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象山校区公共建筑设计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22.43 MB
- 文档页数:35
王澍:“瓦山”设计的丰富差异性(含设计图纸)瓦山: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专家接待中心设计单位:业余建筑工作室建筑师/:王澍陆文宇地点:浙江杭州基地面积 7500㎡建筑面积 6200㎡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与局部钢结构,夯土围护墙体,木结构主要材料:竹胶模板混凝土,回收瓦及缸爿,生土,松木总平面:一层平面:二层平面:隔岸望瓦山中段:隔岸望瓦山西尾:从瓦山顶上山道远望:从瓦山顶上山道回望象山:隔岸望瓦山腹内:瓦山中小憩处:瓦山北侧:瓦山北侧局部:瓦山西尾休憩处:瓦山中腹木拱洞:瓦山西尾木构架:从象山山腰俯瞰瓦山西尾:节点详图:屋顶木屋架结构平面:瓦山中腹跌水池:瓦山中腹院落回廊:瓦山西尾内部的洞:瓦山缝隙:隔岸问山——一种聚集丰富差异性的建筑类型学闲来读元黄公望“山水画论”,其中特别强调:论一张山水画的好坏,最要紧是这画要有一个能点题破题的名字。
初读时,我多少觉得不以为然。
一张好画的层层深意,岂是一个名字可以涵盖,况且画非文章,它首先是一个纯粹的直观对象,它的那种实存状态,甚至无法命名。
俯瞰瓦山屋顶“瓦山”来源有意思的是,如何给这个房子命名。
我做方案的时候,给的名字是“瓦山”,和陆文宇讨论方案,她也觉得这名字有意思。
我想凡是到过现场的,都立即能体会到这名字的直接用意。
房子的屋顶既大又长且阔,从东面入口看,如一山迫前,那顶上的青黑小瓦几乎是铺天盖地的。
这房子的原址,学院曾利用一处旧仓库开过餐厅,菜的种类多而又价廉,临河有大院子,可以边吃边晒太阳,很受师生们喜欢,餐厅的名字就叫“水岸边”。
我其实很留恋这个旧名的。
房子快建成时,院长许江很有兴致为这个新房子取名,就定下个“水岸山居”的名,现在对内对外,学院都用这个名字称呼。
而我的一个研究生,写了篇毕业论文,探讨浙江村落的水口,也谈到这个房子,文章的题目是“隔岸问村”,我觉得也很切中这个房子被隐含的一层内质:游过其内部的人可能都隐隐有体会,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房子,这是在一个屋顶下覆盖的一个村子。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王澍的设计还是在延续早期的自宅、文正书院的风格与手法:盒子游戏。
盒子是现代主义建筑最基本的几何形体,将其拿来直接用,显然不合时宜,况且现代主义早在上世纪60年代已经被骂得要死。
最巧的办法就是新瓶装旧酒,现代主义加入中国元素——难度很大,且人人都在加,关键在加得巧、加得妙,加得天衣无缝(实际上是做不到的)。
盒子的围合、院落、天井、廊、坡道,明显的中国传统元素,即使如此,几座方正大楼(相互间有些转动迎合)仍显体量庞大,设计者便采用立面上的重重披檐,调节尺度感。
为了收拢群体,收缩视线,楼群近端处加了一高塔。
中国寺庙通常有高塔,古罗马的城邦也常常设塔楼(如同羌寨碉楼)——高塔眺望、监视也有宗教向上的精神作用,但同时也高高在上、呈显无遗,与周围群落关系、视线关系的尺度难以控制。
至少我认为王澍立的塔楼不能算恰当。
高楼十几层,倩倩鹤立,每层平面使用面积肯定不经济,设计者便将两部楼梯拉到体外,钢构混凝土,一直到顶,一路上跑,也未觉十分吃力,可能是因为“移步换景”的作用。
到顶,我的研究生说害怕、恐高;是啊,室外楼梯一口气转到高层顶部的,的确不多见。
远观整个楼群,或者由塔楼下观楼群,应该说相互关系的承转起合是不错的,但近观不甚理想,尤其不能触摸:清水混凝土表面粗糙不平整、甚至孔隙开裂,铁制构件油漆脱落,门窗铰链插销锈迹斑斑,木质门窗材质低劣、做工粗糙,青砖地面高低不平、塌陷破碎,披檐青瓦下的水泥砂浆丑陋不堪,等等。
原因当然是造价控制和施工技术问题。
建筑单体围合面向院落的立面,王澍照惯技使用一气铺满的木门,很有气势,显然受江南民居天井四周漏空联排门启示,门的整体开合,完全控制了廊与院落的内外空间关系。
门窗上的铁器据说是由当地铁铺打制,很有手工感,但大都生锈,早先江南民居的门窗天天有人开关,常年黝黑发亮,学校谁人来管,生锈是必然的,时间长了,必转动、插拔困难。
长长钢廊直插象山,大有破自然地形之势,但不知为何廊内多处设置倾斜交叉钢柱,既遮挡视线又碍走道,是否有调节直廊通览的作用?想法来自早先木构水上栈道架设手法?还是来自解构的思想?不得而知。
2020.3墙材网用旧砖瓦做出的建筑被誉为浙江最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位于杭州转塘镇,周围是青山绿水。
