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高一地理上册《大气环境基础知识》知识点梳理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12
高一地理学习:高一地理大气知识点
高一地理学习:高一地理大气知识点
你还在为高中地理学习而苦恼吗?别担心,看了高一地理学习:高一地理大气知识点以后你会有很大的收获:
高一地理学习:高一地理大气知识点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意义保护生物生存,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活动
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干洁空气的组成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
氧、氮、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尘埃的作用生命活动必需;构成生物体成分;吸收紫外线;光合、保温作用;成云致雨
大气污染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酸雨
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 对流层的主要特征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讯
平流层的主要特征臭氧吸收紫外线。
平流,对高空飞行有利。
人类的保护伞。
(二)对流层大气的热力状况和大气运动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太阳高度角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选择性吸收、反射(无选择性)、散射。
第二单元大气环境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1 低层大气组成:主要是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2 各组成成分的作用氮和氧(合占空气体积的99%),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并对地面起保温作用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而少量穿透大气射到地面上的紫外线,又起到杀菌治病作用。
水汽和固体杂质(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3 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排放的二氧化碳过多、排放氟氯烃化合物4 大气的垂直分布依据:温度、密度、大气运动状况(一)对流层:贴近地面的大气最低层。
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固体杂质都集中在这一层。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底部。
特点:(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原因:对流层的热源是地面(2)对流运动显著。
原因:上部冷下部热对流层厚度:低纬度地区17----18千米中纬度地区10---12千米高纬度地区8----9千米(在气压带和风带的三圈环流图上,三圈的高度不同)(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对流上升,气温降低,冷却成云致雨)(二)平流层:自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高度特点:(1)气温的垂直分布,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原因:平流层的热量来源是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臭氧层在22----27千米高度。
(2)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原因:上部热下部冷与人类的关系:臭氧层是天色屏障,大气平稳,利于高空飞行。
(三)高层大气:气压很低、密度很小。
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的高度,此处气压是080----500千米的高度,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2.2 大气的热力状况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阳光谱:人眼可见的可见光区(0。
4----0。
76微米)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50%,被大气削弱的最少,因此,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
高一必修一地理大气知识点地球的大气是由一层气体包围而成的,称为大气层。
大气层的组成和结构对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高一必修一地理课程中的几个重要的大气知识点。
一、大气的组成地球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稀有气体(如氩气和氖气)、二氧化碳等组成。
其中,氮气占大气的78%,氧气占21%,其他气体和水蒸气只占少部分。
二、大气的层次结构大气层可分为四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外边界。
对流层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这一层的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平流层在对流层之上,气温保持稳定。
中间层和外边界则存在着温度上升和温度下降的情况。
三、大气的功能1. 保护功能:大气层能够阻挡来自太空的宇宙射线和高能辐射,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伤害。
2. 温室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地球表面发出的部分热量,并将其辐射回地球表面,维持了地球的适宜气温。
3. 传导热量:大气层通过对流、辐射和传导等方式传导热量,调节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
4. 储存水分:大气层中的水蒸气起着储存水分的作用,促使地球上的水循环。
四、气压和风力1. 气压:大气层中的气体由于自身重力而形成的压力,称为气压。
气压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因此地面上的气压要大于高空中的气压。
2. 风力:地球上空气的运动形成了风。
风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气压的差异,空气会从气压较高的地方流向气压较低的地方。
风的方向和强弱受到地球自转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五、天气现象和气候区划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大气的物理状态,如温度、湿度、降水等。
气候是指相对较长时间和相对稳定的天气状况。
根据气温、降水、气候类型等因素可以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气候区域,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总结:大气是地球表面上的一层气体包围层,由氮气、氧气、水蒸气等组成。
大气层可分为不同的层次结构,拥有保护、温室效应、传导热量和储存水分等功能。
气压和风力是大气运动的重要因素,影响着天气现象和气候分布。
