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环保行业分析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209.18 KB
- 文档页数:36
环保行业市场环境及发展趋势分析一、行业市场环境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逐渐加剧,环保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趋势,环保产业也成为了全球最受关注的产业之一。
如今,环保行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等多个领域密切相关。
目前,我国的环保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并且已成为了国家战略产业之一。
据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环保产业总产值已超过1.8万亿元人民币,环保产业的规模在我国的工业经济中日益增强。
二、环保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1. 政策引领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在我国,环保行业的快速发展得到了政策的积极支持和引领。
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建设纲要》,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
同时,政府对环保行业的投资力度也日益增加,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环保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持。
目前,一些领先的环保企业已经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例如利用新能源进行污染治理、智能垃圾分类等。
科技创新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治理水平,还可以开拓新的市场和商业模式,为行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3. 市场化运作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环保行业的竞争格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市场中的龙头企业势力逐渐壮大。
近年来,众多环保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手段实现了业务扩张和资产整合,推动了行业的集中度提升。
行业巨头不断扩大规模,利润增长迅速,形成了强有力的市场竞争优势,为行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 前景广阔的国际市场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和国际合作的加强,环保行业的国际市场需求不断提升。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环保技术的制造和研发中心,在国际市场上有着较强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环保产业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迅速向外扩张,为国际市场的拓展提供了更多机会。
三、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1. 多元化、智能化、绿色化成为发展重点未来,环保行业的发展将进一步趋向多元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有机融合。
2015年环保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12月目录一、2014年行业运行情况回顾 (6)1、市政污染治理取得成效 (6)2、环保装备市场集中度将提升,着力先进技术 (8)3、政策约束力加强、市场化手段丰富 (8)4、企业不断拓展经营范围 (10)(1)横向多元化 (10)(2)纵向延伸 (15)二、2015年行业展望 (15)1、承接之年政策层面新刺激 (15)2、支柱产业定位,国民诉求升级 (17)3、关注商业模式+细分行业交集 (21)三、行业商业模式进化 (23)1、PPP模式解决行业发展瓶颈 (24)(1) PPP概述 (24)(2)财政压力限制环保行业发展 (25)(3)PPP 模式应运而生 (27)(4)PPP模式促进环保行业良性发展 (28)(5)PPP模式海外成功发展 (30)①专业的环保服务公司会成为第一选择目标 (33)②在推广时需要配合地方政府的投融资政策 (33)③合适的利益分配方式 (34)④政府在合作项目的运作中起引导作用 (34)(6)PPP模式前景 (34)2、智慧环保助力监测行业跑马圈地 (37)(1)智慧环保概述 (37)(2)衢州案例 (39)①提高政府环境治理综合水平 (40)②提高企业排污管理效率 (40)③提高信息透明度 (41)(3)马太效应显现 (41)①环境与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 (42)②环境安全防控与应急事故指挥系统 (43)③工况在线监测与分析系统 (43)④移动环境执法系统 (43)⑤环保综合业务处理系统 (44)(4)关注设备制造和平台运营 (45)①监测设备制造 (46)②具有相关经验的物联网平台运营和软件生产 (46)3、园区模式促增长提速 (47)(1)生态工业园区激发固废行业增长潜力 (47)①实证研究区域提供技术支撑 (48)②循环工业园区形成固废产业集群 (48)(2)工业园区模式成为水处理行业新增长点 (52)四、水处理行业内具备成长潜力方向 (53)1、水污染状况不乐观水十条呼之欲出 (53)2、资源化属性赋予再生水行业成长动力 (56)(1)再生行业将库兹涅兹曲线下移 (56)(2)资源稀缺激发再生水需求 (58)(3)再生水具有价格优势 (59)(4)再生水在国外发展情况 (60)(5)十二五末年增速提升,远期十倍成长 (61)3、水质安全诉求打开直饮水行业空间 (62)(1)饮用水安全问题引起政策重视 (62)(2)管道直饮水水质优异且具备经济性 (63)(3)管道直饮水市场空间预测 (64)(4)相关上市公司 (65)4、核电重启带来的新增市场 (65)五、固废行业后来居上 (67)1、固废行业有望在长期取胜 (67)2、污泥处理盈利模式正在形成 (69)(1)污泥处理行业概述 (69)(2)污泥处理行业历史投入低 (70)(3)污泥无害化处置率提升空间大 (72)(4)不同技术路径分析 (73)①污泥填埋 (73)②污泥焚烧 (74)③好氧发酵——污泥堆肥 (74)(5)污泥处理行业市场空间分析 (75)(6)污泥处理行业盈利模式 (77)(7)上市公司情况 (78)六、大气脱硫脱硝盛宴之后 (79)1、下一个五年关注VOCs (79)2、排污收费制度和重点行业排放标准有望出台 (82)3、行业启动,监测先行 (85)4、气相色谱法是应用主流 (87)5、上市公司 (89)七、关注大环境领域 (90)1、可再生能源扬帆起航 (90)2、政策驱动、资源保障推动生物质发电行业前行 (91)(1)生物质能源减排效用明显 (91)(2)政策驱动行业成长 (91)(3)中国生物质资源丰富 (93)3、原料供应稳定性是生物质发电企业制胜关键 (94)4、公司情况 (95)八、总结 (96)1、行业回顾与展望 (96)2、行业投资策略 (97)。
环卫行业概述目录一、环卫行业定义住建部对环境卫生体系的定义:为有效治理城乡生活废弃物,为人民群众创造清洁、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而进行的有关生活废弃物的清扫、保洁、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综合利用和社会管理等活动的总称。
(《中国城乡环境卫生体系建设》建城[2006]13号)国家统计局《2017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环境卫生的行业分类为:属于大类“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中的N78“公共设施管理业”,细分行业为环境卫生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是指指城乡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管理等活动,以及对公共厕所、化粪池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管理等活动。
很多人把“环卫”视同于“环保”,实际二者相关性并不是很强。
环保行业一般分:环保设备制造、环境监测、环保工程、环保设施运营等,主要是对水、土、气的治理,而环卫主要是对城乡固废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置。
二、行业主管部门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17年修订版,颁布单位国务院)三、环卫行业相关政策环境卫生管理业是城市公共设施管理业的重要部分,随着国家对环保问题的愈发重视以及国民对更好的城市环境卫生的极大诉求,我国政府和立法机关针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业陆续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以规范行业运行,促进和引导行业稳定、健康发展,环境卫生管理业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条例如下:环境卫生管理行业逐步向市场化发展,该行业的行政性垄断特征逐渐弱化。
环卫市场化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至2003年为政府管理阶段,2003年至2013年为小规模市场化试点阶段,2013年下半年后卫市场化推广发展阶段。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在公共服务领域可利用社会力量,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的力度,原则上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
2016年中国环保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2016年两会中央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将其培育成我国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十三五”期间,环保行业有望在政策的持续加码扶植下,延续高景气度。
同时,环保行业在发展速度上,则将取决于政策、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监管执法、PPP等创新模式的整体推进力度。
十三五”规划中,环保地位空前提升,带来投资需求大幅增长。
