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经济发展与地理重构-02
- 格式:ppt
- 大小:3.06 MB
- 文档页数:57
全球化时代的全球价值链重构分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全球价值链的重构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全球价值链是指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加工、分销等环节中协同合作形成的一系列环节,并且通过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本文将分析全球化时代下全球价值链的重构,并探讨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首先,全球化时代下的全球价值链重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地理重构和技术重构。
地理重构指的是全球范围内生产、加工、分销等环节的重新布局,通常以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链中心地的变化为标志。
例如,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过去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投资,成为全球制造业链的关键环节。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发展制造业,全球制造业链正在向东南亚、非洲等地转移,导致全球价值链地理重构的发生。
同时,技术重构也是全球价值链重构的重要方面。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生产方式,使得全球价值链向更高附加值环节迁移,例如,人工智能在生产流程中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全球价值链的升级。
其次,全球价值链重构对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全球价值链重构促进了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地理重构,资源可以更有效地配置到具有相对优势的地区,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
其次,全球价值链重构加速了技术传播与创新。
全球化使得知识和技术可以自由流动,各个环节的创新与升级形成了良性竞争,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再次,全球价值链重构加强了国际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和依存使得国家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全球合作与贸易。
然而,全球价值链重构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与问题。
首先,地理重构可能导致某些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就业问题。
当产业转移到其他地区时,原本依赖该产业的地区可能面临工人失业和经济转型的困难。
其次,技术重构也可能导致技能需求的变化。
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劳动力需求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对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全球价值链的重构还可能加剧贫富差距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形考一答: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3)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
(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
例: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合理化2.个人提纲: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合理收入分配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进入分配不公平区间。
又因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还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加以具体解决。
现阶段的基础性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社会整体的分配体系构筑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为此就需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制定和调整现行收入分配政策,将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到社会可容忍的区间。
各国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标准是根据国际惯例所计算的基尼系数。
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测算,我国在1978年以前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16,属于绝对公平;20世纪80年代末基尼系数达到0.28;1995年达到0.39;1996年是0.42;1997年是0.43;1998年是0.46。
自1999年到2000年底,基尼系数平均为0.45,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
2001年至2003年基尼系数稍有回落,到2004年又超过0.4。
这标志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进入了分配不公平区间。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城乡居民之间的投入就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收入在增加,但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
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由1981年的2.92扩大到1995年的3.02,目前这种差距还在继续扩大,例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只相当于城市居民的40%。
《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整理第一章绪论1 、概念题《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 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 .G .Chisholm )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
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转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
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
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
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 文化转向” 。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 、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
经济地理学第三版重点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与经济活动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地理空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改变。
在经济地理学第三版中,根据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产业地理学、城市与区域发展、全球化与经济地理等。
1. 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经济地理学关注经济活动在地理环境中的空间分布与相互关系。
在第三版中,强调了对基本概念与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包括了经济地理学的定义、核心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等内容。
经济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包括:空间、地理位置、区域、地域、地理环境、地理条件等。
它们与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资源配置、市场联系等密切相关。
在方法上,经济地理学主要运用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统计分析等方法来揭示地理环境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经济地理学家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
2. 产业地理学产业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各类产业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演化和影响。
第三版中,产业地理学被强调为一个重点内容。
产业地理学探讨了不同产业在特定地理空间内的定位和集聚现象。
