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实验中学高一地理 84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71.21 KB
- 文档页数:5
高中地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教案教案标题:高中地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2. 掌握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挑战;3. 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政策;4. 探讨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成就和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内容: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a.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核心原则;b.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关系。
2.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挑战a. 中国的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的关系;b. 中国的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c. 中国的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
3.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政策a. "十三五"规划中的可持续发展目标;b. 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c. 中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4. 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成就和未来发展方向a.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成就;b. 中国在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方面的努力;c. 中国在可持续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方面的探索;d. 中国在全球可持续发展合作中的角色和责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引发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 概念解释:介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核心原则,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3. 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具体的中国城市或地区,分析其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挑战。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各自所选择的城市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和解决方案。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进行复习。
2. 视频观看:播放相关视频,介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
3. 分析讨论:学生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中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讨论,探讨如何制定更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第三课时:1. 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进行复习。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和取得的成就。
2.分析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的挑战。
3.思考中国在未来可持续发展中应采取的措施。
二、教学重点:1.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成就。
2.中国面临的可持续发展挑战。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将地图投影到黑板上,指出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可持续发展的了解,并列举出他们所知道的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
步骤二:探索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成就(30分钟)引导学生研究中国在以下方面取得的可持续发展成就,并进行小组分享和讨论:1.中国的新能源发展: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清洁能源的规模和贡献。
2.中国的环境保护努力:近几年来推行的环境污染防治政策和取得的成果。
3.中国的生态建设:例如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的实施和改善。
4.中国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例如推行的城市规划、绿色建筑和公共交通等措施。
步骤三:分析中国面临的可持续发展挑战(30分钟)引导学生分成小组,分析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的挑战,并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环境造成了哪些影响?2.中国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如何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3.中国的能源消耗和排放量如何影响全球气候变化?4.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哪些压力?5.中国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其他挑战有哪些?步骤四:探讨中国在未来可持续发展中应采取的措施(3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中国在未来可持续发展中应采取的措施,并列出建议。
然后小组进行分享和讨论:1.如何平衡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2.如何改善农村地区的环境和农民的生活质量?3.如何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量,应对气候变化?4.如何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5.中国在可持续发展中有哪些潜在的合作机会和挑战?步骤五:总结与拓展(20分钟)根据学生们的讨论和建议,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引导学生讨论可持续发展对他们个人和整个社会的重要性。
最新整理高一地理教案8.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结合实例,理解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
(2)结合实例,了解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3)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探讨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和途径。
2.能力目标(1)学生会根据中国的国情分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2)从分析、评价北京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措施,去分析自己家乡的农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3.德育目标(1)通过对国情的分析,唤起学生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1)知识准备: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理解了可持续发展必须从观念走向实践的原理。
也具备有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基础知识。
(2)技能准备:有一定的读图、分析、归纳能力。
2.学习类型本课是程序性知识学习课。
3.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联系前面三节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充分介绍,结合我国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结合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明确可持续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具体到我们这样一个经济不发达、人口众多的国情现实,本节的教学内容属地理规则(地理规律)。
教学中采取例──规法。
4.重点、难点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5.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投影]:案例1:中国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
1.在个别年份,贵阳只要下雨,几乎就是酸雨(PH=3,甚至2)比醋酸还酸。
2.中国有1/7的陆地国土被沙漠覆盖,1/3陆地国土受到风沙的危害,平均每天有500公顷土地被沙漠吞噬,20多座有文字可查的历史名城如楼兰等都淹没在沙漠之下。
3.原生存于我国的招鼻羚羊、野马、犀牛、野牛等动物已经绝迹,华南虎、亚洲象、双峰驼、黑冠长臂猿也身逢绝境,濒临灭绝。
华南虎只剩30~40只,可餐桌上还有穿山甲、娃娃鱼等二类保护动物。
4.黄河从1972年经常断流,1997年从2月7日开始,到年底共断流13次,累计断流226天,造成胜利油田因少产原油损失30多亿元。
高中地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精选教案设计第一章:可持续发展概述1.1 导言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以及为什么可持续发展对我国至关重要。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可持续发展。
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讲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经济、社会和环境。
分析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1.3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原则让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等方面。
讲解可持续发展的五大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阶段性、公平性。
第二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紧密关系。
分析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2.2 环境保护的政策与措施讲解我国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如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
分析这些政策与措施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3 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引导学生了解公众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讲解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方式和方法,如志愿服务、环保宣传等。
