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灭活FFP提取冷沉淀凝血因子中主要成分含量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90.45 KB
- 文档页数:2
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制备前后凝血因子变化研究作者:刘芳来源:《中国卫生产业》2017年第23期[摘要] 目的研究病毒灭活制备新鲜冰冻血浆前后凝血因子差异,为以后制备血浆制品奠定基础。
方法依据处理方式不同将某医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2份新鲜冰冻血浆随机分为两组,即为参照组(n=21)与实验组(n=21),予以常规处理样本数据作为参照组,实行病毒灭活制备新鲜冰冻血浆样本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样本经不同干预之后组建数据差异予以分析。
结果实验组样本资料在凝血酶原时间(14.23±2.31)s、血浆纤维蛋白原(2.41±0.68)g/L、凝血酶时间(22.65±6.35)s等方面对比参照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样本资料在凝血因子VII(85.64±10.21)%、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58.65±5.23)s等指标与参照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研究[中图分类号] R4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7)08(b)-0041-02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hange of the Blood Coagulation Factor before and afte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Fresh Frozen Plasma with Virus InactivatedLIU FangLaboratory Department, Heze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enter, Heze, Shandong Province, 274000 China[Abstracts]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the blood coagulation factor before and afte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fresh frozen plasma, and set the foundation of the preparation of the plasma products. Methods 42 bags fresh frozen plasma treated in this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21 cases in each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methods of disposing,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conventional disposing method,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virus inactivated disposing method, then the data discrepancy after different interven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prothrombin time (14.23±2.31)s, plasma fibrinogen (2.41±0.68)g/L, thrombin time(22.65±6.35)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v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coagulation factor VII (85.64±10.21)%,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58.65±5.23)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Key words] Fresh frozen plasma with virus inactivated; Blood coagulation factor; Study新鲜冰冻血浆拥有的凝血因素相对丰富,适用于缺少众多凝血因子引发的严重贫血疾病[1],且也能用于凝血实验异常或者大量失血之后需要实行侵入性操作来避免出血。
