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101-2习题华北科技_高文蛟__爆破
- 格式:doc
- 大小:118.50 KB
- 文档页数:9
爆破安全技术复习一、名词解释1、爆炸:是指在适宜的条件下,某些物质发生急剧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其内部的能量瞬间释放,并借助系统内原有气体或爆炸后生成气体的迅速膨胀,对系统周围介质做功,使之发生冲击破坏效应的现象。
2、炸药的氧平衡:炸药中的含氧量能够把可燃元素完全氧化所需氧量之间的关系。
3、炸药的感度:炸药在外界起爆能作用下发生爆炸反应的难易程度。
4、加热感度(爆发点):是指炸药在规定时间内(5min )起爆所需加热的最低温度。
5、炸药摩擦感度:是指炸药在一定压力(表压50kg/cm 2)作用的击柱之间,通过固定摆锤(有1kg 和2kg 两种)在固定摆角(960)的实验条件下,击打击柱时的炸药爆炸频数,以百分数表示。
6、冲击波感度:是指被动炸药包和主动炸药包在惰性介质(空气、蜡等)作隔板的实验条件下,当主动药包爆炸时所激起的冲击波,经惰性介质隔板传入被动药包,并使被动药包发生爆炸频数为50%,此时的隔板厚度,单位为cm 。
7、危险感度:炸药对某种形式起爆能的感度过高,就会在生产、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造成危险的感度。
8、使用感度:用来起爆炸药的起爆能所呈现的感度。
9、殉爆距离:是指主爆药卷和从爆药卷被置于直径略大于药卷直径的半圆槽中,使两药卷的纵轴处于同一水平上且相距一段距离,当主爆药卷被8#雷管引爆后,所产生的空气冲击波足以使从爆药卷全爆的药卷间最大距离,单位为cm 。
10、爆容:是指每公斤炸药爆炸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条件下的体积数。
11、爆热:是指定量炸药在定容条件下爆炸时所释放出的热量。
12、爆温:是指炸药在爆炸瞬间放出的大量热量,给爆生产物加热,待达到热平衡后所能达到的温度。
13、爆压:是指爆轰结束后,爆生产物在炸药的原始体积内达到热平衡时流体的静压。
14、猛度:是指炸药爆炸瞬间爆轰波压力和冲能对装药邻近的介质产生局部压缩、破碎和击穿的能力。
15、爆力:指炸药爆炸后爆生气体产物膨胀做功的能力。
北京海淀区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关于饱和食盐水,说法正确的是()A.再加食盐不会发生溶解B.再加食盐不会发生结晶C.其中溶解速率等于结晶速率D.加水稀释不影响溶解平衡2、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1 mL pH=2某一元酸溶液加水稀释时,pH随溶液总体积的变化曲线,说明该酸是强酸B.图乙表示恒容密闭容器中其他条件相同时改变温度,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中n(CH3OH)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说明反应平衡常数KⅠ>KⅡC.图丙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lg c(H+)、-lg c(OH-)变化曲线,说明T1>T2D.图丁表示1 mol H2和0.5 mol O2反应生成1 mol H2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说明H2的燃烧热是241.8 kJ·mol-1 3、已知室温时,0.1mol·L-1某一元酸HA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溶液的pH=4B.此溶液中,HA约有0.1%发生电离C.加水稀释,HA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HA的电离平衡常数增大D.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倍4、“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实现零排放。
下列反应类型一定符合这一要求的是()(1)取代反应(2)加成反应(3)消去反应(4)水解反应(5)酯化反应(6)氧化反应A.(2) B.(1)(4) C.(3)(5) D.(2)(6)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的K a越小,则NaA的K h(水解常数)越小B.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C.反应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越易进行D.锅炉水垢可先用Na2CO3处理,再用盐酸去除6、以海水为电解质的Mg-AgCl电池在军事上可用作电动鱼雷的电源,其电池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AgCl+Mg=Mg2++2Ag+2Cl-。