高一地理必修一大气环境知识点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3大气的热力作用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三、全球性的大气环流1三圈环流①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3季风环流地区东亚南亚,东南亚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风向冬季西北风亚洲大陆东北风亚洲大陆夏季东南风太平洋西南风印度洋四、常见的天气系统1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冷锋暖锋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阴天、雨雪、刮风、降温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降水的分布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大气举例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2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气旋反气旋气压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运动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垂直运动上升下沉天气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举例台风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五、大气环境保护1全球变暖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气温升高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危害:①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②改变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保护措施: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②努力加强国际合作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人类使用制冷设备排放的氟氯烃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保护措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加强国际合作3酸雨概念: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成因:燃烧矿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等防治措施: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我国已经采取了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措施来控制酸雨1.诗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的是A.平流层大气的逆温现象B.对流层大气垂直方向上气温变化C.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少D.海拔越高,气压越高,到达的地面辐射越少【解析】“高处不胜寒”是关键词,体现了对流层大气垂直方向上气温递减的现象。
高一地理大气知识点归纳大气是地球表面上空的气体层,由地球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
大气在地球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保持气候稳定、调节温度等。
了解地球的大气层和其相关的知识点对于高一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一地理中的大气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层是按海拔高度分成不同的层次,包括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和热层。
其中,对流层最接近地面,同时也是大气中的大部分气体存在的地方。
臭氧层位于平流层和中间层之间,起到过滤紫外线和保护地球表面生命的作用。
二、大气运动大气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运动,包括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主要有上升运动和下沉运动。
上升运动导致气温下降和云的形成,而下沉运动则相反。
水平运动包括风、暖锋和冷锋等。
三、大气压力和气压变化大气压力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气压随海拔的增加而减小,即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逐渐减小。
气压变化会引起风的产生,而风则进一步形成气候和天气的变化。
四、大气湿度和降水大气湿度是指大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湿度通过相对湿度来表示,即大气中实际含湿量与饱和湿度的比值。
当气温下降到饱和温度,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为水滴或冰晶,形成降水现象,包括雨、雪、雾等。
五、气候和季风气候是指某地长期的天气特征,包括温度、湿度、风向和降水等方面的变化模式。
季风是指经过特定季节变化的大尺度气候系统,包括夏季风和冬季风。
季风现象在亚洲尤其明显,对当地的农业、交通等产生重要影响。
六、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如台风、龙卷风、洪水等。
这些灾害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因此对其了解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七、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地球大气和海洋中平均温度的上升。
这种变暖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的,如二氧化碳和甲烷等。
全球变暖引发了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对地球和人类社会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地理中的大气知识点是高一学习地理的基础,涉及到大气的组成、运动、压力、湿度、降水、气候、季风、气象灾害以及全球变暖等方面。
新高一地理大气知识点总结地理科学研究了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而地球的大气层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本文将总结新高一学生需要掌握的地理大气知识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
一、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地球的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
在大气垂直方向上,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跃层和顶层四个主要层次。
对流层是地球上最底部的一层,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递减;平流层是在对流层之上,气温基本保持恒定;跃层是平流层和顶层之间的过渡层,气温逐渐上升;顶层是最高的一层,温度逐渐升高。
二、大气的运动大气运动对地球的气候和气象现象产生重要影响。
大气运动主要包括垂直循环和水平运动。
垂直循环包括对流、上升运动和下降运动。
水平运动包括风的形成、风的演化和变化以及风的分类。
风是大气中空气水平移动的结果,主要由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产生。
三、大气的环流系统大气环流系统是地球上一系列大规模的气流运动。
主要有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四个主要环流系统。
赤道低压带是在赤道附近的一条低气压带,气流向上升运动;副热带高压带是在30度纬度处的一条高气压带,气流向下沉运动;副极地低压带是在60度纬度处的一条低气压带,气流向上升运动;极地高压带是在极地附近的一条高气压带,气流向下沉运动。
四、大气的降水和气候类型降水是指大气中水分以形式的形式向地面降落。
降水形式包括雨、雪、冰雹和露等。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统计平均值。
根据气温和降水量的不同分布特点,气候可以分为寒冷气候、温带气候和热带气候等多种类型。
五、大气污染与环境保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大气污染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悬浮物、酸雨和臭氧空洞等。
为了保护环境和改善空气质量,人们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如加强工业控制、推广清洁能源和提倡绿色出行等。
以上是对新高一地理大气知识点的简要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大气系统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高一地理第三章知识点大气大气是地球表面上由气体、悬浮微粒和水汽组成的一层气体包围物质,它是维持地球生命活动的重要元素。
本文将围绕大气的组成、结构、气候因素和气象现象展开讨论。
一、大气的组成地球的大气主要由氮气(N2)、氧气(O2)、氩气(Ar)以及稀有气体如氖气(Ne)、氦气(He)等组成。
