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树状集油可更换电伴热管道的开发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43.12 KB
- 文档页数:3
电加热集输在油田应用的思考摘要:输油管道采用电加热集输,防止管中原油凝固是近几年来发展的一重高新节能技术。
电加热集输是用电能来补充管道在工艺生产过程中所散失的热量,以维持流动介质最合理的工艺温度范围。
但电加热集输技术还很不成熟,电加热埋地管道都存在着设计电加热功率过大的情况,一方面使生产的初投资增加,造成设备闲置、浪费;另一方面使运行管理不合理,增加了运行管理的困难。
关键词:输油管道;电力热集输;应用;思考一、概述(一)课题研究背景油气集输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油、气田生产过程中原油及天然气的收集和输送问题。
就油田的生产全局来说,油气集输是继油藏勘探、油田开发、采油工程之后的很重要的生产阶段。
如果说油藏勘探是寻找原料,油田开发和采油工程是提供原料,那么油气集输则是把分散的原料集中、处理使之成为油田产品的过程。
这过程从油井井口开始,将油井生产出来的原油、伴生天然气和其它产品,在油田上进行集中、输送和必要处理、初加工,将合格的原油送往长距离输油管线首站外输,或者送往矿厂油库经其他运输方式送到炼油厂或转运码头;合格的天然气则集中到输气管线首站,再送往石油化工厂、液化气厂或其他用户。
概括的说油气集输的工作范围是指油井为起点,矿厂油库或输油、输气管线首站为终点的矿厂业务。
油气集输流程:反应自井口产出油气经过集输,分离,计量,脱水,稳定,及其它处理,生产出合格的油气产品的全部工艺过程。
现在油田开发成本越来越来高,面临水、电、气所需能源紧缺的局面,同时随着油田开发难度的逐年提高以及物价上涨因素,建成一定产能的油田的建设投资也逐年提高。
因此,推广高效集输,寻找高效率、低能耗的集输方式,降低油田建设的投资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现状我们国家的油气集输的发展现状是高效油气集输,时间为90年代至目前,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已开发的主要油田都已进入高含水,节能降耗成为油田开发生产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油气集输流程和油气集输处理工艺,设备,更为突出强调高效节能。
石油化工装置电伴热系统设计及应用王丽娟;杨武;李曙彤【摘要】With the progress of polymer material sci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electric heat tracing has been gradually recognized and applied to fields such as the chemical,oilfield,machinery,power,pharmaceutical,food,architecture and etc.Electric heat tracing technology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hat is highly promoted currently,and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s therefore.The design and selection of electric heat tracing system in petrochemical equipments were introduced.Princip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wo typical electric heat tracing system automatic adjust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constant power technology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It satisfied the process requirement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efficient and energy saving,and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equipment and is a guarantee for the stabl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equipment.