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电子小报
- 格式:doc
- 大小:727.50 KB
- 文档页数:1
每年,我压岁钱都要上交给我的“财务主管”老妈。
可
是今年不一样了!我的压岁钱可以自己保管了。
我从老妈那儿理直气壮地拿回了我的“财产”,接下来就该想怎么“花” 了!要合理,不能用在不正当的地方。
嗯,交学费?爸妈 已经给交了;买零食?有点儿太多。
再说,也不能全用 在这上面呀!我决定,取出50元用来买零食,反正我 吃零食也不是太多,50元足够了。
剩下的想买些学习 用品:尺子、笔、橡皮等等!可这一算,我才花去10 元,怎么办?这么多钱怎么花?啊!我想到了!我要 存到银行,听说存到银行的钱能得到利息呢!我的压 岁钱我做主, 我要把它们用在更有
用的地方。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 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拜年,春节拜
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中国民间有“开门 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
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 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 迎新,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 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 气洋洋。
爆竹是中国特产,起源很早, 至今已有两干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 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 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 来欢喻和吉利。
班级 姓名:直接输入班级姓名。
春节a3英语小报模板Spring Festival A3 English Newspaper Template.English Answer:A. Introduction.The Spring Festival, also known as the Chinese New Year, is the most important holiday in China. It is a time for families to come together and celebrate the arrival of the new year. The festival is full of traditions and customs, many of which have been passed down for centuries.B. History of the Spring Festival.The origins of the Spring Festival can be traced backto ancient China. According to legend, the festival beganas a way to celebrate the victory of the god of war, Gonggong, over the evil demon, Nian. Nian was a fearsome beast that would attack people and animals on the first dayof the new year. Gonggong defeated Nian and chased it away with firecrackers and loud noises.C. Traditions and Customs of the Spring Festival.There are many traditions and customs associated with the Spring Festival. Some of the most popular include:Putting up Spring Festival decorations: Homes and businesses are decorated with red lanterns, paper cuttings, and other festive decorations.Eating traditional foods: Families eat a variety of traditional foods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including dumplings, rice cakes, and spring rolls.Giving red envelopes: Red envelopes filled with money are given to children and unmarried adults as a symbol of good luck and prosperity.Watching fireworks: Fireworks are set off on NewYear's Eve to celebrate the arrival of the new year.D. Conclusion.The Spring Festival is a time for families to come together and celebrate the arrival of the new year. It is a time for reflection and renewal, and it is a time to look forward to the future with hope and optimism.Chinese Answer:A.简介。