环保绿色美丽中国被纳入“十三五”6个重要目标任务、5大发展理念和2016年8大重点工作之中,100个重大工程及项目中环保占到16个,环保在“十三五”期间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水十条”、“大气十条”的细化落实及“土十条”的预期出台,“十三五”期间环保领域投资将大幅增长。
环保重要度空前提升2014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9576亿元,同比增长6%,“十二五”期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有望达到5万亿元。
据环保部规划院测算,“十三五”全社会环保投资将达到17万亿元,是“十二五”的3倍以上;环保产业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重要支柱。
其中,部分资金来自于中央财政。
自2007年以来中央财政节能环保支出呈增长趋势,2015年1-11月中央财政节能环保支出达到3,692亿元,同比增加35%。
图表2006-2014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及增速数据来源:环保部一、黑臭水体形势严峻,加大整治势在必行根据住建部和环保部联合公布的第一轮全国黑臭水体摸底排查结果,截至2016年2月16日,在全国295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超过七成的城市排查出黑臭水体,已认定的黑臭水体总数1,861个。
在排查上报的全部黑臭水体中,河流数量占比最高,达85.7%;而重度污染水体数量占比则达到33.5%。
从黑臭水体地域分布情况看,经济发达且水系更多的中东部地区的黑臭水体数量占比较大,中南区域和华东区域合计占比达71.0%。
分省份看,广东、安徽数量均超过200条,合计占总数的近1/4;另外,江苏、河南、山东、湖南、湖北5省数量均在100条以上,合计占比约1/3。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0日前,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联合发布《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
这是继2017年以来,连续第四年发布此报告。
报告数据来源于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委托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开展的全国环保产业重点企业调查及全国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涉及近12000家环保企业样本,包括环保上市公司和新三板环保公司。
《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约17800亿元,较2018年增长约11.3%,其中环境服务营业收入约11200亿元,同比增长约23.2%。
一、受益于环境治理市场需求快速释放,环保产业总体仍保持较快发展态势,但呈现营收增速有所放缓,盈利水平有所下滑的趋势2019年,统计范围内企业环保业务营业收入9864.4亿元,同比增长了13.5%。
对2016、2017、2018、2019年统计范围内相同样本企业数据进行分析可知,上述企业环保业务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在15%以上,但近三年环保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幅逐年收窄;营业利润年均增长率3.9%,2017、2018年利润率连续下滑,2019年保持稳定。
具体到细分领域,与2018年相比,除土壤修复外,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废处置与资源化、环境监测领域企业的环保业务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图1 2018、2019年列入统计的相同样本企业环保业务营业收入二、环保产业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集聚化趋势凸显从企业规模看,列入统计范围的环保企业,大、中型企业数量占比分别为3.4%、24.3%;小、微型企业数量占比为72.2%。
其中,营业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以9.8%的企业数量占比(较上年降低了0.6个百分点),贡献了超过92%的营业收入和利润。
图2 2019年列入统计的不同规模企业数量占比从地域分布看,统计范围内企业有近半数集聚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环保企业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占比分别为67.4%、67.6%,远远超过中、西部和东北三个地区企业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
-33-[收稿日期]2016-11-29[基金项目]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改项目(编号:2016055,2014011)。
[作者简介]熊鹰(1983- ),女,重庆市忠且人,讲师,研究方向:水处理、环境、水资源等。
环保行业发展对专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为例熊 鹰(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2160)[摘 要]专业的设置调整、优胜劣汰与行业的变动息息相关。
本文在研究环保行业发展前景与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分析现有的专业结构与人才需求结构的差距,提出专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关键词]环保;专业结构;高职教育[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调整是由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决定的。
其专业设置也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点,如专业设置与行业产业、职业岗位的对接,专业更多地以社会需求为原初动力。
本文在分析环保行业发展前景的基础上,对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专业结构调整给出建议。
1 环保行业发展状况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环保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领域不断拓展,环保产值规模已超过10000亿元。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产业位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环保产业被国家寄予厚望,并提出到2020年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为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恶化的状况,缓解我国环境压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国家高度重视污染修复工作,国务院先后于2013年9月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年4月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6年5月发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到2015 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万多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初步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目标,主要包括两个阶段性目标。
国内外环保行业并购(控股)现状及案例分析——以北京控股集团收购德国EEW废物能源利用公司为例纵观国外环保产业的发展历程,都是经历了从意识觉醒到逼环保制度建立,进而通过提标化运动促进行业内部资源整合,最后到市场化运营促使行业走向成熟的过程。
中国的环保产业正处于环保制度建立和提标化运动双轨并行的阶段,因而行业内部的并购重组成为近期的一个大逻辑。
一、国内外环保行业并购(控股)现状1.1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全国环保总投资规模依次为0.73、2.16、3.4万亿元。
而在“十三五”期间,全国环保投入预计将增加到每年2万亿元左右,社会环保总投资有望超过17万亿元。
连续两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都指出,要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我国第一大支柱产业。
所以从目前来看,环境产业对市场资本有着足够的吸引力,也有很大的资本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优秀企业的成长与规模化扩张有了很大机会。
另外,当前中国资本市场也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主板、创业板、新三板等多元化资本市场正在建立,优秀企业可以借助资本杠杆,打通融资渠道,扩大市场。
环境产业目前发展的现状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环境产业竞争正逐渐加剧、环境产业集中度在逐步提高、环境产业的企业规模在逐步扩大、环保企业的业务在加速整合。
环保产业“零敲碎打”的时代过去了,未来将是集约化、上规模的时代。
大批资本涌入环保产业有喜也有忧,喜的是填补了污染治理资金缺口,忧的是有可能造成产能过剩和低价竞标之风。
基于这样的现状,环保企业也纷纷通过收并购的手段来实现主业的壮大或多元化布局打造综合平台,通过这两年环保上市公司的发展趋势来看,企业并购的步伐也将持续加速。
1.2环保产业的并购方式及原因并购的方式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野蛮人跨界、海外并购以及产业链布局。
由于环保行业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表现良好,所以跨界而来的企业不断增加,加大了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很多企业为了引进技术或一些优良环保资产,选择走向海外,其中北控集团收购EEW便是典型案例;企业做大了以后,会思考继续扩张的可能,因而就有了产业链的布局,通过并购的方式延伸产业链、改造技术、提升管理等。
