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美术八下第三课方寸之间word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70.00 KB
- 文档页数:9
《方寸之间》说课稿今天讲的这节课题目是《方寸之间》,本课内容出自湘版八年级美术教材第3课,本节课我通过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教学思路、教学过程、小结拓展这几个方面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方寸之间》从篆刻的基本样式、写刻印的基本步骤、基本技法和章法等方面介绍了篆刻这门传统艺术,《方寸之间》目的是使学生对篆刻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和了解,在欣赏学习和动手尝试中感受中国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特殊魅力。
二、学情分析:篆刻艺术博大精深,初二年级学生之前接触篆刻的学生微乎其微,加之所准备工具材料较多,比如说:石料,刻刀、印泥、书法字典等,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目标,连讲带练,教学的环节设置和教学思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完成的难度较大。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在理解活动设置目的的基础上,能够采取降低难度的处理,根据学情分析我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为:1、教学目标:A、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篆刻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篆刻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B、水平目标:增强学生的动手水平,培养做事细心的态度C、情感目标:通过从篆刻的学习和实践中感受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特殊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难点:篆刻的章法布局和刻印时如何把握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力度3、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刻刀、章料(橡皮)4、课时:二课时三、教学思路本节课教学活动是围绕尝试治印的技能学习展开的,安排两个课时,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学生对篆刻艺术的体验和了解。
本课时的教学引入首先可从引起学生的动手体验入手,让学生在动手篆刻过程中体验篆刻的魅力,提升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的兴趣。
为了降低学习难度,第一课时,以讲为主首,附加小小课堂练习,从肖形印的刻制入手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教学选择。
因为肖形印对比文字印来说,不必过于在乎形的整齐与规范,更不必借助文字工具书去查找那些对中学生来讲比较艰深的篆刻文字,而且生肖图形比起文字来说,更加易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方寸之间》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书法和篆刻教案的鉴赏,激发学生学习书法和篆刻的兴趣,了解我国书法、篆刻的起源和类别,使他们受到书法、篆刻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篆刻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初步懂得治印的基本技法与步骤。
教学重点:篆刻时如何把握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力度。
教学难点: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作为讨论,共同探讨中国文化元素—篆刻。
篆刻的起源:据「汉书祭祀志」载:远在三千七百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便盛于秦,两汉大量普及。
什么是篆刻:”篆”,是在印面上篆写印文,“刻”是用刀子刻凿和制作,篆刻是用刀法在印面上展现书法美刻印章称为治印,治印多为篆字,故称为篆刻。
篆刻要求书法、章法、刀法三方面的完美与巧妙的结合。
二、篆刻的用途及分类古代在印面上刻着官阶或姓名来佩带,作为取得对方信任的标志,流传至今,仍保持了它从属性的用途,如取款,写证明必加盖公、私章等。