The Chinese people for the New Year has 4000 years of history, which is emerging from t he Yushun. One day more than 2,000 years B C, that the emperor Shun-bit, and led his men staff, to worship heaven and earth. From then on, people are put on this day as a Suishou can be regarded as the first month started this. This is saidthe origin of the Lunar New Year, and later called the Lunar New YearIn China, people in different places to eat different f oods in the Chinese New Year. People in Zhejiang eat ca ke, longevity noodles and Trifle. People in Hunan betel nuts, the cock, and hot pot. People in Hubei eat chicken feet, fried egg and white Artemisia. People in Henan eat sugar stoves, burning, and laba porridge. People in Guan gdong eat Cantonese dishes, orange, and green olives. Shanxi to eat dumplings, boiled pumpkin.The Spring Festival is the m 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China.P eople usually decorate the doors a nd windows with red papercuts.be couse red means good luck.Peopl e usually clean house too.becouse they want to sweep away bad luck .Children can get some new cloth es or presents from their parents a nd grandparents.On New Year's Eve, f amily always have a big di nner.Everybody are watch TV and talk.In the midnig ht, there usually fairworks. On New Year's Day, peo ple usually put on their ne w clothes and visit their fe mily and friends.They usu ally say:" Happy New Yea r's Day."。
罗着了一桌的热闹的春节我们国家有许多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不少的习俗,而我觉得最热闹的是春节。
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上喜庆的对联;挂上大大的红灯笼;放着绚丽多姿的烟火;吃着团圆的年夜饭。
我最喜欢放烟花。
烟火的种类繁多,有冲天炮,有拿在手上打的,有放在水里炸的。
各式各样的烟火多美啊!我爱这热闹的春节,你呢?年夜饭到了奶奶家,亲戚们早就等在那里了。
一年不见了,大家嘘寒问暖的,都有说不完的话。
我和哥哥、弟弟也是好久没在一起玩了,现在凑在一块,大家都很兴奋,楼上楼下闹个没完!奶奶和姑姑在厨房里张着年夜饭,厨房里热气腾腾,飘ft一阵阵香味。
“开饭了!”奶奶一边招呼着大家,一边端上了香喷喷的饭菜。
大家围到了大圆桌旁,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摆满。
过年回家今天是大年三十,是我们中国传统新年——春节的前夜。
按照传统习俗,每到这一天,人们都要从外地赶回老家,团聚在一起,吃顿热热闹闹的团圆饭。
瞧,爸爸妈妈和我也风尘仆仆地开了三小时的汽车,回到我的老家。
《除夜》春(唐)来鹄节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诗又将憔悴见春风。
歌《拜年》(明)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制作手抄报技巧提起手抄报,真是压在孩子、家长心头的一块不轻不重的绊脚石,每个寒暑假、小长假,学校都会布置各种主题的手抄报作业,绕不开、躲不过,人手一张,不算复杂,但是总也做不出彩。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看着别人家孩子交上去的亮眼睛的作业,看着老师在班级群里晒图时,真是恨不得自己是学设计出身!别着急,这小小手抄板其实大有名堂,只要你get到技巧,做出一份震惊小伙伴的作业绝非难事!准备工作制作手抄板通常需要下面这些材料:纸张(一般学校要求A3、A4大小的白纸)、尺子、铅笔(用于打草稿)、签字笔(用于抄写文章)、各种彩笔以及各种绘画模板等。
准备好工具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创作手抄报啦。
巧妙排版排版是手抄报的关键所在,排版布局好,整体效果才美观。
春节诗文小报《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衍生注释:“元日”就是春节。
“爆竹”是古人烧竹子发出响声来驱鬼避邪,现在就是放鞭炮啦。
“一岁除”的“除”,就是过去的意思,这是说在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
“屠苏”是一种酒名,在古代,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都要喝这种驱邪避瘟的屠苏酒。
“曈曈日”指的是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桃符”是古代一种挂在大门上的两块木板,上面画有神像之类的东西,用来压邪,后来演变成了春联。
赏析:这首诗的主题很明显,描绘的就是春节时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景象。
从情感上讲,体现出一种对新年的欣喜和对新生活的憧憬。
在表现手法上相当巧妙呢,你看前面“爆竹声中一岁除”,先从听觉写起,那热闹的爆竹声仿佛就在耳边,一下子就把过年那种欢快的氛围给搞起来了。
然后“春风送暖入屠苏”,从触觉上感受到春风的暖意,同时引出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的场景,很有画面感。
