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水湿痰饮的概念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5
湿、水、饮、痰的区别湿”无明显形质可见而呈“汽态”,弥漫性大,以肢体闷重酸困,头重如裹等为主要表现。
如脾虚湿盛,可表现腹胀、大便溏泄、身重等。
湿久易郁而化热,可致湿热蕴脾证、肠道湿热证、膀胱湿热证、肝胆湿热证等。
“水”质清稀为液态,流动性大,以水肿、少尿为主症。
水为有形之邪,水液输布失常而常泛溢肌肤,可表现为水肿;水液停聚腹腔,而成腹水,可见腹部膨隆、叩之音浊。
“饮”是一种较水浊而较痰稀的液态病理产物,常停聚于某些腔隙及胃肠。
饮邪停留于胃肠,阻滞气机,胃失各降,可见泛吐清水,脘腹痞胀,腹部水声辘辘,是为狭义的“痰饮”;饮邪停于胸胁,阻碍气机,压迫肺脏,则有肋间饱满,咳唾引痛,胸闷息促等症,是为悬饮;饮邪停于心包,阻碍心阳,阻滞气血运行,则见胸闷心悸,气短不得卧等症,是为支饮。
饮邪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肢节疼痛等,是为溢饮。
饮邪客肺,肺失宣降,气道阻塞,则见胸部紧闷,咳吐清稀痰涎,或喉间哮鸣有声。
“痰”的质地稠浊而黏,常和半凝固乳胶状态,流动性小,最易内停于肺,影响肺气的宣降,以咳嗽痰多,痰质黏稠,胸闷为主症。
再可停于中焦,痰浊中阻,胃失和降,可见脘痞、食少纳呆、泛恶呕吐痰涎、苔白腻等症。
痰亦可随气升降,流窜全身,如痰蒙清窍,则头晕目眩;痰蒙心神则见神昏、神乱;痰泛于肌肤则见形体肥胖;痰窜经络,可成瘿瘤、瘰疬、痰核、乳辟等。
痰浊为病,颇为广泛,见症多端,因而有“百病多有痰作祟”、“怪病多痰”之说。
由于湿、水、饮、痰本属一类,均为体内水液停聚所形成的病理性产物,故难以截然划分,且可相互转化、兼并,故又常互相通称,如有痰饮、痰湿、水饮、水湿、湿饮、湿痰等名。
临床表现哪种症状较突出,就以哪种命名。
本文转载自/u/1919043707。
痰饮的名词解释痰饮是中医学中常用的一个词汇,指的是人体内湿气过多、水液代谢失调所导致的病理现象。
在中医理论中,湿气是一种特殊的致病因素,被视为一种病邪。
而痰饮则是湿气过多、积聚在体内引起的一类疾病。
痰饮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不良饮食习惯、天气湿热或湿寒、情绪失衡等。
常见症状包括咳嗽、气促、胸闷、口苦、舌苔厚腻等。
有时候,痰饮还可引起其他一些不适,如头重、身体沉重、胃脘不适、恶心等。
痰饮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
有些人可能只是出现短暂的咳嗽,而另一些人可能长期存在咳痰、嗓子发炎等问题。
尤其在湿热季节或者湿重的环境中,更容易出现痰饮。
在中医理论中,痰饮与体内湿气的代谢失调有着密切关系。
人体内有两个重要的器官与湿气的代谢有关,一个是脾,另一个是肺。
脾主运化水湿,若脾失健运,就容易导致湿气滞聚,形成痰饮。
肺主气机,若肺气失调,也会导致湿气积聚,引起痰饮。
对于痰饮患者,中医治疗注重调理体内的湿气。
一般而言,从饮食方面开始调理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甜食等容易产生湿气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清淡的食物摄入量,促进水湿的排除。
同时,保持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湿气的代谢。
除了饮食调理外,中医治疗中也使用了一些中药来改善痰饮的症状。
常用的中药组方有清热化湿、利水渗湿等功效。
这些中药可以促进气机畅通,帮助湿气排出体外。
此外,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对痰饮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情可以提升免疫力,有助于身体摆脱湿邪。
避免长时间待在潮湿环境中,保持房间通风干燥,也是预防和缓解痰饮的有效方法。
总的来说,痰饮是中医常见的疾病,表现为湿气在体内的滞积引起的病理现象。
治疗痰饮需要综合考虑饮食、中药治疗、生活习惯等方面,以促进湿气的排除和身体的自愈能力的提升。
正确认识痰饮,采取相应的调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升身体的健康水平。
痰饮名词解释
痰饮是中医对于一种病理状态的描述,通常表现为体内水湿聚集、滞留不散、并在体内形成黏稠的液体。
临床上常见于脾虚水湿、肺热痰多等疾病,症状包括口腔粘滞、唾液增多、脾胃不畅、恶心呕吐、胸闷咳嗽等。
痰饮的形成
痰饮的形成跟身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气血不足、湿邪入侵有关。
其中,脾胃不健运输失常摄取能量后形成湿气停聚,外来湿邪入侵,体内津液积聚,最终形成黏稠的痰饮。
此外,肾气不足、肝胆郁滞等因素也可能引起痰饮的出现,因此治疗时需针对症状辨证施治。
痰饮的症状
痰饮的症状主要表现在胸部、消化系统、头部、四肢等部位。
胸部痰饮患者常常会出现咳嗽、胸痛、气喘等症状;消化系统痰饮患者则常在口腔觉得粘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问题;头部痰饮主要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癫痫、耳鸣甚至失聪等;四肢痰饮可能与风湿病、关节炎等疾病有关,主要表现为酸痛、肿胀、关节变形等问题。
中医治疗痰饮
在中医看来,痰饮治疗重点是通过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湿邪渗出的目的,最终让痰饮排出体外。
治疗痰饮的方法主要包括穴位按摩、艾灸、拔罐、针灸、中药汤剂等。
具体针对不同病情需进行辨证施治,以达到最佳疗效。
总体来看,痰饮是多种病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症治疗、注意日常保健都对于预防、治疗痰饮疾病有重要的作用。
浅议痰饮水湿发布时间:2021-09-24T02:25:45.666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3期作者:李喜强[导读] 痰、饮、水、湿,本是同源,性质是阴性李喜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摘要:痰、饮、水、湿,本是同源,性质是阴性,是机体津液输布失调产生的代谢产物,也是现代各种复杂类症候的致病因素,致病种类繁多,如代谢性疾病高血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等,痰、饮、水、湿本属一类,在体内常常混合存在,容易相互转化,又常常混称,如有湿痰、痰饮、水饮等名称,四者在形质,流动性、症候表现,理法方药等方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因此想要提高中医疗效水平,系统阐述痰饮水湿尤为必要。
