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良性软骨类肿瘤的影像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10.04 MB
- 文档页数:62
常见骨肿瘤的影像诊断【影像学表现】典型表现为起于干骺端,背离关节向外生长,以柄或骨皮松质与母骨相互移行。
X线:可显示肿瘤基底或骨柄,及软骨钙化带,宽基底与母骨相连。
CT:除X线显示的外,CT可观察到软骨帽及软组织情况。
MRI:在T1WI像上可显示中低信号的软骨帽,钙化带呈光滑或波浪分叶状低信号,在T2WI脂肪抑制像上,软骨帽呈高信号,对于软骨帽的观察可用于判断骨软骨瘤活跃程度,MRI还可显示相关合并症。
【鉴别诊断】多不需要鉴别。
【影像检查优选评价】X线为基本诊断手段。
(二)骨巨细胞瘤70%发生于20~40岁,好发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桡骨下端,根据肿瘤分化不同有良性、生长活跃与恶性之分。
【影像学表现】X线:位于骨端的偏心性膨胀生长的囊状溶骨性破坏区,有光滑完整或中断的骨壳,其内可有或无纤细骨脊,无反应性骨硬化边及骨增生,骨壳局部膨出或肿瘤侵及骨壳外形成软组织肿块,在肿块表面再次形成骨壳者提示肿瘤活跃局部,形成巨大软组织肿块或表现为弥漫浸润性骨破坏者提示恶变。
CT:可显示骨端的囊性膨胀性骨破坏区,无钙化和骨化影,良性骨壳基本完整,外缘光滑,其内可见骨脊,生长活跃的骨巨细胞瘤和恶性骨巨细胞瘤骨壳不完整并常可见骨壳外的软组织肿块。
MRI:肿瘤在T1WI上呈均匀中等或低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
DSA:可显示肿瘤血管,提示良恶性,血运丰富,循环加快,出现动静脉中断等现象提示生长活跃。
【鉴别诊断】良性骨巨细胞瘤应与骨囊肿鉴别,恶性骨巨细胞瘤应与溶骨性成骨肉瘤鉴别,骨巨细胞瘤以其发病年龄,骨端的发病部位和膨胀性破坏为特征。
【影像检查优选评价】首选X线。
(三)成骨肉瘤好发于青少年,20岁以下占半数,男性多于女性,肿瘤多发生于骨端、干骺端,病程短,生长迅速,可产生剧烈疼痛。
【影像学表现】X线:1.骨肉瘤对骨的破坏在X线上不具特异性,可出现溶骨性,虫蚀性等多种形态;可破坏软骨。
在儿童表现为先期钙化带中断、不连续;在成人表现为关节间隙增宽,骨性关节面破坏。
骨软骨瘤【概述】骨软骨瘤又称外生骨疣,是一种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单纯的软骨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但可持续至成年才被发现。
这种病变多发生于生长最活跃的干骺端,如果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
它的结构包括正常骨和其上的软骨帽,在瘤体与周围组织之间,可因摩擦而产生滑囊。
在生长年龄内,骨软骨瘤有其自身的骨骺板,到生长年龄结束时,骨软骨瘤的生长也停止。
少数多发性骨软骨瘤具有遗传性,病变骨呈短缩和畸形,常可转变为软骨肉瘤。
【诊断标准】1.诊断依据⑴无痛骨性肿块,多见于长骨干骺端。
⑵X线平片见干骺端显示骨性突起,与正常骨相连,可形成骨蒂,远端软骨帽可呈不规则钙化。
⑶病理学检查:软骨帽的外形及细胞形态与正常生长的软骨大致相同,无明显异型表现。
符合第⑴、⑵项拟诊,确诊需病理检查。
2.鉴别诊断⑴软骨肉瘤:需要正确区分良性软骨瘤和肉瘤样转化的骨软骨瘤,后者即为周围性软骨肉瘤。
应通过复习病史,了解发病过程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合放射学检查观察瘤体形态,体积大小及组织学检查中细胞形态表现做出鉴别。
⑵皮质旁骨肉瘤:偶有可能在影像学检查中,骨软骨瘤与皮质旁骨肉瘤表现相似,但骨软骨瘤在青春期即有较长病史,肿块无增大且无症状,X线表现骨软骨瘤与周围软组织边缘常很清楚,肿块不与骨皮质面融合,而是向外突出生长。
这些特征有助于与皮质旁骨肉瘤相区别。
【治疗方案】一般不需治疗,如肿瘤过大影响关节功能或肿瘤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应考虑做切除术,切除应从肿瘤基底四周正常组织开始,包括滑囊、软骨帽及骨块本身彻底切除,以免复发。
【疗效评估】出院标准:骨软骨瘤经手术截除后,临床检查肿块消失了,X线检查显示肿瘤已完整截除,骨及周围软组织内均无肿瘤残留影。
【预后评估】单纯骨软骨瘤在进入成年期时即自行完全停止生长。
如果在成人期发现继续增大,应考虑恶变为软骨肉瘤。
仅有1%的单纯骨软骨瘤可发生恶变。
多发性骨软骨瘤恶变的发生率则较高。