“千门万户曈曈日”,从视觉上展现出新年清晨阳光照耀千家万户的景象。
最后“总把新桃换旧符”又从习俗的角度进行描写,新的桃符替换旧的桃符,突出了新年除旧布新的感觉。
作者介绍:这首诗的作者是王安石,他可是北宋时期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一心变法,试图让北宋变得更强大。
在文学上他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文都是很出色的。
他写的这首《元日》也从侧面反映出他希望变法能够像春节这样万象更新,给北宋带来新的气象。
运用片段:例子一:春节家庭聚会的时候,全家人都在包饺子、聊天,可热闹了。
我就突然站起来,大声念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然后开始解释说:“现在虽然我们不放爆竹了,但是这热闹劲儿就跟古代过年一样,新的一年要快乐健康呀,我们也该像古人喝屠苏酒那样,一起喝杯果汁庆祝新年。
”大家都被我逗笑了,气氛更加欢乐了。
例子二:春节的时候,小区贴满了春联。
我带着几个小朋友在小区里逛,指着那些春联说:“你们知道吗?古人过年的时候就有在门上挂桃符的传统,就像现在我们贴春联一样,就像王安石诗里说的‘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拜年,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田 家 元 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拜 年 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年节古称“元旦”。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
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
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
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
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 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
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
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班级姓名。
班级 姓名上联:改革起宏图神州巨变下联:丰年添笑语万事吉祥上联:快马加鞭不坠腾飞志 下联:吉羊昂首更添奋发心 上联:春暖人心世界三千同雀跃 下联:风搏羊角云程九万共鹏飞 上联:马首是瞻美酒千盅迎曙色 下联:羊毫初试豪情万斛写春光 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野兽。
比现在的大象还大几倍,比老虎还凶几十倍。
专门吃人,而且一吃就是几十个人,被它吃的人数也数不过来。
老百姓可遭了殃。
有一天,“年”又来了,有个年轻人恨极了,说:“与其让它吃掉,还不如和它拼了,反正都是一死。
”他拿把劈斧冲了上去,好多年轻也跟着冲了上去。
可他们不是“年”的对手,年轻人都被“年”吃掉了。
此后,“年”变得更凶恶了,老百姓个个怨气冲天,恨声震地。
冲天的怨气惊动了天上的太白金星,震地的恨声惊动了地下的地王菩萨。
太白金星和地王菩萨一商量,就派神农老祖到大地收“年”。
神农手执打兽鞭,对准“年”的屁股就是一鞭。
凶猛的“年”竟乖乖伏地不动了。
神农奔上几步,一只脚踏在“年”头上,怒吼道:“畜牲,你吃人无数,作孽极深,今天你的末日到了。
”说罢,从腰间拿下两片瓜钵,对准“年”就一合。
比象还大的“年”竟一下合在瓜钵里了。
神农把装“年”的钵埋在地底下,临走时他再三叮嘱说:“这钵埋在地下,将来会长出瓜来,这瓜不能破,一定要说它不破。
”后来,那个埋钵的地方真的长出瓜来,百姓就按照神农“不”的话音,把它叫成“北瓜”。
神农除“年”的那天正巧是农历十二月三十日,百姓便把这一天叫做“过年”,即避过“年”和除去“年”的意思。
这天,北瓜供在堂上,以示压邪,并敲锣打鼓,鸣竹张灯,以纪念神农老祖的功德。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
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它"年"。
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
祭灶
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
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
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
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
祭灶时,
还要把糖(或蜜)融化,涂抹在灶王爷的嘴
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曰
为:上天言好事。
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
一家平安。
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
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
除夕 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
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
首尾相连。
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习俗
守岁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守岁的习俗,既有。
春节电脑小报素材模板
1.春节习俗:介绍中国传统的春节习俗,如除夕晚会、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等。
2. 祝福语:提供一些常用的春节祝福语,如恭喜发财、新春快乐、万事如意等。
