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新论
- 格式:doc
- 大小:715.50 KB
- 文档页数:141
经方验案类编寒山远上编目录经方 .................................................................................................................................................................... - 1 -麻黄汤证 (1)刘渡舟:伤寒表实证 ................................................................................................................................ - 1 -胡希恕:感冒发烧 ....................................................................................................................................... - 1 -胡希恕:肺炎 ............................................................................................................................................... - 2 -经方实验录:太阳伤寒 ............................................................................................................................ - 2 -经方实验录:太阳伤寒 ............................................................................................................................ - 3 -经方实验录:太阳伤寒 ............................................................................................................................ - 3 -经方实验录:太阳伤寒 ............................................................................................................................ - 4 -经方实验录:太阳伤寒 ............................................................................................................................ - 4 -临证实验录:发热 .................................................................................................................................... - 5 -临证实验录:荨麻疹 ................................................................................................................................ - 6 -射干麻黄汤证 . (7)胡希恕:哮喘 (7)经方实验录:哮喘 (7)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9)胡希恕:瘙痒 ............................................................................................................................................ - 9 -经方实验录;寒热数度发 ........................................................................................................................... - 9 -临证实验录:发热 .................................................................................................................................... - 9 -临证实验录:荨麻疹 .............................................................................................................................. - 10 -临证实验录:荨麻疹 .............................................................................................................................. - 10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 (12)经方实验录:寒热往来一日再发 .......................................................................................................... - 12 -经方实验录:崩漏 .................................................................................................................................. - 12 -桂枝二越婢一汤 (15)临证实验录:发热 .................................................................................................................................. - 15 -葛根汤证 . (16)刘渡舟:头痛 (16)胡希恕:骨质增生 (16)胡希恕:感冒 (17)胡希恕(胃肠型感冒) (17)经方实验录:太阳伤寒项背强痛 (18)经方实验录:太阳伤寒口燥渴 (20)经方实验录:太阳伤寒口燥渴 (21)经方实验录:百日咳出疹子 (22)临证实验录:臂痛 (23)葛根加半夏汤证 (25)胡希恕(急性胃肠炎) (25)刘景棋:胃痛(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26)胡学曾:泄泻 (26)四逆汤证 (27)胡希恕:昏冒 (27)临证实验录:过汗亡阳 (28)临证实验录:脘痛 (28)临证实验录:阴茎冷痛 (29)临证实验录:腿痛 (29)茯苓四逆汤方 (30)胡希恕: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30)附子粳米汤证 (31)刘渡舟:腹痛(肠功能紊乱) (31)四逆加人参汤 (32)刘渡舟:但欲寐(老年性脑痴呆) (32)临证实验录:崩漏 (32)四逆散证 (34)胡希恕:紫癜 (34)胡希恕:肠功能紊乱 (34)临证实验录:脘痛 (35)临证实验录:泄泻 (36)临证实验录:乳癖 (36)临证实验录:乳癖 (37)临证实验录:胁痛 (37)茯苓救逆汤证 (39)胡希恕:惊悸 (39)黄连阿胶汤证 (40)刘渡舟:不寐 (40)刘渡舟:尿血(肾小球肾炎) (40)刘渡舟:崩漏 (41)胡希恕:肺炎后心烦失眠 (42)临证实验录:失眠 (42)临证实验录:失眠 (42)黄芩汤方 (44)胡希恕:肠炎 (44)临证实验录:痢疾 (44)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45)胡希恕:肠炎 (45)经方实验录:麻疹兼热利 (45)经方实验录:口疮 (46)经方实验录:小便已阴疼 (47)临证实验录:麻疹 (47)临证实验录:痢疾 (48)临证实验录:痢疾 (48)临证实验录:目赤胂痛 (49)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50)刘渡舟:心悸 (50)麻黄附子甘草汤 (52)胡希恕:少阴感冒 (52)经方实验录:痧疹但欲寐 (52)临证实验录:感冒 (53)桂枝汤证 (54)刘渡舟:营卫不和 (54)胡希恕:发热、肩背拘急 (55)胡希恕:发热 (55)临证实验录发热 (55)胡希恕:发热头痛 (56)胡希恕:头痛 (56)经方实验录:太阳中风 (56)经方实验录:夏日太阳中风 (57)经方实验录:暑日感寒复饮冷 (58)经方实验录:暑日感寒复饮冷 (58)经方实验录:暑日感寒复饮冷 (59)经方实验录:脑疽 (61)经方实验录:月经后期 (62)临证实验录:不食 (63)临证实验录:麻木 (63)临证实验录:臂痛 (64)桂枝新加汤证 (66)刘渡舟:产后身痛 (66)胡希恕:午后身疼 (66)临证实验录:泄泻 (67)临证实验录:大便失禁 (67)临证实验录:带下 (68)临证实验录:腰背痛 (68)临证实验录:足跟痛 (69)芍药甘草汤证 (71)刘渡舟:髓关节痛(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71)胡希恕:前阴抽痛 (71)经方实验录:足痛 (71)经方实验录:右足行步不良 (72)临证实验录:腹痛 (73)临证实验录:小便失禁 (74)临证实验录:头痛 (74)临证实验录:头痛 (74)临证实验录:腿痛 (75)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77)临证实验录:自汗恶寒 (77)临证实验录:牙痛 (77)甘草干姜汤证 (79)胡希恕:心慌,惊悸, (80)临证实验录:心悸 (80)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81)胡希恕:惊恐 (81)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证 (83)胡希恕(瘾病) (83)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 (84)胡希恕:性功能障碍 (84)胡希恕:性功能障碍 (84)经方实验录:虚劳 (85)经方实验录:盗汗 (86)临证实验录:心悸 (86)临证实验录:心悸 (87)临证实验录:梦交 (87)瓜蒌薤白半夏汤证 (89)胡希恕:冠心病 (89)枳实薤白桂枝汤 (90)临证实验录:咳嗽哮喘 (90)桂枝加芍药汤证 (91)刘渡舟:下利(慢性菌痢) (91)胡希恕:腹痛 (91)临证实验录:腹痛 (91)桂枝加黄芪汤证 (93)胡希恕:黄汗 (93)芪芍桂酒汤证 (94)胡希恕:黄汗 (94)桂枝加大黄汤方 (95)胡希恕:腹痛 (95)经方实验录:伤寒头痛便秘 (95)临证实验录:脘痛 (95)临证实验录:痢疾 (96)临证实验录:痢疾 (97)小建中汤证 (98)胡希恕:胃脘疼痛 (98)胡希恕:胃脘疼痛 (98)胡希恕:慢性前列腺炎 (99)经方实验录:腹痛,喜按 (99)经方实验录:进行腹痛 (100)黄芪建中汤证 (101)刘渡舟:产后胃院痛 (101)经方实验录 (101)临证实验录:不食 (104)当归建中汤证 (105)胡希恕:青光眼 (106)胡希恕:头痛 (106)临证实验录:呕吐 (107)理中汤方 (108)胡希恕:腹泻 (108)经方实验录: 泄泻 (108)临证实验录:脘痛 (108)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109)胡老讲述医案 (109)临证实验录:腹胀 (109)桂枝加葛根汤证 (110)刘渡舟:口眼歪斜 (110)刘渡舟:项背拘急 (110)胡希恕:感冒项强 (111)临证实验录:手术后发热项强 (111)临证实验录:痢疾 (111)临证实验录:痢疾 (112)临证实验录:痢疾 (112)瓜蒌桂枝汤证 (114)刘渡舟:柔痉 (114)桂枝加桂汤证 (115)刘渡舟:奔豚 (115)胡希恕:气功出偏,气上冲胸 (115)经方实验录奔豚 (116)临证实验录:奔豚 (120)炙甘草汤方 (121)胡希恕:心脏病 (121)经方实验录:脉结代 (121)经方实验录脉结代 (121)经方实验录脉结代 (122)临证实验录:心悸 (123)桂枝加附子汤证 (124)胡希恕:骨质增生 (124)临证实验录:崩漏 (124)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125)刘渡舟:胸满 (125)桂枝去芍药加白术附子汤证 (126)刘渡舟:痿证(腓总神经损伤) (126)黄芪桂枝五物汤证 (128)刘渡舟:痿证(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128)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130)刘渡舟:咳喘(感冒并发肺炎) (130)胡希恕:感冒咳嗽 (130)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证 (132)刘渡舟:赚胀(肝硬化腹水) (132)桂枝人参汤 (133)胡希恕: (133)小青龙汤证 (134)刘渡舟:咳喘(慢性支气管炎) (134)胡希恕:咳嗽 (135)经方实验录咳嗽 (136)临证实验录:咳嗽 (137)临证实验录:水肿 (137)临证实验录:妊娠恶阻 (138)苓甘五味姜辛夏汤证 (139)胡希恕:咳嗽 (139)苓甘五味姜辛夏杏仁汤证 (140)经方实验录:咳喘 (140)葶苈大枣泻肺汤证 (141)经方实验录肺痈其一 (141)经方实验录肺痈 (143)皂荚丸证 (148)经方实验录:咳逆上气 (148)经方实验录:咳逆上气 (148)经方实验录:咳逆上气 (149)经方实验录:咳逆上气 (149)小青龙加石膏汤证 (151)胡希恕咳嗽 (151)大青龙汤方 (152)胡希恕;肾盂肾炎水肿 (152)胡希恕:肺炎 (152)临证实验录:发热 (153)临证实验录:发热 (153)五苓散证 (154)胡希恕:癫痫 (154)胡希恕:腹胀尿涩 (154)胡希恕:头痛 (154)胡希恕:前列腺炎 (155)临证实验录:水肿 (155)苓桂术甘汤证 (158)刘渡舟:水心病(冠心病) (158)刘渡舟:心悸(室性早搏) (159)刘渡舟:舌麻(高血压型冠心病) (159)胡希恕:眩晕耳鸣 (160)临证实验录:眩晕 (161)苓桂姜甘汤(茯苓甘草汤)证 (162)刘渡舟:心下悸 (162)甘姜苓术汤证 (164)刘渡舟:腰腿痛 (164)刘渡舟:带下 (164)泽泻汤证 (165)刘渡舟:眩晕 (165)经方实验录:咳吐眩冒 (165)临证实验录:眩晕 (165)临证实验录:眩晕 (166)真武汤证 (168)胡希恕:颈椎增生 (169)胡希恕:膀胱炎 (169)临证实验录:咳嗽哮喘 (170)临证实验录:咳嗽哮喘 (170)临证实验录:脘痛 (171)临证实验录:水肿 (172)临证实验录:眩晕 (172)附子汤方 (174)胡希恕:腹痛腹泻 (174)临证实验录:失眠 (174)甘草附子汤证 (175)胡希恕:脊椎骨质增生 (175)十枣汤证 (176)胡希恕:胸腔积液 (176)胡希恕:腹水 (176)经方实验录悬饮 (176)经方实验录悬饮 (179)临证实验录:悬饮 (181)临证实验录:脘痛 (181)临证实验录:眩晕 (182)临证实验录:湿疮 (183)临证实验录:腰背痛 (184)临证实验录:关节炎 (184)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证 (187)胡希恕:心衰 (187)甘遂半夏汤证 (188)临证实验录:结肠炎 (188)刘渡舟:咳喘 (189)小柴胡汤证 (190)刘渡舟:气郁发热(皮肌炎后遗症) (190)刘渡舟:低热鼻衄 (190)刘渡舟:少阳病腹痛 (191)胡希恕:咳嗽 (191)临证实验录:发热 (192)临证实验录:脘痛 (193)临证实验录:胁痛 (194)临证实验录:黄疸 (195)临证实验录:水肿 (195)临证实验录:淋证 (196)临证实验录:脱肛 (196)临证实验录:麻木 (197)柴胡桂枝汤证 (198)刘渡舟:肩背疼痛(肩周炎) (198)胡希恕:进行感冒 (198)胡希恕:前列腺炎 (199)胡希恕:头痛 (199)临证实验录:咳嗽 (200)临证实验录:脘痛 (200)临证实验录:阳痿 (201)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202)刘渡舟:腹胀(慢性乙型肝炎) (202)胡希恕:肝炎癫痫 (202)临证实验录:心下痞 (203)临证实验录:颤抖 (203)旋复花汤证 (205)刘渡舟:胁痛 (20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206)刘渡舟:癫痫 (206)胡希恕:不寐,妄想 (206)临证实验录:心悸 (207)临证实验录:失眠 (207)临证实验录:颤抖 (208)临证实验录:气厥 (209)临证实验录:癫狂 (209)临证实验录:痫病 (210)临证实验录:痫病 (210)小柴胡加石膏汤证 (211)刘渡舟:外感发热(病毒性感冒) (211)胡希恕:发热 (211)胡希恕感冒 (212)胡希恕感冒 (212)胡希恕:肺炎 (212)胡希恕:肺炎 (213)胡希恕:噤口痢 (214)胡希恕:噤口痢 (214)胡希恕:头痛 (215)柴胡加芒硝汤方 (217)大柴胡汤证 (219)刘渡舟:呕利痞 (219)胡希恕:高热患者: (219)临证实验录:发热 (220)胡希恕(腮腺炎合并脑炎) (220)临证实验录:泄泻 (221)临证实验录:慢性肾炎 (221)大承气汤证 (223)胡希恕:肺炎 (223)经方实验录:阙上痛 (223)经方实验录:阙上痛 (224)经方实验录:发热,头痛,目中不了了,睛不和 (225)经方实验录:腹痛下利色纯青 (226)经方实验录:热厥口伤烂赤 (226)经方实验录:神志恍惚 (227)经方实验录:暑天阳明 (228)经方实验录:产后阳明病 (228)经方实验录:阳明大实 (230)临证实验录:发热 (231)临证实验录:发热 (231)小承气汤证 (233)经方实验录:头痛 (233)临证实验录:脘痛 (233)临证实验录:泄泻 (233)临证实验录:泄泻 (234)调胃承气汤方 (235)胡希恕:发热头痛 (235)经方实验录:腹痛 (235)临证实验录:便秘 (238)大黄附子汤 (240)临证实验录:阳痿 (240)临证实验录:不育 (240)猪胆汁导证 (242)经方实验录: (242)麻子仁丸方 (243)胡希恕:感冒后大便干燥 (243)经方实验录: (243)白虎汤证 (244)刘渡舟:高热不退 (244)刘渡舟:热厥 (244)刘渡舟:湿温 (245)胡希恕:高热 (245)经方实验录:大热大渴之阳明证 (246)临证实验录:头痛 (248)白虎加人参汤方 (249)胡希恕:高热 (249)临证实验录:发热 (249)临证实验录:血精 (249)白虎加桂枝汤证 (251)刘渡舟:产后发热 (251)经方实验录:汗出而热不除 (251)猪苓汤证 (254)刘渡舟:少阴阴虚热与水结(结核性心包积液) (254)刘渡舟:经行泄泻 (254)刘渡舟:产后下利 (255)胡希恕:膀胱炎 (255)胡希恕:失眠 (256)胡希恕:膀胱结石 (256)胡希恕:膀胱炎 (257)胡希恕:前列腺炎 (258)临证实验录:淋证 (258)栀子豉汤方 (260)胡老讲述医案 (260)胡老心中懊侬案 (260)临证实验录:懊憹 (260)临证实验录:懊憹 (261)栀子大黄汤方 (262)胡希恕:外感发热 (262)栀子厚朴汤证 (263)刘渡舟:烦满〔神经官能症) (263)刘渡舟:烦满 (263)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265)刘渡舟:火热痞(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265)泻心汤证 (266)刘渡舟:躁狂 (266)刘渡舟:半身不遂 (266)刘渡舟:脱发 (267)胡希恕:高血压衄血案 (267)胡希恕:半身不遂案 (268)临证实验录:齿衄 (268)黄土汤证 (270)胡希恕:便血 (270)胡希恕:便血 (270)附子泻心汤证 (271)刘渡舟:上热下寒证 (271)半夏泻心汤证 (272)胡希恕慢性胃肠炎 (272)胡希恕慢性痢疾 (273)临证实验录:心下痞 (273)临证实验录:呃逆 (274)临证实验录:泄泻 (274)临证实验录:头痛 (275)生姜泻心汤证 (276)刘渡舟:水气痞 (276)胡希恕:腹泻 (276)胡希恕:慢性肠炎腹泻 (276)临证实验录:泄泻 (277)甘草泻心汤证 (278)刘渡舟:狐惑病 (278)胡希恕:口舌溃疡 (278)胡希恕:狐惑病 (278)胡希恕:产后口腔溃疡 (279)胡希恕:产后口腔溃疡 (279)胡希恕:急性肠炎 (279)旋覆代赭汤证 (281)胡希恕:噫气不除 (281)白头翁汤证 (282)刘渡舟:下利 (282)经方实验录: (282)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证 (284)胡希恕妊娠痢疾 (284)小陷胸汤证 (285)刘渡舟:小结胸证 (285)临证实验录:结胸 (285)临证实验录:脘痛 (286)大陷胸汤证 (287)经方实验录:结胸 (287)经方实验录:上膈有湿痰 (291)临证实验录:大陷胸汤证 (293)桃核承气汤证 (294)刘渡舟:蓄血证 (294)经方实验录:腹满下血 (294)经方实验录:蓄血发狂 (296)经方实验录:经行鼻衄 (296)临证实验录:尿血 (298)临证实验录:阳痿 (298)临证实验录:癫狂 (299)临证实验录:崩漏 (299)临证实验录:产后腹痛 (300)抵当汤证 (302)经方实验录:闭经 (302)经方实验录: (302)经方实验录: (302)抵当丸证 (305)经方实验录: (305)下瘀血汤证 (306)胡希恕:少腹瘀血 (306)茵陈蒿汤证 (307)临证实验录:带下 (307)茵陈五苓散证 (308)刘渡舟:黄痘 (308)竹叶石膏汤证 (309)刘渡舟:气阴两虚发热 (309)刘渡舟:邪热不清,气阴两伤(乳腺炎术后) (309)胡希恕高热 (310)临证实验录:牙痛 (310)麻杏甘石汤证 (312)刘渡舟:咳嗽 (312)刘渡舟:咳喘 (312)胡希恕:外感咳喘 (313)经方实验录:伤寒肺气闭塞发热痰黄 (313)经方实验录:伤寒 (314)经方实验录:猩红热 (315)临证实验录:风温 (315)临证实验录:咽痛发热 (316)临证实验录:淋证 (316)临证实验录:目赤胂痛 (317)麻杏苡甘汤证 (318)胡希恕:痹症 (318)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 (319)刘渡舟:周身痒疹 (319)胡希恕:黄疸身痒 (319)临证实验录:黄疸 (319)临证实验录:水肿 (320)乌梅丸证 (322)刘渡舟:胃脘痛 (322)胡希恕:过敏性结肠炎 (322)黄连汤证 (324)刘渡舟:下利(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324)临证实验录:呕吐 (324)临证实验录:脘痛 (325)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 (326)大黄牡丹皮汤证 (328)刘渡舟:泄泻(慢性肠炎) (328)经方实验录:肠痈 (328)经方实验录:肠痈 (330)经方实验录:肠痈 (331)防己黄芪汤证 (335)刘渡舟:水肿 (335)大半夏汤证 (336)刘渡舟:青盲〔青光眼) (336)当归贝母苦参丸证 (337)刘渡舟:小便不利(急性泌尿系感染) (337)肾气丸证 (338)刘渡舟:消渴(病毒性肝炎并发糖尿病) (338)临证实验录:泄泻 (338)温经汤证 (340)刘渡舟:痛经 (340)大黄蛰虫丸证 (341)刘渡舟:闭经 (341)胶艾汤证 (342)刘渡舟: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 (342)胡希恕:术后出血 (342)当归芍药散证 (344)刘渡舟:崩漏 (344)胡希恕头痛 (344)临证实验录:带下 (345)当归四逆汤方 (346)胡希恕:冻疮 (346)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347)胡希恕:偏头痛 (347)越婢汤证 (348)胡希恕:肾炎 (348)越婢加半夏汤证 (349)胡希恕:头痛,鼻窦炎 (349)越婢加术汤证 (350)胡希恕:肾炎 (350)胡希恕:狼疮性肾炎 (350)胡希恕:肾炎 (351)胡希恕:肾炎 (352)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证 (353)胡希恕:根骨骨质增生 (353)经方实验录历节 (353)半夏厚朴汤证 (355)胡希恕咳嗽 (355)临证实验录:心悸 (356)甘麦大枣汤 (358)临证实验录:脏躁 (358)瓜蒂散证 (359)临证实验录:头痛 (359)临证实验录:癫狂 (359)临证实验录:癫狂 (360)临证实验录:癫狂 (360)临证实验录:痫病 (361)干姜人参半夏丸证 (362)临证实验录:妊娠恶阻 (362)经方合方 (363)小柴胡汤白虎汤合方 (363)刘渡舟:湿温 (363)临证实验录:发热 (363)临证实验录:发热 (364)临证实验录:发热 (364)小柴胡汤栀子豉汤温胆汤合方 (366)刘渡舟:不寐 (366)小柴胡汤四逆散合方 (367)刘渡舟:郁证 (367)刘渡舟:阳痿 (367)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 (369)刘渡舟:痰热火气交郁 (369)小柴胡汤越鞠丸合方 (370)刘渡舟:肝气郁结 (370)小柴胡汤平胃散合方 (371)刘渡舟:肝郁挟食 (371)小柴胡汤茵陈蒿汤合方 (372)刘渡舟:黄疸 (372)刘渡舟:瘅热病 (372)小柴胡汤半夏厚朴汤合方 (374)刘渡舟:梅核气 (374)小柴胡汤桂枝茯苓丸合方 (375)胡希恕:头痛(颅咽管瘤术后) (375)小柴胡汤苓桂术甘汤合方 (376)胡希恕:癫痫 (376)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散合方 (377)胡希恕:月经淋漓不断 (377)四逆散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方 (378)胡希恕:阳痿 (378)四逆散合吴茱萸汤 (379)临证实验录:胃癌 (379)临证实验录:上吐下泻 (381)大柴胡汤葛根汤大青龙汤合方 (382)胡希恕哮喘 (382)大柴胡汤大黄牡丹皮汤合方 (384)胡希恕:肠痈 (384)胡希恕:肠痈 (384)胡希恕:肠痈 (385)大黄牡丹汤合芍药甘草汤 (386)胡希恕阑尾炎 (386)薏苡附子败酱散合当归芍药散 (387)胡希恕:阑尾炎 (387)大柴胡汤茵陈蒿汤合方 (388)胡希恕:黄疸 (388)胡希恕:黄疸 (388)大柴胡合己椒苈黄汤 (389)胡希恕:肝硬化腹水 (389)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 (390)胡希恕:哮喘 (390)胡希恕:哮喘 (390)胡希恕:胃痛 (391)胡希恕:冠心病 (392)胡希恕:冠心病,房室传导阻滞 (393)胡希恕(脑震荡后遗证) (393)胡希恕癫痫 (394)胡希恕:脑梗塞 (395)胡希恕:头痛 (395)大柴胡汤桂枝茯苓丸茵陈蒿汤合方 (397)胡希恕;肝炎 (397)大柴胡汤合抵当汤方证 (398)胡希恕:紫癜 (398)大柴胡汤和桃核承气汤 (399)胡希恕:四肢抽搐 (399)胡希恕:哮喘 (399)胡希恕:心梗 (400)胡希恕:癔病 (400)胡希恕: (401)大柴胡汤增液承气汤合方 (402)胡希恕:前列腺炎 (402)瓜蒌薤白半夏汤旋复花汤合方 (403)柴胡桂枝汤合半夏厚朴加石膏方 (404)胡希恕:咳嗽 (404)柴胡桂枝汤合附子理中汤 (405)胡希恕:紫癜 (405)胡希恕:肝炎 (406)胡希恕:痹症 (407)胡希恕:癫痫 (407)胡希恕:系统性红斑狼疮 (407)胡希恕:系统性红斑狼疮 (408)胡希恕:肾炎 (409)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桃仁承气汤证 (410)临证实验录:癫狂 (410)吴茱萸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当归芍药散合方 (412)胡希恕:青光眼头痛 (412)吴茱萸汤合生姜泻心汤 (413)胡希恕:慢性结肠炎 (413)附子粳米汤合人参汤 (414)胡希恕:慢性肝炎 (414)苓桂术甘汤合当归芍药散方 (415)胡希恕:再生障碍性贫血 (415)当归芍药散苓桂术甘汤酸枣仁汤方 (416)胡希恕失眠 (416)旋覆代赭汤合茯苓饮加乌贝散 (417)胡希恕:胃溃疡 (417)吴茱萸汤合半夏厚朴汤 (418)胡希恕:胃溃疡 (418)吴茱萸汤合理中汤 (419)经方实验录奔豚 (419)小半夏合苓桂术甘吴茱萸汤 (420)胡希恕:头痛 (420)当归芍药散合小半夏汤加吴茱萸 (421)胡希恕:(美尼尔氏综合征) (421)胶艾汤合桂枝茯苓丸 (422)胡希恕尿血 (422)五苓散合猪苓汤 (423)胡希恕:尿路结石 (423)桃仁承气汤合礞石滚痰丸证 (424)临证实验录:癫狂 (424)经方序贯使用 (425)桂枝汤→大承气汤 (425)经方实验录太阳转阳明其一 (425)桂枝汤→麻子仁丸 (426)经方实验录太阳转阳明 (426)麻黄汤→大承气汤 (427)经方实验录:太阳转阳明 (427)小青龙汤→大承气汤 (428)经方实验录:太阳转阳明 (428)经方演化方 (429)苓桂杏甘汤 (429)刘渡舟:咳喘 (429)春泽汤 (430)刘渡舟:水肿 (430)四逆散枳壳易枳实方 (431)刘渡舟:胁痛(无黄疸型肝炎) (431)小柴胡汤去人参加桂枝汤 (432)刘渡舟:少阳病气上冲 (432)大柴胡加石膏汤 (433)胡希恕:外感发热 (433)葛根加苓术附汤 (434)胡希恕:痹症 (434)桂枝加苓术附大黄汤 (435)胡希恕:痹症 (435)黄芪桂枝五物加苓术防己汤 (436)胡希恕:痹症 (436)麻杏甘石汤演化之辛凉扁桃体炎方 (437)经方实验录:扁桃体炎 (437)十枣汤演化方控涎丹 (439)临证实验录:消渴 (439)临证实验录:狂证 (439)临证实验录:鼠漏 (440)临证实验录:臂痛 (441)临证实验录:腰痛 (442)临证实验录:悬饮咳嗽 (442)小柴胡汤演化方调心汤 (444)临证实验录:厌食 (444)临证实验录:癃闭 (444)临证实验录:真心痛 (445)临证实验录:惊恐血崩证 (445)临证实验录:闭经 (446)临证实验录:不孕 (446)临证实验录:脉管炎 (447)经方麻黄汤证刘渡舟:伤寒表实证刘某,男,50岁。
用经方,循经旨,需详审病机内涵;辨方证,抓主证,当重视剂量配比赵进喜;贾海忠;冯学功;肖相如;肖永华;吴双;刘宁;储真真;朱立【摘要】张仲景经典方,相对于时方,被称为经方,组方严谨,配伍得当,临床疗效确切,为历代医家推崇。
经方应用临床思维,丰富多彩,其中辨方证、抓主证等为医者所重。
唯应用经方,必须谨遵经典理法,应详审方证病机,重视药物剂量配伍比例,并注意应用合方,或结合时方,以解决临床复杂问题。
【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4页(P344-347)【关键词】经方;仲景学说;方证对应;临床思维;剂量【作者】赵进喜;贾海忠;冯学功;肖相如;肖永华;吴双;刘宁;储真真;朱立【作者单位】10007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10007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10007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10007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10007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10007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作者单位:10007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赵进喜、肖永华、吴双(硕士研究生)],针灸科(刘宁),血液肿瘤科(储真真),中医内科教研室(朱立);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贾海忠);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冯学功);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肖相如)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回归与中医药不断深入人心,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经典名方,即所谓“经方”,以其药味少,组方严谨,配伍得当,疗效确切,受到中医界重视,“经方热”已在悄然兴起。
那么如何定义经方?尤其是如何应用经方,以提高临床疗效?当代医家虽存在争议,却也积累了丰富经验。
“铿锵中医行”第四期,特邀请临床有得的经方名家与学有所得的中青年医师,对经方应用临床思维,包括用方思路、技巧以及剂量配比等,召开热烈讨论。
98经方新论第一章经方概论;这一章乃参考上百篇(部)有关经方研究的论文或论著;一、经方的概念(一)经方的渊源;方剂的起源历史悠久;1.《五十二病方》在现存医书中,最早记载方剂的是;2.《内经》十三方《黄帝内经》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3.“经方十一家”《汉书·艺文志》曾记载“经方十;(二)“仲景论广《伊尹汤液》”考;《针灸甲乙经·序》:“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在《汤液第一章经方概论这一章乃参考上百篇(部)有关经方研究的论文或论著,博采众长,撷英取华,结合心得,分为13个方面潜心编写而成。
此章内容可帮助读者从总体上了解经方。
一、经方的概念(一)经方的渊源方剂的起源历史悠久。
我们的祖先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药物,这是用单味药治病的起源。
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逐步认识到几味药配合起来,其疗效好于单味药,于是便创制了方剂。
中医治病由单味药过渡到方剂,这是经验的丰富,科学的发展,历史性的飞跃!1.《五十二病方》在现存医书中,最早记载方剂的是1973年在长沙市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五十二病方》。
本书原无书名,因其中记载方剂283首,分列为五十二个题目,每题都是治疗一类疾病的方法,原书目录之末有“凡五十二(病)”的字样,所以马王堆帛书小组命其名为《五十二病方》。
该书的内容比较粗糙,不但没有方剂名称,而且有些药名、病名后世亦未见。
从其内容和字义分析,该书早于《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
2.《内经》十三方《黄帝内经》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现存医籍中最早的中医药理论经典著作。
本书内容非常丰富,从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等各方面,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
《内经》中的治疗以针刺为主,对方药运用,仅提出了13个方子,一般称为“十三方”。
将《内经》十三方归纳一下,有以下五点:①所用药物的基原,有植物、动物、矿物。
②其剂型,有汤、丸、散、膏、丹五种。
③其用法,有内服、外用两种。
,去了解更多的中医知识1.桂枝汤类方 歌 (二十一首)一、桂枝汤: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和大枣。
啜粥温服取微汗,调和营卫解肌表。
二、桂枝加葛根汤: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
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三、桂枝加附子汤: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
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四、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意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
若见咳逆和短气,桂甘姜枣治无遗。
五、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
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闲。
六、桂枝麻黄各半汤: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
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
七、桂枝二麻黄一汤: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
大汗之后表未解,祛邪同时正亦匡。
八、桂枝二越婢一汤: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
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
小便不利心下满,颈项强痛热翕翕。
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
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君。
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姜加芍效力彰。
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十二、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
