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内燃机的排放与控制
- 格式:ppt
- 大小:7.26 MB
- 文档页数:113
内燃机排放污染物的检测与控制内燃机是一种重要的机械设备,广泛用于汽车、发电机、飞机和船舶等领域。
然而,内燃机排放的污染物却是一个大问题。
在我国,汽车尤其是重型卡车是最大的污染源。
内燃机的排放污染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
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检测和控制内燃机排放污染物非常重要。
一、内燃机排放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内燃机排放污染物检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
静态检测是将车辆驶入检测场地,关掉发动机并让发动机热状态维持在一定时间之后,然后进行排放检测。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检测结果不能很好地反应真实行驶情况下的排放状况。
动态检测则是在路上进行排放检测,如行驶排放检测和道路边缘设测等。
这种检测方法更加真实可靠,但实施难度较大,需要更多的设备和人力物力。
二、内燃机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方法内燃机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采取机械控制的方法,二是采取化学控制的方法。
机械控制主要是对内燃机的设计和结构进行优化,以减少废气排放。
例如,采用高压缩比、燃烧室形状和喷油系统的改进等,可以降低汽车尾气排放的有害物质。
此外,车辆热管理系统的优化和使用先进的排放控制系统也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化学控制主要是采用催化转化技术降低排放污染物。
例如,采用三元催化转化器、颗粒捕集器等设备可以将尾气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减少尾气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此外,生物回收技术和氦氖激光技术也可以用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三、内燃机排放污染物的控制现状与未来展望近年来,我国对内燃机排放污染物的控制越来越重视。
2019年,《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新规实行,要求汽车厂家限制其汽车的尾气排放,以降低空气污染。
未来,内燃机排放污染物的控制趋势将是向着更加智能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化发展。
例如,采用燃气发动机以及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更加清洁的动力系统,进一步减少内燃机的排放污染。
内燃机燃烧优化与排放控制一、引言内燃机的燃烧过程是将燃料混合后在氧气的作用下燃烧放出能量的过程。
这个过程虽然被认为是工业革命的突破性技术,但是它同时也产生了空气污染、温室气体和能源浪费等问题。
在这些问题的压力下,内燃机的燃烧优化和排放控制成为了一个研究的热点。
二、内燃机的燃烧优化为了实现内燃机的燃烧优化,研究人员主要通过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来降低碳排放,并尽可能减少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的形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燃机燃烧优化技术:1. 预混合燃烧(PCCI)预混合燃烧是一种前燃式燃烧模式,即事先将燃料与空气混合并在缸内进行点火。
这一技术可以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降低NOx和PM的形成。
2. 发动机进气控制发动机进气控制可以通过优化进气量、时机和温度来提高燃烧效率。
例如,使用高效的涡轮增压器可以增加进气量和进气压力,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3. 燃烧室设计燃烧室的设计可以通过优化气流和混合条件来改善燃烧过程。
例如,使用冷却喷雾技术可以降低进气温度并改善混合条件,从而提高燃烧效率。
4.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可以通过调整点火时机、点火能量和点火位置来改善燃烧质量。
例如,使用高能电晕点火系统可以增加点火能量和燃料混合质量,从而提高点火效率。
三、排放控制排放控制主要是为了降低内燃机排放的氮氧化物、颗粒物和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排放控制技术:1. 氧化催化剂氧化催化剂是一种可以在低温下将超过95%的一氧化碳和氢气(HC)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的技术。
这一技术可以用来降低内燃机的一氧化碳和HC排放。
2.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是通过将尿素作为还原剂加入到排气中,在氧化催化剂之后使用,将NOx转化为氮气和水。
这一技术可以用来降低内燃机的氮氧化物排放。
3. 微粒捕集装置微粒捕集装置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减少排放的颗粒物。
例如,使用滤网可以捕捉颗粒物,而使用化学反应可以将颗粒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内燃机汽车的废气排放与控制研究1. 简介内燃机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行驶,但是其废气排放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对于内燃机汽车的废气排放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究和研究。