3. 春节特色美食:介绍一些春节特色美食,如饺子、汤圆、年糕、糖葫芦等,配上美食图片。
4. 春节旅游推荐:推荐一些适合春节期间出游的旅游景点,如故宫、长城、西湖等,配上景点图片和简介。
5. 春节文化活动:介绍一些春节期间举行的文化活动,如花灯展、庙会、舞龙舞狮等,配上活动图片和简介。
6. 春节影视娱乐推荐:推荐一些适合春节期间观看的影视节目和娱乐活动,如春晚、电影、音乐会等,配上介绍和图片。
7. 春节健康小贴士:提供一些春节期间保持健康的小贴士,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注意休息等。
8. 春节DIY手工制作:提供一些适合春节期间DIY手工制作的教程和材料,如剪纸、年画、灯笼等,配上制作步骤和图片。
- 1 -。
记录春节小报哎,一说到春节,我这心里头就暖洋洋的,感觉像是回到了小时候,那时候的年味儿可真浓啊!这不,今年我决定动手做一份春节小报,记录下这个充满喜悦和温馨的节日。
先说说这小报的封面吧。
我选了一张大红纸,这颜色喜庆,看着就让人心里高兴。
我用金色的笔,在红纸上端端正正地写了四个大字:“欢度春节”。
那金色的笔迹在红纸上闪闪发光,就像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星。
在字的四周,我还画了一圈儿小灯笼,每个灯笼上都挂着一条细细的红色流苏,随风轻轻摆动,好像在对我说:“新年好呀!”接着往里翻,第一页我打算写写咱家的年夜饭。
年夜饭,那可是春节的重头戏!每年这个时候,家里的大厨——我老妈,就会提前好几天开始准备食材。
什么鱼呀、肉呀、饺子呀,还有各种蔬菜,都得是最新鲜的。
除夕那天,厨房里可热闹了,锅碗瓢盆交响曲响个不停。
等到晚上,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我最爱吃的就是那道红烧鱼,鱼肉鲜嫩,汤汁浓郁,吃一口就停不下来。
还有饺子,一个个白白胖胖的,蘸上醋和蒜泥,那叫一个香!每次吃年夜饭,家里人都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其乐融融。
第二页呢,我想记录一下贴春联和放鞭炮的情景。
贴春联可是个技术活,得把春联贴得平平整整,还不能歪了。
我和老爸一起,一个拿春联,一个抹胶水,小心翼翼地把春联贴在大门上。
春联上写着吉祥话,寓意着新的一年里,我们家会越来越好。
贴完春联,就该放鞭炮了。
鞭炮声声声入耳,就像是新年的钟声,在告诉我们新的一年已经到来了。
我捂着耳朵,看着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第三页,我打算写写我和小伙伴们的趣事。
春节期间,我们一群小伙伴总会聚在一起,玩各种游戏。
什么捉迷藏、跳皮筋、放鞭炮比赛,都是我们的最爱。
有一次,我们还举行了一场“包饺子大赛”,看谁包的饺子最好看。
结果,我包的饺子虽然形状各异,但胜在创意十足,还得了个“最佳创意奖”呢!哈哈,那时候的我们,真是无忧无虑,快乐极了。
最后一页,我想留下一些对新年的祝福和期待。
班级
姓名:直接输入班级姓名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首; 三十晚上守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 春节到
放鞭炮
捂着儿朵还想听
闭着眼睛还要瞧
越是害怕越喜欢
你说可笑不可笑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我和爸爸一起贴春联。
爸爸教我先把双面胶贴在长长的春联后面,再把双面胶剥掉,贴在大门的二侧,大门的上方还贴了一张横批。
再把正方形的“福”反面也粘上双面胶,贴到了阳台的门上,这样春联就贴好了,看上去家里就很喜庆了。
过年了!过年了!寒假里最高兴的
事就是过大年。
除夕的晚上又要像往年一样要吃饺子了。
我看见妈妈在厨房剁肉、做饺子皮、包饺子。
我把手洗干净,拿了一块饺子皮,用勺子弄了一半肉馅放在饺子皮上,大公告成。
但是,突然觉得不太对劲,我做的饺子像汤圆一样。
妈妈做的饺子弯弯的,非常的好看!妈妈看了看我和我做的饺子,说:“饺子是一点一点捏的。
”妈妈教我一步一步的捏了。
晚上,我终于吃到了自己包的饺子了!虽然形状不好看,但是吃到嘴里,心里面却美滋滋的。
1、全家人身体都健康!
2、今年能取得好成绩。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年。
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最古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
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许多
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活动庆祝 ,这
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祀祖先、除旧布新、迎春纳福、乞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六(2)班 任悦阳
春卷是过年时餐桌上一道不可缺少的美食,春卷又名又名春饼、薄饼,是福州民间流行的传统小吃,历史悠久有迎春喜庆之吉兆。
春卷是由古代的春饼演化而来的。
年糕 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
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
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
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
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
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
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
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
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
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