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版《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37.55 KB
- 文档页数:3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
这一章节通过引入乘法法则,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并为后续的更大数值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章节时,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对于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运算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乘法法则时,可能会对负数的乘法运算和分数的乘法运算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难点进行详细的解释和示范。
三.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并理解乘法运算的运算律。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掌握和运用。
2.难点:负数的乘法运算和分数的乘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乘法法则;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详细的PPT,包括乘法法则的定义、示例和练习题。
2.教学案例:准备一些典型的负数和分数的乘法案例,用于讲解和示范。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理数乘法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例如:“你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那么有理数的乘法是如何进行的呢?”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乘法法则的定义和示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乘法法则。
同时,用案例教学法讲解负数和分数的乘法运算。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乘法的练习,巩固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可以使用PPT中的练习题或者自己准备的练习题。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相互讨论和解答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给予反馈。
《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教学设计一、学习内容: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第二章第九节《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见课本P43.二、学情分析:在此之前,本班学生已有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经验,多数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探索问题.由于学生已了解利用数轴表示加法运算过程,我们仍用数轴表示乘法运算过程.三、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2、能力与过程目标: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使学生体验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五、教学手段:制作幻灯片,采用多媒体的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六、教学方法:注意创设问题情景,选择“情景---探索---发现”的教学模式,通过直观教学,借助多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自主参与,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探索式学法为主,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七、教学过程:温故而知新:(出示幻灯片)问题一、有理数包括哪些数?有理数包括正整数、正分数、负整数、负分数和零.问题二、计算:(1)3×2;(2)3×3/2;(3)3/2×1/6;(4)11/4×0;(5)0×0提出问题:(出示幻灯片)我们已经熟悉正数及0的乘法运算,引入负数以后,怎样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呢?问题:怎样计算?(1)(-4)×(-5)(2)(-5)×(+6)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接下来我们学习《有理数的乘法》的第一课时《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师出示课题)同学们先看下面的问题(出示蜗牛爬的动画幻灯片)教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活动,进行乘法法则的探索.)教师出示蜗牛在数轴上运动的问题,让学生理解。
2.9.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会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进行运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探索新知的课,是学生们在利用数轴探索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乘法法则,知道思考,如何合作做到共同进步,并能熟练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既关注课堂教学的内容,有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且面向全体学生来设计教学.。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说课稿一、教材信息•书名: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第三单元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二、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法定义2.掌握有理数相乘的各种情况3.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1.有理数的乘法定义2.有理数相乘的规则和性质四、教学内容1. 有理数的乘法定义•引入: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我们知道有理数相加就是在数轴上进行正负数的相互抵消,并根据同号异号的原则进行运算。
那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有理数的另一种运算——乘法法则。
•定义:有理数的乘法是指两个有理数相乘的运算。
对于任意两个有理数a和b,它们的乘积记作a × b或ab。
•乘法法则:–两个正数相乘,乘积为正数。
–两个负数相乘,乘积为正数。
–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乘,乘积为负数。
•示例演示:将两个有理数相乘的过程,在数轴上向右移动正数,向左移动负数,然后根据同号异号的原则确定正负号。
