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问责新规呈现三大亮点
- 格式:pdf
- 大小:133.96 KB
- 文档页数:2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有哪些亮点?作者:姜洁来源:《党的生活(黑龙江)》2019年第09期9月4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全文公布。
修订后的《条例》共27条,比2016年7月实施的《条例》在条款上翻了一番还多,内容上也做了大幅度的充实。
那么,新修订的《条例》有哪些亮点呢?新修订的《条例》一公布,便引发媒体的广泛关注。
有媒体称,个别地方、部门在实践中出现问责泛化、滥用等问题,典型案例便是“副局长因洗澡未接电话被处分”一事——2018年8月23日晚,安徽省巡查组4次拨打全椒县农村公路局扶贫干部张伟的手机,张伟因在洗澡未接听电话,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此事一经曝光,立刻引发舆论质疑。
同年11月,全椒县委在复查后认为,原处分决定的定性不准确、处理不恰当,决定撤销该处分。
权威人士指出,这一例证其实是有关媒体对《条例》所指“问责”概念的混淆。
首先,《条例》的全称是《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也就是说,这是一部党内法规,《条例》所指的“责任”,聚焦的是与全面从严治党有关的责任,并非泛指所有的“责任”。
《条例》明确规定,“追究在党的建设、党的事业中失职失责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这些都是间接责任,而非直接责任。
在上述案例中,扶贫干部张伟因洗澡未接电话受到纪律处分,说明他对自己的行为承担直接责任。
而有关部门对其进行处分和撤销处分,都不是因为他在履行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或领导责任中存在失职失责行为。
因此,这个案例中不存在《条例》所规定的问责情形,也就不能称作“问责泛化”,而应该是执纪不当。
那么,什么样的情况才叫“问责泛化”呢?仍以上述案例为例——如果因为张伟没有接听电话,上级党组织对其进行处理时,认为该单位党组织和领导履职履责不力,对其单位党组织和领导进行了问责,后来发现实际上该单位党组织和领导并不存在失职失责行为,这样的情形就可以被认定为“问责泛化”。
有人可能要为被问责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喊冤了——明明犯错的是下属,为啥党组织和领导要跟着背锅?对此,《条例》第六条比修订前增加了一个定语:在职责范围内。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10大亮点:1、问责指向上的政治性。
如果说党内巡视是政治巡视,那么《问责条例》就是政治问责,而不是行政问责。
2009年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部分应归于行政问责范畴。
坚决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就急需建立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担负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做到敢抓敢管的问责制度。
《问责条例》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突出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明确指出党的问责工作就是要“落实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督促党的领导干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就是要“追究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失职失责”的政治责任。
《问责条例》第六条所指向的问责情形,都是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
2、问责定位上的鲜明性。
《问责条例》作为规范党的问责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法规,紧扣“党”字,抓住“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明确责任,提出负面清单;紧扣“纪”字,落实依规管党要求,采用党言党语、纪言纪语,对行政问责不作规定,对引咎辞职、涉嫌犯罪移交司法机关等已有明确规定的方式和程序不再做重复规定,不套用问责启动、问责调查等法律性流程,对党内法规中对有关处置措施如申诉方式、问责影响期等已有明确规定的不再重复,突出解决“谁来问、问什么、怎么问”等关键问题,体现了纪法分开、纪严于法的理念,具有鲜明的党纪特色。
3、问责依据上的基础性。
据统计,在现有的500余部党内法规制度中,与问责相关的有119部,其中专门作出相关规定的有12部,包含问责内容的有107部。
《问责条例》既是对党章要求的细化延伸,又是对散见于多部党内法规问责规定的抽象提炼、概括和整合,而形成的“综合升级版”,为开展党内问责在内容、对象、事项、主体、程序、方式等方面,提供了基本依据,弥补了党内问责缺乏依据的制度缺陷,成为开展党的问责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法规。
4、问责原则上的科学性。
《问责条例》第三条明确了问责工作的“四大原则”:其一,“依规依纪、实事求是”是基础,是开展党的问责工作的基本前提,必须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党纪为准绳;其二,“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是关键,核心是体现权责对等、权责一致;其三,“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目的,体现严管就是厚爱、治病为了救人;其四,“分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是保证,以着力解决压力传导不到位的突出问题,推动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切实扛起责任、履职尽责。
干部问责制度一、引言干部问责制度是确保党和政府各级干部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重要机制,是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举措。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对干部问责制度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本文将从干部问责制度的概念、目的和实施情况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干部问责制度的概念和目的干部问责制度是指对党和政府干部的任职行为进行评估和追责的制度安排。
