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271.50 KB
- 文档页数:28
苏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苏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概述一、数与代数1. 有理数- 有理数的概念- 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有理数的比较大小- 绝对值的概念及性质2. 整数- 整数的性质- 整数的四则运算- 整数的因数与倍数- 质数与合数3. 代数表达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 代数式的加减运算-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 分式与分式的运算4. 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 方程与方程的解- 解一元一次方程- 不等式及其解集-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5. 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代入法与消元法解方程组 -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6. 函数- 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表示方法-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二、几何1. 平面图形- 点、线、面的基本性质- 角的概念及分类- 三角形的性质与分类- 四边形的性质与分类- 圆的性质2. 几何图形的计算- 面积与体积的计算公式- 三角形、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 圆的周长与面积- 空间图形的体积计算3. 相似与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 相似多边形- 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4. 解析几何- 坐标系的概念与应用- 直线与曲线的方程- 点、线、面间的几何关系三、统计与概率1. 统计-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统计图表的绘制与解读-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 方差与标准差的概念及计算2. 概率- 随机事件的概念- 概率的计算与表示- 事件的可能性分析- 独立事件与条件概率四、综合应用题1. 数学问题的实际应用- 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 应用题的解题策略与方法2. 数学探究活动- 数学问题的发现与提出- 数学探究的方法与步骤- 数学结论的归纳与证明以上是苏教版初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概述,每个部分都包含了相应的概念、性质、公式和解题方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进度,逐步深入讲解每个知识点,并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 实数 一、重要概念1.数的分类及概念 数系表:2.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
(表为:x ≥0) 常见的非负数有: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担数均为0。
3.倒数: 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1/a (a≠±1);B.1/a 中,a≠0;C.0<a <1时1/a >1;a >1时,1/a <1;D.积为1。
4.相反数: 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0时,a≠-a; B.a 与-a 在数轴上的位置; C.和为0,商为-1。
5.数轴: ①定义(“三要素”)②作用:A.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B.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C.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6.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正整数—自然数) 定义及表示:奇数:2n-1 偶数:2n (n 为自然数) 7.绝对值: ①定义(两种):代数定义:几何定义:数a 的绝对值顶的几何意义是实数a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②│a│≥0,符号“││”是“非负数”的标志; ③数a 的绝对值只有一个;④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出现,其关键一步是去掉“││”符号。
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有理数正分数 负分数 正整数 0 负整数 (有限或无限循环性数) 整数分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实数负数整数 分数无理数有理数正数整数分数无理数有理数│a │ 2aa (a ≥0)(a 为一切实数)a(a≥0) -a(a<0)│a │=二、实数的运算运算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运算定律(五个—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运算顺序:A.高级运算到低级运算;B.(同级运算)从“左”到“右”(如5÷ ×5);C.(有括号时)由“小”到“中”到“大”。
第二章 代数式1.代数式与有理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整数1. 整数的概念:自然数、0和负整数的统称。
2. 整数的比较:可以利用数轴来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
3.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号相加减,异号相加减,减法可转化为加法。
4. 整数的乘法:同号相乘为正,异号相乘为负。
5. 整数的除法:除数不为0时,同号相除为正,异号相除为负。
二、有理数1. 有理数的概念:包括整数和分数。
2.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分母相加减,异分母先通分再加减。
3.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同号相乘为正,异号相乘为负,除法可转化为乘法。
4. 有理数的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等于自身,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
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可通过转化为相同分母的分数进行比较。
6. 有理数的数轴表示:可以利用数轴上的点对应有理数。
三、代数表达式和运算1. 代数式的概念:由字母(变量)和常数通过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
2. 代数式的运算:可以进行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3. 代数式的化简:合并同类项、利用分配率等化简代数式。
4. 代数式的值:将字母替换为具体的数值,求出代数式的值。
5. 代数式的应用:通过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平方根与立方根1. 平方根的概念: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的平方根。
2. 平方根的计算:通过开平方运算,求出一个数的平方根。