印章作为一种辅助艺术运用在绘画、书法等艺术上,或用来说明主题内容、作者姓名、创作年月、收藏者等,或用来增加画面构图完整,成为世态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常把篆刻、书法、绘画相提并论,称它们为“金石书画”。
一幅好的国画作品,要求诗、书、画、印四绝。
印章从印文制作看:有白文印(即阴刻)和朱文印(阳刻)、肖形印等。
(看图)从印章盖在书画作品的位置上看:又可分为名章(姓名、别号、地名、年龄印均盖在靠者姓名的下面或后面)、闲章(如诗句、成语、吉语、肖形图案等,均盖在作品的上首或下角)。
边款,阴刻在印章的一边,好像画上题诗文款志一样,可以记录制作年代,作者情感和作者姓名。
三、设计印稿章法篆刻:设计印稿时首先应从章法上重点考虑,如印文的内容包含几个字,字与字之间笔画的多少,疏密关系的对比,根据印面的形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排列方法、印文怎么样布局都需要精心设计。
在设计当中,既要照顾全局的和谐、平衡、又要考虑局部在分朱布白时字与字之间相互呼应、联络的关系,要学会在自然错落、似不平衡的空间对比当中去寻找空间美感。
初中美术教案8年级下:03 方寸之间初中美术教案8年级下:03方寸之间一、教材《方寸之间》分析教材《方寸之间》从篆刻的基本样式、写刻印的基本步骤、基本技法和章法等方面介绍了篆刻这门传统艺术,《方寸之间》目的是使学生对篆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在欣赏学习和动手尝试中感受中国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特殊魅力。
本的学习内容与编写方式和《黑白世界》一有差异也有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借鉴、拓展。
从教材呈现的编写思路分析,两都是从强调对工具使用特性的把握入手,再强调形式美感处理的技巧运用。
形式上与第二《黑白世界》具有颇多内在的联系,尤其是木刻刀具与篆刻刀具的使用技巧上,即在篆刻艺术中,由于汉字独特的造型结构而有了字形、笔画及其间架结构的千变万化,干方寸之间便可演绎出许多形式与内涵的精彩,表现出艺术家们别具一格的情趣爱好与审美追求。
通过比较印面呈现的不同风格,我们可以体会到其中文字内容与表现形式之间的内在关系,感受艺术家的性情、胸怀与人格修养。
初中美术教案8年级下:03方寸之间教材从介绍朱文、白文与边款等篆刻表现形式和名章、闲章、肖形印等印章品类入手,再介绍打磨石料、印石上稿、镌刻刀法以及治印的步骤。
教材版面在呈现印章品类的位置编排秩序上与这个内在的编写线索可能有一点阅读习惯上的差异。
在教材引入部分,安排的是欣赏三方印章审美意境的小活动,在教学中,可以优先考虑让学生动手尝试肖形印的刻制,在对篆刻工具性能有所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再来欣赏这三方篆刻作品,这样可以增强对作品艺术处理的感受,同时也为“活动一”动手临刻自己喜爱的篆刻作品起到铺垫作用。
“活动一”的设置主要目的是体验篆刻的工具特性,并掌握篆刻治印与钤印基本步骤及其技术要领。
为了让学生了解得比较清楚,教材呈现了几组直接体现每个步骤技术要领的演示图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仔细观察,对照模仿,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在对篆刻工具、步骤有所把握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篆刻艺术,教材列举了四组有代表性的章法知识——平正端倪、虚实相间、刚柔巧拙、穿插离合,可以作为欣赏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篆刻艺术的表现方法,也可以作为学生模仿学习的摹本。
美术八年级下册《方寸之间》教学案例问题思考:1、如何在课堂中融入核心价值观理念2、如何创设师生互动宽松的教学氛围?案例阐述一、《方寸之间》应达到以下三个目标:1、通过欣赏篆刻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掌握篆刻艺术的基本知识;2、通过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构图时注重和谐;3、通过创设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融入和谐、平等、民主、自由、公正、友善的价值观。
基于以上三点,在上节课下课前,我已经给学生布置了课前作业:准备好下节课用的印石、印泥、石刻刀和砂纸等材料和工具,查找篆刻艺术的相关资料。
在课前学习过程中,老师指导各班学生查阅相关资料,通过自学体验,了解了篆刻的基本技法、各时期的代表作品及中外著名篆刻家成才之路等相关知识。
二、案例评析第一课时:上课前,检查了学生学具准备情况。
师:在讲新课之前,我让大家猜几个字,请大家开动脑筋哦。
我拿出一块长宽各40厘米、用红颜料写成篆刻形式的卡纸贴在黑板上让大家猜。
四个大大的红篆书,加上又是反字,一下子就将学生吸引住了,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
师:请先举手的丁强同学将猜中的答案告诉大家。
丁:老师,这是四个字,方寸之间。
师:丁强同学的回答完全正确,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就是“方寸之间”。