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
十三、小建中汤:桂加饴糖小建中,倍加芍药方奏功。
虚劳里急心烦悸,伤寒尺迟梦失精。
十四、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去芍恐助阴,痰水犯心狂躁纷。
龙牡安神桂枝助,蜀漆涤饮有奇勋。
十五、桂枝加桂汤:桂枝加桂剂量增,奔豚冲心来势凶。
平冲降逆解外寒,补心代肾立奇功。
十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组成方,龙牡加入安神良。
心悸同时兼烦躁,补阳宁心效果彰。
十七、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寒痹痛,去芍加附量要重。
扶阳散寒应兼顾,脉浮虚涩是其应。
十八、去桂加白术汤:去桂加术大便硬,寒湿相搏身疼痛。
术附姜枣加甘草,三阴都尽冒始应。
十九、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芍腹痛诊,此病原来属太阴。
中医瑰宝苑经方实验录民国·曹颖甫原序予自髫年即喜读张隐庵《伤寒论注》,先君子见而慰之,以为读书之暇,倘得略通医理,是亦济世之一术也。
年十六,会先君子病洞泄寒中,医者用芩连十余剂,病益不支,汗凝若膏,肤冷若石,魂恍恍而欲飞,体摇摇而若堕,一夕数惊,去死者盖无几矣。
最后赵云泉先生来,投以大剂附子理中加吴萸丁香之属,甫进一剂,汗敛体温,泄止神定,累进之病乃告痊。
云泉之言曰:今年太岁在辰,为湿土司天,又当长夏之令,累日阴雨,天人交困,证多寒湿,时医不读《伤寒·太阴篇》,何足与论活人方治哉!予自闻此语,然后知仲景方治果足脱人于险也。
厥后予治举子业,辍而弗理。
光绪中,赴试金陵,途中卧病,偕行者略知医方,日以藿香、佩兰进之,汗出而热不除,抵金陵,病益殆。
适先表伯陈葆厚先生来同寓,诊予脉曰:病当速愈,但累经发汗,津液已耗。
因向药肆中购荷叶露花大瓶,及哀家梨十余枚,曰:渴即饮之,饥即啖之!予从其言,半日而尽。
抵暮,携药及煎粥之器及米炭来,予睡方醒,闻药香,葆伯令待者进一瓯,自觉满身沾渍,中夜,衣被俱湿,葆伯为予易衣被,问其方,则曰:桂枝白虎汤也。
予至是,全体舒畅,呼粥尽二碗,安眠达旦,非复病夫之故态矣。
予至是,益信经方,然以家君子期望予摄取科名,未暇尽瘁研究。
自甲辰礼闱后,诏罢科举,家君子亦于是年弃养,然后流览《伤寒》《金匮》全文,予年已三十有八矣。
嗣是以来,慨然兴救世之志,然其端实起于家庭:用大剂附子理中,则自先母邢太安人病洞泄始;用皂夹丸,则自母氏病但坐不眠,时吐浊痰始;用十枣汤,则自母氏病痰饮始;用甘草粉蜜汤,则自家婢病蛔厥始;用大黄牡丹汤,则自若华母潘氏病肠痈始。
莫不随时取效,其应如响。
然则,仲景之书,岂金元四家所能窥见万一哉!所谓仁人之言,其利溥也。
予年过五十,始来上海,其间用经方取效者,十常八九,顾性疏懒,耽吟咏,于活人方治,境过情迁,略不措意,故存稿绝少,即偶原序焉录存,复为从游者携去。
《伤寒论》中最有名的10个经方,全部整理好了!收藏备用伤寒论中100多个方子中,复杂方剂并不多,包括金匮五味药以下的占了大部分,甚至三味以下的方剂还不在少数。
在这110多个方剂中,很多至今在临床中仍频繁应用。
甚至妇幼皆知,比如小柴胡汤,大名鼎鼎,举世闻名。
为什么,伤寒论中的一批经典方剂能够流行至今,甚至,给人的感觉,其应用范围还不断扩大。
原因何在?常用的10个方剂归纳如下:1、桂枝汤(调和营卫)组成: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甘草二两方解:风寒伤人肌表,原应恶寒发热而无汗,今汗自出而发热,恶风不解,且有鼻鸣、干呕,是腠理不固,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肺胃失和之故,所以是表虚证。
究其病机,是风寒外感,卫强营弱,即《伤寒论》第五十三条所说:“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
”风寒在表,当用辛温发散以解表,但本方证属表虚,腠理不固,且卫强营弱,所以既用桂枝为君药,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又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
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
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
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
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所以并为佐药。
炙甘草之用有二:一为佐药,益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阴;一为使药,调和诸药。
所以本方虽只有五味药,但配伍严谨,散中有补,正如柯琴在《伤寒论附翼》中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2、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及半表半里枢机)组成: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炙甘草三两,半夏(洗)半升,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方解:(1)胆为清净之府,无出无入,其经在半表半里,不可汗吐下,法宜和解。
邪入本经,乃由表而将至里,当彻热发表,迎而夺之,勿令传太阴。
(2)柴胡味苦微寒,少阳主药,以升阳达表为君。
黄芩苦寒。
以养阴退热为臣。
半夏辛温,能健脾和胃,以散逆气而止呕。
新加汤[经方组成] 方歌: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姜加芍效力彰;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四两甘草二两(炙)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擘)生姜四两[调剂用法] 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经书指证]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前人治验]成无己:汗后身疼痛,邪气未尽也。
脉沉迟,荣血不足也。
经曰:其脉沉者,荣气微也。
又曰:迟者,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与桂枝以解未尽之邪,加芍药、生姜、人参以益不足之血。
徐大椿:邪未尽宜表,而气虚不能胜散药,故用人参。
凡素体虚而过汗者,方可用。
尤在泾jīng:东垣yuán曰,仲景于病人汗后,身热亡血,脉沉迟者下利身凉,脉微血虚者,并加人参,古人治血脱者必益气也。
然人参味甘气温,温固养气,甘亦实能生血。
汗下之后,血气虚衰者,非此不为功矣。
山田正珍:发汗后,诸证皆去,但身痛未除者,是余邪未尽之候。
其脉沉迟者,过汗亡津液也。
故与桂枝以解来尽之邪,增芍药生姜,加人参以补其津液。
其不用附子者,以未至筋惕肉瞤出恶风之剧也。
[常用药量]桂枝二钱赤芍三钱炙甘草一钱生姜三钱大枣六枚(剖开)党参三钱煎分二次服。
[适应证候]1)本为桂枝汤证,因误服发汗剂,或温覆过当,致汗出太多,原证未除,反遍身疼痛,四肢拘挛,心下痞鞕yìng,脉沉迟者。
(注:“鞕”古同“硬”字。
)2)汗出恶风,身体疼痛,心下膨满,按之有凝结物状而无痛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小便清;舌苔薄白,脉沉迟者。
3)常用于阳虚感冒、反复感冒、胃弛缓、胃痉挛、腰肌劳损、风湿骨痛、心脏衰弱、产后拘挛、大便不通、阴阳易等属于太阳病未解而津液先损者。
经方今注:中医将分布在肌肉皮肤中的津血称为“营血”。
我们常用“气血充足”来形容一个健康人的身体,用“气血枯竭”来形容身体虚弱的人。
所谓“发汗后”,系指发汗过多,导致人体的水液和津血流失过多,当人体肌肉脉络当中的津血亏虚时,虚本身会导致经脉失充、肌肉失养而“身疼痛”,虚导致抵抗力不足外邪入侵也会导致疼痛。
准确解读“经方”药物(祝之友)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说:“古人所用之药,当时效验显著,而本草载其功用戳戳者,今依方施用,竞有应与不应,其故何哉。
”“此药遂失其真矣”。
笔者将近年来中医药界对研究《伤寒论》汤方药物的点滴摘出,以期可正视听。
麻黄汤、桂枝汤等汤方中之“桂枝”实乃现今之肉桂《伤寒论》总方113首,其中含有桂枝汤方43方次。
后世研究桂枝汤等汤方者未审视仲景所用桂枝并非今日之桂枝,应是现今之肉桂。
桂枝与肉桂其基原均来源于樟科植物Cinnamomumcassia Pnesl。
由于使用部位不同,其临床性效之区别众所周知。
桂枝之名始见于《伤寒论》,本草文献首载于唐代《新修本草》。
其桂枝究系何物,后世曾有不同认识。
按《本经》载有牡桂、菌桂,无桂枝一名。
《新修本草》云:“其牡桂嫩枝皮为肉桂,亦名桂枝。
”《本草衍义》谓:“《本经》止言桂,仲景又言桂枝者,盖亦取其枝上皮,其本身粗厚处,亦不中用”。
可见唐宋以前言桂枝,是用桂之嫩枝上皮。
考《伤寒论》桂枝汤方,在桂枝项下均脚注“去皮”二字,与现代肉桂要去掉其木栓层非药用部分相吻合。
古代医家用药最讲究修治。
仲景所用桂枝,正如陈修园指出的那样:“牡桂者即今日之桂枝皮也……盖仲景所用桂枝,只取梢尖嫩枝,内外如一,若有皮骨者去之,非去枝上皮也,诸书多未言之。
”直到明代桂枝仍主要使用嫩枝皮。
《本草纲目》沿用唐宋本草旧说,并未将柳桂专条列出。
大约在清代初期,柳桂逐渐成为桂枝的商品名,延用至今。
