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习题(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根据拼音写汉字。
领wù(_____)pánghuáng(______)袖手旁guān(_____)【答案】(1).悟(2).彷徨(3).观【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悟”“彷徨”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下列词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袖手旁观一帆风顺B.格物致知豪无选择C.推之四海传之万世D.寻求真理学术权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项改为:毫无选择。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B.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C.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并且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D.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关联词语使用错误。
改为“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下列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中国学生自然科学传统教育社会环境B.抽象思维轻视实验一帆风顺没有准备C.做研究作主张出主意显微镜D.经书里说盲目接受栽种竹子袖手旁观【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项,都是偏正短语。
B项,“抽象思维”“轻视实验”“没有准备”为偏正短语;“一帆风顺”是主谓短语。
C“做研究”“作主张”“出主意”是动宾短语;“显微镜”是偏正短语。
D 项,“经书里说”“盲目接受”“袖手旁观”是偏正短语;栽种竹子是动宾短语。
5.选出填入空白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________美国总统杜鲁门曾发表声明,表示美国承认中国对台湾行使主权,________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________派军队侵占台湾,________抛出“台湾地位未定”等谬论,企图制造“两个中国”。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识点训练一、知识点汇总:1.字词积累2. 丁肇中生平及主要作品3.正反举例、对比论证的方法4.层层推进的结构5. 准确严谨的语言风格二、知识点解读与基础训练:1.字词积累字音、字形:熟练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字形,能准确拼读和书写。
词义:理解文中重点词义,能准确解释并灵活运用。
丁肇.中zhào 彷.徨páng缅.怀miǎn探察.检.讨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
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
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rǔ) 清谈.(tán) 实践.(jiàn) 格物致.知(zhì)B.埋没.(mò) 检讨.(tǎo) 彷.徨(fáng) 一帆.风顺(fān)C.探.讨(tàn) 哲.理(zhé) 遵.照(zūn) 袖.手旁观(xiǜ)D.领悟.(wù) 测.量(cè) 恐慌.(huāng) 不知所措.(cuò)(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查,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B.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C.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D. 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明..。
B.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歧视..实验。
C.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淹没..了。
D.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2. 丁肇中生平及主要作品丁肇中,生于1936年,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74年,由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命名为“J粒子”。
14、《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这个单元是一个演讲词单元。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特点和有关知识。
并且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科学、社会、人生等的有益启示,培养学生的能力。
本文是丁肇中一个报告中的一个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传统的中国教育状况,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并联系现实和自己的学习经验,提出论点:我们应该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本文主要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说理透彻,语言准确。
【学情分析】《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一课中,首先应在学生读课文时找出阐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引导学生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写作思路;其次再让学生找出为了阐明观点作者所摆出的几个事实,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辨析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体会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说理的表达效果;第三,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反观自我,培养实验的精神。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具体感受文章以讲道理、摆事实来阐明作者观点的论证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把握内容的过程中找出关键语句,引导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文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课时安排】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在现代学生学习上出现一种现象,叫“高分低能”。
对于这种现象,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结合个人经验做了思考,向我们提出了忠告。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内容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这是一篇名家名言课,旨在通过名言格言引导学生认识格物致知的思想,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下面将对这节课进行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主要内容是通过名言格言引导学生认识格物致知的思想。
在教学开始阶段,通过投影展示了一些著名的名言格言,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知识改变命运”,让学生了解名言格言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名言格言背后的思想。
接下来,将举出苏轼、李清照等历史名人的名言格言,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格物致知的思想,并通过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格物致知思想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中,老师采用了多种方式,灵活运用了板书、投影、听讲、小组讨论、演讲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听课、思考、讨论等过程中全面感受到格物致知的思想,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
三、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格物致知的思想,使学生在听课、思考、讨论等过程中掌握了一些历史名人的名言格言,并在此基础上充分理解和认识了格物致知的思想,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了学生在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方面的表现。
四、教学体会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名人名言格言有一定的接受度,这是教育中引导性的情感效应。
学生对英文或者四毛刚刚好属于接受范围内,而对于深层次的思想理解则有一定难度。
学生既有来源于生活实际的黑板报,又有来源于旅游观光的远足,结合体验的原则会更有针对性。
教育不能仅仅是路边小摊或者小百货商店提供的简易方便效应,更应该深入学生内心,呼吸着学生的精神面貌。