建筑垃圾行业现状分析报告投资管理部2017年8月1日目录一、建筑垃圾的概念1二、建筑垃圾的来源1建筑垃圾的来源分类:1三、建筑垃圾处理行业情况1四、政策情况2五、商业模式3一开展试点示范推广先进经验3二 "互联网+"应用于建筑垃圾管理4三引入社会资本实行特许经营4各项指标:41、所属行业:42、主营业务:43、产品或服务:44、客户类型:45、关键资源:46、销售渠道:57、收入来源:5六、处理技术与方向5七、标杆企业5八、行业痛点与不足6一土地资源缺,选址要求高6二市场"卖不好",企业"吃不饱"6三政策技术不成熟,灰色利益难斩断6九、未来的趋势与机遇7一我国建筑垃圾存量7二政府产业支持7三 "一带一路"71.需求和供给并存72.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能为"一带一路"更好实施保驾护航83.应将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纳入"一带一路"基础建设的一部分8十、我们的建议与想法9一要完善法规9二修订完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规范9三明确建筑垃圾再生品使用标准及管理评价规范9四制定完善的建筑垃圾排放监测监管制度9五需要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的原则9六政策扶持10一、建筑垃圾的概念建筑垃圾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二、建筑垃圾的来源建筑垃圾的来源分类:<1>土地开挖:分为表层上和深层上,前者可用于种植,后者主要用于回填、造景等;<2>道路开挖:分为混凝土碎块和沥青混凝土碎块;<3>旧建筑物拆除:分为砖和石头、混凝土、木材、塑料、石膏和灰浆、钢铁和非铁金属等几类;<4>建筑工地垃圾:分为剩余混凝土〕工程中没有使用掉的混凝土〔、建筑碎料〕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浆等矿物材料〔以及木材、纸、金属和其他废料等类型.三、建筑垃圾处理行业情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日益加快,建筑垃圾随之增加.数据表明,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已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是第一大城市垃圾源.预计2020年,新建住宅300亿平方米,建筑垃圾至少达500亿吨.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市场非常巨大,但行业开发率是极低的,即使是,总的处理情况也只有30%,换句话说,也只有30%"财富"被挖掘.当前,在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市场化、产业化过程中,尽管可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从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实践来看,由于我国长期把垃圾处理作为公共事业,政府的扶植配合政策起着关键性作用,多是参与"PPP"融资方式中,今后政府发挥的余地仍然巨大.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已不是主要瓶颈问题,主要症结就在于相关的法制政策保障的引导与落实.因此,在推进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过程中,政府要做好体制机制方面的重要保障.据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布的资料显示,国外建筑废弃物处置和利用都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和行业规范,这对建筑废弃物处置利用行业起到指导监督作用.如美欧日均高度重视建筑废弃物再生技术标准及各种强制性的使用规范.而我国目前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缺少强制性的严格相关规范,使得我国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5%远远低于英国的48%、新加坡的63%、**的80%、日本的95%.若要保证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质量和效果,我国必须制订一系列的标准规范,才能使建筑垃圾资源化过程中每一个技术环节所提供技术依据,得以找到质量的控制点,使之产品有合格、验收的依据.四、政策情况2017年5月1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规划提出加强建筑垃圾源头减量与控制.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回收利用设施及消纳设施建设.积极拓展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产品市场利用渠道.鼓励建筑垃圾回用于道路及海绵设施建设.开展建筑垃圾存量排查及安全隐患整治.建立建筑垃圾数字化管理平台.2016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暂行〔〕征求意见稿〔要求,新建、改扩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应符合规范条件,项目建设要满足工程勘探、咨询、设计、施工和监理的要求.2016年11月4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公布"关于发布行业产品标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实心砖》的公告".批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实心砖》为建筑工业行业产品标准,自2017年2月1日起实施,为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以及砖块的生产和质量监督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2016年10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工程项目名单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6〕701号〔,确定了44个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工程项目.2016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征求意见稿>公布.提出"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发布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开展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省建设工作.完善建筑垃圾回收网络,加强分类回收和分选.探索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模式和商业模式.继续推进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粗细骨料和再生填料,规模化运用于路基填充、路面底基层等建设.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装备水平,将建筑垃圾生产的建材产品纳入新型墙材推广目录.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要求列入绿色建筑、生态建筑评价体系."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从十方面入手,就今后一段时期全面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做出具体部署和要求."土十条"中特别强调了要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置,同时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工作,发挥建筑垃圾资源化在减少生活污染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筑垃圾任意填埋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其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更会污染土壤."土十条"的印发将规范未来建筑垃圾处置,大力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进程.2015年9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今后将要"以建筑垃圾处理和再利用为重点,加强再生建材生产技术和工艺研发,提高固体废弃物消纳量和产品质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将"全面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列为2015年工作要点,要编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先进技术与装备目录、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5年6月,亚洲开发银行批准了"中国建筑垃圾管理政策研究"国别技援项目〕PATA 8906〔,项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负责执行,金额为40万美元.该项目旨在为中国建筑垃圾管理提供政策建议,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项目主要内容包括:1、对中国建筑垃圾管理情况进行调研和全面评估;2、了解国外建筑垃圾管理的政策法规和相关技术;3、提出规范中国建筑垃圾管理的政策建议,包括建筑垃圾分类利用和处理的技术指南、推广使用资源化产品的支持政策等.2015年4月14日,为贯彻落实《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国发[2013]5号>,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文件要求,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研究起草《关于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试点方案》;开展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省建设工作;鼓励各地探索多种形式市场化运作机制,创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领域投融资模式.