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震.中国如何填平数字鸿沟
- 格式:pdf
- 大小:99.25 KB
- 文档页数:3
浅析跨越数字鸿沟的举措摘要:本文就全球数字化进程中所产生的数字鸿沟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集中分析了目前我国数字鸿沟的大致情况,以及针对该现状,我国如何从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打开跨越数字鸿沟的突破口。
关键词:数字鸿沟、跨越、信息化一、数字鸿沟基本概念数字鸿沟是指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所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问题,是指那些拥有信息时代工具的人以及那些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鸿沟,是基于掌握和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差别而催生的,存在于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客观差距。
数字鸿沟是人类由传统工业社会向现代网络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的现象,并随着网络化急速扩张不断被拉大。
二、分析我国数字鸿沟的大致情况就中国而言,数字鸿沟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①、是中国与世界的数字鸿沟。
我国尚处于社会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不高,信息基础设施落后,信息技术创新能力与外国先进国家存在明显差距。
尽管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1.15%,但是仅仅拥有世界因特网主机数的0.13%以及因特网用户数量的 6.11%。
目前,中国的万人口因特网主机数极低,仅为 1.30台,而世界的平均水平已达到了206.90台。
万人口因特网用户数也很低,目前仅为271.35户,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仅为美国的4%;②、是中国各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
在中国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社会信息化的进度不一和信息分布的地区不平衡现象十分突出。
东部地区信息化发展程度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2000年家用电脑的普及率,东部最发达地区与西部最不发达地区的差距高达31倍;东部地区因特网用户的普及水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7倍,而西部地区则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3。
在中国信息化程度的分布状况中,排位于前10名的省区中没有一个在西部,而排列最后的4名却都在西部地区,“数字鸿沟”已成为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③、是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
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具体方法数字鸿沟是指由于经济、地理、社会等因素导致的信息和通信技术(ICT)资源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之间的不平衡分配。
这种不平衡现象严重影响着人们获取知识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加剧了贫困、教育差距和社会不公等问题。
然而,通过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我们可以解决数字鸿沟问题。
一、提供基础设施和互联网接入首先,要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必须建立起可靠且普遍的基础设施。
政府应投资于电信网络建设,并确保所有地区都能够稳定访问互联网。
此外,为了广泛普及互联网,在偏远地区或贫困地区可以考虑采用新兴的无线技术来提供网络覆盖。
二、提供适应各阶层需求的硬件设备与软件应用为了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福利,政府应该促进经济和市场对硬件设备价格的下降,并推动开发更多适应各个层次需求的软件应用。
此外,还可以通过提供补贴或优惠政策来鼓励低收入家庭和农村地区购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
三、推动数字素养教育促进数字素养教育是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重要手段。
学校和社区应该加强对儿童和成年人的数字技术培训,使其掌握使用互联网和相关技术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此外,还需要进行持续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数字化社会的认知,并帮助他们了解如何保护自己在网络上的权益。
四、提供在线内容和服务为了缩小数字鸿沟,有必要提供多样化丰富的在线内容和服务。
政府可以支持开发者创作并发布高质量、有价值的内容,包括教育资源、文化产品等。
同时,在线政务服务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提供便捷高效的在线申报、查询、交流等服务,真正让公众受益。
五、促进全球合作与共享解决数字鸿沟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与合作。
各国可以分享最佳实践,互相学习,并在技术、经验和资源上进行合作。
此外,各个国家应当建立公平公正的数字治理机制,以促进全球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六、强化网络安全保障网络安全是数字鸿沟问题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加强对网络安全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问题。
发展中如何应对数字鸿沟在当今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数字鸿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数字鸿沟,简单来说,就是不同社会群体在信息技术拥有和使用方面存在的差距。
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也存在于同一国家的不同群体之中,比如城乡之间、贫富之间、不同年龄段之间等等。
数字鸿沟的存在,对社会的公平与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那么在发展中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这一难题呢?首先,我们需要深入理解数字鸿沟产生的原因。
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是导致数字鸿沟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人们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信息技术设备的购置和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中,能够更早、更广泛地接触和使用数字技术。