它研究了不同产业的空间集聚原因、集聚效应以及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例如,科技产业集聚带动了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汽车产业的集聚则形成了一些汽车制造中心,这些都是产业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3. 城市与区域发展城市与区域发展一直是经济地理学的热点领域之一。
第三版中,城市与区域发展在重点内容中具有重要地位。
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了地理空间内不同城市和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发展模式和影响因素。
它关注城市化、城市扩张、城市体系等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与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联系起来。
比如,城市化进程中,不同城市的经济结构和功能转变,都会影响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区域发展格局。
4. 全球化与经济地理全球化是当前全球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第三版中,全球化与经济地理成为重点。
探索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特征和影响的学科。
它关注地理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经济活动对地理空间的塑造作用。
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对于理解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经济地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面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框架。
通过研究地理环境、资源分布、交通网络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某些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迅速,而其他地区则相对滞后。
例如,位于沿海地区的城市往往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因为它们可以依靠海洋交通和港口资源进行国际贸易,而内陆地区则面临着交通成本较高的挑战。
其次,经济地理学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
通过分析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和产业结构,我们可以确定哪些产业在特定地区具有竞争优势,并鼓励相关产业的发展。
例如,某些地区可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发展矿业产业;而其他地区则适合发展农业或旅游业等产业。
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地理资源,我们可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经济地理学还关注经济活动对地理空间的塑造作用。
经济发展往往会引起城市化和区域间的空间分工,进而改变地理空间的结构和格局。
例如,一些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形成了大城市群和城市圈,而一些欠发达地区则呈现出城市化水平较低的特点。
这种空间分工和地理空间的重构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高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仅仅是分析和解释现象,而无法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策、人力资源、技术创新等。
因此,我们需要综合运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制定出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总之,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特征和影响的学科,对于理解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地理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识别和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以及理解经济活动对地理空间的塑造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通论经济地理学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
它把经济活动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般原理。
如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分析,经济活动的区位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经济地理学发展趋势等。
区域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历史最悠久的分支学科。
记述阶段的经济地理学,多以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形式出现。
区域经济地理学以某区域为单位,研究其经济发展条件、经济结构空间关系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等。
在我国的实践中,国土资源调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区划和区域规划成为区域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经济地理学在经济发展中的理论意义1.经理地理学可以分析经济增长的区域来源,并提供解释区域发展先后格局的理论2.经济地理学可以独到的解释经济发展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3.经理地理学提供经济活动区位的理论解释经济地理学在经济发展中的实践意义1.经济地理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2.指导经济活动区位合理选择3.提供区域政策发展咨询4.对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提供建议5.区域差距诊断建议第二章影响经济活动的区位因素: 自然经济技术交通政策。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1. 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2.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它研究人类话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其中讨论经济话动的区位理论就构成了经济区位理论,可以分为农、工、商业区位论等。
3. 区位条件是指区位所具有的属性或资质,人类对活动场所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位条件的优劣。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二、自然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31)1. 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
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像农业生产活动,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的自然特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了解经济地理的基本概念与发展经济地理是研究地理空间与经济活动的关系的学科,旨在理解经济系统在地理环境中的形成、演变和相互作用。
通过对经济地理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理解区域经济差异、探索资源配置方式等。
本文将介绍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一、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经济活动对地理空间的塑造作用。
1.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土地、气候、水资源、地形地貌等与地理空间相关的自然要素。
这些地理要素对经济活动的区域分布、发展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2. 经济活动:经济活动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一切产出和交换行为,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3. 地理空间:地理空间是指地球表面上的各种地理单元和地理现象的组合,在经济地理学中常以国家、区域、城市等空间单元进行研究。
二、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
在当时,人们开始关注工业化带来的空间变化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
以下是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1. 古典经济地理学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主要关注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地理空间的影响,以阐明工业革命后的经济地理格局。
2. 区位理论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区位理论成为经济地理学的核心内容。
该理论研究了企业的区位选择问题,即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选择何处开展生产活动。
