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费正清
- 格式:ppt
- 大小:4.67 MB
- 文档页数:11
DOI: 10.14092/11-3956/c.2020.06.013费正清思想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研究赵慧芳1,刘晓峰2(1. 西安外国语大学 英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8;2. 西安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128)摘 要: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 )是美国最负声望的中国问题专家,一生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出版了大量涉及中国历史、政治、战争、改革、文化方面等重要话题的著作。
他的思想推动了海外对中国研究由传统汉学角度向近现代中国视角转变,代表着美国主流社会对中国问题的看法。
从70年代开始,费正清著作陆续译入中国,国内学术界一直重视对其思想的研究。
然而,翻译界对其著作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研究基本是空白。
文章从翻译文化史的视角,从出版社、译者群体、翻译模式、副文本、传播与接受等多个维度切入,梳理费正清思想对中国学术思想的影响,推动费正清著作思想在国内的译介和接受研究。
关键词:费正清思想;翻译模式;副文本;译介与接受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03(2020)06-0106-10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 )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历史学家、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专家和现代中国学的开拓者。
他组织成立了“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
费正清一生致力于研究中国问题、近现代中国史以及中美两国关系走向。
他的研究推动了国外对中国由传统的汉学研究角度向近现代中国研究转变,其思想不仅影响着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对美国在华政策也有着重要影响。
费正清思想从70年代开始陆续译介到中国,国内已有学者对费正清思想加以研究,蔡葆真曾对比了《美国与中国》(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旧版与新版本的不同点,针对著作思想内容进行探讨[1]。
可是,费正清思想在国内的译介研究仅有冉隆勃从翻译策略角度出发,分析了《剑桥中国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第15卷的两个版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海南出版社出版)[2]。
费正清中美关系史研究中的实用主义费正清是美籍华人历史学家,他在中美关系史研究中的实用主义方法备受推崇。
费正清的研究充满着对实际问题的关注和实践意义的探索,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对中美关系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费正清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以及其对中美关系史研究的影响三个方面展开详细的阐述。
费正清在中美关系史研究中的实用主义方法体现在他的研究方法上。
他注重实证研究,重视史料的收集和整理。
在他的著作中,往往能看到大量的史料和文献的引用,这些丰富的史料为他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史料基础,使其研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他还善于从史料中发现问题,对史料进行分析和比较,提出自己的见解。
他的研究方法深受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这种研究方法为中美关系史研究提供了实践性的参考价值。
费正清在中美关系史研究中的实用主义方法还体现在他的研究成果上。
他的著作《中国现代史纲》《美国对华政策论文集》《钓鱼岛问题论稿》等,都是他多年研究的成果,这些著作充分展示了他对中美关系史研究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他在研究中从实际问题出发,深入挖掘中美关系的历史脉络,分析中美关系的发展轨迹,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和见解,为中美关系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他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中美关系史研究树立了新的标杆,成为后来学者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费正清在中美关系史研究中的实用主义方法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成为这一领域的一面旗帜。
他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以及其对中美关系史研究的影响展现了实用主义在中美关系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今后,学者们可以借鉴费正清的实用主义方法,深入研究中美关系史,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和合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梁思成林徽因》纪录片观后感5篇最近在家观看了《梁思成林徽因》这部纪录片,可以看出其的史料扎实、叙述清晰,不得不说是一部非常好的纪录片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梁思成林徽因》纪录片观后感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梁思成林徽因》纪录片观后感范文一梁思成、林徽因对于建筑学子来说一定不会陌生,甚至梁林夫妇是不少建筑学子心目中的偶像。