1.痰饮水湿之源流痰饮水湿是由机体脏腑功能失调,体内津液不能转化,造成代谢产物堆积。
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所以体内痰饮水湿邪气的产生与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
[1]人体内的水液代谢需要肺、脾、肾三藏协同作用,若脏腑功能紊乱则会导致机体水液停聚,从而产生病邪,而这些邪气在体内又会对人体各个脏腑尤其是对心脑血管以及肺脾肾的损害。
痰、饮、水、湿四者,是人体内津液不正常转归形成的病理性产物,正所谓“一源而四歧”,“一源”是指四者形成的本质都是脏腑亏损,不能正常输布津液,“四歧”是因为各个脏腑的损害程度不同,以及机体差异阴阳分布不同,最终所形成的邪气性质、致病程度、疾病转归也各不相同,因此其形成总与肺气的宣发肃将,脾的运化,肾阳的气化,以及三焦和膀胱气化失常关系密切。
2.痰饮水湿在性质、流动性上的区别痰,是体内水液停聚凝结而形成的一种质地稠浊而黏的病理产物。
痰分为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有型之痰常呈现胶质状态,一般部位以肺为主,以咳嗽咯痰为主,无形之痰病症复杂病机变化多段,可与有形之痰相兼、转化,常常遍布机体各个孔窍、脏腑,同时也是导致血糖血脂升高的无形因素之一。
水湿痰饮名词解释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中医理论中,水湿痰饮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它是由于体内湿气积聚、津液停滞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水湿痰饮在临床上表现出多样化的形态,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并降低生活质量。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来介绍水湿痰饮的相关内容。
首先,在"2. 水湿痰饮名词解释"部分将给出水湿痰饮的定义和概念,并探讨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接下来,在"3. 痰饮的解释说明"部分将详细介绍痰饮对身体的影响、常见症状及体征特点,以及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然后,在"4. 湿饮的解释说明"部分将讨论湿饮的形成和原因分析、主要临床表现和辨证要点,以及中医治疗湿饮的方法与原则。
最后,在"5. 结论"部分将总结对水湿痰饮的认识深化与启示意义,并提出预防与调理的建议,同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标是通过对水湿痰饮的名词解释和解释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水湿痰饮的定义、病因以及临床表现,并提供相关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
通过深入了解这一疾病,读者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水湿痰饮,提高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2. 水湿痰饮名词解释2.1 水湿痰饮的定义和概念水湿痰饮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疾病类型,指体内湿气郁结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病理状态。
它主要表现为水液代谢紊乱,导致体内水分过多,使身体各个部位出现水肿、浮肿等情况。
同时,湿气蓄积也会引发痰液过多的问题,使咳嗽、咳痰等现象出现。
水湿痰饮不仅可以单纯存在于人体中,还往往与其他因素相互影响,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2.2 病因和发病机制水湿痰饮的发生原因非常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如油腻、辛辣等食物的大量摄入容易产生湿气。
- 外界环境因素:如高温潮湿或者长时间待在潮湿环境中会让人体易受湿邪侵袭。
- 脾胃功能失调:脾胃是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功能不佳会导致湿气积聚。
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是继发于其他病理过程而产生的致病因素,又称为继发性病因一、痰饮水湿(一)、痰饮水湿的概念:痰饮水湿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发性病因1、湿聚为水,水停成饮,饮凝成痰;2、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更清者为水,而湿乃水气弥散的状态3、痰的分别:(1)、有形之痰:视之可见,闻之有声,触之可及,有形质的痰液而言(2)、无形之痰:痰饮病理变化所引起的临床表现而言(二)、痰饮水湿的形成:1、外感六淫、疫疠之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瘀血、结石是形成痰饮水湿的初始病因2、肺、脾、肾、三焦等脏腑对水液代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失常是痰饮水湿形成的中心环节(三)、痰饮水湿的致病特点:1、阻碍气血运行:痰饮水湿多为有形的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则常阻碍气血的运行,日久可致瘀血形成,故多挟瘀为病2、影响脏腑气机:3、易蒙窍扰神4、致病广泛,变化多端5、病势缠绵,病程较长二、瘀血(一)、瘀血的概念:又称为恶血、败血、蓄血,既包括脉管中凝聚不行之血,又包括体内存积的离经之血(二)、瘀血的形成:气血运行失调是形成瘀血的病理基础1、气虚致瘀:气能行血、摄血,气为血之帅,气虚推动无力则血行迟缓涩滞;固摄无权则血溢脉外2、气滞致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3、血寒致瘀: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4、血热致瘀:外感火热之邪,或体内阳盛化火,入舍于血,煎熬津液则血液黏稠,血行不利,灼