良性软骨母细胞瘤的X线诊断胡仁伟(浙江省江山市中医院,浙江江山324100)[关键词] 良性软骨母细胞瘤;X线;诊断[中图分类号] R73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07)26-3860-01 良性软骨母细胞瘤较易延误诊断,但只要提高警惕,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对多数患者是能作出诊断的。
笔者收集报道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骨母细胞瘤,对其X线表现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临床资料收集临床资料完整、病理证实的良性软骨母细胞瘤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男女比例为2∶1;年龄13~25岁,平均16岁。
临床症状,关节酸痛8例,活动受限7例,局部压痛9例,外伤史3例。
病史最长3a,最短3个月。
2 结 果211 良性软骨母细胞瘤X线表现 ①发病部位:好发于骨骺,本组12中发生于肱骨近端6例(50%),胫骨近端、股骨近端、股骨远端各2例。
②病变形态:12例均表现为圆形椭圆形透亮区,直径3~4cm。
③病变边缘:边界清楚,周边有硬化圈7例。
④钙化:破坏区内有斑点状、不规则钙化6例。
⑤骨膜反应:发生于骨骺有层状骨膜增生1例。
212 X线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照 术前X线明确诊断为良性软骨母细胞6例,X线表现均较典型。
2例术前X 线诊断为骨骺结核,表现为骨骺囊状透亮区,边缘清楚,骨质稀疏,关节略有肿胀,透亮区有斑点状密度增高,疑为死骨;1例X线诊断为骨巨细胞瘤,表现为肱骨上端大结节椭圆形骨质破坏,横向发展,周边硬化不明显,患者年龄25岁;有1例误诊为股骨头嗜酸性肉芽肿;另2例X线诊断为良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
3 讨 论良性软骨母细胞瘤又称成软骨细胞瘤、钙化巨细胞瘤、骨骺软骨性巨细胞瘤[1],是一种少见的骨肿瘤。
1942年有人对该瘤作了详细的研究,认为其主要成分为软骨母细胞,为软骨性质的肿瘤,与巨细胞瘤不同,并命名为良性软骨母细胞瘤,以后为众所公认[2]。
骨软骨瘤病理特点骨软骨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骨肿瘤,其病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组织学特点:骨软骨瘤的组织学特点是由软骨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的良性肿瘤。
在镜下观察中,可以见到肿瘤细胞有明显的异型性,细胞核呈现不规则形状,大小不一。
细胞质呈现淡染,细胞分裂活跃。
2. 纤维带和软骨母细胞:骨软骨瘤的病理特点之一是纤维带和软骨母细胞的形成。
纤维带是由纤维组织构成的,其形成是肿瘤的早期特征,常出现在肿瘤的边缘部分。
软骨母细胞是软骨细胞的前体细胞,主要存在于肿瘤的中央部分。
3. 骨膜下生长:骨软骨瘤的病理特点之一是骨膜下生长。
骨软骨瘤通常从骨膜下生长,形成骨膜下结节状肿块。
肿块一般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与正常骨组织分界明确。
4. 钙化和骨化:骨软骨瘤的病理特点之一是钙化和骨化。
在肿瘤内部,可以观察到不同程度的钙化和骨化现象。
钙化和骨化程度的不同会影响肿瘤的形态和密度,有时还可以在X线片上显示出明显的钙化点或骨化带。
5. 低度恶性转变:尽管骨软骨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少数病例可能发生低度恶性转变。
低度恶性转变的特点是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和增殖能力增强,继发肿瘤组织出现骨破坏、浸润和转移。
扩展描述:骨软骨瘤是一种常见的骨肿瘤,多见于青少年和年轻成人,好发于长骨的骨骺或骨干部位。
骨软骨瘤的病理特点可以通过组织学特点、纤维带和软骨母细胞、骨膜下生长、钙化和骨化以及低度恶性转变等方面来描述。
在组织学特点方面,骨软骨瘤的肿瘤细胞呈现明显的异型性,细胞质染色淡,细胞核不规则,大小不一。
纤维带和软骨母细胞的形成是骨软骨瘤的一个重要特点,纤维带常出现在肿瘤的边缘部分,而软骨母细胞则存在于肿瘤的中央部分。
骨软骨瘤通常从骨膜下生长,形成骨膜下结节状肿块。
