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保理金融创新与法律实务》读后感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3
金融机构法律实务心得通过本学期金融机构法律实务课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
收获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我对金融行业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之前,我对各个金融行业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书本、法条或自己的想象当中,通过课上各位老师对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发展史的详细讲述,金融机构这个词汇才在我心中落下了根,有了轮廓、有了实实在在的内容。
了解一个行业首先应当了解这个行业的发展,在发展中找到前进的动力、前进的方向和可以继续前进的点,同时也可以通过类比类推提前发现问题,从而采取预防措施。
这便是历史存在的价值。
如果说法律基础是胜任一个公司法务、合规的基础,那么熟悉一个金融企业、金融行业的文化和业务流程则是一名法务人员成长的关键。
课上老师们对各个金融机构业务流程的讲解使我对金融业务法务合规产生了更加强烈的向往。
老师们讲述的他们的亲身经历与体会对我近期找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使我在和HR交流时有了更多的话题材料,也自信了很多。
当被问到金融专业问题时,有时候会想起课堂上老师讲过的案例和体会,由此为出发点和HR进行交流,面试结束后特别开心,在此特别感谢各位老师带给我们的金融实务知识。
其次,我对金融法律实务中存在的法律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法律的精髓在于法律关系。
如当下火热的基金、期货、信托、互联网金融等,这些金融实务当中所蕴含的法律关系值得我们去细细研究、细细品味。
陈芳律师在讲述基金法务时着重讲述了基金当中的法律关系,使我有很深的感触,产生并慢慢养成了积极并善于分析法律关系的思维与视角。
当下金融机构更加偏重于服务,金融消费者便是金融机构利益的最大来源。
因此,在金融机构实践中既要注重自身的利益,履行好自身的义务,同时更要注重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利益,这便是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鉴于金融机构在实践当中较为强势,相较于金融消费者具有更全面、更深刻的法律知识、风控手段,法律规范在保障金融行业稳定发展的同时一般会对金融消费者给予更加偏向性的保护。
关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权益保护的法律思考引言金融创新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动力,是提升我国金融业服务水平的关键,更是增强我国金融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服务效率和质量显著提高。
但由于金融创新效果通常体现在为客户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上,而银行客户往往又表现出对象不特定、数量众多、层次复杂等特点,使得有关创新不可避免地带有透明度相对较高、市场扩散迅速等特性,因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凝聚着大量成本投入和智慧结晶的金融创新就很容易遭受被模仿、复制或被侵害,加上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法律保护和救济渠道亦相对有限,导致很容易对创新银行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并打击其创新的积极性。
因此,如何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已成为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
银行金融创新法律保护的渠道及其难点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商业银行对其金融创新进行保护的法律渠道及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商标权保护将金融创新进行商标注册并进行品牌化,是当前比较常见的法律保护方法。
一个醒目且具有个性的商标不仅可以将创新主体与其竞争对手区别开来,也可以彰显其创新服务特点,达到差异化品牌营销的良好效果。
但这种方法仅仅对创新提供了形式意义上的法律保护(也即只保护其名称和品牌商标),并不能有效阻止竞争对手复制和模仿其创新的实质内容,因而其保护力度较为有限。
专利权保护《专利法》保护的专利包括发明创造,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金融业传统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硬件设施(如点钞机、保险箱、运钞车等)上,但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迅速发展,以商业方法为核心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也开始纳入专利保护范畴。
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已开始受理金融方法的专利申请,我国亦曾有放开此类专利申请的趋势。
虽然专利保护可以对权利人提供垄断性保护,但对于金融方法的保护仍然存在法律依据不足的缺陷,而且外资银行前期成功抢注有关专利的做法亦容易对国内商业银行造成不利。
金融法心得体会500字金融法是指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交易等进行规范和管理的法律体系。
通过学习金融法这门课程,我对金融法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金融法的存在是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金融市场是现代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金融法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
金融市场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个经济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因此,金融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至关重要。