2012年12月第50卷第36期·检验与临床·CHINA MODERN DOCTOR 中国现代医生冷沉淀因富含凝血因子Ⅷ(F Ⅷ)、纤维蛋白原(Fbg)、瑞斯托霉素因子(vWF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F ⅩⅢ)、纤维结合蛋白(Fn )等有效成分,被广泛用于出血性疾病的治疗。
但因冷沉淀易造成输血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在所有血液制品中,输注冷沉淀传染病毒的风险高于血浆及红细胞和血小板[1]。
因此,冷沉淀的输注安全与输注有效性缺一不可,采取有效措施两者兼顾尤为重要。
本课题通过比较同源新鲜冰冻血浆在灭活前后制备冷沉淀的质量评价分析血浆灭活后制备冷沉淀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设备与试剂日本CA530血凝仪;试剂包括乏F Ⅷ批号:546545、APTT 批号:547118、CaCl2批号:549448;正常参比血浆批号:503222A ;Fbg 批号:40938、FN 批号:201205;F ⅩⅢ批号:201205;vWF 批号:201205;威高WG-LRH-I 型低温融化箱;日立大容量离心机;亚特斯全自动酶免仪;上海医用病毒灭活柜及配套病毒灭活袋。
1.2方法1.2.1原料血浆的制备采用Q-400血袋采集CPDA-1抗凝血液400mL ,尽快分离新鲜血浆。
随机抽取新鲜血浆20袋,每袋均分为100mL ×2,分别作为新鲜冰冻血浆组(甲组)和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组(乙组)。
甲组快速置于-50℃速冻机中速冻,-30℃冰柜保存备用;乙组用MB/光化学法进行病毒灭活后,采用与甲组相同的方式速冻并保存备用。
所有操作在采血后6h 内完成。
1.2.2冷沉淀的制备将上述两组冰冻后血浆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制备甲、乙两组冷沉淀,快速置于-50℃速冻机中速冻,-30℃冰柜保存备用。
1.2.3留样与检测将上述两组冷沉淀取出,37℃融化并称重,混匀后留样5mL ,分别检测F Ⅷ、Fbg 、vWF 、F ⅩⅢ、Fn 的含量。
MB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中部分有效成分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经过病毒灭活的新鲜冰冻血浆中部分有效成分的质量变化。
方法采集50袋新鲜血浆,分成A、B两组,分别对其进行检测,内容包括PT,TT,APTT,Fg,TP、ALB及凝血因子FⅧ、FⅤ。
结果病毒灭活冰冻血浆中的TP、凝血因子FⅧ、FⅤ和Fg等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但大都在30%以内,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结论采用MB光化学法病毒灭活血浆不影响临床应用,其利大于弊。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virus inactivated frozen plasma and fresh frozen plasma part of effective ingredients of quality changes MethodsTo gather 50 bagsfresh plasma, A and B i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detected PT,TT,APTT,Fg,TP,ALB,FⅧ,FⅤrespectively ResultsThe content of TP, FⅧ, FⅤand Fg in virus inactivated frozen plasma with a certain degree of reduced, but mostly within 30%, in the acceptable range ConclusionThe MB virus inactivated plasma did not influenc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it did More good than harm .【Key words】Virus inactivated frozen plasma;Clotting factor;Factor activity;Plasma protein新鲜冰冻血浆内含有各种凝血因子及各种血浆蛋白,由于血浆及其制品的病毒检测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及病毒“窗口期”的存在,新鲜冰冻血浆和全血一样,具有传播艾滋病、乙型肝炎等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1],因此输血的危险性依然存在。