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要求,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将"提高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水平"列为2014年工作要点,要研究制定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相关政策文件,指导各地开展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工作,启动试点示范,推动相关技术、产品、设备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发展.2015年3月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文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选项范围:节能、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项目,重大环境治理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中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其中,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示范项目作为循环经济示范内容和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成为节能、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项目之一.补助标准:原则上按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不超过8%、10%、12%,且单个项目最高补助上限为1000万元.2014年12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重要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推广及装备产业化>实施方案》,要求"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到2017年,在共伴生矿产资源、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赤泥、建筑废物等领域研发60-7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推广50-60项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研发建<构>筑物的拆除技术、建筑废物的分类与再生骨料处理技术、建筑废物资源化再生关键装备、新型再生建筑材料应用技术工艺.推广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品制备关键技术、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品施工关键技术、再生无机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技术".针对建筑废弃物研发回收利用成套设备,推广应用建筑垃圾、道路沥青处理及利用设备.2014年2月19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部署,全面推进节能减排科技工作,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了《2014-2015年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方案》,将"建筑垃圾处理和再生利用技术设备"列为"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重点任务.五、商业模式现在许多城市都单独出具了相关文件政策,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仍然是一项社会福利化任务.大多数省级、地方政府会选择"PPP"模式和社会企业开展合作,主要分三步开展工作:一开展试点示范推广先进经验省住建厅确定若干市〕县〔作为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市〕县〔,以若干龙头企业为依托培育一批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并联合省财政厅对这些试点市〕县〔、企业和项目进行补贴.当地县市也可通过招标的方式,依据政府指导,建议相关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开展试点工作,从少量、初级处理到大量、高端处理的探究转变过程.与此同时,省住建厅将积极推广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试点市〕县〔的先进经验,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大力推动再生产品的应用,发挥示范效应.二 "互联网+"应用于建筑垃圾管理在‘互联网+’时代,建立建筑垃圾物联网管理平台十分必要.建筑垃圾目前来看还是属于重量高、附加值低的一种材料来源,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科学的资源化利用设施布局、合理的运输路径选择、完善的分类收集制度落实,将对降低处置成本、规范各环节管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建立物联网管理平台作为规范化管理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省级政府要求各市〕县〔政府建立由城管、住房建设、公安、交通、环保等职能部门和资源化企业联动的建筑垃圾网络管理平台,通过平台对建筑垃圾产生、收集、运输、处置等四个环节进行监控.同时要求各市〕县〔政府开始定期公布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减量化处置和资源化处置计划.三引入社会资本实行特许经营各地政府统筹需要规划、合理布局,引入社会资本,鼓励采取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投融资模式,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此外,还需要实行特许经营,住房和城乡建设〕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市〕县〔政府授权,依据建筑垃圾产生量、消纳或资源化利用的需要,采用招投标方式授予建筑垃圾运输企业、消纳或资源化利用企业特许经营权.以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试点省份—**省为例,到2020年,县级以上城市要全部建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省辖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以上,省直管县〕市〔和其他县〕市〔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以上,**省将培育出一批具有较高技术装备水平和较强产业竞争力的集团化企业,产业化发展达到一定规模,规范化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成果在全省得到全面推广.各项指标:1、所属行业:所处行业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一直专注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主营业务:专业从事建筑垃圾收集、运输、处置、研发及再生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涵盖了从建筑垃圾收集到再利用环节的全产业链.3、产品或服务:通过不断探索创新,研发成功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成套设备、工艺和技术.4、客户类型:主要客户类型一般为二大类.第一类是建筑垃圾产生客户,需要公司为其提供建筑垃圾的收集运输服务,收集运输费用由其与公司协商确定,主要客户来源为政府建设部门、土地收储部门、房地产开发商、建筑商等;第二类是再生产品使用客户,需要公司根据其工程需要提供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建筑垃圾再生产品,主要客户来源为城市道路、游园、广场的建设单位、水利工程的建设单位等, 双方供需方式一般为政府采购,市场定价.5、关键资源:公司的关键资源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建筑垃圾的收集、处理和再生利用三个方面.公司一般会积极与相关研发中心,知名高校实验室开展合作,并聘用专家作为公司专业指导,结合当前国内外先进管理和生产经验,重点在设备、工艺、产品配方、再生骨料性能等方面开展的一系列研究,特别是完成的再生骨料基础性能的研究、基本配方的研究、基本外加剂的研究,为公司快速开发适合不同区域市场的差异化产品奠定了基础.6、销售渠道: <1>收集运输业务:建筑垃圾行业作为市政公用行业,政府对其实行特许经营模式,公司通过政府授权对授权范围内的建筑垃圾进行收集运输,既为公司进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原材料保证,又同时保证了公司稳定的收入来源. <2>再生产品业务:渠道之一为政府采购,即再生产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实行政府采购,广泛应用于政府投融资项目,使公司在获得稳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如: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土地、保护生态、节能减排等>;渠道之二为市场销售,即通过市场自由化竞争取得销售收入,公司通过积极跟进项目当地建设信息、加强和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的沟通等使设计和施工单位充分了解公司的产品性能和生产能力,扩大了公司再生产品的应用范围.7、收入来源:主要为建筑垃圾清运回收利用收入、建筑砂石骨料及再生砖、混凝土销售收入、砂浆收入、建筑垃圾填埋收入.六、处理技术与方向发展方向是针对废混凝土、建筑渣土等建筑垃圾,重点突破建筑废物的分类与再生资源化利用,以及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化关键技术,形成适合我国国情建筑资源化技术体系和产业化平台.