(给丁强同学加分)【评析】我校一直实行学生个人和小组加分制度,给回答问题积极的同学和小组加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为创设师生互动交流埋下了伏笔。
师:篆刻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它融书法、章法、刀法于一体,是我们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有署名、收藏、证明和画面布白等作用。
上节课《黑白世界》木刻版画是用木刻刀刻的,而篆刻是用石刻刀刻的。
印章有阴印和阳印之分,大家猜猜老师写的这方“方寸之间”印,是阴印还是阳印呢?这时很多学生已经举手了,但我看到坐在第一排的王娟同学(后进生,平时经常给同班同学讥笑)居然也举手了。
师:请王娟同学回答这个问题。
【评析】话音刚落,我听到的是大声的哄笑声,看到的是十几张迷惘的脸,他们想不没有想过老师居然会叫王娟回答,因为几乎没有老师会提问她。
初中美术教案8年级下:03课方寸之间.doc 课题方寸之间授课时间 2学时授课班级初二年级教学内容观察周围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与情感体验,挖掘其中所蕴含的美和情感,通过绘画表现出来。
教学目的1、了解“方寸之间”这一词语的含义。
2、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感知美与情感。
3、了解绘画语言的表现手法、技巧,锻炼学生的经验与感性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描绘肖像画的方法。
2、把生活中的美描绘出来。
如何用绘画表现情感,创造意境。
教学方法讲述法、示范法、实践教学法。
教学准备素描纸,铅笔、橡皮、半干水彩笔、画笔。
教学过程Step1 导入新知老师向学生介绍“方寸之间”的含义。
方寸之间是指人类意识和精神活动的本原,也是我们思考和探索的核心。
人的心灵、思想等精神活动,可以发挥出极其深远的影响力,通常为人们所看不见,却是最为重要的部分。
也就是说,方寸之间所蕴含的精神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也是艺术创作的根源。
Step2 呈现资料老师让学生看一幅画,画里的人看上去化了很多时间和心思,整个作品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情感,让我们忍不住沉浸其中。
老师向学生解释画的各个细节,分析画家运用的色彩和构图方法等,并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Step3 讲解绘画方法1、介绍几个绘画方法,如线条的使用、轮廓的勾画、用色的处理和成像的表现方法等。
同时,背景的设置也很重要,背景的光与色能够增强作品的效果。
2、示范用铅笔和彩笔绘制人物面部的方法。
首先要描绘一个轮廓简单的头部,然后根据图像细节,逐步描绘人物的五官、面部润色等。
彩色擅长表达人物情感,因此应该重视颜色的符号意义。
老师在绘制过程中示范并指导学生完成作品。
Step4 画面创作1、学生独立思考一个话题,不限于校园中的学生生活,可以是闲暇生活、亲人、城市等任何话题。
2、在白纸上绘制一个简单的背景,并根据所选话题绘制对应肖像画。
学生在作品中应该注意肖像的形象、线条、姿态等,同时注重表达情感。
3、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作品,并用彩笔进行润色和表现情感。
第三课方寸之间学案
学习内容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本10~13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欣赏篆刻艺术作品,了解印章品类及治印的过程,掌握篆刻艺术的形式特点及刀法运用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尝试治印(为自己设计名章),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探究并掌握篆刻的基本刀法与技能,提高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观察周边事物,观察生活,初步认识中国篆刻的艺术魅力,提高艺术修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重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篆刻工具的基本使用技能。
2.本科的教学难点在篆刻章法的变化。
自学导航:
一、我要学
1、感受意境(学生翻开课本第10页,比较下面三方印,谈谈你所体会的不同意境)
出山小草(陈巨来)兰生而芳(梁)人长寿(齐白石)
感受:感受:感受:
2、了解印章品类(出示幻灯片,学生欣赏优秀篆刻作品,知道印章品类)
名章闲章肖形章
二、我想刻(小组讨论)
学生探究:假如我篆刻
打磨石料印稿上石(直接反写)镌刻钤印
1.学具准备:
2治印步骤:
(1)写印稿(直接反写)
(2)印稿上石 (3)镌刻(教师示范)
(4)修改 3、钤印
三、我要刻(动手前教师强调注意安全)
学生动手为自己设计一方名章
印面设计稿 钤印
四、我要评
说出自己的感受
自评: (我的作品属于哪一种章法?) 互评: (我 喜欢谁的印章,什么吸引我?章法还是刀法?)
