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模板
- 格式:ppt
- 大小:497.00 KB
- 文档页数:19
三千年名言警句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中庸)3.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礼记)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6.苛政猛于虎。
(礼记)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8.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9.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书经)1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家经)1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12.知耻近乎勇。
(礼记)1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礼记)1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
(易经)15.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书经)16.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礼记)17.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冠子)18.放之四海而皆准。
(礼记)19.皇皇不可终日。
(礼记)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书经)21.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
(礼记)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2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2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2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28.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29.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3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31.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32.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33.季孙之忧,不在?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34.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孔子)35.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孔子)3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3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38.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3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40.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41.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孔子)42.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4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孔子)4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关于《论语》读后感模板《论语》读后感模板(____字)一、《论语》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是对孔子言行的记录与总结。
通过阅读《论语》,我深深感受到了孔子的思想与智慧的博大精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人生哲学的影响深远。
我不禁想起了孔子的名言:“不学诗,无以言。
”孔子对于学习的重视让我感触良多,也促使我对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进行了反省与思考。
二、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我深深被孔子的为人处世所感染。
他平和、谦逊、和善的性格,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真诚与温暖。
孔子一直以“仁”为核心价值观,他认为仁者能够做到以诚为本,能够以善待人,对待他人心存善意。
这种对待他人的态度也给予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明白了待人处事应该以宽容、善良为准则。
三、《论语》中的孔子也以其智慧和智慧闻名。
他在面对不同的人和问题时,总能够以深邃的思考和广博的知识给予解答和建议。
他的智慧与见识震撼了我,让我意识到要追求知识与智慧的重要性。
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四、《论语》中的孔子也以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自律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始终以德行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并且努力将道德观念传达给他的学生和后人。
孔子的自律精神深深触动了我,让我意识到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五、通过阅读《论语》,我深感孔子的教育思想的卓越与先进。
孔子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智慧。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鼓励学生追求真理和道德的追求。
这种教育思想为后世教育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同时,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提醒了我们目前教育体制中与传统观念的冲突与碰撞。
六、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孔子对于仁爱和公正的重视。
他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倡导人们待人以仁,以礼治世。
他反对权势之徒,贪婪与懒惰,并且表达了对于公正和公平的渴望。
在我看来,孔子对于仁爱和公正的追求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可以对我们当下的社会和个人道德提出重要的警醒。
程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是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散文。
全文就像一出小话剧。
人物:孔子和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背景:孔子讲学之处(我们可以想像为杏坛);事件:闲坐聊天。
既然是闲坐聊天,气氛自然融洽和谐。
孔子首先说话。
我们想像他很慈祥,平易近人。
他说自己年龄大一点,又是老师,希望学生不要拘束,畅所欲言。
据考证,孔子当时约60岁,子路比孔子小9岁,是51岁。
曾皙约39岁,冉有约31岁,公西华最小,约18岁。
今天来看,这师徒五人是祖孙三代。
孔子说话很和蔼,也很得体。
他能体察学生的心理,所以首先打消学生的紧张情绪。
接着,孔子很艺术地启发引导学生说,他们平时总抱怨没有人了解你们,如果有人想了解你们,想重用你们,你们打算怎么办呢?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鼻祖,特别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
孔子为什么突然提出这样的问题?是随便一问还是早有考虑?读过《论语》全书就会明白,孔子是早有考虑。
孔子很受鲁国当政者的尊重,经常有人向孔子求教治理国家的政策,并打听他的这些徒弟的表现,询问他们的本领究竟怎么样。
当政者想从他的学生中挑选才,而孔子也经常向他们做些介绍、推荐的工作。
孔子的话真起作用,子路按捺不住,抢先发言了。
其实,孔子的担心对子路来说是多余的。
子路在徒弟中年龄最大,和老师是同辈人。
他跟随老师时间最长,对老师最了解。
《论语》一书中记载了子路和孔子的大量对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子路的品性是很突出的,鲁莽、直率、好斗、急躁、忠厚、朴实、诚信、自负集于一身。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
他在老师面前毫无掩饰,“率尔对曰”表现了抢先发言的习惯。
我们可以推想,如果孔子对他的性格特点持否定态度的话,那么这些年来,子路应该有所收敛,但他没有一点改变。