%随着高分子材料科学的进步及电力事业的发展,电伴热方式已逐步在化工、油田、机械、电力、制药、食品和建筑等领域应用.电伴热技术对环保有积极意义,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分析比较了自调控技术与恒功率技术的不同原理及特点,介绍了石油化工装置中自调控电伴热系统的设计选型.电伴热系统在满足设备工艺要求的同时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在石油化工设备中应用广泛,为设备的稳定生产及运行提供保障.【期刊名称】《石油化工设备》【年(卷),期】2017(046)005【总页数】5页(P57-61)【关键词】电伴热系统;石油化工装置;自调控;恒功率;设计;应用【作者】王丽娟;杨武;李曙彤【作者单位】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兰州 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50石油化工装置中的各类分离器、电脱水器、双介质过滤器、热交换器及段塞流捕集器等需要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正常工作,满足工艺要求,在停工或检修期间,容器、配管中残留的介质不可冻结。
电伴热在炼油化工企业的设计应用摘要:针对北方冬季寒冷,传统能源蒸气及热水伴热运行成本较高,且能源浪费、污染严重的前提下,以电伴热代替蒸气及热水伴热作为伴热热源,实现节能、减排、增效的目的,结合电伴热工程实际应用,给出电伴热在炼油化工企业管道上的典型设计,为选择理想电伴热产品,合理投资、获取最大的经济及社会综合效益。
关键词:电伴热;节能;增效System design of electric heat tracing in petrochemical industryBao Guo Zhang(KB Technology Corporation of Karamay, Karamay 834003)Abstract: Aiming at the cold northern winter, the traditional energy steam andhot water with high cost of running hot, premise and waste of energy, serious pollution, the electric heating instead of steam and hot water heating as heating source, energy 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efficiency purposes,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thermal process, given electric heating the typical design in oil refining and chemical industry pipeline, to select the ideal electric heating products, reasonable investment, obtain the maximum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Keywords: electric heating; energy; efficiency0 引言为了防止介质的温度低于工艺要求的温度就必须为其补充热量,办法就是给管道或设备进行伴热,本文将重点结合电伴热工程实际应用,给出电伴热在炼油化工企业管道上的典型设计及应用。
树状及环状集油工艺运行情况分析李冬梅【摘要】@@%大庆油田采油一厂六矿投产树状和环状流程井共362口,分属130个树或环.投产后部分井井口回压较高,超过1.5 MPa.通过对产液量与地质预产对比分析可见,实际产液量和地质预产的差值与回压异常情况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没有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趋势,而且集油流程的选择也不是实际产量与地质预产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计算及分析,目前的集输工艺可以满足生产需要,聚中609、中605转油站系统的树状和环状流程井回压异常的主要原因是管线结蜡及局部堵塞造成管线摩阻增大.由于采用了新的技术参数,集油温度较双管流程低,在凝固点附近管线更易结蜡,从而使摩阻增加,回压上升.【期刊名称】《油气田地面工程》【年(卷),期】2012(031)009【总页数】2页(P73-74)【关键词】树状流程;环状流程;井口回压;管线结蜡;局部摩阻;集油温度【作者】李冬梅【作者单位】大庆油田采油一厂【正文语种】中文大庆油田采油一厂六矿已投产树状和环状流程井共362口,分属130个树或环。
投产后部分井井口回压较高,超过1.5MPa。