它主要包括责任明确、目标评估、问责追究、结果反馈等环节。
其目的在于促使党和政府干部自觉遵守法律纪律,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和公信力。
干部问责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各地有所不同,但核心还是要实现干部的责任明确、任期问责、工作结果评估和责任追究。
通过建立和完善干部问责制度,可以形成一种机制,使干部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三、干部问责制度的重要意义1. 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干部问责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法治政府建设形式,通过明确干部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其工作的评估和追责,可以有效推动社会治理向法治化方向发展。
2. 提升政府公信力和透明度干部问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工作更加了解和信任。
3. 促进干部履职尽责干部问责制度能够明确干部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制度化的问责机制,促使干部更加切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 预防和打击腐败行为干部问责制度可以有效预防和打击腐败行为,通过对干部的工作结果进行评估和追责,可以激励干部廉洁自律,防范权力滥用、腐败行为的发生。
四、干部问责制度的实施情况我国建立了一系列干部问责制度,不断完善和强化。
例如,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加强干部考核评价制度的建设,各级党政机关都建立了巡视、监察制度,纪检监察机关对党和政府干部进行监督和问责。
此外,还建立了人事任免制度、政绩考核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用于评估干部的工作情况和结果。
这些制度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干部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问责条例》再修订,突出“权责一致,错责相当”作者:来源:《廉政瞭望·下半月》2019年第09期9月4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下称《条例》)全文公布。
修订后的《条例》共27条,在2016年7月实施的《条例》内容上作了大幅度的丰富。
专家认为,《条例》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坚持问责导向,防止问责虚化泛化。
新修订的《条例》一公布,便引发舆论关注。
有媒体称,个别地方、部门在实践中出现问责泛化、滥用等问题,典型的案例便是“副局长洗澡未接电话被处分”一事。
这其实是有关媒体对《条例》所指“问责”概念混淆的结果。
《条例》是一部党内法规,针对的“责任”聚焦的是与全面从严治党有关的责任,并非泛指所有的“责任”。
其明确规定,“追究在党的建设、党的事业中失职失责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監督责任、领导责任”,这些都是间接责任,而非直接责任。
因此这个案例中不存在《条例》所规定的问责情形,这不能称作“问责泛化”,而应该是执纪不当。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条例》将原有的6大类问责情形修改为11大类,将原先党的建设缺失方面情形细化为6大类,并增加了2类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责情形。
除了最后一条兜底条款外,每一类问责情形的最后都加了“产生恶劣影响”“造成严重后果”“造成重大损失”等词语。
也就是说,对间接责任的追究是以“行为+结果”来判定的,以防止问责泛化。
实现内涵式发展,高校需要先“松绑”8月26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常委、中科院院士王光谦给与会专家们分享了一个清华大学学生买灯泡的故事。
为买灯泡,学生需要按规章制度层层报批,经费才能报销。
为避免麻烦,大多数的老师和学生选择了自掏腰包。
“捆着腿怎么走?高校连买个灯管都没有自主权,何谈内涵式发展?”王光谦直言。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这一论断强调了高校与学科建设路径在于通过内涵式发展加以实现。
党内问责条例亮出“七大利器”,“一把手”们小心了!2016-07-17政知圈政知圈撰文| 张伟今天,《问责条例》终于全文公布。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发现,条例全文不到两千字,清晰简炼的指出了需要问责的情况及相关问责方式。
此前,在党内法规制度中,与问责相关的共有119部。
这些法规制度对事件、事故等行政问责规定多,对管党治党不力问责少,存在问责主体不明确、事项过于原则、方式不统一等问题。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迫切需要整合规范问责制度,实现问责内容、对象、事项、主体、程序、方式的制度化、程序化。
这一次公布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自2016年7月8日起施行,其中明确指出,“此前发布的有关问责的规定,凡与本条例不一致的,按照本条例执行”。
问责谁?重点是主要负责人条例明确表示,问责对象是各级党委(党组)、党的工作部门及其领导成员,各级纪委(纪检组)及其领导成员,重点是主要负责人。
专家表示,将各级党组织纳入问责对象之中,意味着问责不能只对下级,包括中央部委党组、省区市党委也要把自己摆进去。
同时,条例突出了“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更成为了问责的重中之重。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要说的是,条例也对责任作出了清晰划分。
要追究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失职失责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
而对于领导责任,条例明确,党组织领导班子在职责范围内负有全面领导责任,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直接主管的班子成员承担主要领导责任,参与决策和工作的班子其他成员承担重要领导责任。