其次,金融法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对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金融法的规定和管理,可以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资本充足度、风险管理等进行监管,防止金融机构出现系统性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再次,金融法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金融法不仅涉及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领域,也涵盖了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等新兴金融业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金融法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确保金融行为的规范和有序进行。
此外,学习金融法还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金融法的国际化趋势。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市场已经超越国家边界,成为国际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面对跨境金融活动和国际金融交易时,金融法需要与国际接轨,建立起相应的国际合作机制和规则。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和互惠互利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应对金融风险和挑战,并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最后,学习金融法也让我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金融从业人员或者金融市场参与者,我们必须遵守金融法的规定和要求,保持诚信经营,规范自身行为,以避免违法违规行为对金融市场的不良影响。
只有通过共同遵守金融法规,才能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和有序运行。
综上所述,金融法作为保护金融市场稳定和安全的法律体系,在金融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金融法,我了解到金融法的重要性和广泛适用性,认识到金融法的国际化趋势,同时也明确了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国际金融实务课程感想摘要:1.引言2.国际金融实务课程的主要内容3.课程学习的感悟4.课程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影响5.课程中值得改进的地方6.结语正文:作为一名热衷于金融领域的学生,我有幸参加了国际金融实务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我对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对这门课程的感悟以及它对我未来职业发展的影响。
国际金融实务课程涵盖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各个方面,包括外汇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品市场等。
课程内容既有理论知识,如汇率、利率、风险管理等,也有实际操作,如外汇交易、投资组合管理等。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各种金融工具的运作原理以及如何运用它们进行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
在课程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教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让我们亲身体验到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和风险。
同时,课程还邀请了业界专家进行讲座,分享了他们的实战经验和心得。
这使得我们对国际金融行业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也为我们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课程对我的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我对金融市场的研究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未来有望在金融机构、跨国公司等领域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
其次,课程中所学的实际操作技能使我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有助于在求职过程中脱颖而出。
最后,课程中培养的分析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将对我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虽然课程整体上非常实用,但仍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例如,课程内容可以进一步拓展,涵盖更多新兴市场和国际金融监管的最新动态。
此外,课程安排可以更加灵活,以便让更多同学有机会参与实际操作和实习项目。
总之,国际金融实务课程为我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门课程,我对国际金融市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
金融与创新心得体会一、金融市场“经济学只能解决一个经济实体的问题;博弈论阐述了两个经济实体之间的合作或对抗的机制;而金融学则解决三个或多个经济实体之间利益分配的问题。
”可见在金融市场活动中,我们要遵守另一套游戏规则。
首先看看金融市场有何与众不同吧。
在实物交易的商品市场上,一物品最后的价格是由双方的供求关系所决定。
而在金融市场上,资产的价值却是由投资人对资产的预期所决定的;实物交易市场上传递的是买卖双方关于商品的供求消息,这能帮助人们更好的满足自身的需求,而金融市场上传递的是关于资产自身价值的信息,这能帮助人们对资产进行更准确的预期。
由此看来,预期在金融市场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它决定了金融市场上所有的资产的价格。
这里就引入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有效金融市场”,因为它能直接影响人们的预期。
这是一个理想的概念,在这种市场上,关于项金融资产的相关确切信息,能够“有效地”、“及时地”、“普遍地”传递给每一个投资人,帮助投资人建立或修正原先的预期,而这些变化最终会体现到资产的价格上去。
在这种市场上是无套利均衡的,可是之前就说过这是一个理想但不现实的概念。
换而言之,就是现实的金融市场是不均衡的,有利可图的。
当然这也正是如此多的人在金融市场上奋斗的原因。
金融市场上的这套游戏规则影响了金融市场上的各个方面。