目前共有16个树或环的60口井因回压升高需要定期冲洗管线,占已投产树或环总数的12.31%,占总井数的16.57%,单井的产液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选取聚中 6 09-1#、2#、3#、4#、5#,中 6 05-8#共6座计量间单井生产数据进行分析。
这6座计量间已投产树或环共34个,涉及单井113口,共有10个树或环的36口井因回压高需要进行定期冲洗管线。
在回压高于1.5MPa的10个树或环中,共有5个树或环的产液量超过地质预产,占50%,平均超出幅度为14.79%,最大超出幅度为29.54%(中丁252-斜E59树);有4个树或环的产液量低于地质预产,占40%,平均低出幅度为31.90%,最大低出幅度为41.49%(中丁42-P15树);有1个树或环的产液量与地质预产一致,占10%。
集肤效应电伴热在石油化工行业液硫管道上的应用石油化工行业目前对原油中的硫含量进行回收,硫磺产品以固体成型包装和液体输送两种方式出厂。
考虑到成本、操作简易成都,能耗消费等问题,石油化工行业一般会以液硫管道输送为主要的硫磺出厂方式。
由于液硫的黏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到,为了保证其良好的流动性,一般需要管道维持温度在130-160℃左右。
原本行业内大多数会采用蒸汽夹套伴热,但因为涉及到长距离液硫的输送,蒸汽夹套伴热成本高,凝结水回收困难,夹套内漏造成管道阻塞难以处理,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电伴热的方式对液硫进行保温。
2021年,华宁就为石油化工企业供应了集肤效应电伴热系统,有效的解决了液硫管道伴热保温问题。
120kt/a硫磺回收装置液硫换线全场月1850m,管径为DN250,液硫泵输送能力月300t/h。
集肤效应电伴热系统原理SECT 的原理基于交流电的“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由于钢管有极强的导磁性,即使在工频电压下也会产生显著的集肤效应。
所谓集肤效应,就是当交流电通过碳钢导体的电流逐渐趋肤在导体表面的一种现象,而邻近效应是一对通以反向等电流电体间的一种电磁现象,在加热管中的电缆和热管间通过电流时,加热管上电流逐渐趋肤在加热管内壁,而正是这薄薄的内壁产生的焦耳热来满足伴热的需要。
集肤效应电伴热系统产生焦耳热主要来自于三部分:1)、集肤电缆通电时,碳钢管上发出的热量,此热量是集肤电伴热系统的主要热量来源。
2)、碳钢管内部电缆产生的热量。
3)、碳钢管内磁滞损耗产生部分热。
在一个集肤效应装置中,绝缘导线(SECT 线)穿过具有强磁性的钢管并与钢管尾端相连接,钢管的首端与绝缘导线分别接电源的零线和相线,施以工频或中频交流电压,电流通过导线和钢管形成回路产生焦耳热。
由于钢管的尺寸、材质、交流电频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交流电并非均匀地流经钢管截面,而是集中流过自其内表面起的某一深度内,电流密度按指数规律减少,在钢管外表面电压电流几乎为零,很安全。
油田油罐区保温如何选择电伴热带
电伴热是用电热带自身发出的热量来补偿、维持储油罐散失的热量,从而维持流动介质最合理的工艺温度。
电伴热均匀的敷设在罐体个表面,它不同于在小面积符合高度集中的加热装置,电伴热温度梯度小,热稳定强,同事功率大大低于其他方式的电加热装饰,适合长期使用。
油库也指用以贮存油料的专用设备,因油料具有的特异性用以相对应的油库进行贮藏。
油库是协调原油生产、原油加工、成品油供应及运输的纽带。
原油是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烯烃等多种液态烃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碳和氢两种元素,分别占83~87%和11~14%;还有少量的硫、氧、氮和微量的磷、砷、钾、钠、钙、镁、镍、铁、钒等元素。
比重0.78~0.97,分子量280~300,凝固点-50~24℃。
为了防止油品在输送过程中温度降低,从而影响正常输送所以要用伴热解决油库工艺管线冻凝问题。
传统的伴热主要以蒸汽、热水或导热油为热介质,然后通过夹套管、盘管等方式提供热量。
然而,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蒸汽伴热虽然来源方便、潜热大,但数量多、工程复杂、温度控制困难。
换热油的主要缺点是需要定期更换,成本比较高。
因此出现了电伴热。
正因为它能避免上述缺点,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般来说自控温电伴热带和恒功率串并联电热带都会有应用,但串联恒功率一般用于没有支路或者支路较少的长管道,并联恒功率和自控温更适合支路较多管道伴热。
热得拜油田加大开采力度,电伴热保温不可懈怠近期由吐哈油田勘探开发的4508井于近日成功自喷投产,热德拜油田底水油藏储量占较大比例,部分主力层位可采储量采出程度达到90%,初期日产液158立方米,含水率3%,突破了新的油田开采项目。