北京一零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化学友情提示:1.本试卷分为Ⅰ卷、Ⅱ卷两部分,共25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I卷选择题请在智学网上直接作答,II卷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上,拍照上传。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O-16 Cl-35.5Ⅰ卷选择题(共42 分)本卷共21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2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以下各种装置工作时是由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是A B C D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氢氧燃料电池电解熔融NaCl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太阳能电池是光能转化为电能,故A不符合题意;B.风力发电是把风能转化为电能,故B不符合题意;C.氢氧燃料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符合题意;D.电解熔融NaCl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2.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 FeB. NH3C. H2OD. CaCO3【答案】D【解析】【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强电解质一般是强酸、强碱和活泼金属氧化物以及大部分盐,它们溶于水的部分或者熔融状态时,可以完全变成阴、阳离子,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据此进行判断。
【详解】A.Fe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不符合题意;B.氨气本身不能电离出阴阳离子,属于非电解质,氨气溶于水后,结合成NH3•H2O,能够电离出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C.H2O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即H2O⇌H++OH-,是弱电解质,故C不符合题意;D.CaCO3溶于水的部分或者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D符合题意;答案为D。
3.如图所示为锌铜原电池。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盐桥的作用是传导电子B. 外电路电流由铜片流向锌片C. 锌片上发生还原反应D. 铜片做正极,电极反应是:Cu-2e-= Cu2+【答案】B【解析】【分析】因为锌的金属性比铜强,所以锌片作负极,铜片作正极。
2021北京101中学高三(上)10月月考化 学友情提示:本试卷分为I 卷、Ⅱ卷两部分,共19个小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I-127 Pb-207 I 卷 选择题(共42分)1.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取得了很多世界瞩目的科技成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蛟龙号潜水器港珠澳大桥国产C919中国天眼A. 用到钛合金,22B. 用到的合金材C. 用到的氮化硅陶D. 传输信息用的光...A. 中子数为20的Cl 的核素:2017ClB. 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 由Na 和Cl 形成NaCl 的过程:D. SO 2氧化H 2S 生成单质硫:3. 下列关于各物质的所属类别及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的是 A. Ga 位于元素周期第IIIA 族 B. Ga 的原子半径比As 的大 C. AsH 3的热稳定性比PH 3的弱 D. H 3AsO 4的酸性比HNO 3的强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LCCl 4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B. 1 mol 14C 含有的中子数约为8×6.02×1023C. 1 mol NO 2和N 2O 4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氮原子数共约为3×6.02×1023D. 0.5mol/LNaCl 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为0.5×6.02×10236. CH4与Cl2生成CH3Cl的反应过程中,中间态物质的能量关系如下图所示(Ea表示活化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已知Cl•是由Cl2在光照条件下化学键断裂生成的,该过程可表示为:B. 相同条件下,Ea越大反应速率越慢C. 图中△H<0,其大小与Ea1、Ea2无关D. CH4转化为CH3Cl的过程中,所有C-H发生了断裂7. 某小组用如下装置探究SO2的性质。