象山北侧是校园的一期工程,是由10座建筑与两座廊桥组成的建筑群,建筑面积约7万m 2,作为公共艺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图书馆与体育馆使用。
象山南侧的校园二期工程由10座大型建筑与两座小建筑组成,建筑面积近8万m 2,包括建筑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实验加工中心、美术馆、体育馆、学生宿舍和食堂。
校区总体规划十分注重校园整体环境的意境营造和生态环境保护,借鉴中、西方大学校园的发展模式,创造一个功能分区合理,融建筑、空间、园林绿化、自然环境于一体的校园总体布局,真正建成符合教育旅游要求的园林式、开放式的校园环境。
总体布置从地势和环境特点出发,遵循简洁、高效的原则,分区明确,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可变性、整体性。
整个校园建筑的结构形式选用最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与局部钢结构加砖砌填充墙体系,建筑师利用这种体系,大量使用回收旧砖瓦,并充分利用这里的手工建造方式,将这一地区特有的多种尺寸旧砖的混合砌筑传统和现代建造工艺结合,形成一种有效隔热的厚墙体系。
选用一种环保的中空混凝土现浇厚板屋顶,和回收旧砖瓦的上人屋面做法结合,形成一种有效隔热的屋顶体系,这种厚墙与厚板的结合,在这个夏季炎热冬季阴冷的地区能有效减少空调的使用。
整个校园建筑和景观共使用多达700万片回收旧砖瓦,节约了资源,也深刻影响着教师与学生的生态观念。
Most beautiful university in Zhejiang9墙材网2020.3名哲学家陈嘉映曾这样赞美:“是国内大学里少有的,能让师生咖啡馆小酌、秉烛神游度夜,而毫无作息表压力的校园。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地处杭州转塘镇,是由王澍设计而成。
这位普利兹克建筑奖首位中国籍的设计师,极为推崇唐宋的绘画和音乐,同时,当年为了遵循“再回收利用”的原则,从浙江省收集了超过700万片不同年代的旧砖瓦,用于象山校区的建设。
由文人画边界看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借景设计借景,是中国传统空间设计的常用手法。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众多具有传统韵味建筑设计的重要案例之一。
在本文中,作者将以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边界”为中介,重点探讨借景手法是如何在象山校区的设计中得到实现,并进一步探讨其对建筑空间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边界借景象山校区传统韵味空间引子对王澍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产生兴趣,肇始于2005年在《时代建筑》上读到的他的文章《那一天》。
能在满载理论与术语的专业杂志上读到这样一片至情至性而又不乏理性的文字,确实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从那时起,我便将王澍划归为具有鲜明文人气质的建筑师一类。
后来又知道了他深谙中国传统书画艺术。
我想,从传统书画艺术入手应该是解读其建筑设计的一条捷径吧。
一关于文人画的“边界”文人画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独特遗产。
它上承画家多彩纷呈的内心世界,下接具体而微的形态结构。
对建筑学来说,可资借为探讨中国传统空间观的理想文本。
在本文中,笔者仅讨论文人画中的“边界”。
所谓“边界”,就是画家所能感受到的世界范围在纸面上的反应。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说到的类似的名词是“取景框”。
不同的是,后者囿于物理极限,无法任由感性世界恣意流淌,且往往会“框”死边界的形状,也变削弱了边界对于内容的影响。
文人画中的“边界”问题,在建筑学领域业有人进行过研究,典型的如北京大学王欣的硕士论文《山水画与篆刻的边界问题对园林中墙垣与建筑关系的设计启示》。
在论文中,作者将边界与表达对象的关系分为三类:1.对象对边界的漠视是指山水画中“对象与边界的关系比较拘谨,边界的作用并不明显,或者作为静态的‘画框’,或者作为取景的‘裁切线’”。
