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及温病诊疗表解
- 格式:doc
- 大小:456.00 KB
- 文档页数:14
湿热论叶天士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温病大纲)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夹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邪在肺卫)3.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为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变。
(邪在肺卫)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邪入营血)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汉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汉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患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慌,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1.暑厥-暑热之邪闭塞清窍,出现神昏肢厥的病证2.疫喉痧-烂喉痧别名。
由温热时毒引起,具有发热,咽喉肿痛糜烂,肌肤丹痧密布等证候,多发于冬春二季,因其能互相传染,引起流行,所以名为疫喉痧。
3.中燥增液-为秋燥病的治疗大法之一。
秋燥中期,病多在中焦胃,此时胃阴为燥热之邪所伤,治宜滋养胃津,以胃主津液而居中焦,故曰“中燥增液”。
4.轻法频下-湿热积滞,胶粘滞着肠道,非一次重剂猛攻即能使病邪排尽,须轻剂连续攻下,因势利导,方如枳实导滞汤。
5浊邪害清:湿浊与热邪组合,湿热蕴积而上蒸,轻清的阳气被阻遏,以致孔窍壅塞,出现神识昏蒙、耳聋、鼻塞等症状。
6.上燥治气-为秋燥病初期的治疗大法。
秋燥初起必先犯肺,治宜轻宣肺燥,以肺主气而居上焦,治肺即是治气,故曰“上燥治气”。
7.透热转气:邪入营分治以清营泄热法,在清营药中加入轻清之品,使营分热邪透出气分而解。
8.逆传:心包、肺卫之邪热直接内陷心包,出现神昏谵语、舌蹇、肢厥等证候,这种传变形式是与肺卫之邪顺传阳明的病机相比较而言。
9.心中憺憺:是形容心慌心跳,并伴有空虚之感。
多见于温热病后期,是肾阴亏虚,阴不恋阳,心阳浮动,虚风旋扰的表现10.伏邪温病: 又称伏气温病,简称“伏邪”。
是指感邪后未实时发病,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的温病。
阴精不足的体质易患伏邪温病,即所谓:“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习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病发初期即显现出一派里热证候,若无外感引发,一般无表证。
以高热、烦燥、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内郁证候为主要表现。
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11.温疫: 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可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12分消走泄:是指针对病在上、中、下三焦气机郁滞、痰湿内阻的病机特点,用辛开苦泄之品宣展气机,清化三焦气分痰热或湿热的治疗方法,适用于邪留三焦,气化失司,所致痰热、湿浊阻遏的证候。
代表方如温胆汤加减,或以叶天士所说的杏、朴、苓之类为基本药。
13新感温病:简称“新感”,是指感受当令病邪实时而发的一类温病。
一、名词解释1. 逆传心包逆传心包,是温热病的发展规律,“逆传”是与“顺传”相对而言。
温热病由浅入深,顺传则传入中焦阳明气分,若不顺传中焦而是直接传入上焦心包营分,不顺传则为逆传。
因其直逼心主,病势凶险,是为逆证,故称为逆传。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72-373)2. 辛凉轻剂是治疗温热病卫分证的组方原则。