技术重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技术,重点研究建筑废弃物的分类与再生骨料处理技术、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关键装备、再生产品高品质化技术,形成建筑废弃物再生成套工艺与设备,建立完善先进的建筑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体系;二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品关键技术、施工关键技术、再生无机料在道路中的关键技术,以及新型再生建筑应用技术,形成有关的产品标准、设计以及施工规范;三是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化和利用,重点研究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化制备技术、应用技术;再生混凝土耐久性控制技术、长期性能等.实现全产业链覆盖整合.建筑垃圾处理依托于生产线,随着技术不断革新,相应的手段更加环保节能,分类更彻底,利用率更高,破碎后成品骨料的杂质含量更少,品质更优.生产线主要由预分拣区,颚式破碎机,重型筛分模块,正压轻质物分离器,水平筛+负压轻质物分离器,卧轴反击式破碎机,人工捡拾台,输送系统,抑尘降噪系统,控制系统,参观通道组成,通过建筑混合垃圾再生处理流程对建筑混合垃圾中的轻质物,金属,其他杂物<铝合金,电缆,木材等>等进行分拣剔除,对混凝土,废砖头,石头等进行破碎筛分处理加工,从而实现资源再利用.七、标杆企业详情请见附件八、行业痛点与不足一土地资源缺,选址要求高建筑垃圾处理过程比较复杂,不光需要把垃圾分拣处理,还需要将其分解重塑,最后制成环保材料.期间需要多个环节,多个厂房作为支撑.这也就造就了建筑垃圾处理企业需要大量土地建造厂房,只有土地越大,建造的厂房越大,企业每天能处理的建筑垃圾更多.以北上广这种特大城市举例,要建多少企业,给多少土地才能将北上广建筑垃圾消化完?这在北上广这种寸土寸金的大城市是很严重的问题.也暴露了目前在建筑垃圾处置过程中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低的现象.同时,环保企业选址不仅仅需要考虑不能距离城市过远,增加建筑垃圾运输的成本,同时也不能离城市过近,占用城市规划区域.即使符合要求,周边居民也往往不支持,引起市民对环境污染的担忧.土地资源本来就紧缺,还要考虑土地规划和市政规划的配合.各方未形成合力,难免进展缓慢,这是本行业的痛点之一.二市场"卖不好",企业"吃不饱"许多人思想观念有误,对于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往往接受程度低或有抵触情绪,总觉得垃圾制作出来的东西还是垃圾,而拒绝使用.更重要的是,企业在对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时,是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费用需要企业自己承担,使得环保再生材料的价格相比同类产品没有优势,这是"卖不好"的表现.另外一个问题是企业"吃不饱".虽然从一开始,企业是按照某种年处理量生产建设,但实际上年处理量远远低于预期,大多数时候它们只能"等米下锅".究其原因还是建筑垃圾的终端处置场所太少,各施工单位、运输单位为了节约成本纷纷自寻出路,城乡结合部往往成为建筑垃圾的"重灾区",一边是建筑垃圾的随意扔弃,破坏环境;一边是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本行业的痛点之二.三政策技术不成熟,灰色利益难斩断现行与建筑垃圾处理相关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规主要关注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其对市容带来的影响,几乎未涉及建筑垃圾循环利用问题;政策法规缺乏整体性,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无法为深入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提供政策法规支持和保障;缺乏统一规划、没有专管机构,住建、市政、城管部门及街道居委会的职能都有所涉及.尽管我国建筑垃圾处理技术不管改进提升,但相比国外的先进技术,还有很大差距,这就使得我们的回收利用率较低,资源浪费依然较大.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背后暗藏着许多灰色利益链,严重阻扰和制约着建筑垃圾向资源化处置方向发展的进程.传统的建筑垃圾处置企业是以受纳场为主,还有一小部分企业挑选建筑垃圾**有利用价值的废弃混凝土、砖、瓦等,进行简单剥离,经过破碎制成再生的砖、瓦等产品,而剩余的建筑垃圾,依然会被随意丢弃或填埋,这其中包含很多有害物质,如废电池、有毒的废铜和铝等,产生二次污染.这些企业经过长期发展,在管理、资金、政府资源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经验,也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和利益链,逐步发展成为藩篱围成的"固定圈子".目前建设工程总承包对工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往往会以子工程出标书单独招标,以最低的价格招标,对招标后如何运输往往不闻不问.承运方中标后,由于中标价格低,为赚取最大利益,运输者为躲避检查,经常会在深夜偷运,随意偷倒.这是本行业的痛点之三.九、未来的趋势与机遇一我国建筑垃圾存量就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存量来说,供应量充裕,效益巨大.建筑垃圾的产生速度与城市的改进速度是成正比的,据数据显示,我国建筑垃圾现存量已超20亿吨,预计到2020年将达50亿吨左右.曾有行业人士做出这样的计算:按照每年回收建筑垃圾150万吨计算,可替代约120万吨天然石材,价值约6000万人民币.如果能把我国50亿吨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再生利用,可以创造上万亿元的价值.可见,建筑垃圾不是垃圾,而是一个巨大的宝藏.二政府产业支持就当前政府对于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支持来说,建筑垃圾资源化得到政府和社会的特别关注和重视,政府已经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对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进行支持,现在更有政企合作的PPP模式供企业选择.其不仅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经济上给予补助,在资金、税收、市场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予以优惠政策.三 "一带一路"另外在国家重大战略层面上,"一带一路"战略也蕴藏了巨大机遇."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无论从人口总量还是经济总量上来说,都孕育着巨大商机.1.需求和供给并存首先,"一带一路"将极大拉动建材行业需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为加快提升我国与周边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形成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交通运输是优先发展领域."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多数处于经济发展上升期,无论是从国内需求或是未来区域经济合作的角度分析,这些国家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均极其旺盛,按照规划,未来10年间基础设施投资将会达到50亿人民币,因此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着眼点.以中国交建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的工程量为例,其在"一带一路"沿线修建了10320公里公路、152座桥梁、95个深水泊位、10座机场,都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作支撑.其次,在拆建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成为很多国家在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根据我国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中心测算,每拆除1平方米的旧建筑,将产生0.8立方米的建筑垃圾,中国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等设施建筑相对滞后,很多原有建筑需要翻新重建,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且难以处置.一方面,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急需建筑材料,另一方面,拆除旧建筑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如果不加以解决,这一矛盾只会会伴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发展而越来越大.而建筑垃圾资源化既可以消化掉建筑垃。
环保行业发展情况分析环保行业发展情况分析一、行业整体盈利保持高增速,持续向好截至4月10日共有77家公司披露2017年业绩快报或业绩预告,其中仅11家业绩预计同比下滑.整体归母净利润244.77亿元,同比增长28.3%,细分板块中仅大气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1.7%,其余板块归母净利润均不同程度上涨,其中监测检测与水处理板块201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7.4%和27.7%.国海证券环保行业股票池归母净利润情况(亿元)公开资料整理国海证券环保行业细分板块归母净利润增速情况公开资料整理分季度看,截至4月10日观测股票池有41家上市公司披露2018年一季度业绩预告,11家公司预计同比下滑,主要是季节因素带来一季度通常是环保企业经营淡季,环境工程开工率不高、未达结算周期,影响业绩释放;同时部分企业存在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如碧水源一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47.94-36.79%,但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0-70%.已披露公司归母净利润合计18.70亿元,同比增长9.1%.延续自2015年以来的单季度增长态势,但增幅较2016-2017年有所收窄.国海证券环保行业股票池分季度归母净利润情况(亿元)公开资料整理二、生态环境部组建,水环境治理成为政策亮点1、机构改革组建生态环境部,改变“九龙治水”格局2018年两会期间,国务院开始进行改革开放以来的第8次机构改革,将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组建生态环保部.