比如资产资本定价,人们加入了预期收益和风险,这都反映了人们对资产的预期;投资人的理性被认为与投资收益无关,这是因为预期并不是由理性决定的;M&M定理认为公司价值是由资产的盈利能力决定,而不是股本结构和融资方式决定,因为真正影响人们对公司定价的是公司的盈利能力。
在《金融工程学》书中,还有这么一句话我认为也是金融市场规则的一部分“两项具有相同的无法消除的风险的资产应该给投资人带来相同的收益,也因此应该具有相同的价格”。
在这个规则下,无风险套利被避免了。
人们对收益和风险的预期对资产价格的影响便统一了起来。
金融市场有货币资金融通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功能、风险分散功能、经济调节功能、综合反映功能。
国际贸易实务读后感英文回答:The textbook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ractice"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involved in conducting business across borders. This insightful text explores various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rom market entry strategies to cultural considerations, legal frameworks,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The book's primary strength lies in its systematic approach to the topic. It begins by laying out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troducing concepts such as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It then delves into practical aspects, including market research,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channels.Moreover, the textbook places significant emphasis onthe role of culture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t discusses how cultural factors can influence consumer behavior, negotiation styles, and business etiquette. This comprehensive approach provides readers with a well-rounded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volved in operating in a global market.Furthermor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ractice" includes numerous case studies and real-world examples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concepts. These examples help readers grasp th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oretical frameworks and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how businesses navigate the complexiti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中文回答:《国际贸易实务》这本教科书全面概述了跨境开展业务的基本原理和实践。
《国际保理金融创新与法律实务》读后感《国际保理—金融创新与法律实务》读后感《国际保理—金融创新与法律实务》这本书的作者黄斌从保理的概念、起源、发展以及法律性质等着手,通过国际保理的综合法律环境、运行模式以及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来阐述了国际保理业务中应收账款债权转让的法律问题和主要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一、国际保理业务(一)国际保理业务的概念国际保理业务是保付代理的简称, 英文为factoring。
系指卖方与保理商间存在一种契约关系。
根据该契约,卖方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与买方(债务人)订立的货物销售/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帐款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为其提供下列服务中的至少两项:贸易融资、销售分户账管理、应收帐款的催收、信用风险控制与坏账担保。
(二)国际保理业务流程流程1:额度申请与核准(1)出口商寻找有合作前途的进口商(2)出口商向出口保理商提出做保理的需求并要求为进口商核准信用额度(3)出口保理商要求进口保理商对进口商进行信用评估(4)如进口商信用良好,进口保理商将为其核准信用额度流程2:出单与融资(5)如果进口商同意购买出口商的商品或服务,出口商开始供货,并将附有转让条款的发票寄送进口商(6)出口商将发票副本交出口保理商(7)出口保理商通知进口保理商有关发票详情(8)如出口商有融资需求,出口保理商付给出口商不超过发票金额的80%的融资款流程3:催收与结算(9)进口保理商于发票到期日前若干天开始向进口商催收(10)进口商于发票到期日向进口保理商付款(11)进口保理商将款项付出口保理商,如果进口商在发票到期日90天后仍未付款, 进口保理商做担保付款(12)出口保理商扣除融资本息(如有)及费用,将余额付出口商二、应收账款转让的法律问题在上市公司的年报中,许多企业都沉淀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坏账、呆账一直是企业管理层头痛的问题,应收账款保理的运用,可以为企业融通资金、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减少企业的风险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供新思路。
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经验教训与启示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金融风险管理成为各国金融体系中重要的一环。
借鉴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经验教训和启示,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金融体系中的风险因素是多样的。
经济周期的波动、金融市场的波动、产业结构的调整等都可能带来金融风险。