2. 有理数相乘的各种情况•情况1:两个有理数都是整数–示例:计算3 × (-4) 的结果解答:考虑两个数的正负性,3 是正数,-4 是负数,所以乘积为负数,即 3 × (-4) = -12。
•情况2:两个有理数都是分数–示例:计算 (-2/3) × (4/5) 的结果解答:考虑两个数的正负性,-2/3 是负数,4/5 是正数,所以乘积为负数,即 (-2/3) × (4/5) = -8/15。
•情况3:一个有理数是整数,另一个有理数是分数–示例:计算5 × (3/4) 的结果解答:考虑两个数的正负性,5 是正数,3/4 是正数,所以乘积为正数,即 5 × (3/4) = 15/4。
•情况4:一个有理数是零–示例:计算0 × (-3/5) 的结果解答:由乘法法则可知,任何数乘以零都等于零,所以0 × (-3/5) = 0。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师:由于长期干旱,水库放水抗旱,每天放水2米,已经放了3天,现在水深20米,问放水抗旱前水库水深多少米?生:26米.师:能写出算式吗?学生完成算式的写法.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二、小组探索,归纳法则设计意图:通过对法则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乘法法则的理解.(1)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探索.以原点为起点,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为负方向.a.2×3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结果:向运动米.2×3= .b.-2×3-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By :麦群超结果:向 运动 米.2×(-3)= .d.(-2)×(-3)-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结果:向 运动 米.(-2)×(-3)= .e.被乘数是零或乘数是零,结果是人仍在原处. (2)学生归纳法则.a.符号:在上述4个式子中,我们只看符号,有什么规律?(+)×(+)=( ),同号得 ;(-)×(+)=( ),异号得 ;(+)×(-)=( ),异号得 ;(-)×(-)=( ),同号得 ;b.积的绝对值等于 .c.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仍为 . (3)师生共同用文字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 (4)运用法则计算,巩固法则.教师出示教材例1:师生共同完成,学生口述,教师板书,要求学生能说出每一步依据.练习:教材课后练习第1、2题. 学生完成后,集中反馈,学生自主纠错. 三、讨论小结,使学生知识系统化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有助于学生对法则的理解与掌握.有理数乘法 有理数加法 同号得正 取相同的符号 绝对值相乘 (-2)×(-3)=6把绝对值相加 (-2)+(-3)=-5 异号得负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符号 绝对值相乘 (-2)×3=-6(-2)+3=1用较大的绝对值减较小的绝对值四、课后作业1.若ab>0,a+b<0,则a,b符号情况为.【答案】a,b均为负数2.两个有理数的和为零,积为零,那么这两个有理数( )A.至少有一个为零,不必都为零B.两数都为零C.不必都为零,但一定是互为相反数D.以上都不对【答案】B【板书设计】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二、小组探索,归纳法则三、讨论小结,使学生知识系统化四、课后作业。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有理数乘法法则教学设计课题有理数乘法法则单元 2.9.1 学科数学年级七年级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2、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熟练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3、学习分类的数学思想;重点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熟练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难点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熟练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复习与练习1、计算:(1)(-3)+(-3)+(-3)+(-3)+(-3)(2)(-1.5)+(-1.5)+(-1.5)+(-1.5)2、把下列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1)(-3)+(-3)+(-3)+(-3)+(-3)(-1.5)+(-1.5)+(-1.5)+(-1.5)二、提出问题从上面的计算和改写可以得出:(-3)×5=-15(-1.5)×4=-6那么,(-3)×(-5)=?独立完成直接回答直接回答复习巩固引入新课讲授新课一、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1、问题1:一只小虫沿一条东西的路线,以每分钟3米的速度向东爬行2分钟,那么它现在位于原来的位置在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3×2=6即小虫位于原来的位置的东边6米处. 请同学们用数轴表示这一事实。
直接回答动手操作感知2、小虫向西以每分钟3米的速度爬行2分钟,那么它现在位于原来的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画数轴分析如下:可以看出:小虫位于原来位置的西边6米处,写成算式是:(-3)×2=-63、提炼规律:比较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3×2=6(-3)×2=-6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总结。
两数相乘,若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则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二、推导有理数乘法法则1、计算:(1)3×5(2)(-3)×(-5)(3)6×7(4)(-6)×(-7)(5)2×12(6)(-2)×(-12)2、提炼规律.学生交流讨论后,老师总结。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基础知识之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有理数运算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包括同号有理数的乘法、异号有理数的乘法、零的乘法以及乘方的运算。
这些乘法法则不仅是数学运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更高级数学知识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有理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往往会因为符号的判断和运算的顺序而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包括同号有理数的乘法、异号有理数的乘法、零的乘法以及乘方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学生能够自主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包括同号有理数的乘法、异号有理数的乘法、零的乘法以及乘方的运算。