[ 王欣,《山水画与篆刻的边界问题对园林中墙垣与建筑关系的设计启示》,P14,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同时在构图中,画面还隐藏着一条“中心法线”,“画面空间力图保持一个均衡稳定的关系,维持中规中矩的经典场景”。
【城市建筑研究】2012年,我国建筑师王澍获得了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奖,犹如春夜中的惊雷一般,他的建筑作品与建筑理念随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王澍以其基于本土环境的建筑理念及融合大量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建筑手法,为当代中国建筑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画下了浓重的一笔。
随着文明的发展及建筑技术的增强,我们在追求不断挑战经济发展效率极限的同时正在逐渐与环境脱节。
王澍说:“今天的建筑师处在文化断裂当中,传统建筑是文人和工匠相结合,但今天的中国建筑师基本上和文人无关,建筑设计师一个技术性的、服务性的行业,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传统建筑也面临相同的难题,许多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以及地域代表性的传统建筑正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建筑所组成的水泥森林。
传统老建筑的消逝与当代建筑中的文化缺失导致地域间建筑的差异愈发单薄,进而几乎所有城市都相差无几。
建筑与自然,在现今的建筑环境下正在走向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而对于王澍来说,他的建筑精神即是回归自然,他对建筑的“营造”理念以及“业余”的态度使得其建筑作品意境深远,令人耳目一新。
一、“造园”与“造人”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作为王澍的代表作之一(图1),整座校园形式简洁,没有人为形式主义的元素,更多的是展现了纯粹的自然秩序与原生态的环境塑造。
在细节处理中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将各种元素转化为新的形式体现在建筑当中。
王樹对中国园林的偏好使他在设计中更多地采用造园的技法理念,旨在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环境。
整个校园以象山南北分为象山校区的一期及二期,其中包括山北十个和山南十二个单体建筑,顺延山体的走势以自然山水融合的疏密来进行布置总体建筑格局。
通过对建筑形体的特定处理如“山房”、“水房”以及“合院”等形式使得建筑融于自然环境,达到弱化建筑的目的。
纵观整座校园,江南民居中的砖、瓦、竹、木等饱含地域性色彩的元素让其富有江南水一般的灵性。
层层铺陈的瓦与错落有致的屋檐配合灰色建筑所形成的厚重感,加上合院周围郁郁葱葱的竹林,使人不自禁地联想到沐雨时节的情景:细雨飘落在竹林间,顺着屋檐淌下传出滴滴答答声,连同沉浸在山坡之间的一座座合院。
264〉〉学术论坛 2014 · 08ART EDUCATION王澍不是唯一探索营造建筑画意的建筑师,在他之前,中国已有许多学者和建筑家对于建筑画意进行了长期探索。
从吉尔平到城镇景观运动,从新粗野主义到拼贴城市,西方画意美学所追求的种种特质与王澍的建筑语言不谋而合,虽然西方画意美学思想对王澍的建筑设计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建筑设计语言更多来自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理解。
普利兹克奖的获得也正是世界建筑界对其思想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
一、画法之美 ——传统绘画线条语言的转化中国传统绘画向来重视线条表现,线条不仅作为画面表现的元素,更是作画的技法与手段。
它不仅用来标志事物的模样和外形,其笔墨变化也表达了中国传统文人丰富的内心情感。
在中国传统建筑的造型中也讲求用线,亭台楼阁往往以优美线条的造型展现在我们面前,建筑基本格局的结构线条,犹如绘画中富有韵律的轮廓线一样。
不过,总体而言,线条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体现得最为充分。
王澍在象山校区设计中将中国画的线条美感加以提炼,赋予其现代特质。
校区建筑在线条的贯穿运用下大气统一。
单体校舍的立体造型体现了传统绘画的线条语言,从反曲面屋顶的曲线到立面网柱造型,再到蜿蜒曲折的廊道,整个象山校区的校舍建筑中均运用了线条。