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一方面,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同时进行风险管理。
只有全面了解风险来源和形成机制,才能有效地应对未来的金融风险。
其次,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经验表明,监管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监管应该以保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为宗旨,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防止金融市场的过度波动。
同时,监管部门应该具备独立性和权威性,能够及时发现和化解系统性风险。
在这个过程中,公开透明的监管机制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监管的效果。
第三,风险管理需要依靠科技手段的支持。
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科技已经成为金融风险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预测金融风险,提升风险管理的精确度和效力。
同时,科技手段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透明度,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此外,在金融风险管理中,国际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金融体系之间相互联系,金融风险更容易跨国传导。
国际合作可以通过信息共享、政策协调等方式来提高对跨国金融风险的应对能力。
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普遍意识到跨国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加强了合作和交流,为防范未来的金融风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最后,金融风险管理的经验也告诉我们,风险不能完全消除,我们需要接受风险并适应它。
金融风险总是伴随着金融行业发展的,我们不能因为害怕风险而停止金融活动。
相反,我们应该积极寻求适应风险的方式和方法,通过合理的风险配置和多元化投资来减少风险。
而金融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应该是找到一种平衡,既保障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又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金融支持。
国际保理滨江学院课程论⽂题⽬国际保理的法理分析及风险防范课程货币银⾏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姓名唐纪玲学号20122330027任课教师邹⽂燕⼆O⼀三年⼗⼆⽉三⼗⽇国际保理的法理分析及风险防范唐纪玲南京信息⼯程⼤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南京 210044摘要: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全球经济⼀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际买⽅市场的形成,价格、原材料成本等因素在世界范围内趋同,差别不⼤,⽽要想在国际贸易中取得对竞争对⼿的优势,就应当在其他⽅⾯作出努⼒,这也是国际保理在最近⼗⼏年在国际贸易结算领域盛⾏的原因,特别在欧美发达国家;但在我国,国际保理这⼀⽀付⽅式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我国是国际贸易⼤国,贸易总额在世界居于前列,特别是东南沿海省份,出⼝导向性企业的数⽬众多,所⾯临的应收账款收取风险也就较⼤,⽽在此情形下国际保理却未完全发展起来,究其原因就在于对国际保理法律基础认识不清,对在国际保理交易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法律问题不够明晰,从⽽在法律风险防范问题上做不到位。
[关键词] 国际保理应收账款转让权利冲突风险防范第⼀节.国际保理概述⼀.保理的国际发展历史1.保理的历史演进保理业务到今天,已经是处于上升状态,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
但在此之前,保理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为了更好的把握保理的实质及其发展渊源,在此对保理的两个重要历史发展阶段介绍⼀下。
⾸先是原始保理阶段,虽然也称之为保理,但并⾮现代意义上的保理。
此阶段可追溯到⼏千年前的巴⽐伦时代,⽽保理的概念的出现直到三千多年前才出现,当时的欧洲商⼈委托其他⼈代表⾃⼰办事情,这些⼈被称为“佣⾦代理⼈”,后来被称为“代理商(facteur)”,从字⾯意义上讲就是代表另⼀个⼈做事情的⼈。
现代意义上的“保理”概念就是从此处⼀步⼀步发展⽽来的,但其实质内容是不尽相同的,这种商务代理制就是原始保理的起源。
随着贸易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其宗主国英国向其⼤量输出商品的原因,商务代理制在⼗六世纪的美国逐渐繁荣起来;同时⼜因为交通的不便和信息沟通不畅,出⼝商便在美国当地寻找代理商,并由其代为销售货物;进⼊⼯业⾰命时期,两岸信息沟通仍然没有实质性突破,为了更好的处理出⼝商与客户间的关系,出⼝商所委派的代表到美国从事与雇佣代理商类似的事情,当时称之为“factor”;随着时间的推移,货物销售量的增多,被委派的代表资⾦实⼒不断增强,他们与出⼝商之间的关系有所转变,由纯粹的代理商,演变为代理商兼债权⼈,并以出⼝商所要销售的货物作为债权债务的担保。
金融科技的法律创新与监管心得体会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金融科技(FinTech)已经成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科技的出现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也对传统金融行业的运作方式和法律监管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作为从业人员,我在与金融科技相关的法律创新与监管工作中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分享给大家。
首先,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金融行业的法律监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传统金融行业的监管框架往往是针对传统金融机构和业务而设计的,无法完全适应金融科技的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以适应金融科技的快速变革。
其次,创新是金融科技发展的基石,也是法律创新的核心。
金融科技新业务模式的出现往往涉及到现有法律框架的适用性问题。
尤其对于一些前沿技术,传统法律框架无法给予明确的规定。