其中,氮气占大气的78%,氧气占21%。
其他稀有气体的含量较少。
二、大气的结构大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自地球表面向上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跳跃层和外顶层。
1. 对流层:位于地面以上0-16千米的范围内,大部分气象现象和飞行活动发生在这一层。
温度随高度变化而递减。
2.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的16-50千米,气流平稳,温度随高度变化而递增。
3. 跳跃层:位于平流层之上的50-80千米,温度再次随高度变化而递减。
4. 外顶层:位于跳跃层之上,高度约80千米以上,这一层主要由稀薄的氢、氦等气体组成。
三、气候因素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有纬度、海洋、陆地、地形和地球运动等。
1. 纬度:纬度越高,日照时间越短,温度越低,气候越寒冷。
2. 海洋:海洋有稳定的温度,可以缓冲温度变化,影响着沿海地区的气候。
3. 陆地:陆地的特性会导致温度的快速变化,影响内陆地区的气候。
4. 地形:地形的高低、坡度和朝向对气候形成有重要影响,如山脉影响气流流向和降水分布。
5. 地球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了季节、昼夜交替和纬度分布的气温变化。
四、气象现象1. 气温:气温是指大气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受地形、纬度、季节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气温在不同地区和时期有所变化。
2. 降水:降水是指大气中水汽凝结成为液态或固态水下落到地面的现象。
降水形式有雨、雪、雨夹雪等。
3. 气压:气压是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气压的高低决定了空气的运动方向和强度。
4. 风:风是由于气压差异引起的空气的水平运动。
风的产生和变化与地球的自转、地形、地表特征和温度差异等有关。
5. 湿度:湿度是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含量,以相对湿度表示。
高一地理大气的知识点高一地理:大气的知识点引言:地理学是一门涉及地球和其独特系统的学科,其中大气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深入探讨高一地理课程中与大气相关的知识点,从大气的组成、结构、气候和气象等方面进行解析。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大气环境和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一、大气的组成大气是地球固体地壳与太空之间的气体层,主要由氮气(78%)、氧气(21%)、氩气(0.93%)以及一小部分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组成。
这种气体组成为地球提供了生命所必需的氧气和环境稳定性。
二、大气的结构大气按照气压变化与海拔的关系,可以分为不同层次: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对流层是最低的一层,也是大气中的活动层,包含了大部分的水蒸气和天气现象。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飞机通常在这一层航行。
中间层和热层主要是由臭氧层主导,起到屏蔽来自太阳的紫外线的作用。
外层则是最外面的一层,与太空相邻。
这种结构使地球能够保持大气层的稳定性,并维持地球上的生命。
三、气候与气象气候与气象是大气科学的两个重要分支。
气候是指长期的大气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因素,以及它们的季节变化模式。
气候通常以地球各地不同的气候带进行分类,如寒冷气候带、温带和热带气候带。
气象则是对大气短期和瞬时状态的研究,包括天气预报、气象变化和气象灾害等。
通过研究气候和气象,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适应不同气候和天气条件下的生活。
四、大气污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大气污染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大量的污染物的排放导致了空气质量的恶化,并引发了许多健康问题。
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和颗粒物等。
这些污染物的排放来源主要是工厂、交通工具和能源消耗。
因此,减少大气污染对环境的保护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五、大气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大气对于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物质。
同时,大气中的水蒸气也是水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给了植物和动物所需的水分。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
3、大气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4、影响:温度分布、大气运动。
二、热力环流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2、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4、过程:5、海陆热力环流: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原因:白天陆地比海洋升温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
6、三种常见的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2、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3、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可以减小风速。
4、风向:高压→ 低压5、风力(风速):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力(速)大2.2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全球形成了7个气压带、6个风带。
(P37)高压带:干燥少雨信风带:干燥少雨气压带风带低压带:湿润多雨西风带:湿润多雨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冬季大陆降温快,形成高压,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夏季大陆升温快,形成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冷高压,热低压)2、气压中心(北半球):3、季风: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南亚是西南季风(南半球东南信风夏季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逐渐偏成西南风)。
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南亚是东北季风。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各个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天气特征(1)、各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低纬信风带——干燥少雨;中纬西风带——湿润多雨;极地东风带——干冷少雨。
(2)、各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赤道低气压带——湿热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干热少雨;副极地低气压带——温湿多雨;极地高气压带——冷干少雨。
高一地理大气部分知识点大气部分知识点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中的大气部分是我们了解地球气候、天气和环境变化的关键知识点之一。
在高一地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的大气知识点。
一、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是地球与外层空间相接触的部分,由氧气、氮气、水汽和其他气体组成。
根据气体的分子质量不同,大气垂直结构可分为四个层次:对流层、平流层、跳跃层和外层。
1. 对流层:这是最靠近地球的一层,高度约为0-12公里。