五、教学改进的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进一步合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不但要注重讲究语言表达、文化内涵,更应当应体现讲解学生的思想情感。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名人名言格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国内外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目标。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名家名句与探究科学、注重实践有关的名言警句(1)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刘向(2)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
——古波斯(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4)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子思(5)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狄德罗2.优美文段人们习惯于把艺术和科学说成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完全不同的东西。
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大悟,无须推理。
科学家相当冷静,光靠理性思维;他循序论证,无须想象。
这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
真正的艺术家,既有想象力,也有相当的推理能力,并且深知自己的作为;否则,他的艺术创作会受到影响。
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响。
3.课内文段运用【课内选段】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选段解读】“研究人文科学”也要重视实验精神。
因为人文科学思想也是从实践中产生的。
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从实践中来的。
“在个人行动上”为什么要重视呢?个人行动不是盲目的行动,总要有一定的思想,一定的理念作指导。
【适用范围】无论搞什么创造和研究,都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导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例子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追求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有所建树。
无忧考网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理想——平天下。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八下语文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笔记篇一:《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一篇由学生自主撰写的笔记,主要介绍了八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第14课的内容,强调了“格物致知”这一主题。
以下是正文和拓展内容: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课中,作者鲁迅讲述了自己对于“格物致知”的看法。
他认为,“格物”即观察自然界中的万物,了解它们的本质和规律;“致知”则是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鲁迅认为,只有“格物致知”,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文化、有素养的人。
他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此外,鲁迅还提到了“知行合一”这一理念,即不仅要“格物致知”,更要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在今天的社会中,格物致知的精神仍然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探索,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实践,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为社会做出贡献。
扩展阅读:1.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
他的文学作品和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具有很高的文学和思想价值。
2. “格物致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通过学习和探索,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这一理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论语》、《道德经》等经典作品中都有关于“格物致知”的论述。
3. 在今天的社会中,“格物致知”的精神仍然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探索,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实践,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为社会做出贡献。
篇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一篇由学生编写的关于八年级下语文第14课的文章,文章主要介绍了“格物致知”这一知识点,并表达了作者对学习这一知识点的感悟。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首先解释了“格物致知”的含义。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3.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2课时布置学生完成第14课预习卡第1课时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
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一、导入新课1974年,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向全世界宣布发现J粒子,开辟了人们认识微观世界的新境界,并因此于197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位用中文在诺奖颁奖典礼上发表演讲的科学家,引起了世界的轰动。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这则材料,了解他取得这项伟大成就的经历。
1974年以前,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为三种夸克。
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
最终,他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开展了实验,经过两年多夜以继日地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过的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而它来自第四夸克。
他的发现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由三种夸克组成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
丁肇中也因此项发现在197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师:从丁肇中的研究经历中,同学们认为他能发现J粒子的原因有哪些?(生自由发言)预设对于学术权威有着怀疑的态度和探索求真的精神,对于自己的想法能坚持,并通过大量的实验去反复验证自己的想法。
师: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丁肇中发表了一次演讲,分享了他在探索科学真理道路上实践实验精神的经验。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演讲词——《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板书文题)【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对丁肇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成就的介绍,让学生探究丁肇中获得成功的原因,从而引出本文的学习内容,也让学生对作者产生崇敬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把握内容学生活动一:猜一猜设问1:这篇演讲词的题目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请同学们围绕题目进行提问,猜猜演讲的内容可能有哪些。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小传:国外科学技术界评论说,丁肇中是最有实验能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
美国《自然》杂志还评论说,丁肇中所从事的工作是沟通中美两国科技交流的一座桥梁。
丁肇中的父母都是中国的大学教授,祖籍山东日照。
1936年,他们从中国启程去美国,对密执安州立大学进行访问。
1月26日,就在这所学院里丁肇中降生了。
他在回忆中说:“我的父母希望我出生在中国,可是我却偏偏早产了,我出生两个月后才回到中国。
”他的童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乱年代,所以他十二岁以前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
由于父母忙于工作,丁肇中是由外祖母抚养成人的。
外祖母性格刚毅果断,对丁肇中以后严谨刻苦治学,一丝不苟实验,缜密组织研究和严格要求下属等优良作风产生了很大影响。
丁肇中先在大陆度过童年,十三岁去台湾上学,那时他父日亲是国立台湾大学的一名教授。
二十岁时,他决定回到他的出生地美国密执安大学继续攻读。
“那时我英文懂得不多,对美国的生活一无所知。
在国内的时候从书上读到许多美国学生是自己挣钱维持生活读完大学的,我告诉父母也这样做。
当1956年9月6日到达美国底特律机场的时候,口袋里只有一百美元。
在那时,有点钱好像已经满不错了。
我举目无亲,不免有几分担心。
”那几年,可以说是丁肇中一生中最艰难的岁月,他一面顽强勤奋地学习,一面自己挣钱维持生活。
后来因成绩优异获得了奖学金。
三年之后的1959年获得物理学和数学两个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硕士学位。