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资金短缺,数字技术的普及程度就相对较低。
教育水平的差异也是数字鸿沟形成的关键原因。
具备较高教育水平的人群通常能够更快地掌握和适应新的数字技术,他们有更强的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能力。
相比之下,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在面对新技术时,可能会感到陌生和困惑,学习和掌握的过程也更为艰难。
此外,年龄因素也不容忽视。
年轻人往往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更容易接受和运用数字技术。
而老年人由于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固化,对数字技术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在数字世界中往往处于劣势。
为了有效应对数字鸿沟,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务之急。
政府应加大对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投资,确保这些地区能够接入高速稳定的网络。
这包括铺设网络线路、建设通信基站等,为缩小数字鸿沟提供硬件基础。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至关重要。
通过开展各类数字技术培训课程和教育活动,普及数字知识,提高人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针对不同群体,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
例如,为老年人开设专门的智能手机和网络使用培训课程,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障碍。
在教育领域,要推动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深化。
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将数字技术纳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同时,为贫困地区的学校提供更多的数字教育资源,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先进的数字技术。
中国数字鸿沟的成因与赋权式治理中国数字鸿沟的成因与赋权式治理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数字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尽管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严重的数字鸿沟问题。
数字鸿沟指的是在数字化进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在不同地域、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出现不平等分布和利用的现象。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数字鸿沟的成因,并提出赋权式治理的思路,以促进数字鸿沟的缩小和社会的公平包容。
一、数字鸿沟的成因分析1. 地理因素中国地域广阔,东西部发展不平衡。
在数字化进程中,各地投入和发展程度不一,导致数字鸿沟的地理分布差异。
比如,东部沿海地区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更加普及,而西部贫困地区则面临着数字化发展的困境。
2. 经济因素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明显。
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相对于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导致数字鸿沟在城乡之间扩大。
此外,数字鸿沟还存在于不同经济阶层之间,一些弱势群体面临着信息获取的障碍。
3. 教育因素教育水平是影响数字鸿沟的重要因素。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导致了城乡之间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教育差异。
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能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但对于受限于教育条件的人们而言,他们会因此而失去数字化发展的机会,使数字鸿沟进一步扩大。
4. 技术能力和数字素养数字鸿沟的扩大与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数字素养的不平等发展密切相关。
一些年轻人在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培训的前提下,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能力,而一些老年人和农村居民则面临数字技术应用的困境,导致数字鸿沟在不同年龄段和社会群体之间进一步加剧。
二、赋权式治理的思路赋权式治理是一种基于参与和合作的治理模式,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和包容。
在解决数字鸿沟问题中,赋权式治理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1. 政府层面政府应该加大对数字鸿沟的认识和重视,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数字鸿沟的缩小。
填平“数字鸿沟”是民生之重我们对“宽带中国”或“宽带江苏”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在技术和商业层面,更要提升到维护和扩大社会公正正义的层面。
12月9日新华日报报道,为缩小苏北和农村地区的信息化“鸿沟”。
江苏将采用补贴或购买服务方式,向苏北和农村用户提供阶段性免费无线宽带接入服务。
还有,电信资费将逐步降低等等。
这是好消息。
我们希望在这方面步子再大一些,比如带更宽、速更快、接入更便利,而费用更低,甚至部分免费。
这样做的意义很大,也是大趋势,因为填平城乡及城市不同收入者之间的“数字鸿沟”,是当前的民生之重。
对“数字鸿沟”不难理解,在这个数字时代,由于在对数字技术及成果的消费和应用能力上的很大差距,人与人的生活和发展之间正在拉开“鸿沟”,这种差距几乎囊括各个方面,如教育、就业、事业、致富、商机等,甚至成为拉大我国贫富差距和社会矛盾的一个拉手。
这里固然有教育程度差别等因素,但更多是技术和经济上的,如偏僻乡村缺乏数字化,如电信资费过高而妨碍穷人过多使用等。
我们对“宽带中国”或“宽带江苏”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在技术和商业层面,更要提升到维护和扩大社会公正正义的层面。
所以,要填平“数字鸿沟”,政府就要在这些方面加大力度,在政策、技术和费用等方面,帮助更多的人上网,特别是帮助更多的穷人和“沉默的大多数”用好网,这不仅可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更是扩大社会的平等公正。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名照就认为,移动互联网“简化了上网方式,降低了上网门槛,让互联网的受益群体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因收入差异、城乡差异、年龄差异而形成的数字鸿沟。
”“可以说,移动互联网解放了生产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自身。