2.教学难点:符号的判断和运算的顺序,以及乘方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法则;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进行教学,通过动画演示和模型展示,形象生动地解释乘法法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首先,通过具体案例和动画演示,介绍同号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然后,通过具体案例和动画演示,介绍异号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接着,通过具体案例和动画演示,介绍零的乘法法则;最后,通过具体案例和动画演示,介绍乘方的运算。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理数之间的乘法运算法则;
2.学习如何计算有理数的乘法;
3.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
2.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和规律。
三、教学难点
1.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
2.解决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中的具体问题。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
1. 导入新知
教师先介绍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与实数的乘法运算相似,都具有交换律和结合律。
鼓励学生探索有理数的乘法规律。
2. 发现规律
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多个数的乘积的结果,发现两个正数相乘积为正,两个负数相乘积也为正,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乘积为负。
类似的,让学生试着通过计算发现两个有理数(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或两个负数)相乘积为负数的规律。
3. 教学重点
了解有理数的乘法规律,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计算一些乘法例题,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和规律。
4. 总结归纳
让学生能够总结和归纳有理数乘法的规律和运算法则。
同时,让学生掌握使用有理数乘法的方法,解决具体问题。
五、学习效果检查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小测验或重点训练,检查学生对有理数乘法概念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
六、家庭作业
安排一些家庭作业,巩固学生所学习的有理数乘法概念,例如习题集上的习题、真实的生活例题等等。
七、教学总结与体会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于有理数乘法概念的理解程度和体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以后数学学习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的能力 2.理解几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的确定。
3.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能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难点:探索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及符号的确定。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引例)一只小虫沿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以每分钟3米的速度爬行。
情形1:小虫向东爬行2分钟,那么它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出发地点多少米? 列 式:623=⨯即:小虫位于原来出发位置的东方6米处拓展: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情形2:小虫向西爬行2分钟,那么它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出发地点多少米?列式:62)3(-=⨯-即:小虫位于原来出发位置的西方6米处发现:当我们把“623=⨯”中的一个因数“3”换成它的相反数“-3”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同理,如果我们把“623=⨯”中的一个因数“2”换成它的相反数“-2”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概括: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3、设疑:如果我们把“62)3(-=⨯-”中的一个因数“2”换成它的相 反数“-2”时,所得的积又会有什么变化? 623=⨯62)3(-=⨯-6)2()3(=-⨯-当然,当其中的一个因数为0时,所得的积还是等于0。
1.口算:3×7,(-3)×(-7),(-3)×7, 3×(-7),0×(-7)2.计算:(1)31143⨯ (2)()331-⨯⎪⎭⎫ ⎝⎛- (3)()45.2⨯-【三】深入探究完成课本51页第3题找出结论一个数与(-1)相乘积是什么?一个数与1相乘积是什么?【四】深入实际课本51页练习1,2。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一、教材分析(一) 课标基本要求: 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 .教材的前后联系: 有理数的乘法是继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之后的又一种运算。
学习有理数的乘法为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除法、乘方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 能熟练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乘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分析、操作概括等活动, 经历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 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化归及分类讨论思想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 ( 三)教学重点:会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的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导及运用 .二、学情分析针对刚迈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以及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 为了更形象、直观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我采用“情境——探究——概括——应用——拓展”的教学模式, 营造可探索的环境,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掌握规律, 主动地获取新知识 . 利用<蜗牛爬行>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 它符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计算:(1)2+2+2+2= .(2)(-2)+(-2)+(-2)+(-2)+(-2)= .2.你能将上面两个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二)、探究新知:1. 观察课本,通过<蜗牛爬行>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设置了4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5分钟时间去充分讨论研究。