3. 平方根的性质:正数的平方根是正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实数平方根。
4. 平方根的大小比较:对于正数,平方根越大,数越大。
5. 立方根的概念: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的立方根。
6. 立方根的计算:通过开立方运算,求出一个数的立方根。
五、代数方程与方程式1. 代数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 代数方程的解: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3.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
4.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性质:有无穷多个解、只有一个解、无解。
5.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逆向运算法、等式两边加减法、等式两边乘除法。
6. 方程的应用:通过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苏教一、数与代数1. 整数和有理数- 整数的概念:正整数、零、负整数及其运算(加、减、乘、除)。
- 有理数的概念:分数、小数、整数和分数的混合运算。
- 绝对值、相反数、科学计数法。
2. 代数表达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及运算。
- 合并同类项、分配律、结合律、交换律、整式的加减乘除。
- 因式分解:提公因式、公式法(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3. 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 方程和不等式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方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4. 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 解方程组的基本方法:代入法、消元法(加减消元、代数代入)。
5. 函数- 函数的概念:定义、函数关系式、函数图像。
- 线性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 函数的基本运算:函数的和、差、积、商。
二、几何1. 平面图形- 点、线、面的基本性质。
- 角的概念:邻角、对角、平行线与对角的关系。
- 三角形的分类与性质:等边、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 四边形的分类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2. 图形的变换- 平移:平移的性质和作图方法。
- 旋转:旋转的性质和作图方法。
- 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作图方法。
3. 圆的基本性质- 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直径。
- 圆的对称性、切线的性质、弦的概念。
- 圆周角定理、圆心角定理、圆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
4. 空间图形- 空间几何体的基本概念:点、线、面、体。
- 多面体的分类与性质: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
- 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5. 相似与全等- 全等图形的判定条件:SSS、SAS、ASA、AAS。
- 相似图形的判定条件:SSS、SAS、ASA。
-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面积比等于边长比的平方。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
1. 整数与实数
-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 整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
- 正数、负数和零的比较和排序
- 实数的分类及表示方法
2. 代数式与算式
- 代数式的定义和基本运算法则
- 同类项的合并
- 算式的含义和计算规则
3. 一元一次方程
-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解的含义
-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 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4. 数的单位与换算
- 长度、质量、容量和时间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 通过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5. 线段和角
- 直线和线段的表示与性质- 平分线段和相等线段
- 角的定义和分类
- 角的度量单位和度数
6. 相交线和平行线
- 交线的定义和性质
- 垂线与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 判断线段与角的关系
7. 三角形
- 三角形的定义和分类
- 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性质- 三角形的判定条件
8. 多边形
- 多边形的定义和分类
- 正多边形和不规则多边形的特征
9. 轴对称与图形的变换
- 轴对称图形的判断和性质
- 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变换
10. 数据的整理、分析和表示-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数据的频数统计和分布图表示
- 数据的均值和中位数计算
11. 几何体的认识
- 空间几何体的名称和特征
-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12. 平面图形的认识
- 平面图形的名称和性质
- 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
以上是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的复习知识点,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0、相反数:符号不同,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在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表示的点,分居在原点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只有0.在一个数前面添上“+”号还表示这个数,在一个数前面添上“—”号,就表示求这个数的相反数。
二、实数大小的比较11、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12、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三、实数的运算13、加法:(1)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任何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14、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5、加减法运算统一为加法后,可以省略加号。
也可以使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任意把两个数相加,不过移动位置时一定要连同加数的符号一起移动。
16、乘法:(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2)n个实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若n个非0的实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当负因数为奇数个时,积为负。