”这种身心“解放”的机会,应该基本人人平等,至少不能因为贫穷或住在穷乡僻壤,就输在数字时代的起跑线上或一直生活在“上一个世纪”。
以前,我们这方面有企业巨头垄断、过度商业化操作和缺乏有效管理等弊端,影响社会公平,百姓意见不少。
但对此要用发展眼光来看,因为互联网这个新业态与社会民生一下子就有了如此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任何人和任何国家来说都是新问题,都始料不及,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各国基本上把它交给企业和市场去探路、竞争、打理,或者说是一种“试错”。
我国多措并举弥合老年人“数字鸿沟”共3篇我国多措并举弥合老年人“数字鸿沟”1我国多措并举弥合老年人“数字鸿沟”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鸿沟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
数字鸿沟指的是人群之间、地区之间、甚至是国家之间在时代特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文化程度等方面的数字技能和数字资源差距。
老年人是数字鸿沟的重要受众群体,他们的数字技能不足,使他们难以享受到数字化为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并且,数字化趋势快速变化,老年人的信息获取能力越来越落后,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数字鸿沟”。
为此,我国从多个层面采取了多措并举的措施,以减少这种技术差异,促进老年人和数字时代的互动和融合,并助推全社会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
一、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基建是数字化社会的基础,是程度一的硬件支持。
我国已经从宽带建设到5G时代实施了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有效连接了城乡数字两界,无论是老年人或青少年都可以轻松访问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助力他们进行学习、交流和娱乐等日常生活需要。
同时,我国还加强了乡村信息化建设,推进了行政点、文化点、服务点、信息点等建设,使得农村老年人与城市老年人同步享受数字化信息带来的便利。
二、加强数字教育培训数字技能是老年人参与数字社会和数字化经济的数学基础,普及数字技能培训已经成为提高老年人数字素养的途径之一。
基于这一现状,国家级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规划,开展培训项目,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利的数字化信息服务。
例如,《关于推进老年人信息化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章中规定,各地应该不断深化信息技术的教育培训,将信息应用常识覆盖所有老年人,让老年人不断丰富知识,增长技能。
三、开展数字化服务数字化服务是指利用数字技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线上解决方案,声明助老服务。
为了改善老年人生活,专门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例如“智慧养老服务”等,以帮助老年人实现在信息技术和数字服务的基础上的医疗、购物、出行和娱乐等方面将看更加方便和实用。
通过提供便捷的应用服务,可以使老年人更好地享受数字应用带来的好处。
信息时代数字鸿沟问题及解决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时代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与此数字鸿沟问题也日益突出,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从数字鸿沟问题的成因、表现和解决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字鸿沟问题的成因数字鸿沟问题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因素对于信息技术的获取和应用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
经济条件差的地区或个体往往无法获得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利。
2. 文化因素一些地区或裙体的文化传统和观念限制了信息技术的接受和应用,造成了数字鸿沟问题的存在。
3. 技术因素有些地区或人裙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不足,无法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
4. 政策因素一些地区或国家的政策限制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是数字鸿沟问题的原因之一。
二、数字鸿沟问题的表现数字鸿沟问题在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方面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紧密相关。
数字鸿沟问题导致了一些地区或学校无法享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资源,影响了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2. 经济方面数字鸿沟问题导致了一些地区或个体在经济活动中无法享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影响了经济发展和公平性。
3. 社会方面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数字鸿沟问题导致了一些地区或个体无法享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影响了社会发展和稳定。
三、数字鸿沟问题的解决途径针对数字鸿沟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以解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政策倡导加强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倡导,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 技术支持加大信息技术支持力度,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3. 教育培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训,提高地区和个体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4. 资金投入加大对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资金投入,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资金保障。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有望逐步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实现信息技术的公平普及。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鸿沟的现状、影响与应对策略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鸿沟的现状、影响与应对策略一、引言: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数字鸿沟成为了各个国家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数字鸿沟指的是由于数字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导致信息获取和利用方面的差距,进而造成的社会不平等现象。
