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肺纳肾降气平喘法联合呼吸机在肺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2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热点:肺胀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热点:肺胀肺胀,属肺病。
常继发于肺咳、哮病等之后,因肺气长期壅滞,肺叶恒久膨胀、不能敛降,而胀廓充胸。
以胸中胀闷、咳嗽咳痰、气短而喘为主要表现的肺系疾病。
以下是店铺带来的详细内容,欢迎参考查看。
【概说】一、概念: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
二、沿革1、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肺胀病名的记载,指出病因病机及证候表现。
2、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有“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3、元代朱丹溪提出肺胀与痰瘀互结,阻碍肺气有关。
4、清代张璐《张氏医通》认为肺胀以实证居多。
【病因病机】1、病位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肺、肾,后期病及于心因肺主气,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主表卫外,故外邪从口鼻、皮毛入侵,每多首先犯肺,导致肺气宣降不利,上逆而为咳,升降失常则为喘,久则肺虚,主气功能失常。
脾土生肺金,若肺病及脾,子盗母气,脾失健运,则可导致肺脾两虚。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伤及肾,肾气衰惫,摄纳无权,则气短不续,动则益甚。
且肾主水,肾阳衰微,则气不化水,水邪泛溢则肿,上凌心肺则喘咳心悸。
肺与心脉相通,肺气辅佐心脏运行血脉,肺虚治节失职,则血行涩滞,循环不利,血瘀肺脉,肺气更加壅塞,造成气虚血滞,血滞气郁,由肺及心的恶性后果,临床可见心悸、紫绀、水肿、舌质暗紫等症。
心阳根于命门真火,肾阳不振,进一步导致心肾阳衰,可呈现喘脱危候。
2、肺胀的主要病理因素为痰浊、水饮和瘀血,三者之间常相互影响转化,兼见为病。
如痰从寒化则成饮;饮溢肌表则为水;痰浊久留,肺气郁滞,心脉失畅则血郁为瘀;瘀阻血脉,“血不利则为水”。
但一般早期以痰浊为主,渐而痰瘀并见,终至痰浊、血瘀、水饮错杂为患。
3、病理性质多属标实本虚肺胀总属标实本虚,但有偏实偏虚的不同。
一般感邪发作时偏于标实,病理因素主要为痰浊、水饮和瘀血且三者之间常相互影响转化,兼见为病。
中医如何从肺论治肺功能衰竭的辨证用药肺功能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状态,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
在中医理论中,肺主气、司呼吸,与人体的呼吸功能密切相关。
因此,从肺论治肺功能衰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医如何从肺论治肺功能衰竭,并对辨证用药进行详细阐述。
一、中医对肺功能衰竭的认识在中医理论中,肺功能衰竭可归属于“喘证”“肺胀”“肺痿”等范畴。
其发病机制多与肺气亏虚、外邪侵袭、痰浊内阻、瘀血凝滞等因素有关。
肺气亏虚是肺功能衰竭的根本原因。
肺为气之主,主宣发肃降。
若肺气不足,则宣降失常,气无所主,出现呼吸短促、无力等症状。
外邪侵袭也是常见的诱因。
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侵袭人体,首先犯肺。
外邪束肺,肺气郁闭,导致肺气不利,进而引发呼吸困难。
痰浊内阻是肺功能衰竭的重要病理因素。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若脾气亏虚,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聚而成痰;或肺气不利,津液输布失常,也可聚湿生痰。
痰浊阻于肺络,影响肺气的宣降,加重呼吸困难。
瘀血凝滞在肺功能衰竭的发展过程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肺气不利,血行不畅,易形成瘀血;久病入络,脉络瘀阻,进一步影响肺气的运行和呼吸功能。
二、辨证论治中医治疗肺功能衰竭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其证型,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常见的证型有以下几种:1、肺气亏虚证症状表现为呼吸短促、无力,动则加剧,咳嗽声低,咳痰清稀,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自汗畏风,舌淡,苔薄白,脉虚弱。
治法:补肺益气方药:补肺汤加减。
常用药物有人参、黄芪、熟地、五味子、紫菀、桑白皮等。
2、痰浊阻肺证症状表现为咳嗽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状,短气喘息,稍劳即著,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质偏淡,苔薄腻或浊腻,脉滑。
治法:化痰降气,健脾益肺方药: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常用药物有苏子、前胡、厚朴、半夏、陈皮、白芥子、莱菔子等。
3、外寒内饮证症状表现为咳嗽气喘,痰多白沫,形寒肢冷,恶寒发热,无汗,舌淡苔白滑,脉浮紧。
健脾清肺-补肾纳气序贯法干预2级COPD疗效评价ZHOU Kuilong;XIE Qingfan;DONG Runzhi【摘要】目的评价中医健脾清肺-补肾纳气序贯疗法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全程(急性加重期-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前瞻性,三中心,分层随机,单盲,阳性药物对照试验.共入组328例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中西药联合组和西药组,治疗4周,随访12个月.以COPD急性再发作为主要终点,同时分别观测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mMRC/CAT量表、肺功能等以评价安全性和疗效.结果随机入组的328例患者中319例行意向分析(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ITT),以及307例患者行符合方案集分析(per-protocol analysis,PP).中西药联合组有87例达到主要终点,相对于西药组93例(HR 1.59,95%CI 1.20~2.01;P=0.01).中药序贯组复发间期中位数时间188 d(IQR 103~211.5),西药组117 d(IQR 84~178)(HR 0.53,95%CI 0.36~0.78,P=0.012).同时中西药联合组中医证候评分、mMRT/CAT积分、肺功能都较西药组改善(P<0.05).2组在死亡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清肺-补肾纳气序贯疗法全程干预COPD能有效缓解急性加重、减少急性再发作,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9(041)013【总页数】5页(P1949-1953)【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脾清肺-补肾纳气序贯法;治疗结果【作者】ZHOU Kuilong;XIE Qingfan;DONG Runzhi【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者有害颗粒的异常炎性反应有关,属于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性气道疾病,呈进行性发展,且发病率以及死亡率的迅速上升,为全球首要致死致残的疾病之一,造成严重的社会财政负担[1-4],COPD的管理已经成为临床的难点和热点。