考中药历史,现今桂枝嫩枝条入药最早在清代才开始进入临床应用。
所以《伤寒论》汤方中“桂枝”应是肉桂。
张仲景只用枳壳未用枳实枳壳始见于《雷公炮炙论》,《本经》不载。
枳实始载于《本经》。
《伤寒杂病论》有枳实汤方23条,并均以枚数作剂量单位。
按汤方中各药剂量换算,枳实一枚约0.3~0.5钱,枳壳一枚约3~5钱,从各汤方中药物的剂量比分析,“枳实枚数”均应为“枳壳枚数”才符合其汤方中各药物之比例。
中医的两大理论体系和八大流派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医也出现了不同的体系和流派,每一体系或流派都具有一定的特色,在中医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一、中医的两大理论体系:医经理论体系和经方理论体系中医学很早就出现医经和经方两大理论体系。
其后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至汉代两大理论体系都发展到一定水平。
《汉书·艺文志》载:“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针、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这一记载,明确了医经和经方的定义和理论特点,即:医经,是以脏腑经络、阴阳为主要理论,汉后加入五行六气,形成时方,又称岐黄、哲学医。
经方,是以八纲为主要理论,至东汉形成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又称农尹、汤液、仲景医学。
1、医经理论体系以研究古代医学的基础理论为主,古代记载的医经有七家,但是仅有《黄帝内经》流传下来,对《黄帝内经》的研究也就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医经学派的著名人物和代表作品有扁鹊和《难经》、华佗和《中藏经》、皇甫谧和《针灸甲乙经》、全元起和《内经训解》、杨上善和《太素》、王冰和《素问注释》、吴琨和《素问吴注》、张介宾和《类经》等。
2、经方理论体系“经方”即经验方,宋代以后因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被尊为经典著作,所以“经方”就用来专指《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经典方”。
经方学派明清最盛,代表人物有方有执、柯琴、徐大椿、喻嘉言、张锡驹等。
主要典籍: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古今录验》、《近效方》、《崔氏方》、葛洪《肘后方》、孙思邈《千金方》、《外台秘要》等。
二、中医的八大流派1、伤寒学派:创立于东汉之际。
汉代医家将理论与方药熔于一炉,著《伤寒论》,奠定了学辨证论治的基础,专门探讨伤寒杂病的诊疗规律。
其书被奉为经典,其人被尊为医圣。
从晋唐至宋元明清,研究者如云,历代不衰,各展所长,形成了时间最长,医家众多,影响最大,学术昌盛的伤寒学派。
许家栋:危病顽疾看经方(三)我们再分析一下方机。
病有病机,方有方机,病机和方机相应才是完整的、完善的、完美的临床辨证的过程。
这个方子是诸药等分,然后用蜂蜜炼蜜和丸,用那个丸剂的。
我们临床发现,用汤剂和散剂,不用丸剂,效果也非常理想。
为什么古人用散剂呢?我们都知道经方叫汤液医家,或者是汤液学派,因为汤剂最能有效地呈现出经方的四气五味。
经方就是用气味的化合来治病,并不是单凭药物的功效来治病。
所以我们读《汉书.艺文志》,对经方的定义是:“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剂,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经方是用本草药势的四气五味,来对应人体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让人体达到“阴阳自和”的状态,以治病疗疾、养生,所以说他非常注重气味的配伍和化合。
这也是为什么不能随便加减合方的原因,加减会改变方子原来的方势,改变它原有的气味,使方子达不到应该有的疗效。
有的同学会问,为什么合方、加减效果也不错?我们研究发现,临床治病只要针对了一部分病机,就可以做到有效,但是有效不等于治愈,有效更不等于正确。
如果要完整地去继承和弘扬仲景的学术思想,一定要原方原量,尊崇原著。
气味化合和汤液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我们中医最基础的一个药就是汤。
汤,古代是热水的代称。
《伤寒论》中认为五苓散轻证“多饮暖水,汗出愈”,喝热水就能好。
热汤在古代叫作太和汤,它可以调和里病、寒病、水病,可以补充津液,可以让人的津血重新恢复输布。
所以说热水就是一个药,把中药放在热水中煎煮的话,还会发生气味的化合。
当你用麻黄加桂枝的时候,你如果打散合用,你吃的只是麻黄加桂枝的成分而已。
当煎煮化合,它会形成一种非麻黄非桂枝的成分,达到麻黄和桂枝气味化合以后形成的药势。
这种药势恰恰就是经方效如桴鼓的基础。
为什么经方用寻常的药能达到这么好的效果,就是因为它化合了。
麻黄与桂枝合,可以解表;麻黄与芍药合,可以养血;麻黄与石膏合,可以治饮;麻黄与茯苓合,也可以治饮,比如说麻黄升麻汤。
伤寒论经方—麻黄加术汤的运用经验或本有外感伤寒,但是身体本身湿气又重,这个可能出现身体痛,还不是一般的痛,是烦痛,痛得比较厉害,看医圣仲景给了什么解决方案。
麻黄加术汤组成: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白术四两用法: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
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方剂、剂量速记:麻黄汤+白术四量六经:太阳太阴合病病机:伤寒、表实;里证:湿;原文:《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水之为病,其脉沉小者,属少阴为石水;沉迟者,属少阴为正水;浮而恶风者,为风水,属太阳;浮而不恶风者,为皮水,属太阳;虚肿者,属气分,发其汗即已,脉沉者,麻黄附子甘草汤主之;脉浮者,麻黄加术汤主之。
症状:●身烦疼;同时应有恶寒、发热、无汗等;●一身浮肿、小便不利者;方解:麻黄发汗,杏仁利气,甘草和中,桂枝从肌以达表。
又恐大汗伤阴,寒去而湿不去,故加白术健脾生液以助除湿气,在发汗中又有缓汗之法。
麻黄与白术相伍,麻黄得术,虽发汗而不致太过;术得麻黄,能并行表里之湿,不仅适合于寒湿的病情,而且是治疗湿病微微发汗的具体体现。
白术还是苍术?麻黄汤中加白术对麻黄汤本身的发汗功效有一定制约作用;麻黄汤中加苍术则对其发汗功效有一定促进作用。
因此处方时需把握好方中各药的用量,使治疗目的是“微汗”出。
从中药的升降特性来看,术升苓降。
苍(白)术之升有助于麻黄汤之发散开表,而茯苓之降有碍于麻黄汤之发散开表。
因此,麻黄加术汤不可以苓代术。
类方鉴别:1、麻黄加术汤VS四味羌活汤羌活、防风祛风散寒除湿,开太阳之表,治头、身、关节疼痛,加苍术运脾除湿,甘草调和诸药。
四味相合,为九味羌活汤中的四味。
临床上,以四味羌活汤治疗“湿家身烦疼”,较麻黄加术汤灵动、效捷。
且四味羌活汤的燥热之弊小于麻黄加术汤。
经方各家学说概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被称为开创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经典著作,该书记载的近300首古方被后世称为“方剂之祖”。
在中国医学史上,又有着一大批以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研究对象的医家们,他们或编次整理张仲景遗著,或注解阐发《伤寒论》辨证论治理论,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先后三度掀起了研究《伤寒论》的高潮,尤其是近代以来,随着以《皇汉医学》为代表的日本汉方医学的输入,和以曹颖甫为代表的本土经方派临床家的崛起,经方科学而实用这一无可辩驳事实,使得在中西医论争洪流中日趋式微的中医学又重振雄风。
而如今,谈到经方,谈到《伤寒论》,就好比让那些吃贯西餐的人尝尝窝窝头、大米饭,曰:“古方不能治今病也。
”这种观念对医界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时至今日无论是在临床,还是在中医高校教学、科研中,持此论者大有人在。
《伤寒论》、《金匮要略》竟被视为难以入眼的“土物”,曾经被视为“祖方”的这些经典方剂被置若罔闻。
张仲景经方医学的学术价值越来越被医界所淡化,经方甚至已经成为现代中医人的盲点。
令人费解的是,当前在经方的研究上却出现了“高校冷而民间热,国内冷而海外热”的现象,真所谓“礼失而求诸野”。
笔者试图从各家经方的角度谈谈经方的学术流派,为宣传经方的实用价值,普及经方的临床应用,重振经方的学术地位做些工作。
一、几个概念1、经方经方,原是古代经验方的简称。
据《汉书•艺文志•方技略》的记载,当时著录医书共分四个门类,共三十六家。
其中医经有《黄帝内经》等七家,经方有《风寒热十六病方》、《汤液经法》等十一家。
此外还有房中八家,神仙十家。
由于经方十一家早佚,与其有学术渊源的《伤寒杂病论》所收载的275首古方便也被称为“经方”,或“长沙方”,在日本称为“古方”。
清代莫枚士《研经言》:“读仲景书,而穷源于《灵枢》、《素问》,人知之。
读仲景书,当竟委于《千金》、《外台》,人不知”。
因为汉唐时期的《小品方》、《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方书收载的方剂也与经方同源,组方结构相似,“以方类证、方证同条”的学理相同,故也被认为属于经方。