本文将从数字鸿沟的现状、影响以及应对策略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二、数字鸿沟的现状:1. 基础设施不平衡:在全球范围内,一些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匮乏,导致数字鸿沟的存在。
这些地方缺乏高速宽带网络和现代化的通信设施,无法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信息资源。
2. 知识和技能差距:数字化转型对人才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人才培养存在差异。
一些贫困地区教育水平低下,缺少数字化技能的培训和教育机会,无法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3. 差异化的数字化应用: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些地区或群体能够更好地利用数字技术来创造价值,而另一些地区或群体则无法有效利用数字技术。
这导致了数字技术在不同地区和群体之间的差异。
三、数字鸿沟的影响:1. 社会不平等的加剧:数字鸿沟使得那些无法获取和利用数字技术的地区和群体陷入了更加贫困的困境。
他们无法享受到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各种便利和机遇,进一步加大了社会的不平等程度。
2. 经济发展的限制:数字化转型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数字鸿沟的存在阻碍了某些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
他们无法发挥数字技术在生产、管理和服务方面的优势,导致经济发展的差距进一步加大。
3. 数字鸿沟对社会稳定的威胁:数字鸿沟的存在容易导致社会的不平衡和不稳定。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的传递和获取对于社会的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字鸿沟会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引发社会的冲突和不满情绪。
四、应对策略:1. 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在贫困地区。
建设高速宽带网络和现代化的通信设施,使得这些地区能够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信息资源。
我国地区数字鸿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数字鸿沟指的是数字化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不平等分布和使用,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信息和技术应用水平的差异。
在我国,数字鸿沟主要集中在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不同层次的人群之间。
造成数字鸿沟形成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包括:一、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不均衡。
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导致网络覆盖率低、网络速度慢等。
二、数字技术教育不足。
在一些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数字技术教育和培训机会相对较少,导致数字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相对落后。
三、文化习惯和生活方式差异。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习惯和生活方式不同,导致对信息技术的诉求和需求也不同,从而导致数字鸿沟的出现。
为了缩小数字鸿沟,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一、扩展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领导应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推动技术进步等方式改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弥补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
二、加强数字技术教育。
领导应当通过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促进数字技术普及和教育,让更多的人可以学会和运用数字技术。
三、推进文化融合和科技普及。
领导和社会组织应当通过引导和推动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科技合作,促进信息和科技资源的共享和有机整合。
四、推行倾斜。
除了以上措施,领导还应该实施更有针对性的,通过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等特殊地区的扶持和帮助,帮助更多的人能够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
在信息化普及的新时代,数字鸿沟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只有当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和智慧创新的新时代。
乡村信息化建设缩小数字鸿沟的举措乡村信息化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点之一,也是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必要途径。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数字鸿沟问题依然存在,导致了城乡发展不平衡。
为此,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推动乡村信息化建设,缩小数字鸿沟。
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想实现乡村信息化,首先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乡村网络覆盖和宽带接入能力。
乡村地区的网络信号和宽带接入相对不足,导致了信息传递不畅和数字鸿沟的扩大。
因此,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农村网络建设,提升宽带接入速度,确保乡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信息传递畅通。
二、普及信息化设备为了实现乡村信息化,还需要普及信息化设备。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购买电脑、智能手机和其他相关设备。
同时,可以引导企业提供价格优惠、贷款支持等方式,降低农民购买信息化设备的成本。
通过普及信息化设备,可以提升乡村居民的信息素养,缩小数字鸿沟。
