的特殊目的和功能与翻译理论有机结合起来。
2.0现代广告的目的和功能“广告”一词源于拉丁语“advertere ”,意思是“唤醒大众对某事物的注意,并诱导于一定的方向所使用的手段(徐百益,1996:3)”。
孙晓丽主编的《广告英语与实例》中,把广告的作用分为四个方面:1:市场营销的作用;2:传播信息作用;3:经济作用;4:社会作用。
另外,很多学者提出了一些从广告到消费的公式,如AIDA 原则,即注意(Attention ),兴趣(Interest ),意图(Desire ),行动(Action )。
所以,只有在广告受众认识清楚之后才能使他们产生购买的欲望,并最终付诸行动,从而达到广告的真正目的,这一目的同时也应是广告翻译的最终目的。
关联理论视角下商业广告翻译中译者主体性之初探在关联理论视角下,商业广告翻译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译者对于原商业广告来说,既是读者,译作者,又是一个创作者,是沟通原商业广告语作者与译语读者的桥梁。
因此,商业广告翻译认知活动的主体即译者,既要推理出原商业广告作者所明示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又需要对该商业广告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作出正确的分析,特别要承担读者、译作者和创作者这三重身份,进而有效地发挥其主体性作用,以实现商业广告翻译的目的及其商业价值。
标签:关联理论;商业广告翻译;译者主体性商业广告具有明确的商业目的和独特的语言及文化特征,其翻译是一种认知推理的过程。
译者在商业广告翻译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译者先要明确广告主的交际意图,然后将此意图以某种语言话语形式传递给广告受众,双方在交际的过程中寻找话语同语境的最相关联的部分,由此才能实现商业广告的目的和商业价值。
本文在分析商业广告翻译的目的和功能的基础上,尝试在关联理论视角下探究在实现商业广告翻译的最大关联的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以求发挥其重要作用,成为商业广告翻译发展和提高的有效途径。
1.基本理论认知1.1 商业广告翻译的目的及功能从字面上解读,广告,即“广而告之”,向大众传达某事,或劝告大众做出某种行动。
这是从广义的角度对广告的解释。
广告狭义范围的定义是“广告是付费的大众传播,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传递情报,改变人们对广告商品的态度,诱发其行动而使广告主获得利益〔1〕。
一则商业广告是否能吸引广告受众的关注和了解是其成败的关键。
成功的商业广告应该遵循认知(awareness),理解(comprehensive),说服(conviction),行动(action)的原则,即ACCA原则。
商业广告受众明确地认知和理解商业广告所传达的信息内容之后,一定程度上才可能被劝服,由此产生购买的欲望,并且实施购买行为,以实现商业广告的目的,同时也是商业广告翻译的最终目的。
关联理论下的商业广告的翻译关联理论是一种营销学理论,旨在通过创造产品和广告之间的联系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这个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消费者对广告的积极情感和认同感可以通过将产品与积极的情感或价值联系起来来增加。
在商业广告的翻译过程中,理解和运用关联理论对于传达广告所希望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至关重要。
翻译时需要准确理解广告中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
广告通常通过使用特定的语言、图像和音乐等来创造情感效果。
翻译者需要通过区分和理解广告中使用的情感词汇、隐喻和象征等手法,准确把握广告的情感和价值内涵。
在翻译过程中将情感和价值与产品联系起来。
根据关联理论,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广告并购买产品,如果广告成功地将产品与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联系起来。
翻译者需要确保所翻译的广告文字能够传达与产品相关的情感和价值,以便消费者能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认同感。
适应不同的文化背景。
商业广告是全球范围内广告翻译的一种重要形式。
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观和情感有所不同,翻译者需要考虑到目标文化的差异,以便有效地传达广告背后的情感和价值。
翻译者可以通过使用目标文化的隐喻、象征或人物等元素来适应文化背景,使广告在不同文化中产生相似的积极情感和认同感。
审慎使用语言和表达方式。
在商业广告翻译中,语言和表达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直接影响广告的情感和认同效果。
翻译者需要遵循适当的语言规范,确保翻译的文字能够准确传达广告中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同时保持其自然流畅性。
翻译者还需要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和偏好来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吸引消费者。
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商业广告的翻译需要注重情感和价值的传达、文化适应、语言和表达方式的选择等方面。
准确传达广告中所希望传递的情感和价值,将有助于消费者对广告产生积极的情感和认同感,进而促使他们对产品产生购买行为。