补肺止咳喘胶囊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现代医学在治疗这种疾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难题和挑战。
传统中医药学认为,肺肾气虚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之一,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该从补肺肾气的角度进行调理。
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观察,评估补肺止咳喘胶囊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补肺止咳喘胶囊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评估该药物对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探讨其疗效和安全性。
具体目的包括:1. 评估补肺止咳喘胶囊对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症状缓解和肺功能改善的影响。
2. 观察补肺止咳喘胶囊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评估其安全性。
3. 分析不同因素对疗效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加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1.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单臂前瞻性观察性临床研究设计,共纳入100例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入组标准,并在明确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参与了本次研究。
病例的收集与观察将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临床观察过程中,采用了定期随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对患者进行了肺功能检测、血气分析等相关检查,以评估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接受了补肺止咳喘胶囊的治疗,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药物的监测和调整。
观察过程中,我们对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肺功能指标变化等进行了详细记录和分析。
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对观察结果进行了分析,探讨补肺止咳喘胶囊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补肾纳气散联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稳定期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目的觀察补肾纳气散联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稳定期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疗效。
方法将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住院的稳定期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溶液、布地奈德混悬液,口服顺尔宁、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及无创辅助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补肾纳气散”,早晚2次服用。
疗程均为21 d,比较两组动脉血气分析、肺通气功能、肺换气功能改善情况及无创辅助通气参数的差异。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O2、PCO2、RV/TLC、DLco/V A均有改善(P均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慢性阻塞性疾病临床诊断标准[9]。
②符合《2013MIMS呼吸系统疾病指南》慢性呼吸衰竭临床诊断标准。
③年龄45~90岁。
④愿意参与本研究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无法耐受无创呼吸机治疗者;②拒绝中药治疗者;③有无创通气使用禁忌、意识障碍、休克的患者;④COPD急性加重期需抗生素抗感染及激素抗炎治疗者;⑤合并气胸、心肌梗死、恶性肿瘤、急性脑梗死等患者。
⑥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
1.2 研究方法1.2.1 对照组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9],给予低流量氧疗,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批准文号H20150159)500 μg+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批准文号H20140475)2 mg雾化吸入bid,顺尔宁(国药准字J20130047)10 mg,po,qd,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国药准字H20033669)2粒,po,tid。
同时配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给予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模式(BIPAP),初始吸气正压设为6~8 cmH2O(1 cmH2O=0.098 kPa),再根据患者耐受程度以及胸闷、呼吸困难缓解程度逐渐调整吸气正压至8~20 cmH2O;呼气末正压设置在0~6 cmH2O之间,后依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进行调整。
