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B及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18
案例1某合同出售一级大米300吨,按FOB条件成交,装船时货物经公证员检验,符合合同规定的品质条件,卖方在装船后已及时发出装船通知。
但航行途中由于海浪过大,大米被海水浸泡,品质受到影响。
当货物到达目的港时,只能按三级大米的价格出售,因而买方要求卖方赔偿差价损失。
试问在上述情况下,卖方对该项损失是否负责?为什么?答:卖方对此项差价不负责。
因为:按照国际商会《INCOTERMS 2000》的解释:“FOB是指当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卖方即完成交货,买方必须自该交货点起,负责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
”按本例的情况,卖方已按合同规定的条件,将货物在规定的装运港装上买方装运的船只上,自装船越过船舷之时起,货物的风险以由货物的卖方转移给买方。
在运输途中部分的大米受到海水的浸泡,致使品质受到影响,这是属于风险损失范围,与卖方的交货品质无关。
事实上,货物在装船时,已验明品质是符合合同规定的条件的。
因此,按照FOB条件的解释,卖方不需要负责。
2案例分析(2)我某公司以FOB条件出口一批冻鸡。
合同签订后接到买方来电,称租船较为困难委托我方代为租船,有关费用由买方负担。
为了方便合同履行,我方接受了对方的要求。
但时至装运期我方在装运港无法租到合适的船,且买方又不同意改变装运期。
因此,到装运期满时货仍未装船,买方因销售季节即将结束,便来函以我方未按期租船履行交货义务为由撤消合同。
试问:我方应如何处理?我方应拒绝买方撤消合同的无理要求。
按FOB条件成交的合同,按常规由买方负责租船订舱,卖方可代买方办理租船订舱,但卖方不承担租不到船的责任。
就本案来讲,因卖方代为租船没有租到,买方又不同意改变装运期,因此,卖方不承担因自己未租到船而延误装运的责任,卖方未租到船而延误装运的风险应由买方承担,买方也不能因此要求撤消合同。
案例分析(3)有一份出售油菜籽的FOB合同。
合同中规定:“2001年3月装船,如果买方在合同规定的期限不能派船接运货物,卖方同意保留28天,但买方应负担按现行费率计算的仓租、利息和保险费。
FOB贸易术语案例-国际贸易术语案例分析FOB贸易术语案例一:1996年11月,我国F省粮油进出口公司与巴西某公司签订一份出口油籽的合同。
合同采用FOB价格术语,买方需于1997年2月份派船到厦门港接货。
合同还规定:如果在此期间内不能派船接货,卖方同意保留28天,但仓储、利息、保险等费用皆由买方承担。
” 3月1日,卖方在货物备妥后电告买方应尽快派船接货。
但是,一直到3月28日,买方仍未派船接货。
于是卖方向买方提出警告,声称将撤销合同并保留索赔权。
买方在没有与卖方进行任何联系的情况下,直到1997年5月5日才将船只派到厦门港。
这时卖方拒绝交货并提出损失赔偿,买方则以未订到船只为出拒绝赔偿损失,双方争议不能和解、卖方选起诉到法院。
法院经取证调查,认为买方确实未按合同规定的时间派船接货、因此法院判决:卖方有权拒绝交其,并提出赔偿请求、后经双方协商,卖方交货,但由买方赔偿仓储、利息、保险等费用。
本案例是涉及FOB价格术语下船货衔接的问题。
按照FOB术语成交的合同属于装运合同,这类合同中卖方的一项基本义务是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完成装运。
然而,由于FOB条件下是由买方负责安排租船订舱,所以,就存在一个船货衔接问题,处理不当,自然会影响到合同的顺利执行。
根据有关法律和惯例•如果买方未能按时派船,卖方有权拒绝交货,而且由此产生的各种损失均由买方负担,因此,在FOB术语下成交的合同,对于装运期和装运港要慎重规定,订约之后,有关备货和派船事宜,双方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保证船货衔接。
在此案例中,我方作为卖方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在装运期临近时,卖方电告催促买方派船接货•但买方仍没有及时派船接货。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安方有解除合同之权利,并要求买方赔偿损失。
本案中我方公司据理力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
后来从有利于交易的角度出发•我方公司未行使解除合同之权而继续履行合同义务也是适当的。