伤脉络则血溢脉外,停机体内而成瘀血5、血虚致瘀:阴血亏虚,脉道失于充盈柔养,经脉不能滑利通畅,血液运行不畅而致瘀血6、出血致瘀:(1)、各种内外伤、撞击挤压伤,致脉道损伤,可使血离经脉(2)、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致血溢脉外(三)、瘀血的致病特点:1、瘀血致病的病机特点:阻滞气机瘀阻经脉病位固定病症繁多2、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1)、疼痛:瘀血所致的病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夜间痛势尤甚(2)、肿块:肿块固定不移,在体表局部青紫肿胀,按之有形,质地较硬,位置固定不移(3)、出血:血色紫暗或夹有瘀血块,或大便色黑如漆(4)、发绀:面色紫暗,爪甲、肌肤、口唇青紫(5)、舌象异常: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6)、血脉异常:脉细涩、沉弦、或结代,或无脉(四)、常见的瘀血病症:1、瘀阻于脑,脑络不通2、瘀阻于心3、瘀阻于肺4、瘀阻于肝5、瘀阻胃肠6、瘀阻胞宫7、瘀阻肢体经脉三、结石:(一)、结石的概念:指因体内湿热浊邪蕴结不散,或久经煎熬形成的砂石样病理产物,常见于肝、胆、肾、膀胱和胃。
痰饮的名词解释中医痰饮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体内积聚的痰湿积滞所引起的一种病理现象。
在中医理论中,痰湿属于阴邪,常常与外界湿邪结合,引发各种疾病。
在此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痰饮的概念、病因病机、症状表现以及中医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1. 痰饮的概念在中医学中,痰湿是一种特殊的病因病机,它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导致体内的水液代谢紊乱所引起的。
当脾胃消化功能不良时,食物无法充分消化、吸收,产生的湿气在体内滞留,逐渐形成痰湿。
痰湿可以由外界湿气和内在禀赋湿气两个方面形成,而痰湿积累且不能及时排出就形成痰饮。
2. 病因病机痰饮的发生和发展与多个因素有关。
首先,脾胃功能失调是痰饮的主要原因之一。
脾主运化,主管水液代谢,若脾胃消化能力不佳,就会导致湿气无法正常代谢排出,逐渐形成痰湿。
此外,情绪不稳定、压力过大,饮食不当、生活习惯不规律、长期服用药物等也会导致痰饮的形成。
3. 痰饮的症状表现痰饮在临床上表现多样化,常见的症状有口干苦涩、痰多易咳、胸闷、气短、乏力、精神疲倦、食欲不振等。
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胀满感、头晕、面色黯淡、舌苔厚腻等症状。
总的来说,痰饮患者往往体形肥胖,容易感到沉重和困倦。
4. 中医治疗痰饮中医治疗痰饮主要通过调理脾胃、祛湿化痰的方法来改善病情。
在治疗中,首先要调理饮食,避免油腻、寒凉、生冷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粗粮的摄入,有助于脾胃消化功能的恢复。
同时,配合适量的运动,加强身体代谢,有助于湿气的排出。
中医药治疗痰饮的方法包括中药药物和针灸疗法。
中药方剂常用的有瓜蒌壳、陈皮、白扁豆等,它们可以行气祛湿,化痰止咳,改善脾胃功能。
而针灸疗法主要通过调节气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加强体内的气血循环。
除了中医治疗,改善生活方式也是治疗痰饮的重要措施之一。
保持适当的运动,均衡的饮食,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有助于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减少痰湿的形成。
总之,痰饮在中医学中是一个常见的病理现象。
中医术语水湿痰饮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中医术语:水湿痰饮中医术语:水湿痰饮(一)水湿痰饮的基本概念水湿痰饮主要是指机体水液代谢障碍,也包括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转化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是继发性病因之一。
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又作为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
水湿痰饮虽然都是人体水液代谢失常的产物,但四者同源异流,在性状、致病特点、临床表现等方面又有所区别。
一般认为,湿聚为水,水停成饮,饮凝成痰。
就其形质而言,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清澈澄明者为水,而湿乃是水气弥散于人体组织中的一种状态,其形质不如痰、饮、水明显。
就其停留的部位而言,湿多呈弥散状态布散全身,易困阻脾土,一般无明显的异形异物;水多溢于肌表,以头面、四肢或全身水肿为特点;痰则外而皮肉筋骨,内而经络脏腑,无处不到,致病范围广泛;饮多停留于肠胃、胸胁、胸膈、肌肤等脏腑组织的间隙或疏松部位,因其停留的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故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不同病名。
另外,痰又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之别。
所谓有形之痰,系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触之可及,有形质的痰液而言,如咳出可见之痰液,喉间可闻之痰鸣,体表可触之瘰疬、痰核等。
所谓无形之痰,系指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直接视之不可见,但却有征可察,如梅核气、眩晕、癫狂、呕吐、肿块、腻苔等,临床上主要通过分析其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运用辨证求因的方法加以确定。
无形之痰饮的概念,拓展了痰饮作为继发性病因的致病范围,进一步丰富了痰饮学说的内容。
水湿痰饮皆为阴邪,异名而同类,既有区别又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间或同时并存,或相互转化。
因此许多情况下难以截然分开,故在临床上“水湿”、“水饮”、“痰湿”、“痰饮”等常相提并论。