北京市101中学2025届化学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工业上可由乙苯制苯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消去反应B.苯乙烯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上有6个吸收峰C.乙苯分子内所有原子共平面D.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乙苯和苯乙烯2、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 mL浓度为0.1 mol/L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 )A.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 mL时,c(NH4+)=c(CH3COO-)B.c(NH4+)/c(NH3·H2O)先增大再减小C.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D.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3、下列关于中和热测定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A.需要用到的仪器是酒精灯,烧杯,温度计,量筒,环形玻璃搅拌棒B.中和热测定可以是所有的酸和碱C.环形玻璃搅拌棒的搅拌方式是上下搅动D.实验所取NaOH物质的量稍大于HCl,会导致中和热的数值偏高4、已知:K sp(CuS)=6.0×10-36,K sp(ZnS)=3.0×10-25,K sp(PbS)=9.0×10-29。
在自然界中,闪锌矿(ZnS)和方铅矿(PbS)遇CuSO4溶液能转化成铜蓝(CuS)。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ZnS转化成铜蓝的离子方程式为ZnS(s)+Cu2+(aq) Zn2+(aq)+CuS(s)B.在水中的溶解度:S(ZnS)>S(PbS)>S(CuS)C.若溶液中c(Cu2+)=1×10-10mol·L-1,则S2-已完全转化成CuSD.在白色ZnS浊液中滴加Pb(NO3)2溶液,不会生成黑色沉淀(PbS)5、《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
一、选择题1.美国科学家用有机分子和球形笼状分子C60,首次制成了“纳米车”(如图所示),每辆“纳米车”是用一个有机分子和四个球形笼状分子“组装”而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可以直接用肉眼清晰地看到这种“纳米车”的运动B.“纳米车”的诞生,说明人类操纵分子的技术进入一个新阶段C.“纳米车”是一种分子晶体D.C60熔点比金刚石熔点高答案:B解析:A.根据图象我们只能看到每辆“纳米车”是用一个有机分子和四个球形笼状分子“组装”,由于其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因此不可能直接用肉眼清晰地看到这种“纳米车”的运动,A错误;B.“纳米车”的诞生,说明人类可以控制、操纵物质的分子,使操纵分子的技术进入一个新阶段,B正确;C.“纳米车”用一个有机分子和四个球形笼状分子“组装”而成,是微观离子,并非晶体,C 错误;D.C60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晶体,其分子之间以微弱的分子间作用力结合,故其熔点比金刚石熔点低,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
2.如图所示的盐可用于处理黑磷纳米材料,从而保护和控制其性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盐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sp3、sp2BF离子中含有配位键,配体为-FB.-4C.第一电离能:C<O<N14ND.1mol该盐的阳离子含有σ键的数目为A解析:A. 甲基中的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sp3,苯环中的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sp2,A项正确;BF是在BF3中B提供空轨道,-F提供孤对电子而形成的配位键,配体为-F,B项正B. -4确;C. 第一电离能在同一周期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变大,故第一电离:C<O<N,C项正确;D. 该盐阳离子中含有一个氮氮三键、一个氮碳键、苯环上有四个碳氢键、苯环上六个碳碳键、两个碳氧键、三个碳氢键,1 mol 该盐的阳离子含有σ键的数目为17mol,D项错误;答案选D。
3.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NH3B.HCl C.NaOH D.NaCl答案:C【分析】解析: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全部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则氨气、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