因此,我们需要大胆创新,通过修订现有法律或者制定新的法律,以促进金融科技的持续发展。
再次,法律监管与科技创新需要紧密合作。
金融科技的发展对于监管部门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机遇。
监管部门不仅需要及时了解金融科技的发展动态,还应积极主动地与科技公司进行合作,共同探索金融科技的法律监管模式。
只有通过紧密的合作,才能确保监管的有效性和科技创新的发展。
最后,金融科技的法律创新需要全球合作。
金融科技的发展是跨国的,很多金融科技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法律创新与监管也需要跨国合作。
国际合作可以促进金融科技的良性发展,避免单一国家的法律漏洞被利用。
因此,建立跨国的法律合作机制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给传统金融行业的法律创新与监管带来了许多挑战,但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机遇。
我们应该勇于创新,不断优化法律框架和监管模式,以适应金融科技的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金融科技的全球发展。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金融科技的挑战,促进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
国际金融实务心得体会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的日渐发达,越来越多的公司和机构需要了解和掌握国际金融实务,以更好地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和机遇。
我作为一名从业人员,有幸参加了相关的培训和学习,对于国际金融实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国际金融实务的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这包括了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汇率和汇率风险管理、贸易融资和信用证、国际结算和支付等方面的知识。
在我接触到这些知识的时候,感到自己的眼界被拓宽了。
尤其是对于国际金融市场和汇率方面的了解,我感到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国际贸易中的汇率风险带来的影响。
其次,国际金融实务需要注意风险管理。
随着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复杂性增加,对于风险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我们需要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种类,以及如何进行预测和应对。
在这方面,我更加关注的是汇率风险的管理。
我们需要了解汇率的波动性,以及如何进行汇率风险的防范和对冲。
例如,可以采取不同的汇率政策,如固定汇率、浮动汇率或者混合汇率政策等,来适应不同的市场环境和需求。
同时,也需要掌握相关的金融工具,如外汇期权、远期汇率协议、货币互换合同等,来进行汇率风险的对冲和保险。
第三,国际金融实务需要灵活应变和拥有全局思维。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觉和敏锐,对于市场变化和政策调整做出及时的反应和调整。
我们需要关注全球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法律和商业惯例,以适应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和机遇。
最后,我认为国际金融实务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进行不断地提升和积累经验。
我们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了解最新的市场趋势和政策规定,以及汲取行业先进的经验和成功案例。
同时,也需要通过实践来应用所学知识,并反思不足之处,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
总之,国际金融实务的学习和掌握是必要的,对于从业人员而言更是必须的。
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和机构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和机遇,也是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和竞争力的关键。
希望我们能够不断学习和进步,为国际金融实务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金融法学习心得-金融心得体会概述近年来,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金融法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作为刚刚步入金融领域的法律学子,我怀着对这一专业的浓厚兴趣,选择了深入研究和研究新金融法。
通过研究,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体会。
研究心得1. 完善法律知识体系研究新金融法的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了构建完善的法律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法理和法规,才能更好地理解金融法的前因后果,针对不同情况作出正确的法律判断。
因此,我在研究过程中注重通过系统的研究和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法律知识体系。
2. 关注法律与实践结合金融法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注重通过参与实际案例的分析和模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与金融从业者的交流和参观实地金融机构,我更好地理解了金融法在实际运作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3. 敏锐把握法律变革趋势金融法领域一直在不断变革和发展,快速掌握法律变革趋势对于我们研究者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密切关注金融法领域的最新动态,我更加敏锐地把握到了金融立法的方向和重点。
这不仅有助于我更好地定位自己的研究方向,还能够为未来金融法的实践生涯提供指导和支持。
金融心得体会1. 法治意识的重要性金融活动中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和利益,只有依靠法治来约束和规范,才能够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公正。