《财经界》2007年第1期 社会经纬181从关联理论视角看商业广告的翻译陈先奎 孙钦美(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曲阜,273165)(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上海,200083 ;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曲阜,273165)摘 要:商业广告翻译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能否达到广告的预期目的和功能,这就决定了广告翻译必须要抓住广告受众的认知心理,使广告受众以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取最佳的语境效果。
本文通过广告翻译实例试图探讨关联理论作为探索交际与认知关系的语用理论,对广告及其翻译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指导意义,以及对实现广告AIDA 功能有较大启示。
关键词:广告翻译 关联理论 最佳关联 认知语境中图分类号:G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781(2007)01—0181—021.0引言广告,作为现代商业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已渗透到地球的每个角落。
因此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广告翻译的地位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因为广告文体是一种具有商业价值的实用文体,它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广告受众接受它所宣传的商品而成为消费者。
如果广告达不到说服广告受众实施购买行为的目的,这则广告是失败的。
同样,在广告翻译中,如果译文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就不能算是成功的翻译。
因此,在探讨广告翻译的基本策略时,必须把商业广告的特殊目的和功能与翻译理论有机结合起来。
2.0现代广告的目的和功能“广告”一词源于拉丁语“advertere ”,意思是“唤醒大众对某事物的注意,并诱导于一定的方向所使用的手段(徐百益,1996:3)”。
孙晓丽主编的《广告英语与实例》中,把广告的作用分为四个方面:1:市场营销的作用;2:传播信息作用;3:经济作用;4:社会作用。
另外,很多学者提出了一些从广告到消费的公式,如AIDA 原则,即注意(Attention ),兴趣(Interest ),意图(Desire ),行动(Action )。
所以,只有在广告受众认识清楚之后才能使他们产生购买的欲望,并最终付诸行动,从而达到广告的真正目的,这一目的同时也应是广告翻译的最终目的。
3.0 关联理论的认识关联理论是西方语言学家Sperber 和Wilson 提出的认知语用学理论。
他们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
关联理论的核心是寻求最佳关联性原则,即接受者要确定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就必须在交际双方共知的认知环境中找到对方话语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推断出语境的暗含意义,获取语境效果,达到交际的目的。
关联性的强弱取决于认知努力和语境效果。
在同等条件下,认知努力越小,语境效果越大,则关联性越强。
但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接受者需要的并不是最大关联(即以最小的认知努力得到最大的语境效果),而是最佳关联,即接受者希望不花费不必要的努力便可从中得到足够的语境效果,并据此推导出说话者的交际意图。
率先将关联理论应用到翻译领域的是Gutt,他指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而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
作为交际的翻译,在原语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人们对语码的选择所依赖的也是关联性,原交际者和译者构成了交际的双方,译者从原交际者明示的交际行为中寻找出最佳关联,通过推理形成对原语文本的理解;译者和译语接受者又构成交际的另一双方,译者通过译语文本把自己对原语文本的理解传递给译语接受者,从而使译语接受者能够推导出原交际者的交际意图。
Gutt 对翻译的解释使人们对翻译研究又有了新的认识,译者要传达的是原语文本所代表的原交际者的交际意图。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也就大可不必拘泥于形式上的句法与词汇层面的等同。
4.0关联理论对广告翻译的指导意义从根本上来说,广告是一种交际行为,只不过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
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来讲,广告是交际者(广告主)诱导和说服交际接受者(广告受众)接受其产品等的言语行为。
在交际过程中,人们总是用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广告受众很少会花大量时间来仔细研读广告,因此广告必须要短时间内引起受众的注意,引发其兴趣,使之产生欲望,从而采取行动。
这样一来,在交际双方共社会经纬 《财经界》2007年第1期182享的认知环境下,一些对交际双方不言自明的东西常常会被省去。
而对于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交际,由于交际双方缺乏共享的认知环境,消费者只能通过译者对广告主交际意图的推断,在译者和消费者共有的背景知识下,接受原交际者的交际意图。
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广告翻译时,打破原语广告词句这些属于语言层次的东西的束缚,从原交际者(广告主)明示的交际行为中寻求出最佳关联性,然后在译者和译语接受者(广告受众)共知的认知环境下传递给译语接受者,实现原交际者的意图,诱导广告受众接受其产品。