如果你对梁林夫妇知之甚少那就去看《梁思成林徽因》纪录片,我相信一定会有不少人被他们夫妇“圈粉”。
纪录片一共八集分别是:父亲、天书、佛光、流亡、惨胜、荣耀、选择、古城。
第一集的名字为父亲。
众所周知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都是那个年代赫赫有名的人物,梁林二人因为共同的政见成为了密友,也给梁思成林徽因两人的姻缘进行了一个铺垫。
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女子是否能够成为龙凤都与父母的教育方式与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他们的父亲有着那个时代最先进的思想,对于儿女也希望他们的思想可以是中西合璧的是全新的。
在他们父亲的启发后,梁思成和林徽因可以说是互相影响的。
而看到两人一起去宾大就读时,给我震惊的是林徽因。
宾大建筑学不收女学生,但是她没有放弃,努力利用所有资源去学习建筑学的林徽因让我极其的佩服,她为了学习建筑学的精神是我需要学习的,作为一个建筑学子我没有做到她的努力的一半我很惭愧。
这大概是第一集给我带来的最大的感受了。
启蒙教育大概是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教育,我觉得梁林夫妇后来的成功与他们父亲对他们的启蒙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就是因为一个良好启蒙教育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研究中国古建史是一件及其伟大的举动。
在没有观看纪录片之前我并不清楚中国古建史的由来是这么艰难,第二集中有一句话:中国改朝换代之后,皇帝都喜欢毁掉前朝的一切。
这个时候可以想象出来梁思成当时有多么的困难,整理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的建筑有多难。
梁思成这一举动对全世界都有了巨大的贡献,这让我又一次觉得梁思成对于建筑学的意义有多么重大。
费正清中国史观论析费正清是一位著名的美国汉学家,他的中国史观在其学术生涯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费正清的中国史观,分析其观点的内涵、特点及其影响。
在搜集相关文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费正清的学术成果涉及广泛,包括中国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
然而,本文将主要费正清的中国史观,即他对中国历史发展和演变的理解和阐述。
在整理思路方面,费正清的中国史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和变迁性;二是将中国历史置于全球视野中;三是坚持客观、实证的历史研究方法。
针对这些方面,本文提出以下观点:首先,费正清认为中国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既有传承也有变迁。
他特别强调了中国文化的连续性,认为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基础。
同时,他也指出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变迁,例如秦朝的统一、科举制度的创立等。
其次,费正清将中国历史置于全球视野中,认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是相互、相互影响的。
他强调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以及外部因素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最后,费正清坚持客观、实证的历史研究方法。
他认为,只有通过客观、实证的研究,才能深入了解历史的真相。
他的研究方法对后来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引用证据方面,本文将主要引用费正清的著作和论文,如《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等。
这些作品详细阐述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特点及其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
同时,我们也会引用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验证和补充费正清的观点。
总结归纳本文通过对费正清中国史观的分析,指出了他观点的内涵、特点及其影响。
费正清强调了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和变迁性以及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同时也坚持了客观、实证的历史研究方法。
这些观点对后来的中国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到,费正清的中国史观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例如,他过分强调了中国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忽视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变革和动荡时期。
《中国:传统与变迁》费正清第一章中国概况1.中国是人口大国,其文化与西方迥然不同,生活方式也千差万别。
而且,她正经历着一场迅猛的发展与变革。
2.中西方之间的和谐相处需要以互相谅解为基础。
要做到谅解,远观式的了解是不够的,日渐频繁的接触则有助弥合这一差距。
但某些因素反而会扩大这一分歧,一是中国人高涨的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二是中西方物质生活水平上的差距,三是中西对于战争的不同体验。
3.了解中国不仅仅是为了发展和平,中国的传统社会是西方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展现出另外一套价值和信仰体系、不同的审美传统及不同的文学表现形式。