2. 小组交流后观察根据题意列出四个算式(+2)×(+3)=(+6) ①(-2)×(+3)=(-6) ②(+2) ×(-3)=(-6) ③(-2)×( -3)=(+6) ④比较上面四个算式,有什么发现?结论:相乘的情况, 发现两个因数相乘的积随因数符号的变化规律。
2.9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2.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投影:由于长期干旱,水库放水抗旱,每天放水2米,已经放了3天,现在水深20米,问放水抗旱前水库水深多少米?生:26米.师:能写出算式吗?生:……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只小虫沿一条东西向的路线,以每分钟3米的速度爬行。
情形1:小虫向东爬行2分钟,那么它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出发地点多少米?列式:3×2=6.即:小虫位于原来出发位置的东边6米处.拓展: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情形2:小虫向西爬行2分钟,那么它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出发地点多少米?列式:(-3)×2=-6.即:小虫位于原来出发位置的西边6米处.观察上面的式子,发现:当我们把“3×2=6”中的一个因数“3”换成它的相反数“-3”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同理,如果我们把“3×2=6”中的一个因数“2”换成它的相反数“-2”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师生归纳:两个数相乘,若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师:如果我们把“(-3)×2=-6”中的一个因数“2”换成它的相反数“-2”时,所得的积又会有什么变化?当其中一个因数是0时,结果怎样呢?学生讨论总结:3×2=6→(-3)×2=-6→(-3)×(-2)=6.当其中的一个因数为0时,所得的积还是等于0.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例 计算:(1)(-5)×(-6); (2)⎝ ⎛⎭⎪⎫-12×14. 解:(1)(-5)×(-6)=5×6=30;(2)⎝ ⎛⎭⎪⎫-12×14=-⎝ ⎛⎭⎪⎫12×14=-18. 【归纳总结】注意积的结果的确定:首先是符号的确定(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其次是绝对值的确定(绝对值相乘).【教学说明】师生共同完成,学生口述,教师板书,要求学生能说出每一步的依据. 练习:教材P45~46练习第1题.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教材P45练习第2,3题.五、反思小结,梳理新知本节课从实际情形入手,对多种情形进行分析,从一般中找到规律,从而得到有关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六、布置作业教材P51习题2.9第1,2题.3.拓展练习:观察下列各式:-1×12=-1+12;-12×13=-12+13; -13×14=-13+14,… (1)你发现的规律是________.(2)用规律计算:⎝ ⎛⎭⎪⎫-1×12+⎝ ⎛⎭⎪⎫-12×13+⎝ ⎛⎭⎪⎫-13×14+…+⎝ ⎛⎭⎪⎫-12011×12012.。
有理数乘法法则教案授课人:姚澜一、学习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熟练地运算(重点)(ABC)2.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过程(重难点),发展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AB)二、教学设计1、自主学习(3min),完成任务;检测预习情况2、创设情境,复习导入问题1: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计算下列各式:(1)2+2+2+2+2+2=(2)(−2)+(−2)+(−2)+(−2)+(−2)+(−2)=(3)3+3+3+3+3=(4)(−3)+(−3)+(−3)+(−3)+(−3)=问题2:把上述式子写成乘法算式吗?(得出算式)3、探究思考,讲授新课问题1:在这些式子中,找找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min先思考,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讨论)(1)2×6=12(3)3×5=15(2)2×(−6)=−12(4)(−3)×5=−15预设(得出规律):两数相乘,若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则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问题2:根据以上规律,试着计算下列各式:(5)(−2)×(−6)=(6)(−3)×(−5)=预设:根据规律,得出结果探讨活动:小组合作,尝试总结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min)小组结果展示(预设):(1)(4)是同号两数相乘,结果为正;(2)(3)是异号两数相乘,结果为负;积的绝对值等于两个因数绝对值的乘积师生总结: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解读法则(用字母来表示)4.例题精讲,夯实基础,巩固提升例1(ABC)计算题(规范解题步骤)(1)(5)×(6)(2)8×(|1/4|)(3)(1/2)×0总结运算步骤:(要化简的)先化简,在确定积的正负号,然后把绝对值相乘.巩固提升:计算(1)3×(1);(2)5×(1);(3)1×(1);(4)2×1总结规律:一个数与1相乘,积是它本身;一个数与1相乘,积是它的相反数. 例2(AB)能力提升:若a+b>0,且ab<0,那么()A. a>0, b>0B. a<0, b<0C.a,b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大D.a,b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大变式:已知|a|=5,|b|=2,且a+b<0,则ab的值是5.课堂练习6.课堂小结:有理数乘法法则;有理数乘法解题步骤7.回顾目标,是否达成8.课堂作业:自编;练习题三、板书设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一、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3.与1相乘得本身,与1相乘得相反数二、步骤1.化简2.确定符号3.绝对值相乘。
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9课《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难点: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重点: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1.
