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分配原则
- 格式:pdf
- 大小:149.04 KB
- 文档页数:2
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办法解析《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要求合作社必须依法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盈余分配,充分体现惠顾返还的原则,严格控制资产分红比例,切实维护成员的合法权益。
现对调查中了解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不同实际情况,研究介绍几种合法合理的分配办法。
第一种情况,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的程序、比例进行盈余分配。
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年实现的盈余在弥补上年亏损,提取公积金、公益金等后的可分配盈余,百分之六十以上应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进行盈余返还,剩余部分以成员账户中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以及本社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和他人捐赠形成的财产平均量化到成员的份额,按比例分配给本社成员。
具体分配办法为:1. 盈余弥补上年亏损。
2. 提取公积金,公积金=盈余× 公积金提取比例。
3. 计算可分配盈余,可分配盈余=盈余-公积金(风险基金、奖励基金)。
4. 分配可分配盈余盈余返还金额=可分配盈余×不低于60%的返还比例。
剩余盈余返还金额=可分配盈余×不高于40%的返还比例。
举例:某禽蛋专业合作社当年账面股金100万元,公积金50万元,专项基金20万元。
购销成员禽蛋800万斤,实现盈余40万元。
按章程规定,盈余分配办法为,公积金提取比例为10%,可分配盈余的70%按成员与本社的禽蛋交易量进行盈余返还。
则盈余分配情况为:1. 提取公积金,公积金=盈余× 公积金提取比例=40×10%=4万元。
2. 可分配盈余=盈余-公积金=40-4=36万元。
3. 盈余返还金额=可分配盈余×70%=36×70%=25.2万元,800万斤禽蛋,每斤返还额为,25.2÷800=0.0315元/斤。
4. 剩余盈余返还金额=可分配盈余×30%=36×30%=10.8万元,剩余盈余分红率R=剩余盈余返还金额÷(股金+公积金+专项基金)=10.8÷(100+50+20)=6.35%。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遵循的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种新型形式,是农民自发组织起来,共同经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的合作社。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营过程中,应当遵循一些原则,以保证其良好的发展和经营效果。
一、自愿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加入和退出应当是自愿的,任何强制性的要求都是不允许的。
农民个体应当自觉地认可合作社的价值和意义,并自愿加入合作社进行合作。
二、平等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成员应当平等对待,不存在等级和地位的差别,每个成员都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合作社内部的事务决策应当是民主的,每个成员都有发言权和投票权。
三、民主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决策应当以民主的方式进行,重要事项应当经过全体成员的讨论和表决。
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应当透明公开,成员有权了解和监督合作社的经营情况。
四、利益共享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利益应当由所有成员共享,不能出现个别成员独占利益的情况。
合作社应当根据成员的贡献程度,合理分配经济利益,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够得到公平的回报。
五、规范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不得违反社会公德和伦理道德。
合作社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成员的行为和工作,维护合作社的良好形象。
六、科学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活动应当根据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进行,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和销售策略。
合作社应当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七、风险共担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活动可能面临一定的风险和挑战,成员应当共同分担风险,共同承担经营的风险责任。
合作社应当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降低风险对合作社经营的影响。
八、社会责任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农村发展和农民福利。
合作社应当积极参与农村公益事业,支持农村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发展。
九、合作与共赢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为了实现成员间的合作与共赢,每个成员应当以合作为基础,相互支持、互利共赢。
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制度
