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达文主编的《新编中国哲学史》章节题库(北宋至明中叶时期的哲学)【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44
第三编北宋至明中叶时期的哲学
一、名词解释
1.《五经正义》
答:《五经正义》是唐代颁布的一部官书。五经是指五部儒家经典著作,即《诗》《书》《礼》《易》《春秋》。汉武帝时,朝廷正式将这五部书宣布为经典,故称“五经”。唐朝建立以后,唐太宗下令召集当时一些著名的儒士共同撰修《五经正义》,以统一政治、思想、文化。《五经正义》是一部典型的以疏解经的著作。它的颁行标志着经学史上一统局面的形成,是古代经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2.天人交相胜
答:天人交相胜是唐代刘禹锡关于“天人关系”的问题的著名观点,含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有自身的规律,作用也不相同,有时天胜人,有时人胜天。具体来讲,天的规律是强者征服弱者,人的主要作用在于“法制”。当社会安定时,是非分明,此时人的准则发生效力,人理胜过天理;如果社会混乱,是非不明,赏罚不分,道德法律都失去效力,那么此时天理胜于人理,强者征服弱者。“天人交相胜”的观点初步认识到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联系和区别,为古代天人关系学说做出了理论贡献。
3.胡瑗的“明体用之学”
答:胡瑗的“明体用之学”是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提出的教育宗旨,触及了道学思潮的
主题。胡瑗认为圣人之道可以分为体、用、文三个方面。“体”是指哲学思考,“文”是指文化价值,而“用”是指经世济民的外王之学。这三个方面可归纳为体用两者,即“明体用之学”,后来程颐将其表述为“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胡瑗将佛教的体用范畴引入到儒学中,对以后的道学运动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儒家“内圣外王之学”从中引出了“修己”的道德实践和“治人”的经世致用和“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方略。
4.寻孔颜乐处
答:寻孔颜乐处是“昔受学于周茂叔,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的简称,它是周敦颐的一种人生理想,即一个知识分子应该把成就圣贤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更明确地说,就是要“志伊尹之说志,学颜子之所学”。对于颜子的境界,周敦颐指出:颜子所追求的东西与人人共同追求的富贵相比,富贵为小,此为大,颜子见其大而忘其小,达到了超出富贵贫贱的境界,所以内心能够获得一种充实稳定的快乐。而这种快乐并不是一种对象化的快乐,而是一种超越人生利害而获得的高级精神享受,也就是说颜子的快乐是与道合一以后所自然产生的快乐,这种境界是一种超道德境界。
5.元、会、运、世
答:元、会、运、世是邵雍为解释宇宙的演化和历史变迁,照此十二、三十循环交替的规律,提出的“大年”的观念。其中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为一运,三十运为一会,十二会为一元。邵雍还用十二地支来配有十二之数,用天干重复三次来对应三十这个数。一元就是代表宇宙自然的一次生灭。这种循环按照十二、三十的规律可以向辰以下和元以上无限延伸,可以有“元之世”“元之运”“元之会”“元之元”,乃至无穷。虽然邵雍的这些数字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他试图为宇宙和历史的演化提供一种哲学的解释,尤其是把历史看成有限
与无限的统一,这是包含一定的辩证因素在内的。
6.皇、帝、王、霸
答:皇、帝、王、霸是邵雍提出的人类社会发展大体上经历的四种形式。①在“皇”的阶段,“以道化民者,民亦以道归之,故尚自然”;②在“帝”阶段,“以德教民者,民亦以德归之,故尚让”;③“王”则是“以功劝民者,民亦以功归之,故尚政”;④“霸”是“以力率民者,民亦以力归之,故尚争”。也就是说,“道”“德”“功”“力”是他划分四种统治形式的标准。邵雍的这种历史观与其元会运世的宇宙观也是相配合的,在人类历史的前半段呈上升趋势,在后半段开始衰落,按照他的宇宙观,在衰落之后又会出现新的循环。
7.德性所知与见闻之知
答: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是宋代道学家在讨论认识问题时常用的一对范畴,它们是由张载正式提出的。见闻之知主要是指经验知识,是通过耳目的见闻获得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一般性知识。德性之知又称“明德”“良知”,它并不来自于感性认识,是指人先验的道德知识。张载并不否定“见闻之知”的作用,认为见闻之知对于开启人们的理性具有重要作用(启之之要),同时它又是合内外之道的一个征验。但是他又对二者作了区分,他认为德性所知就是一种“天德良知”,也就是一种“诚明所知”,而见闻之知与之相比只能算一种“小知”。
8.变、化
答:变、化是张载认为的气化的两种形式。他认为“由气化而有道之名”,把气化的过程规定为道的内容。在他看来“变言其著,化言其渐”。即对于一个变化过程来说,变是指显著的变化,而化则表示一种逐渐和细微的过程。变化二者也是相互关联的,从变到化,是
由显著的过程转变到细微的过程,即“由粗入精”。渐变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显著的变化,用显著的变化来显示细微变化所积聚的结果。“变”“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其理论形式虽然简单,但也表现了理学早期建构本体论、宇宙论的努力。
9.“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
答: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是程颢的观点,其意思是仁不仅表现为博施济众的社会关怀以及克己复礼的道德修养,还代表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就是把天地万物看成一个整体,甚至就看作自己的一部分,这样就会与自己休戚相关。它强调直接的内心感受体验,在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切实地把万物看成一个整体,反对在意念上检点,道理上穷索,而是用诚敬的功夫,慢慢涵养,最后达到对于宇宙全体的直接体验和把握。有了这种体会,就会感到一种精神上的大乐。程颢的这种思想突出了对于最高精神境界的追求和觉悟。
10.定性说
答:定性说是程颢就张载提出的“定性为能不动,犹累于外物”这个问题而做出的回答,答书被称为《定性书》,其内容则被称为定性说。程颢认为定不是要停止内心的活动,也不是要拒绝外界的干扰,将心思集中在内心世界中,而是要“廓然大公,物来顺应”。不能把外界事物和内心世界分而为二,正确的态度是“内外两忘”,排除各种计较个人利害的私心杂念,使得情感的发用顺应事物的自然状态,这样就不会为外物所累,而能做到“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了。该思想实际上继承了孟子“不动心”的思想,对道教“无情以顺有”、禅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思想也有所吸收,是一种无我的精神境界,对后来理学的境界论产生过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