三、培训乡村居民仅仅提供基础设施和信息化设备还不够,乡村居民还需要适当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信息化技能。
政府可以组织相关机构,开展信息化培训课程,教授农民如何使用电脑、智能手机和其他信息化设备,并教授一些常用的网络知识和应用技巧。
通过培训,可以帮助乡村居民更好地利用信息化设备,有效地获取和传递信息,缩小数字鸿沟。
四、推动农业信息化农业是乡村的重要产业,推动农业信息化是缩小数字鸿沟的重要举措之一。
政府可以鼓励农产品生产者和农民合作社开展在线销售和物流配送,提供便捷的销售渠道和高效的物流服务。
此外,政府还可以建立农产品溯源系统,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并提供可信赖的数字化证书。
通过农业信息化,可以提升农产品的销售效率,促使农民增收,从而进一步缩小数字鸿沟。
五、推广乡村互联网应用乡村互联网应用是推动乡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可以鼓励农民使用乡村互联网应用,如电子商务平台、在线教育平台、移动支付等。
通过推广乡村互联网应用,可以打破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缩小“数字鸿沟”的政策建议缩小“数字鸿沟”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的政策建议在信息革命和数字化信息时代,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战略资源。
从国际间看,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信息化发展水平差异,造成信息资源获取能力的差距(包括信息生产、传递与利用等方面差距),从而影响其经济实力与国际竞争力;从国家或地区内看,人们因收入、受教育水平一、所处地域及种族等方面的差异,造成对信息技术掌握和运用的差异,导致不同群体在社会中面临的机遇不等,出现“信息落差”、“知识分隔”、“贫富分化”等问题,这些统称为“数字鸿沟”现象。
一、世界范围内“数字鸿沟”日趋加剧信息技术是信息革命和数字化时代的原动力,它理应有助于缩小全球知识差距、促进经济普遍增长、广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这种情况并未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发生。
事实上,发达国家(或一个国家的发达地区)由于具有信息技术优势,在信息资源获取能力上处于领先地位,掌握并拥有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成为“信息富国”、“信息窗区”;发展中国家(或一个国家的欠发达地区)由于信息技术相对落后,在信息资源获取能力上处于落后地位,掌握和拥有的信息资源的份额越来越少,成为“信息贫国”、“信息贫区”,落入“信息贫困”之中和“数字鸿沟”的另一边。
(一)国际间“数字鸿沟”十分巨大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对世界28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信息能力测算结果,美、日、澳3国信息能力指数在65以上,属于信息能力最强的国家,位居第一层次;新加坡、荷、英、德、新西兰、法等国信息能力指数在50-60之间,这些国家信息能力相当于美国的68%-82%,处于第二层次;东欧为主的一些国家信息能力指数在20-50之间,这些国家信息能力相当于美国的30%-56%,处于第三层次;拉丁美洲为主的一些国家信息能力指数在10--20之间,这些国家信息能力相当于美国的15%—25%,处于第四层次;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信息能力指数在10以下,这些国家信息能力还不足美国的13%,处于最低层次。
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措施及效果数字鸿沟是一个历史问题,而当前我国城乡数字鸿沟的问题,更加复杂和严峻。
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国家的全面实力的高低。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数字鸿沟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信息化进程的最大障碍之一。
为了进一步促进城乡数字鸿沟的缩小,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
一、大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我国政府已经大力推动了城市宽带网络的建设,这为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政府还着力打造数字城市,大力推广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信息化进程,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支撑和保障。
二、探索“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农业”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等提供支持。
当下农村老年人和空巢青年太多了,各方面信息化程度落后,加上经济上缺乏支持,这就助长了城乡数字鸿沟现象。
因此,“互联网+农业”是重要的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方式。
例如,政府鼓励创新农村电商模式,为农民创收;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也在农民集市和家乐福等超市的外墙上投放广告,扩大了农产品的服务范围。
三、合理调配信息资源,整合城乡信息化应用政府要尽力整合沉淀的文化、教育、科技、信息等资源,不仅要直接向城乡输送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资源,而且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消费群体等特征,合理规划、调配和利用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城市、乡村、产业和个人的信息化优势。
例如,通过建立全球最大的数字图书馆,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加速信息交流、共享、流通和利用,弥补城乡数字鸿沟。
四、加强农村信息保障系统建设农村信息化以发展数字经济为导向,农村信息化建设也需要完善的信息保障。
目前,农村信息保障方面普遍存在地区限制、网络速度慢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政府重视全面的解决措施,例如加强农村信息技术体系的建设,加强农村通信网建设。
五、加强,普及科技培训政府和相关企业要共同加强城乡数字鸿沟的科技培训,培养农村人才队伍,举办农民科技创新培训班,普及互联网应用知识,推广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
互联网时代消弭农村老人数字鸿沟的路径共3篇互联网时代消弭农村老人数字鸿沟的路径1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中国普及,许多老年人也逐渐走进数字世界,成为网络的构成人群之一。
然而,在农村地区,因为人口老龄化、网络覆盖率等问题,许多老年人却仍然被数码划分的“数字鸿沟”所隔离。
如何消弭这种数字鸿沟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问题。
本文将从“教育”、“技术”、“社会关怀”三个角度出发,探讨消弭农村老人数字鸿沟的路径。
一、教育教育是消弭农村老人数字鸿沟的重要途径。
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多数受过的教育水平较低,对于数字技术的运用不熟练,因此应该开展数字技术教育活动,提高老人的数字技能。