印章字序
分朱布白:指的是印面的布局和经营位置。
章法贵在气、势、情、韵皆备,讲求虚实疏密各得其宜,统一中有变化,追求和谐。
湘教版美术八下第三课《方寸之间》word
教案
绘画,雕刻于一体,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标志性;具有传承和纪念的作用。
)
2、学生分组讨论:篆刻的起源、分类和制印的过程,并
总结出关键点。
3、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篆体字的独特魅力,同时介绍篆刻刀、篆刻石、印泥等工具的基本使用技能。
4、学生进行篆刻练,教师结合小组评价和提问法等方式
进行评价。
5、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强调篆刻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重
要地位,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体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
生,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研究。
在课堂中,老师不应该只是讲述知识,而是应该通过互动、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比较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研究中来。
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能够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当然,这种教学方式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难点。
比如,学生之间的合作默契可能不够,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有限等。
但是,只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相互配合,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克服的。
总之,合作式研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让学生在XXX同成长。
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方寸之间(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方寸之间》从篆刻的基本样式、写刻印的基本步骤、基本技法和章法等方面介绍了篆刻这门传统艺术,目的是使学生对篆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并在欣赏学习和动手尝试中感受我国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课以临刻一方肖形章和学生自己喜爱的篆刻作品为主进行艺术尝试。
学情分析本课分两个课时完成。
学生对篆刻这门传统艺术了解甚少,对在方寸之间的石质等材料上执刀刻印更是陌生,因而需要从感性到理性、从易到难、从基本知识到基本技能等方面进行逐步引导。
不过,学生刚学习了的第二课《黑白世界》与本课内容有颇多内在的联系,尤其是木刻刀具与篆刻刀具的使用技巧方面。
因此,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相信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篆刻艺术的基础知识和初步掌握篆刻刀具的基本运用技能。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尝试刻印,体验民族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正确的艺术态度与良好的艺术素养。
重点难点篆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运刀技能。
临制肖形章等篆刻作品。
教具准备师:篆刻工具材料、图片资料、课件等。
生:篆刻工具材料。
作业要求能独立临刻一方生肖肖形印或自己喜爱的篆刻作品。
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1、师: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一幅国画,你能看出作者是谁吗?你是怎样知道的?2、师:对,我们从题款和印章等方面知道中国书画作品的作者。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方寸之间》就是有关印章的一些知识。
(板书课题)观赏国画作品,通过看题款和印章明确作者姓名。
展示国画作品(古筝音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铺垫感情。
二、导读文本,了解新知1、师:请看大屏幕,首先让我们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2、师:篆刻的基础知识包括篆刻的定义、表现形式和所需的工具材料等,其基本技能包括治印和钤印等。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快速阅读课本第10-11页的内容,找到答案了就请举手。
湘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方寸之间》教学设计发布:邓玉洁 时间:2011-3-8 11:09:36 来源:吴忠教育信息网 点击:924 讨论:0课题第3课方寸之间执教:叶静计划课时2教 学 内 容 分 析本课从篆刻的基本样式、写刻印的基本步骤、基本技法和 章法等方面介绍了篆刻这门传统艺术,目的是使学生对篆 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并在欣赏学习和动手尝试中 感受我国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课以临刻一方 肖形章和学生自己喜爱的篆刻作品为主进行艺术尝试。
1、 能够在尝试治印的动手活动中掌握篆刻工具的基本使用 技能。
2、 能够初步理解和运用篆刻章法的变化原则修改或者设计 印稿。
3、 能够从篆刻的学习和实践中尝试体会中国传统艺术中的 艺术共性。
重点:尝试治印并掌握篆刻工具的基本使用技能 难点:运用篆刻章法的变化原则修改或者设计印稿。
教具:光盘、刻刀、印章、纸质生肖图案 学具:课本、橡皮、刻刀、拷贝纸、墨汁、彩纸、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教具 学具 准备 教 学 设 计 思 路 ︵ 含 教 法 设 计 、教法:讲授、鉴赏、情景体验、演示学法:欣赏、情景体验、动手实践。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1、 上节课同学们第一次合作 用刻刀完成了平生第一件 黑白版画作品,效果非常 好 . 请大家回忆你怎么用刻 (第一课 刀来表现画面效果的? 时) 复习回 (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 顾 2、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篆 刻的独特魅力。