油田开采后用输油管道进行运输,运输过程中无论是埋地运输还是暴露在空气中运输,在冬季需对管道进行防冻保温,原油内不仅有水分,运输过程中蜡的析出也能够堵塞管道,而造成损失,因此才用电伴热保温是关键所在。
电伴热保温是在蒸汽伴热基础上研发的一种高新科技产品,电伴热为扁带状,小巧方便利于携带与安装,只需将电伴热带铺设于管道表面(平铺与缠绕根据场合计算出即可),用接线盒连接,胶带固定,完成后铺设一层保温棉即可。
通电发热后电伴热系统就算安装完成,这整个系统用于油田运输管道中不仅可以化冰,还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内除蜡,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增大了工作效率。
文章来源于:安徽科华热控有限公司
引用:电伴热应用、电伴热原理。
主题:石油化工企业管道集肤效应伴热技术发帖人:凌空飞舞 2005-9-1 9:04:48内容:一、概述管道集肤效应电伴热(加热)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金属管道加热方法,是大型石油化工等企业热输管道加热保温的新技术、新工艺,国外简称为sect法。
此种加热技术具有效率高,适应所有长、中、短距离金属输液管道的伴热和加热,而且具有安全可靠,安装维修方便等优点,因此广泛用于各种不同性质的液态物质的管道运输中。
二、装置构成和基本原理1、装置构成管道集肤效应伴热技术装置,基本上由变压器、加热电源、输液管、伴热管和伴热电缆、保温层、保护外壳等部分组成。
加热电源分工频加热电源和中频加热电源两种;输液管和伴热管为普通钢管,伴热管直径为15-40mm,间断的焊接在输液管上;伴热电缆穿在伴热管中,外面是保温层和保护外壳。
如图所示:回复人:凌空飞舞 2005-9-1 9:05:04内容:2、基本原理当工频交变电流经电缆通过伴热管壁时,在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的作用下,电流不是均匀沿着管壁走,而是集中在伴热管内表层通过,在管壁电阻的作用下,通过电流发热,经传导使输液管温度升高,而伴热管外表面电压、电流为零,自身形成绝缘结构,使液体在管道内得到安全可靠地输送。
伴热管的发热量,根据计算,单根最大发热量为150w/m,并可根据输液管的温度要求,设计伴热管的根数和运行电压,最多可以装有6根伴热管。
伴热管道末端及中间有可靠接地,以防止产生静电或感应电,以确保管内液体的安全输送,集肤效应伴热与管道阴极保护可同时进行。
三、技术特点1、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适应所有长、中、短距离金属输液管道的伴热和加热,适用于管道的不同敷设方式和任何场所,如:地下直埋、水下、地面架空;适用野外或矿场、工厂、易燃易爆场所。
2、安全可靠、安装维修方便伴热管采用钢管,强度大、密封严,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伴热电缆采用耐高温的氟塑料电缆,伴热管由于集肤效应自身形成绝缘结构,使输液管和伴热管外表面不带电,输液管每千米左右做一安全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ω,保证输液管始终是零电位,做到安全可靠。
简述集肤效应电伴热在输油管道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电伴热工艺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医药、船舶、海洋平台等场所的管道、阀门、容器、仪表及管线的防冻、防凝、保温。
而管道集肤效应电伴热技术则是近年出现的管道伴热新工艺,具有伴热温度高,功率密度大,伴热距离长,安全高效,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可实现自动化控制以及维修方便等多项优点,因此在各种输油管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输油管道;电伴热;集肤效应;集肤效应电伴热1、前言输油管道(也称管线、管路)是由输送管及其附件所组成,并按照工艺流程的需要,配备相应的油泵机组,设计安装成一个完整的管道系统,用以完成物料接卸及输转任务。
输油管道在石油化工行业应用过程中具有运量大、占地少、费用少、可靠性强、能耗低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石油化工行业输送油气的首选方案。
电伴热是利用电能致热在线长度或大平面上发出均匀的热量,以弥补被伴热物体在工艺流程中的耗散热,维持其介质温度在适宜的工作范围内、满足其工艺技术的要求。
对于许多粘性油品如原油、燃料油、润滑油等在低温时具有较高的粘度,同时为了防止冬季输送油品的冻结、凝固等,因此在冬季对输油管道必须进行伴热输送,以减小管路输送阻力、提高输油效率。