这一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气压也随之减小。
大部分天气现象和空气活动都发生在对流层中。
2. 平流层:对流层上方的一层,高度约为12-50公里。
在平流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逐渐上升,气压也随之减小。
这一层的空气非常稳定,几乎没有天气活动。
3. 跳跃层:平流层上方的一层,高度约为50-85公里。
在跳跃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再次下降,同时气压也再次减小。
这一层的主要特征是光线的折射现象。
4. 外层:跳跃层上方,直到外层空间的区域。
在这一层中,温度逐渐上升,气压非常低,接近于真空状态。
二、大气的运动大气中的运动是地球上天气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动力。
其中,有三种基本的大气运动:热对流、地转流和垂直循环。
1. 热对流:由于太阳辐射能量的不均匀加热,地球表面的空气会产生温度差异,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
当地面上的空气被加热后变得热胀,会上升形成气流,而高空的冷空气则下沉填补空缺。
这种热对流运动在对流层中非常常见,形成了气象现象如云、风、降水等。
2. 地转流: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大气会形成水平运动,即地转流。
在赤道附近,由于地球周围空气的流向从赤道向两极趋势,形成了东风带、赤道低压带和西风带;而在两极附近,地球上的空气流向相反,形成了南北极低压带和南北极高压带。
3. 垂直循环:在跳跃层和平流层之间,存在着由太阳辐射引起的垂直循环。
简单来说,太阳辐射引起平流层中空气的上升和跳跃层中空气的下沉,形成了垂直的环流系统。
新高一地理大气知识点归纳总结大气是地球周围的一层气体,它是地球和生物体生存的重要环境。
本文将对新高一地理中的大气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包括大气的组成、大气层结构、气候与天气、风、气压、降水等内容。
一、大气的组成大气主要由氮气(78%)、氧气(21%)和氩气(0.93%)等组成,其中水蒸气、二氧化碳、氦气、氖气等也占据一定比例。
这些气体对于维持地球的温度和气候具有重要作用。
二、大气层结构大气层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等五个主要层次。
对流层是最底层的大气层,其中发生着大部分的天气现象。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温度逐渐上升。
中间层温度逐渐下降,位于平流层和热层之间。
热层是大气层结构中温度升高最为明显的层次。
外层是指大气层与太空之间的过渡层。
三、气候与天气气候是指长期气象要素变化的统计结果,包括气温、湿度、降水等要素。
气候的形成与地球的纬度、海陆分布、高度、气候系统等因素有关。
天气是指短期内大气状况的变化,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四、风风是大气中气压差产生的气体运动,其方向和速度多受到地球自转和地球表面地形的影响。
常见的风有地面风、中纬度西风带、顶层风等。
地面风对人类生产、生活有着重要影响,中纬度西风带可以影响气候变化,顶层风对航空飞行有一定影响。
五、气压气压是大气分子对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气压分布不均匀,通常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地面上气压的分布会受到气温和海拔高度的影响,产生气压系统。
常见的气压系统有高压、低压等。
六、降水降水是指水汽从大气中凝结或冷却而形成水滴或冰晶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地球上的降水形式有雨、雪、冰雹、霜、露等。
降水的形成与气温、湿度和气流等因素相关,也与地形和地理位置有关。
综上所述,大气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组成和层结构决定了地球的气候和天气变化。
了解大气的组成、层结构、气候与天气、风、气压和降水等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地球上的气候变化,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高一地理知识点大气大气是地球上一层重要的外部环境,对地球上的生物和自然环境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了解大气的基本知识点,对于高一地理学科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大气的组成、大气层的分布以及大气的功能三个方面,来介绍高一地理学科中关于大气的知识点。
一、大气的组成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氩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组成。
其中,氧气和氮气的比例最高,分别约占气体体积的21%和78%。
氩气约占气体体积的0.93%。
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比例虽然很少,但对于地球的能量平衡和气候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大气层的分布大气层主要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五个层次。
对流层是离地面最近的一层,高度约为0-10千米,气温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递减。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高度约为10-50千米,气温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递增。
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之上,高度约为50-80千米,气温又开始递减。
热层位于中间层之上,高度约为80-500千米,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递增。
外层是大气的最外层,高度约为500-1000千米以上,气温逐渐增加。
三、大气的功能1.保护功能大气对地球上的生物和自然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
大气层能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使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宜生物的生存。
同时,大气层还能吸收地球表面的一部分辐射,起到保温的作用,使地球的温度相对稳定。
2.气候调节功能大气通过循环运动和传导作用,将热量从赤道地区运输到极地地区,使地球各地区的温度得以调节。
通过水循环,大气还能造成降水,调节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对地球的气候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传播和传导功能大气作为介质,能够传播声音和光线。
声音通过空气分子的振动传播,使我们能够听到各种声音。
而光线经过大气的折射和散射,进入我们的眼睛,使我们能够看到世界。
4.吸收有害辐射功能大气层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并防止紫外线直接照射到地球表面。
紫外线对人类和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危害,大气的吸收作用对于保护生物和环境的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高一地理上册《大气环境基础知识》知识点梳理1.由于地球的作用,在地球周围聚集着一层厚达几千千米的气体,人们称之为大气。
2.低层大气主要是由、和三部分组成的。
3.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和。
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并对地面起作用;能大量吸收紫外线。
4.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co2气体的原因是: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燃料。
破坏臭氧层的原因是制冷工业中大量使用化合物作为制冷剂。
5.根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可将大气分为、和。
6.对流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运动显著;天气现象。
7.平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气流以运动为主。
该层主要是靠大量吸收太阳线而增温。