邪在卫分,选用辛散、凉轻、轻扬的药物组成方剂,以清透在表之温热邪气,使其外达而病解,故又称辛凉轻解法。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80)3. 两阳相劫温热病是外感风热邪气为患,风邪与热邪二者均为阳邪,故称为“两阳”。
风邪与热邪相摶结,则化燥而劫夺耗伤津液,使通过气化作用而敷布周身,主司人体濡润作用的津液亏损,不能上荣头面清窍。
出现口、鼻、唇、咽、舌诸官窍干燥的见症,故称为“两阳相劫”。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81)4. 浊邪害清外感湿热邪气,湿为阴邪,秽浊黏腻,故称为“浊邪”。
热为阳邪,蒸腾开泄,湿热郁蒸,上蒙清窍,遏阻清阳,则出现头重痛如裹,昏瞀,眩晕,鼻塞,耳聋等清窍壅塞不利的见证,故称为“浊邪害清”。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81-382)5. 战汗战汗,一般发生在气分证第六、七日左右,“战”字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战汗的病机是邪气盛而正气不衰,正邪相峙,激烈交争而战;一是指战汗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周身战慄,甚至四肢厥冷,脉沉伏不出。
寒战过后,继则全身大汗,故称战汗。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90)6. 分消走泄“分消”,是指用祛除湿热邪气的药物,使三焦湿热分道而消。
“走泄”,是指用流动、行气之品以宣畅气机,气行则湿走,从而达到行气化湿,宣泄湿热的目的。
所谓分消走泄,即指用祛除三焦湿热,理气行滞的药物,以行气祛湿,从而使留滞三焦气分的湿热邪气分道而消,得以宣泄。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94)7.透热转气透热转气,是温热病营分证的治法。
是指在清营养阴的同时,配入清泄气热,宣畅气机之品,开通门径,给营分热邪以出路,使营分热邪外达,透转气分而解。
景源温病的主要治法温病的主要治法,是指各种温病所出觋的各种主要证候的具体治疗方法,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十类。
1.解表法解表法,是祛除表邪,解除表证的治疗方法,它具有宣通腠理,:疏通气机,使邪气外达的作用,笼统地说,解表法属于“八法”中的汗法。
但是温病的解表与伤寒不同,治疗伤寒病用辛温解表法发汗散寒,当然属于汗法.而温病的解表法并不都是指发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邪气导致的病种不同,采用的解表法也不一样,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疏风透热法疏风透热法,是用轻扬宣透的药物组成辛凉解表之剂,就是叶天士所说的“辛凉轻剂”这种方剂具有味辛、性凉,质地轻的特性,能够疏散风热,使风热邪气向外透而解除表邪,适用于风温病初起,风热邪气侵袭肺卫,导致卫外失司的证候。
临床表现是: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代表方剂如银翘散。
(2)解表清暑法解表清暑法,是用解表散寒、清暑化湿的药物组成方剂.以外散表寒,祛暑湿的治法,适用于夏季外感寒邪,但体又蕴有暑湿而致的寒邪束表,暑湿蕴,表里同病的证候临床表现是: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形拘急,脘痞,心烦,口渴,尿黄,舌苔薄腻而黄,脉濡数。
代表方剂如新加香薷饮。
(3)宣表化湿法宣表化湿法,是用辛温宣透、芳香化湿的药物组成方剂以宣透在表之湿邪的治法,所以又称为辛宣芳化法,适用于外感湿热邪气,初起以湿邪为主,热蕴湿中,热象不显的,证候。
临床表现是:恶寒,无汗或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甚,身重肢倦,头重如裹,表情淡漠,面色淡黄,四肢发凉,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缓等。
代表方剂如藿朴夏苓汤。
(4)疏表润燥法疏表润燥法,是用辛凉清润的药物组成方剂以疏散表邪,濡润肺燥的治法,适用于肺卫燥热证候。