第三章: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3.1 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与协调。
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可持续性问题。
3.2 绿色经济的发展讲解绿色经济的内涵与特点。
分析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现状及政策措施。
3.3 循环经济的发展让学生了解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原理。
分析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案例。
第四章:社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4.1 社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讲解社会发展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分析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可持续性问题。
4.2 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讲解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分析我国教育改革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4.3 健康与可持续发展让学生了解健康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分析我国健康事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第五章:案例分析与实践5.1 案例一:我国某城市的绿色发展实践分析该城市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及成效。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借鉴该案例,推动自己所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高一地理教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教案:《中国的可持续进展实践》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理解中国走可持续进展道路的必定性。
2、联系《中国21世纪议程》,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3、从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案例中熟悉可持续进展的实战。
4、熟悉要可持续进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情感和道德责任,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取向。
教学重点:1.我国面临的生存和进展的主要问题。
2.走可持续进展之路是中国的必定。
难点:中国实施可持续进展的途径。
课型: 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启发是式谈话法、讲议练结合教学过程设计:【引入新课】在全球面临环境问题的同时,我们国家也面临着环境问题,如何面对我们的国家的环境问题,今日我们来学习其次节中国的可持续进展的实践。
【讲授新课】1、分析中国走可持续进展道路必定性的理由?浩大的人口基数: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士22%,人口素养总体不高。
人均资源不足:我国主要资源的人均量不到世界的1/3,利用率不高。
环境污染严峻:城市环境污染严峻(大气、水体、固体、噪声);农村生态破坏加剧(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草原破坏、生物削减)。
所以中国走可持续进展道路是必定的。
2、中国走可持续进展道路的重要途径是什么?重要途径是:循环经济,这是国际社会推动可持续进展的实践模式,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
3、在工农业生产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在工业生产中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实行清洁生产。
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到废物处理,实行全过程治理。
资源持续利用,掌握污染,提高效益。
在农业生产中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实行生态农业。
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全都的轨道。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农林牧副渔全面进展,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新型能源。
【总结新课】浩大的人口基数;人均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峻;打算了中国走可持续进展道路是必定的。
【课后作业】1、完成高一地理其次册填图册第六章其次节2、完成高一地理同步导学第六章其次节。
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8.4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实例,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基本途径和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2.理解个人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能力目标1.结合我国国情,分析、理解我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采取的措施。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际事例来分析人地关系的发展状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组织学生经常收集新闻、影视、图片资料,以我们常发生的新闻事件来教育学生,使学生及时了解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最新动向。
德育目标1.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对以后的发展,更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对待我国现存的一些问题,协调人地关系,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教学重点我国目前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
●教学难点我国只能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必然性和唯一性。
●教学方法1.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了解我国的环境问题,了解我国的人地关系问题,以具体的事实来说明我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必然性。
2.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用,了解我国的环境状况以及环境治理好的城市与地区,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教具准备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些文字、影视资料,把现实生活中的环境状况加以对比,使学生得到更直观的感受。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知道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况,了解了它的发展过程,从上节课内容的分析中,也理解了作为人类的发展,可持续是唯一的选择,也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那么,具体到我们国家、我们周围的生产、生活情况又该如何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8.4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板书)。
[新课教学]我们知道: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为了求得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当然也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但是,由于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时也不应相同,要注意各国的国情和地域环境的特殊性,走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课题:8.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1、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状,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都是必然的2、以留民营生态村为例,了解我国生态农业的基本情况,进而了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应采取的措施3、了解《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内容,并以此为行动准则,养成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使命感【重点难点】重点:1、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都是必然的【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归纳式讲解法【教学工具】生态农业模式图、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一)可持续性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远源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封山育林、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鳖,使自然资源休养生息,以保永续利用的主张和法令。
这些言论表达了我国古代已有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使资源永续利用等辨证思想、治国方针和政府立法。
(二)我国的国情及目前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1.庞大的人口压力:(1)人口的基数大,人口约占世界的22%。
每年新增人口绝对数量多,每年新增1300万以上的人口(尽管我国20多年的计划生育工作卓有成效,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总体经济实力较低,1997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只占世界3.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更是位居世界各国后列,且每年有高达25%新增产值被用来养活新增加的人口,而非用于已有人口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面临很大的资源及就业压力。
(3)20年来,庞大的人口群体追求经济发展,追求温饱、小康、富裕的愿望强烈,给资源、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我国的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资源的总体丰富度居世界前列。
但是我国长期存在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
其原因是:① 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均资源量少,而且还在继续减小,如耕地资源。
② 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使得某些资源供不应求,尤其是水资源和某些矿产资源。
高中地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精选教案设计第一章: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引入1.1 教学目标: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1.2 教学内容: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定义。