接着在密执安大学物理研究所当研究生,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63年,丁肇中以博士和福特基金会会员的身份,前往设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在柯可尼的指导下用质子同步加速器进行研究。
柯可尼对实验工作的严格与耐心对丁肇中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这段日子以及后来再到日内瓦工作期间,丁肇中的典型生活情况是:一早起来在自取食堂里吃早饭,然后一整天留在实验室里,直到夜里离开实验室,驱车十分钟回到他的公寓房间睡觉。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了解“格物致知”的文本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的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则消息:四川一名女高中生以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请同学们说说,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同学们说得十分在理,重理论,轻实践,最终就有可能导致高分低能的状况,这在当前高速发展的创新型社会中,是一个致命伤,这样的学生很难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也应当避免成为这样的人。
那么该怎么做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或许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整体感知1.了解作者。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
1962年获得美国密西根大学物理学博士,1969年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以与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后来有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2.速读课文,结合课文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明确: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笔记
《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一篇演讲稿,作者是美国科学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丁肇中。
文章主要讲述了科学实验和仔细观察在科学研究和探索中的重要性,强调了格物致知的精神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1. 讲述自己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和体会。
2. 阐述科学实验和仔细观察在科学研究和探索中的重要性。
3. 呼吁学生不要盲目相信权威,要敢于质疑,勇于实践,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文章中强调了科学实验和仔细观察在科学研究和探索中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
同时,文章也强调了不要盲目相信权威,要敢于质疑,勇于实践,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文章中还有一些生词和难点,例如“格物致知”、“袖手旁观”、“不了了之”等,需要注意理解和记忆。
总之,文章主张科学实验和仔细观察在科学研究和探索中的重要性,强调了格物致知的精神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了解“格物致知”的文本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的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则消息:四川一名女高中生以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请同学们说说,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们说得十分在理,重理论,轻实践,最终就有可能导致高分低能的状况,这在当前高速发展的创新型社会中,是一个致命伤,这样的学生很难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也应当避免成为这样的人。
那么该怎么做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或许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
1962年获得美国密西根大学物理学博士,1969年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以与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后来有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2.速读课文,结合课文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明确: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全文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提出论题,即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备课笔记
第二部分(3—11段):针对论题进行回答分析,该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第11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第三部分(第12段):解决问题。
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目标导学二:精读课文,理解观点
探究1:“格物致知”是丁教授点出论题后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结合课文,说说它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①丁教授认为在传统教育意义上“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②丁教授认为其真正意义是“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这意义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
探究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探究3:结合课文,说说我们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提倡“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有三点:①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②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③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目标导学三:分析课文,掌握论证方法
1.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明确: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
从传统教育里引出“格物致知”,阐述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
逐层深入说理,思路十分清晰。
2.解析本文的论证方法。
明确:(1)引用论证: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3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2)举例论证: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借作者的亲身经验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3)道理论证:第12段记述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从理论上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4)对比论证:王阳明“格”竹子的失败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新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
目标导学四:学以致用,升华拓展
1.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了“格物致知”精神,了解了真正的“格物致知”是要通
过自己亲身的实地实验的,这种精神在自然科学的领域极其重要。
同学们,你们已经开始了物理、生物等自然学科的学习,请说说你们在这些自然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是如何体现“格物致知”精神的。
明确:比如做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时,同学们人人动手,把乒乓球放在漏斗下,从漏斗颈向下吹气。
而有一位同学做完此实验后,继续联想到把乒乓球放到漏斗颈上从漏斗体向上吹气,这时乒乓球就悬浮于空中,使实验现象更加具有挑战性。
这位同学正是通过动手实验,发挥“格物致知”精神,才发现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的物理现象,获取到真正的自然学科知识。
2.文章中说到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即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
果真如此吗?如果不是,请大家举出例子。
明确:不是。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正是只有对春风的观察实践,才能有这样的神来之笔。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正是对外界事物观察凝结而出的诗歌。
苏东坡“格”山而成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对生活学习的具体探察才得到的真识。
因此,说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