(3)乘法可使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4、除法:(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不等于0的数都等于0,(2)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3)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0没有倒数,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有的面是平面、有的面是曲面。
我们知道,面与面相交成线,在棱柱与棱锥中,面与面的交线叫做棱。
(edge)其中,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棱柱的棱与棱的交点叫做棱柱的顶点(vertex)棱锥的各侧棱的公共点叫做棱锥的顶点。
棱柱的侧棱长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是相同的多边形,直棱柱的侧面都是长方形。
棱锥的侧面都是三角形图形都是由点(point)、线(line)、面(plane)构成。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理论理解1、若y随x的变化而变化,则x就是自变量y就是因变量。
自变量是主动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3、若等腰三角形顶角就是y,底角就是x,那么y与x的关系式为y=-2x.2、能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式:相关公式①路程=速度×时间②长方形周长=2×(长+宽)③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④本息和=本金+利率×本金×时间。
⑤总价=单价×总量。
⑥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二、列表法:使用数表结合的形式,运用表格可以则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列表时必须挑选出能够代表自变量的一些数据,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列举,再分别谋出来因变量的对应值。
列表法的特点就是直观,可以轻易从表找到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值,但缺点就是具备局限性,就可以则表示因变量的一部分。
三.关系式法:关系式是利用数学式子来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等式,利用关系式,可以根据任何一个自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因变量的值,也可以已知因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自变量的值。
四、图像特别注意:a.深入细致认知图象的含义,特别注意挑选一个能够充分反映题意的图象;b.从横轴和纵轴的实际意义认知图象上特定点的含义(座标),特别就是图像的起点、拐点、交点八、事物变化趋势的描述:对事物变化趋势的描述一般有两种:1.随着自变量x的逐渐减少(小),因变量y逐渐减少(小)(或者用函数语言叙述也可以:因变量y随着自变量x的减少(小)而减少(小));2.随着自变量x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逐渐减小(或者用函数语言描述也可:因变量y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大)而减小).特别注意:如果在整个过程中事物的变化趋势不一样,可以使用分段叙述.比如在什么范围内随着自变量x的逐渐减少(小),因变量y逐渐减少(小)等等.九、估计(或者估算)对事物的估计(或者估算)有三种:1.利用事物的变化规律展开估算(或者估计).比如:自变量x每减少一定量,因变量y 的变化情况;平均值每次(年)的变化情况(平均值每次的变化量=(尾数-首数)/次数或差距年数)等等;2.利用图象:首先根据若干个对应组值,作出相应的图象,再在图象上找到对应的点对应的因变量y的值;3.利用关系式:首先谋出来关系式,然后轻易代入表达式即可.二元一次方程组1、所含两个未知数,并且所不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就是1的方程叫作二元一次方程2、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2024年苏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数与式1. 自然数、整数、有理数的认识和比较2. 分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3. 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4. 整数的四则运算5. 分数的加减运算及混合运算6. 数的乘方和乘法运算律7. 简单的代数式二、比1. 比的定义和性质2. 比例和比例的性质3. 比例中的四则运算4. 百分数与百分数的运算5. 比例的应用三、形状与运动1. 平面图形:点、线、面、角的基本概念2. 直线与角3. 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性质4. 平行线与它们的性质5. 梯形、菱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6. 圆的基本性质四、数据和图表1. 数据收集与整理2. 图表的读取和分析3. 表格的制作和应用4. 统计的基本概念和统计图的绘制5. 常见统计图形的分析五、方程与不等式1.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2. 代数式与方程式的应用3. 做运算与解方程之间的关系六、正比例与反比例1. 直接比例与反比例2. 比例线性方程和反比例函数图形的认识3. 比例线性方程和反比例函数的应用七、整式的加减1. 代数式的加减法则和乘法法则2. 积的分配率和提公因式3. 化简代数式八、三角形的面积1. 三角形的面积及其性质2. 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3. 相似三角形与面积的计算九、数与式的应用1. 问题的变式及解法2. 数与式的应用问题3. 代数方法解决应用问题十、数据和不等式1. 数据和不等式的综合应用2. 数据的分析、预测和预测误差3. 解决实际问题以上是____年苏教版七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如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苏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苏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概述一、数与代数1. 有理数的认识- 正数、负数、整数、分数、小数、正有理数、负有理数、非负数 - 有理数的比较大小- 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法则- 有理数的绝对值2.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的概念和表示- 多项式的概念和表示- 同类项和合并同类项- 去括号法则和添括号法则- 整式的加减运算3.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的建立和解法- 方程解的检验4. 线性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不等式的概念- 线性不等式的解法- 不等式组的解集求解二、几何1. 线段、射线、直线- 线段的性质和表示- 射线和直线的定义- 两点间的距离2. 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定义- 角的表示方法-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3. 平行线- 平行线的定义- 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的判定4.