《伤寒杂病论》涂华新老师谈经方中州自古多名医,在这块土地上,诞生了伟大的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
《伤寒杂病论》不仅奠定了医圣张仲景在中医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这部专著的科学价值越来越显露出来,成为后世从医者人人必读的重要医籍……仲景先师也因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医圣”,对推动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见证了中原医学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有是证用是方直接有效《伤寒论》广为人知,不为人识。
何谓经方?顾名思义,亦即经验之方。
是前人在医疗过程中久经实践反复验证的有效方剂,经方的意义就是临床实战。
① 经方就是经验方,经过历代先贤验证,通过学习结合积累的经验,做到融会贯通,辨证调方,灵活应用!②经方就是经典方,不可挪移之方,诊断要落到实处。
看似矛盾,实则不然!之所以说是经典,是因为前人经过反复推敲总结。
之所以说是经验,是经过积累以及临床经验,结合患者情况作出适当调整。
我相信,学习仲圣经方,受益终身!让我们一起跟随仲圣平台涂华新导师的脚步,共同迈向中医经典之路!阴阳寒热,气血虚实,望闻问切,辨证论治是我们运用经方取得验效的关键所在。
细节造就名医,今天,我们跟随涂华新导师从细微入手,走进中医经方辨证基础。
涂华新导师常说:经方是一种随证医学,以不加减为贵,在临床诊断时,要知常论变,知常达变。
医圣早就给我们指导了明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有是证,用是方,直接而有效。
辨证是运用经方的基础,掌握辨证基础,临证时才能准确遣方用药,进而看到经方“一剂知,两剂已”的神奇效果。
中医是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四诊就是望闻问切。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只要辨证准确,医圣经方对疑难杂症的疗效往往会出人意料,颠覆现代西医对许多“不治之症”的认识!桂枝甘草汤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经⽅:⽊防⼰汤(脸⾊⿊、腹⽔)⽊防⼰汤【原⽂】⽊防⼰三两⽯膏(鸡⼦⼤)⼗⼆枚桂枝三两⼈参四两。
右四味,以⽔六升,煮取⼆升,分温再服。
【作者】张仲景【出⾃】《⾦匮》【经典回顾】1、膈间⽀饮,其⼈喘满,⼼下痞坚,⾯⾊黧⿊,其脉沉紧,得之数⼗⽇,医吐下之不愈,⽊防⼰汤主之。
虚者即愈,实者三⽇复发,复与不愈者,宜⽊防⼰去⽯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组成】⼈参桂枝⽯膏防⼰【时机】1、主要的症状:脸⾊⿊,胃⼝好,腹⽔。
久病⽤⽯膏(1两2两)防⽌伏热,新病不需要。
【⽅解】1、防⼰去三焦的⽔;2、久病者胃有伏热,⾷物宿垢去掉后,伏热会上来,⽯膏去伏热;3、⼈参补充胃的津液;4、桂枝⾏阳,降冲逆。
【禁忌】1、脉微弱、脉结代、⾝体衰弱者不可⽤。
【应⽤集锦】1、关节疼痛⽆红肿,伴⼝⼲、⾆红、脉滑,乃痰饮挟热所致,故⽤⽊防⼰汤治疗。
2、(1)脸是⿊的、⼼下痞硬,肚⼦⼤或者腹⽔,胃⼝好,还是想吃东西,⽊防⼰汤;(2)如果是暗黄的腹⽔,⼼下痞硬,不是⿊,是肝硬化跟肝癌。
3、⽊防⼰汤应⽤于⼼脏疾病的机会较多,⼼脏瓣膜病、⼼功能衰竭、冠⼼病等疾病当有⾝体活动则呼吸迫促、喘鸣、浮肿等情况时可使⽤该药⽅,这时即使脉⾮沉紧也可以使⽤。
对于⼼脏瓣膜病等⼼脏瓣膜病等⼼脏(⼼源性哮喘)、肝脏均恶化者,亦有较好疗效,可使呼吸变得轻松,浮肿消退,睡眠好转。
【⽐较集锦】1、(1)⽊防⼰汤:浮肿,⼼下痞硬。
(2)⼤青龙汤:浮肿,脉浮,喘咳,烦躁。
(3)越婢汤:浮肿,风⽔夹热,头⾯肿。
(4)越婢加术汤:浮肿,越婢汤证+腰冷、脚痿弱。
(5)防⼰黄芪汤:浮肿,⽪⾁软弱,虚证。
2、(1)⽊防⼰汤:⽊防⼰三两⽯膏(鸡⼦⼤)⼗⼆枚桂枝三两⼈参四两。
(2)⽊防⼰去⽯膏加茯苓芒硝汤:⽊防⼰⼆两桂枝⼆两⼈参四两芒硝三合茯苓四两。
3、⽊防⼰汤之腹证,与半夏泻⼼汤、⼩柴胡汤等不同,腹部上⽅为全体胀满⽽坚硬感,也可见到肝脏肿⼤。
【名家论述】1、⽊防⼰汤《⾦匮笔记》(倪海厦)我们平常每⼀个⼈在胃的下⽅都有些停留的⾷物在⾥⾯,这可以慢慢供应我们⼤概维持七天左右,不吃⾷物仍然可以活,但是这俩地⽅的⾷物必须每餐都在推陈,就是新的⾷物进来将旧的⾷物推出去,然后⼜留⼀部份新的⾷物下来。
《娄绍昆讲经方》《娄绍昆经方医案医话》出版发行
佚名
【期刊名称】《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9(53)7
【摘要】“娄绍昆经方系列”是著名经方学者、临床家娄绍昆先生40多年学习、研究《伤寒论》及探研、实践经方的第一手原始资料精选集,分《娄绍昆经方医案医话》《娄绍昆讲经方》两部。
该书近日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
【总页数】1页(P9-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2
【相关文献】
1.科技兴业,做世界一流的连续压机——访上海人造板机器厂有限公司总经理汪锦星,总工程师李绍昆
2.捧一颗真心驻村带一方百姓脱贫r——记富裕县绍文乡绍文村第一书记柳柏春
3.绍奇谈医(四)--仲景风湿三方之我见
4.绍奇谈医(五)--论半夏泻心汤及其变方
5.从现实到心灵——论刘绍昆新时期二十年油画艺术之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倪海厦:《本草纲目》,把中医误导入万劫不复之地!美国经方中医,被喻为当代少见的“命、相、卜、山、医”五术兼备之旷世奇人。
下文是倪海厦中医讲述正统中医学与现代中医学的差异。
我简单的说明一些有关中医的历史问题给读者听,这伤寒家与温病派的争执不是现代才有的,有其历史背景的,最早的温病二字就出现在黄帝内经与伤寒论中,《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热论》[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
在难经中也有提出像湿温,热病,温病的名词,而伤寒论里也提到[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也就是因为这些,于是就造成后世的温病学说,也因为都是说热症,所以他们主张使用辛凉清解的治法治病直到今天。
在我国晋朝时有位名医叫做王叔和,他认定温病是因为四时不正之气造成的,再四百年以后,有《诸病源侯论》出现,将温病列出二十二症候,又给了温病学术的依据。
在唐朝时有位名医孙思邈他着有《千金方》,同时有另位名医叫做王焘写了《外台秘要》,此二巨著皆记载有温病的药方在内,像温毒,温热,温毒发斑,冬温,冬温发斑等症状陈述。
之后我国在宋,金,元朝代时又有四大名家,其中之一就是刘完素,这位当时之名医,将其治温热病之经验,也主张使用寒凉之药,到明朝末年时(崇祯十四年),当时因为战乱而导致人民东奔离西,居无定所,生活困苦之下造成疫病流行,而当时医师使用伤寒法治疗这疫病,却没成效。
当时医家吴有性,江苏震泽人士,认为伤寒与温病二者截然不同。
温病是因为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非风非寒非暑非湿,所以就在第二年,著作《温疫论》。
自此以后温病治症就形成一专门学派了,书中对于温疫的传染病源,途径,与人体的抵抗力多强等等都写得很详细,甚至于包括动物的传染如鸡瘟,鸦瘟,猪瘟,牛瘟等等,都发现到同类动物传染同样的瘟疫,不同动物间不受传染等。
他虽然与王叔和都主张温病,但是二者看法却不同,因为对病源有不同的解释,简单说,王比较认定是气候造成温病,而吴比较倾向是口鼻吸引入疠气所造成的温病,吴的温疫论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专论温疫病的书,因此又加强了温病派的理论基础,到十八世纪以后,就形成温病派,而其代表人物就是清朝著名的医师叶桂,字天士,安徽人,他先后曾拜十七位师父学习各家之长,一生没有多少著作,其《温证论治》与《临证指南医案》都是他的学生帮他编辑而成,他基本上认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再逆传心包],就是由呼吸道先感染,施治不当,就会神志昏乱。
《经方新论》全书编排建议1、封面:请注意使用作者“自己题写的书名”2、勒口:作者照片与简历3、扉页:书名与作者、出版社信息4、版权页5、作者临床、教学、讲座、与国医大师合影等相关图片8张(按照图片标注顺序),每页2张,共用2页。
6、国医大师路志正题词(正面,背面空白)7、序文(正面与背面)8、编写说明(正面与背面)9、目录10、正文11、后记12、附录13、封底:内容提要几点说明1、全书“()”内之内容均为五号仿宋字。
2、处方各药物之间均用空格隔开,不用“,”。
3、打不出的字已经在正文以“zaozi00*”标出,并附造字表。
4、请注意全书前后页码的规范统一5、建议用大三十二开版本序经方者,经典之方也。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有“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惜文献缺失,难可考评。
唯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最为医方之祖。
仲景之书,因东汉战乱而散佚,是晋太医令王叔和整理撰次仲景遗论,则仲景书始得以流传下来。
而对于仲景书加以注解者,始于金人成无己。
成氏著有《注解伤寒论》十卷、《伤寒明理论》三卷及《药方论》一卷等。
由此,对仲景书深入研究,进而注述者层出不穷,有见识者不乏其人。
