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卷2
- 格式:pdf
- 大小:547.79 KB
- 文档页数:54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含答案)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专题复:古诗词鉴赏专项练题(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0题。
(共5分)满江红[清]XXX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XXX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9.这首词是XXX的中秋节述怀之作,其中用典手法颇有特色,如:上阕的“①”是借XXX“四面楚歌”的典故喻指国破的现实,引出激昂的忧愤之情;下阕的“青衫湿”则是借XXX 《琵琶行》之语,写自己因②而落泪的孤独困境,表达深切的③之情。
(3分)10.XXX与《木兰诗》中的XXX都是巾帼英雄,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请结合这首词和《木兰诗》的内容,简要比较一下这两位巾帼英雄的形象有何不同。
(2分)答:【分析】《满江红•小住京华》是妇女解放活动先驱秋瑾所写的一首词。
该词作于1903年。
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
通过层层表述,迂回地反应了革命者插手革命前的庞大矛盾的心情,逼真感人。
【解答】(1)本题考察诗词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常使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汗青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希望或情感。
词上阕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这两句一句化用汗青典故,一句是XXX自己的经历与情感提炼。
XXX写下这首《满江红》的1903年中秋节,正是中国四面楚歌的时期,清当局腐败能干,列强环伺,中华民族处于悬崖的边沿。
下阕“青衫湿”则化用了XXX《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意,表现词作者今后踏上了寻觅知音、寻求女性自在、寻找民族解放的道路。
可见作者其时处于孤独窘境,内心无比的凄凉。
(2)本题考查诗歌人物形象的比较与分析能力。
XXX的这首词,通过层层的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心情。
专题二课外古诗词赏析2018 备考集训种类一边塞征战诗一、 [2017 兰州市中考模拟] 阅读下边一首诗歌,达成问题。
战城南[唐]杨炯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理解日①,千里暗黄尘。
【说明】①白天:喻指君王。
1.颔联采纳了 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________”“ ________”两个意象,抓住了古代战场的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远征战士心里如何的感情?二、阅读下边的诗歌,达成问题。
塞下曲[唐]许浑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1.首句“夜战桑乾北”中的“夜”字有什么作用?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三、 [2017 泰州 ] 阅读文天祥的《泰州① 》一诗,达成问题。
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
②③心在坤维外,身游坎窞中。
④长淮行不停,海洋望无量。
晚鹊传佳讯,通州路已通。
【说明】①南宋末年,诗人为避元军追捕,行经泰州,安身于船十余日,后向东由通州出海,南归,持续抗元。
②坤维:指西南方,当时诗人家人和益王( 后在福州登基,即端宗 ) 都在西南方。
③坎窞 (d àn) :地底深穴。
④长淮:辽阔的江淮大地。
1.谈谈你对颔联中“心在坤维外”的理解。
2.赏析尾联。
四、阅读下边一首诗,达成问题。
送魏大参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流,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1. 以下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激情。
B.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
全诗感情由首联的激动大方转入分手时的子女缠绵、凄凉悲切。
C.颈联中的“横” “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地点的重要,它们是中原地域的屏障。
这两句示意魏大此行责任重要,为结句做了铺垫。
D.全诗一呵而就,充满了奋斗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发奋报国的思想情怀,感情豪放激动,语气大方悲壮,有阵容浩大之势。
1.(2017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八年级上期中)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7---18题。
(共4分)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7、请描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呈现的画面。
(2分)18、“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2.(2017届江苏省东台市第一教育联盟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古诗阅读。
(5分)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9、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
(3分)1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武侯庙①(唐)杜甫遗庙丹青②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注释】①武侯庙:在夔州,祭祀诸葛亮(武乡侯)。
②丹青:两种颜料,此指诸葛亮绘像。
11、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1)《武侯庙》《春望》中,诗人都写到了“草木”,这样写有何相同的表达效果?(2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3.(2017届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八年级上期中)(4分)山行【清】姚范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注】蘼芜(míwú):香草名。
8、第二句中的“窈窕”和“绿”用得新奇生动,自选一词请作简要分析。
(2分)9、结合全诗分析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4.(2017届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小题(4分)泊平江百花洲①杨万里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②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注】①这首七律是诗人从临安赴建康江东转运副使途中所作;平江百花洲:平江,府名,治所在今江苏苏州,百花洲是当地的一个沙洲。
中考语文(人教版)古诗词赏析专项复习试题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2)这首诗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其精妙之处。
答:2.请对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答:三、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这首诗从内容上可分为劳动的地点及结果、、三层意思。
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五言诗,语言朴素,意境恬淡,体现了作者悠然的心境。
B.诗人以田园中最寻常的物象人手,营造的却是醇美的诗意。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的农耕生活,实情实景,生动感人.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D.作者沉溺于美好的田园生活,乐于做一个隐士而忘却一切世俗的烦恼。
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无欲无愿的心境。
3.“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赏析。