(二)水湿痰饮的形成水湿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因此,凡对津液代谢有影响的致病因素及与津液代谢密切相关的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水湿痰饮的形成。
痰饮名词解释痰饮是中医学术语,是指由于体内水湿不化,而积聚成为痰液,表现为口干口苦、胸闷咳嗽等症状。
下面将对痰饮相关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
痰饮痰饮是中医病理学的概念,是痰和水湿的结合体。
痰饮多见于肺、脾、胃、肾等器官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常表现为肢体浮肿、胸闷、咳嗽、喉哑、口干口苦、食欲不振等症状。
痰痰是指在自身生理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液体物质,常见于呼吸、消化和神经系统的病理变化中。
中医认为痰具有粘滞、凝固、阻塞等特性,因此在病理状态下,过多的痰会导致气机不畅,从而引起各种病症。
湿湿是中医辩证中的概念,指体内各种液态物质的积聚和不畅通,表现为口干口苦、腹胀、体重增加、皮肤潮湿、疲倦无力等症状。
湿可以和痰结合成为痰饮,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
肺饮肺饮是指由于肺气失宣,肺阳受阻,肺失宣降的病理过程中形成的痰饮。
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气短、胸闷、浮肿、疲乏无力等。
肺饮多见于慢性气管炎、哮喘等肺部疾病。
脾湿脾湿是指体内湿气积聚,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而形成的病理变化。
脾湿会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肢体浮肿等症状,同时也会与痰结合成为痰饮。
肝饮肝饮是指由肝气郁滞、血热互结,肝阳上亢等因素引起的痰饮。
肝饮常表现为口苦、口渴、咳嗽、气短、舌苔黄等症状。
肝饮多见于肝胆湿热、高血压等疾病。
肾脾阳虚型痰饮肾脾阳虚型痰饮是指由于肾阳虚衰、脾气虚弱等因素导致的痰饮。
常表现为口干口苦、胸闷、浮肿、乏力、腰膝酸软等症状。
肾脾阳虚型痰饮多见于脾肾阳虚、淋巴水肿等疾病。
以上是关于痰饮相关名词的解释,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相关疾病。
水、湿、痰、饮的概念湿聚为水,水停成饮,饮凝成痰。
在临床上常有“水湿”、“水饮”、“痰湿”、“痰饮”等说法。
水湿痰饮的形成因痰从肺出,所以人们多认为肺生痰。
但中医认为是水行不利之象,是与其他脏腑均密切相关的。
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等致病因素都是形成水湿痰饮的初始病因。
它们直接影响相关脏腑功能失常,导致津液代谢障碍而水湿痰饮内生。
水代谢由肺、脾、肾三脏所主水谷入胃后,输注于脾,通过脾的运化作用,布散津液到全身。
其中一部分津液上输于肺,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使三焦水道通调,水液得以下输至膀胱;同时又通过肺气的宣发作用,以三焦为通道将津液布散于周身。
下输至膀胱中的水液,再在肾的气化作用下,一部分(浊中之清的部分)上注于肺,润养肺金,一部分(浊中之浊的部分)化为尿液,排出体外。
肺、脾、肾、三焦等脏腑对水液代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失常是水湿痰饮形成的中心环节。
❶肺,主宣降,通调水道,敷布津液,主呼吸,调节气的出入和升降。
当邪气侵袭肺时,气失宣降,津液不布,容易导致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故有“肺为贮痰之器”之说。
❷脾主运化水湿,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
如湿邪侵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故有“脾为生痰之源”。
❸肾为主水之脏,主管水液代谢的全过程。
因为脾阳根于肾阳,肾阳充足是脾阳健旺的根本。
而脾阳健旺是正气内存的根本,正气内存则是邪不可干的保证,故有“肾为生痰之本”之说。
临床上肉鸡发生支气管栓塞与脾肺肾的关系最为密切,特别是脾脏。
所以养殖见到支气管栓塞不仅要从呼吸道治,润肺宣肺平喘,更要健脾运化水液和调畅气机。
学习养殖技术,了解更多中医知识,咨询养殖问题,欢迎关注”杏林养殖学堂“微信公众后台。
痰饮的中医名词解释痰饮是中医学中常见的名词之一,指的是一种病理状态,通常由湿气与内分泌系统的失调引起。
痰饮是中医诊断中重要的概念,其特点是病程较长,临床表现多样,治疗相对复杂。
下面将对痰饮进行详细的名词解释。
1. 痰饮的定义:痰饮是指体内湿气积聚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与内分泌系统的失调密切相关。
湿气是形成人体组织和维持其功能所必须的物质之一,但当湿气过多或无法正常排出体外时,就会形成痰饮。
痰饮常伴随有痰浊、痰湿、水湿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人体各系统的正常功能。
2. 痰饮的病理机制:痰饮一般是由于湿气通过气管、食道、肠道等途径进入体内,并堆积在各个部位而形成的。
正常情况下,体内的湿气通过肺脾肾等机能器官进行代谢和排出,但如果这些器官功能失调,湿气就会滞留在体内,逐渐转化为痰饮。
此外,长期饮食不节制、情绪不稳定以及环境湿寒等因素也会诱发或加重痰饮的形成。
3. 痰饮的临床表现:痰饮临床表现千差万别,常见的症状包括头重、胸闷、口苦、口臭、舌苔黏腻等。
部分患者还伴有嗳气、咳嗽、咯痰、腹胀等情况。
在面色方面,患者常常面色苍黄或晦暗,舌苔厚腻,脉象滑数等。
这些临床表现反映了机体内湿气的堆积导致的病理变化。
4. 痰饮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痰饮,首先要从病因入手,明确痰饮形成的原因。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清热化痰、利湿化痰、寒湿化痰等方面。
其中,清热化痰用于痰饮病程较长、内热偏盛者;利湿化痰适用于患者体内湿气偏重的情况;寒湿化痰适用于湿气寒凝、严重影响体内阳气运行的情况。
中医治疗痰饮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病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5. 预防痰饮的方法:预防痰饮的关键在于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