而线条并不是在琐碎地拼接,是将整体校园的规划考虑其中,让线性的步道贯穿于建筑中,让其建筑更具时代感。
而线条同时也彰显了南方建筑的特色,更表达了对传统绘画技法的理解。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平面的、二维的,但在王澍的建筑设计中,它变成了三维空间中的实践形态。
传统绘画线条的美感在王澍建筑语言中的转换成为其建筑创作的一大特色。
二、画式之美 ——传统绘画程式化的运用“程式”,即程序、式样、法则。
“大凡要求离开生活的自然形态远一点,即加工美化比较多,形式感较强的艺术,都会有某种程式性”(龚和德《戏曲人物造型论》)。
换言之,越是如实描写,这种“程式”越觉无味,从而陷入繁琐细节的堆砌,窒息了作品的艺术生命。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建筑设计之美建筑设计是以满足人们的基本使用功能为基础,但是仅仅满足使用功能是无法成为成功的建筑设计作品,因此在实用的基础上,还应当具备极强的审美功能,通过实用与审美的完美结合,使建筑与艺术相互交融。
本文以王澍建筑作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为例,通过对其建筑作品所体现的功能性,文化性,地域性等方面的解读分析,思考关于建筑功能与美的结合。
标签:设计;美学;建筑;王澍王澍的建筑作品极具美学价值,迄今为止王澍建筑作品的数量虽然算不上多,但是却有浓厚的个人特色,结合中国江南地区的环境,建筑作品带有个人的符号性,文化性,风格自成一派,王澍对于建筑有自己的独到理解,并且有自己所要坚守的设计理念;建筑奖项不是评价一个建筑师的唯一标准,但是没有得过奖的建筑师肯定算不上一个优秀的建筑师。
王澍作为普利兹克奖中国籍的第一得主,也是到目前为止的唯一得主,中国建筑界的大师的称号实至名归。
一.王澍建筑作品及其建筑语言解读黑格尔说:“房屋完全是一种有目的的结构,由人按照人的目的而建造出来的。
”[1]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并且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在世界建筑史上亦具有很高的地位,显示出浓郁的民族特色,但是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传统文化开始变得暗淡,面临挑战,近代以来的建筑师数量庞大,但是将现代建筑与中国建筑做到有机结合,彰显浓郁地方特色的却寥寥无几,个人认为王澍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将建筑现代的形式与中国的地方特色的完美集合,并且自成一派。
传统的中国建筑不管是江南民居的粉墙黛瓦还是北方宫殿的金碧辉煌,对于西方人而言,都代表着中国的“过去”与“古典”时期,无论在历史上怎样经典,就当下而言却很难具有说服力,王澍的作品站在西方人的审美与理解的角度之上,用西方的建筑语言诉说中国的建筑特色。
二.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西方语言诉说中国建筑之美1.整体校区规划与布局国美的新校区位于杭州转塘区,周围环境良好,山明水秀,王澍负责对整个校区设计并没有采用传统“套模板”的形式,将校区做成千篇一律的现代建筑形式,而是另辟蹊径,结合江南地区的地方特色,民居文化等融入其中,使得建筑焕然一新,漫步其中悠闲自在,怡然自乐,远离城市喧嚣,颇具田园韵味。
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在环境设计中的作用探究----以王澍作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为例Research on the Function of Marxist Art Theory in Environmental Design---Take Wang Shu's work on the Xiangshan campus of China Academ yof Art as an example刘琼春杜娟Liu Qiongchun.Du Juan海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School of Fine Arts and Design,Hainan University,Haikou Hainan 570228摘要: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传入中国以来,对艺术层面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以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眼光来解读环境艺术设计,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人与自然的联系,人与空间的联系,以及自然与空间的联系。