四、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试题】1.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2.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
五、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前六句着重叙事写景,后两句抒情,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2.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作简要赏析。
3.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中“随”字的表达效果。
2023年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写景咏物二轮复习专题(二)一.古诗词赏析(共15小题)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卜算子•咏梅南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词的上片用和(用原句填写)写出了梅花生长环境的荒僻和现实遭遇的悲苦。
(2)阅读下列两则链接材料,说说哪一则与“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表达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甲】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北宋王安石《梅花》【乙】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南宋刘克庄《落梅》2.古词阅读。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词的上阕通过断桥、、等意象,营造了的意境。
(2)从下列诗词选句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陆游?胡未灭,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陆游《诉衷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古诗阅读。
小文很喜欢张嵲的《墨梅》,却不知道该如何赏析,他去向老师请教。
请你阅读《墨梅》,帮忙完成对话。
墨梅[宋]张嵲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小文:老师,我很喜欢张嵲的这首《墨梅》,可不知道该如何赏析。
老师:你可以用连结的策略进行赏析。
还记得小学学过的那首王冕的《墨梅》吗?小文:记得。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老师:对的。
这两首诗都采用了①的手法。
王冕笔下的梅花花色淡墨,花香清芬,性情高洁,王诗通过对墨梅高洁品性的赞颂,表达了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
而张嵲借墨梅②的孤高品格,表达了自己③的思想感情,写出了诗人的羁旅愁思。
4.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
【甲】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北京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答案不全)古诗词鉴赏专题西城区(二)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14-15题。
(共4分)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春(元)马致远(元)白朴枯藤老树昏鸦,春山暖日和风,小桥流水人家,阑干楼阁帘栊①,古道西风瘦马。
杨柳秋千院中。
夕阳西下,啼莺舞燕,断肠人在天涯。
小桥流水飞红②。
注:①[帘栊(lóng)]带帘子的窗户。
②[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
14.关于以上两首元曲,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曲牌是曲子的调名,又叫曲调。
“天净沙”就是曲牌名,“秋思”和“春”则分别是两首小令的题目。
B.《天净沙·秋思》中出现了多个景物,其中“夕阳”为全诗笼罩上一层温暖的色彩,让游子凄凉的心得到安慰。
C.《天净沙·秋思》中的景象相互映衬:动态的“流水”与静态的“小桥”相映,动态的“西风”与静态的“古道”相映。
D.《天净沙·春》的首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阳光明媚的春色图:“山”春意盎然,“日”暖意融融,“风”和煦温情。
15.两首元曲中都有“小桥流水”,请你结合作品,说说“小桥流水”的图景分别蕴含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情感。
(2分)答:(二)古诗词阅读(共4分)14. 答案:B(2分)15. 答案示例: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画面,衬托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或:表达了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白朴在《天净沙·春》中,则通过“小桥流水飞红”之景,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分。
每首元曲的情感各1分)石景山区(二)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完成第7–9题。
(共6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7.读诗可能会遇到不同的版本,本诗最后一句还有一个版本是“随风直到夜郎西”,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七上诗歌鉴赏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一、(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赏析《观沧海》,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水何游澹,山岛竦峙”的画面。
2.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想象,请你结合具体诗句赏析。
二、(2022湖南怀化中考真题)完成下面小题【甲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诗】于郡城送明卿①之江西明李攀龙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②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③,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①明卿:作者的好友。
②楚:楚地。
③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
3.乙诗“秋色遥看入楚迷”一句中哪个字最有意蕴?请简析。
4.甲、乙两诗的后两句在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5.阅读【甲】【乙】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三、(2022云南昆明中考真题)完成下面小题【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吟。
”学习古诗离不开朗诵,上面两首写秋天的诗歌,你会用什么样的语调朗诵呢?请分别说明理由。
四.(2021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6.阅读岑参的两首诗歌,完成赏析任务。
【甲】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乙】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岑参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两三家。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知背景】乙诗:天宝元年(742)春,作者游梁园。
这首怀古诗写于游园之后。
【析场景】甲诗前两句写出重阳之际,流落在外的诗人内心愁苦,勉强去登高赏菊,却无人送酒,无人相伴。
【绘画面】乙诗前两句_________________【赏写法】甲诗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乙诗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古诗词鉴赏专题必刷试卷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共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9.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颔联中的“空”或“翻”字。
(2分)【答案】“空”的意思是“白白地”“徒然”,离别多年,被贬归来本以为可以和好友相聚,结果却是朋友凋零。
表达了对老友的思念。