将环境保护部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国土资源部的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职责,水利部的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流域水环境保护职责,农业部的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职责,国家海洋局的海洋环境保护职责,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南水北调工程项目区环境保护职责整合,组建生态环境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生态环境部组建强化职能,加强监管与行政执法.此次将原先分散在多个部门的生态环境管理职能统一并入生态环境部,使得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监管更加集中,避免多头并举式管理分散执行力度,未来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政策落地将更为有力,生态环境治理效率将进一步提升.历史上,多个部委均有对相应领域进行生态环境规划、管理、政策制定及审批的职责权限,环保部则更多以建立国家级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及目标为主,在落地执行过程中还需考虑其他部委的职责与现状,可能会出现由于各部委执行进度不一而造成全国性环保目标完成不达预期的情况,同时不同职责分散在不同部委,也影响政策执行的连贯性.组建生态环境部后,从目标规划、政策制定到落地执行均由一个部门一以贯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系统性将加强,环境监管与行政执法力度得到强化,环境将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2、水环境相关职能的整合是亮点,治理与监管效率有望提升此次组建生态环境部,关注到对水环境规划、治理、监督等职能的整合是最大亮点.过去,一个大的水环境治理如流域治理需要环保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等多个部委进行协调合作,难以避免的产生协调沟通成本,从而降低治理工程与项目的落地效率.在中央层面,部委间管理职责有所交叉.环保部主要负责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统筹协调国家重点流域、区域、海域污染防治工作,指导、协调和监督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监督管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组织指导城镇和农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水利部则主要负责组织编制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等重大水利规划,负责水资源保护工作,其规划与职责内容必然与环保部规划相重合.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则分管海域、渔业水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管理对象上又有交叉.同时在面对环境问题与责任监管时,环保部牵头统一监督管理,但受制于行政资源不足对水利、林业、农业等同级别部门的协调职责较弱,责任难以明晰.在地方层面,水资源的多种社会经济功能均具备开发利用价值,不同的功能和价值又分属不同部门管理.水污染防治法中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交通主管部门的海事管理机构对船舶污染水域的防治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国土资源、卫生、建设、农业、渔业等部门以及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有关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难以避免会出现管理上的分割局面,各部门在制定管理职能时亦会存在强化部门利益的倾向,协调难度加大.同时水利部又下辖黄河水利委员会等7个副部级或正厅级派出机构,在所辖流域内负责统一管理水资源、流域规划、保护水资源环境等,其总部位于流域所在的某个城市,但又不受所在城市地方政府的管辖.整合后,河流、湖泊、海洋、农村等多个管理领域的水资源规划、污染防治、监督管理等职责将集中于生态环境部,水环境治理与监管效率有望得到提升.3、水环境治理逐渐成为未来重点工作2017年10月,环保部印发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对2015年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进行更为详细的阐释.规划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分解为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水环境综合治理等五大类项目,并建立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央项目储备库,匡算投资7000亿元.2017年度水污染防治中央项目储备库项目清单显示,共有228个地市水污染防治总体实施方案纳入水污染防治中央项目储备库,涉及具体工程项目3300多个,总投资约3000亿元,意味着在2018-2020年的三年间,还将新增约4000亿元的水污染防治工程项目,投资前景广阔.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依然有大量篇幅阐述生态环保工作,值得关注的是,大气污染防治内容较2017年有所减少,而对水环境治理的阐述占据较大篇幅,明确提出要实施重点流域和海域综合治理,全面整治黑臭水体;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收费政策.在4月2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包括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等在内的7大攻坚战要在3年的时间内明显见效,流域治理、黑臭水体、乡镇级农村污水等有望获得实质性进展.根据2018年中央财政预算中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的说明,中央财政计划在2018年安排大气、水、土壤三项污染防治资金合计405亿元,较2017年增加64.65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水污染防治资金预算数为140亿元,同比增长21.7%,占污染防治资金总额的约35%,将重点支持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激励政策、中西部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试点.三、PPP仍为获取订单重要模式,但资金与回款压力犹存1、清库尾声,整体影响不大,PPP进入规范性发展轨道2017年11月,财政部印发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应于2018年3月31日前完成本地区项目管理库集中清理工作,对未按规定开展“两个论证”、不宜继续采用PPP模式实施、不符合规范运作要求、构成违法违规举债担保、未按规定进行信息公开等五类已入库PPP项目予以清退.2017年10月30日至2018年4月1日,清库项目641个,涉及投资金额共计约6444亿元,占2017年三季度末项目管理库总投资额的6.38%,整体影响不大.在集中清库的同时,PPP项目仍在规范推进,同期新增入项目数量及金额分别达到1364个和2.04万亿元.截至2018年2月28日,全国共有入库项目7383个,项目金额总计11.34万亿元,较2017年底分别增加246个及约5400万元,显示PPP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值得注意的是,进入4月份第一周依然有64个项目从管理库清退回项目储备清单,涉及投资额416.04亿元,亦佐证对PPP项目将持续规范化的趋势判断.分地区看,从2017年9月底到2018年2月底,入库项目金额净流出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内蒙古、甘肃、青海、重庆、辽宁、河北、海南等省份,大多为西部或具有政府债务压力的地区,广东、四川、安徽等省份入库项目则有较大金额的净流入.2017年9月末及2018年2月末各省份PPP入库项目数量情况(个)公开资料整理2017年9月末及2018年2月末各省份PPP入库项目投资额情况(亿元)公开资料整理规范化、防风险是各地2018年PPP工作计划的重中之重,在按照财政部要求集中规范清理措施之外,北京、云南、海南、新疆等地还提出定期、动态清查与管理模式,PPP 项目规范化将成为常态,未来项目释放与投资进度或将有所放缓,但利于构建行业良好生态,实现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在投资领域上,生态环保、美丽乡村、扶贫、交通等方向被多次提及,未来有望成为PPP项目的主要构成,亦将使PPP项目回归运营本质,激发民营资本投资动力2、生态环保类项目渐成主力截至2017年12月末,财政部PPP管理库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类项目数量达到543个,占项目总数的7.6%,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三;其投资金额达到7043亿元,占项目库总投资金额的6.5%.全年净增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类项目62个,总投资额较2016年底增加509亿元.由于财政部统计口径的不同,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类PPP项目并未包含污水处理项目,因此更广泛意义上的生态环保PPP项目的入库数量及投资金额会更大.2017年12月末管理库项目数量行业(个)项目落地率高.2017年管理项目库执行阶段项目数量2792个,落地率达到38.2%,较2016年提升6.6个百分点,其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落地项目212个,落地率达到39.04%,占全部入库项目总数的13.4%,位列所有行业的前三位,体现地方政府及企业对生态环保类项目快速推进的重视,项目执行周期有望缩短,支持项目持有企业的业绩释放.3、资金仍存压力,政府债务清理进行时信用环境整体收缩,资金端或仍存压力.重点防控金融风险将是贯穿2018年经济工作的主要内容,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提出,中国目前实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将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使社会整体债务增长较快的情况进一步平稳,稳住宏观杠杆,并将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2016年底开始抬升,在进入2018年后有所下降,但仍处高位运行区间.