因此,作为金融从业者,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法治意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并时刻关注和研究最新的金融法律动态。
2. 全面了解各类金融工具金融领域涉及的工具繁多,包括证券、银行、保险等多个方面。
研究金融法不仅需要对各类金融工具进行全面的了解,还要深入理解它们的法律规定和运作机制。
有了全面的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在金融从业中进行法律风险评估和合规管理。
3. 积极参与金融法律研究随着金融创新不断推进,金融法律也需要不断跟进和完善。
作为金融法研究者,我们应当积极参与金融法律研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方案,为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见解在国际贸易中,贸易结算需要生产适当贸易融资产品。
为了充分理解国际贸易融资的概念,首先需要明确国际结算交易的基本内容。
国际贸易融资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决定货物流动和资本流动之间关系的货物和服务。
国际贸易融资有三种方式:银行转账、存款和信用证。
因此,结算产品主要包括银行转账、出口仓库、信用证和出口协议。
在此过程中,开发了贸易融资产品,为客户提供进出口贸易服务的贸易结算和短期外汇联系服务。
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进口商和出口商指示企业根据国际贸易交易的具体融资方法提供必要的融资和信贷便利,以确保物流和现金流之间的关系得到协调。
一、国际贸易融资概述(一)国际贸易融资特点及发展趋势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贸易业务发展迅速,相关企业的国际贸易金融业务数量和体量也有所增加。
从目前企业业务的发展来看,即使是国际贸易金融的总量,贸易金融产品的总收入也比以前更加发达,利润支持也相对较好。
同时,国内企业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我国企业必须重视国际贸易金融产品的创新和风险管理,才能抢占市场份额,实现更大的发展。
企业应抓住机会,更加重视国际贸易融资的研究和创新[1]。
(二)我国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特点1.贸易融资产品的自我补偿当前,我国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机制是通过贸易现金流高度偿还的。
对于进口货物,进口商使用销售价格作为付款来源,出口商使用货物的应收款作为付款来源。
2.确保贸易融资产品的商品权利从目前产品的计费方式来看,信用证和押金是最重要的计费方式。
在结算过程中,企业要求进出口双方提供完整的交易基础,并有权审查提单和其他文件,从而严格控制所有权。
3.贸易融资产品的有效性总体而言,贸易金融产品的有效期相对较短,信贷速度明显高于普通贷款,通常为六个月。
4.贸易融资产品的回报率很高在国际贸易中,企业可以通过收取服务费、利息差、存款、外汇局等来盈利。
5.参与贸易融资产品对于国际贸易金融产品,基于进出口公司的实际运营,有明确的背景、完整的文件、完整的流程。
银行业金融创新的法律风险防范心得体会在银行业金融创新中,法律风险的防范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监管合规、风险评估、合同管理等方面探讨银行业金融创新的法律风险防范心得体会。
一、监管合规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必须在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下合规运营。
法律法规是银行业务运营的底线,违规行为可能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
银行应加强对金融监管法规的研究和理解,建立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
同时,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及时了解最新的监管要求,确保内部制度与监管要求保持一致。
通过有效的监管合规措施,可以降低法律风险的发生概率。
二、风险评估在进行金融创新时,银行应对相关风险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风险评估的重点是对法律风险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分析,定期对金融产品及服务的法律合规性进行检查,确保银行的金融创新活动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
三、合同管理银行业务中,合同是一种常见的法律文书,对于防范法律风险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金融创新中,银行需要与各类交易相对方签订合同,明确相关权利和义务,规范双方关系,并约定相应的风险分担和违约责任等事项。
银行应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合同的签署、审查、执行等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管理制度进行。
合同应具备明确的条款和合规要求,同时在合同中应涵盖相应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以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
四、信息安全在金融创新中,信息安全问题也是银行需要高度关注的法律风险之一。
银行在运营过程中所拥有的客户数据和交易信息,如果泄露或被滥用,将对客户和银行自身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银行应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内部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在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采取各项保密技术和控制措施,确保客户信息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五、合规风险应对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尽管银行采取了种种法律风险防范措施,但难免会面临某些法律风险。
小议国际保理的法律与改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扩大,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也愈发频繁地使用国际保理作为融资方式,从而加快了其营收和利润增长。
然而,国际保理的法律框架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仍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需要不断改善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融资和贸易发展。