5.0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策略和译例分析广告翻译策略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5.1 直译当两语(源语和目的语)受众的认知环境几乎没有差异,并且对商品的认知角度、消费观念、价值取向等趋于一致时,译者可以采用直译,直接从原交际者(广告主)明示的交际行为中寻求出最佳关联性,然后在译者和译语接受者(广告受众)共知的认知环境下传递给译语接受者。
例1.Good to the last drop . 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斯威尔咖啡)。
该广告词优美并富于联想:潇洒男士手举咖啡怀,滴滴味香的画面印在消费者的心中。
译文保存了原文的意境,把原文边品咖啡边啧啧称赞的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让消费者也按捺不住想尝尝,实乃译作精品。
5.2变通翻译很多情况下,由于广告语常常使用双关、谐音等修辞手法,加上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的差异,两语受众的认知环境往往不尽相同,有时差别很大。
这时信息意图可能违背交际意图,广告译者就有必要考虑变通翻译手段,或改写,或重写,或增删信息。
Poison (一种法国香水) 译文:百爱神这是一个商标的翻译,该产品畅销与“POISON ”商标的命名有很大关系。
西方女士有一种追求野性,猎奇的性格,而此广告产生的逆反心理使得使用的女士们都有一种“令人觉得神秘而难忘”的感受。
而这种认知环境在中国则不存在,所以如果直接译为“毒药”之类名称的话,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中国的女性恐怕还没胆大到敢于以身试“毒”的地步。
因此在翻译时要注意中国消费者的心理,尽量选用中国消费者喜闻乐见的褒义词语。
现译名“百爱神”就显得很优雅,并且在发音上和原文接近,便于记忆。
6.0 结语综上所述,广告是一种特殊的具有诱导性的言语交际行为。
在研究广告翻译时,不能单纯用传统的翻译理论来进行指导。
关联理论虽然不是翻译理论,但却能有效地阐释广告翻译,指导翻译实践。
只要运用得当,它能起到传统翻译理论难以达到的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1] Gutt, Ernst - 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91.[2] Sperber Dan and Deirdre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Oxford: Basil Black well, 1986.[3] 崔刚. 广告英语300 句.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4] 刘卫东. 寻求广告翻译的最佳关联.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1 (1).[5] 潘莉. 从关联理论角度解读广告翻译中的变通. 山东外语教学,2003 年第6 期.[6] 三友,李静. 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形象转换. 中国科技翻译, 2003 (8).(上接59页)回落到8.72元人民币,1994年1月1日,我国实行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轨,直接以1993年底的外汇公开市场汇率1美元合人民币8.70元作为全国统一的人民币市场汇率,相对于1993年,汇率下调幅度高达50%,远大于中美之间的通货膨胀率之差,导致人民币汇率的严重低估。
人民币汇率在1988-1989期间出现了严重的高估,其原因是这期间我国开始实行的是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并存制度,官方汇率分别是372.21,376.51,相对于1987年的372.21,变化不大,但我国这两年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18.5%,17.8%。
汇率没有及时随物价水平做出调整,出现严重高估,使得我国这两年净出口分别为-77.5亿美元和-66亿美元。
最后,从模型的实证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基本结论是,1994年以来人民币的长期均衡汇率趋于稳定且有下降的趋势。
从未来发展变化来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币会变得越来越坚挺。
1994年汇率并轨后,中国人民币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这一制度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民币汇率决定中的作用。
然而,从人民币汇率实际形成机制看,市场机制的作用远远没有发挥。
因为中国的外汇市场远远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其明显缺陷是它不仅交易工具和交易品种单一,而且交易主体不充分,市场中介组织不发达。
在这种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必然较低。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人民币汇率浮动的范围太窄,人民币汇率的浮动汇率制度特性没有反映出来,实际上它是更接近固定汇率。
从宏观层面上看,由于人民币只是实现了经常项目的可兑换,而对资本项目的管制还比较严格,在这个更高层面上限制了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
汇率作为整个宏观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变量,总是与整个宏观经济状况相联系的,而我国现行的汇率形成机制,显然不能满足外部部门自然、和谐发展要求。
人民币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而实现人民币完全可兑换的基本条件是人民币汇率必须始终保持在均衡汇率水平。
因此,未来人民币汇率制度有一个适当的浮动空间,以充分反映人民币汇率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