2. 内燃机汽车废气排放成分内燃机汽车的废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一些有害气体组成。
有害气体中,最常见的是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NOx),另外还包括一些较小量的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和一些颗粒物。
3. 内燃机汽车废气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内燃机汽车废气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温度:内燃机汽车排放出的废气温度较高,通常为400℃-700℃之间,这种高温会导致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其他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臭氧和有害物质的产生。
燃油种类:不同种类的燃油会对废气排放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柴油的氮氧化物排放要高于汽油,但是柴油的颗粒物排放要低于汽油。
发动机设计:发动机的设计特点会直接影响到废气排放的成分和量。
例如,采用排气再循环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4. 控制废气排放的措施为了控制内燃机汽车的废气排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燃油品质的改进:选择低碳的燃油可以减少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发动机技术改进:通过优化气缸、采用直喷技术、加装氮氧化物的再循环装置等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废气的排放。
尾气处理装置的安装: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催化转化器、颗粒物捕集器等,安装这些装置可以有效地减少废气中的有害物质的排放。
5. 总结内燃机汽车的废气排放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改善和控制。
通过对燃油品质的改进、发动机技术的改进和尾气处理装置的安装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内燃机汽车的废气排放。
同时,我们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究,寻找更加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废气排放问题,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内燃机燃烧效率的提高及排放控制技术研究概述内燃机作为目前最主要的动力机之一,在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能源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内燃机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仍然存在较大的提高空间,同时其尾气排放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提高内燃机燃烧效率和控制排放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
本文将从内燃机燃烧原理和燃烧效率的影响因素、燃烧过程中的排放物及其影响、以及当前主要的排放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
内燃机燃烧原理和燃烧效率的影响因素内燃机燃烧过程中,燃料和空气混合后在缸内进行燃烧,并转化为热能驱动活塞作功。
燃烧效率直接影响着内燃机的动力、经济性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内燃机燃烧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气缸进气方式:气缸进气方式对燃烧的影响主要包括进气方式和进气温度。
正确的进气方式能够使混合气更加均匀,从而使燃烧更加完全;高温进气可以提高单位质量混合气中的氧含量,增加燃烧效率。
2. 燃料喷射方式:燃料喷射方式对燃烧的影响主要包括喷射压力和喷射角度。
适当的喷射压力和喷射角度能够使燃料更加均匀地喷入气缸内,从而增加燃烧效率。
3. 气缸壁温度:进气过程中,气缸壁温度对混合气的温度和密度有着很大的影响。
较高的气缸壁温度可以使混合气更快地达到燃点,提高燃烧效率。
4. 添加剂:添加剂如燃料添加剂、空气添加剂等,可以改善燃烧和降低排放。
燃烧过程中的排放物及其影响内燃机在燃烧过程中除了能够产生动力以外,还会产生大量的排放物。
这些排放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主要排放物包括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颗粒物以及一些有害物质等。
氮氧化物是内燃机排放中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常用其化学式NOx来表示。
它是由氮气和氧气在高温下进行反应产生的,除了对环境的影响外,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一氧化碳是内燃机排放中另一个常见的有害物质。
一氧化碳的生成与燃烧不充分有关,会对人体的血液运输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三、名词解释1、EGR 率:废气混入的多少用EGR 率表示,其定义为:EGR 率:×100%+返回废气量进气量返回废气量2、后处理净化:将净化装置串接在发动机的排气系统中,在废气排入大气前。
利用净化装置在排气系统中对其进行处理,以减少排入大气的有害成分。
3、废气涡轮增压:利用汽油机排出的具有一定能量的废气进入涡轮并膨胀做功,废气涡轮的全部功率用于驱动与涡轮机同轴旋转的压气机,在压气机中将新鲜空气压缩后再送入气缸。
4、微粒捕集器再生:除去微粒捕集器内沉积的微粒恢复微粒捕集器性能的过程。