分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介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设计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应用。
第二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2.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挑战。
掌握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和案例。
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经验和启示。
2.2 教学内容: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挑战。
介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和案例。
探讨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经验和启示。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挑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和案例。
设计案例研究,让学生深入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经验和启示。
第三章:资源可持续发展3.1 教学目标:了解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掌握中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挑战。
分析中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和案例。
3.2 教学内容:引入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分析中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挑战。
介绍中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和案例。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了解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中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挑战。
设计案例研究,让学生深入分析中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和案例。
第四章:环境可持续发展4.1 教学目标:了解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掌握中国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挑战。
分析中国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和案例。
4.2 教学内容:引入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分析中国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挑战。
高中地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精选教案设计第一章: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1.1 教学目标1.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内涵2. 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3. 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3.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及其重要性2. 案例分析法:分析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1.4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 讲解:讲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原则3. 案例分析:分析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1.5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可持续发展案例的分析能力第二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2.1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总体情况2. 掌握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3. 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2.2 教学内容1. 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总体情况2.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3. 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总体情况与战略内容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2.4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总体情况2. 讲解:讲解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3. 案例分析: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2.5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了解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的分析能力第三章:中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1 教学目标1. 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2. 掌握中国环境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3. 分析中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3.2 教学内容1.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2. 中国环境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3. 中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及中国环境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3.4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2. 讲解:讲解中国环境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3. 案例分析:分析中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3.5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解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中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的分析能力第四章:中国的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4.1 教学目标1. 理解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2. 掌握中国资源利用政策的主要内容3. 分析中国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4.2 教学内容1. 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2. 中国资源利用政策的主要内容3. 中国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4.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及中国资源利用政策的主要内容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4.4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2. 讲解:讲解中国资源利用政策的主要内容3. 案例分析:分析中国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4.5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解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中国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的分析能力第五章:中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5.1 教学目标1. 理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 掌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战略3. 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5.2 教学内容1.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战略3. 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5.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战略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5.4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战略3. 案例分析: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5.5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第六章: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法规6.1 教学目标1. 理解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法规的作用2. 掌握中国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法规的主要内容3. 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法规的实施效果6.2 教学内容1. 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法规的作用2. 中国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法规的主要内容3. 中国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法规的实施效果6.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法规的作用及中国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法规的主要内容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法规的实施效果6.4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法规的作用2. 讲解:讲解中国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法规的主要内容3. 案例分析: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法规的实施效果6.5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法规作用的理解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法规实施效果的分析能力第七章:中国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7.1 教学目标1. 