一、为了保护社员的合法权益,体现合作社的本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永寿县瑞丰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试行)和《永寿县瑞丰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核算办法(试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参加盈余分配的人员为持有本社《社员证》的社员。
三、合作社在进行年终盈余分配工作以前,要做好财产清查,准确核算全年的收入、成本、费用和盈余;清理财产和债权、债务。
合作社的盈余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分配:
1、提取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按不低于10%的比例提取。
用于发展生产,可转增资本和弥补亏损。
2、提取风险基金。
按照章程或成员大会决议规定的比例提取。
用于以丰补欠。
3、向社员分配盈余。
合作社的盈余经过上述分配后的余额,按照交易量(额)向社员返还,返还比例不低于60%;按照出资额、成员应享有公积金份额、国家财政扶持资金及接受捐赠份额向社员返还,返还比例不超过40%。
入社不满一年的社员,根据社员实际出资、入社时间,按比例按时间段进行分配。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方案要经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执行。
五、按交易量(额)比例返还金额及平均量化到社员的资金份额要记载到《社员证》中。
合作社收益分配制度
一、合作社年度收益分配顺序依次是:(1)弥补上年度亏损;(2)计提积累,包括提取公积金、公益金、风险金。
提取比例按章程规定;(3)向社员进行盈余返还;(4)向出资者分利。
二、合作社要建立社员账户,详细记载社员的收益分配情况,包括出资额、应享有公积金份额、政府部门扶持资金和接受捐赠份额、交易量和交易额。
社员与非社员要单独建立账户。
三、本社从当年盈余中分别提取不低于15%的公积金和公益金,分别用于扩大再生产、弥补亏损或转为社员出资和进行社员的培训、文化和生活福利事业,其中用于培训和文化建设的比例不少于公益金额60%。
四、本社从当年盈余中分别提取不低于20%的风险金,存入风险基金账户,用于市场疲软农产品价格骤降或遭遇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抗力造成损失时,补贴或救助社员恢复生产。
五、提取公积金、公益金、风险金后的可分配盈余,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返还后剩余部分,以社员账户中记载的出资额比例进行二次分配。
六、本社接受政府财政补助和他人捐赠形式的资产,依据法律和《章程》规定平均量化到本社成员;但在本社因故解散、破产清算时,这部分资产不得作为可分配剩余资产分配给社员(除另有规定或约定)。
农业合作社的合作机制与利益分配方式农业合作社是乡村经济发展中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通过农民自愿结合、共同参与经营管理,实现资源整合、风险分享和利益分配,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本文将探讨农业合作社的合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方式,以期为农村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农业合作社的合作机制1. 形式多样的合作方式农业合作社的合作方式多样,例如农民互助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
农民互助组是最基层的合作形式,由近邻农户组成,实行劳动互助和资源共享。
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同行业的农民自愿组成,共同经营和管理,在生产、销售、技术等方面实现合作联合。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则更加复杂,由农民和非农民投资者组成,以生产经营为目标。
2. 农业合作社的管理体制农业合作社的管理体制包括理事会或合作社成员大会、合作社主任和监事会等。
合作社成员大会是最高决策机构,决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业务范围和经营策略等。
合作社主任负责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实施成员大会的决策。
监事会负责对合作社经营状况进行监督,确保公平合法、合规经营。
3. 资金与资源的共享合作社的合作机制在资金和资源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成员通过共同投入资金,形成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合作社还可以整合成员的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合作,农民可以在资金和资源方面实现互补和优化配置,增强农业生产的竞争力。
二、农业合作社的利益分配方式1. 劳动收益与资金收益相结合农业合作社的利益分配方式通常包括劳动收益和资金收益两部分。
劳动收益是合作社成员根据个人劳动所获得的报酬,根据劳动程度和贡献来分配。
资金收益是指合作社通过经营活动获得的利润,根据成员资金投入的比例来分配。
劳动收益和资金收益相结合,既能体现个人努力的付出,又能充分共享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2. 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原则农业合作社的利益分配原则应该是公平合理的,能够激励成员积极参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
一般来说,利益分配应该根据成员的贡献程度和实际利益需求来进行。
合作社收益分配制度合作社收益分配制度是指合作社将经营所得按规定进行分配的制度。
合作社作为一种组织形式,旨在通过联合劳动者和资源,共同经营、共同分享收益。
因此,合作社的收益分配制度需要公平、透明、可操作性较强。
以下是一种可供参考的合作社收益分配制度:1.利润归属合作社的利润首先归属于劳动者成员,其次是合作社的发展基金、公益事业基金等。
将利润优先归属于劳动者成员,体现了合作社的共同经营共同受益的原则。
2.劳动力贡献度权重合作社的收益分配应该与成员的劳动力贡献度相关联。
可以根据成员的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努力程度等因素,设定劳动力贡献度权重,对收益进行分配。
这样可以激励成员更加努力地工作,促进合作社的稳定发展。
3.资金贡献度权重除了劳动力贡献度,合作社的收益分配也可以考虑成员的资金贡献度。