去冷沉淀血浆部分凝血因子及蛋白含量的研究林昂【摘要】 目的 探讨去冷沉淀血浆的临床应用价值,指导临床合理使用,并为国家行业标准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来自同一袋血液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去冷沉淀血浆三种标本,进行总蛋白、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V、Ⅷ、X含量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去冷沉淀血浆与新鲜冰冻血浆和普通冰冻血浆相比,各项指标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去冷沉淀血浆不具备新鲜冰冻血浆和普通冰冻血浆的临床治疗价值。
但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 TP)等相关疾病的治疗上具有积极意义,应作为一种成分血进行制备和使用。
【关键词】 去冷沉淀血浆 新鲜冰冻血浆 普通冰冻血浆 血浆蛋白 凝血因子【中图分类号】 R457.1+4 R44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2587(2011)02-0149-02 去冷沉淀血浆是新鲜冰冻血浆在低温条件下分离冷沉淀后所得到的血液成分。
目前,国内外输血行业对去冷沉淀血浆都没有明确规定或标准。
美国血站和输血机构标准项目部质量管理分委会和美国血库学会标准项目委员会制定的《血站和输血机构标准》仅对去冷沉淀血浆的制备有规定,但没有明确规定或标准。
为此,笔者对去冷沉淀血浆的部分凝血因子及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并与源自同一袋血液的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1 材料 随机抽取经体格检查、血液检验均合格的无偿献血者血样43份,其中男性25份,女性18份。
均按正常献血过程使用ACD-B保养液血袋采集血液。
DOI:10.3969/J.is sn.1671-2587.2011.02.020 作者单位:515064 广东省汕头市中心血站 作者简介:林昂(1973-),男,汉,广东澄海人,副主任技师,本科,主要从事血液质量控制和血源管理工作。
(E-mail)316524739 @ 2 试剂与仪器 凝血因子试剂均采用美国DADE BEHRING产品:标准人血浆(lot503208B)、T hr omborel(lot545229)、缓冲液(lot527679)、氯化钙(lot539412)、APTT(lot537435)、乏V因子血浆(lot503546A)、乏Ⅷ因子血浆(lot536595A)、乏X因子血浆(lot504283A)、纤维蛋白原试剂盒(lot540272);总蛋白、球蛋白试剂(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公司,lot2080622、2080752);T ECO COATRON M4血凝仪(德国TECO公司); BECKMAN全自动血凝仪;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仪(OLYMPUS OPT ICA L CO.); SDJ-20血浆速冻机(天津,天商冰冻科技公司); KJX-111冰冻血浆解冻箱(苏州医用仪器厂);J6 M1大容量低温离心机(美国BECKMAN CO.); MDF460B低温冰箱(日本SA NYO.CO)。
影响冷沉淀质量的关键因素分析冷沉淀(cryoprecipitate)是新鲜冰冻血浆(ffp)在低温(约0~4℃)解冻后沉淀的白色絮状物,是ffp的部分凝血因子浓集制品,其中主要成分有:ⅷ因子、纤维蛋白原以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结合蛋白、ⅹⅲ因子等。
冷沉淀因其制作工艺简单、价格低廉,临床应用广泛。
适用于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ⅷ因子缺乏症患者,血管性血友病(vwd)、儿童及成年人轻型甲型血友病患者,dic及大出血患者的替代治疗等。
因冷沉淀中的ⅷ因子为不稳定凝血因子,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每袋冷沉淀ⅷ因子含量各不相同,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跟踪验证,对影响冷沉淀质量的关键因素分析,现报告如下:1 冷沉淀的制备方法冷沉淀制品是以新鲜冰冻血浆为原料,近年来因多联采血袋的广泛应用,冷沉淀的制作工艺更加简单,安全性更强,各地中心血站均能生产。
目前国内冷沉淀的制备常用两种方法[1]:1.1 离心法取出待制备冷沉淀的新鲜冰冻血浆(ffp),置室温中约5分钟,待双联袋导管(连接管)变软后,将血浆置入2~6℃水浴箱中融化。
当血浆基本融化时,取出血浆,在2±2℃的环境下重离心,使冷沉淀凝血因子下沉于塑料袋底部。
将上清分入空袋内,血袋底部的沉淀内大约含有20~30ml血浆,即为冷沉淀凝血因子。
1.2 虹吸法取出待制备冷沉淀的新鲜冰冻血浆(ffp),置室温中约5分钟,待双联袋导管(连接管)变软后,将新鲜冰冻血浆袋置于2~6℃水浴箱中,另一空袋悬于水浴箱外且位置低于血浆袋,两袋形成一定的高度落差。
新鲜冰冻血浆融化时,上清血浆随时被虹吸入空袋中,冷沉淀遗留在新鲜冰冻血浆袋中。
在融化过程中控制水浴温度在2~6℃。
待新鲜冰冻血浆融化至约40~50ml时,即为冷沉淀凝血因子。
以上两种方法制备好的冷沉淀需迅速放入速冻机中冷冻,于-20℃以下冰箱中保存,保存期不超过一年,输注前于37℃水浴融化,并于4小时内输注。