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 掌握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3. 分析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7.2 教学内容1.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 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3. 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7.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及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7.4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3. 案例分析:分析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7.5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区域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理解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的分析能力第八章: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8.1 教学目标1. 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 掌握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3. 分析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8.2 教学内容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3.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8.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8.4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3. 案例分析:分析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8.5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理解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的分析能力第九章:中国的工业可持续发展实践9.1 教学目标1. 理解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 掌握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3. 分析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9.2 教学内容1. 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 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3. 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9.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及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9.4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3. 案例分析:分析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9.5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工业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理解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的分析能力第十章:中国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实践10.1 教学目标1. 理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 掌握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3. 分析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10.2 教学内容1.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3.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10.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及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特点与挑战10.4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3. 案例分析:分析第十一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11.1 教学目标1. 理解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 掌握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餐政策的主要内容3. 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实践的特点与挑战11.2 教学内容1.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 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餐政策的主要内容3. 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实践的特点与挑战1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及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餐政策的主要内容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实践的特点与挑战11.4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 讲解:讲解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餐政策的主要内容3. 案例分析: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实践的特点与挑战11.5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理解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实践的特点与挑战的分析能力第十二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12.1 教学目标1. 理解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的关系2. 掌握中国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政策的主要内容3. 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实践的特点与挑战12.2 教学内容1. 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的关系2. 中国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政策的主要内容3. 中国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实践的特点与挑战1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的关系及中国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政策的主要内容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实践的特点与挑战12.4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的关系2. 讲解:讲解中国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政策的主要内容3. 案例分析: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实践的特点与挑战12.5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关系的理解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实践的特点与挑战的分析能力第十三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进步13.1 教学目标1. 理解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进步的关系2. 掌握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进步政策的主要内容3. 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进步实践的特点与挑战13.2 教学内容1.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进步的关系2. 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进步政策的主要内容3. 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进步实践的特点与挑战1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进步的关系及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进步政策的主要内容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进步实践的特点与挑战13.4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进步的关系2. 讲解:讲解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进步政策的主要内容3. 案例分析: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进步实践的特点与挑战13.5 教学评价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进步实践的特点与挑战的分析能力第十四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人口、教育14.1 教学目标1. 理解可持续发展与人口、教育的关系2. 掌握中国可持续发展与人口、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3. 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与人口、教育实践的特点与挑战14.2 教学内容1. 可持续发展与人口、教育的关系2. 中国可持续发展与人口、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3. 中国可持续发展与人口、教育实践的特点与挑战14.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可持续发展与人口、教育的关系及中国可持续发展与人口、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与人口、教育实践的特点与挑战14.4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可持续发展与人口、教育的关系2. 讲解:讲解中国可持续发展与人口、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3. 案例分析: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与人口、教育实践的特点与挑战14.5 教学评价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与人口、教育实践的特点与挑战的分析能力第十五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创新15.1 教学目标1. 理解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关系2. 掌握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创新政策的主要内容3. 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创新实践的特点与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重点: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及其重要性。