“翻"的意思是“反而”,离开家乡多年,回到家乡,无人知晓,惊觉时间飞逝,已不复当初.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怅惘。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空”的意思是是“白白地”,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
后一句中的“翻”意思是“反而",这里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含义十分丰富。
20.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颈联,作简要分析。
(2分)【答案】运用比喻,以“沉舟"和“病树"比喻被贬谪的自己,用“千帆”和“万木"比喻仕途得意的新贵,饱含着作者对身世的慨叹,蕴含了新陈代谢的哲理,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总比现在更好,体现了作者的豁达乐观。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诗人感情的理解。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意思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
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必刷试卷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4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专项训练卷(二)古代诗词鉴赏一、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灞上①秋居[唐]马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②久,何年致此身③?[注] ①灞( bà)上:又作“霸上”,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东,因地处灞陵高原而得名,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
②郊扉:郊居。
③致此身:献身于国君。
1.首联通过描绘景物_______和_______,渲染了_______的氛围。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赠苏绾书记①杜审言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红粉②楼中应计日,燕支山③下莫经年![注] ①书记:官府或军幕中主管文书工作的人员。
诗句中的“书记”指文字、书籍、文章等。
②红粉:这里指诗人好友苏绾的妻子。
③燕支山:在今甘肃省山丹东南,泛指友人将要赴任之地。
1.一二两句写出了苏绾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应计日”和“莫经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诗中的“闺中只独看”与“红粉楼中应计日”的写法有什么相似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月夜①杜甫今夜鄜州②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 ①本诗是诗人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
②鄜( fū)州:今陕西省富县。
当时杜甫的家人在鄜州的羌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分析赏析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关雎1.开篇用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 如何理解诗歌中渗透的感情?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飞”“渡”“洒”“挂罥”“飘转”等动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杜甫称呼抱茅的群童为“盗贼”,你怎么看?3.全诗的前三节与第四节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三、卖炭翁1.赏析“可怜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2.分析“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的作用。
3.举例说明本诗在表现手法的运用上有何特色?四、式微1.这首诗以设问起笔,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这首诗在句式方面有何特点?有何作用?五、子衿1.“青青子衿”至“子宁不来”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2.全文虽寥寥几十字,人物形象却十分鲜明,为什么会达到如此效果?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首联中的“辅”和“望”各有什么表达效果?2.这首诗的颈联是千古名句,请赏析其中妙处。
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这首诗的颔联为世人传颂,成为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它的妙处。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八、题破山寺后禅院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说说你对这个字的理解。
2.“万籁此都寂”和“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九、送友人1.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横”与“绕”写得极妙,试分析。
2.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十、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1.上阕开头两句写夜深人静。
其中的“缺”“疏”“断”几个字写出了词人怎样的心境?第三句中的“幽人”是指谁?2.下阕“拣尽寒枝不肯栖”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面上写的是什么?写出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十一、卜算子·咏梅1.在上阕中,梅花处在一个怎样的恶劣环境中?如此环境中,梅花还是开了,可见梅花有什么精神?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以花喻人,表现了词人的什么品格?十二、蒹葭1.全诗重章叠句有何作用?2.谈谈每章的前两句写景,后六句写人的样式有怎样的作用?3.此诗没有直接诉说主人公的思念之情,但其思念绵远悠长;没有直接描写“伊人”,但其身影无处不在。
专题06古诗鉴赏1.(2023·辽宁沈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社日王驾鹅潮山下稻柔肥,豚栅鸦栖半掩扉。
桑柘①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释】①柘(zhè);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游山西村》的首联以劝说别人不要嫌弃农家腊酒浑的口吻,写出了农家殷勤待客的情谊。
B.《社日》前两句并没有写社日,而是从村居风光写起,描绘了苍凉萧索的南方农村的景象。
C.《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表现地形复杂,《社日》中“醉人”可以使人联想到村民参加春社的喜悦。
D.两首诗都提到“春社”,《游山西村》颈联写了春社将近时的情景,《社日》后两句写春社散后的情景。
【答案】B【详解】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辨析。
B.“描绘了苍凉萧索的南方农村的景象”有误,描绘了山明水秀的南方农村的景象。
“鹅潮山下稻柔肥,豚栅鸦栖半掩扉”,意思是鹅湖山下,庄稼长势喜人,家家户户猪满圈,鸡成群。
起笔两句,从村居风光着墨,“稻粱肥”叙写的是庄稼的长势,一个“肥”字,跃然纸上的是丰收的景象,而孕育其中的则是农人的喜悦;故选B。
(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使至塞上》,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本诗的开头叙述诗人①,接着记录沿途的自然风光,结尾用人物问答的方式叙写了②。
3.列出第二联构成对偶的词语,简要分析这一联运用对偶的表达效果。
【答案】2.出使塞上时轻车从简、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3.“征蓬”对“归燕”,“出”对“入”,“汉塞”对“胡天”。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古诗词鉴赏。
(3分)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2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答案:1.略。