资金贡献度权重可以根据成员在合作社投入的资金数量进行设定,对收益进行分配。
这样可以鼓励成员对合作社进行资金支持,增强合作社的资金实力。
4.风险分担原则合作社的收益分配也需要考虑成员的风险分担情况。
在合作社经营中,可能会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
当合作社面临亏损时,成员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因此,在收益分配中,也需要考虑成员对风险的承担情况,对亏损进行分担。
5.公益事业基金合作社可以设立公益事业基金,用以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和农民福利。
每年将合作社收益的一定比例纳入公益事业基金,用来资助贫困家庭、留守儿童、绿色环保等公益事业。
这样做有助于提升合作社的社会形象,增强成员的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6.分配方式选择权合作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收益分配方式。
常见的分配方式有现金分红、购物优惠、资金回报等。
根据合作社自身的经营特点和成员需求,选择合适的分配方式,提升成员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以上是一种可供参考的合作社收益分配制度,具体的分配比例、分配基准等需要根据合作社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股份经济合作社收益分配方案一、利润分配原则1. 公平性原则:合作社的利润分配应确保公平,所有股东都应按照其持股比例享有相应的权益。
2. 持续性原则:合作社应保证利润分配的持续性,以维持合作社的长期稳定发展。
3. 合法性原则:利润分配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有任何违法行为。
二、利润分配顺序1. 弥补亏损:首先,利润应用来弥补上一年度的亏损。
2. 提取法定公积金:其次,利润应按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用于扩大再生产或偿还债务。
3. 提取任意公积金:再次,经股东会决议,可以提取任意公积金。
4. 支付股利:最后,剩余的利润应按照股东持股比例进行分配。
三、利润分配方式1. 现金分配:主要的利润分配方式应以现金形式进行。
2. 实物分配:在特定情况下,经股东会同意,也可以进行实物分配。
四、利润分配保障措施1. 设立专门账户:合作社应设立专门的利润分配账户,确保利润的合理使用和流向。
2. 健全内部控制:合作社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防止利润的滥用和流失。
3. 定期审计:合作社的财务状况应定期进行审计,以确保利润分配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五、利润分配监督机制1. 股东监督:股东有权对合作社的利润分配进行监督,并要求查阅相关财务资料。
2. 外部审计机构监督:合作社可以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对利润分配进行监督和审计。
3. 政府相关部门监督:政府相关部门也有权对合作社的利润分配进行监督和检查。
六、利润分配方案调整1. 股东会决议:对利润分配方案的任何调整都需要经过股东会的决议。
2. 法定程序:调整利润分配方案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
3. 透明度要求:调整后的利润分配方案应确保透明度,及时向所有股东公开。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1. 与国家政策的协调:合作社的利润分配应与国家的相关政策保持一致,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2. 保护小股东权益:在利润分配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小股东的权益,确保其与大股东享有同等的待遇。
3. 持续改进:合作社应持续关注利润分配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合作社股权分配方案合作社股权分配方案一、背景介绍合作社是由一群人组成的协作组织,旨在为成员提供合作经营的机会,并分配利益。
在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股权分配方案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它决定了合作社成员之间所拥有的权益和责任。
本文将介绍一种可行的合作社股权分配方案。
二、原则和目标1. 公平公正原则:股权分配应根据成员所做贡献和风险承担程度,以确保分配结果公平公正。
2. 激励机制:股权分配应能够激励成员积极参与合作社的经营活动,提高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3. 稳定可持续原则:合作社应当保持稳定的经营环境和盈利能力,以确保成员的长期利益和可持续发展。
三、股权分配方式1. 初始股权分配:合作社在成立之初,根据每个成员的初始投资额来分配初始股权。
初始投资额可以由成员自愿提供,或者按照各自的需求和贡献程度进行统一分配。
2. 劳动贡献股权:合作社的成员通过参与劳动创造了价值,因此应根据其劳动贡献程度来分配股权。
具体分配方式可以通过测算成员的劳动时间、工作强度以及关键绩效指标等来确定。
3. 资金投资股权:如果合作社需要资金进行扩大经营或者其他经济活动,成员可以自愿投资,根据投资额度分配股权。
4. 利润分红股权:合作社的盈利部分可以根据成员的股权比例进行分红,以鼓励成员共同努力,提高盈利能力。
四、具体操作流程1. 确定初始股权分配:根据成员自愿投资或者统一分配的方式,确定每个成员的初始股权比例。
2. 确定劳动贡献股权:通过测算劳动时间、工作强度和关键绩效指标等,确定每个成员的劳动贡献股权比例。
3. 确定资金投资股权:根据成员自愿投资的额度,分配相应的股权比例。
4. 确定利润分红股权:根据合作社的盈利情况和每位成员的股权比例,确定利润分红的股权比例。
5. 定期评估和调整:合作社应定期评估成员的劳动贡献、资金投资和盈利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股权分配比例。