8.在三层大气中,层和人类的关系最密切,层的运动状况有利于高空飞行,层中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9.对流层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是: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都集中在这一层;空气(上升或下降)运动明显。
10.大气的热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和大气的效应。
1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表现为、和。
1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性。
平流层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气对光吸收的很少。
13.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多少与度有关,太阳越大的地区,太阳辐射经过的路程越短,被大气削弱的就越少。
14.就波长来说,太阳辐射属于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属于。
15.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通过大气来实现的。
16.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和对地面的作用,即降低了的最高气温,又提高了的最低气温,从而减小了地球上的气温较差,从而把全球的平均气温提高到了度。
17.大气运动的能量是。
由于各纬度获得的多少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温度的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原因。
风是大气的运动。
18.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它是由于地面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高一地理学习:高一地理知识点第二单元大气环境一
高一地理学习:高一地理知识点第二单元大气环
境一
你还在为高中地理学习而苦恼吗?别担心,看了高一地理学习:高一地理知识点第二单元大气环境一以后你会有很大的收获:
高一地理学习:高一地理知识点第二单元大气环境一
1、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
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
氮--生物体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
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
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分层气温随高度变化气流状况其它特征与人类关系
对流层越高越低对流占大气质量;水汽和尘埃;各纬度层高不一致天气现象
平流层越高越高平流高空飞行;存在臭氧层
高层大气存在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太阳活动干扰短波通讯3、大气的受热过程。
高一地理大气知识点归纳笔记大气是地球上一层由气体组成的包围物,它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
下面将针对高一地理课程中的大气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以便加深对该主题的理解和记忆。
主要包括大气的组成、结构、运动和变化等方面的内容。
1. 大气的组成大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其中主要成分为氮气(约占78%)和氧气(约占21%),另外还含有少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
这些气体在大气中以不同的比例存在,形成了大气的组成结构。
2. 大气的结构大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
对流层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层次,气温逐渐下降,气压逐渐降低;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气温保持稳定,气压逐渐下降;中间层是平流层与热层之间的过渡层,气温递增,气压逐渐下降;热层是最靠近外部空间的层次,气温急剧升高,气压很低。
3. 大气的运动大气的运动包括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主要表现为上升运动和下降运动。
上升运动通常发生在赤道地区和低压区,导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湿度增加,形成云雨天气;下降运动通常发生在高压区和副热带地区,导致气温下降、气压增加,形成干燥天气。
水平运动包括气团的水平流动和气流的水平切变,它们对气象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4. 大气的变化大气的变化包括气候的变化和天气的变化。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平均天气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降水等要素。
气候受到纬度、海洋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各不相同。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大气状态的变化,包括温度的升降、降水的增减以及风向风速的变化等。
天气通常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变性。
5. 大气环流系统大气环流系统是指地球上大气的水平运动。
其中,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地区热气上升,形成低压;而副热带地区的空气下沉,形成高压。
这种热带和副热带地区气压差异引起了风的产生,并形成了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等。
6. 大气现象与地球环境大气现象对地球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比如,气候变化导致了全球气温的升高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大气污染对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气象灾害如台风、暴雨等对人民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损失。
高一大气环境知识点大气环境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各种气体组成、物理性质、化学反应和运动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高一阶段的学习中,了解大气环境的基本知识点对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一大气环境的知识点。
一、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汽和少量的稀有气体组成。
其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其他气体和水汽占1%。
大气的结构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辐射层。
二、大气的温度和压力大气的温度和压力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下降。
平均气温随季节和纬度的不同而变化,同时也会受到地形和海洋等因素的影响。
大气的压力主要由地表的重力引起,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减小。
三、大气的循环和运动大气通过对流、辐射和平流等方式实现热量和质量的传递。
太阳辐射加热地面,使大气成为一个巨大的热库。
大气中的水汽在气温、湿度和地形的影响下形成云雾和降水,同时也影响着气候和天气的变化。
四、大气中的污染物大气中存在许多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臭氧等。
这些污染物主要由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产生,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加强大气污染治理非常重要。