评分:共2分。
开放性试题,描绘应表现出平也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色特点,语言流畅即可。
2.思念故乡评分:共1分。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7~8题。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才匕篇,兼怀子由。
明月儿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多。
天上官闭,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高处不胜寒。
鱼生元竟色j勉座上且。
转朱阁,低绩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婢娟。
1.请就词中加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
(2分)答:2.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答:答案:1.示例一:是在月宫(天上)起舞,还是在人间起舞?示例二:“何似在人间”是说天上好,还是人间好?示例三:“清影”是月亮的影子,还是人的影子?三、阅读古诗《过零丁洋》,完成10-11题。
(4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在诗的颈联,诗人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和,地名与处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
(2分)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
请说说你的'理解。
(2分)答案:1、形式的险恶,境况的危苦2、这两首诗表现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人难免一死,为祖国舍生取义,一片丹心永垂史册;直抒胸臆,表现了以死明志的决心,表现了民族气节。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
本诗围绕一个“”字,写。
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 。
诗中描写感情波澜的诗句是:。
2,《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3,《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4,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5,谈谈你对“琴瑟友之”中“友”字的理解。
6,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3分)7,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8,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分)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2分)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2分)4,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5,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
(1分)6,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7,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8,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二)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10-11题。
(共5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①代的范仲淹,诗句开头一个②字写出了延州和内地大不相同的秋季风光,同时也为整篇文章作者抒发的情感设下伏笔。
(2分)11.在众多诗人笔下,白发不仅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的自然现象,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请结合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一句与《渔家傲•秋思》中的画线句,分析两位诗人借助“白发”各自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3分)(二)阅读(共5分)10.【答案】2分宋异11.【答案示例】(3分)示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借助“白发”,抒发了自己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助“白发7抒发了思念家乡但也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心情。
分析:准确分析情感各1分;语言表达流畅1分。
(二)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8-10题。
(共6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8.这是一首酬答赠言诗,是刘禹锡和__________________ (填姓名)扬州相会时所作。
(1分)9.阅读诗歌,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语,使上下文语意连贯、一致。
(2分)这首诗歌情感丰富,富于变化。
首联尽述诗人被放逐凄凉之地的① _______ :颔联则借典故表达孤身归来、物是人非的②________ ;而颈联格调却发生了质的转变,我们感受到了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诗歌的尾联,诗人在感激好友之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
整首诗沉郁中见豪迈,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专题训练(二) 古诗词曲鉴赏◇课标40首诗歌鉴赏训练◇第1首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2018·福建]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2.[2018·福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第2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018·保定一模]阅读唐诗,回答问题。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惨的气氛。
B.甲诗中“过五溪”说明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C.乙诗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为后文抒怀做了很好的铺垫。
D.在乙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第3首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2017·连云港]请赏析“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
2.[2017·连云港]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
3.[2017·南充]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中考古诗文鉴赏试题及答案二(2022)塞上忆汶水曹元用【2022・山东省济宁卷】沙碛秋高苑马肥,哀笳一曲塞云飞。
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
【注】沙碛:沙漠。
苑马:西域大苑所产的马。
(1)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答:(2)最后一句写“征鸿”有什么作用?(2分)答:【答案】(1)边塞秋高云飞,展示频繁的惆怅、悲哀的景象。
(2分)(2)征鸿,意为“远飞的大雁”,古人常利用它们寄寓自己的情怀这里借写征鸿未归,表达了思乡思亲之情及厌战的心理。
(2分)武陵春①【宋】李清照【2022•山东省泰安卷】风住尘香②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③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④春尚好,也拟⑤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⑥,载不动许多愁。
【注】①选自《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武陵春,词牌名。
②[风住尘香]风停了,尘土中带有落花的香气。