临床表现是: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呛咳,痰少而粘,或咳痰带血,唇干鼻燥,咽干口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右脉数大。
代表方剂如桑杏汤。
使用解表法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温病是外感温热邪气,不是寒邪,所以鲍不能用辛温解表,麻黄汤、桂枝汤是绝对禁忌。
一、《伤寒杂病论》概述《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医学著作,总结了我国古代医学的临床经验和治疗原则。
其中,温病学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了解传统中医治疗发热病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温病学的概念1. 温病的定义温病是指因外感暑热或内伤邪热而引起的发热病。
在《伤寒杂病论》中,温病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疾病类型,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2. 温病的分类在《伤寒杂病论》中,温病被分为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两大类。
外感温病是指由暑热外邪引起的发热病,内伤温病是指由内伤邪热引起的发热病。
三、温病学的病因病机1. 外感温病的病因病机在《伤寒杂病论》中,外感温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暑热外邪直接入侵人体,导致正气受损,致使发热、头痛、恶心、腹痛等症状。
外感温病的病机则主要是由于邪热侵袭,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紊乱。
2. 内伤温病的病因病机内伤温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内伤邪热,如情志不遂、饮食失调等因素导致内脏功能失调,致使热邪内生;内伤温病的病机则表现为热邪内生,热毒内盛,病势急剧。
四、温病学的临床表现1. 外感温病的临床表现《伤寒杂病论》中对外感温病的临床表现做了详细描述,主要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多饮等症状。
2. 内伤温病的临床表现内伤温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高热不退、口干口渴、烦躁不安、大便干燥、尿赤等症状,表现出病情急剧、病证明显的特点。
五、温病学的治疗原则1. 外感温病的治疗原则《伤寒杂病论》中提出,外感温病的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疏风宣表。
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取适当的清热解毒中药,及时扶正祛邪,达到疏风宣表的效果。
2. 内伤温病的治疗原则内伤温病的治疗原则是清热凉血,和解毒瘀。
在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病情轻重,选取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瘀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六、温病学的临床应用1. 温病学在传统中医临床中的应用《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温病学的知识,为传统中医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依据。
温病方剂歌诀温病方剂歌诀一、解表法1. 桑菊饮——《温病条辨》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芦根甘草疏风解表,宣肺泄热主治:风热犯肺,咳嗽吐痰,身热不甚,口微渴,舌苔薄黄,脉浮数。