引入新课,出示课题: 三、方寸之间 1、 播放 flash 动画。
(一只活动 的兔子变成一幅图案) 提 问 : 看 到 兔 子 你 想到 了 什 么? 2、展示教师篆刻的肖形章 (兔) 。
3、篆刻的概念:是用篆书刻成 新知学习 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
又称为“玺印”、 “印”或“印 章”。
4、师生互动环节:教师张贴所 有生肖图案的肖形印章图形, 提示学生今天要用刻刀在橡皮 上制肖形章。
湘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方寸之间》说课稿一、课程背景在八年级美术下册中,《方寸之间》是一个重要的篇章。
此篇章主要介绍了在有限的方寸之间创作美术作品的技巧和方法。
通过学习此篇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平面构图和色彩运用的基本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二、教学目标1.了解方寸之间的概念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2.掌握平面构图的基本原则,包括对称、平衡、重心等;3.学习色彩运用的基本原理,包括色彩搭配、明暗对比等;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5.提升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平面构图和色彩运用的基本原理;2.教学难点: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 引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展示相关图片等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并与学生互动,让学生思考方寸之间的重要性和美术创作中的意义。
2. 知识讲解(15分钟)•平面构图基本原理:–对称:指元素在画面中呈现相对均衡的一种形式。
教师可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向学生讲解对称的概念和实际应用。
–平衡:指画面中各部分的视觉重量均衡分布的一种状态。
教师可以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向学生讲解平衡的概念和实际应用。
–重心:指画面中元素的视觉重心位置,是平面构图中重要的考虑因素。
教师可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向学生讲解重心的概念和实际应用。
•色彩运用的基本原理:–色彩搭配:指在画面中合理运用色彩,营造出和谐统一的感觉。
教师可以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向学生讲解色彩搭配的概念和实际应用。
–明暗对比:指画面中明暗色调的对比,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教师可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向学生讲解明暗对比的概念和实际应用。
3. 实践操作(3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的平面构图和色彩运用的基本原理,在指定的画纸上进行创作。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进行表达,并尽量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
4. 作品展示和点评(10分钟)学生将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展示,并相互点评。
教师可以根据作品的表现,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赞赏和指导,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创作中不断进步。
课题方寸之间课时第1 课时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本节课得内容是选自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课“方寸之间”这一课得内容,是继《黑白世界》一课得拓展学习课程,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并结合作品欣赏得综合课型。
通过这一课得学习,让八年级学生认识和了解印章在中国绘画当中得重要意义,从而要让学生关于印章得起源,特点,制作过程得了解与学习。
在欣赏学习和动手尝试中感受中国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得特殊魅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篆刻得起源,分类及制印得过程。
掌握有关篆刻艺术形式特点与刀法运用得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能够在尝试治印得动手活动中掌握篆刻工具得基本使用技能。
能够初步理解和运用篆刻章法得变化原则修改或者设计印稿。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得态度和探索新知识得兴趣。
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体验篆刻艺术魅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博大。
教学评价评价内容:学生课堂篆刻练习。
评价主体:教师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评价方法:提问法、现场表现、谈话法等设评价工具:语言评价、等级评价计多媒体课件,篆刻刀、篆刻石、印泥等课前准备环节教活动导学学要点环节一:营造氛围,引入课题环节二:自主学习课题导入学生自主欣赏、讨论、总结1、展示北京奥运会会徽得宣传片。
2、展示北京奥运会会徽,学生观察并回答:这图形以什么形式为主?教师引导:为什么要以篆刻得形式来表现那?我们现在作以了解。
进入本课------方寸之间。
学生欣赏讨论:1、中国文字得发展历史2、汉字得演变学生分组总结:教师总结:篆刻是中国汉字艺术得艺术再现,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得沉淀,是中华民族精神得象征。
篆体字型优美,形式鲜明,线条有其独特得魅力,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得最爱之一。
在较小得面积内,利用汉字优美独特得造型,对笔画加以虚实变化。
刻刀刚健挺劲,或柔美婉转,繁简疏密,变化万千,进行丰富得艺术表现,形成我们民族特有得艺术形式。