问什么?六条囊括方方面面对于什么情形要被问责,条例明确列出了六条:(一)党的领导弱化,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没有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在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或者在处置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重大问题中领导不力,出现重大失误,给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失,产生恶劣影响的;(二)党的建设缺失,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组织生活不健全,党组织软弱涣散,党性教育特别是理想信念宗旨教育薄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落实,作风建设流于形式,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问题突出,党内和群众反映强烈,损害党的形象,削弱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的;(三)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好人主义盛行、搞一团和气,不负责、不担当,党内监督乏力,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处置、不整改不问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四)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不力,导致违规违纪行为多发,特别是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失职,管辖范围内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团团伙伙、拉帮结派问题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五)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坚决、不扎实,管辖范围内腐败蔓延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突出的;(六)其他应当问责的失职失责情形。
推行领导干部问责制的措施分析在当今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推行领导干部问责制已成为中国政治生活必不可少的举措。
问责制可以实现权责对应、管理有序,提高领导干部工作表现和整体效能,进而促使各级行政机关和公共事业单位达到更好的发展。
(一)建立问责制度,明确问责范围和流程建立问责制度是提高问责工作效果的前提和基础。
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领导干部问责的相关文件和要求,建立完善的问责机制,形成一套明确的问责范围、流程和实行办法。
通过合理的问责制度来解决现有复杂状况下的问责难题,以提升政府行政效率,保障群众利益。
(二)健全问责机制,明确问责角色和责任问责机制的健全有助于提高问责的效力并增强其可操作性,包括明确问责角色和责任。
政府各层级应当加强主体责任的落实,建立适配性问责制度,从根本上保护公众福利。
针对领导干部的问责机制制度应当明确不同等级领导干部的重要性和工作表现,建立公平公正的问责标准和问责制度将领导干部进行分类管理,激励先进,促进优秀领导干部队伍的建设。
(三)建立问责体系,行使问责职权问责体系是问责制度的重要体现,旨在保证问责权的行使,公正的执行问责职权。
要完善问责人员的选拔,建立健全的问责调查和确认机制,确保问责信息的可靠性和处理的精准性,从而实现问责结果的公正、公平和科学性。
(四)增强问责力度,营造对普遍准则的尊重除了制度和体系的建设外,在增强问责力度、营造普遍准则的尊重方面也非常重要。
要加大重点领导干部的问责力度,及时发布问责措施和问责结果,推进问责工作的有效开展,增强公众对审查评估的知晓率,使问责成为一种自觉遵守的准则,与透明化的政治环境相融合。
推行领导干部问责制的措施不仅可以提高领导干部的工作效能,还可以保障其不断发展的公共服务,在对公众造成的不利影响的前提下,确保群众福利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促进公众动力的形成和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
近年来,问责制度不断完善和加强,也为了保障领导干部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公共管理水平发挥着重要而必不可少的作用。
干部问责处理的五种形式干部问责处理的五种形式干部问责处理是指对违反党纪国法、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的干部进行追责问责的一种制度安排。
其目的在于促进干部依法行政,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同时也强化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负责任的承诺。
下面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干部问责处理的五种形式。
一、通报批评通报批评是指通过公开通报违纪事实和情节,对有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以警示他人。
这种形式主要适用于轻微不当言行或行为,并且没有造成重大损失或影响的情况。
通报批评一般会在组织内部进行,但也有可能公开通报。
二、诫勉谈话诫勉谈话是指通过组织上级领导与被问责人进行交流沟通,向其传达纪律要求和工作标准,并督促其改正错误和缺点。
这种形式主要适用于轻微过失或瑕疵,并且没有造成重大后果的情况。
诫勉谈话一般是在组织内部进行,但也有可能公开通报。
三、责令检查责令检查是指对被问责人进行现场检查,以核实其工作情况和执行纪律的情况,并要求其整改不足之处。
这种形式主要适用于工作失职、渎职等问题,并且有一定的后果或影响的情况。
责令检查一般由组织上级领导或专门机构进行。
四、调整岗位调整岗位是指对被问责人进行职务调整,以适应其能力和素质,并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这种形式主要适用于工作不称职、职务不当或存在不宜任职因素等问题,并且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的情况。
调整岗位一般由组织上级领导或专门机构进行。
五、党纪政务处分党纪政务处分是指对违反党纪国法、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的干部进行处理,包括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等措施。
这种形式主要适用于严重违纪违法、造成重大损失或影响的情况。
党纪政务处分一般由组织上级领导或专门机构进行。