补肺益肾平喘汤与中医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研究补肺益肾平喘汤与中医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在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入院治疗的70例患者,把7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应用医药结合肺康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上服用补肺益肾平喘汤结合中医肺康复。
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和PaCO2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补肺益肾平喘汤与中医肺康复诊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的情况。
【关键词】补肺益肾平喘汤;中医肺康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
慢性阻塞肺疾病是属于身体内具有炎症的疾病,该疾病常见的症状就是气道炎,发生该疾病的几率较高,死亡的人数也居多[1]。
该疾病病情发展的较慢,影响患者正常工作的效果和生活水平,但是目前产生该疾病的原因尚不明白,因此没有根治的治疗方式,中医药对治疗该疾病的研究居少[2]。
因此,本次研究补肺益肾平喘汤与中医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在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入院治疗的70例患者,把7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患者。
观察组:女性患者有14例,男性患者有21例;该组患者的年龄在45-66岁,平均在(55.37±3.19)岁。
对照组:女性患者有13例,男性患者有22例;该组患者的年龄在44-67岁,平均在(55.72±3.85)岁。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对没有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医药结合肺康复进行治疗,每天患者都会使用低流性鼻导管进行吸氧,吸氧量控制在1~2L/min,6~10h/d。
肺功能等级在I和II级的患者不用进行吸氧,在III级的患者才能进行吸氧。
补肺纳肾降气平喘法联合呼吸机在肺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研究
刘忠菊摇(广东省中山市南区医院,广东摇中山摇528400)
[摘摇要]摇目的:探讨补肺纳肾降气平喘法联合呼吸机在肺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0例肺胀患
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55例)加用补肺纳肾降气平喘法、呼吸机,比较两组
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Hct、PaCO2低于对照组,PaO2、SPO2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P<0郾05)。结论:肺胀病治疗中联用补肺纳肾降气平喘法与呼吸机可增强疗效,改善Hct及动脉血气分析。
[关键词]摇肺胀病;补肺纳肾降气平喘法;呼吸机
摇摇肺胀病属于多发肺部疾病,是多种慢性肺疾病反复发作所致肺气胀满病症,具有病程长、经久难愈、并发症多等特点[1]。既往临床多采用西医药物治疗,但部分患者总体疗效仍不理想。近年来,中医对该病研究不断深入,提出较多方案。本次研究在55例肺胀病患者治疗中联用补肺纳肾降气平喘法、呼吸机,获得预期效果,现报告如下。1摇资料与方法1郾1摇一般资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密集抽样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110例肺胀患者。纳入标准:淤符合《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中诊断标准;于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盂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淤合并恶性肿瘤;于合并严重脑血管疾病;盂合并全身性传染病、神经性疾病、造血功能异常;榆神志不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5例)男34例,女21例;年龄50~75岁,平均(64郾36依2郾96)岁;病程1~9年,平均(6郾44依0郾72)年。试验组(55例)男32例,女23例;年龄51~74岁,平均(64郾32依2郾85)岁;病程1~9年,平均(6郾38依0郾80)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郾05),具有可比性。1郾2摇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包括吸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预防感染:30mg/次氨溴索(云南龙海天然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820)+0郾9%Nacl溶液100ml静脉滴注,1次/d;1mg/次布地奈德(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987)+500滋g/次异丙托溴铵(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1802)+5mg/次特布他林(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59)+0郾9%Nacl溶液4ml雾化吸入,3次/d。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肺纳肾降气平喘法、呼吸机:淤补肺纳肾降气平喘法药方包括鱼腥草30g,生石膏20g,法半夏15g,桑白皮、炙麻黄、广杏仁、浙贝母、瓜蒌皮、栀子、葶苈子、地龙、黄芩各10g,炙甘草6g。以水煎服,取汁300ml。150ml/次,2次/d。于呼吸机:仪器为BiPAPVISION呼吸机,
双水平正压通气,吸氧浓度40%~55%。参数自低压力水平
开始,经5~20min,逐渐调整为合适治疗水平,直至达理想潮
气量(8~12ml/kg)。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恰当调节通气
参数。每天治疗时间保持8h以上。两组均持续治疗15d。
1郾3摇观察指标:淤依据《内科学》
[4]
拟定疗效标准:治疗后胸
闷、气喘等症状消失,肺湿啰音消失,理化检查无异常,影像学
检查显示肺部病灶吸收逸80%,为显效;治疗后症状好转,肺
湿啰音有所吸收,理化检查有所改善,影像学检查显示肺部病