3. 结构功能派阶段:70年代至90年代,结构功能派研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分析经济地理学问题。
宏观层面关注地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和格局,微观层面关注企业和产业的空间组织与布局。
4. 新经济地理学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经济地理学关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下地理空间的变化和经济活动的新特征。
三、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模式和影响因素,探讨城市群、经济走廊等区域集聚效应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模拟卷(广东专用)黄金卷04(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06年江苏省成立了第一个省内南北合作共建的新型城际合作园区——锡(苏南无锡)沂(苏北新沂)高新区。
从2006年至今,该高新区经历了从“转移工业化——新城化——产业高新集群化”三次转型时期。
下图为锡沂高新区空间重构历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产:生产空间(同生产);居:居住空间(同居住);服:生活性服务空间;体:体育中心;商:商业服务设施;研:科技研发空间;圆圈大小为该型空间占地面积大小)1.城际合作园区的创设主要目的是()A.解决先发城市建设用地紧张问题B.解决先发城市低端产业转移问题C.解决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D.解决后发城市青年人就业难问题2.新城化时期高新区规模迅速扩张,符合该时期的土地政策可能是()A.低价入驻与重大项目零地价政策B.建设用地配额制度与土地转让政策C.科技产业与配套商业优惠供地政策D.旧城改造与土地征收补偿服务政策3.高新区时期的空间结构特征是()A.大核心,大组团B.职住分离,大组团C.大生产,大聚居D.职住融洽,小组团某地理研学小组在新疆乌伦古湖考察期间,发现考察区松散的湖泊沉积物上有大量冰滑痕。
冰滑痕由头部沙堆、滑面和侧翼沙脊组成。
当湖泊中的湖冰开裂,冰块在外部动力的驱动下向岸运动,触底登陆后在岸上滑动形成冰滑痕。
图示意冰滑痕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考察区内冰滑痕形成的季节最有可能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5.考察区内冰滑痕头部沙堆的沉积物特征是()A.砾石比重较大B.层理结构明显C.分选性比较差D.铁铝元素富集虚拟电厂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电厂,是指利用软件系统参与电网的运行和调度的智能电网技术。
虚拟电厂平台可直接调度分散分布的发电装置、储能系统、电动车充电站等的电能,使电力资源再分配,实现削峰填谷。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是经济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和主题。
它涉及到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问题,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我们来探讨一下区域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区域发展是指不同地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差异,它包括了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城乡差距、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等多个方面。
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不同,是由于其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政策扶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化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与区域发展紧密相关的是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是指地域内部各种经济、社会、文化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和相互联系。
它体现了地域内各要素在空间上的分散、集聚、扩散和相互作用关系。
在不同的区域,由于其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等差异,空间结构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也导致了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差异。
而在经济地理学中,一直以来都存在着着关于区域发展和空间结构的研究热点和争议。
一些学者认为,区域发展不平衡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地区间的差异可以调动地区内外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促进整个地域的发展。
然而,也有学者认为,区域发展不平衡会导致地区间的贫富差距加大,进而导致社会不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
他们认为应该通过政策扶持和资源转移等手段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实现地区间协调发展。
个人观点上,我认为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是一个复杂多样的过程,其中包含了经济、政策、地理等多种因素的交织作用。
地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如何处理和引导这种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相信经济地理学领域会有更多的新发现和理论研究,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并为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是经济地理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涉及到地域内部的经济差异、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等多个方面。
在不同地域内部,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政策扶持等因素的差异,区域发展水平和空间结构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供应链危机、数字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格局数字化重构作者:保建云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2年第07期【摘要】贸易摩擦冲击、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和国际冲突激化导致全球性供应链危机,刺激数字技术应用、数字产品开发及数据经济发展。
供应链危机的数字化治理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数字要素与数字产业在国际分工合作、国际贸易发展和国际投融资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和难于替代性,世界经济格局正处于数字化重构之中,涉及世界生产及产业体系、贸易及市场体系、货币及金融体系、国际分工合作与数字治理等多个方面。
中国在应对全球供应链危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格局数字化重构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大国角色,需要而且能够为构建更加合理的世界经济新秩序贡献中国智慧、发挥中国力量并提供中国方案,促进人类数字命运共同体构建。
【关键词】供应链数字经济世界经济数字化重构人类数字命运共同体【中图分类号】F742 【文獻标识码】A【DOI】10.16619/ki.rmltxsqy.2022.07.009供应链危机(supply chain crisis)已经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和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世界经济复苏与持续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俄乌冲突及其扩大化则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性供应链危机。
供应链危机刺激了以数据要素投入和数字技术应用为特征的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着世界经济格局的重构。
本文中的供应链危机是指因为产品或者服务的生产、分配、流通与消费过程的不同环节的停滞乃至中断所引发的大规模产品供求失衡现象,突出表现为产品或者服务提供的上下游企业之间联结网络的破坏或者断裂。
供应链危机所导致的全球商品供求紊乱和市场扭曲,促使各国政府制定与实施各种供应链危机应对方案,也促使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寻找克服供应链危机的各种替代性生产技术和市场供求平衡方案,由此推动数据要素投入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刺激了数字经济及相关产业发展。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技术、高速通讯及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出现和迭代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第四次技术及产业革命即智能革命的重要标志,并促进数字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推动着世界制造业、贸易和金融市场国别结构和地理空间分布的调整和演化,最终导致世界经济格局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