文章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为例,探讨马克 思主义视域下对环艺设计的重要作用。
A b stra ct: Since the M arxist a rt theory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its influence on the artistic level cannot be ignored.Interpreting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 arxist art theory will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human and space,as well a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nature and space.Taking the Xiangshan Campus o f China Academy of A rt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 portant role o f Marxism in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环境艺术设计;唯物主义;辩证法Keywords: Marxist art theory,Environmental art design,Materialism,dialectics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和引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逐步 走向独立自主,直至繁荣富强的重要思想理论,而马克思主 义对于艺术层面的论述也同样指引着一代代艺术家的艺术创 造。
王澍代表作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项目地点:杭州,转塘镇,象山,中国用地面积:约400亩建筑面积:约150000平方米设计范围:总体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设计时间:2001.4-2002.9;2004.6-2006.6施工时间:2003.6-2007.10;2005.6-2007.9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与局部钢结构,砖砌填充墙主要材料:竹模板混凝土,回收旧砖瓦,本地杉木,竹,钢建筑师:王澍/陆文宇这片校园是国立中国美术学院为它的建筑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实验加工中心、基础教学部建造的新校园,500多教师和5000多本科与研究生在这里教学、学习与生活。
2000年,学院没有选择进入中国时下流行的政府组建的大学院区,而是选址在杭州南部群山的东部边缘,尽管这里暂时会存在一些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但学院的教授、艺术家与参与选址的建筑师共同认为,依照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建筑选址时,环境中的山水甚至比建筑更加重要。
建筑师王澍在象山新校园的建造中体现了自己的思考与主张。
如何在迅速丧失地域文化的中国城市重建有地域根源的场所结构,如何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共存的建筑范式活用在今天的现实,如何利用大学校园的建造规模探索一种当代中国本土新的城市营造模式。
回望中国传统园林院落式的大学建筑原型,象山新校园最终呈现为一系列“面山而营”的差异性院落格局。
建筑群敏感的随山水扭转偏斜,场地原有的农地、溪流和鱼塘被小心保持,中国传统园林的精致诗意与空间语言被探索性的转化为大尺度的淳朴田园。
那些校园建筑因此不是孤立的设计出来,而是在“自然”与“城市”之间的思考中显现出来。
在中国的建筑传统中,这样的建筑被称为“园林”。
这个词无法用西语的“花园”去翻译,它特指“自然”被置入“城市”,而城市建筑因此发生某种质变,呈现为半建筑半自然的形态。