北京一零一中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物理(理科)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对得3分,错选该小题不得分)1、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若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而把它们的电荷量都变为原来的3倍,则两电荷间的库仑力将变为原来的()A.7倍 B.8倍 C.9倍 D.10倍2、如果在某电场中将×10-8C的正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10-3J的功,那么()A.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105VB.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10-10VC.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105VD.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10-10V3、将一根带电的金属棒靠近验电器小球时,验电器箔片由于带上正电荷而张开,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金属棒带负电B.金属棒带正电C.若金属棒与验电器小球接触,验电器箔片闭合D.若金属棒与验电器小球接触后再移走,验电器箔片闭合4、始终连接在电池两极上的平行板电容器,当两极板间的距离增加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电容器的电容变大B.电容器的带电量变小C.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大D.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5、电源电动势的大小反映的是A.电源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本领的大小B.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的大小C.电源单位时间内传送电荷量的多少D.电流做功的快慢6、有甲、乙两根材料不同,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金属丝,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甲金属丝的电阻率是乙金属丝电阻率的2倍.以下有关它们电阻值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根金属丝的电阻值相等B.甲金属丝的电阻值是乙金属丝电阻值的2倍C.乙金属丝的电阻值是甲金属丝电阻值的2倍D.甲金属丝的电阻值是乙金属丝电阻值的4倍7、甲、乙两个电阻的I—U图象如图所示,则()乙A .甲、乙的电阻值之比为63:B .甲、乙的电阻值之比为3223:C .甲、乙并联后总电阻的I —U 图象位于III 区D .甲、乙串联后总电阻的I —U 图象位于II 区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 、B 为相同的两个灯泡,当变阻器的滑动头向D 端滑动时( ) A . A 灯变亮,B 灯变暗 B . A 灯变暗,B 灯变亮 C . A 、B 灯均变亮 D . A 、B 灯均变暗9、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分别连接静电计两端,对电容器充电,使静电计指针张开某一角度,撤去电源后,只将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增大,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将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10、如图所示,虚线a 、b 、c 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实线为一带正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的电流表,需要并联一个Ω的电阻。
一、选择题1.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的是①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②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③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火箭燃料④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答案:C解析:①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是利用氢气燃烧提供能量为化学变化,故①正确;②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过程中是原子核内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的研究范畴,不是化学变化,故②错误;③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是燃料燃烧生成了新的物质,为化学变化,故③正确;④开采可燃冰(甲烷水合物),将其作为能源使用,燃烧过程中生成新的物质,为化学变化,故④正确;只有①③④正确,故答案为C。