利率后续走势仍存不确定性,PPP项目或仍存资本金压力.2016-2017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公开资料整理政府债务及财政风险管控趋严,付费恐更为慎重.PPP项目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新形式,初衷是平滑年度财政支出波动,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向.政府付费、使用者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贴是常见的三种付费方式,其中除使用者付费是由最终消费用户直接付费购买公共产品和服务之外,其他两种付费方式均需由政府支付相关费用,成为政府支出责任.而在PPP快速发展期,部分地方政府具有投资冲动,将PPP项目作为变相融资方式,反而加大了隐形债务风险.为有效防范化解,财政部先后印发多个文件严控PPP项目中地方政府融资及财政支出行为,包括规范金融机构为PPP项目提供融资的条件、规定每一年度全部PPP项目需要从预算中安排的支出责任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应当不超过10%等,一方面会抬高PPP项目筹资成本,另一方面以政府付费及可行性缺口补贴为主要付费形式的PPP项目,政府对其的财政支出恐将更为慎重.地方性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处理加速.新疆近期召开自治区发展改革委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专题会议,强调宁可发展慢一点、也决不违规举债;全面清理2017年、2018年两年国家及自治区下达的补助资金项目.湖南省财政厅也于近日印发关于压减投资项目切实做好甄别核实政府性债务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按照“停、缓、调、撤”的原则压减投资项目,并切实做好政府性债务甄别核实工作.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处理工作正在加速,各地政府开始放下GDP包袱,重点应对风险,预计在短期内会对PPP项目的进度产生一定影响4、重视二季度水质监测投资机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工作紧迫.2016年3月,“十三五”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设置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对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进行了监测点位布局的优化,将原有的972个国控断面扩充至2767个,其中考核断面2025个.2017年8月,原环保部开始分阶段、分步骤开展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工作(以下简称“上收工作”),要求在2017年12月底前完成2050个(入海河流考核断面较方案有所增加)新建水站征地、“四通一平”等前期准备工作;2018年7月底前完成考核断面水站建设工作,实现地表水环境质量主要指标的连续自动监测.部地区工作进度滞后.目前距离上收工作收官仅剩不到3个月的时间,生态环境部近日通报了2018年4月上半月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站建设进展情况,959个需地方新建的水站中,842个已经开工建设,占比87.8%.重庆、江西、广东、宁夏、上海等地开工率100%,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青海等地工作进度滞后,未完成征租地、“四通一平”等前期准备工作,落后于上收工作规定的时间,存在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风险.大限将至,建设安装工程加速.2018年7月底是水站建设的最后期限,新建水站2018年4月底前要完成站房主体工程建设,5月底前完成站房内部布局、辅助设施建设.已建水站要全面完成水站仪器设备更新和填平补齐,5月底前实现统一联网.7月底前全部水站都要实现联网运行并完成上收.生态环境部将每两周公开各地进展情况,并对进度滞后的省份开展现场督察,二季度水站建设与设备采购将迎来冲刺期,订单将有较多释放.2018年1月31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公开招标1087个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及其三年运维服务、531个已建水站三年运维服务、135个国家已建水站仪器设备填平补齐,招标总金额约16.84亿元,将于2018年4月28日开标,预计5-7月将迎来国控水站建设的高峰期.此外,多个省市也积极开展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建设及设备的招标工作,建议重视二季度水站建设高峰期带来的订单释放.。
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日益凸显。
环保产业应运而生,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
环保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尤其在当前全球生态环境急需改善的背景下,环保产业的开发非常必要。
环保产业包含了清洁能源、废弃物处理、污染防治、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
随着科技不断地进步,环保产业也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同时,随着国家对环保产业的政策支持,环保产业也在不断地壮大和发展。
在未来的几年里,环保产业有望成为一个行业新风口,走向全球市场。
一、环保产业现状分析目前,环保产业已经成为生产和社会生活领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国内,环保产业的发展趋势非常迅猛,尤其是在近些年来,国家对环保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更是大大增加。
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环保产业的年产值已经达到了3万亿元,其中绿色低碳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是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球范围内看,环保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了稳健的态势。
目前,环保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其行业规模也同步得到了提升。
根据相关报告显示,全球环保产业的市场规模从2006年的1.15万亿美元增长到了2016年的3.71万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12.5%。
二、环保产业发展的机遇1. 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大趋势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第一步,绿色低碳发展是未来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生态环保行业实际上正处于大力发展阶段,而绿色低碳产业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国家政策支持我国从2016年开始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环保产业政策,其中包括“绿色制造2025”,“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一系列规划和政策。
这些政策的引入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3. 全球环保产业市场增长全球环保产业市场规模的增长与环保产业发展的机遇紧密相连。
目前,全球绿色创新和环保的发展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
同时,科技的不断进步也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017年第19期行业·公司|机构鉴股Industry ·Company港口:行业步入低增速成熟期东北证券环保:共享雄安新区千亿盛宴国开证券港口行业步入低增速成熟期。
中国港口行业在2002年港口管理体系下放后迎来长达十年的投资建设的高峰,形成了服务同质性强、产能相对过剩的现状,港口的建设、竞争是区域性寡头垄断模式,临近港口的腹地经济相关性相同、吞吐货种同质性高。
对港口行业的分析判断主要采用自上而下(政策推动、国企改革)与自下而上(煤、油、矿、箱吞吐量增速边际变化)的方法,在区域寡头竞争的框架下进行价量分析。
干散货吞吐增速放缓货种使得单一型港口利润下滑,同时区域龙头港口已率先进行多元化转型。
短期经济向好带动港口盈利修复。
去年四季度以来经济回暖,港口企业吞吐量保持高个位数增长。
一季度,港口货物吞吐量累计值同比增速为7.6%(2016年同期为1.7%),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值同比增速为7.2%(2016年同期为1.9%),带动港口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利好港口板块整体估值修复。
港口供给侧改革大势所趋,实质内容是区域港口整合及功能升级。
产能相对过剩现状及政府推动促进港口供给侧改革,港口间的重组整合,整体竞争格局有望得到改善;以及未整体上市的港口公司的集团资产注入预期,上市公司将保持良好的资产收益率水平,港口区域整合成功先例有北部湾港口群整合和宁波-舟山港口群整合。
港口功能升级关注多式联运发展及龙头港口集团开始尝试的多元化业务。
重点推荐:珠海港、深赤湾A 、盐田港、连云港等。
环保领域受益较大。
雄安新区建设规划强调七大重点任务,首要两项与环保行业相关,即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和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新区环境治理需求和紧迫性较强且投资确定性高,环保行业有望成为受益最大的领域。
水供给少且水质差,治理空间约470亿。
白洋淀自然补水近乎枯竭,流域污染严重,水质问题突出。