4.通过中国历史就可以最好地了解中国,因为相对于其他民族,中国人更爱从历史角度观察自身,他们强烈地感受到传统的存在。
只有在中国历史长河的背景下,我们才会发现其运动的轨迹和未来的动向。
5.当代中国变革转型的根本原因,主要源于西方的新兴力量与本土传统习惯及思维方式之间的冲突互动。
6.本书分为两大部分:(1)3000多年来中国传统文明在相对隔绝的状况下的衍变(2)近代以来作为对现代西方社会的回应,所经历的变故和转型一、东亚的土地、民族与语言1.“东亚”的三种含义:(1)地理上指亚洲被高山大漠一分为二的东部地区(2)人种学上指蒙古人种的栖居区(3)文化上指深受中国古代文明影响的地区(中、日、朝、越)二、中国的地理环境1.山系交错形成若干独特的地理环境,为经济和政治的统一造成了不少麻烦,并且对军事战略也有决定性影响。
2.河流:中国的江河为人烟稠密的山村提供了水源。
3.气候:大陆性气候明显,降水不均。
北方降水少,易干旱,南方降水多,水土流失。
三、中国的传统经济与社会1.农田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自然资源,因此,气候与地势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形成具有很大作用。
2.典型中国百姓生活的几点特征:(1)依靠“夜土”给庄稼施肥(2)中国的经济生活属于严重依赖人力的劳动密集型3.中国农业自古就在每小块土地上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水。
《剑桥中国晚清史》读书心得《剑桥中国晚清史》读书心得扬州市梅中教育集团竹西中学教学能手刘琛【阅读书目、作者】《剑桥中国晚清史》(费正清)【书目简介】该书原为《剑桥中国史》第10卷和第11卷,叙述自清代道光年间至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历史。
上卷包括导言旧秩序、清代的疆土、清王朝的衰落与叛乱的根源、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太平军起义、中俄关系、清在蒙古、新疆、西藏的统治、清代中兴、自强运动、1900年以前的基督教传教活动及其影响。
下卷包括1870—1911年晚清帝国的经济趋向、晚清对外关系、中国人对西方关系看法的变化、西北与沿海的军事挑战、思想的变化与维新运动、日本与中国的辛亥革命、1901—1911年政治和制度的改革、辛亥革命前的政府、商人和工业、共和革命运动、社会变化的潮流,等等。
本书作者皆为西方知名学者,译者为我院历史所编译室专家。
本书据1978年本翻译,于1993年出版,当时将第10、11卷合为《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出版,使用一个书号,此次再版仍延用这种做法。
【阅读有感】“有关义和拳的记载和感想”本书的记载与目前国内统一编着的其他历史教科书的视角完全不同:本书对义和拳完全持否定态度;而一般中国历史教科书则总体上持肯定态度。
具体来说,本书的观点是,该民间组织的成长是一些草莽之人(暴民)凭借民间对于外国人的愤怒情绪,并煽动这些情绪,此外还利用了巫术来骗取群众的信赖,借以壮大其势力。
另外,其暴力和残忍,使得在中国19世纪兴起的基督教势力受到空前逼迫,无数间教堂被烧毁,数以万记中国基督徒,以及许多外国传道士,修女都被杀害。
而究其根源,则认为是由于因为当时的民间对外国人的相貌上的偏见,以及许多传教士在传扬基督教的过程中,过分抵触中国传统文化,以至于触犯了群众,另外,也举到一些细节,就是那个时候流行疾病肆虐,一些修女为有病的婴孩施洗礼,却被民间谣传为修女吃婴孩。
另外,文章中提及清朝政府试图利用发展中的义和团运动去抵抗外国侵略者。
费正清中美关系史研究中的实用主义
费正清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的研究领域涉及中美关系史及国际关系史。
在费正清的研究中,实用主义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
实用主义强调在国际关系中追求国家的实际利益,并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这些利益。
在费正清的研究中,他将实用主义应用于中美关系的历史研究。
他认为,无论是在中美关系的早期阶段,还是在后来的发展中,实用主义都是双方的重要动力之一。
这可以从中美两国在自己国家利益上的表现以及相互之间的互动中得到证实。
在中美关系的早期,实用主义在两国的政策制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费正清指出,中国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间,面临着国家的存亡危机。
在这个关键时期,中国政府采取了开放对外的政策,并试图吸引外国的投资和技术。
这是中国政府为了国家发展和国家利益而采取的实用主义的行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美关系进入了更加复杂的阶段。
在费正清的研究中,实用主义在两国之间的互动中仍然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指出,在20世纪中叶,中美关系的发展受到了冷战格局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中美两国在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上有很大的分歧。
在实践中,他们仍然采取了实用主义的态度,试图通过实际行动来维持两国之间的关系。
费正清还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以及后来的年代里,中美关系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和贸易在全球范围内变得越来越重要。
美国也在寻求与中国建立更加平等和互利的关系。
在这一过程中,实用主义成为了双方共同追求的目标。
冲击回应模式一、费正清与“冲击—回应”模式费正清是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的开拓者,他早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曾受过英国著名汉学家马士(Hosea B.Morse)的指导,同他进行过深入交谈,③马士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Chinese Empire)是根据大量英国档案和中国海关史料撰写而成,对费正清决定研究海关档案作为他的博士论文,开始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有很大影响,为他一生从事中国学研究奠定基础。