5、缸内直喷:将喷油器安装在燃烧室内,汽油直接喷入燃烧室,空气则通过进气门进入燃烧室与汽油混合成混合气被点燃做功。
6、分层燃烧:要合理地组织气缸内的混合气分布,使在火花塞周围有较浓的混合气,而在燃烧室内的大部分区域具有很稀的混合气,这样可确保正常点火和燃烧,同时也扩展了稀燃失火极限,并可提高经济性,减少排放。
7、 三元催化转化效率:—排气污染物 在催化器中的转化效率—排气污染物 在催化器进口处的浓度或体积分数—排气污染物 在催化器出口处的浓度或体积分数9、机内净化:从有害排放物的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出发,以改进汽油机燃烧过程为核心,达到减少和抑制污染物生成的各种技术。
10、二次空气法:它通过向废气中吹进额外的空气,增加其氧气的含量。
这样可以使废气中未燃烧的有害物质CO 和碳氢化合物在高温下再次燃烧。
11、被动再生系统:利用柴油机排气自身的能量使微粒燃烧,达到再生捕集器的效果。
四、简答题(第5题12分,其余每题8分,共44分) 1、 简述 增压技术 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P87答:①、增压使CO 排放进一步降低;②、增压使HC 的排放减小;③、增压使NO X 的排放增加;④、增压使微粒的排放减少;⑤、增压使CO 2的排放减少。
2、试对 柴油机EGR 与汽油机EGR 进行比较。
P85答:①、各工况要求的最大EGR 率不同;②、EGR 率不同;③、柴油机进气管与排气管之间的压差较小,所以柴油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要比汽油及复杂。
《工程热力学及内燃机原理》教学大纲开课单位:汽车工程系课程代号:学分:4 总学时:64 H课程类别:限选考核方式:考试基本面向:车辆工程专业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及任务本课程为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内燃机基本原理,能对内燃机的性能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具备一定的热力学过程和内燃机主要参数的计算能力,并为以后学习机械方面的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掌握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内燃机基本原理,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了解各种常用工质的热力性质;能根据热力学基本定律,结合工质的热力性质,分析计算实现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各种热力过程和热力循环;了解提高热效率的正确途径和措施。
了解内燃机排污、噪声、振动的知识,掌握内燃机台架试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前,应先修“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学”、“机械原理”、“汽车构造”等课程。
只有在学好上述课程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学习本课程。
四、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工程热力学部分绪论(一)热能及其利用(二)热力学发展简史(三)工程热力学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一章基本概念(一)热能在热机中转变成机械能的过程(二)热力系统(三)工质的热力学状态及其基本状态参数(四)平衡状态,状态方程式,坐标图(五)工质的状态变化过程(六)过程功和热量(七)热力循环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一)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二)热力学能和总能(三)能量的传递和转化(四)焓(五)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能量方程式(六)开口系统能量方程式(七)能量方程式的应用第三章理想气体的性质(一)理想气体的概念(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三)理想气体比热容(四)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和熵(五)理想气体混合物第四章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一)研究热力过程的目的及一般方法(二)定容过程(三)定压过程(四)定温过程(五)绝热过程(六)多变过程第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一)热力学第二定律(二)可逆循环分析及其热效率(三)卡诺定理(四)熵参数、热过程方向的判据(五)熵增原理(六)熵方程第六章气体的流动(一)稳定流动基本方程(二)促进速度变化的条件(三)喷管的计算(四)定熵滞止参数第七章压气机的热力过程(一)单级活塞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和理论耗功量(二)余隙容积的影响(三)多级压缩和级间冷却(四)叶轮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第八章气体动力循环(一)活塞式内燃机动力循环(二)活塞式内燃机各种理想循环的比较(三)斯特林循环(四)燃气轮机装置循环(五)燃气轮机装置的定压加热实际循环(六)提高燃气轮机装置循环热效率的措施第二部分内燃机原理部分第一章绪论(一)20世纪的内燃机(二)内燃机面临能源与环境的严峻挑战(三)内燃机当前的发展水平(四)面向21世纪的内燃机第二章内燃机的工作循环(一)内燃机理想循环(二)涡轮增压内燃机理想循环(三)内燃机理想循环热效率(四)内燃机实际循环(五)内燃机工作循环举例第三章内燃机的工作指标与性能分析(一)内燃机的工作指标(二)内燃机的指示参数(三)内燃机的机械损失及机械效率(四)内燃机的有效参数(五)内燃机的强化指标与强化分析(六)内燃机的热平衡(七)内燃机的热计算第四章内燃机的燃烧(一)内燃机燃烧热化学(二)内燃机缸内的空气运动(三)点燃式内燃机的