所以篆刻在绘画艺术中占有非常得重要地位。
初中美术教案8年级下:03课方寸之间一、教材《方寸之间》分析教材《方寸之间》从篆刻的基本样式、写刻印的基本步骤、基本技法和章法等方面介绍了篆刻这门传统艺术,《方寸之间》目的是使学生对篆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在欣赏学习和动手尝试中感受中国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特殊魅力。
本课的学习内容与编写方式和《黑白世界》一课有差异也有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借鉴、拓展。
从教材呈现的编写思路分析,两课都是从强调对工具使用特性的把握入手,再强调形式美感处理的技巧运用。
形式上与第二课《黑白世界》具有颇多内在的联系,尤其是木刻刀具与篆刻刀具的使用技巧上,即在篆刻艺术中,由于汉字独特的造型结构而有了字形、笔画及其间架结构的千变万化,干方寸之间便可演绎出许多形式与内涵的精彩,表现出艺术家们别具一格的情趣爱好与审美追求。
通过比较印面呈现的不同风格,我们可以体会到其中文字内容与表现形式之间的内在关系,感受艺术家的性情、胸怀与人格修养。
教材从介绍朱文、白文与边款等篆刻表现形式和名章、闲章、肖形印等印章品类入手,再介绍打磨石料、印石上稿、镌刻刀法以及治印的步骤。
教材版面在呈现印章品类的位置编排秩序上与这个内在的编写线索可能有一点阅读习惯上的差异。
在教材引入部分,安排的是欣赏三方印章审美意境的小活动,在教学中,可以优先考虑让学生动手尝试肖形印的刻制,在对篆刻工具性能有所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再来欣赏这三方篆刻作品,这样可以增强对作品艺术处理的感受,同时也为“活动一”动手临刻自己喜爱的篆刻作品起到铺垫作用。
“活动一”的设置主要目的是体验篆刻的工具特性,并掌握篆刻治印与钤印基本步骤及其技术要领。
为了让学生了解得比较清楚,教材呈现了几组直接体现每个步骤技术要领的演示图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仔细观察,对照模仿,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在对篆刻工具、步骤有所把握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篆刻艺术,教材列举了四组有代表性的章法知识——平正端倪、虚实相间、刚柔巧拙、穿插离合,可以作为欣赏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篆刻艺术的表现方法,也可以作为学生模仿学习的摹本。
《方寸之间》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简单的篆刻知识。
能够初步掌握篆刻的方法技巧。
过程与方法:能够在尝试治印的动手活动中掌握篆刻工具的基本使用技能。
能够初步理解和运用篆刻章法的变化原则修改或者设计印稿。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能够从篆刻得学习和实践中尝试体会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艺术共性,喜爱中国传统艺术。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篆刻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难点:不同章法的虚实疏密对比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宣传片。
提问:为何要用印章形式的图形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体现了我国怎样的传统文化?印章对中国人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印章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是我们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
印章是个人身份的象征和个人承诺的保证。
所以,“中国印”最能反映出中国文化和我们的民族精神。
二、基本知识1、印章的专业术语?篆刻:早期的印章大都采用篆书,先写后刻,故称为篆刻。
篆刻融书法、章法、刀法为一体,在较小的面积内,利用汉字优美独特的造型,对笔画加以虚实轻重的组织变化,进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成了我们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
2、书法与篆刻的关系传统认为,篆刻必先篆后刻,甚至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说。
篆刻本身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艺术。
篆刻家的作品与刻字师傅刻得印章的根本区别在于“写”。
前者讲究章法篆刻,后者靠描,不讲究章法,刻出的印必然十分僵板。
初学者重刻轻写,往往事倍功半。
3、印石介绍印纽——印石上方的装饰边款——刻印之后埋在印章左边刻上作者字号,刻制年月等谓之边款或具款。
印面4、印章种类按照用途来分,分为三类:名章:刻姓名闲章:诗词格言、成语警句为内容。
钤于书画作品之上,延伸主体之用。
肖形章:以图形入印。
同时欣赏印章,了解阴刻、阳刻。
三、了解治印的基本步骤和技术要求1、设计图稿(以肖形章为例学习)要求:简洁大方、特征突出、注意构图、表现出阴刻阳刻。
2、在零号砂纸上打磨印面至平滑光整打磨方向保持水平,均匀用力,呈直线或8字形。
走近学生成长自己——“方寸之间”教学案例前言:时至今日,新课标、新课改已经深入人心,美术教改也在大张旗鼓的开展着,一堂堂新颖而又具有特色的美术课被呈现出来,很多教师的课堂设计和教学目的中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学生本位教学的重要性;但笔者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少有老师真正的体现了这一点。
那究竟何谓学生本位教学?新课标下的美术课又该如何体现学生本位教学?本案例就以同一教学内容,因对学生本位教学的不同理解,取得了截然不同的课堂效果为例,试图对美术教学中的学生本位教学做一次再认识。
案例背景:过美术学科是一门以视觉为主导的课程,由于其特殊性和专业性,使得很多的美术教师对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感到手足无措。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难找到如何实现教学目标;很多课看似很精彩,其实课后问问学生学到了什么,学生很多都会一脸茫然。
以笔者之见,要想在美术课堂上实现学生本位教学,最为根本的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从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过程的设计到最后的作业呈现。