应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栏等媒介,将数字技术的基础知识简单易懂地向老年人传播,提供方便的学习方式和平台。
同时,政府可以投入经费,设立“数字技术普及中心”,为老年人免费提供教育培训,举办兴趣班、研讨会等培训班,提高老人的充电意识和学习动机。
举行在线的数字技术交流论坛让老人在线提问,其它会员会解答老人们的问题。
除了政府、社会机构等公共资源,亦可充分利用志愿服务、家庭共同学习等方式,加强老年人数字技术知识的普及。
二、技术技术是消弭数字鸿沟的关键手段,针对农村老年人的应用数字技术必须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一旦进入数字化生活的门槛较低,就可以更好地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交、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例如,2008年地方政府曾着重推出“金村工程”,其中之一是让农村老人上网,这里对老人的需求非常简单明了:能看新闻、听音乐、聊天即可。
政府可持续推出在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内建立数字学习设施,尤其是针对老年人需求推出易学易用的数字学习设备、软件和应用。
再如“互联网+医疗”、“智慧家庭”等几个数字化服务,可以让老人便捷地获得优质医疗、家居服务,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生活品质,加强了老年人对数字技术的信心和态度。
三、社会关怀消弭数字鸿沟的第三个途径是社会关怀。
社区、村委会等社会机构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贴心、服务化的公共服务,如设立老年人助理,为老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组织老年人去进行志愿活动,让老人参与到社区的文化建设中;还可以定期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和体育娱乐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一些有益的娱乐方式和精神文化活动。
填平“数字鸿沟”是民生之重我们对“宽带中国”或“宽带江苏”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在技术和商业层面,更要提升到维护和扩大社会公正正义的层面。
12月9日新华日报报道,为缩小苏北和农村地区的信息化“鸿沟”。
江苏将采用补贴或购买服务方式,向苏北和农村用户提供阶段性免费无线宽带接入服务。
还有,电信资费将逐步降低等等。
这是好消息。
我们希望在这方面步子再大一些,比如带更宽、速更快、接入更便利,而费用更低,甚至部分免费。
这样做的意义很大,也是大趋势,因为填平城乡及城市不同收入者之间的“数字鸿沟”,是当前的民生之重。
对“数字鸿沟”不难理解,在这个数字时代,由于在对数字技术及成果的消费和应用能力上的很大差距,人与人的生活和发展之间正在拉开“鸿沟”,这种差距几乎囊括各个方面,如教育、就业、事业、致富、商机等,甚至成为拉大我国贫富差距和社会矛盾的一个拉手。
这里固然有教育程度差别等因素,但更多是技术和经济上的,如偏僻乡村缺乏数字化,如电信资费过高而妨碍穷人过多使用等。
我们对“宽带中国”或“宽带江苏”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在技术和商业层面,更要提升到维护和扩大社会公正正义的层面。
所以,要填平“数字鸿沟”,政府就要在这些方面加大力度,在政策、技术和费用等方面,帮助更多的人上网,特别是帮助更多的穷人和“沉默的大多数”用好网,这不仅可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更是扩大社会的平等公正。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名照就认为,移动互联网“简化了上网方式,降低了上网门槛,让互联网的受益群体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因收入差异、城乡差异、年龄差异而形成的数字鸿沟。
”“可以说,移动互联网解放了生产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自身。
”这种身心“解放”的机会,应该基本人人平等,至少不能因为贫穷或住在穷乡僻壤,就输在数字时代的起跑线上或一直生活在“上一个世纪”。
以前,我们这方面有企业巨头垄断、过度商业化操作和缺乏有效管理等弊端,影响社会公平,百姓意见不少。
但对此要用发展眼光来看,因为互联网这个新业态与社会民生一下子就有了如此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任何人和任何国家来说都是新问题,都始料不及,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各国基本上把它交给企业和市场去探路、竞争、打理,或者说是一种“试错”。
◎编辑|彭扬|封面故事|填补“数字鸿沟”不能只靠放大画面在数字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帮助老年人共享时代红利,让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浪潮的成果真正惠及全社会?老龄化,在中国已经是一种肉眼可见的变化。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2.6亿人,占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已占13.50%。
老年人是数字时代的“弱势群体”。
自助缴费、网约车、出示健康码,这些对于大多数人轻而易举的事,却困住了不少只有“老人机”或没有手机的老年人。
他们有的因此无法便捷购物,有的不得不奔波于社区开具健康证明。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着手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迫在眉睫。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信息无障碍建设,帮助老年人、残疾人等共享数字生活。
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中,将“实施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列入“十四五”时期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五项提升行动之一。
上述举措,为弥合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提供了政策支撑。
在数字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帮助老年人共享时代红利,让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浪潮的成果真正惠及全社会?———————————————适老化改造是当务之急———————————————在中国,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从7%上升到14%,只用了短短25年,速度如此之快,在全球都罕有先例。
除了增速快,我国2.6亿老龄人口内部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7次报告显示,我国尚有未曾“触网”的老人近1.5亿人。
没有智能手机、不会使用手机上网,无法适应数字化生| Grand Garden of Science | 23 .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的消费人群,成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势力。