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三角形的定义和分类- 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 三角形的边长关系5. 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四边形的定义和分类- 矩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6. 圆的初步认识- 圆的定义和性质- 圆的直径、半径、弦、弧、切线 - 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三、统计与概率1. 统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频数和频率的概念- 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的绘制和解读2. 概率- 随机事件的概念- 可能性的判断- 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计算四、解题方法与技巧1. 列方程解应用题- 理解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建立方程或方程组- 求解方程,验证答案2. 几何证明题的解题步骤- 理解题意,画出图形- 找出已知条件和需要证明的结论- 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证明以上是苏教版初一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概述。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注重理解和掌握每个知识点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和技巧,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率。
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1.一元二次方程3x 2+5x-2=0的常数项是-2.2.一元二次方程3x 2+4x-2=0的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是-2. 3.一元二次方程3x 2-5x-7=0的二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是-7. 4.把方程3x(x-1)-2=-4x 化为一般式为3x 2-x-2=0.知识点2: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1.直角坐标系中,点A (3,0)在y 轴上。
2.直角坐标系中,x 轴上的任意点的横坐标为0. 3.直角坐标系中,点A (1,1)在第一象限. 4.直角坐标系中,点A (-2,3)在第四象限. 5.直角坐标系中,点A (-2,1)在第二象限.知识点3: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1.当x=2时,函数y=32-x 的值为1. 2.当x=3时,函数y=21-x 的值为1.3.当x=-1时,函数y=321-x 的值为1.知识点4:基本函数的概念及性质1.函数y=-8x 是一次函数. 2.函数y=4x+1是正比例函数. 3.函数x y 21-=是反比例函数. 4.抛物线y=-3(x-2)2-5的开口向下. 5.抛物线y=4(x-3)2-10的对称轴是x=3. 6.抛物线2)1(212+-=x y 的顶点坐标是(1,2).7.反比例函数xy 2=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知识点5: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1.数据13,10,12,8,7的平均数是10. 2.数据3,4,2,4,4的众数是4.3.数据1,2,3,4,5的中位数是3.知识点6:特殊三角函数值1.cos30°=23. 2.sin 260°+ cos 260°= 1. 3.2sin30°+ tan45°= 2. 4.tan45°= 1.5.cos60°+ sin30°= 1.知识点7:圆的基本性质1.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2.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3.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4.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5.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6.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7.过三个点一定可以作一个圆. 8.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9.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10.经过圆心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
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主要知识点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我们与数学同行1.1生活数学1.2活动思考第二章有理数2.1比0小的数2.2数轴2.3绝对值与相反数2.4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2.5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2.6有理数的乘方2.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三章用字母表示数3.1字母表示数3.2代数式3.3代数式的值3.4合并同类项3.5去括号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4.1从问题到方程4.2解一元一次方程4.3用方程解决问题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5.1丰富的图形世界5.2图形的变化5.3展开与折叠5.4从三个方向看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 6.1线段、射线、直线6.2角6.3余角、补角、对顶角6.4平行6.5垂直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7.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7.3图形的平移7.4认识三角形7.5三角形的内角和第八章幂的运算8.1同底数幂的乘法8.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8.3同底数幂的除法第九章从面积到乘法公式9.1单项式乘单项式9.2单项式乘多项式9.3多项式乘多项式9.4乘法公式9.5因式分解(一)9.6因式分解(二)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0.1二元一次方程10.2二元一次方程组10.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0.4用方程组解决问题第十一章图形的全等11.1全等图形11.2图形的全等1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十二章数据在我们周围12.1普查与抽样调查12.2统计图的选用12.3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第十三章感受概率13.1确定与不确定13.2可能性第一章轴对称图形1.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1.2轴对称的性质1.3设计轴对称图案1.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1.