2.化学与生活、技术密不可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天然气是高效清洁的化石燃料B.可利用离子反应处理水中的微量重金属元素C.油脂可以制取肥皂D.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生铁答案:D解析:A、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清洁的化石燃料,选项A正确;B、可利用离子反应处理水中的微量重金属元素,如用硫化钠沉淀铜离子生成硫化铜,选项B正确;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高级脂肪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选项C 正确;D、人类使用的合金的时间与冶炼技术有关,活泼性弱的金属容易冶炼,铁、铝比较活泼,难冶炼,铜活泼性较弱,容易冶炼,所以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铜合金(青铜),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3.下列关于化肥或农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施用农药时要注意安全以防中毒B.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应尽量多施用C.复合肥料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肥效高D.长期施用硫酸铵、硫酸钾会使土壤酸化、板结答案:B解析:A.因农药有毒,则施用农药时要注意安全,以防中毒,A正确;B.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但化肥应根据具体情况来使用,注意N、P、K 的合理搭配,不能多用,B错误;C.复合肥中含有至少N、P、K中的两种,所以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肥效高,C 正确;D.硫酸铵能使土壤酸化,且长期使用化肥,应使土壤板结,D正确;答案选B。
2025届北京市第101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2SO2+O22SO3是工业制硫酸的一步重要反应,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反应速率B.升高体系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C.减小SO2的浓度能加快反应的速率D.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SO2和O2能100%转化为SO3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请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作消毒剂B.为防止流感传染,可将教室门窗关闭后,用食醋熏蒸,进行消毒C.氯化钠是家庭常用的防腐剂,可用来腌制食品D.使用液化石油气不会造成厨房空气污染3、为了检验某Fe2+溶液是否变质,可向溶液中加入( )A.NaOH溶液B.铁片C.石蕊溶液D.KSCN溶液4、已知反应:①2C(s)+O2(g)=2CO(g);△H=-221kJ/mol②H+(aq)+OH-(aq)=H2O(1);△H=-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B.①的反应热为221kJC.1mol浓硫酸与足量稀NaOH溶液反应的反应热为57.3kJ/mol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5、实验室模拟工业漂白液(有效成分为NaClO)脱除废水中氨氮(NH3)的流程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①中采用蒸馏的方法精制粗盐水B.②中阳极的主要电极反应:4OH- - 4e- = 2H2O + O2↑C.③中制备漂白液的反应:Cl2 + OH- = Cl- + HClOD.②、③、④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6、某溶液X中仅可能含有K+、Na+、Fe2+、Fe3+、SO42-、CO32-、I-、Cl-中的一种或多种,且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同。