2016年环保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新环保法加大执法力度,PPP利于社会资金进入 (6)1、史上最严环保法出台,加强环保力度 (6)2、环保投资规模提升,十三五重点推进“三大十条”落实 (6)(1)环保投资规模大幅提升 (6)(2)十三五重点在于推动三大十条落地 (7)3、资金问题:PPP模式放开社会资金 (8)4、监管问题:环境税及监测机制提出,释放大量环保项目 (9)二、跟踪行业生命周期,寻找环保热点 (9)1、土壤修复逐渐进入产业化正轨,支撑千亿市场 (10)(1)“土十条”进一步推动土壤治理逐渐清晰 (10)(2)土壤污染量及污染事件加剧严峻形势 (11)(3)环保投入20%,国内仅1%提升空间巨大 (12)①国外市场规模:土壤修复占环保投入20% (12)②国内市场预期:2020年达到1500亿元 (12)2、成长阶段增速快,膜法水处理产业2020年达2000亿 (13)(1)下游需求旺盛,2020年预计达2000亿 (13)(2)膜材料应用率远小于世界平均水平,行业30%每年增长 (14)(3)膜技术处理范围更广,出水水质更佳 (14)①水处理膜技术优势明显,出水水质更好 (14)②水处理膜处理范围更广.15(4)国内膜法水处理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16)(5)膜材料成本持续下降,性价比高于传统污泥法.173、火电脱硝进入高峰期,主流技术SCR最受益 (19)(1)排放标准不断收紧,改造及升级需求提升 (19)①收紧的空气排放标准 (20)(2)千亿火电领域创造成长机会 (21)①新增火电设备所需大气污染处理需求:每年将新增154亿的市场需求 (21)②改造量:市场空间预计将达到1900亿元 (22)③日常运营费用:火电厂的废气设施运行费用将达到800亿/年 (22)三、行业相关企业 (23)1、高增长的技术型膜法水处理企业 (23)(1)超纯环保:超纯水及废水深度处理解决方案提供商 (24)①深耕超纯水制备领域 (24)②布局零排放概念市场.....25③在废水处理领域,纵向加大后端水处理运营,横向加大特定行业的投入力度25④行业空间大,政策利好多 (25)⑤客户认知度高和口碑优势,公司不断做大做强 (26)(2)普滤得:国内膜法给水领域领导企业 (26)①膜技术为核心,打破国外垄断 (27)②市场份额高,国内外水处理项目经验丰富 (27)③客户知名度高,数量众多,且无重大依赖 (28)④与顶尖企业及科研机构合作,技术和经验提升 (28)(3)奥美环境:废水回用领域技术先锋 (28)①废水处理领域市场潜力巨大...........29②引进美国陶氏全套膜法水处理技术,并自研焦化废水联合树脂膜分离新工艺29③公司围绕“大客户”战略,积极拓展客户群,包括海外的客户群 (30)(4)美邦科技:清洁生产综合水处理解决方案服务商 (30)①公司技术基础厚实 (31)②公司拥有优质的客户基础 (31)③商业模式新颖 (31)(5)金达莱:立足城市及工业废水,布局村镇污水领域 (32)①业务范围已覆盖全国28个省及直辖市 (32)②拥有自研的“兼氧FMBR”及“JDL-重金属处理技术”两大核心技术.33③凭借改进的MBR技术布局村镇市场 (33)④制定行业标准,具备先发优势 (33)⑤借助政策风口,签订PPP项目 (33)2、掌握主流脱硝技术SCR的企业 (34)(1)洁昊环保:专注大气污染防治系统设备的制造商 (34)①技术促进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35)②优质客户资源保证订单持续稳定增长 (35)3、土壤修复先入企业.36(1)圣海林:生态修复开启未来 (36)①技术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生物与原位修复为核心 (36)②与众多技术研究机构形成战略合作关系 (36)③大客户资源优势明显 (36)④积极参与PPP模式运作36未来:十三五将迎来环保行业拐点,景气度持续高涨。
“十三五”环保的重点就是要把大气、水、土壤三个“十条”落实好,大气污染防治领域投资1.84万亿元,水污染防治5.6万亿元,土壤修复拉动总规模达10万亿,三大领域的投资需求将达到17万亿元。
环保行业的两大痛点在于资金和监管。
15年大力支持的PPP 模式和监测机制很好地支撑环保未来的大发展,行业拐点将来临。
土壤修复:土壤修复逐渐进入产业化正轨,支撑千亿市场。
土壤污染来源包括农药、污水以及垃圾等固废。
持续而密集的政策发布体现了国家对水土与固废治理产业的支持,业内重点关注的“土十条”有望在16年年初推出,“土十条”将重点解决责任确认和环评体系问题。
水治理:政策支持高增长,看好膜法水处理。
2014年国内膜法水处理产值达到700亿市场规模,2015年将达840亿。
膜产业已经被国家列入战略新兴产业,“十二五”阶段每年产值增长率平均25%左右。
同时,工信部提出“十三五”我国膜工业发展目标是,年均增长率将达到或超过20%,故保守预测2016年突破千亿,到2020年产值规模再翻番,达2000-2500亿元,出口产值每年超100亿元。
大气防治:火电脱硝进入高峰期。
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推动低碳循环发展,落实“大气十条”。
在产生大气污染物最多的电力行业,脱硫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而脱硝仅仅占到50%的水平,重点关注专注于电力行业脱硝的新三板企业。
一、新环保法加大执法力度,PPP利于社会资金进入1、史上最严环保法出台,加强环保力度长期以来,中国环保部门的处罚力度、执法手段都相当有限,难以震慑日益猖獗的环境违法行为。
2014年,史上最严新《环境保护法》,提供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执法利器。
2、环保投资规模提升,十三五重点推进“三大十条”落实《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指出在“十三五”期间,建立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双重体系。
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计划,实现三大生态系统全要素指标管理。
(1)环保投资规模大幅提升十二五期间国家规划环保投资总额3.42万亿,同比增长143%,随着PPP模式放开社会资本,“十三五”期间环保行业面临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领域细分看,也可以发现,在投资额方面,十二五期间相较于十一五投资额有更大的提升和更多的维度。
(2)十三五重点在于推动三大十条落地“十三五”环保的重点就是要把大气、水、土壤三个“十条”落实好,使得相关措施、政策全部落地,从而建设美丽中国。
大气污染防治领域投资1.84万亿元,水污染防治5.6万亿元,土壤修复拉动总规模达10万亿,三大领域的投资需求将达到17万亿元。
3、资金问题:PPP模式放开社会资金PPP模式使民营资本更多地参与到项目中,以提高效率,降低风险。
其中资金来源就包括这政府的补贴与企业自身的融资,在传统的模式中,往往由于企业或者政府某一方单方面支持环保项目,而造成资金不足,PPP项目则可以很好使政企联合,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项目PPP融资是以项目为主体的融资活动,是项目融资的一种实现形式,主要根据项目的预期收益、资产以及政府扶持措施的力度而不是项目投资人或发起人的资信来安排融资。
项目经营的直接收益和通过政府扶持所转化的效益是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项目公司的资产和政府给予的有限承诺是贷款的安全保障。
4、监管问题:环境税及监测机制提出,释放大量环保项目在“十二五”规划中,政府就提出了将征收环境税这个概念,并绘制了绘制环境税制路线图。
而目前环境保护税法草案正在进行最后完善,最快将于今年年底前由国务院审议通过草案。
有专家称,明年上半年环境保护税法草案有望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此次环境保护税法草案可能会明确征收对象及征税标准。
专家称,费改税后,每年环境保护税的规模应高于排污费规模,或达数百亿人民币。
新出台的《环保法》中明确表示: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并且对环评未批先建等有了新的处罚措施。
这举措将促进环境监测与评估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保证了十三五中的规划更好实现。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正式印发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表示将建设全国一体化的监测和预报预警系统。
这些举措将推高污染企业排污成本,借此释放出大量环保项目。
二、跟踪行业生命周期,寻找环保热点在环保政策力度的基础上,同时考虑环保行业各个方向所处的生命周期状态,筛选出三类具有高增长性的细分领域:一、政策可预期,且处于幼稚期的细分领域;二、政策持续加码,处于成长期的细分领域;三、改造提标明显,处于成熟期的细分领域。
在政策和生命周期两个维度结合下,土壤修复、膜法水处理和大气治理三个领域以更大的市场空间和行业增长率脱颖而出。
1、土壤修复逐渐进入产业化正轨,支撑千亿市场(1)“土十条”进一步推动土壤治理逐渐清晰土壤污染来源包括农药、污水以及垃圾等固废。
密集的政策体现了国家对水土与固废治理产业的支持,不断收紧的排放标准增加新建和改造需求。
业内重点关注的“土十条”有望在16年年初推出,“土十条”将解决行业两个痛点:明确责任确认体系和环评体系。
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强土壤保护方面的标准、法规等制度建设。
行业相关立法、标准、监管等制度日渐完善,土壤治理路径和时间表逐步明朗。
(2)土壤污染量及污染事件加剧严峻形势我国土壤污染严重,以重金属为例,近年来一系列血铅超标和镉大米事件让土壤重金属污染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
我国30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有害重金属抽样监测结果显示,有3.6万公顷土壤重金属超标,超标率达12.1%。
随着舆论对特定土壤污染事件的关注程度加深,直接加剧土壤污染治理的紧迫程度,我们相信决策层有望大力扶持土壤修复产业的技术革新和市场扩张。
在大气和污水治理已经引发资本市场深度关注的背景下,土壤治理有望成为环保行业的主要看点。
(3)发达国家土壤修复占环保投入20%,国内仅1%提升空间巨大①国外市场规模:土壤修复占环保投入20% 土壤污染治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美国将环境治理投资分为水、空气、土壤、社区生态系统、环境管理等五大项,其中土壤分项所占投资比例始终保持在环境保护整体投资的20%左右,是仅次于水分项的第二大项。
②国内市场预期:2020年达到1500亿元我国土壤修复产业才刚刚起步,投入仅占环保总投入的1%左右,前瞻产业研究院并预计2015年我国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将超过400亿元,2020年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
2、成长阶段增速快,膜法水处理产业2020年达2000亿膜法水处理产业在这个时点放飞销量主要有四维度驱动:市场空间、技术、成本和政策。
(1)下游需求旺盛,2020年预计达2000亿膜产业已经被国家列入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十二五…阶段每年的总产值增长率平均25%左右,这个增长势头将不会减弱。
同时,工信部提出“十三五”我国膜工业发展目标是,年均增长率将达到或超过20%,故保守预测2016年突破千亿元大关,到“十三五”末产值规模再翻番,达到2000-2500亿元,膜产品出口产值每年超过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