这是否告诉我们,孔子并没有让子路改变自己的性格,还是相当尊重子路的。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子路才能我行我素,不假思索,冲口而出。
《论语》阅读心得小报模板引言「论语」是中国古代经典文献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学生记录下来的言行录。
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孔子的思想与智慧。
在阅读《论语》过程中,我受益匪浅,特分享一些阅读心得和感悟。
知识点1(这里介绍你在阅读《论语》中最感兴趣的知识点或观点,请简洁地描述相关内容并附上合适的文字引用。
)> “{引用内容}。
”> (出自《论语·章句第一》)对我而言,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在于(解释为什么对你而言这个知识点很重要)。
知识点2(这里介绍你在阅读《论语》中另一个引起你兴趣的知识点或观点,请简洁地描述相关内容并附上合适的文字引用。
)> “{引用内容}。
”> (出自《论语·章句第二》)这个知识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解释为什么这个知识点令人印象深刻)。
思考与借鉴通过阅读《论语》,我不仅了解到了孔子的智慧和他的教育思想,还让我反思了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以下是我从《论语》中得到的一些思考与借鉴:1. 思考点1:(简单描述你的思考点)2. 思考点2:(简单描述你的思考点)这些思考点对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在我日常生活中指导着我的行为。
结语通过阅读《论语》,我对孔子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从中汲取了许多智慧。
我相信,这部经典著作将在我的生活中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对我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 注:上述内容纯属个人阅读心得和主观理解,并非官方解读,仅供参考。
注:上述内容纯属个人阅读心得和主观理解,并非官方解读,仅供参考。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论语)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论语)2。
子贡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3.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论语)4。
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论语)5。
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7.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论语)8。
不因果报方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
(论语)9。
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论语)10.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论语)11。
立足定须成白璧,读书何止到青山。
(论语)12.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论语)13.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论语)14。
勿施小惠伤大体,毋借公道遂私情。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论语)15。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论语)16。
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论语)17。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论语)18。
直不犯祸,和不害义.(论语)19.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论语)20。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论语)21.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理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论语)22.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论语)23.何以息谤?曰无辩。
何以止怨?曰不争。
(论语)24.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 (论语)25。
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论语)26.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论语)2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28.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2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30.事父母,能竭其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31。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朗诵主持词模板
乙;今年的读书节,我们太星的校园更是别有一番书香气息。
甲:《论语》是经典中的经典,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乙:学了《论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有了很好文化根基。
甲:诵经典,学做人。
乙:同学们,你们因诵读而美丽,校园因诵读而充满文化的力量。
甲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乙: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似乎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甲:我们信念坚定,“最是书香能致远”。
乙:我们步履坚实,与经典同行,为生命阅读。
合: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
愿中华诗文艺术之花永远芬芳。
愿五千年文化的血脉永久传承。
论语第一章论语学而篇(节选)zǐ yuē xuéér shí xí zhī bù yì yuè hū yǒu péng zì yuǎn fāng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lái bú yì lè hūr én bù zhīér bú yùn bú yì jūn zǐ hū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大意】孔子说:“学了,又经常复习它,不也是高兴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yǒu zǐ yuē qí wéi rén yě xiào tìér hào fàn shàng zhě xiǎn yǐ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bù hào fàn shàng ér hào zuò luàn zhě wèi zhī yǒu yě jūn zǐ wù běn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 běn lìér dào shēng xiào tì yě zhě qí wéi rén zhī běn yú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大意】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上级,却爱造反,这种人是从来没有的。
君子致力于根本的事情,基础树立了,‘道’就产生了。
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道’的基础吧。
《论语》十则有关资料:《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主要内容_模板《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
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
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
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
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其三,关于学习的内容。
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
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
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四,关于学习的目的。