本案例所提及的两个教学片段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对学生本位教学的理解,使得最终的教学效果相差很大。
一、案例实景及分析:篆刻是中国汉字艺术的艺术再现,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沉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篆体字型优美,形式鲜明,线条有其独特的魅力,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最爱之一。
湘版美术教材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方寸之间》,就是这样一节以篆刻为主要教学内容而展开的一堂有较高艺术性和专业性的课程。
教学片段一:1)教学目标与设计课堂设计将欣赏、评价做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篆刻艺术的独特魅力,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篆刻艺术的兴趣。
以篆刻的发展历史作为导入,在欣赏各个时代不同的精美篆刻作品的同时,介绍有关著名作品的历史价值和有关的佚闻趣事,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穿插有关篆刻刀法、章法布局、钤印等相关的基础知识。
最后作业呈现方式是让学生自己刻一方自己的名章。
2)实际教学效果呈现:学生的课堂作业的确呈现了篆刻艺术的特点,篆体的柔美和动感都能在学生的作品中找到。
xx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方寸之间》教课设计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掌握简单的篆刻知识。
可以初步掌握篆刻的方法技巧。
过程与方法:可以在试试治印的着手活动中掌握篆刻工具的基本使用技术。
可以初步理解和运用篆刻章法的变化原则改正或许设计印稿。
感情、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可以从篆刻得学习和实践中试试领会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艺术共性,喜欢中国传统艺术。
教课重难点:要点:掌握篆刻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难点:不一样章法的虚实疏密对照所产生的不一样成效。
教课过程:一、导入播放《 xxxx飞舞的 xx》宣传片。
发问:为什么要用印章形式的图形作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表现了我国如何的传统文化?印章对中国人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印章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是我们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
印章是个人身份的象征和个人承诺的保证。
因此,“中国印”最能反应出中国文化和我们的民族精神。
二、基本知识1、印章的专业术语?篆刻:初期的印章多数采纳篆书,先写后刻,故称为篆刻。
篆刻融书法、章法、刀法为一体,在较小的面积内,利用汉字优美独到的造型,对笔划加以虚实轻重的组织变化,进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成了我们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
2、书法与篆刻的关系传统以为,篆刻必先篆后刻,甚至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说。
篆刻自己是一门与书法亲密联合的艺术。
篆刻家的作品与刻字师傅刻得印章的根本差别在于“写”。
前者讲究章法篆刻,后者靠描,不讲究章法,刻出的印必定十分僵板。
初学者重刻轻写,往旧事半功倍。
3、xx 介绍印纽——xx 上方的装修边款——刻印以后埋在印章左侧刻上作者字号,刻制年代等谓之边款或具款。
印面4、印章种类依据用途来分,分为三类:名章:刻姓名闲章:诗词格言、成语警语为内容。
钤于书画作品之上,延长主体之用。
xx:以图形入 xx。
同时赏识印章,认识阴刻、阳刻。
三、认识治印的基本步骤和技术要求1、设计图稿(以xx 为例学习)要求:简短大方、特点突出、注意构图、表现出阴刻阳刻。
《方寸之间》说课稿今天讲的这节课题目是《方寸之间》,本课内容出自湘版八年级美术教材第3课,本节课我通过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教学思路、教学过程、小结拓展这几个方面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方寸之间》从篆刻的基本样式、写刻印的基本步骤、基本技法和章法等方面介绍了篆刻这门传统艺术,《方寸之间》目的是使学生对篆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在欣赏学习和动手尝试中感受中国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特殊魅力。
二、学情分析:篆刻艺术博大精深,初二年级学生之前接触篆刻的学生微乎其微,加之所准备工具材料较多,比如说:石料,刻刀、印泥、书法字典等,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目标,连讲带练,教学的环节设置和教学思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完成的难度较大。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在理解活动设置目的的基础上,可以采取降低难度的处理,根据学情分析我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为:1、教学目标:A、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篆刻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篆刻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B、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做事细心的态度C、情感目标:通过从篆刻的学习和实践中感受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特殊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难点:篆刻的章法布局和刻印时如何把握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力度3、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刻刀、章料(橡皮)4、课时:二课时三、教学思路本节课教学活动是围绕尝试治印的技能学习展开的,安排两个课时,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学生对篆刻艺术的体验和了解。