首先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保证身体的休息和恢复;其次是合理饮食,少吃寒凉、油腻和辛辣食物,多摄入蔬菜水果;此外,适当参与体育运动或进行适量的锻炼,通过运动促进湿气排出。
另外,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也是预防痰饮的帮助。
痰饮水湿,有何不同?痰饮病的范围很广,是生活中最常见到一类病证。
很多人去看中医都会被诊断为痰湿重。
那么到底何谓痰湿呢?中医学对痰饮的定义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我认为大意就是我们喝进去的水,吃进去的营养物质,身体代谢不了,产生了一种半成品,它反而对身体产生了伤害。
这种半成品我们叫作痰饮。
痰饮水湿,有何不同?为什么一会叫痰湿、一会叫痰饮、一会又叫水湿呢?其实这里面是有学问的,古代的医家早就发现,同样是半成品,同样是吃喝下去代谢不掉的东西,差别是很大的。
他们的名字,也就是代号,代表着各自的特点,只是我们平时没有重视。
痰:是指比较稠厚的液体。
饮:是指比较清稀的液体。
水:比饮更清稀的液体叫水。
湿:则是讲一种弥散状态的液体。
痰饮水湿,舌像如何?痰湿重的舌苔主要是腻苔。
痰湿跟寒相夹杂会形成寒湿,痰湿跟热相搏结就会形成湿热,相应的舌苔主要是白腻和黄腻。
如果舌苔就像水一样湿哒哒的,好像要滴下来一样。
光照以后还会反光,好似水面,波光粼粼,这就是水饮的舌像了。
痰饮水湿,如何治疗?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专门列了痰饮病篇来讨论痰饮病的治疗。
总的原则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意思就是,患痰饮病的机体就像一片湿漉漉的田地,我们所用的温热药,就像太阳一样,把田地烤一烤,让水分蒸发掉。
①舌苔腻而致密属于痰的范畴,可以适当运用软坚散结的药物,比如牡蛎、贝母,这就好比对于板结的土地,挖一挖,松松土,祛除痰湿的效果会比较好。
总得来看,致密的舌苔比较难治,疏松的舌苔相对好治。
②舌胖苔腻的患者,治法上除了利小便之外,还要补气,必重用黄芪,补气利水。
③风药祛湿效果确实不错,但运用时要注意技巧,一则注意发病部位,上焦头面部病证用蔓荆子、白芷效果好,中焦脾胃病证首选防风,下焦病证选独活、白蒺藜,效果也都还不错。
但要注意不是什么情况都能用风药的,风药易耗伤人的正气,必须辨证准确才能用药,而且要中病即止。
痰饮的要点1.痰饮的概念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者称为痰,清稀者称为饮。
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有形之痰,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的痰液,如咳嗽吐痰、喉中痰鸣等,或指触之有形的痰核等。
无形之痰,是指只见其征象,不见其形质,但从痰治疗有效,从而推测其病因为痰。
如眩晕、癫狂等,是无形之痰在作祟。
饮则流动性较大,可留积于人体脏器组织的间隙或疏松部位。
因其停留的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
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的“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
2.痰饮的形成多因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不节等,以致脏腑机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津液停聚而形成。
由于肺、脾、肾、肝及三焦等对水液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故痰饮的形成,多与肺、脾、肾、肝及三焦的机能失常密切相关。
3.痰饮的致病特点痰饮一旦产生,可随气流行,外而经络、肌肤、筋骨,内而脏腑,无处不到,易导致各种不同的病变。
(1)阻滞气血运行痰饮通常称为有形实邪,其随气流行,或停滞于经脉,或留滞于脏腑。
若流注经络,可致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则半身不遂等。
若结于局部,可形成療疡痰核、阴疽流注等。
若留滞于脏腑,可致脏腑气机失常。
如肺失宣降而胸闷气喘、咳嗽吐痰等;胃失和降而恶心呕吐等;痹阻心脉而胸闷心痛等;痰结咽喉形成“梅核气”等。
(2)影响水液代谢痰饮本为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但痰饮形成之后又可作为致病因素反过来作用于机体,进一步影响肺、脾、肾等脏腑的机能活动而加重水液代谢失常。
(3)易于蒙蔽心神痰饮致病,随气上逆,易于蒙蔽清窍,扰乱心神,致使心神活动失常,出现头晕目眩、精神不振等;或者痰浊上犯,与风、火相合,尤易扰乱神明,出现神昏谱妄,甚或引起癫、狂、痫等疾病。
(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由于痰饮随气流行,内可五脏六腑,外可四肢百骸、肌肤媵理。
故其致病面广,发病部位不一,且又易于兼邪致病,因而痰饮所形成的病证繁多,症状表现十分复杂,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
医疗卫生基本概念系列——
痰饮
医疗卫生是人类文明之一,
尤其是在抗击非典和新冠疫情中,东方传统医学起了决定性的治疗作用。
本文提供对医疗卫生行业基本概念
“痰饮”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痰饮
是根据病因和症状命名,有广义和狭义二种:①广义的痰饮是多种水饮病的总称,是泛指体内水液转输不利,停积于体腔、四肢等处的一类疾病。
其病与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而且是互相影响,尤其是脾阳失于健运,三焦气化障碍,为水饮留积的主要原因。
②狭义的痰饮,是水饮病的一种,分虚证和实证。
虚证主要表现为胸胁支满,脘部有振水声,呕吐清涎、头晕、心悸、气短,形体消瘦,这是由于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谷,水饮散在胃肠所致。
类似幽门梗阻所致的胃潴留。
实证主要表现为胃脘部坚满、腹泻,泻后稍觉舒服,但胃脘部又立即坚满,水液流动于肠间,有沥沥的声响,这是由于水饮留伏于胃肠所致。
痰饮水湿诊断标准一、诊断标准1.痰饮的诊断标准:根据《中医内科学》及相关的中医诊疗指南,痰饮的诊断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a.咳嗽、咳痰,痰液多为白色或灰色,质地黏稠,难以咳出;b.胸闷、气短、喘息、气促等症状;c.舌苔白腻或黄腻,脉象滑或濡;d.胸部X线片或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有肺部炎症或肺纹理增粗等异常。