如果“自然”是一端,建筑师思考的另一端就是“城市”,一系列似乎在等待某种事件突发的小场所,似乎有点散漫,甚至没有一个严格的结构,但真正的生活才可能在这里放松的发生。
王澍的世外桃源——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意义性的建筑解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1)“山决定了那座房子的尺度,那座房子就像一棵树种在山边。
远处几座新民居还算朴素,但尺度感大得多,决定尺度的已不是那山。
”①民居是最通俗的建筑形式,但同时它也承载了一个国家或民族建筑的灵魂。
可以说,中国当代能像王澍这样如此深刻又紧密地将极为先锋的创作与古老的民间传统联系在一起的人并不很多,这种对于传统的借鉴表现了王澍对传统的尊重。
然而,单纯的传统性结构并不能承载他对于建筑的全部理解,生活的每一片断都是在原有旧事物的基础上叠加了一些新的事物,我们对传统的寻找不断受到各种意外事件的阻挠,愈是想回复到最初的“零”位置,反而离开这个位置越远,在此那个回归传统的过程便被永远搁置了。
(2)“一种思考着的目光,面对这个世界,沉静而温暖。
视角的突然转折,好像有点走神。
”对王澍而言,一个理想的读者应该包含一种理想的失眠。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一些图像,它们不能被言语所表达;因为对于他想要的,语言显得过于准确了。
于是我们幡然醒悟到他所表现的并非一个建筑,而是一种印象。
梦境是第二种生活,好像半睁着眼在观看什么似的。
有时候,在半梦半醒之际,我们看见它们,想要抓住它们,定义它们,然后我们醒来,它们逃之夭夭……这是些模糊、鬼魅般的景象、记忆和氛围,它不在词语的表达之内,又存在于词语之间,它说不出来,就像江南早春的晨雾,我们张着半开半闭的眼睛瞰览风景,无法界定清楚任何物体的形状。
王澍甚至乐意享受可能出现的这种恍惚的感觉。
(3)“中国的山与建筑的关系,从来不是景观关系,而是某种共存关系。
从外看塔,密檐瓦压暗塔色,檐口很薄,材料与山体呼吸,塔如吸在半山,在如象山般多雾的气候中,塔甚至完全隐匿,变得很轻。
那一刻,我明白了庞大坡顶建筑可能的立面做法,一种内外渗透性的立面,而那塔的轻和隐匿让我看见了象山校园的返乡之路。
”在当代中国,任何一个建筑师都无法回避传统问题,这是中国建筑师的一个古典情结。
古人说造园难, 养园更难。
园子是一种有生命的活物,造园者、住园者是和园子一起成长演进的, 而一所学校对于人才的培育何尝不是如此。
良好的赋予场所精神和记忆的校园环境需要在时间的进程中不断成长和丰富。
今天,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规划设计对于当下国内大学校园场所精神的营造不能不说是一种探索和启示。
作为中国美院象山新校区建筑的缔造者,也是该校的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老师,一直执著地践行着他的中国本土建筑学理念。
他在构建象山校区的同时,简朴直接的美学价值观以及如何把中国传统建筑提炼成现代的表现方式,一直是他在实际建造中试图解决的问题。
采访王澍老师的那天,杭州断断续续下了一天的雨,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使整个象山校园笼罩上了一层白蒙蒙的雨雾,有了别样的景致。
王澍老师把采访地点安排在了建筑系的院子里,我们坐在屋檐的长廊下,享受着这个院子带来的静谧氛围,伴随着檐下滴落的雨滴声,开始了我们之间的对话。
原来我们的校园还可以这么建造公共艺术:除了赞美之外,原来我们的校园还可以这么建造……能否谈谈您设计的一些初衷?王澍:我作为一个建筑师设计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校园就是我的业主,幸好我们有比较一致的想法,想把我们的校园建成“山水间的家园”。
现在很多新建的大学校园都是中轴线、大体量,具有很雄伟的外观形象,但跟人不够亲近,这些权力化的建筑形态与当下大学校园管理的行政化和官员化有很大的关系。
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校园环境仅仅是由不同造型的房子和绿化所构成,我们说这不是“场所”。
所谓“场所”不是一种泛泛的空间,而是能区别出这个空间和那个空间的不同,气氛也是不一样的,在英文中称之为“Place”。
这就像我们传统的水墨画,很典型的如李公麟的《龙眠山庄图》,总览全图,是Gardening and educating——Interview with Wang Shu, the designer of Xiangshan campus of China Academy of Art造园与育人——访中国美院象山新校区设计师王澍徐璐/采访①52由一个个“场所”所构成的:在水边、在树林中,在山崖下……人们在聊天、讨论。