与传统的蒸汽、热水伴热相比,电伴热的伴热输送工艺方式具有许多优点,它的出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等场所的输送管道的伴热。
目前我国的输油管线常采用电伴热的方式[如无机盐矿物绝缘电缆(MI电缆)、恒功率电热带(RDP)、串联型电热带(RDC)等]来解决其伴热输送问题,其中,集肤效应电伴热(SECT)在输油管道伴热过程中具有发热均匀、热效率高、操作方便、易于自控等优点,因此适宜于各种管线尤其是中长距离输油管线的伴热输送。
2、集肤效应电伴热基本原理集肤效应电伴热技术是最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金属管道加热方法,是大型石油化工等企业热输管道加热保温的新技术、新工艺,国外简称SECT法。
专利名称:一种原油集输站集输管网电伴热系统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朱正杨,张建华
申请号:CN201920465787.7
申请日:20190409
公开号:CN210687787U
公开日:
2020060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原油集输站集输管网电伴热系统,包括采油树,所述原油集输站集输管网电伴热系统还包括内置加热器、电气温度控制组件、输油管和内置式入管组件,所述输油管设置于地下且具有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输入口与采油树之间连接有油道斜三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矿物绝缘加热电缆内置于输油管道内,通电后将电能高效转换为热能,直接将热量传递给与之完全接触的原油,从而补充原油的热量损失,热效率极高,用于稠油输送管伴热,可替代井场水套炉或其它形式的加热,使稠油维持在合适的输送温度,在确保输送顺畅的同时,降低油井回压,进而降低稀油使用量。
申请人:久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凤路1000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黄前泽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油井应用井下电伴热带降低泵筒维护成本
某油田所开采的部分油井,受黏度大、凝固点低等原油物性影响,油井频繁发生卡泵现象,维护泵筒主要靠加化学清防蜡剂以及井简高压热洗方式,成本较高,但依然导致有些油井被迫关井而成为“死井”。
为了降低该类型油井的泵筒维护成本,近年来,该油田现场应用了井下电热油管和掺水循环管,产生了一定降本增油的效果,并把一些“死井”重新利用了起来。
井下加热电缆技术利用加热电缆产生的热量通过油管传递给油管内液体,通过提高管内液体温度,达到解决原油结蜡、析蜡的目的。
以2号井口为例,在2口稠油井上试验应用井下加热电缆,加热电缆下入深度700-720米,从现场使用情况看应用效果较好,实际测量结果表明,2口井平均出口温度比区块原油凝固
点温度高了10℃,达到46℃;2口井的电流、载荷较试验前均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化,其中平均上电流由16. 1A下降到13.9A,下降了2.2A,平均下电流由14.8A下降到13.0A,下降了1.8A;平均最大载荷由41.1KN下降到36.6KN,下降了4.5 KN,平均最小载荷由19.3KN下降到18.7 KN,下降了0.6KN。
集肤电伴热在输油管道维温中的优势与国外相比,我国生产的原油大多是高粘、易凝、含蜡量高的原油,一般含蜡量为15-25%,当温度较低时,原油中的石蜡会凝结并沉积在输油管道中,时间一长,沉积的石蜡会显著降低输油管道的输油能力。
石油本身也会变得粘稠,甚至会有输油管道内杂质淤积、堵住的情况,影响正常输油,严重情况下可导致管壁破裂等危险事故,因此输油管道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管道伴热。
管道伴热是指通过对管道及管内传输物质加热来补偿被输送物质的热量损失,使管内运输物体温度保持在期望范围内的一种工程技术。
对于大庆某油田原油运输来说,就是通过管道伴热的方式对石油管道内原油加热,阻止原油中的石蜡等物质凝结,减小原油流动阻力,从而提高原油运输效率。
据大庆某油田现场实际数据,管道内原油加热到40℃时,原油即可在管道中无阻滞的流动。
温度过低会使管道堵塞,过高会使某些易燃易挥发的组分气化,使管道承受压力过大,而且过高的温度无助于原油的运输,是一种能源的浪费。
传统的输油管道伴热方式有如下2种:(1)蒸汽伴热。
蒸汽伴热利用蒸汽伴热管道发热以补充输油管道的热损失,伴热管与输油管平行铺设、保温在一起从而加热管内原油,维持温度。
(2)伴热带伴热。
伴热带为扁平带状具有正温度系数特性的碳纤维电阻,缠绕在石油管道表面并与其充分接触,通过电阻丝发热来给管道加热。
集肤效应电伴热技术是前两种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集肤效应和临近效应的管道伴热技术。