结语干部问责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和问题采取不同形式的问责处理,以达到最佳效果。
同时,也需要注意在问责过程中保障被问责人的合法权益,确保程序公正合法。
管理干部问责制办法1000字管理干部问责制是指对行政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和责任进行监督、考核和问责的制度。
其目的在于提高行政干部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促进政府公正、透明、廉洁、高效地行使职权,实现行政机关的科学民主管理和服务公众的使命。
以下是对于管理干部问责制办法的1000字阐述。
一、问责对象第一条本办法所称管理干部,指的是在行政领导、管理、决策等方面负有重要职责的行政干部。
包括行政各级别满一年及以上的领导干部,包括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其中厅(局)级干部和县(市、区)委书记以上干部都是重点问责对象。
二、问责标准第二条管理干部的问责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职业道德不端。
行政领导干部是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业绩与职业道德密切相关。
干部身为行政领导干部,必须具备职业公德、职业操守和职业责任感,言行举止要规范得体,不能以个人私利为代价损害公共利益。
(二)履职不力。
行政领导干部的权力来源于职务,其职责主要是为了服务群众。
如果行政领导干部无视自己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工作事务处理不当、不力,导致政策实施效果不好,造成重大影响,则需要进行问责。
(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
行政领导干部必须遵守法律和法规,坚决抵制一切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行为,对违法和犯罪行为的干部将主动追究问责。
三、问责方式及程序第三条管理干部的问责方式主要包括责令辞职、免职调整、停职检查、降级处理、留任察看、组织处理等。
第四条管理干部的问责程序分三个阶段进行:(一)事实调查阶段:由当地有关部门认真调查有关行政领导干部工作是否存在问题,以及需要纠正或追究的具体事项。
(二)决策阶段:由当地政府或组织代表常委会召开常委会议审议事宜。
对问题的性质、情节、影响及其责任程度进行评估和鉴定,决定是否进行问责。
(三)问责决定阶段:对于被认为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的干部,应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进行明确的询问。
对于不同级别的干部,经讨论,报经当地人民政府决定,由各级纪委、组织部门负责落实问责决定。
对干部问责制度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思考问责制是处理党务政务、沟通群众、监督干部的必要措施和有效手段,是加强党风和反腐倡廉建设必不可少的重点内容之一。
因此,积极推动问责制走向规范化,是当前必须认真对待和努力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问责制的概念所谓问责制,是指上级机关对所管辖的下级各单位、各部门和领导干部,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以致影响工作秩序和工作效率,贻误党务政务处理,或者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进行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的制度。
当领导干部的下级、亲属子女、班子副职和身边工作人员出现违纪违法行为,或所辖的单位、部门和地区出现重大事件、事故,造成一定政治、经济和社会影响时,组织上即可对其实施问责,要求领导干部本人对相关事项进行剖析,就自己在其中有无责任、什么责任、责任大小等,向组织作出说明,党组织再据此作出相应处理。
问责制因问责的主体、问责的对象、问责的依据、问责的方式、问责的效果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种类。
例如,由党组织出面,依据党纪,迫使违背党纪的党员承担相应后果的问责制,称为“政党问责制”;由国家机关出面,依据宪法、法律法规、政纪等,迫使违法违纪的国家干部承担相应后果的问责制,称为“国家问责制”。
二、当前问责制存在的问题1、“不愿问”。
虽然全国许多地方都在推行问责制度,但推行的步伐和力度不一样。
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怕得罪人, 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还没有将问责制度提上议事日程,更没有认识到推行问责制度在发展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因而存在着“不愿问”的现象。
2、“不敢问”。
在问责过程中,除了要追究当事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之外,问责重点应当是在工作中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特别是负有直接或间接领导责任的领导成员。
然而,各地在推行问责制度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追究责任的实际操作中,并没有突出以领导干部为主,存在着“不敢问”的现象。
领导干部问责办法随着社会发展和治理能力的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权益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职责。
然而,一些领导干部出现了不作为、乱作为甚至失职渎职等问题,使得部分领域和领域呈现出一些不合理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出台了领导干部问责办法,旨在强化领导权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以此达成有效问责的目标。
一、领导干部问责办法的意义领导干部问责办法是对领导干部的一种监督、约束和管理措施。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领导干部问责办法的出现,让那些不愿意履行职责或不履行职责的领导干部感到了压力,遏制了“官僚主义”、推动了更规范的行政管理,保障了人民权益和社会公正。
2.减少领导干部违法违纪行为领导干部问责办法可以加大对领导干部违法犯罪行为的惩罚,减少领导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维护社会的治安稳定。