8.4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资料一: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管子.轻重甲》译文:做一国之君却不能严格管理山川、沼泽和土地,不能立他做天下的帝王。
资料二: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荀子.王制篇》译文:砍伐栽种不失季节,所以山林就不会没有草木,百姓也会有多余的木材。
资料三: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吕氏春秋.首时》译文:抽干湖水而捕鱼,哪有得不到鱼的?然而第二年也就没有鱼了;焚烧草木而打猎,哪有无收获的,而第二年也就没有野兽了。
从秦到西汉末年,中国由长期分裂走向统一,人口成倍增加。
该时期对黄河中游的开垦,破坏了森林、草原,水土流失趋于严重,黄河水逐渐变浑,下游河床淤积升高而成为悬河,出现频繁泛滥和改道。
东汉至隋,战乱频繁,人口大减,黄河中游地区植被得到较好的恢复,水土流失不甚显著,黄河下游较长时间处于安流状态。
唐至元,人口增多,林区大幅度减少,水土流失加重,沙漠化加快,环境质量每况愈下。
明清以后,人口增长更快,特别是清朝实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使全国人口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粮食供不应求,又去开荒,全国耕地面积不断上升。
这些垦殖,尽管对发展生产、巩固边防起过一定作用,但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森林急剧减少、水土流失空前严重、黄河含沙量增高、决堤增多。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环境恶化时期都是人口增多或增长较快的时期,可见,人口对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换一句话说,引起环境变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经济活动。
从我国古代环境变迁过程及原因分析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远流长,但由于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等原因,这种思想并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才使环境逐渐恶化。
现在,我们必须吸取历史的教训,重视环境保护,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1、目前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1)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口增长快,1978年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但因人口基数过大,人口总数增长依然很快。
高中地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 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
3. 掌握我国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主要措施,如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低碳经济等。
4. 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可持续发展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其重要性2. 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3. 我国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主要措施4. 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以某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经验与启示。
5. 可持续发展与青少年行动: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地区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可持续发展实践的过程和成果。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可持续发展问题,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图像和数据,增强学生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直观认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引发学生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
2. 讲解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其重要性,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 分析我国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主要措施,让学生了解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
4. 进行案例分析,以某地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其可持续发展实践的过程和成果。
5. 引导学生讨论可持续发展与青少年行动,鼓励他们为我国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参与程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成果,包括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3. 个人反思日记:通过学生写的反思日记,了解他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和体会。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程度。
高中地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
引出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主题。
1.2 教学内容介绍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原则。
讨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提出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主题。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通过图片和数据展示,引起学生对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关注。
1.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程度。
通过问题回答,评估学生对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章: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概述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总体情况和主要目标。
2.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情况和主要目标。
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问题。
2.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具体情况。
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问题。
2.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了解程度。
通过问题回答,评估学生对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问题的认识。
第三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和成效。
3.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分析中国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效和挑战。
3.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中国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具体实践。
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3.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中国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了解程度。
通过问题回答,评估学生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
第四章: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在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和成效。
4.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分析中国在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效和挑战。
4.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中国在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具体实践。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完整版教学主题:可持续发展道路教学目标: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实践方法;3.了解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4.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方法;2.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发展历程;3.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现状和挑战。
教学难点:1.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现状和挑战;2.激发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准备:1.PPT演示文稿;2.视频资料;3.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导入地理学科中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如环境问题、资源利用与保护等。
2.提问:你了解可持续发展吗?它的概念是什么?Step 2:概念解释(15分钟)1.讲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现代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环境、经济、社会等问题。
2.与学生讨论,探讨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社会和地球的重要意义。
Step 3:基本原则和实践方法(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如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保护、经济稳定等。
2.结合具体例子,讲解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方法,如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改善环境等。
Step 4: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发展历程(20分钟)1.分段引入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发展历程,从农耕时代到工业化时代再到可持续发展时代。