五、大气的环境保护保护大气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可以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控制工业废气排放、加强大气监测和治理、节约能源等方面入手,减少大气污染的发生。
同时,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公众对大气环境保护的意识也非常重要。
六、应对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可再生能源和采取气候适应措施等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为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做出贡献。
总结: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大气环境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环境系统,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应该加强对大气环境知识的学习,提高环境意识,积极参与大气环境保护工作,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天空做出努力。
大气环境知识点归纳一: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9、气温的水准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12、水准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13.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准运动叫风,水准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14、风向:(1)风向-风的来向;(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右图为例画A点的风向及其受力①确定水准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15、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高一地理必修一大气环境知识点总结一、重点内容分析1、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
(1)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
(2)氮是生物体基本成分。
(3)氧是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5)臭氧是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6)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
(7)杂质:凝结核。
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分层气温随高度变化气流状况其它特征与人类关系对流层越高越低对流占3/4大气质量;水汽和尘埃;各纬度层高不一致天气现象,流层越高越高平流高空飞行;存在臭氧层高层大气存在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太阳活动干扰短波通讯3、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4、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3高一地理的知识点具体的总结(2)大气运动形式: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风):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风向的决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注意北半球实际地表气压场中的某点风向的画法5、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是对大气环流作用的总结(1)全球性的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与水汽的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2)几类重要气候的成因: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受西风控制,暖湿;夏受副高控制,干热热带草原气候。
高一地理上册《大气环境基础知识》知
识点梳理
1.由于地球
的作用,在地球周围聚集着一层厚达几千千米的
气体,人们称之为大气。
2.低层大气主要是由
、
和
三部分组成的。
3.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
和。
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并对地面起
作用;
能大量吸收紫外线。
4.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co2气体的原因是:大量燃烧煤、石油等
燃料。
破坏臭氧层的原因是制冷工业中大量使用
化合物作为制冷剂。
5.根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可将大气分为
、
和。
6.对流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
;
运动显著;天气现象。
7.平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
,气流以
运动为主。
该层主要是靠
大量吸收太阳
线而增温。
8.在三层大气中,
层和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层的运动状况有利于高空飞行,
层中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9.对流层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是: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
、
都集中在这一层;空气
(上升或下降)运动明显。
10.大气的热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作用和大气的
效应。
1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表现为
、
和。
1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
性。
平流层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
;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大气对
光吸收的很少。
13.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多少与
度有关,太阳
越大的地区,太阳辐射经过的路程越短,被大气削弱的就越少。
14.就波长来说,太阳辐射属于
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属于。
15.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通过大气
来实现的。
16.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作用和对地面的
作用,即降低了
的最高气温,又提高了
的最低气温,从而减小了地球上的气温
较差,从而把全球的平均气温提高到了
度。
17.大气运动的能量是。
由于各纬度获得的
多少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温度的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
原因。
风是大气的
运动。
18.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它是由于地面
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19.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其方向是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
压。
若没有其它力的影响,风向应该与其方向一致,即风向垂直于
线,由
压区流向
压区。
20.地转偏向力的方向是垂直于
,北半球向
,南半球在向。
高空大气运动的方向,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于
平行。
21.摩擦力的方向与
相反。
近地面大气的风向,是
、
和
三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
角,而不会与等压线。
22.