3.提升领导干部效能领导干部问责办法可以用一些惩罚措施来督促领导干部发挥出更大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产生正向激励,提升领导干部的工作效能。
二、领导干部问责办法的适用范围领导干部问责办法适用于各级领导干部,包括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人员、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等各层次、各级别领导干部。
针对一些关乎人民生命财产、社会稳定和和谐等重要利益的重要领域,例如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安全、环境保护、突发事件等重点领域,则需要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问责情况。
三、领导干部问责办法的执行流程领导干部问责办法的执行流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 接受投诉或举报一旦发现领导干部的问题,人民群众可以通过投诉信箱、信访局、领导代表、网络社交平台等多种渠道,对领导干部的不当行为进行投诉和举报。
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部门、纪委等机构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和调查。
2. 确认问责对象对于接到的投诉和举报,有关部门需要进行调查核实,并确定被问责对象以及相应的问责依据。
3. 确认问责措施确定了问责对象后,需要按照情况来确定相应的问责措施,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职、调离岗位、降职、撤职等不同级别的处理。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党规党纪特色作者:李逢春来源:《实践·党的教育版》2016年第10期作为第一部规范党的问责工作的基础性法规,《问责条例》中的问责,“是由党组织按照职责权限,追究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失职失责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最终目的是让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受到警示,强化担当精神,肩负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督促领导干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只有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问责条例》的党规党纪特色核心要义,才能更好地遵规守矩,更好地贯彻执行,更好地履职尽责,切实将忠诚品质、责任意识、担当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
总体上讲,《问责条例》的党规党纪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突出尊崇党章,问责目的聚焦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依据和总遵循。
问责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证。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是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要担当责任,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为党尽责。
《问责条例》就是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以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作为强化问责工作的核心思想,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根本任务,把责任落实到各级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分解到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工作部门。
通过规范和强化问责工作,一方面要落实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另一方面要督促党的领导干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
二是紧扣依规治党,问责定位体现纪法分开理念。
不论是对党组织的问责方式,还是对党的领导干部的问责方式,《问责条例》都呈现由轻到重的“惩戒阶梯”式分布。
紧扣“党”字,抓住“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明确责任,拉出负面清单;紧扣“纪”字,落实依规管党要求,采用党言党语、纪言纪语,对行政问责不作规定,对引咎辞职、涉嫌犯罪移交司法机关等已有明确规定的方式和程序不再作重复规定,不套用问责启动、问责调查等法律性流程,对党内法规中有关处置措施,如申诉方式、问责影响期等已有明确规定的不再重复,突出解决“谁来问、问什么、怎么问”等关键问题,体现了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的理念,具有鲜明的党纪特色。
改革开放40 年干部问责制度改革作者:杨云成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8年第7期干部问责制是党政机关通过特定程序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公职人员进行追责的规章制度的总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干部问责经历了初创、完善、成熟等阶段,问责制度不断健全,问责机制不断完善,问责工作整体上实现了提质与升级。
一、问责形式:从“权力问责”向“制度化问责”转变问责是责任分解—监督检查—倒查追究完整链条中的关键一环,是保障领导干部落实相关责任的倒逼机制。
尽管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有部分党员干部因失职被罢免或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但是干部问责真正成为一种共识、逐步为人民群众所熟知,则始于2003年全国抗击“非典”斗争中。
“非典”前后,全国近1000名党员干部因工作不力被免;第二年上半年,又有200多名干部因在重大安全事故中负有领导责任而被追责,一时间“问责风暴”席卷全国。
在感叹问责力度之大、问责范围之广的同时,我们应认识到,该阶段的干部问责主要源于行政领导人尤其是最高领导人的批示或指示,属于典型的权力问责。