2 冷沉淀的质量标准根据《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01规定,冷沉淀外观:肉眼观察30℃~37℃融化的冷沉淀凝血因子无纤维蛋白析出、无黄疸、无气泡、无重度乳糜。
亚甲蓝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制备冷沉淀的有效成分分析作者:宋雪梅孙庶丽王明静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2年第36期[摘要]目的探讨亚甲蓝灭活后新鲜冰冻血浆制备冷沉淀的可行性。
方法通过比较同源新鲜冰冻血浆在灭活前后制备的冷沉淀的质量得出结论。
结果亚甲蓝灭活后新鲜冰冻血浆制备的冷沉淀,FⅧ、Fbg含量均有所降低,其中FⅧ留存率为(62.5±8.8)%,Fbg留存率(62.0±11.7)%,而vWF、FⅩⅢ、Fn与同源未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制备的冷沉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用亚甲蓝灭活后新鲜冰冻血浆制备的冷沉淀,两种主要成分FⅧ和Fbg含量均有损失,如果从降低输注冷沉淀传染病毒风险的角度考虑,则应对病毒灭活冷沉淀降低标准,加大临床输血量。
[关键词]亚甲蓝;病毒灭活;冷沉淀;可行性[中图分类号]R4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3-9701(2012)36-0101-02冷沉淀因富含凝血因子Ⅷ(FⅧ)、纤维蛋白原(Fbg)、瑞斯托霉素因子(vWF)、纤维蛋白稳定因子(FⅩⅢ)、纤维结合蛋白(Fn)等有效成分,被广泛用于出血性疾病的治疗。
但因冷沉淀易造成输血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在所有血液制品中,输注冷沉淀传染病毒的风险高于血浆及红细胞和血小板[1]。
因此,冷沉淀的输注安全与输注有效性缺一不可,采取有效措施两者兼顾尤为重要。
本课题通过比较同源新鲜冰冻血浆在灭活前后制备冷沉淀的质量评价分析血浆灭活后制备冷沉淀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设备与试剂日本CA530血凝仪;试剂包括乏FⅧ批号:546545、APTT批号:547118、CaCl2批号:549448;正常参比血浆批号:503222A;Fbg批号:40938、FN批号:201205;FⅩⅢ批号:201205;vWF批号:201205;威高WG-LRH-I型低温融化箱;日立大容量离心机;亚特斯全自动酶免仪;上海医用病毒灭活柜及配套病毒灭活袋。
冷沉淀输注操作规程冷沉淀是FFP在低温(1-6℃)解冻后沉淀的白色絮状物,是FFP的部分凝血因子浓缩制品,主要含有因子Ⅷ、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蛋白原、因子XIII和纤维结合蛋白。
由于冷沉淀制备中缺乏病毒灭活过程,导致患者使用后感染病毒的风险增加,在一些发达国家该制品已经较少应用。
目前冷沉淀在我国临床应用还较普遍。
一、适应证(一)血友病A及获得性因子Ⅷ缺乏症冷沉淀适用于儿童、轻型成人血友病A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因子Ⅷ缺乏症(获得性因子Ⅷ缺乏症)患者。
冷沉淀中的因子Ⅷ浓度相对FFP高,我日从200ml全血制备的冷沉淀中含有因子Ⅷ≥40IU,每单位的容量为20-30ml。
由于受患者总血容量的限制,不可能大量使用,只能用于所需输注剂量小的患者。
对于中、重度血友病A患者,每次需要补充的因子Ⅷ量大,宜首选冻干的因子Ⅷ浓缩剂或基因重组的因子Ⅷ浓缩剂。
(二)血管性血友病由于目前缺乏vWF浓缩剂,因此血管性血友病(vWD)的治疗目前主要选用冷沉淀。
vWD主要是vWF的量的缺乏或质的缺陷导致。
采用冷沉淀输注以补充外源性的vWF,可以有效地改善出血症状。
但血小板型vWD患者,输注冷沉淀不能有效改善病情,应选择输注血小板制品。
(三)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或纤维蛋白原消耗增多(如胎盘早剥、死胎滞留和术后纤溶活性增强等)等患者,由于体内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或质量缺陷,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出血。
此时,首选纤维蛋白原浓缩剂治疗;在没有纤维蛋白原浓缩剂时,可选用冷沉淀制品。
由200ml FFP制备的冷沉淀中含有纤维蛋白原150-200mg.(四)获得性纤维结合蛋白缺乏症纤维结合蛋白是重要的调理蛋白。
在严重创伤、烧伤、严重感染、皮肤溃疡和肝功能衰竭时,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水平可明显下降。
冷沉淀制品可用于上述获得性纤维结合蛋白缺乏症的患者。
(五)局部使用促进创口、溃疡修复冷沉淀中富含纤维结合蛋白,也可在局部外用,以促进创口、溃疡组织的修复。