方义:桑叶、菊花、薄荷——辛凉香散,宣泄风热杏仁、桔梗——疏肺止咳连翘——苦寒质轻,清热透邪芦根——清热生津甘草——调和诸药加减:肺热壅盛,咳频,痰黄——加,浙贝母、瓜壳、鱼腥草——清肺化痰痰壅气逆,咳甚气喘——加,全瓜蒌、前胡、矮地茶——化痰平喘秋燥伤肺,身热,咳嗽少痰——加,梨皮、川贝、天花粉——润燥止咳表邪未解,邪入气分,身壮热,咽干,口渴——加,石膏、知母—清气分热蛾体肿痛——加射干、大青叶、金银花——利咽解毒附方:加味桑菊饮——何廉臣方,录自《重订通俗伤寒论》上方+ 炙麻黄、瓜蒌皮——解表散寒,清热化痰治:冬温兼寒(寒包火),身热无汗,微恶风寒,咳嗽气喘,咽干,口渴,舌苔边白中黄,脉浮滑数2. 银翘散——《温病条辨》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淡竹叶牛蒡子芦根生甘草荆芥淡豆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邪犯肺卫,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微恶风寒,咳嗽咽痛,口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方义:金银花、连翘——质轻微寒,既能清温毒,又可透邪外达薄荷、荆芥、淡豆豉——解表散邪牛蒡子、桔梗、甘草——宣肺利咽竹叶、芦根——清热生津加减:壮热无汗——加,石膏、蝉蜕——宣泄风热夹湿浊,胸闷脘满,苔黄腻——加佩兰、通草、神曲——宣利湿浊,理气和中素有蛾体肿痛,感受风热则发作——加射干、大青叶、千张纸流行性腮腺炎初起,伴寒热无汗——加板蓝根、夏枯草——解毒消肿麻疹初起,头发不齐——加芫荽、柳叶、白前——透发疹毒风疹初起——加蝉蜕、大青叶——疏风解毒水痘轻型,发热,咳嗽,少数含水液豆状疱疹,口渴,舌红,苔黄滑,脉浮滑数——减,淡豆豉、芦根;加,佩兰、茯苓、大青叶、紫草——祛湿解毒疮痈初起,有发热微寒,头痛无汗之表证——加,蒲公英、野菊花、桑叶——解毒透邪3. 葱豉桔梗汤——《通俗伤寒论》葱白桔梗焦栀子淡豆豉薄荷连翘淡竹叶生甘草疏风解表,清热利咽主治:感受风热,发热微寒,头痛无汗,咳嗽,痰黄,咽喉肿痛,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脉浮数。
67TCM HEALTHY LIFE -NURTURING 《伤寒论》中的“伤寒”与“温病”时至今日,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一直是后世学习的经典之一,其中的理论与方药仍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但其所提出的“伤寒”与“温病”的概念,却让很多人迷惑。
书中的“伤寒”与现代医学的“伤寒”有何区别、“温病”与后世温病学概念是否相同?为何《伤寒论》又是一本关于传染病的书?文/吴文军 成都中医药大学 讲师指导老师/冯全生 成都中医药大学 教授中医对“伤寒”的论述可追溯至《黄帝内经》,它把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统归于“伤寒”的范畴;《难经》把“伤寒”分为了五种,有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
至此,“伤寒”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说。
广义“伤寒”包括以上五种,狭义者指感受风寒邪气,感而即发的一种疾病。
《伤寒论》(编者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分为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医入门中的“伤寒”主要指的是其狭义的概念。
不同于现代医学的“伤寒”现代医学中的“伤寒”与上述不同,指因感染伤寒杆菌所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等。
从中医的角度看,这种“伤寒”多属于湿热病的范畴。
《伤寒论》的“伤寒”则是因感受了风寒邪气所致,初期表现为发热、怕风、怕冷、周身酸痛、头痛等。
“温病”为广义“伤寒”的一种“温病”是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疾病。
如前所述,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疾病的总称,既包括风寒者,也包括温热者。
“温病”作为外感热病中性质属热的一类,归属于广义“伤寒”的范畴。
狭义“伤寒”与“温病”存在显著差异。
病因上,前者感受寒邪发病,后者则感受温邪发病。