无论从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出发,推动全社会的适老化升级与改造,帮助“银发族”更放心、更便捷地适应并融入数字化时代,对于我国都具有重要意义。
化解老年数字鸿沟老年数字鸿沟指的是老年人与数字化社会之间的巨大数字鸿沟,尤其是电子技术、网络等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数字的应用已成为社会生活的必需品,这也导致了老年人在数字领域中面临很多挑战。
为了化解老年数字鸿沟,应采取以下策略。
首先,建立数字教育系统。
应该从国家层面向老年人免费提供所需的设备,并开展相关的教育和培训计划,培养老年人的数字素养,教会他们如何使用数字设备,处理数字信息以及避免网络诈骗等安全问题。
其次,开展社区服务。
社区应该建立专门的数字服务站,为老年人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提高他们的信心和技能,同时也可以建立社区数字友好中心,开展社交活动,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的积极性。
再次,加强家庭亲情。
许多老年人认为孩子和孙子女对新技术的掌握更为熟练,他们可能借此向亲戚们寻求帮助。
家人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和引导老年人学习数字技术,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最后,加强社会支持。
政府应该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特殊支持,如提供贡献退休金的机会、建立慈善组织等,以增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感。
总的来说,化解老年数字鸿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为老年人在数字社会中参与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增强他们的信心和技能,从而实现老年人在数字化社会中的生活规律。
除了上述策略,还有一些其他措施也可以用来解决老年数字鸿沟。
首先,请专业客服人员为老年人提供技术支持和用户体验反馈。
这些近在咫尺的客户服务人员可以帮助老年人解决一系列数字问题,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服务。
同时,在技术设施上需要调整,例如,以大字体显示信息,可以使用语音输入替代键盘输入,应该更好理解老年人的需求。
此外,应该注意与老年人打交道的礼仪和沟通方式。
虽然年轻一代的交流方式多是电邮和聊天,但对于老年人而言,面对面谈话和亲自呈现照片为他们传达信息才是最佳方式。
总之,处理和治愈老年数字鸿沟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参与和支持。
通过政府投资、教育系统的介入,社区的服务、家庭支持、客服团队以及加强社会支持,我们将为老年人打通数字鸿沟开辟一条道路,实现数字化社会在界面上的终极愿景:一个包容、真正包含一切年龄的社会。
中国如何填平数字鸿沟苏 震(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南京210093)摘 要 文章提出了数字鸿沟的有关问题,介绍了什么是数字鸿沟以及它的现状。
介绍了发达国家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并探讨了如何在中国填平数字鸿沟。
关键词 数字鸿沟 网络 信息技术China How to Solve Digital DivideSu Zhen(Infor mation and M a nag ement dept.o f N anjing U niver sity ,N anjing210093)Abstract T his paper put for war d t he pro blem of dig ital div ide ,and int ro duce w hat is digital div ide and it'spr esent conditio ns,and recom mend so me met ho ds that dev elo ped co untr ies use to solve this pr oblem.Finally,so me so lutions that should be used in China ar 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Keywords Dig ital divide N etw or k Infor mation techno log y收稿日期:2001-03-19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运用以及数字化浪潮的深入推进,信息时代的产业格局以及全球化产业分工逐渐有了分晓,而不均衡发展导致的数字鸿沟问题也随之逐步凸现了。
数字鸿沟不仅存在于国家之间,还存在于一个国家的内部,存在于不同行业、企业之间,表现为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差距。
什么是数字鸿沟?它的现状又是怎样的?以及如何克服这一信息、网络发展背后的贫富分化现象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难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瞩目的焦点。
1 数字鸿沟的概述(1)什么是数字鸿沟?数字鸿沟(digit al divide )这一概念最先是由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 T I A )在名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提出的。
它是指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
数字鸿沟体现了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这种差距即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它是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贫富分化”问题。
(2)数字鸿沟的现状。
据联合国的最新统计,占全球人口20%的发达国家拥有全球生产总值的86%,互联网用户占全世界的93%;而收入最低的一些国家只拥有全球生产总值的1%,上网用户数只占总用户数的0.2%。
更令人吃惊的是,超过80%的世界人口至今还未曾拥有电话;曼哈顿的电脑主机比整个非洲还要多。
我国现在正处在落后的位置上,目前,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上网用户数占全国的总用户数的62.33%,后10个省市加起来才占4.36%;按域名来计算差距更大,北京、上海、广州的域名占全国总数的60.02%,后10名总额加起来才占33.3%。
中国国内的数字鸿沟正在出现,而中国整体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也正在扩大。
统计数据显示:虽然中国和美国在传统工业方面的差距正在缩小,但是在信息经济方面的差距反而越拉越大。
1995年至2000年,中国电脑拥有量1590万台,平均每万人88台;美国的电脑拥有量1.641亿台,平均每万人拥有近5000台。
1995年底,美国的网民数量为600多万人,2000年7月,已经达到1.37亿台,1995年中国的网民数量为8万人,2000年的实际数量为1000万人左右,差额扩大了21倍。
事实表明,世界范围内的数字鸿沟非常惊人,消弥数字经济带来的贫富差距已经刻不容缓。
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吸收利用别国在消减数字鸿沟上的经验,对尽快摆脱落后局面是非常有必要的,下文将对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处理数字鸿沟方面所做的努力作大致的介绍。