2.水湿的诊断标准:根据《中医内科学》及相关的中医诊疗指南,水湿的诊断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a.身体沉重乏力,肢体困重,行动不便;b.食欲减退,脘腹胀满,大便溏泄;c.舌苔厚腻,脉象濡缓;d.实验室检查发现有水肿、腹水等异常。
二、病因病机1.痰饮水湿的病因多为外感寒湿、饮食不当、情志失调等。
寒湿之邪侵袭人体,导致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失常,停聚而成痰饮水湿。
2.病机主要为寒湿困脾、肺失宣降、肾不化水。
寒湿困脾,则脾气不升,水湿内停;肺失宣降,则水液不布,痰饮内生;肾不化水,则水液泛滥,溢于肌肤。
三、症状表现1.痰饮的症状表现主要为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喘息、气促等呼吸道症状,以及舌苔白腻或黄腻、脉象滑或濡等脾胃症状。
2.水湿的症状表现主要为身体沉重乏力、肢体困重、行动不便等运动系统症状,以及食欲减退、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消化系统症状。
此外,还可能伴有水肿、腹水等体征。
四、鉴别诊断1.与风热感冒相鉴别:风热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咽痛、鼻塞等,痰饮水湿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且舌苔白腻或黄腻。
2.与慢性支气管炎相鉴别:慢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可伴有喘息、气促等症状,但痰饮水湿主要表现为身体沉重乏力、肢体困重等症状。
3.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相鉴别:慢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但痰饮水湿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等症状。
五、治疗原则1.祛湿化痰:针对痰饮水湿的病因病机,治疗应以祛湿化痰为主。
可采用芳香化湿、祛痰止咳等方法进行治疗。
如可使用陈皮、桔梗等中药材进行化痰止咳。
中医术语:水湿痰饮中医术语:水湿痰饮中医术语:水湿痰饮(一)水湿痰饮的基本概念水湿痰饮主要是指机体水液代谢障碍,也包括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转化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是继发性病因之一。
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又作为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
水湿痰饮虽然都是人体水液代谢失常的产物,但四者同源异流,在性状、致病特点、临床表现等方面又有所区别。
一般认为,湿聚为水,水停成饮,饮凝成痰。
就其形质而言,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清澈澄明者为水,而湿乃是水气弥散于人体组织中的一种状态,其形质不如痰、饮、水明显。
就其停留的部位而言,湿多呈弥散状态布散全身,易困阻脾土,一般无明显的异形异物;水多溢于肌表,以头面、四肢或全身水肿为特点;痰则外而皮肉筋骨,内而经络脏腑,无处不到,致病范围广泛;饮多停留于肠胃、胸胁、胸膈、肌肤等脏腑组织的间隙或疏松部位,因其停留的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故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不同病名。
另外,痰又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之别。
所谓有形之痰,系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触之可及,有形质的痰液而言,如咳出可见之痰液,喉间可闻之痰鸣,体表可触之瘰疬、痰核等。
所谓无形之痰,系指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直接视之不可见,但却有征可察,如梅核气、眩晕、癫狂、呕吐、肿块、腻苔等,临床上主要通过分析其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运用辨证求因的方法加以确定。
无形之痰饮的概念,拓展了痰饮作为继发性病因的致病范围,进一步丰富了痰饮学说的内容。
水湿痰饮皆为阴邪,异名而同类,既有区别又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间或同时并存,或相互转化。
因此许多情况下难以截然分开,故在临床上“水湿”、“水饮”、“痰湿”、“痰饮”等常相提并论。
(二)水湿痰饮的形成水湿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因此,凡对津液代谢有影响的致病因素及与津液代谢密切相关的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水湿痰饮的形成。
外感六淫、疫疠之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瘀血、结石等致病因素是形成水湿痰饮的初始病因。
水湿痰饮(一)水湿痰饮的基本概念水湿痰饮主要是指机体水液代谢障碍,也包括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转化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是继发性病因之一。
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又作为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
水湿痰饮虽然都是人体水液代谢失常的产物,但四者同源异流,在性状、致病特点、临床表现等方面又有所区别。
一般认为,湿聚为水,水停成饮,饮凝成痰。
就其形质而言,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清澈澄明者为水,而湿乃是水气弥散于人体组织中的一种状态,其形质不如痰、饮、水明显。