病机上,寒邪多从皮毛而入,先犯足太阳膀胱经,易伤阳气;温热之邪多从口鼻而入,先犯手太阴肺经或中焦脾胃,易化燥伤阴。
治法上,伤寒初起多为表寒证,治宜辛温解表,中期或为阳明热盛、或太阴虚寒,治当清泄阳明或散寒温阳等,后期多为阳气虚损,治宜温阳补虚;温病初起多为表热证,治宜辛凉解表,中期易出现气分、营分、血分等的里热证(编者注:属于辨证方法中“卫气营血辨证”的内容,在下文有叙述),治宜清气、凉营、散血等,后期多损伤阴液,治宜滋养阴液。
中医诊疗学表格问寒热1.恶寒重发感觉显然怕冷,稍微发热风寒表证热轻2.发热轻而自觉稍微发热,遇风觉冷、伤风表证一、恶寒发热避之可缓恶风3.发热重恶自觉发热较重,稍微怕冷风热表证寒轻1.新病恶寒二、但寒不热2.久病恶寒1.壮热2.潮热三、但热不寒3.微热忽然感觉怕冷,体温不高里实寒证常常怕冷,四肢凉,得温里虚寒证可缓高热( 39℃以上)连续不(1)里实热证—伤寒阳明经证退,不恶寒只恶热( 2)温病气分阶段( 1)日哺潮热(阳明潮热):下午 3-5 时(申时)阳明腑实证热势较高(2)午后和夜间有低热(3)骨蒸发热:热自骨内阴虚火旺向外透发的感觉(4)身热夜甚:发热以夜温病发热(热入营分,耗伤营阴)间为甚者(5)身热不扬: : 即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湿温病稍久即感灼手,午后热甚,兼见头身困重等症( 1)长久微热,劳苦则甚,气虚发热兼疲备、少气、自汗( 2)时有低热,兼面白、血虚发热头晕、舌淡、脉细等( 3)长久低热,兼颧红、阴虚发热五心烦热等(4)每因情志不舒而时有微热,兼胸闷、焦躁易怒气郁发热(郁热)等四、寒热来往表 3-问汗一、特别汗出二、局部汗出表 4-问痛苦一、痛苦性质( 5)小儿于夏天长久微热,兼有烦渴、多尿、无气阴两虚发热汗等,至秋凉自愈者1. 寒热往来自觉时冷时热,一日多次少阳病(半表半里证)无准时发生而无时间规律(1)疟疾:恶寒战栗与高热交替发生,每天或二三日发生2.寒热来往一次,有准时发有准时。
兼强烈头痛、口渴、多汗等;( 2)气郁化火及妇女热入血室:寒热来往,似疟非疟。
( 1)气虚证1.自汗醒时汗出,活动尤甚( 2)阳虚证2.盗汗睡则汗出,醒则汗止阴虚证颜之斟酌病势危重,盗汗淋漓如水,面亡阳3.绝汗色苍白,肢冷脉微病势危重,汗热而黏如油,躁亡阴扰烦渴,脉细数疾4.战汗正邪抗争,提示疾病发展的转浑身寒战抖动,尔后汗出折点( 1)上焦热盛(2)中焦湿热(3)元气将脱(3)虚阳上越1.头汗( 4)进食辛辣、酒等特色:汗出常有于健侧,无汗半身常是病变部位。
1.头项强痛:强-不柔和,有拘紧感;即头痛项强之意2.恶寒:即怕冷、畏寒3.恶风:畏惧风袭,为恶寒之轻者4.脉缓:指脉象柔缓而不紧急,非怠慢迟缓之意5.中风:中医证名,指外感风邪所引起的一种表证,与内伤杂病的中风病不同6.阴阳俱紧:阴阳指部位,即寸、尺部脉。
指寸关尺三部脉均见紧象7.伤寒:证名,属狭义伤寒范畴8.温病:外感病的一种,由温热病邪所致,属广义伤寒的范畴9.身灼热:扪之灼手,形容发热很高10.风温:指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后的一种变证,与后世温病学中的“风温”不同11.脉阴阳俱浮:寸关尺三部俱浮盛有力,提示热邪内盛12.失溲:二便失禁13.被火:误用火法治疗14.惊痫:无意识的抽搐抖动15.时瘛疭:瘛指收缩,疭指松弛。
时瘛疭,指阵发性手足抽搐16.若火熏之:指像烟火熏过一样,用来描述患者肤色晦暗17.逆:误治18.伤寒一日:一日,约略之辞,指患病初期19.脉若静:静,静止,未变之意。
脉若静,指脉象和证候尚未发生变化20.脉数急:相对脉静而言,指脉象已经发生改变,脉来急促21.行其经尽:指邪在太阳经之势已衰,未传他经22.欲作再经:指欲发生传经之变23.风家:感受风邪的患者,此处指患太阳病的人24.不了了:指病未彻底痊愈,身体尚有轻微不适25.阳浮而阴弱:此指脉象示病机,脉轻取见浮,故称“阳浮”,示卫气浮盛于外;脉沉取见弱,故称“阴弱”,示营阴不足于内26.啬啬恶寒:啬啬,畏缩怕冷之状。
形容恶寒的严重程度27.淅淅恶风:淅淅,如冷水淋身,不禁其寒。
形容阵阵恶风之深切28.翕翕发热:翕,温和之意。
形容如羽毛覆盖样的温和发热29.擘(bai):用手把东西分开30.㕮咀:将药物破碎成小块31.须臾:很短的时间32.歠:同啜,原意为尝、饮、喝,此处指大口喝水33.温覆:加盖衣被,取暖以助发汗34.漐漐:形容微微汗出潮润之状35.小促其间:略微缩短服药间隔时间36.周时:一昼夜,即24小时37.五辛:《本草纲目》以小蒜、大蒜、韭、芸苔、胡荽为五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