集肤效应是指对某个金属导体通以交流电时,导体外表面电流密度远远大于导体内部电流密度的现象。
邻近效应是指一对通以反向交流电的导体相邻时,电流互相接近的电磁现象。
在管道伴热时,通常做法是在输油管道表面焊上伴热钢管,用电缆穿过伴热钢管,电缆尾端与伴热管尾端连在一起,电缆与伴热管构成一个整体回路。
当伴热管和电缆中通以交流电时,因为管道电流的集肤效应与临近效应,绝大多数电流都集中在伴热管的内表面,使得管道此时的等效电阻远远大于管道的直流电阻,因此能产生足够的功率加热输油管道;而外表面电流极小,几乎可忽略不计,外壁此时相当于是绝缘的。
电伴热集油流程应用评价及节电规律探讨【摘要】本文介绍了电伴热集油流程在兴茂公司的应用情况,并针对兴茂油田的实际情况,对新建电伴热集油流程与原集油方式和老区掺水集油流程的投资与运行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电伴热集油流程这种集输模式的特点。
针对电伴热集油流程积极开展节能措施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关键词】电伴热集油流程掺水集油流程电加热管线井口电加热器1 前言兴茂油田一直应用电伴热集油进油罐流程,这是一种新型的集输模式。
客观地分析了新建电伴热集油流程与原集油方式和老区掺水集油流程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总结了电伴热集油流程的优缺点,认识到电伴热集油流程的不足,通过加大管理力度,开展节能措施,在生产管理中总结一套适合电伴热集油流程的管理模式,有效地降低运行成本。
2 台1区块电伴热集油流程现状2.1 台1区块概况从台1区块的地面条件看,该区块油井呈带状分布;从地质条件来看储层物性差、渗透率低、地层压力低;从生产条件来看,产液量低。
如果按老区常规模式势必投资高、运行成本高,制约油田有效开发。
为进一步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结合实际情况油田自开发以来一直采用树状碳纤维电伴热流程。
2.2 台1区块电伴热集油流程应用情况台1区块建转轴站一座,共建2条集油干线1#线和2#线,总长24.127km,所辖油井152口,采用“点加热线维温的单管树状电加热集油”方式。
目前1#线平均进站温度为33℃,2#线平均进站温度为37℃。
3 电伴热集油流程应用评价3.1 新建电伴热集油流程与以往集油方式对比经过1年实际生产运行的跟踪、调查,将新建电伴热集油方式与原集油方式对比年节电157×104kwh,年节约电费90万元,节省电加热管维修费用95万元;节省拉运费160万元;伴生气集中收集,供站内自耗和办公楼采暖,停运燃煤锅炉1台,年可节省燃煤860吨,节约成本57万。
取消单井罐22座,罐区1座,消除了单井罐管理风险。
3.2 新建电伴热集油流程与掺水集油流程对比3.2.1 一次性投资费用少1#线和2#线所辖抽油井共有152口,如按照老区掺水集油流程建设需建设1座联合站,1座转油站、2座集油间,采用单管环状掺水集油流程。
油管电加热技术在榆树林油田的应用王禹博【摘要】榆树林油田尚9、树103及树127-区块原油粘度相对较高,导致生产过程中极易卡泵,严重影响了机采井正常生产.本文分析了影响稠油井正常生产的主要因素,对应用的化学降粘、物理降粘及油管电加热降粘等方式进行了综合对比,指出油管电加热技术是解决稠油问题有效方法,并提出改进方向.%The viscosity of crude is relatively high in Yushulin oilfield Shang 9, Shu 103 and Shu 127 blocks, resulting in stuck pump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normal production of machine production well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ain factors to affect the normal production of heavy oil wells and made the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n ways of applied chemical viscosity reduction, physical viscosity reduction and tubing electric heating, pointed that tubing electric heating technology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heavy oil problem and proposed the direction of improvement.【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2(031)027【总页数】2页(P41-42)【关键词】稠油;降粘;油管;电加热;井筒举升【作者】王禹博【作者单位】大庆榆树林油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肇东15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0 引言稠油富含胶质和沥青质,粘度高,密度大,流动性差,给其开采和集输带来很大困难。