病毒灭活冷沉淀制备过程中滤除亚甲蓝对凝血因子的影响邱颖婕;徐忠;徐蓓;金魏名【摘要】目的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备病毒灭活冷沉淀凝血因子,通过对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检测,观察制备过程中滤除亚甲蓝对凝血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0袋全血(保养液为ACD-B)分为A、B两组,A组制备的病毒灭活冷沉淀凝血因子不滤除亚甲蓝,B组制备的病毒灭活冷沉淀凝血因子滤除亚甲蓝.使用全自动血凝仪分别检测A、B两组的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参考国外相应标准,将病毒灭活冷沉淀凝血因子Ⅷ因子含量的合格标准定为≥70 IU/袋,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合格标准定为≥140mg/袋,两项质控指标抽检合格率必须≥75%.结果 A组病毒灭活冷沉淀凝血因子,Ⅷ因子含量为(102.89±19.2) IU/袋,抽检合格率为90%;纤维蛋白原含量为(186.5±49.2) mg/袋,抽检合格率为80%.B组病毒灭活冷沉淀凝血因子,Ⅷ因子含量为(89.9±16.4)IU/袋,抽检合格率为85%;纤维蛋白原含量为(152.8±58.4)mg/袋,抽检合格率为40%.结论为确保病毒灭活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不能对其进行亚甲蓝的滤除.【期刊名称】《临床输血与检验》【年(卷),期】2014(016)004【总页数】3页(P413-415)【关键词】病毒灭活冷沉淀凝血因子;亚甲蓝;Ⅷ因子含量;纤维蛋白原含量;抽检合格率【作者】邱颖婕;徐忠;徐蓓;金魏名【作者单位】200051 上海市血液中心;200051 上海市血液中心;200051 上海市血液中心;200051 上海市血液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7.1+2冷沉淀凝血因子主要适用于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的治疗。
为确保患者输注血液的安全性,对血浆类制品进行100%的病毒灭活,是今后安全输血发展的趋势。
目前国内批准可用于临床血浆类制品病毒灭活的技术仅亚甲蓝光照灭活一种。
滤除白细胞与病毒灭活对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功能及制备冷沉淀的影响李炜华【摘要】目的:探讨滤除白细胞与病毒灭活对新鲜冰冻血浆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4—10月我血站全血50袋(400ml/袋),均接受滤除白细胞与病毒灭活处理,比较处理前后凝血功能、凝血因子以及制备冷沉淀质量.结果:处理后,APTT长于处理前,FⅨ:C活性、FⅧ含量低于处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鲜冰冻血浆经滤除白细胞与病毒灭活处理后,其冷沉淀质量等均符合相关标准,利于满足输血安全性的要求.【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8(031)017【总页数】2页(P2649-2650)【关键词】新鲜冰冻血浆;滤除白细胞;病毒灭活;凝血功能;冷沉淀凝血因子【作者】李炜华【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中心血站 223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新鲜冰冻血浆的活性及含量与新鲜液体血浆极为相似,可用于补充各类凝血因子,进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其在分离制备过程中,易残留少量白细胞,导致患者在接受输血治疗时,可能会引发同种免疫、发热反应等不良事件,甚者将诱发移植物抗宿主疾病[1-2]。
因此,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减少输血风险尤为重要。
基于此,本文采用滤除白细胞与病毒灭活两种方式以处理新鲜血浆样本,旨在分析其对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功能及制备冷沉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随机抽取2017年4—10月我血站全血50袋(400ml/袋),均接受滤除白细胞与病毒灭活处理。
1.2 方法1.2.1 试剂与仪器: CR-7型大容量冷冻离心机(日本工机株式会)、SEPAMATIC-SLⅢ型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德国LMB)、医用血浆病毒灭活柜(淄博中保康医疗器具公司)、MBF21型血浆速冻机(德国多美达)、TSCD Ⅱ型无菌接管机(日本泰尔茂)、ZBK-LCD-A1型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仪(山东中保康医疗器具公司)、MDF-5412型低温冷冻冰箱(日本三洋株式会)、CA-500系列全自动血凝仪(日本SYSMEX株式会)、一次性使用滤除白细胞输血器(南京双威生物医学科技公司)、一次性使用病毒灭活输血过滤器材(上海输血技术公司)、Ⅷ因子(FⅧ)测定试剂盒[思塔高诊断产品贸易(上海)公司]、纤维蛋白原试剂盒(上海酶联生物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