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1.6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第二章勾股定理与平方根2.1勾股定理2.2神秘的数组2.3平方根2.4立方根2.5实数2.6近似数与有效数字2.7勾股定理的应用第三章中心对称图形(一) 3.1图形的旋转3.2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3.3设计中心对称图案3.4平行四边形3.5矩形、菱形、正方形3.6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第四章数量、位置的变化4.1数量的变化4.2位置的变化4.3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五章一次函数5.1函数5.2一次函数5.3一次函数的图象5.4一次函数的应用5.5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第六章数据的集中程度6.1平均数6.2中位数与众数6.3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第七章一元一次不等式7.1生活中的不等式7.2不等式的解集7.3不等式的性质7.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7.5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7.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7.7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第八章分式8.1分式8.2分式的基本性质8.3分式的加减8.4分式的乘除8.5分式方程第九章反比例函数9.1反比例函数9.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9.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第十章图形的相似10.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10.2黄金分割10.3相似图形10.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10.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0.6图形的位似10.7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第十一章图形与证明(一)11.1你的判断对吗11.2说理11.3证明11.4 互逆命题第十二章认识概率12.1等可能性12.2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一)12.3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二)第一章图形与证明(二)1.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3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1.4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1.5中位线第二章数据的离散程度2.1极差2.2方差与标准差2.3用计算器求标准差和方差第三章二次根式3.1二次根式3.2二次根式的乘除3.3二次根式的加减第四章一元二次方程4.1一元二次方程4.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4.3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第五章中心对称图形(二)5.1圆5.2圆的对称性5.3圆周角5.4确定圆的条件5.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5.6圆与圆的位置关系5.7正多边形与圆5.8弧长及扇形的面积5.9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第六章二次函数6.1二次函数6.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6.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6.4二次函数的应用第七章锐角三角函数7.1正切7.2正弦、余弦7.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7.4由三角函数值求锐角7.5解直角三角形7.6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第八章统计的简单应用8.1货比三家8.2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第九章概率的简单应用9.1抽签方法合理吗9.2概率帮你做估计9.3保险公司怎样才能不亏本。
第一册第一章数学与我们同行第二章 有理数2.1正数和负数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像-154,-38.87,-117.3,-0.102% 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像8844.43, 100, 357, 78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2.2有理数与无理数 我们把能够写成分数形式)0,( n n m nm 是整数,的数叫做有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有限小数和循环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它们都是有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2.3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作用: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达。
⑴数轴的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要素,缺一不可。
⑵同一根数轴,单位长度不能改变。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一般地,设a 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a 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 个单位长度。
2.4 绝对值与相反数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正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负数小。
符号不同、绝对值相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
2.5 有理数的加减法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⑴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⑵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⑶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苏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如下:
1. 整数与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整数的性质及应用。
2. 分数与运算:分数的概念,加减乘除分数,化简分数。
3. 小数和百分数:小数的读法、写法与运算,百分数的意义、应用和转化。
4. 数量关系:比例、比例常用量的关系与计算,百分比,利息和相关应用。
5. 设计图与比例尺:设计图的读取与制作,比例尺的应用。
6. 二次根式:根式的概念,包括平方根、立方根和二次根,算术根式的运算。
7. 线性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线性方程的概念、解和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8. 计数与排列:基本计数原理、排列、组合的计算与应用。