燃烧(四)点燃式内燃机的燃烧室(五)压燃式内燃机的燃烧(六)压燃式内燃机的燃烧室第五章内燃机的燃料与燃料供给(一)内燃机燃料(二)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系统(三)柴油机电控喷油系统(四)汽油机的燃油供给系统(五)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六)气体燃料内燃机的燃料供给第六章内燃机的换气过程(一)四冲程内燃机的换气过程(二)提高充气系数的措施(三)二冲程内燃机的换气过程及其品质评定(四)内燃机的换气可用能与缸盖气道稳流试验第七章内燃机增压(一)增压技术和增压方式(二)涡轮增压系统(三)高压比、超高压比涡轮增压系统(四)涡轮增压器与内燃机的配合(五)车用发动机增压(六)特殊工况下发动机的涡轮增压第八章内燃机的排放与控制(一)内燃机排放与环境污染(二)内燃机中的有害气相排放物(三)内燃机的颗粒物排放(四)光化学反应(五)内燃机的排气净化第九章内燃机工作过程数值计算(一)内燃机的工质及热力系统的划分(二)内燃机气缸内的热力过程(三)内燃机进排气系统内的热力过程(四)内燃机缸内过程计算的边界条件(五)内燃机与涡轮增压器的匹配计算第十章内燃机的运行特性(一)内燃机的运行工况和调节(二)内燃机的基本运行特性(三)内燃机的实用运行特性(四)内燃机功率及燃油消耗率的修正五、本课程重点、难点1、工程热力学部分: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的性质、热力学第二定律、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气体动力循环、气体的流动难点:热力学第二定律、气体的流动。
内燃机排放控制技术1. 引言内燃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动力装置,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火车等交通运输工具以及发电厂等工业领域。
然而,内燃机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减少内燃机排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人们积极研究和应用内燃机排放控制技术。
2. 内燃机排放物的组成内燃机在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主要有害物质包括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和颗粒物。
其中,NOx是导致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因,HC和CO是大气中的臭氧生成的前体物,颗粒物则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产生直接影响。
3. NOx的控制技术降低内燃机产生的NOx的方法主要包括增加点火延迟时间、优化空燃比、提高燃烧温度和采用尾气再循环(EGR)等措施。
增加点火延迟时间可以降低燃烧温度,从而减少NOx的生成;优化空燃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NOx的生成,但也会增加HC和CO的排放;提高燃烧温度可以提高NOx的净化效率,但也会增加HC和颗粒物的排放;采用EGR技术则是通过将一部分废气重新进入燃烧室中,降低燃烧温度,减少NOx的生成。
4. HC和CO的控制技术减少内燃机排放的HC和CO的方法主要包括优化燃烧过程、采用三元催化剂和氧传感器等装置。
优化燃烧过程包括提高混合气的均匀度和燃烧效率,减少未完全燃烧的的物质生成;三元催化剂可以将HC、CO和NOx转化为无害物质,如水、二氧化碳和氮;氧传感器可以监测和调节燃烧过程中的含氧量,以实现燃烧的最佳状态。
5. 颗粒物的控制技术颗粒物是内燃机排放的重要污染物之一,直接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减少颗粒物排放的方法主要包括采用颗粒捕集装置、使用低硫燃料和优化燃烧过程等措施。
颗粒捕集装置通过过滤的方式捕集颗粒物,如颗粒捕集器和颗粒物氧化催化剂;低硫燃料可以减少颗粒物的生成和排放;优化燃烧过程可以降低颗粒物的生成,如提高燃烧效率和控制燃烧温度。
6. 新能源与内燃机排放控制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减少内燃机排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内燃机排放的控制及其应用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
传统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尤其是空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而内燃机也是其中污染贡献的重要来源。
为了减少内燃机排放对环境的负荷,许多控制技术被开发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内燃机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污染来源以及控制技术和应用。
第一章:内燃机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内燃机的排放物包括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颗粒物(PM)和二氧化碳(CO2)。
其中,NOx和PM是确定的污染物,而HC和CO2是扩散的温室气体。
NOx会造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PM会对人体呼吸道和眼睛产生危害。
CO2为温室气体之一,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第二章:内燃机排放的主要来源内燃机排放有两个主要的来源:发动机本身和燃料。
①发动机本身:发动机的设计和工作过程对排放产生影响。
发动机的结构和技术条件如缸壁温度、油温和气门重叠度等会对排放产生影响。
此外,高发动机速度和负载加剧了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导致排放浓度增加。
②燃料:燃料的选择和质量对排放也有很大影响。