力影响风速的大小;
力只影响风的方向;
力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
23.在同一幅图上,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气压梯度力就越
,风速也越
;等压线稀疏的地方,气压梯度力越
,风速也越。
24.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
25.三圈环流包括
环流、
环流和
环流,由北向南分布的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是:、
、
、
、
、
、
、
、
、
、
、
、。
26.由热力作用形成的气压带是
、
;由动力作用形成的气压带是
、。
27.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有规律的南北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体是夏季
移,冬季
移;就全球来说,从6月22日到12月23日期间,气压带和风带从
向
移动,从12月23日到6月22日期间,气压带和风带从
向
移动。
28.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的影响,地球上的气压带被切割成气压块,形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1月份,在北半球亚欧大陆上形成
压,海洋上形成
压;7月份,亚欧大陆形成
压,海洋上形成
压。
29.形成季风的原因有
与。
新乡市季风
气候的成因是由于。
29.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的西南季风的成因:南半球的
夏季北移越过赤道,在
影响下向右偏而成的。
30.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夏季盛行
风,冬季盛行
风;亚洲南部夏季盛行
风,冬季盛行
风。
31.冷锋是指
气团主动向
气团移动的锋。
冷锋过境时,常出现
天气,过境后,气压
,气温和湿度
,天气转
;暖锋是指
气团主动向
气团移动的锋,暖锋过境时,会产生
,过境后,气温
,气压
,天气转。
32.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
形成的锋面雨,冬季爆发的寒潮是
南下是形成的。
33.冷锋的降水多发生在
,暖锋的降水多发生在。
34.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
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
的描述。
35.北半球:气旋的气流状况是从四周向中心成时针方向辐
;反气旋是从中心向四周成
时针方向辐。
南半球:气旋的气流状况是从四周向中心成
时针方向辐
;反气旋是从中心向四周成
时针方向辐。
36.气旋过境时,往往会带来
天气,反气旋过境时,往往会带来
天气。
37.影响气候的因素有
、
、大气环流和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具有双重性质的因素是。
38.气候的基本特征是由各个气候因子长期
作用形成的。
太阳辐射可以通过
和
影响气候;人类活动既能通过大气和下垫面影响气候,又能
影响气候。
39.影响气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在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
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尽相同,如暖流经过的地方气温
一些。
40.全球少雨区有:
、
、。
41.从不同的历史时期来看,地球气候是在
着的。
42.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是
、
和酸雨危害。
43.全球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一是燃烧
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是
,特别是对
林的破坏。
44.全球变暖带来的危害有:全球
;世界各国的
结构的变化。
45.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有:气温升高,海水
;
融化。
46.人们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的
化合物,可以消耗
层中的臭氧。
全球臭氧含量减少最严重的地区是
,产生了“
臭氧洞”
49.人们把PH值小于
的雨水称为酸雨,防止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减少人为
和
的排放。
我国酸雨的主要类型是
,美国洛杉矶市酸雨的主要类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