一、国际保理的法律框架:国际商会(ICC)于1937年首创国际保理的概念,将国内保理应用到国际贸易中,以解决跨境交易中融资和风险问题。
这一概念随后被逐渐普及,在各国产生了相应的国内法和国际惯例,形成了一些规范和标准,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国际保理惯例》(URDG)、《国际商会保理实务手册》(ISBP)等,为国际保理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操作指导。
然而,目前国际保理的法律框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同国家之间法律制度的不同,导致的法律冲突和不确定性;不同证券化产品的出现,对于国际保理中的权利和义务的确立和实行提出了新的需求和压力等,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统一和适应国际化的法律框架。
二、国际保理的问题:1. 法律风险:由于涉及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国际保理往往面临着跨区域的法律冲突和不确定性,如货权转移、交付、保险等问题,需要对相关法律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保证合同和交易的稳定和可靠性。
2. 信用风险:在国际保理交易中,由于机构信用评级和信用背书的问题,买卖双方往往难以达成共识,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融资难度,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信用体系和评级标准,以规范和优化国际保理的信用环境。
3. 操作风险:国际保理的操作环节复杂,包括核算、核对、传递、记录等多个环节,缺乏统一和规范的操作标准和流程,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和漏洞,增加了交易的风险,因此需要制定标准的操作规范和流程,以提高操作效率和方便程度。
4. 税务风险: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交易中,存在着不同的税收制度和税种,如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国际保理交易在纳税方面要遵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合理规避税务风险,需要专业的税务顾问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协助。
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见解
一、引言
国际贸易融资是一种重要的金融技术,可以为跨国进行贸易活动提供
资金支持,对于解决贸易企业资金短缺和信贷约束等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国际贸易活动的加速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也在不断创新。
本文以
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为重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值得
研究的见解,以期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有助于提高贸易投资的效率和效
益等。
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创新的研究
(1)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创新的内容
融资结构创新是指对贸易融资的投放结构以及相关条款进行,以增强
贸易融资的有效性。
贸易融资抵押过程创新是指优化贸易融资抵押流程,
以提高贸易融资的效率。
权证贸易融资创新是指权证贸易融资的实施方式,加强贸易融资的安全性。
对国际保理运作中若干法律问题的思考作者:赵晓薇来源:《今日财富》2016年第02期摘要:国际保理作为一项集贸易融资、商业资信调查、应收账款管理及信用风险担保于一体的为进出口贸易提供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业务,已逐渐发展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一种新型方式。
由于该业务运行过程中能较好的解决赊销过程中出口商面临的资金占压与进口商业信用风险问题,因此在欧美、东南亚等国家非常流行。
目前,该业务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发展缓慢。
这就需要从国际保理的法律界定、运作方式、法律风险及防范等多方面展开思考,以解决我国国际保理中存在的诸多法律问题,促进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深入持久发展。
关键词:国际保理;应收账款;法律问题一、国际保理的法律界定国际保理(International Factoring)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国际贸易结算方式。
按照1998年5月加拿大渥太华签订的《国际保理公约》对保理的概念做出如下界定“保理是供应商通过与保理商订立保理合同,将他与客户订立货物销售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让与保理商” 。
二、国际保理业务运行中的法律风险在国际保理业务运作过程中,进口商完全是凭着自身的信用状况来获得保理商对其债务的担保,而出口保理商和进口保理商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两者面临着共同的法律风险。
所以,笔者认为对国际保理业务中的法律风险可以从保理商和出口商两个角度进行展开。
(一)从保理商角度看国际保理业务中的法律风险1.应收账款债权的法律风险第一,合法性风险。
在现实中,并不是供应商的各种销售的应收账款都是合法的,一旦出现合同欺诈等情形,就会损害保理商的债权。
第二,可转让性风险。
债权的可转让性是保理商开展保理业务的前提条件,由出口商将其对进口商的债权转让给保理商,如果保理商接受的债权不可转让,则无法实现有效索偿。
第三,债权转让中的权利抗辩风险。
根据债权让与的一般规则,债务人对抗原债权人的抗辩,亦可向新的债权人主张。
如果应收账款债权本身存在债务人的抗辩,如认为供应商的供货品质或交货时间与合同规定不符,或提出债务抵消要求,拒向进口保理商付款,保理商则可能遭受重大损失。
国际保理若干法律问题的思考摘要:国际保理是一项为进出口贸易提供综合性服务的新的金融业务。
其在我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且发展缓慢。
这就需要研究并解决我国国际保理中存在的诸多法律问题,对国际保理的法律规范体系进行开拓和创新,以满足国际保理在我国的运作,促进国际保理的发展。
关键词:国际保理应收账款债权让与法律问题一、国际保理的法律定义首先,作为一种法律关系,首先必须明确其主体,国际保理之所以被规制于国际经济法的调整范畴,也是因为其业务的国际性及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的独特作用,实践中,进出口商、进出口保理商基本上都是位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