就其停留的部位而言,湿多呈弥散状态布散全身,易困阻脾土,一般无明显的异形异物;水多溢于肌表,以头面、四肢或全身水肿为特点;痰则外而皮肉筋骨,内而脏腑,无处不到,致病范围广泛;饮多停留于肠胃、胸胁、胸膈、肌肤等脏腑组织的间隙或疏松部位,因其停留的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故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不同病名。
另外,痰又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之别。
所谓有形之痰,系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触之可及,有形质的痰液而言,如咳出可见之痰液,喉间可闻之痰鸣,体表可触之瘰疬、痰核等。
所谓无形之痰,系指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直接视之不可见,但却有征可察,如梅核气、眩晕、癫狂、呕吐、肿块、腻苔等,临床上主要通过分析其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运用辨证求因的方法加以确定。
无形之痰饮的概念,拓展了痰饮作为继发性病因的致病范围,进一步丰富了痰饮学说的内容。
水湿痰饮皆为阴邪,异名而同类,既有区别又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间或同时并存,或相互转化。
因此许多情况下难以截然分开,故在临床上“水湿”、“水饮”、“痰湿”、“痰饮”等常相提并论。
(二)水湿痰饮的形成水湿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因此,凡对津液代谢有影响的致病因素及与津液代谢密切相关的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水湿痰饮的形成。
外感六淫、疫疠之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瘀血、结石等致病因素是形成水湿痰饮的初始病因。
上述因素或直接影响津液代谢,或使相关脏腑的功能失常,导致津液代谢障碍而水湿痰饮内生。
例如外感六淫,或火热煎熬,或寒邪凝滞,如《医碥》所说:“痰本吾身之津液,……苟失其清肃而过热,则津液受火煎熬,转为稠浊;或失于温而过于寒,则津液因寒积滞,渐致凝结,斯痰成矣。
”或湿浊留聚,如《症因脉治》所说:“坐卧卑湿,或冲风冒雨,则湿气袭人,内与身中之水液,交凝积聚。
”或燥伤津液,如《症因脉治》说:“燥热之气干于肺家,为喘为咳,伤于肠胃,为痰为嗽,此外感燥邪作矣。
”或因气滞、气虚,气不行津而津液不布,如朱丹溪所谓:“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
一失其宜,则气道闭塞,停饮聚于膈上,结而成痰。
”或诸种因素综合作用,而致水湿痰饮内生,如《医学入门》所说:“痰饮,……皆因饮水及茶酒停蓄不散耳,加外邪、生冷、七情相搏成痰。
”肺、脾、肾、三焦等脏腑对水液代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失常是水湿痰饮形成的中心环节。
肺为水之上源,主宣降,通调水道,敷布津液。
若外邪犯肺,气失宣降,津液不布,凝聚而生外感之痰饮;肺气不足,治节无权,水湿津液失于宣化,则痰饮恋肺;或肺阴不足,虚火煎熬津液,可发为内伤燥痰,故有“肺为贮痰之器”之说。
脾为水之中州,主运化水湿。
若外感湿邪,饮食失宜,致脾气阻滞不运;或内伤思虑,劳倦太过耗伤脾气,使脾虚不运,津液停聚或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转化,均可聚湿生痰。
如《景岳全书》所说:“脾家之痰,则有虚有实,如湿滞太过者,脾之实也;土衰不能制水者,脾之虚也。
”中医亦称“脾为生痰之源”。
肾为主水之脏,主管水液代谢的全过程。
若肾开阖不利,水液排泄失司,停聚而为水湿痰饮;或命门火衰,火不暖土,脾失温运而湿聚痰生;或肾阴不足,虚火灼津,煎熬津液而成痰。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239卷曰:“肾生痰多虚痰,久病多痰,……非肾水上泛为痰,即肾火沸腾为痰,此久病之痰也。
”三焦为“决渎之官”,三焦气化失司,则水道不利而为痰。
《圣济总录》说:“三焦调适,气脉平匀,则能宣通水液,行入于经,化而为血,灌溉周身;若三焦气涩,脉道闭塞,则水饮停滞,不得宣行,聚成痰饮。
”此外,肝气郁结,气机阻滞,气不行水;心阳不振,行血无力,均可致湿浊聚积而成痰饮。
总之,水湿痰饮的形成多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饮食劳逸失常,使肺、脾、肾、肝、三焦及膀胱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所致。
(三)水湿痰饮的致病特点1.阻碍气血运行水湿痰饮为有形的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则常阻碍气血的运行,日久可致瘀血形成,故多挟瘀为病。
《张氏医通》曰:“痰挟死血,随气攻注,流走刺痛。
”《证治汇补》亦指出:“胃脘之血,为痰浊所滞,日积月累,渐成噎膈反胃。
”均说明水湿痰饮可阻滞气机,使气不行血而成瘀血。
若痰饮流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则可出现肢体麻木或疼痛,屈伸不利,甚至半身不遂等病症;痰浊阻于心脉,心脉痹阻不通,可见心前区闷痛,甚则放射至肩臂;痰结于肌肉筋骨,痰气血交阻,则可形成瘿瘤、痰核、瘰疬、阴疽、流注、梅核气或乳房结块等病症。
故《丹溪心法》说:“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
”2.影响脏腑气机水湿痰饮停滞,易于阻滞气机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出入失常。
如痰饮停肺,使肺失宣降,出现胸闷、咳嗽、气喘,甚则不能平卧等症;水湿痰饮困阻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可见脘腹痞满,恶心呕吐,泛吐痰涎,肠鸣溏泄等症;痰在于肝,肝失疏泄,气机不利,则可胸胁胀满,乳房胀痛,甚则肝风挟痰上扰,而致眩晕、耳鸣,或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痰涎壅盛等;痰在于肾,肾之气化失司,则见腰膝痹痛,足冷,甚则水肿等症。
3.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痰与饮相对而言,致病部位十分广泛,内至脏腑,外至筋骨皮肉,无处不到,可影响多个脏腑组织。