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论语》十则有关资料:《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主要内容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教学后记许俊霞在教学《散步》这篇文章时,围绕“亲情”,我设计了5个教学环节:细读课文,感悟亲情;拓展阅读,品味亲情;七嘴八舌,谈论亲情;动情落笔,抒写亲情;言行一致,亲情行动。
论语演讲稿论语演讲稿模板合集五篇论语演讲稿篇1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们刚刚学习了《论语六则》,其中有这样一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这一句话,不长,却涵盖了我们的人生。
年幼时便要立志于学,稍长些就要学有所成,立家立业。
但学成不是理想的结束,它开启着闪烁智慧光芒的四十岁。
五十岁,我们已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仍要努力作为,即使已不再像年轻时一样拼命追求最终的结果。
六十岁,我们已经可以虚怀若谷,淡然面对他人的批评与斥责。
等到了七十岁,人生的境界已变的自由而又合理,专属于自己的最高境界,需要我们用一生去磨练,去追求。
而孔子伟大的品格,也便可以由这句话得知。
他一生都在追求一个更加完美的人生。
他为之奋斗不止的,就是这样一种云淡风轻,就是这样一种循序渐进,就是这样一种圣人的品格而不是事业。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这样一种不可逾越的时光界限,对于我们,也是如此。
即使下一秒有再多繁花盛开,我们也得先将这一秒的小草采摘;即使下一秒是无边黑暗,我们也不可能跨越它去寻找光明彼岸。
人生,自然不能违背了发展轨迹。
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才能按照客观规律,一步一步走下去。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你是否功成名就,不在于你是否为社会作出了惊天动地的贡献;更不在于你的经历是否轰轰烈烈;而在于你是否在应该做某件事的时候,用尽了全力去做好它;在于你是否遵循着规律,没有让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在最美的岁月里,在于你是否做到了对于自己做的事情无愧于心,因为他们被安放在时间的模子里是那样的恰到好处。
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年轻时不学习,不努力,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更大的失败。
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时不进步,难道要等到四五十岁了才拾起理想,期待奇迹发生么?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曾说:“生活的目标是使生活合乎于自然规律。
”对于我们的人生来说,什么是自然规律?孔子已给了我们答案。
论语学而第一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tì),而好(hào)犯上者,鲜(xiǎn)矣;不好(hào)犯上,而好(hào)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tì)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yú)!"3子曰:“巧言令色,鲜(xiǎn)矣仁!”4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5子曰:“道千乘(shènɡ)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tì),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f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求之与(yú),抑与之与(yú)?”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yú)!"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mò)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h ào)学也已(yǐ)。
”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cuō), 如琢如磨。
课时:1课时年级:六年级教材:《论语》八则教学目标:1. 理解《论语》八则的基本内容,把握其核心思想。
2. 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养。
3. 引导学生思考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感悟其中的道德智慧,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4. 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1. 理解《论语》八则中的核心观点。
2.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及句式结构。
2. 结合实际生活,感悟《论语》八则中的道德智慧。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论语》主题音乐,营造氛围。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论语》内容,激发学生对《论语》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论语》八则,标注疑难问题。
2. 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论语》八则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核心观点。
2. 教师讲解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如实词解释、虚词理解、句式分析等。
3. 针对疑难问题,教师进行详细讲解。
四、课堂练习1. 学生翻译《论语》八则中的重点句子。
2. 学生复述《论语》八则中的经典段落。
五、感悟与讨论1.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论语》八则中道德智慧的理解。
2.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
六、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布置作业:熟读《论语》八则,思考如何将所学道德智慧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论语》八则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3. 学生道德观念的培养。
4. 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教师应注重将道德教育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4. 教师应注重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论语十二章中而的用法归纳模板第一章:而+动词在《论语》的十二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使用了“而”字结构。
其中一种常见的用法是“而+动词”,表示两个动作之间的衔接关系。
这种结构常常用来描述人们的行为态度、心理状态以及一些因果关系。
1.1 而行在《论语·子罕第四》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曰:‘而弗舍也'。
”这句话中的“而”字连接了两个动作,“舍”和“弗舍”。
通过加入“而”,使得两个动作之间产生了一种承接的关系。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于偏离正道的人不愿放弃的态度。
1.2 而已在《论语·里仁第十五》中,孔子说:“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乎!人之恶之,其自恶也'。
”这里的“而已”表示此前所说事情的结束,并起到一个总结全文、收尾反复或抒发情感的作用。
孔子强调他从未见过真正善良慈善、具备真正仁德品质的人,表示了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担忧。
第二章:而+形容词“而”字结构中另一种常见的用法是“而+形容词”,用于补充、修饰前面某个名词或动词的意义。
这种句式可以给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增强句子的表达力。
2.1 而且在《论语·述而第十九》中,孔子说:“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也,人皆见之。
”这里的“而且”表示并列关系,并且强调两个相对独立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
孔子告诫人们要始终保持忠诚和真实,并指出即使是自己的好朋友也不应该比自己更重要。
2.2 而非在《论语·雍也第十三》中,“雍也”问孔子说:“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异;事异,则功不成;功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孔子回答道:“言称而行不称,则其躬自岂敢行之?”。
这里的“而非”表示对于前面叙述的情况有所补充,但与之相反。
孔子认为,如果言行不符合规范,则作为君子的自己是绝不会这样做的。
第三章:而+动词短语在《论语》中,“而”字结构还可以和动词短语结合起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