9. 平面图形:平面图形的性质、分类与构造,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10. 几何变换:平移、旋转、翻转,相关应用。
1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调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频数表、柱状图、折线图等的绘制与分析。
12. 几何体:立体图形的性质、分类和计算体积与表面积。
13. 函数与图像:函数的概念、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函数图像的性质与绘制。
14. 相似与全等:相似和全等图形的判断与性质,相似比例和相似定理的应用。
15. 统计与概率:统计方法的应用,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
第一章教学内容:丰富的图形世界;重点:展开与折叠,三视图,图形的认识难点:抽象思维求某个图形的展开图,告诉三视图求物体的个数易错点:三视图的抽象思维,展开图的形状第二章教学内容:有理数及其运算;重点:正负数的认识有理数的分类,数轴,相反数及其有理数的运算难点:关于绝对值的运算,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符号的变换易错点:符号的运算,数轴的表示第三章教学内容:字母表示数重点:代数式,代数式求值,同类项的合并难点:合并同类项及其去括号易错点:去括号第四章教学内容: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重点:线段,直线及其射线的认识,线段,角度的度量与比较,平行于垂直的概念难点:线段,直线射线的比较,角度的大小比较,垂直的概念易错点:线段,直线,射线的认识,垂直的概念第五章教学内容:一元一次方程重点:等式的基本性质及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难点: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易错点:去分母,去括号第六章教学内容:生活中的数据重点:科学计数法,扇形统计图难点:扇形统计图的圆心角的确定易错点:科学计数法第七章教学内容:可能性重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及不确定事件难点:能够准确判断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及其不确定时间易错点:可能性大小的确定七上1.1生活数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人类的生活实践,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数学。
生活中常用数字图形和表格来提供信息,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需要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图形和数字,感受数学就在我们周围.数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表达和交流的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学好数学的必要性.教学重点:通过创设各种生活情境,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数学将提供给我们丰富的信息.:使学生学会将活中问题与数学问题联系起来.难点: 使学生学会将活中问题与数学问题联系起来.1.2 活动思考知识与技能:经历观察实验操作猜想和归纳等数学活动,引发学生的思考。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概述一、数与代数1. 有理数的认识- 正数、负数、整数、分数、小数、正有理数、负有理数、非负数 - 有理数的比较大小-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有理数的乘方2.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的概念和运算- 多项式的概念和运算- 合并同类项- 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3.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概念- 解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解的检验- 方程的应用问题二、几何1. 线段、射线、直线- 线段的性质- 射线和直线的定义- 两点间的距离2. 角的概念与分类- 角的定义- 角的度量-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3. 角的运算- 角的和与差- 角的倍数关系4. 三角形初步- 三角形的定义和分类-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统计与概率1. 统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频数和频率的概念- 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条形图、折线图)2. 概率- 随机事件的概念- 可能性的判断- 概率的初步认识四、解题方法与技巧1. 列方程解应用题- 根据问题的条件列出方程- 解方程得到答案2. 利用图形解决几何问题- 通过作图辅助理解问题- 运用几何定理和性质解决问题3. 分析法和综合法- 分析法: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导出答案- 综合法:从问题的目标出发,逐步寻找解题途径以上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概述。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注重理解和掌握每个知识点的概念、性质和运算规则,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同时,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七年级数学是学生初步接触中学数学的一年,主要内容包括整数、分数、小数、代数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苏教版七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总结。
一、整数1. 整数的概念:正整数、负整数、零和绝对值。
2. 整数的大小比较及表示:同号相加取绝对值、异号相加取较大数的符号。
3. 整数的加法、减法: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减法的定义和计算。
4. 整数的乘法、除法: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零的性质,除法的定义和运算。
5. 约数和倍数:约数的概念和性质,倍数的概念和性质,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二、分数1. 分数的概念: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
2. 分数的比较和排序:同分母比较分子,同分子比较分母。
3. 分数的加法、减法:同分母分数的加减,通分后的加减。
4. 分数的乘法、除法:分数的乘法及约分,分数的除法及倒数。
5. 分数的混合运算:加减乘除综合运算。
三、小数1. 小数的概念:小数点与分数的关系,零与小数的关系。
2. 小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小数的整数部分大小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大小比较。
3. 小数的加法、减法:小数的整数部分的加减,小数的小数部分的加减。
4. 小数的乘法、除法:小数的乘法及规则,小数的除法及规则。
四、代数1. 代数的概念:字母和代数式的概念。
2. 代数式的表示和运算:加减乘除运算,代数式的合并和提取公因式。
3. 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概念,方程的解和解的判断,解方程的基本解法。
五、平方根和立方根1. 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平方根的概念,平方根的性质,平方根的估算。