灶吸收逸45%,但不足80%,为有效;症状体征无变化,为无
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伊100%。于比
较两组治疗前后红细胞比容(Hct)、动脉血氧分压(PaO
2
)、脉
搏血氧饱和度(SPO
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变化。
1郾4摇统计学分析:数据以SPSS20郾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
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对比。计量资料以均数依标准差(x依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
本t检验。以P<0郾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2摇结果
2郾1摇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92郾73%)高于对
照组(78郾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郾05)。见表1。
表1摇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试验组5520(36郾36)31(56郾36)4(7郾27)51(92郾73)
对照组5517(30郾91)26(47郾27)12(21郾82)43(78郾18)
字
2
值
4郾680
P值0郾030
2郾2摇Hct及动脉血气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Hct、PaCO
2
低
于本组治疗前,PaO2、SpO2高于本组治疗前,且组间试验组优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郾05)。见表2。
·1722·
吉林医学2019年10月第40卷第10期
表2摇两组Hct、PaCO
2、PaO2、SpO2
对比(x依s)
组别时间段Hct(%)
PaO
2(mmHg)SpO2(%)PaCO2
(mmHg)
试验组治疗前64郾85依14郾1553郾20依6郾5871郾02依3郾6377郾20依9郾62
治疗后54郾02依10郾2475郾24依7郾8295郾34依3郾2140郾15依5郾20
t值4郾59815郾99337郾22125郾127
P值0郾0000郾0000郾0000郾000
对照组治疗前65郾02依13郾7453郾02依5郾9670郾84依3郾4176郾88依8郾59
治疗后58郾19依11郾0566郾54依7郾2482郾04依4郾2552郾15依5郾52
t值2郾87310郾69215郾24417郾962
P值0郾0020郾0000郾0000郾000
t
1
值
2郾0536郾05418郾52011郾735
P
1
值
0郾0210郾0000郾0000郾000
摇注:t1、P
1
值为两组治疗后相比
3摇讨论
西医无“肺胀冶病名,症候特征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相似。该病治疗方法较多,如吸氧、吸痰、雾化等,虽能缓解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但远期效果欠佳,且长时间用药可导致出现较多不良反应。该病治疗中无创呼吸机作用显著,可调节呼吸状态,增加肺通气量,改善肺功能[5]。中医对肺胀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特征为咳、喘、痰、肿,可导致喘息上气,憋闷如塞,面色晦暗,脘腹胀满,肢体浮肿。中医认为,该病治疗关键为补肺纳肾、降气平喘。本次研究所用自拟补肺纳肾降气平喘法药方中,鱼腥草归肺经,可清热解毒、清肺利尿;生石膏可清宣肺热、止咳平喘;法半夏可清宣肺热、燥湿化痰;桑白皮可清热利尿;炙麻黄可宣畅肺气、止咳平喘,辅以广杏仁可增强止咳平喘功效;浙贝母可散结解毒、清肺化痰、开宣肺气、补益肝肾;瓜蒌皮可清肺、化痰、利气、宽胸、散结;栀子可清热解毒、消肿、护肝利胆;葶苈子可利水逐邪、祛痰平喘、泻肺降气;地龙可清肝补肾、定咳平喘;黄芩可清热燥湿、补肾益气;炙甘草能对众药进行调和。上述药材联用,共奏补肺纳肾、降气平喘、燥湿化痰之功效。现代药理学表明,鱼腥草具有抗病毒、抗炎、改善免疫力、利尿等功效,其成分中含癸酰乙醛鱼腥草素可抑制较多致病杆菌、球菌等,且可改善免疫调节功能[6]。炙麻黄在肺气壅遏、肺失宣降等病症治疗中效果理想,具有止咳平喘、宣畅肺气、燥湿化痰等作用[7]。而鉴于肺胀患者多伴气促、喘息等症状,故在自拟补肺纳肾降气平喘法治疗同时辅以呼吸机,以改善呼吸功能,增强疗效。本研究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达92郾73%,优于对照组78郾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郾05)。分析是因联合应用可在发挥中药方止咳平喘、宣畅肺气功效同时,经呼吸机缓解气道压力,改善肺通气,增强疗效。肺胀病患者低氧状态可促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增高,Hct异常提升,增加血液黏稠度,影
响呼吸功能。本研究中,试验组治疗后Hct、动脉血气分析
(PaCO2、PaO2、SpO2)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郾05)。分析是因呼吸机治疗可改善肺泡、气管间气
体交换功能,缓解血液高凝状态,控制Hct水平,且辅以补肺
纳肾降气平喘法可控制症状,改善动脉血气,促进康复。
综上所述,肺肿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法、呼吸机的效果理想。
4摇参考文献
[1]摇关子赫,刘建秋,李敬孝郾《金匮要略》“上气冶与“肺胀冶
的相关性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8,45(7):1387-1388郾
[2]摇中华中医药学会郾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
部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29-131郾
[3]摇李建生,李素云,余学庆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
指南(2011版)[J].中医杂志,2012,53(1):80-84郾
[4]摇张摇育,顾摇健,朱摇妍郾内科学[M].科学出版社,
2016:63郾
[5]摇崔彩梅,邢摇江,杨亚萍,等郾家用无创呼吸机联合太极
拳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
医生杂志,2016,44(12):96-98郾
[6]摇邱红梅,杨摇林,何摇丹郾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鱼腥草
片中绿原酸、黄芩苷和槲皮素的含量[J].中国药房,2017,28
(27):3846-3848郾
[7]摇钟大志郾炮制对麻黄发汗平喘效果的影响分析[J].四
川中医,2016,34(10):43-45郾
[收稿日期:2019-04-23摇编校:李晓飞]
·2722·
吉林医学2019年10月第40卷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