一只小虫沿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以每分钟2米的速度向东爬行3分钟,那么它现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
我们知道,这个问题可用乘法来解答,这里我们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2×3=6
你能用数轴来表示这一事实吗?请动手画一画.
如果上述问题变为:问题2.
小虫向西以每分钟3米的速度爬行2分钟,那么结果有何变化?写成算式就是:(-2)×3=-6 即小虫位于原来位置的西方6米处.你能再用数轴表示一下这个事实吗?
2【讲授】预习展示
1.我们来比较上面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当我们把“2×3=6”中的一个因数“2”换成它的相反数“-2”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一般地,我们有:。
2.9.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了解有理数的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初步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2.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二、重难点分析重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难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三、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多媒体显示:如图,一只蜗牛沿直线l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好在l的O点处.(1)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 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2)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 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3)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 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4)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 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为区分方向,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为区分时间,我们规定:现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1)表示为(+2)×(+3)=+6(2)表示为(-2)×(+3)=-6(3)表示为(+2)×(-3)=-6(4)表示为(-2)×(-3)=+6(二)探究新知1.观察下面各式,回答问题:3×2=6;(-3)×2=-6;3×(-2)=-6;(-3)×(-2)=6.(1)正数乘正数积是什么数?(2)负数乘正数积是什么数?(3)正数乘负数积是什么数?(4)负数乘负数积是什么数?2.概括:请同学们观察(1)~(4)四个式子,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①积的符号与因数的符号有什么关系?②积的绝对值与因数绝对值有什么关系?3.在学生交流后,归纳总结出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三)练习巩固1.确定下列两数的积的符号:(1)5×(-3);(2)(-3)×3;(3)(-2)×(-7); (4)12×13. 注意:教学中应强调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2.计算:(1)3×(-4); (2)(-5)×2;(3)(-6)×2; (4)6×(-2);(5)(-6)×0; (6)0×(-6);(7)(-4)×0.25; (8)(-0.5)×(-8);(9)23×(-34); (10)(-2)×(-12); (11)(-5)×2; (12)2×(-5).四、小结与作业小结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2.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作业教材课后练习第1,2,3题.。
2.9 有理数的乘法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能利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进行简单的有理数乘法运算;(重点)3.会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难点)一、情境导入1.小学我们学过了数的乘法的意义,比如说2×3,6×23,……一个数乘以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运算,一个数乘以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2.计算下列各题:(1)5×6; (2)3×16; (3)32×13;(4)2×234; (5)2×0; (6)0×27.引入负数之后呢,有理数的乘法应该怎么运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理数的乘法.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类型一】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计算:(1)5×(-9); (2)(-3)×(-2.9); (3)(-3.6)×(- 14); (4)(-121)×0;(5)(- 13)×14.解析:(1)(5)小题是异号两数相乘,先确定积的符号为“-”,再把绝对值相乘;(2)(3)小题是同号两数相乘,先确定积的符号为“+”,再把绝对值相乘;(4)小题是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解:(1)5×(-9)=-(5×9)=-45; (2)(-3)×(-2.9)=3×2.9=8.7; (3)(-3.6)×(- 14)=3.6×14=0.9;(4)(-121)×0=0;(5)(- 13)×14=-(13×14)=-112.方法总结:两数相乘,积的符号是由两个乘数的符号决定: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任何数乘以0,结果为0.【类型二】根据有理数的法则判断乘数的符号 若ab <0,则a ,b 必定满足( ) A .a >0,b <0B .a <0,b >0C .a >0,b <0或a <0,b >0D .无法确定解析:因为ab <0,所以a ,b 异号,所以a >0,b <0或a <0,b >0,故选C .方法总结:根据两数相乘异号得负,可知a ,b 异号. 探究点二:有理数乘法的应用规定:水位上升为正,水位下降为负;几天后为正,几天前为负.若水位每天下降4cm ,今天的水位记为0cm ,那么3天前的水位用算式表示正确的是( ) A .(+4)×(+3) B .(+4)×(﹣3) C .(﹣4)×(+3)D .(﹣4)×(﹣3)解析:由题意可得,3天前的水位用算式表示是:(﹣4)×(﹣3),故选D .方法总结:根据题意可以用相应的正负数表示题目中所求的问题,再列出算式即可.已知一个数的相反数是322,另一个数的绝对值是412,求这两个数的积.解:因为一个数的相反数是322,所以这个数为322 . 因为另一个数的绝对值是412,所以这个数为±412.