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说:“痰之为物,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颠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
”同时,其病理变化多种多样,临床表现异常复杂。
如痫病乃痰所致,平时病人无明显症状,一旦发作,痰浊内动,则突然昏仆,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口吐白沫。
又如中风痰厥,表现为口眼喎斜,舌强不语,半身不遂等。
《重订严氏济生方·咳喘痰饮门》说:“其为病也,症状非一,为喘,为咳,为呕,为泄,为眩晕、心嘈怔忡,为愪寒热疼痛,为肿满挛癖,为癃闭痞隔,未有不由痰饮之所致也。
”所以有“怪病多痰”、“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
饮邪致病,或停于胸胁为悬饮,见胸胁胀满,咳唾引痛等症;或停于胸膈为支饮,见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咳吐清稀泡沫痰等症;或留于四肢为溢饮,见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痛等症;或停于胃肠为狭义之痰饮,见脘腹胀痛,肠鸣沥沥有声等症。
水湿致病不仅病位广泛,或壅于上焦,使肺气痹阻,气滞不畅;或阻于中焦,则脾胃升降失常,清浊之气相混;或注于下焦,膀胱气化失司,尿液排泄不利。
而且因患者体质之差异或用药之失误,可以从寒化或从热化。
水湿从寒化,可犯心或入肾,使心肾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水湿从热化,湿热留于三焦,则病势多缠绵难解,郁甚化火,更可产生一系列变证。
水湿痰饮在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大体可归纳为咳、喘、悸、眩、呕、满、肿、重、痛等症状。
虽然痰饮病证繁多,错综复杂,但舌苔滑腻,为其共有特点之一。
4.兼挟他邪为患痰饮为湿浊之邪,其致病常表现为病变部位的闷胀困重,麻木冷痛,寒甚热减,或肿块不红不热不痛,根脚散漫等阴证性质,故《》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但痰之致病,常由其他病因诱发,或兼挟他邪为患。
除痰瘀相关外,临床上尚有风痰、寒痰、湿痰、燥痰、热痰、火痰、气痰、食痰、酒痰等不同相兼病证。
《医林绳墨·痰》指出:“因于风者,则中风头风,眩晕动摇;因于火者,则呕吐酸苦,嘈杂怔忡;因于寒者,则恶心吞酸,呕吐涎沫;因于湿者,则肢节重痛,不能转移;因于七情感动而致者,则劳瘵生虫,肌肤羸瘦;因于饮食内伤而得之者,则中气满闷,腹中不利,见食恶食,不食不饥。
此皆痰之所致也。
”5.蒙蔽清窍,扰乱神明痰饮致病,每易蒙蔽清窍,扰乱神明,出现一系列神志失常的病证。
如痰湿上蒙清窍,可见头昏头重、眩晕、精神不振等症状;痰迷心窍,扰乱神明,可见心悸、神昏、痴呆、癫证等病症;痰郁化火,痰火扰心,可见心烦、失眠、神昏谵语,甚则发狂等病症;肝风挟痰上扰,则发痫病;心虚痰郁,则见惊悸不宁,多梦失眠等症。
6.病势缠绵,病程较长水湿痰饮皆由体内津液积聚而成,均有重浊黏滞之性,且作为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又会影响脏腑气机,加重水液代谢障碍,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因此,水湿痰饮致病均表现为病势缠绵,病程较长,难于速愈。
如由痰饮所致的胸痹、眩晕、咳喘、癫痫、瘰疬、痰核、瘿瘤、流注、阴疽等病,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治疗困难,尤其是一些顽痰伏饮,病程更长,故有“久病多痰”之说。
湿湿为长夏的主气。
有内湿、外湿之分。
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
长夏湿气最盛,故多湿病。
内湿是疾病病理变化的产物,多由嗜酒成癖或过食生冷,以致脾阳失运,湿自内生。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为:(1)湿性重浊:湿邪犯表,则令人头重身困,四肢酸楚,身不扬;若湿滞经络,流注关节,则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痛处不移;若湿流下焦,则小便混浊、不利、大便溏泄,或下利脓血,甚至妇人带下粘稠腥秽等。
(2)湿性粘滞:这一特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湿病症状多粘腻不爽,如患者表现为小便不畅,大便粘滞不爽等;二反映在病程上,迁延时日,缠绵难愈,如风湿病、湿温病。
(3)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邪粘滞,留滞于脏腑经络,常常阻遏气机,使气机升降无能,出现胸脘痞闷,小便短涩,大便溏而不爽等症状。
痰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中医对痰病、痰证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将痰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
狭义的痰,一般是指呼吸系统的分泌物,可吐出,故狭义的痰又称外痰。
广义的痰指内痰,内痰的形成主要是机体内的体液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失去了正常的运行途径和规律,逐步停蓄凝结成为一种黏稠状的、有害的液体。
这种液体一般不咯出,而留伏在体内产生病变“痰随气行,无处不到”痰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气郁生的痰,所谓“气郁则生痰”。
气郁生的痰在身体上最容易表现出的就是脂肪瘤、囊肿,中医叫痰核。
脂肪瘤看似是个有形的东西,其实它是气郁的结果。
还有,像扁平疣这类东西,也跟气郁有关。
第二种是脾虚生的痰,所谓“脾虚则生痰”。
这种痰就是经常人们一咳嗽就吐的痰。
它其实不是来源于肺上,而是生自于脾。
脾是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有的人常吃咳嗽药,但是痰总是化不掉,原因就在于肺不是生痰之源。
所以,要想根除痰,就必须健脾祛湿。
第三种是血痰,所谓“血滞则生痰”。
“痰蒙心窍”就是指的血痰,也就是现在常说的高血脂。
血流缓慢,停滞住了,然后堆积下来,就形成了高血脂。
祖国医学认为,由于某些致病因素的影响,使人体负责水液代谢的脏腑(主要指肺、脾、肾)功能受损,以致水津停滞聚集,其聚而质稀者为“饮”,聚而质稠者为“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