费正清来中国后又受美国汉学家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和中国历史学家蒋廷黻的影响,拉铁摩尔地缘政治研究的许多新观点“恰好可以和费正清关于“东南沿海的贸易与外交研究”计划互相补充”④。
费正清在中国期间,在蒋廷黻指导下,致力于《筹办夷务始末》研究,以中国档案与英国档案互相堪对,蒋的外交史研究方法在观念上对费正清有重要启发,他在多年从事中国学研究中注重从外部逐渐进入中国史的内层,这对他用“冲击—回应”模式来解释中国近代史进程,无疑是一个自然的发展。
费正清的著作很多,其中《美国与中国》(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条约港口的开放》(费正清博士论文)(Trade and Diplomacy on the China Coast:The Opening of the Treaty Ports)、《中国对西方的反应》(China’s Reponse to the West-A Documentary Survey,1839-1923),建立了近代中国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模式。
其中“冲击—回应”模式作为一个架构的核心,贯穿他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始终。
无论是《美国与中国》,还是他与邓嗣禹合著的《中国对西方的反应》,对“冲击—回应”模式都作了极为深刻的论述。
在阐述西方侵略对传统中国社会产生灾难性的影响时,费正清认为,这种影响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一系列复杂的历史进程,而且“经过三代人的更替,旧秩序已经改变模样。
鸦片从唐代以来在中国就作为药物使用。
1620年,台湾人开始把鸦片和烟草混合起来用作麻醉剂传播到东南沿海。
虽然在1729年时清政府禁止鸦片输入,但葡萄牙人仍从印度港口如达曼和果阿(卧亚)将这种麻醉剂小量输入中国。
从1800到1818年,对中国的鸦片贸易都是通过澳门进行的,每年不超过四千箱(一箱约重140磅)。
但在1819年,这种麻醉剂贸易突然兴旺起来。
当时鸦片批发中心站被移到一个小岛上,即葡萄牙人1517年曾首次登陆和位于虎门以外水域中的伶仃岛。
从1822到1830年,这个中心站的鸦片贸易又来了一个大跃进,贸易额每年高达18,760箱。
鸦片这时从印度各地随便流入广州,到1836年,输入总额达一千八百万元,这使鸦片成为十九世纪全世界最贵重的单项商品贸易。
在十九世纪的最初十年,中国的国际收支结算大约盈余二千六百万元。
从1828到1836年,从中国流出了三千八百万元。
使国际收支逆转的正是鸦片烟,结果就资助了英国加速使印度殖民地化的大部分活动。
一出广州城,就是四亿人口的中国国内大市场。
曼彻斯特的制造商们互相议论说,只要想到这件事: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就得忙上数十年!驻广州的英国散商1830年12月在呈递下院的请愿书中辩解说,对华贸易是世界上潜力最大的贸易。
马嘎尔尼于1793年和阿美士德于1816年出使中国的失败,“也许能有力地提醒贵院,任何高尚的外交手腕,在中国都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
甚至东印度公司监理委员会在收拾行装准备撤走时已经开始感觉到,作为外交的姊妹的战争,就是对人们的问题的回答。
鸦片战争(1839—1842年)前夕,清朝的对外政策以三个长时期以来遵循的假定为依据:即中国在战争中占优势;它善于使外来民族“开化”;它有贵重商品可使外国人接受纳贡地位。
这三个假定在当时都错了,而且最后一个假定到1839年尤其过时得厉害,因为它只适用于工业时代以前的商业往来的情况。
那时外商来华只是为了购买中国货物。
关于伟大的中国革命的读书报告关于伟大的中国革命的读书报告关于伟大的中国革命的读书报告篇一:《伟大的中国革命》读书笔记记得第一次听到费正清这个名字,是在大一下半学期的时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翁贺凯老师向我们无数次的在课堂上面推荐这本书,当时我一直以为费正清是中国人,还觉得他名字起得不错来着,直到后来,我发现这本书的作者简介上面写着:“费正清,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头号中国通”,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无比的震惊也就不奇怪了。
外国人写中国的历史,大概都是有很多偏颇的地方的,这大概就是由于中国的气质太过于特殊的原因,套用费正清自己的意思来说,也就是把中国的版图和美国的版图相比较,发现中国和美国相比差不多大小,可是却承载了十亿多的人口,以及相对封闭的内陆生活。
倘若真要按照这个思路想下去,会觉得中国可真的不是什么好地方啊,人口多的像蚂蚁一样,又处在相对封闭的地域,土地面积虽然够大,可是肥沃而适宜的地方却很少,大片的盆地,高原实在是难以利用。
于是顺着这个思路一直想下去,当然就会否定了中国的古典文明,结果一部纪录片就应运而生了,我记得名字叫做《黄河边上的中国》,这个纪录片采访了很多持有上述观点的文化人,大家一致的对中国传统的各种事物口诛笔伐,直至体无完肤,其实直到现在,在很多学者眼里,中国还是一个封闭的“黄河边上的国家”,象征着封闭和食古不化。
然而若是从另一个角度上看,问题就截然不同了,中国的国土面积广大,各种地貌全面,多样化层次化强,资源总量丰富,而人口众多,智慧的人物自然不在少数,很多地方更是人杰地灵,而中国也有很长的海岸线,中国从很古代也跻身在了和世界交流的先驱中了。
如此一来,中国又是如此的完美。
然而,中国的历史又是如此的跌宕起伏,历史上无数次的大陆上的统治者的替换,导致中国人的人种多样性明显强过西方人,出国后我总是觉得外国人长相都差不多,其实仔细一看,他们五官的特点还真是很统一,然而,如果说到中国人就完全不是这样了,千奇百怪无所不有,而不同地域的人在外貌上又有显著的不同特点,于是,我认为想从普遍意义上界定“中国”或者“中国人”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何况是写中国的历史呢?所谓中国的历史,我想也只是书写在一片特定的土地上发生的故事脉络而已吧!正因如此,外国人书写中国的历史就尤为不易了,价值观世界观的不同又增加了新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