五、风险和问题1. 自愿投资风险:成员自愿投资的额度不稳定,可能导致合作社项目的资金不足,影响经营。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基本原则1.引言1.1 概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利益而颁布的一项法律。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由农民自愿组成、按照经营和管理的需要,共同投资、共同劳动、共同经营、共同分享风险和收益的经济组织形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基本原则是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基本原则和在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与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以下提纲进行撰写: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篇文章将按照以下结构来进行叙述和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基本原则:1. 引言部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基本原则进行简要概述,介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定义和发展背景,说明本文的研究目标和重要性。
2. 正文部分:主要分为多个要点,分别介绍和阐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基本原则的相关内容。
2.1 第一个要点:详细介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基本原则中的第一个要点。
可以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成员资格、权益保障等方面进行说明,阐述该要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营和发展的意义。
2.2 第二个要点:深入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基本原则中的第二个要点。
可以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济和合作原则、决策机制、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分析该要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影响。
3. 结论部分:对前文进行总结,概括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基本原则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其重要性和实施的必要性。
同时,对未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基本原则的完善和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和思考。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到本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基本原则的分析和探讨。
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立的内容,同时也与整篇文章的主题密切相关,使读者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基本原则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1.3 目的合作社是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一种,其目的在于通过农民之间的合作和共同努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收入。
农业专业合作社股份分配方案随着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农民之间的合作变得越来越紧密。
为了激励农民参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提高其积极性和责任感,合作社需要制定合理的股份分配方案。
本文将就农业专业合作社股份分配方案进行探讨。
一、股份的定义和作用在农业合作社中,股份是农民对合作社的投资凭证,代表着农民在合作社中的权益。
股份的数量与农民在合作社中的投资规模和经营份额有关。
持有股份的农民有权参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分享合作社的利润。
二、股份分配的原则1. 劳动贡献原则:按照农民在合作社中的劳动贡献程度确定股份分配比例。
劳动贡献包括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劳动技能等方面的考量。
2. 资金投入原则:按照农民在合作社中的资金投入确定股份分配比例。
资金投入包括土地、农具、种子、化肥等方面的投入。
3. 农产品贡献原则:按照农民向合作社提供的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确定股份分配比例。
农产品贡献可以通过购买农产品的价格或者农产品的市场价值来衡量。
三、股份分配的具体方案1. 定期分红:合作社按照农民持有的股份比例,将合作社的利润以现金形式定期分红给农民。
分红的金额可以根据合作社的经营状况进行调整。
2. 优先购买权:农民持有股份的比例决定了其在合作社农产品销售中的优先购买权。
这样可以保证农民在市场竞争中能够优先销售自己的农产品,获取更好的收益。
3. 分红再投资:农民可以选择将分红再投资到合作社的发展中,以增加股份数量和股份价值。
这样可以使农民的股份不断增值,获得更多的收益。
四、股份分配方案的制定和调整1. 制定方案:合作社应当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和合作社的发展需要,制定股份分配方案。
方案的制定应当公开透明,尊重农民的意见和利益,确保方案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2. 调整方案:合作社在经营过程中,可以根据经营状况和农民的意见,适时调整股份分配方案。
调整方案应当公开公正,确保农民的权益不受损害。
五、股份分配方案的意义和影响1. 激励农民参与经营管理:合作社通过股份分配方案,激励农民积极参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提高其责任感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