③[物是人非]景物依旧,人事已变。
这里暗指丈夫已死。
④[双溪]浙江武义、东阳两江水流至金华,并入婺江,两水合流处叫双溪。
是当时的风景区。
⑤[拟]打算。
⑥[舴艋舟]一种形似舴艋的小船。
1.对“日晚倦梳头”中的“倦”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心绪不宁,无心做事。
B.疲惫不堪,毫无兴致。
C.百无聊赖,内心空虚。
D.琐事多多,精力不济。
2.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的意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化简为繁,化有形为无形,写出了词人哀愁的数量之多。
B.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词人哀愁的分量之重。
C.词人内心沉重,舴艋舟又太小,确实是“载不动”。
D.词人内心苦闷,双溪又太遥远,“载不动”是一种借口。
3.下列诗句与本词描写的花形态相近的一项是()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D.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答案】1.A2.B3.C溪居即事崔道融【2022•山东省滨州卷】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古诗词赏析习题
本文档将提供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关于古代诗词的赏析题。
以下是一些题,供学生进行练和巩固。
1. 下面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的开头两句,请补全下面的句子: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 “天涯霜刃露,千里月弓轻。
”
- “戍鼓断人行,边秋露冷透。
”
- “山寒百里雪,更夜直千钧。
”
2. 请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并说明是哪首古诗: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3. 根据句子补全诗句:
- “楼倾千尺水倒千寻石” 出自哪首古诗?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 “楼倾千尺水倒千寻石。
”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代诗词赏析的一些习题。
希望这些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古代诗词的理解和欣赏。
古诗词阅读赏析专题训练例题例一、十五夜望月【王健】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当时诗人孤独难眠,久久地望月苦思;心境凄凉。
)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简要分析。
(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的范围,境界高远。
明明是自己怀人,偏说“秋思落谁家”。
表现手法含蓄、委婉。
)例二、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秋”字在诗中除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烘托人物的心情。
)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面对残烛,夜深不眠。
在巴山夜雨中展读亲友询问归期的来信,心中充满归期无期的孤寂。
)实战演练:1.山中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1) 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1.山中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2)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2.浪淘沙?怀旧(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2) “天上人间”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3.梅花绝句(陆游)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
(1)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2)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4.雪中偶题(郑谷)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1)这首咏雪诗在景物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对这首诗宋人有不同评价,有人说它“奇绝”,也有人说它“浅俗”,你怎么看待?5.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2021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古诗词赏析〔二〕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西风瘦马,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困难地前行。
夕阳西下,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断肠人在天涯。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断肠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主旨:通过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1、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与“夕阳〞相照应的是:“________〞,与“天涯〞相照应的是:“_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_〞。
表达“思〞字的一句是:“________。
〞2、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哪一项〔〕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考虑〞。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3、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哪一项〔〕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那么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
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风光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2018年初中语文年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古诗词赏析》》专题卷21.下列对《蒹葭》的节选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A .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B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C .“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是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D .选文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表现内心的情感2.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江城子”,是词牌名.本词是苏轼任密州太守期间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B .词的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为报倾城随太守”说明苏轼受到百姓的爱戴,“亲射虎,看孙郎”描绘出百姓与苏轼共同射虎的盛况.C .下片以抒情为主.写出了作者酒酣之后的胸宽胆壮,虽然长出了白发也毫不在意,而是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结尾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注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D .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3.选出对曹操的《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直叙其事,交代了观海的地点B .