2 发达国家消弥数字鸿沟的努力毫无疑问,美国是信息技术革命中最大的赢家,但即便在这样发达的国家也存在严重的数字鸿沟问题。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报告,数字鸿沟问题广泛存在于不同教育水平、不同种族和地区之间:1997年至1998年,在高教育人群与低收入人群中的技术鸿沟增和了25%;1998年,拥有大学学位的人的个人电脑数量是只受过初等教育的人的8倍,在家上网的数量则相差16倍。
美国白种人上网的机会远远超过非洲后裔和西班牙裔美国人,农村地区的上网机会远远低于城市居民,拥有同等收入的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的上网比例高出50%。
因此,美国主要从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两个途径来认识和填平数字鸿沟。
第20卷第7期2002年7月情 报 科 学 Vol.20,No.7July,2002(1)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为首的政府官员的努力。
在各种场合向公众强调数字技术的巨大力量,阐述填平数字鸿沟的重要意义,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
克林顿总统在这方面主要采取了两个行动:¹发表了“填平数字鸿沟”的白宫讲话,号召“全国行动”;º进行了“从数字鸿沟到数字机遇”的新市场之旅,对全国许多落后地区进行了巡回访问。
在著名的“填平数字鸿沟”的讲话中,克林顿指出,美国必须要达到两个关键目标:¹为每所学校的孩子提供21世纪的学习工具,确保每个孩子都是技术上的识字者;º为每个美国家庭和社区创造数字机会,让所有家庭都接通互联网,通过社区技术中心教会每个居民技术,提高所有居民的信息技术技能, 2000年4月,又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全国巡回演讲,克林顿的“新市场之旅”足迹遍及加利福尼亚、新墨西哥等州,每到一处,他都大谈互联网的优势,呼吁各界同政府一道帮助贫困地区迅速发展网络,填平“数字鸿沟”。
(2)以N T IA(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为代表的政府机构的努力。
在美国,参与填平数字鸿沟的政府部门几乎涵盖了农业部、教育部、司法部等各个部门,这些部门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创造数字机遇,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N T IA是美国国内国际通讯和信息事务的主要顾问,对总统、副总统以及商务部长负责,该机构在数字鸿沟上的主要贡献有两个:¹研究报告;º专业团队。
自1995年至今, N T IA组织人员研究并发表了《在网络中落伍》的系列报告:《一项对美国城市和农村中不能上网人员的调查》、《数字鸿沟的新数据》和《定义数字鸿沟》。
这3个报告以大量的数据和全面的分析成为研究数字鸿沟问题的经典。
而该机构撰写的另外一个报告《先进的电信在美国乡村:把宽带服务带给所有美国人的挑战》则被认为是关于在美国乡村接入高速互联网,有效利用宽带服务的里程碑式的报告。
(3)以T O P计划资助项目为代表的系列项目。
技术机遇计划(T O P)开始于1994年,到1999年止,已经提供了1.35亿美元的联邦资助,并因此带来了超过3.39亿美元的总投资。
T O P每年都为各州政府及非盈利组织提供资助,以鼓励落后地区发展信息技术。
现在T OP计划已经积累了大量十分重要的关于网络技术的创新性应用和管理的知识。
除T O P计划之外,美国商务部经济发展委员会(EDA)的经济调整计划也在填平数字鸿沟方面做出了贡献。
(4)高科技公司的积极参与。
在政府部门的感召下,微软、A T&T、雅虎、3Co m、美国在线等高科技企业纷纷投入“填平数字鸿沟”的全美国行动,在资金和技术上对贫困地区予以资助。
微软宣布捐赠价值250万美元的软件和20万美元资金,帮助“填平数字鸿沟”;惠普决定实施“数字村计划”,出资1500万美元帮助低收入地区建学校和社区中心;美国在线提供10万个免费上网账户,专供低收入家庭使用;网络公司G AT EWA Y准备执行“教育美国”计划,培训7.5万名教师;联邦通讯委员会则计划将长话费提高0.4%,筹资1700万美元,用于帮助印第安家庭以每月1美元的优惠价享受到电话服务,接上互联网。
(5)消弭数字鸿沟是一个全球问题,欧洲传统经济强国法国和英国也不例外。
1998年,法国政府出台了大力发展网络的计划,决定投资60亿法郎鼓励和扶持信息产业。
政府指出,“网盲”就是未来社会的新文盲,要力争“创造一个人人享有信息的社会”。
在政府的努力下,到1999年末,法国信息通信产业的发展水平已跃居世界第四位,半数以上的年轻人都是网民。
英国政府为发展互联网,消除数字鸿沟,推出了“5年内使每个英国家庭都能上网”的计划,包括在全国建立超过700家的互联网接入中心、提供10万台计算机,以便低收入家庭低价购买或租赁、在2002年前把互联网接入英国所有的学校和图书馆等措施。
3 中国如何填平数字鸿沟(1)填补数字鸿沟,要从政府首先做起。
数字鸿沟包含数字财富和物质财富的鸿沟,它涉及到国内和国际间的财富差距。
要想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就迫切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数字鸿沟问题,并一直致力于缩小数字鸿沟的实践,在中共中央关于“十五”发展规划的建议书中,就曾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这表明了中国政府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决心。
中国在缩小数字鸿沟的实践中采取了如下的措施:首先,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作为战略国策,制订了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发挥后优势,直接采用先进技术的信息化战略。
启动了金卡、金桥、金关等重大信息工程,拉开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序幕。
同时加快建设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扩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其次,不断加快中国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发展,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使之能够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而缩小中国和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各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中国政府还致力于消除政府的数字鸿沟,启动政府上网工程,转变政府职能,让政府转向宏观调控、转向公共服务、转向社会管理,使政府更好地面向公众,使社会各界能迅速掌握政府政策导向,从而使政府和公众之间产生良好的互动。
(2)填平数字鸿沟,高科技企业责无旁贷。
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的信息产业创造了世界罕见的发展速度,IT企业是数字技术的开拓者、数字时代的先锋,也是“信息富有者”。
因此作为信息产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IT企业应该有更大的责任来填平数字鸿沟。
随着IN T ER NET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共享的程度更高,使借助现代技术缩小发展差距成为可能。
因此高科技公司完全有能力为那些“信息贫瘠者”创造新的能力,为他们提供创造财富的能力,与此同时,高科技公司也是为未来的市场做提前投资,这是一个“双赢”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