2.利用图片、地图等教具,说明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情况。
Step 5: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现状和挑战(20分钟)1.分析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现状和挑战,如人口增长、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
2.视频资源展示,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Step 6:总结与讨论(15分钟)1.与学生进行总结,回顾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挑战。
2.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探讨个人应如何参与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Step 7:拓展活动(15分钟)1.分发任务,让学生分组进行课题研究,深入了解一些国家或地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和成果。
2019-2020年高一地理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新人教版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我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意味着深刻的变革,我国政府针对国情提出了明确的行动纲领:“控制人口,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并制定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战略,即人口战略,资源战略,环境战略,稳定战略。
2.解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由西方国家在20世纪80提出的,它的感念、准则和行动纲领同样适用于中国的环境和发展问题。
学习本节内容,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通过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案例,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
教材首先通过一段文字材料和漫画提出问题,我国每个人应具备怎样的态度和责任?以此导入新课。
当前,我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主要表现为:人口众多,人口素质较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合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我国政府针对国情提出了明确的行动纲领:“控制人口,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并制定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战略,即人口战略,资源战略,环境战略,稳定战略。
教材在讲述每一种战略时都是先简要叙述面临的问题,阐明采取相应战略的必要性,然后重点阐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这种由因及果地分析方法,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
同时,在每一条战略后面均设置了"知识窗"或"活动",对知识进行拓展,加深学生的理解。
关于稳定战略的理解:只有社会稳定,经济才能发展,也只有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社会才能稳定。
只有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在此前提下,保护资源、改善生态,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定、持续发展。
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也必须通过发展来实现。
特别是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是前提。
8.4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资料一: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管子.轻重甲》
译文:做一国之君却不能严格管理山川、沼泽和土地,不能立他做天下的帝王。
资料二: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荀子.王制篇》
译文:砍伐栽种不失季节,所以山林就不会没有草木,百姓也会有多余的木材。
资料三: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
得,而明年无兽。
——《吕氏春秋.首时》译文:抽干湖水而捕鱼,哪有得不到鱼的?然而第二年也就没有鱼了;焚烧草木而打猎,哪有无收获的,而第二年也就没有野兽了。
从秦到西汉末年,中国由长期分裂走向统一,人口成倍增加。
该时期对黄河中游的开垦,破坏了森林、草原,水土流失趋于严重,黄河水逐渐变浑,下游河床淤积升高而成为悬河,出现频繁泛滥和改道。
东汉至隋,战乱频繁,人口大减,黄河中游地区植被得到较好的恢复,水土流失不甚显著,黄河下游较长时间处于安流状态。
唐至元,人口增多,林区大幅度减少,水土流失加重,沙漠化加快,环境质量每况愈下。
明清以后,人口增长更快,特别是清朝实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使全国人口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粮食供不应求,又去开荒,全国耕地面积不断上升。
这些垦殖,尽管对发展生产、巩固边防起过一定作用,但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森林急剧减少、水土流失空前严重、黄河含沙量增高、决堤增多。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环境恶化时期都是人口增多或增长较快的时期,可见,人口对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换一句话说,引起环境变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经济活动。
从我国古代环境变迁过程及原因分析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远流长,但由于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等原因,这种思想并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才使环境逐渐恶化。
现在,我们必须吸取历史的教训,重视环境保护,
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1、目前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
(1)庞大的人口压力
——人口增长快,1978年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但因人口基数过大,人口总数增长依然很快。
①读人均粮食增长和粮食总产量增长图
②对比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中国人口占世界比重,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比率 中国人口占世界比重
3.4% 21%
上述数据对比意味着我国必须用1份世界平均财富去养活相应六倍的人口。
可见,人口这一沉重的负担成为中国发展的一个障碍。
(2) 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①读中国人口、人均耕地和人均林地的变化图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均耕地和人均林地不断减少,说明庞大的人口使我国资源相对短缺。
②资料一:1953年至1986年,我国国民收入增长了8.6倍,而同期能耗增长了27.4倍,化肥消耗增长465倍.
资料二:目前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20%-30%,单位产值用水量比发达国家高出5-10倍
每取得1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量对比图
能耗量高、利用率低,加剧了资源的短缺。
(3)深刻的环境危机
读下图:1995年我国大气污染物浓度远远超过国际标准
资料四:时代沙化速度
资料三:1994年全国乡镇企业工业废水排放量达43亿吨,工业粉尘排放量达580万吨。
资料四:时代沙化速度
20世纪50至60年代1560Km²
70至80年代2100Km²
90年代2400Km²
分析上述资料及课本8.18图,
从我国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生态形势看出我国存在深刻的环境危机。
根据上述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分析,我们发现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不仅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面对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总结国内外的历史教训,为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势在必行。
2、中国可持续发展
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
(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
留民营村传统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留民营生态农业的特点农业结构单一多种经营
商品率低农大量施用化肥促进经济解决肥力
村经济落后提高农业产量解决就业燃料问题
大量劳成本过高规模经济降污、保土
动力剩余土壤肥力下降得到发展减少成本
阻碍商难以区域化种植清洁化生产
品化发展持续发展规模化经营
不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
与先前相比,现在的留民营是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但促
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还维护了农业生态平衡,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留民营只是生态农业实践成功的典范之一,在我国其它地区还有许多生态农业实践成功的范例,例如:南方的稻田养蟹、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等等,这些成功经验的大力推广和应用将促进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反馈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现在才被接受
B.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是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C.黄土高原的层层梯田,促进了这里的可持续发展
D.我国沿海海域实行休渔制度,促进了人地关系向良性方向发展
2、北京留民营村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大量使用化肥,提高农业产量
B.大力发展畜牧业,为北京城提供更多的肉、蛋、奶等制品
C.农作物秸杆直接还田,以保护土壤的肥力
D.把发展绿色食品与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作为今后发展的主攻方向
3、有关我国面临的生存与发展压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过多的压力已经得到缓解
B.资源相对短缺是暂时的
C.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不断扩大
D.长期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4、关于中国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人口多、增长快,直接或间接造成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
B.我国每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约有1/4以上用于新增人口
C.今后我国应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大城市转移
D.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所以人口增长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