①当另外一个数为49时,所以这两个数的积为49×(﹣38)=﹣6; ②当另外一个数为﹣49时,所以这两个数的积为﹣49×(﹣38)=6. 方法总结:先分别求出对应的数,再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三、板书设计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2.有理数乘法的应用本节课由情景引入,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很快投入到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上来,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本节课的教学实施中自始至终引导学生探索、归纳,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本节课特别注重过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基于课程标准、中招视野、两类结构”教案设计教学内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备课时间:一、学习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要求: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能利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法是在学生学完有理数的加法后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实数运算、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以及函数知识的基础。
3.中招考点: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在中考命题中以计算为主,主要是利用乘法法则和运算律进行乘法计算或混合运算,考察的题型多是填空题,选择题,有时也通常联系生活实际考察。
4.学情分析:本节之前,学生已学过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对符号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具备一定的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能力,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打好了基础,对增强学习代数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学习目标:能说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运用乘法法则进行乘法运算.三、评价任务:向同桌说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能运用乘法法则进行乘法运算。
四、教学过程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要点两类结构学习目标:能说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运用乘法法则进行乘法运算复习导入:在小学里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有理数和零的乘法运算,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题2×3 ×3 0×6 129×0自学指导:自学内容:自学课本P43---P45。
自学时间:前3分钟看课本,后2分钟小组讨论。
自学方法:看课本与小组讨论相结合。
自学要求:1、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会用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自学检测1.两数相乘得正,得负,并把相乘。
2.计算(-2)×3的结果是(A)(A)-6 (B)6 (C)-5 (D)53若ab>0,则必有( ).A>0 ,b>0 B.a<0,b<0C. a>0,b<0D.a,b同号4.已知a,b两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下全班90%的学生能理解并记忆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师:由于长期干旱,水库放水抗旱,每天放水2米,已经放了3天,现在水深20米,问放水抗旱前水库水深多少米?
生:26米.
师:能写出算式吗?
学生完成算式的写法.
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
二、小组探索,归纳法则
设计意图:通过对法则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乘法法则的理解.
(1)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探索.
以原点为起点,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为负方向.
a.2×3
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运动米.2×3= .
2020-2021秋季(上学期)《数学》
b.-2×3
-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运动米.-2×3= .
学档
2020-2021秋季(上学期)《数学》
c.2×(-3)
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2×(-3)= .
d.(-2)×(-3)
-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2)×(-3)= .
e.被乘数是零或乘数是零,结果是人仍在原处. (2)学生归纳法则.
a.符号:在上述4个式子中,我们只看符号,有什么规律?
(+)×(+)=( ),同号得 ;(-)×(+)=( ),异号得 ;(+)×(-)=( ),异号得 ;(-)×(-)=( ),同号得 ;
b.积的绝对值等于 .
c.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仍为 . (3)师生共同用文字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
(4)运用法则计算,巩固法则.
教师出示教材例1:师生共同完成,学生口述,教师板书,要求学生能说出每一步依据.
练习:教材课后练习第1、2题.
学生完成后,集中反馈,学生自主纠错. 三、讨论小结,使学生知识系统化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有助于学
生对法则的理解与掌握.
有理数乘法 有理数加法
同号
得正 取相同的符号 绝对值相乘 (-2)×(-3)=6 把绝对值相加 (-2)+(-3)=-5
异号 得负 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符号
绝对值相乘 (-2)×3=-6 (-2)+3=1用较大的绝对值减较小的
绝对值 任何数
得零
得任何数
四、课后作业
1.若ab>0,a+b<0,则a,b符号情况为.
【答案】a,b均为负数
2.两个有理数的和为零,积为零,那么这两个有理数( )
A.至少有一个为零,不必都为零
B.两数都为零
C.不必都为零,但一定是互为相反数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板书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二、小组探索,归纳法则
三、讨论小结,使学生知识系统化
四、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