2. 平方根的计算:小数平方根的计算,非小数平方根的计算。
3. 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立方根的概念,立方根的性质,立方根的估算。
以上是苏教版七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祝你学习进步!。
初一知识点总结苏科版数学一、代数1. 代数式与方程式代数式是由字母、数字以及加、减、乘、除等数学符号组成的式子。
代数式的值不固定,由字母的取值决定。
而方程式是一个等式,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未知数,通过求解可以得到未知数的值。
2. 整式整式是由常数项和各种字母项(包括字母和它的正、负整数次幂)以及它们之间的四则运算(包括加、减、乘、除)组成的代数式。
3.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的方程。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思想是对方程进行逆运算,将未知数的系数和常数项化简,然后解出未知数的值。
二、几何1. 几何图形及基本性质初一的几何学主要包括直线、射线、线段、角和图形等基本概念。
通过学习几何图形及其性质,让学生对空间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培养空间想象力。
2. 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个平面上引入直角坐标系的一种方式。
通过引入x轴和y轴,把平面上的点与有序数对联系起来,从而方便地研究平面上的几何图形。
3.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其中一个角为90度。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包括勾股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这些都是初一几何的基础。
三、函数1. 函数及其表示函数是一种数学关系,它将自变量的每一个值映射到一个确定的因变量值。
函数可以用各种形式表示,比如函数图像、函数表、函数式等。
2.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是指最高次幂为一的函数,它的一般形式为y=ax+b。
通过学习一次函数,可以了解线性关系的特点和性质,并掌握如何从函数式、函数图像和函数表中读取和解释信息。
3. 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不等式,其结构与一元一次方程相似,但是其解集是一个区间。
通过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不仅可以得到未知数的取值范围,还可以了解图像表示和应用问题。
四、数据与概率1. 统计图、统计量统计图是用来直观地表示数据分布和统计规律的图形。
初一的统计图主要包括条形图、折线图、饼图和简单的统计图解读。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二章有理数一、正数和负数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
(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
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3.0表示的意义⑴0表示“ 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如:二、有理数1.有理数的概念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
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
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⑵按正、负来分正整数正整数整数0 正有理数负整数正分数有理数有理数0 (0不能忽视)正分数负整数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负分数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三、数轴⒈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意:⑴数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⑵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⑶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要统一;⑷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
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⑴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0用原点表示。
⑵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也就是说,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如,数轴上的点π不是有理数)3.利用数轴表示两数大小⑴在数轴上数的大小比较,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⑵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⑶两个负数比较,距离原点远的数比距离原点近的数小。
4.数轴上特殊的最大(小)数⑴最小的自然数是0,无最大的自然数;⑵最小的正整数是1,无最大的正整数;⑶最大的负整数是-1,无最小的负整数5.a可以表示什么数⑴a>0表示a是正数;反之,a是正数,则a>0;⑵a<0表示a是负数;反之,a是负数,则a<0⑶a=0表示a是0;反之,a是0,,则a=06.数轴上点的移动规律根据点的移动,向左移动几个单位长度则减去几,向右移动几个单位长度则加上几,从而得到所需的点的位置。
四、相反数⒈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注意:⑴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⑵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若一个为正,则另一个为负;⑶0的相反数是它本身;相反数为本身的数是0。
2.相反数的性质与判定⑴任何数都有相反数,且只有一个;⑵0的相反数是0;⑶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和为0的两数互为相反数,即a,b互为相反数,则a+b=03.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点表示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0除外)在原点两旁,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0的相反数对应原点;原点表示0的相反数。
说明: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4.相反数的求法⑴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它的前面添上负号“-”即可求得(如:5的相反数是-5);⑵求多个数的和或差的相反数是,要用括号括起来再添“-”,然后化简(如;5a+b的相反数是-(5a+b)。
化简得-5a-b);⑶求前面带“-”的单个数,也应先加括号再添“-”,然后化简(如:-5的相反数是-(-5),化简得5)5.相反数的表示方法⑴一般地,数a 的相反数是-a ,其中a是任意有理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或0。
当a>0时,-a<0(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当a<0时,-a>0(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当a=0时,-a=0,(0的相反数是0)6.多重符号的化简多重符号的化简规律:“+”号的个数不影响化简的结果,可以直接省略;“-”号的个数决定最后化简结果;即:“-”的个数是奇数时,结果为负,“-”的个数是偶数时,结果为正。