历代对仲景书的注述方式不外成氏三法:一是专于注解原文;二是在融会贯通之后有所发挥;三是侧重以方为主或以药为主的研究。
三者之研究,或侧重于理论,或侧重于临床,或理论与临床并重。
吕志杰教授《经方新论》一书,乃对仲景书以方为主的研究,为理论与临床并重的融会贯通之作。
该书立足于继承,力图创新。
其新颖看点,诸如经方概论之全面,经方类解之规律,经方关系之贯通,经方医案之分类,经方方歌之提炼,经方养生之巧思,经方发挥之发挥,以及方证鉴别、方证心悟之求索,都是心血的结晶,值得一读。
特别是经方医案一章,分为外感热病案、疑难杂病按、危急重症案、诊治得失案、小方治验案及医案讨论举例等六节。
这每一节每一类案例,从不同的方面以典型的医案启迪后学,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功夫及经方的神奇。
在此有必要谈一谈《经方新论》成书的背景及基础。
吕志杰教授在三十多年来的临床与教学工作中,潜心学习、精心研究《伤寒杂病论》,集临床、教学、科研、著述于一身,几十年如一日,先后出版了研究仲景医学的著作七八部、发表论文上百篇。
其中于2010年编著的《伤寒杂病论研究大成》,为170万言的巨作,蔚为壮观!基本上囊括了《伤寒杂病论》有史以来的重点著述及研究成果,其中不少内容钻研之深刻、剖析之细微、立论之精辟、说理之翔实,非一般功夫,真可谓发前人之所不及,综诸家之大成。
如果说《研究大成》是一部研究仲景书“大而全”之作,那么,《经方新论》则是“少而精”的专著。
先圣孔夫子结合自己的经历,于晚年对人生各个年龄阶段应具备的境界作出这样的概括:“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对于现代人来说,六十要退休了,这是一个大的转折点。
吕志杰教授在这个节点上完成《经方新论》(原名《花甲经方论》),这是一个圆满的句号。
但是,他没有止步,正像他自己说得:“是人退心不退,筹划着自己未来之路……”吕志杰教授几十年潜心著述所下之功夫,所获之成就难能可贵!他的敬业奉献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令人敬佩!特别是在金钱至上医德有损的当今时代,著者能谨守“大医”之德,潜心做学问的精神值得学习。
敬佩之余,愿寄斯语,以表心情。
编写说明唐代大医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首卷有“大医精诚”专论,其开头引述张湛(东晋学者)语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久矣。
”为何经方难以精通呢?盖略知一二容易,而融会贯通之,难矣!我们作为致力于经方研究者,就是要知难而进,潜下心来,下一番功夫,精勤不倦,在至精至微处着眼,发挥孙思邈“大医精诚”精神,尊重“贵于千金”之人命,救苍生于危难之时。
我学习与研究经典、经方30余年,撰写相关论文上百篇篇,编著相关著作七八部。
在这年届花甲之际,本想把几十年来研究经典的成果做一个全面总结,但最后决定只把以经方为主的研究加以整理,名之曰《经方新论》。
《经方新论》首为缘起——我学习与研究经典、经方之路。
随后为绪言——经方新论之“新”。
正文共九章,每章各有侧重,全书前后联系,融为一体。
“后记”乃笔者的一位研究生回忆读研期间及工作之后导师对他的影响。
对正文九章内容简述如下:第一章经方概论。
本章对经方的概念、命名、统计、药物、炮制、配伍、加减、剂量、煎法、服法、剂型、治法等12个方面作了全面论述。
第二章经方类解。
本章是将仲景全书252首方经科学归类,分为20大类(其中第20类又包括7小类),每类方剂都体现了某一治法与某一主方、祖方的加减变通规律。
第三章方证鉴别。
本章是将部分相关、相近的经方(方证)进行比较、鉴别,以增强用好经方的辨别能力。
涉及条目42个,方剂近100首。
第四章方证心悟。
此乃笔者多年来潜心研究仲景书之心得的部分内容,分为三节:一为《伤寒论》方证心悟;二为《金匮要略方论》方证心悟;三为仲景全书方证心悟。
涉及论文24篇。
第五章经方关系。
本章探讨了用好经方的“十六大关系”,即经方与原文、治法、辨病、辨证、主症、剂量、剂型、炮制、煎法、服法、禁忌、护理、预后、时方、现代药理研究、西医西药等16个方面的关系。
这十六大关系与第一章内容虽有少数重复,但各有侧重点。
最后通过一个自治案例,将临床应用经方涉及到的十六大关系融会贯通,把理论与实践、学与用结合起来。
第六章经方医案。
此乃笔者数十年来临床应用经方的部分医案,分门别类,分为六节,即外感热病案、疑难杂病案、危急重症案、诊治得失案、小方治验案及医案讨论举例。
本章开头与每节之前都有相关理论探讨。
第七章经方方歌。
记忆中医方剂最好的方法就是背诵方歌。
笔者把常用经方95首编成了歌诀。
每首方歌包括了方药组成、原文剂量、主要脉证、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相关方证等6个方面的某几个要点。
第八章经方养生。
经方是治病的,也能养生吗?回答是肯定的:能。
本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经方养生的具体内容。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是养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帮助人体抗病之本能“除暴安良”亦是养生。
第九章经方发挥。
汉代之后,历代医家在经方的基础上创制的时方浩如烟海,难以计数。
对此应抓住经方这条主线及历代医家的发挥应用,起到提纲挈领,触类旁通之效果。
本章对经方的发挥应用以小柴胡汤方与法为例,其它主方大法可举一反三也。
以上九章在体例与内容上的创新点,详见“绪言”。
需要说明,我的研究生、本教研室青年教师班光国对本书作了许多协助工作及全面校对,我的三个已走上临床工作的研究生范秉均、李留建、朱小静亦参加了本书的校对工作。
我上大学时的授业恩师、毕业后共同从事临床工作与教学工作的赵玉庸教授(本校原中西医结合学院院长、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郭忠印教授(本校原河北中医学院中医系主任、《伤寒论》教研室主任)为本书写了序文。
师生之情,永志不忘。
本书敬请国医大师路老题词,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吕志杰2011年12月目录国医大师题词授业恩师序文编写说明缘起——我学习与研究经典、经方之路绪言——经方新论之“新”第一章经方概论一、经方的概念二、经方的命名三、经方的统计四、经方的药物五、经方的炮制六、经方的配伍七、经方的加减八、经方的剂量九、经方的煎法十、经方的服法十一、经方的剂型十二、经方的治法附:针灸疗法一、针刺法二、灸法第二章经方类解一、桂枝汤类—调和营卫发汗剂二、麻黄汤类—发汗解表祛邪剂三、瓜蒂散、栀子豉汤类—吐剂四、承气汤、十枣汤类—泻下逐水剂五、下瘀血汤类—活血消癥剂六、柴胡汤类—和解剂七、白虎汤、黄芩汤类—清热剂八、四逆汤类—回阳温阳剂九、理中汤、建中汤类—温中补虚剂十、百合地黄汤类—养阴清热剂十一、肾气丸类—补肾剂十二、泻心汤类—消痞剂十三、五苓散类—利水剂十四、小半夏汤类—化痰止呕剂十五、栝蒌薤白白酒汤类—宽胸通阳剂十六、橘枳姜汤类—理气剂十七、当归芍药散类—和血剂十八、大乌头煎类—止痛剂十九、茵陈蒿汤类—退黄剂二十、其它类方剂(一)表里兼治类方剂(二)寒热补泻并用类方剂(三)止血类方剂(四)治痈排脓类方剂(五)固涩类方剂(六)其他内服杂疗方剂(七)外用方剂第三章方证鉴别第四章方证心悟第一节《伤寒论》方证心悟一、《伤寒论》“寒”字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论二、论外感病中的典型证候、过渡证候与混杂证候三、桂枝汤以“调”为主论四、桂枝汤及仲景全书方后注提要五、第26、27条证治属温病论六、大柴胡汤证是少阳腑证辨七、阳明病急下三证与少阴病急下三证辨八、古今医家对“三承气汤”的变通应用概要九、四逆汤及其类方治急症运用述要十、干姜附子汤证“昼日烦躁”新解十一、应重视方后注饮粥食疗法十二、“损谷则愈”本义与发挥第二节《金匮要略方论》方证心悟一、中风证治良方求索二、脉象辨疑开发良方三、心痛特点救急方法四、一个条文两个阶段证治论五、“心气不足”治用泻心汤心悟六、小建中汤证为脾虚营弱辨七、从《金匮》证治谈肾气丸制方本义八、大建中汤证是阳虚寒盛虫动辨九、中药处方“十八反”刍议第三节仲景全书方证心悟一、读“方证相对论”感悟二、用好经方的三个境界三、经方剂量现代应用考究第五章经方关系一、经方与原文的关系二、经方与治法的关系三、经方与辨病的关系四、经方与辨证的关系五、经方与主症的关系六、经方与剂量的关系七、经方与剂型的关系八、经方与炮制的关系九、经方与煎法的关系十、经方与服法的关系十一、经方与禁忌的关系十二、经方与护理的关系十三、经方与预后的关系十四、经方与时方的关系十五、经方与现代药理研究的关系十六、经方与西医西药的关系第六章经方医案第一节外感热病案第二节疑难杂病案一、心、肺、肝、脾、肾五脏病治例二、胆、胃、大小肠、三焦、膀胱六腑病治例三、气、血、水病及五官、妇人病治例第三节危急重症案第四节诊治得失案第五节小方治验案第六节医案讨论举例第七章经方方歌第八章经方养生一、经方治病,该用善用,就是养生二、经方治病,恰到好处,就是养生三、防病治病是人的本能,帮助本能就是养生第九章经方发挥一、原著中小柴胡汤类方证治述要二、后世医家对小柴胡汤的发挥应用三、小柴胡汤方与法本义及发挥应用求索结语附录:主要论文题录后记——我心目中的导师缘起——我学习与研究经典、经方之路秦汉时期的中医药学经典著作,为中医之根,乃古圣先贤智慧的结晶。
后世医家,从晋唐至明清乃至现代,凡有所成就者,无不寻根求源,传承经典,增长智慧,再以自己的智慧发展中医,创新理论,成就伟业!我从学习经典到研究经典,已经度过了三十多个春秋。
下面,把自己的经历作个简要回顾。
一、我是如何走上中医之路的我生在名医辈出之燕赵大地的农村。
司马迁《扁鹊传》:“扁鹊者,渤海郡郑(鄚)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