爆破安全技术复习一、名词解释1、爆炸:是指在适宜的条件下,某些物质发生急剧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其内部的能量瞬间释放,并借助系统内原有气体或爆炸后生成气体的迅速膨胀,对系统周围介质做功,使之发生冲击破坏效应的现象。
2、炸药:在一定外界条件下,能够发生快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生成大量气体产物,显示爆炸效应的化合物或混合物。
3、炸药的氧平衡:炸药中的含氧量能够把可燃元素完全氧化所需氧量之间的关系。
4、炸药的感度:炸药在外界起爆能作用下发生爆炸反应的难易程度。
5、加热感度(爆发点):是指炸药在规定时间内(5min)起爆所需加热的最低温度。
6、炸药摩擦感度:是指炸药在一定压力(表压50kg/cm2)作用的击柱之间,通过固定摆锤(有1kg和2kg两种)在固定摆角(960)的实验条件下,击打击柱时的炸药爆炸频数,以百分数表示。
7、冲击波感度:是指被动炸药包和主动炸药包在惰性介质(空气、蜡等)作隔板的实验条件下,当主动药包爆炸时所激起的冲击波,经惰性介质隔板传入被动药包,并使被动药包发生爆炸频数为50%,此时的隔板厚度,单位为cm。
8、危险感度:炸药对某种形式起爆能的感度过高,就会在生产、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造成危险的感度。
9、使用感度:用来起爆炸药的起爆能所呈现的感度。
10、殉爆:某处炸药爆炸时,通过在某种惰性介质中产生的冲击波,引起另一处炸药爆炸的现象。
11、殉爆距离:是指主爆药卷和从爆药卷被置于直径略大于药卷直径的半圆槽中,使两药卷的纵轴处于同一水平上且相距一段距离,当主爆药卷被8#雷管引爆后,所产生的空气冲击波足以使从爆药卷全爆的药卷间最大距离,单位为cm。
12、爆容:是指每公斤炸药爆炸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条件下的体积数。
13、爆热:是指定量炸药在定容条件下爆炸时所释放出的热量。
14、爆温:是指炸药在爆炸瞬间放出的大量热量,给爆生产物加热,待达到热平衡后所能达到的温度。
15、爆压:是指爆轰结束后,爆生产物在炸药的原始体积内达到热平衡时流体的静压。
16、爆速:指炸药爆炸后爆轰波在炸药药柱中的传播速度。
17、猛度:是指炸药爆炸瞬间爆轰波压力和冲能对装药邻近的介质产生局部压缩、破碎和击穿的能力。
18、爆力:指炸药爆炸后爆生气体产物膨胀做功的能力。
19、理想爆速:当药柱为理想封闭、爆轰产物不发生径向流动、炸药在冲击波波阵面后的反应区释放出的能量全部都用来支持冲击波传播时,所能达到最大的爆速。
20、间隙效应:混合炸药细长连续装药时,如果药柱与炮孔的孔壁间存在间隙,可能发生爆轰中断或爆轰转变为爆燃的现象。
21、最大安全电流:给电雷管通以恒定直流电,5min 内不致引爆雷管的电流最大值,又称工作电流。
22、最小发火电流:给电雷管通以恒定的直流电,能准确地引爆雷管的最小电流值。
23、爆破作用指数(n ): 是指爆破漏斗半径与最小抵抗线的比值,即:Wr n = 24、临界深度:当岩石条件、炸药条件一定时,炸药埋置深度达到一定深度后,炸药的爆破作用只限于岩体内部作用,此时炸药埋深的上限。
25、最佳深度:当岩石条件、炸药条件一定时,使炸药埋置深度逐渐减小,爆破漏斗体积达到最大时,炸药的埋置深度。
26、炮孔密集系数: 炮孔间距与炮孔排距或最小抵抗线之比,即:ba W a m == 27、刚性被筒炸药:以石膏、粘土、水泥等粘合物掺加一定量的消焰剂成型后制成的被筒,里面装入2号煤矿安全炸药所组成的被筒炸药。
28、被筒炸药:以含盐量较少但爆炸性能稳定安全性较低的炸药作药芯,外面复以消焰剂的被筒所组的炸药。
29、硐室爆破:将大量炸药集中装填于按设计开挖的药室中,达到一次起爆完成大量土石方开挖、抛填任务的爆破技术。
30、微差爆破:是指相邻炮孔或药包群之间,利用毫秒延期雷管或其他毫秒延期起爆装置,实现炮眼按预定顺序且起爆时间间隔为毫秒计的延期爆破方法。
31、光面爆破:就是沿开挖边界布置平行密集炮孔,采取不耦合装药或装填低威力炸药,在主爆区之后起爆,以形成平整轮廓面的爆破作业。
32、预裂爆破:是沿着设计轮廓线,打一排减小孔间距的平行炮孔,减小装药量,采用不耦合装药,在开挖区主爆破孔爆破前,将这些轮廓线上的炮孔首先起爆,沿设计轮廓线先形成平整的预裂缝的爆破技术。
33、拆除爆破:建筑物拆除控制爆破技术是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爆破于防护技术措施,达到预期爆破效果,将破坏范围、倒塌方向以及爆破危害等严格控制在规定的限度以内的一种控制爆破技术。
34、震动爆破安全距离:从震源到被保护物的距离应保证被保护物不遭到爆破振动作用破坏的这段距离。
35、炮烟熏人:放炮后由于通风时间不够或通风系统达不到要求,致使炮烟浓度较大或没有完全排干净,工人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而酿成事故。
二、填空题1、单体炸药的三个里程碑:第一代苦味酸,第二代梯恩梯,第三代黑索金2、爆炸现象可分为:物理爆炸,核爆炸,化学爆炸3、炸药爆炸三要素:1】放出大量热量;2】产生大量气体;3】能自动传播的高速反应过程。
4、炸药化学反应的基本形式:1】缓慢分解反应;2】燃烧反应;3】爆炸反应。
5、影响爆速的主要因素:1】装药直径;2】装药密度;3】装药外壳;4】炸药粒度;5】起爆冲能6、常用的起爆药:1】雷汞;2】氮化铅;3】二硝基重氮酚。
7、常用的工业起爆方法:1】导火索起爆法;2】电力起爆法;3】导爆索起爆法;4】导爆管起爆法。
8、爆破器材销毁的方法:1】爆炸发;2】焚烧法;3】溶解法;4】化学分解法。
9、单位炸药消耗量的确定方法:1】查表法;2】工程类比法;3】采用标准爆破漏斗试验法。