五、绝对值⒈绝对值的几何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a的绝对值,记作|a|。
2.绝对值的代数定义⑴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⑵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⑶0的绝对值是0.可用字母表示为:①如果a>0,那么|a|=a;②如果a<0,那么|a|=-a;③如果a=0,那么|a|=0。
可归纳为①:a≥0,<═> |a|=a (非负数的绝对值等于本身;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非负数。
)②a≤0,<═> |a|=-a (非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的数是非正数。
)3.绝对值的性质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也就是说绝对值具有非负性。
所以,a取任何有理数,都有|a|≥0。
即⑴0的绝对值是0;绝对值是0的数是0.即:a=0 <═> |a|=0;⑵一个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即:|a|≥0;⑶任何数的绝对值都不小于原数。
即:|a|≥a;⑷绝对值是相同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即:若|x|=a(a>0),则x=±a;⑸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绝对值相等。
即:|-a|=|a|或若a+b=0,则|a|=|b|;⑹绝对值相等的两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即:|a|=|b|,则a=b或a=-b;⑺若几个数的绝对值的和等于0,则这几个数就同时为0。
即|a|+|b|=0,则a=0且b=0。
(非负数的常用性质: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有且只有这几个非负数同时为0)4.有理数大小的比较⑴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数轴上的两个数相比较,左边的总比右边的小;⑵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异号两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负数。
5.绝对值的化简①当a≥0时,|a|=a ;②当a≤0时,|a|=-a6.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求这个数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一般地,绝对值为同一个正数的有理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绝对值为0的数是0,没有绝对值为负数的数。
六、有理数的加减法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⑴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⑵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⑶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和为零;⑷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⑴加法交换律:a+b=b+a ⑵加法结合律:(a+b)+c=a+(b+c)在运用运算律时,一定要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以达到化简的目的,通常有下列规律: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先相加——“相反数结合法”;②符号相同的两个数先相加——“同号结合法”;③分母相同的数先相加——“同分母结合法”;④几个数相加得到整数,先相加——“凑整法”;⑤整数与整数、小数与小数相加——“同形结合法”。
3.加法性质一个数加正数后的和比原数大;加负数后的和比原数小;加0后的和等于原数。
即:⑴当b>0时,a+b>a ⑵当b<0时,a+b<a ⑶当b=0时,a+b=a4.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用字母表示为:a-b=a+(-b)。
5.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在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可以将减法转化成加法后,再按照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在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如:(-8)+(-7)+(-6)+(+5)=-8-7-6+5.和式的读法:①按这个式子表示的意义读作“负8、负7、负6、正5的和”②按运算意义读作“负8减7减6加5”6.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运用结合律时的一些技巧:Ⅰ.把符号相同的加数相结合(同号结合法)(-33)-(-18)+(-15)-(+1)+(+23)原式=-33+(+18)+(-15)+(-1)+(+23) (将减法转换成加法)=-33+18-15-1+23 (省略加号和括号)=(-33-15-1)+(18+23) (把符号相同的加数相结合)=-49+41 (运用加法法则一进行运算)=-8 (运用加法法则二进行运算)Ⅱ.把和为整数的加数相结合 (凑整法)(+6.6)+(-5.2)-(-3.8)+(-2.6)-(+4.8)原式=(+6.6)+(-5.2)+(+3.8)+(-2.6)+(-4.8) (将减法转换成加法)=6.6-5.2+3.8-2.6-4.8 (省略加号和括号)=(6.6-2.6)+(-5.2-4.8)+3.8 (把和为整数的加数相结合)=4-10+3.8 (运用加法法则进行运算)=7.8-10 (把符号相同的加数相结合,并进行运算)=-2.2 (得出结论)Ⅲ.把分母相同或便于通分的加数相结合(同分母结合法) -53-21+43-52+21-87 原式=(-53-52)+(-21+21)+(+43-87) =-1+0-81 =-181Ⅳ.既有小数又有分数的运算要统一后再结合(先统一后结合)(+0.125)-(-343)+(-381)-(-1032)-(+1.25) 原式=(+81)+(+343)+(-381)+(+1032)+(-141) =81+343-381+1032-141 =(343-141)+(81-381)+1032 =221-3+1032 =-3+1361 =1061 Ⅴ.把带分数拆分后再结合(先拆分后结合) -351+10116-12221+4157 原式=(-3+10-12+4)+(-51+157)+(116-221) =-1+154+2211 =-1+308+3015-307 Ⅵ.分组结合2-3-4+5+6-7-8+9…+66-67-68+69原式=(2-3-4+5)+(6-7-8+9)+…+(66-67-68+69) =0Ⅶ.先拆项后结合(1+3+5+7...+99)-(2+4+6+8 (100)七、有理数的乘除法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法则一: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专指“两数相乘”的情况,如果因数超过两个,就必须运用法则三)法则二: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法则三: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法则四: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则积等于0.2.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倒数,用式子表示为a·a 1=1(a≠0),就是说a 和a 1互为倒数,即a 是a 1的倒数,a1是a 的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