本课时的教学引入首先可从引起学生的动手体验入手,让学生在动手篆刻过程中体验篆刻的魅力,提高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的兴趣。
为了降低学习难度,第一课时,以讲为主首,附加小小课堂练习,从肖形印的刻制入手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教学选择。
因为肖形印对比文字印而言,不必过于在乎形的整齐与规范,更不必借助文字工具书去查找那些对中学生来讲比较艰深的篆刻文字,而且生肖图形比起文字而言,更加易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课
题
方寸之间课时第 1 课时
课标要
求与教
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选自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课“方寸之间”这一课的内容,是继《黑白世界》一课的拓展学习课程,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并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课型。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八年级学生认识和了解印章在中国绘画当中的重要意义,从而要让学生关于印章的起源,特点,制作过程的了解与学习。
在欣赏学习和动手尝试中感受中国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特殊魅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篆刻的起源,分类及制印的过程。
掌握有关篆刻艺术形式特点与刀法运用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能够在尝试治印的动手活动中掌握篆刻工具的基本使用技能。
能够初步理解和运用篆刻章法的变化原则修改或者设计印稿。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体验篆刻艺术魅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
教
学评价设计评价内容:学生课堂篆刻练习。
评价主体:教师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评价方法:提问法、现场表现、谈话法等评价工具:语言评价、等级评价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篆刻刀、篆刻石、印泥等
环节教
学
要
点
活动导学
环节一:营造氛围,引入课题
环节二:自主学习课
题
导
入
学
生
自
主
欣
赏、
讨
论、
总
结
1、展示北京奥运会会徽的宣传片。
2、展示北京奥运会会徽,学生
观察并回答:这图形以什么形式为主?教师引导:
为什么要以篆刻的形式来表现那?我们现在作以了
解。
进入本课------方寸之间。
学生欣赏讨论:1、中国文字的发展历史
2、汉字的演变
学生分组总结:
教师总结:
篆刻是中国汉字艺术的艺术再现,是中国几千年传
统文化的沉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篆体字型
优美,形式鲜明,线条有其独特的魅力,自古以来
就是文人墨客的最爱之一。
在较小的面积内,利用
汉字优美独特的造型,对笔画加以虚实变化。
刻刀
刚健挺劲,或柔美婉转,繁简疏密,变化万千,进
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成我们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
所以篆刻在绘画艺术中占有非常的重要地位。
环节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师
生
合
作
诠
释
定
义
共
同
欣
赏
1、教师提问题:①看完北京奥运会会徽,印章为什
么又称为篆刻?(顾名思义,印章大部分采用篆书,先写后刻。
) ②印章的特点?学生回答:(融书法,刀法,章法为一体的独有民族风格。
)
教师讲述:印章在书画作品当中是否随意盖的那?
(学生回答:不是)是的,不同的印章有不同的意思,也有不同的地方,这就是所谓的章法。
我们来学习印章的分类。
3、课件展示:欣赏部分印章
展示
交流
篆
刻
章
的
分
类①内容:名章,闲章,肖形章
活动一:学生对出示的图片分组讨论分类。
②格式:朱文(阳文)(解释什么是朱文)
例:出示小草:工整细致的线条,给人以婉转流畅的感觉
白文(阴文)(解释什么是白文)
例:兰而生芳:刀法挺进,势如破竹,有意无意地破边使印面产生古朴苍劲的效果。
活动二:学生对出示的图片分组讨论分类。
巩固提高制
印
过
程
学
生
练
习
注意:印章中边款的特点和作用。
4、材料准备
5、制印步骤:
①打磨石料和刻刀(注意打磨方法)
②制稿:直接反写,水印翻稿。
(拷贝,套模
等)
③印稿上石。
④镌刻。
(刀法:⑴冲刀:顺着运刀方向一起
一伏地切去,这样运刀十分稳健准确,不易造成石
材大面积破裂。
⑵切刀:顺势将刀推进,指腕齐力,注意气势,收放自如。
)小结:切、冲刀法在镌刻
中常常兼而有之、灵活变化。
⑤修改。
(不光是字体的修改,还有残边,有
意无意的破边产生古朴苍劲的效果。
最后要用毛刷
扫渣。
)
6、钤印(印面印泥均匀而有厚度,印盖纸面力度均
匀、平着提起)
四、印稿展示、讲评。
评价检测我们刚才学习了篆刻的方法和步骤,现在请同学们实践一下。
三、练习(1 制作印稿,2印稿上石)
评价采用自评和小组互评的方法。
板书设计三、方寸之间
1篆刻的概念和特点 2 篆刻的分类 3 材料准备 4 制印步骤 5 钤印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篆刻了解甚少,所以关于篆刻的材料和章法必须讲解和示范。
在学习篆刻的过程中学生对其制作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对知识的渴求很高。
课堂学习氛围很好。
通过大量书法,绘画作品的欣赏,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欣赏有关大师的篆刻作品,可以培养学生审美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往的情感,通过学习制印的过程,让他们参加到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找到制稿,制印的方法,要点,注意事项等。
遗憾的是如果时间和条件
允许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与讨论,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合作式学习的能力。
总之,这节课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只有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才能使我们美术教师自己得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