因此,从法学角度定义国际保理,必须从主体上将国际保理法律关系主体定位于涉及跨国因素的进、出口商和保理商之上。
其次,国际保理产生的前提可以从法律规范中得到支持,要使国际保理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在法律规范上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约束,以明确各方参与人的权利和义务。
实践中,出口商寻求国际保理服务主要是基于特定的目的,如融资、风险规避或便利交易等,要实现其中某一方面的单一目的,可以有多种途径,但是,国际保理的特殊性就在于可以通过国际保理实现多方面的目的,国际保理功能的复合性决定了在法律规制上具有特殊性,这些功能的统一在于国际保理的法律基础,国际保理业务的运行就是围绕着这一基础展开的,对其进行法律规制也必须依此为前提。
第三,国际保理运作的法律形式是不同的合同安排,从实际运作上看,以双保理为例,一项国际保理业务是由三个合同即买卖双方之间的贸易合同、出口商和出口保理商之间的出口保理合同和进、出口保理商之间的委托代理合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交易行为,这些不同的合同在符合各自合同目标的前提下,又都是围绕着国际保理业务进行的,国际保理就是对这些合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行有效调整的一种自成一体的交易活动。
最后,国际保理的法律本质必须在定义中得到体现,法律本质所要解决的是从法律角度上讲“国际保理是什么”的问题,以上关于保理业务的多种定义方式都只反映出保理是一种支付结算手段、综合金融服务或金融工具,这些都还只是形式上的表现而非保理的本质,本文将在下面的论证中进一步揭示国际保理的法律本质—债权融资。
《国际保理—金融创新与法律实务》读后感《国际保理—金融创新与法律实务》这本书的作者黄斌从保理的概念、起源、发展以及法律性质等着手,通过国际保理的综合法律环境、运行模式以及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来阐述了国际保理业务中应收账款债权转让的法律问题和主要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一、国际保理业务
(一)国际保理业务的概念
国际保理业务是保付代理的简称, 英文为factoring。
系指卖方与保理商间存在一种契约关系。
根据该契约,卖方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与买方(债务人)订立的货物销售/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帐款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为其提供下列服务中的至少两项:贸易融资、销售分户账管理、应收帐款的催收、信用风险控制与坏账担保。
(二)国际保理业务流程
流程1:额度申请与核准
(1)出口商寻找有合作前途的进口商
(2)出口商向出口保理商提出做保理的需求并要求为进口商核准信用额度(3)出口保理商要求进口保理商对进口商进行信用评估
(4)如进口商信用良好,进口保理商将为其核准信用额度
流程2:出单与融资
(5)如果进口商同意购买出口商的商品或服务,出口商开始供货,并将附有转让条款的发票寄送进口商
(6)出口商将发票副本交出口保理商
(7)出口保理商通知进口保理商有关发票详情
(8)如出口商有融资需求,出口保理商付给出口商不超过发票金额的80%的融资款
流程3:催收与结算
(9)进口保理商于发票到期日前若干天开始向进口商催收
(10)进口商于发票到期日向进口保理商付款
(11)进口保理商将款项付出口保理商,如果进口商在发票到期日90天后仍未
付款, 进口保理商做担保付款
(12)出口保理商扣除融资本息(如有)及费用,将余额付出口商
二、应收账款转让的法律问题
在上市公司的年报中,许多企业都沉淀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坏账、呆账一直是企业管理层头痛的问题,应收账款保理的运用,可以为企业融通资金、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减少企业的风险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供新思路。
(一)保理业务中应收账款转让的法律性质
应收账款的实质是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的金钱债权,因此应收账款转让的性质为债权转让。
我国《合同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
可见,我国法律认可债权转让的法律效力。
根据《合同法》第七十九条、第八十条的规定,债权转让无需取得债务人同意,仅需通知债务人即可。
(二)保理商可以受让的应收账款债权
我国《合同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
根据该条所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仅限于三种情形:(1)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债权;(2)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所以,除以上三种以外的债权,保理商均可以受让。
本案中的债权不属于《合同法》规定的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债权。
(三)应收账款的受让与商务合同纠纷
对于保理业务,一种普遍的顾虑是保理商会不会因为买入商务合同的债权而导致自己卷入商务合同的纠纷。
其实,这种担心应该是不必要的。
首先,应收账款的买入其法律性质是债权的转让,而非债务的承担。
其次,保理商在买入应收账款债权时,都会在协议中要求卖方承诺其所转让的债权是“无任何瑕疵的债权”,即该债权应当是有效成立的、可以转让的、买方不可以主张任何抵销或提出任何不支付或减少支付货款的抗辩的债权。
三、保理业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一)低成本融资,加快资金周转。
一般来说,保理业务的成本要明显低于短期银行贷款的利息成本,银行只收取相应的手续费用。
而且如果企业使用得当,可以循环使用银行对企业的保理业务授信额度,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保理业务的融资功能。
尤其是对于那些客户实力较强,有良好信誉,而收款期限较长的企业作用尤为明显。
(二)增强销售能力。
由于销售商有进行保理业务的能力,会对采购商的付款期限作出较大让步,从而大大增加了销售合同成功签订的可能性,拓宽了企业的销售渠道。
(三)改善财务报表。
在无追索权的买断式保理方式下,企业可以在短期内大大降低应收账款的余额水平,加快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改善财务报表的资产管理比率指标。
保理业务的作用最重要的还是它的融资功能,其他两点在实务中,作用并不是很明显。
因为应收账款的保理,其实质上还是一种利用未到期应收账款这种流动资产作为抵押从而获得银行短期借款的一种融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