高硫燃料会影响排放物的组成和浓度,而不同品牌的燃料在多数情况下会导致排放物组成的不同。
第三章:内燃机排放控制技术控制内燃机排放的技术包括以下几类:①内部控制:这个方法是通过对燃油、混合气、燃烧过程、发动机结构上的改进,实现减排目的,减少发动机自身的排放量。
②尾气控制:这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
功率、负载、温度和浓度传感器与排气气体传感器配合,可以实现高效的排放控制。
③冷却技术:冷却技术是一种较新的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冷却循环、冷却滑液控制和冷却铜垫圈控制等。
通过不同冷却控制技术的组合选择,可以有效地减少内燃机排放。
第四章:内燃机排放控制技术的应用内燃机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汽车:汽车的排放控制是内燃机控制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由于汽车的数量和使用频率不断增加,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汽车排放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内燃机车柴油机的排放及其控制摘要:众所周知,内燃机车排放物对人类以及自然环境都会产生严重危害。
对于内燃机排放控制标准的制定以及实施在美俄等国家已经实行了很多年,我朋友根据国情以及借鉴相关发达国家的标准,制定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内燃机车排放控制标准,在的文章中,笔者就将对相关国家的内燃机车,柴油机排放控制标准以及我国的相关控制标准进行介绍。
关键词:内燃机车;柴油机;排放;控制内燃机车在交通运输行业当中具有重要地位,同其他形式的交通运输相比,内燃机车所排放出的污染物在所有交通运输体系当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小的,但是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于内燃机车需求量的增大,内燃机车所排放的污染物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眼泪以及自然环境。
对内燃机车排放的重视也越发提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
1污染物的组分和危害内燃机车所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由柴油机运行所产生,柴油机在进行时会将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进行燃烧,燃烧过后所产生的对人体及自然环境有害的成分高达两百多种。
虽然有害成分的数目众多,但是在排放物总体积当中仅占到1/500。
由柴油机燃烧所释放出的有害成分是由进入到柴油机内部的燃料空气,以及柴油机自身的结构参数和柴油机的运行状况已经燃烧过程等共同决定。
当以上种种因素出现变化时,排放物中的有害成分就会出现变化。
1.1污染物产生燃烧过程附加反应带来的有害物主要包括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在柴油机的气缸内部想去但去之间产生反应,所生成的产物为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主要都是一氧化氮,而生成的一氧化氮会在氧化以及非气流的作用下產生二氧化氮的。
除了进入气缸的氮和氧,燃油中所存在的硫元素会在燃油燃烧的过程当中氧气产生反应,产生硫氧化物和硫酸盐等物质。
当燃油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等。
虽然在柴油机运行的过程当中,能够吸入足量的氧气,但是因为在燃油喷射的过程当中,会出现局部混合不均匀的状况,使空气出现不足,这样就会导致不完全燃烧。
1.2污染的危害性内燃机车柴油机同其他类型的汽车柴油机率有很大不同,其他类型的柴油机排出的有害气体主要是由碳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决定。
内燃机原理复习资料第二章、内燃机的工作循环一、“理想循环”假定?答:理想循环讨论中所采取的简化假定是:1.工质是一种理想的完全气体,在整个循环中保持物理及化学性质不变;2.不考虑实际存在的工质更换以及漏气损失,工质数量保持不变,循环是在定量工质下进行的;3.把汽缸内工质的压缩和膨胀看成是完全理想的绝热过程,工质与外界不进行热交换;4.用假想的定容放热和定容或定压加热来代替实际的换气和燃烧过程。
二、内燃机的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区别答:1、工质不同;2、气体流动阻力;3、传热损失;4、燃烧不及时、后燃及不完全燃烧损失;5、漏气损失。
三、压缩过程的作用?1、压缩过程扩大了工作循环的温度范围;2、压缩过程使循环的工质得到更大的膨胀比,对活塞做更多的功;3、压缩过程提高的工质的温度和压力,为冷机启动及着火燃烧创造了条件。
四、四冲程工作原理1、进气行程:排气门关闭,随着活塞下行汽缸内产生低压,重进气门吸入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柴油机中吸入的是新鲜空气。
2、压缩行程:进、排气门关闭,活塞上行压缩汽缸内的气体,在柴油机中,把空气压缩到燃料自然温度以上。
3、做功行程:当活塞快到上止点时,用火花塞点燃混合气使之燃烧,在柴油机中,此时燃料以雾化状态喷射到汽缸内,和高温空气接触而自行着火燃烧, 燃烧所产生的高压气体,把活塞往下推而做功。
4、排气行程:当活塞到下止点稍前一些时,排气门开启,排气溢出,汽缸内压力下降,活塞上行把膨胀完了的燃气排除汽缸外。
五、示功图:把内燃机在1个工作循环中气缸内工质状态的变化,表示为压力与容积的关系,即压力与活塞行程的关系的图形。
六、标定转速:指在标定工况下,发出标定功率时内燃机相应的曲轴转速。
七、油耗率:在标定工况下,发出标定功率时内燃机所具有的有效油耗率。
八、升功率N :单位气缸工作容积内燃机所具有的标定功率。
九、活塞功率N :单位活塞总面积上内燃机所具有的标定功率。
十、指示效率:是评价内燃机工作循环的一个经济性参数,也是衡量气缸内燃料燃烧所应释放出的热能有效转换成指示功的程度的一个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