王澍瓦山设计的丰富差异性含设计图纸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王澍:“瓦山”设计的丰富差异性(含设计图纸)瓦山: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专家接待中心设计单位:业余建筑工作室建筑师/:王澍陆文宇地点:浙江杭州基地面积 7500㎡建筑面积 6200㎡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与局部钢结构,夯土围护墙体,木结构主要材料:竹胶模板混凝土,回收瓦及缸爿,生土,松木总平面:一层平面:二层平面:隔岸望瓦山中段:隔岸望瓦山西尾:从瓦山顶上山道远望:从瓦山顶上山道回望象山:隔岸望瓦山腹内:瓦山中小憩处:瓦山北侧:瓦山北侧局部:瓦山西尾休憩处:瓦山中腹木拱洞:瓦山西尾木构架:从象山山腰俯瞰瓦山西尾:节点详图:屋顶木屋架结构平面:瓦山中腹跌水池:瓦山中腹院落回廊:瓦山西尾内部的洞:瓦山缝隙:隔岸问山——一种聚集丰富差异性的建筑类型学闲来读元黄公望“山水画论”,其中特别强调:论一张山水画的好坏,最要紧是这画要有一个能点题破题的名字。
初读时,我多少觉得不以为然。
一张好画的层层深意,岂是一个名字可以涵盖,况且画非文章,它首先是一个纯粹的直观对象,它的那种实存状态,甚至无法命名。
俯瞰瓦山屋顶“瓦山”来源有意思的是,如何给这个房子命名。
我做方案的时候,给的名字是“瓦山”,和陆文宇讨论方案,她也觉得这名字有意思。
我想凡是到过现场的,都立即能体会到这名字的直接用意。
房子的屋顶既大又长且阔,从东面入口看,如一山迫前,那顶上的青黑小瓦几乎是铺天盖地的。
这房子的原址,学院曾利用一处旧仓库开过餐厅,菜的种类多而又价廉,临河有大院子,可以边吃边晒太阳,很受师生们喜欢,餐厅的名字就叫“水岸边”。
我其实很留恋这个旧名的。
房子快建成时,院长许江很有兴致为这个新房子取名,就定下个“水岸山居”的名,现在对内对外,学院都用这个名字称呼。
而我的一个研究生,写了篇毕业论文,探讨浙江村落的水口,也谈到这个房子,文章的题目是“隔岸问村”,我觉得也很切中这个房子被隐含的一层内质:游过其内部的人可能都隐隐有体会,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房子,这是在一个屋顶下覆盖的一个村子。
王澍:“瓦山”设计的丰富差异性(含设计图纸)瓦山: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专家接待中心设计单位:业余建筑工作室建筑师/:王澍陆文宇地点:浙江杭州基地面积7500㎡建筑面积6200㎡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与局部钢结构,夯土围护墙体,木结构主要材料:竹胶模板混凝土,回收瓦及缸爿,生土,松木总平面:一层平面:二层平面:隔岸望瓦山中段:隔岸望瓦山西尾:从瓦山顶上山道远望:从瓦山顶上山道回望象山:隔岸望瓦山腹内:瓦山中小憩处:瓦山北侧:瓦山北侧局部:瓦山西尾休憩处:瓦山中腹木拱洞:瓦山西尾木构架:从象山山腰俯瞰瓦山西尾:节点详图:屋顶木屋架结构平面:瓦山中腹跌水池:瓦山中腹院落回廊:瓦山西尾内部的洞:瓦山缝隙:隔岸问山——一种聚集丰富差异性的建筑类型学闲来读元黄公望“山水画论”,其中特别强调:论一张山水画的好坏,最要紧是这画要有一个能点题破题的名字。
初读时,我多少觉得不以为然。
一张好画的层层深意,岂是一个名字可以涵盖,况且画非文章,它首先是一个纯粹的直观对象,它的那种实存状态,甚至无法命名。
俯瞰瓦山屋顶“瓦山”来源有意思的是,如何给这个房子命名。
我做方案的时候,给的名字是“瓦山”,和陆文宇讨论方案,她也觉得这名字有意思。
我想凡是到过现场的,都立即能体会到这名字的直接用意。
房子的屋顶既大又长且阔,从东面入口看,如一山迫前,那顶上的青黑小瓦几乎是铺天盖地的。
这房子的原址,学院曾利用一处旧仓库开过餐厅,菜的种类多而又价廉,临河有大院子,可以边吃边晒太阳,很受师生们喜欢,餐厅的名字就叫“水岸边”。
我其实很留恋这个旧名的。
房子快建成时,院长许江很有兴致为这个新房子取名,就定下个“水岸山居”的名,现在对内对外,学院都用这个名字称呼。
而我的一个研究生,写了篇毕业论文,探讨浙江村落的水口,也谈到这个房子,文章的题目是“隔岸问村”,我觉得也很切中这个房子被隐含的一层内质:游过其内部的人可能都隐隐有体会,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房子,这是在一个屋顶下覆盖的一个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