油气?管道电伴热技术研究及工程实践【摘要】伴随着油气储运工程建设的蓬勃发展,电伴热系统克服了蒸汽伴热能源消耗大、维护管理费用高腐蚀管道等不足,在输油输气管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较为详细的介绍了油气管道电伴热技术,并结合工程实践对电伴热系统设计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油气管道;电伴热系统1 前言二十一世纪初期是我国油气储运建设的高潮时期,大型油气码头、大型原油成品油气库,长距离输油和输气管线陆续开工建设与投用使管道工程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
与此同时,电伴热系统克服了蒸汽伴热能源消耗大,维护管理费用高,腐蚀管道的不足,在输油输气管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电伴热技术概况电伴热是指用电能补充被伴热物体在输送工艺过程中的热损失,使流动介质温度维持在一定的工艺温度范围内。
管道电伴热有以下四种类型:2.1 阴抗伴热阴抗伴热分直流电伴热和交流电伴热两种类型。
它要求管道等径,并且加热的管段上没有副管和阀门。
阻抗伴热耗资小,施工操作方便,但具有以下弊端:①为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需要安装变压器;②接地极的总电阻要小于管体电阻值;③伴热管道应与相邻的设备进行绝缘;④地下使用该伴热系统时,会引起电流的大量流失。
2.2 电磁感应伴热电磁感应伴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及感应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效应使工件快速加热。
电磁感应伴热一般分为三类:工频电磁感应伴热、中频电磁感应伴热和高频电磁感应伴热。
电磁感应伴热效率可达到80%以上,并且加热速度极高,热流密度大,可自动控温,可消除设备发生火灾的危险(仅铁芯发热)。
电磁感应伴热的热惯性小,断电后会马上断磁、停止加热,控温性能比较准确,但设备复杂,成本很高。
2.3 柔性材料伴热柔性材料伴热是以导体通电时产生的焦耳热来加热管道,包括电缆伴热和电热带伴热两种类型。
(1)电缆伴热是以铜或铜合金制成芯线,芯线外面用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导热性的材料做成绝缘层,最外层为不锈钢铠装护套。
集肤效应电伴热在油气长输管线中的应用研究
宋成铭;王紫阳;费继涛
【期刊名称】《科技创新与应用》
【年(卷),期】2016(000)007
【摘要】我国是工业大国,也是能源消耗大国。
广大的国土上分布着纵横数千里
的管道,每天为工业生产和能源使用提供石油和天然气输送服务。
由于其物质特性,油气在运输过程中必须维持一定温度以上,否则就会降低输送效率,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管道事故。
为了保证油气输送安全,人们开发出集肤效应电伴热技术,较为妥善地解决了油气远距离管道输送中温度下降的问题。
文章围绕集肤效应电伴热技术在油气远距离管道输送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介绍了集肤效应电伴热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组成,分析了集肤效应电伴热系统的设计要点,最后强调了在集肤效应电伴热技术的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总页数】1页(P135-135)
【作者】宋成铭;王紫阳;费继涛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管道加格达奇输油气分公司,黑龙江加格达奇 165000;中
国石油管道加格达奇输油气分公司,黑龙江加格达奇 165000;中国石油管道加格
达奇输油气分公司,黑龙江加格达奇 16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集肤效应电伴热在油气长输管线中的应用
2.集肤效应电伴热在胜利埕岛海底输油管道上的应用研究
3.海底管道集肤效应电伴热在渤南油气田中的应用初探
4.集肤效应电伴热在渤海某油旺高凝混输海管中的应用
5.输苯管线集肤效应电伴热的应用及问题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