为推动干部问责走上规范化、制度化,2004年中央制定了《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明确提出党政领导干部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不宜再担任现职的,本人应当引咎辞去现任领导职务;拒不辞职的,党委(党组)应当责令其辞职,并详细规定了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的九种情形和具体程序,这是第一部系统规定引咎辞职的党内法规。
2005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被正式写入国家法律,干部问责的制度化、法制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七大以来,问责制度化特征更加明显。
2008年3月,温家宝在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实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和绩效管理制度,要把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作为问责重点,对给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的,要依法严肃追究责任”。
新《办法》折射干部选任监督问责新动向作者:毛寿龙来源:《廉政瞭望》 2019年第11期日前,中央办公厅印发《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
《办法》有新的理念,有新的制度,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一直存在的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在理念、制度和针对性的政策方面,符合新时代的需求。
细化政治标准,避免形式化从理念角度,体现新时代的政治标准。
过去政治标准主要是德能勤绩内容中的“德”,虽然放在第一位,但在实践中缺乏具体的考核内容和明确的标准,只要在重大问题上没有明显的问题,基本上都能够满足要求。
此次《办法》提出,要监督检查是否坚持忠诚、干净、担当三个方面的标准,是否把住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这是新的要求。
在组织人事纪律和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方面,提出要重点监督检查是否严格遵守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律,是否采取有力措施严肃查处和纠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
在促进干部担当作为方面,重点监督检查是否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是否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严格管理、严肃问责。
可以说有针对性地避免了政治标准形式化的问题。
意见不一致暂缓表决,力避主要负责人一言堂在《办法》中,以专章的篇幅,规定了监督检查工作机制。
这个机制,包括了自上而下监督、内部监督、群众监督、外部监督等,并把专项检查与日常监督结合起来,将监督检查贯穿工作的全过程。
比如,就领导班子成员内部监督来说,重点明确了党委(党组)是否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
但过去开会时,有些单位主要负责人先说话、多说话,大家或者不说话,或者就是表态支持主要负责人的发言。
主要负责人如果事前个别征求意见,或者领导班子成员圈阅,这时基本上都是主要负责人说了算。
这个《办法》具体规定了开会的方式,领导班子成员要逐一发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主要负责人最后才表态。
当领导班子成员意见分歧较大时,则暂缓表决,而不是由主要负责人说了算。
不允许主要负责人个别征求意见、领导圈阅等形式代替集体讨论决定。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有哪些亮点《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有哪些亮点党内问责,通常是指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即便没有触犯党纪国法,但是自己责任范围之内、职务范围之内,出了问题的,被追究责任。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下简称《问责条例》)中的问责,“是由党组织按照职责权限,追究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失职失责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
《问责条例》对问责原则、问责对象、问责情形、问责方式、问责主体、问责程序、问责时间等,作了详细规定,其最终目的是让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受到警示,增强担当精神,肩负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督促领导干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问责条例》短小精悍,亮点频闪。
一、有权必有责,权责对等权责对等是普遍规则。
如果权力大、责任小,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如果权力小、责任大,容易导致责任无法落实,工作虎头蛇尾、有头无尾。
当前存在的很多问题,归根结底在于没有正确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既存在权力小、责任大的体制性问题,又存在只看重权力、不愿担责的思想问题。
针对党的一些领导干部不能正确认识权力与责任的关系,责任担当缺失问题,《问责条例》明确规定:“党组织领导班子在职责范围内负有全面领导责任,主要负责人和直接主管的班子成员承担主要领导责任,参与决策和工作的其他成员承担重要领导责任。
”这是对权责对等规则的充分肯定和对权责关系的明确规定。
而《问责条例》规定的“依规依纪、实事求是”的问责原则,为问责中落实权责对等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通过问责督促责任落实,唤醒责任意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失职失责、管党治党不严,损害党的形象,侵蚀党的执政基础,妨碍党的政治纲领和执政使命的实现,必须追究其在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中的领导责任。
因此,《问责条例》明确规定了问责对象,即各级党委、所有党组、党的工作部门及其领导成员,各级纪委、各纪检组及其领导成员,重点是主要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