10、岩石爆破时的变形和破坏形态:1】弹性变形;2】碎化破坏;3】冲击破坏;4】空气冲爆炸。
11、拆除爆破的基本原理:1】钻爆理论;2】机构失稳原理;3】松动爆破原理。
12、实施控制爆破的关键:在于控制1】爆破规模;2】药包重量;3】炮孔位置的安排;4】安全防护措施13、烟囱拆除方案:1】定向倒塌;2】折叠式倒塌;3】原地倒塌。
14、房屋建筑物拆除方案:1】原地倒塌;2】定向倒塌;3】折叠式倒塌;4】向内折叠倒塌;15、诺贝尔发明的代拿买特,有易起爆、传爆稳定且爆炸威力高,迅速取代黑火药。
三、简答题1、炸药组成特点:1】炸药是能发生自身燃烧和爆炸反应的物质。
2】炸药是具有相对稳定的物质系统。
3】炸药的能量全部储存于分子结构中,也就是说炸药的分子要具有爆炸结构。
2、炸药爆炸机理:炸药在一定条件下之所以能够发生化学爆炸,是因为组成炸药的化学反应分子中包含比较活泼的氧化剂和可燃剂。
对一个化合物分子来说,氧化剂是指分子中的含氧基因,可燃剂是指分子中含碳、氢的基因。
这两种基因都是反应性很强的活性原子基因或原子分隔,但当炸药分子被外界能量活化时,分子运动速度增大,分子之间的碰撞增强,致使炸药分子破裂,释放出活性基因,因此它们之间相互发生化学反应,以热能形式释放出其内部的化学能,并借助迅速膨胀的气体产物,把能量传递给周围介质做功,这就是炸药的爆炸机理。
3、岩石的波阻抗及其物理意义:岩石的波阻抗是指岩石密度与纵波在该岩石中的传播速度的乘积。
使岩石介质产生单位质点运动速度所需要应力波的应力值,反映了应力波是岩石质点运动时,岩石阻止波能传播的能力。
4、单个药包的爆破作用:内部作用:当药包在无限制介质中爆炸时,它在岩体中激起的冲击波强度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因此它对岩体施加的作用也随之发生变化。
如果将爆破后的岩体剖开,药包的内部作用依岩体的破坏特性大致可分为压碎区、破裂区、和震动区三个区域。
外部作用:当球状药包的最小抵抗线小于临界抵抗线时,即药包不是在无限岩石中,而是在半无限岩石中爆炸时,它除了产生内部的破坏作用以外,还会在自由面处产生外部作用。
也就是说,爆破作用不仅发生在岩石内部,还将引起自由面附近岩体产生破碎松动或抛掷作用,形成爆破漏斗。
1】反射拉伸应力波造成自由面岩石片落;2】发射拉伸波促进了径向裂纹的延伸;3】自由面改变了岩石中的准静态应力场。
5、利文斯顿爆破漏斗理论:他认为炸药在岩体内爆炸时,传递给岩石能量的多少和速度的快慢取决于岩石性质、炸药性能、药包质量、炸药埋藏深度和起爆方式等因素。
在岩石性质一定的条件下,爆破能量的多少取决于炸药质量的多少,爆炸能量的释放速度与炸药起爆的速度密切相关。
6、不耦合装药对爆破效果的影响:1】降低了爆破作用在孔壁上的冲击压力峰值;2】间隔装药增加了应力波的作用时间。
3】增大了应力波的作用时间。
7、平巷掘进爆破工作面的炮眼如何进行分类?并说出各自的作用。
(1)炮眼分类:掏槽眼、辅助掏槽眼、崩落眼、周边眼、底眼。
(2)各自的作用:1)掏槽眼:提供新的自由面和补偿空间;2)辅助眼:进一步扩大槽腔和自由面;3)崩落眼:大面积的破碎岩石;4)周边眼:控制巷道的形状、大小和轮廓,使之符合设计要求,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损伤;5)底眼:抛出岩石和控制爆堆形状。
8、斜眼掏槽的优缺点:优点:1、适用于各种岩层并能获得较好的掏槽效果;2、所需掏槽眼数目较少,单位耗药量小于直眼掏槽;3、槽眼位置和倾角的精确度对掏槽效果的影响较小。
缺点:1、钻研方向难以掌握,要求钻眼工具有熟练的技术水平;2、炮眼深度受巷道的限制,尤其在小断面巷道中更为突出;3、全断面巷道爆破下岩石的抛掷距离较大,爆堆分散,容易损坏设备和支护,尤其是掏槽眼角度不对称时。
9、直眼掏槽的优缺点:优点:1、易于钻眼机械化和多台钻机同时作业;2、炮眼深度不受巷道断面限制,可以实现中深孔爆破。
当炮眼深度改变时,掏槽布置可不变,只需调整装药量即可;3、全断面爆破下岩石的抛掷距离较近、爆堆集中,不易崩坏井筒内的设备和支架。
缺点:1、需要较多的炮眼数目和较多的炸药;2、炮眼间距和平行度的误差对掏槽效果影响较大。
眼距是影响掏槽效果最敏感的参数,于最优眼距稍有偏离,可能就会出现掏槽失败。
眼过大,爆破后岩石仅产生塑性变形而出现“冲泡”现象。
因此,必须具备熟练的钻眼操作技术。
10、震动爆破的机理和操作要求:机理:通过一次放炮突然全部暴露媒体卸去外部压力诱导煤和瓦斯突出。
这样在工作面前放的媒体中形成了一定长度的泄压带,在泄压带内压力得到充分释放,瓦斯也相应的泄出,这对石门掘进时的安全是有利的。
如果震动爆破未能诱导突出,则强大的震动力可以使煤体破碎产生裂隙,也有助于消除围岩应力的不均衡状态,使应力缓和和瓦斯排放,对防治突出是有利的。
操作要求:1】采用震动爆破揭穿突出煤层前,必须编制专门设计,采取综合防治突出措施,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2】震动爆破必须采用铜脚线的毫秒雷管,雷管总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严禁跳段使用;3】采用档栏设施以降低震动爆破诱发突出的强度;4】震动爆破应一次全断面揭穿或揭开煤层;5】震动爆破必须所有炮眼一次起爆,崩开石门全断面的岩柱;6】采用震动爆破前要严格掌握煤层瓦斯压力,只有在煤层瓦斯力小于10个标准大气压时,才能采取震动爆破揭穿煤层;7】震动爆破只准一次装药,一次爆破,打眼与装药不准平行作业;8】煤和瓦斯突出以后的善后处理,要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