这些肿块形状规则,边界清晰,与正常骨组织分界明确。
在肿瘤内部,可以观察到不同程度的钙化和骨化现象。
这些钙化和骨化的程度差异会影响肿瘤的形态和密度,在X线片上可以显示出明显的钙化点或骨化带。
软骨瘤病理报告标本信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标本编号:***•操作医师:***临床背景软骨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发生在骨骼中的软骨组织。
本病理报告对患者的软骨瘤标本进行了详细的病理分析和描述,以帮助医师和患者更好地了解病情和确定治疗方案。
病理所见标本摘要病理报告所检标本为一块经手术切除的软骨瘤组织,标本外观完整,大小约为X cm × Y cm × Z cm,表面光滑,质地坚实,切面呈黄色,无出血点。
切片标本获取完整。
显微镜下观察经组织学检查,软骨瘤标本组织被包裹在一层薄而规则的纤维包膜中。
镜下观察显示,瘤组织由内外两层组成:内层为软骨样组织,外层为纤维组织。
内层组织内层由生长较为整齐的软骨组织构成。
软骨组织细胞呈圆形或梭形,胞质丰富,核大而深染。
软骨细胞排列成明显的巢状或各自散列分布,巢周围有细胞排列致密的成熟软骨样基质。
软骨样基质呈明显的矩形结构,质地坚实,胞外基质中可见到颗粒样物质。
外层组织外层为松质的纤维组织,富含血管和纤维组织。
血管呈分散状排列,具有明显的周围性出血表现。
纤维组织呈束状排列,伴有炎症细胞浸润,其间可见大量血管。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软骨瘤瘤组织中软骨细胞表达强阳性的S-100蛋白,同时也检测到软骨基质中明显的阳性表达。
病理诊断•软骨瘤诊断意义和建议根据标本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我们最终诊断该患者为软骨瘤。
软骨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多发生在长骨的骨干部位。
虽然软骨瘤一般为良性肿瘤,但其生长潜力较大,可引起邻近组织的破坏和功能障碍。
对于此病例,建议患者持续进行定期随访和影像学检查,以监测病变的生长情况。
若发现肿瘤有进一步增大或造成疼痛等症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或其他适当的干预措施。
同时,建议与其他专科医生(如骨科医生)共同讨论,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以上为软骨瘤的病理报告,供参考。
软骨瘤X线病例诊断分析严香兰中图分类号:R45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194(2008)15.-0384-03软骨瘤是较常见的良性骨肿瘤,好发于P1j肢短管状骨。
临床上分为:内生型、外生型、皮质旁型三种类型。
本院1987~2002年间诊断软骨瘤86例,皮质旁型4例,约占4.4%,罕见。
l病例资料例1,男,36岁。
因采石炸伤右下肢受检。
X线片示右胫骨上段骨折,窝下方软组织内见约2.0er aX3.0cm大小团块状,密度不均、较致密阴影.当时误认为伪影或异物(碎裂石声)影。
8个月后,患者感膝关节疼痛,局部可及硬块。
复片示骨折基本愈合,骨痂明显且包壳形成。
软组织内团块影增大约4.0cm×5.5c m,边缘不规整,相邻胫骨皮质受压,且呈侵蚀性改变。
追问病史,患者自诉3年前曾触及一小的硬块,无任何不适。
近年来局部有隐痛,呈间歇性改变,误认为外伤后遗症。
近半月加重就诊。
x线诊断:(1)右胫骨陈旧性骨折。
(2)右胫骨上段皮质旁型软骨瘤。
经手术治疗,病检为皮质旁型软骨瘤恶性变。
例2,女,18岁。
左腕关节酸痛近3个月,按“风湿”等治疗无效。
发现左腕关节处小结节硬块就诊。
查体:左腕关节尺侧可扪及一约小指头大小硬块,肿块不移动,压痛明显,局部皮肤色泽正常,X线片示左腕尺骨茎突侧缘软组织见一约2.0c m)<1.8e ra的大小,密度欠均,边缘尚规整钙化斑点,尺骨缘骨皮质可见表浅压迹。
x线诊断:尺骨远端皮质旁软骨瘤。
术后病理证实。
例3,男,24岁。
右肩关节腋缘软组织肿块3年余,无明显疼痛,右上肢上举稍受限就医。
查体:右肱骨上段腋侧扪及5.0cm×5.0cm大小硬块、质硬、不活动、压痛(+),皮肤温度色泽正常。
x线片示右肱骨小结节处软组织内见一约4.5er aX4.5cm大小致密阴形,密度不均,似“菜花”样改变,边缘欠规整且明显钙化,比骨皮质密度稍高,相邻骨皮质见约3.0cm长压痕,并可见明显骨硬化边缘,无骨膜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