“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六句,动静结合,写出了大海波澜壮阔、山岛高耸屹立、草木生机勃发的特点C.“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四句,是诗人对眼前实景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磅礴气势D.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4.选出对杜甫《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试题中的“望”字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诗人观望到“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望战火平息,盼望能与家人团聚B.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战乱中诗人对亲人的强烈思念之情D.尾联中写“白头”,而且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并非写实,而是用夸张手法突出自己的苍老之态5.选出下列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作者当时被叛军掳至长安B.首联描写了作者到长安后看到的残破不堪、乱草丛生的悲凉景象C.“家书抵万金”既写出了家书难得的现实,也表达了作者希望战乱早日平息,盼望得到家人消息的迫切心情D.尾联叹息衰老,直接抒发了作者强烈的忧国忧民和思亲之情6.对《望岳》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首联用设问的方式写出远望中的泰山郁郁葱葱,绵延连亘,掩映齐鲁大地.恢宏壮阔,极富气势B.颔联中的“割”字生动形象地写出泰山像一把巨斧,把阴阳和昏晓劈开,泰山险峻、雄伟的高大形象给人深深的震撼C.颈联中的“曾云”“归鸟”是诗人细望所得,心胸激荡,云层重叠;凝目细视,归鸟入林,给人心胸开阔之感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晚年杜甫的内心感受,他体会到当时社会的黑暗,心生惆怅之情7.古诗赏析,对下面这首古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绵延不尽、高耸入云B.颔联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上句用虚笔写泰山的神奇秀丽,下句实写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C.尾联写企盼登山之情.“会当”意为“终要”,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似写登山,实为明志D.全诗紧扣“望”字来写,由近到远,热情赞美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高大雄伟的气势,透露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8.阅读下面的宋词,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渔家傲•秋思》这首词上阕侧重于描写,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写出了塞外的壮阔风光;下阕侧重于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爱国思乡之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恋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B.上阕“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这里表面上紧承“异”,表面写大雁,其实在写人:大雁都飞回去了,人也想家乡、亲人,想回家去.C.下阕“浊酒一杯家万里”一句,写戍边将士借酒浇愁,但一杯浊酒化解不了乡关万里之浓重的乡愁;“一”与“万”数字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语势雄浑有力.D.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9.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单车欲问边”:“单车”,指轻车简从;“问边”,指去慰问边塞将士.B.“征蓬出汉塞”:“征蓬”,是随风飘飞的蓬草.以此自比这次出塞很轻松.C.“归雁入胡天”:写自己象振翅北飞的“归雁”进入“胡天”,暗示早春出行.D.“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候骑”,为侦察兵;“都户”,为边关统帅.10.选出对《饮酒(其五)》赏析有误的一项()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本首诗的首句交代了诗人不是隐居山林,而是众人聚居的繁华之地.B.“心远地自偏”写出诗人不染俗世的原因,“悠然”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安逸闲适的心境.C.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语言清新自然,情、境、理浑然融合.D.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不能言说的痛苦.1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B.“沙场秋点兵”中的“秋”字既点明了季节,又为将士们出征渲染了肃杀和悲壮的气氛C.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的卢”等多个历史典故D.“可怜白发生”一句由梦境回到现实,变雄壮为悲壮,充满着作者壮志未遂的抑郁、愤慨12.下面对苏轼《浣溪沙》一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13.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作者用“凄凉地”和“弃置身”述说了自己被谪居遭遗弃的境遇,也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B.颔联用典故抒写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作者用王质烂柯的“烂柯人”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表示悼念而已C.颈联寓哲理于写景之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深刻的哲理,情感由先前的伤感低沉转变为慷慨激昂,表达了乐观的精神和豁达的襟怀D.尾联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14.下列诗句节选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结合全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A.“胡琴琵琶与羌笛”,这种纯然是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给边塞的军中宴饮增添了几分苍凉悲壮的豪气.B.“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可见天色已晚,暮雪纷纷,雪大风小,红旗不卷,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传神地写出天气的奇寒.C.“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这是从军旅生活方面写天气的寒冷.将军不能弯弓,不能披战衣,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显得很无奈.D.“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前一句写大戈壁上是一片冰雪世界,这是地上的景象;后一句写惨淡的愁云布满天空,这是天上的景象.15.对《望岳》一诗理解不当的一项是()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近而远,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B.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齐鲁青未了”,它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而是别出心裁地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C.“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似裂.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16.下列对古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个月之久的大火.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17.赏析诗歌,完成问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