外贸单证价格计算方法及案例分析外贸单证价格计算方法及案例分析FOB价=实际进货成本+国内费用+预期利润CFR价=实际进货成本+国内费用+国外运费+预期利润CIF价=实际进货成本+国内费用+国外运费+国外保险费+预期利润FOB=(实际采购成本+国内费用)/(1-预期利润率)FOBC=(实际采购成本+国内费用)/(1-佣金率-预期利润率)CFR=(实际采购成本+国内费用+国外运费)/(1-预期利润率)CFRC=(实际采购成本+国内费用+国外运费)/(1-佣金率-预期利润率)CIF=(实际采购成本+国内费用+国外运费)/[1-预期利润率-(1+投保加成率)×保险费率]CIFC=(实际采购成本+国内费用+国外运费)/[1-佣金率-预期利润率-(1+投保加成率)×保险费率]案例分析题:吉信贸易公司收到爱尔兰公司求购6000双牛粒面革腰高6英寸军靴(一个40英尺集装箱)的询盘,经了解每双军靴的进货成本人民币90元(含增值税17%),进货总价为90×6000=540000元;出口包装费每双3元,国内运杂费共计12000元,出口商检费350元,报关费150元,港区港杂费900元,其它各种费用共计1500元。
吉信公司向银行贷款的年利率为8%,预计垫款两个月,银行手续费率为0.5%(按成交价计),出口军靴的退税率为14%,海运费:大连~都柏林,一个40英尺集装箱的包箱费率是3800美元,客户要求按成交价的`110%投保,保险费率为0.85%,并包括3%佣金。
若吉信公司的预期利润为成交额的10%,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8.00:1,试报每双军靴的FOBC3、CFRC3、CIFC3价格。
实际采购成本=进货成本×[1-退税率÷(1+增值税率)]=90×[1-14%×(1+17%)=79.2308元/双国内费用=包装费+(运杂费+商检费+报关费+港区港杂费+其它费用)+进货总价×贷款利率/12×贷款月份=3×6000+(12000+350+150+900+1500+540000×8%/12×2=18000+14900+7200=40100元。
有关国际贸易术语案例分析FOB贸易术语案例案例一:1996年11月,我国F省粮油进出口公司与巴西某公司签订一份出口油籽的合同。
合同采用FOB 价格术语,买方需于1997年2月份派船到厦门港接货。
合同还规定:“如果在此期间内不能派船接货,卖方同意保留28天,但仓储、利息、保险等费用皆由买方承担。
”3月1日,卖方在货物备妥后电告买方应尽快派船接货。
但是,一直到3月28日,买方仍未派船接货。
于是卖方向买方提出警告,声称将撤销合同并保留索赔权。
买方在没有与卖方进行任何联系的情况下,直到1997年5月5日才将船只派到厦门港。
这时卖方拒绝交货并提出损失赔偿,买方则以未订到船只为出拒绝赔偿损失,双方争议不能和解、卖方选起诉到法院。
法院经取证调查,认为买方确实未按合同规定的时间派船接货、因此法院判决:卖方有权拒绝交其,并提出赔偿请求、后经双方协商,卖方交货,但由买方赔偿仓储、利息、保险等费用。
本案例是涉及FOB价格术语下船货衔接的问题。
按照FOB术语成交的合同属于装运合同,这类合同中卖方的一项基本义务是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完成装运。
然而,由于FOB条件下是由买方负责安排租船订舱,所以,就存在一个船货衔接问题,处理不当,自然会影响到合同的顺利执行。
根据有关法律和惯例.如果买方未能按时派船,卖方有权拒绝交货,而且由此产生的各种损失均由买方负担,因此,在FOB术语下成交的合同,对于装运期和装运港要慎重规定,订约之后,有关备货和派船事宜,双方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保证船货衔接。
在此案例中,我方作为卖方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在装运期临近时,卖方电告催促买方派船接货.但买方仍没有及时派船接货。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安方有解除合同之权利,并要求买方赔偿损失。
本案中我方公司据理力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
后来从有利于交易的角度出发.我方公司未行使解除合同之权而继续履行合同义务也是适当的。
如果行情发生了变化或其它原因使合同给我方带来损失时,我方当然可断然行使解除合同之权。
最新国际贸易术语FOB、CIF、CFR案例解析最新国际贸易术语FOB、CIF、CFR案例解析一、FOB术语分析1、出口采用FOB报价的优势(1)FOB术语赋予卖方的义务比较少,便于出口企业操作;(2)FOB报价可以规避运价风险;(3)FOB报价下出口企业无办理运输和保险的责任。
可规避风险发生时,因对海商法和海运规则惯例不熟悉带来的麻烦。
2、出口采用FOB报价的风险Case1:上海一电视机厂家出口5000台彩电,报价FOBShanghai,由于进口国没有集装箱运输条件,买方规定用托盘装载,10台一托盘,装船过程中一托盘从钓钩中滑落,十台电视落入水中受损,与各方交涉无果,最后厂家只能自己承担损失。
风险一:FOB术语下的保险问题。
在使用FOB术语的情况下,保险由买方办理,由于货物灭失的风险自货物越过船舷之时才由卖方转移给买方,因此,只有在货物越过船舷之后,买方(投保人、被保险人)才能对货物享有保险利益,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只对货物越过船舷后产生的损失负责,货物越过船舷前的损失,只能由卖方自行承担,除非卖方专门对越过船舷前的运输投保,否则不可能通过由买方向保险公司索赔获得补偿。
Case2:某广州供应商与美国客户成交约6万美金的合同,采用FOBGuanghzou报价,货运前客户支付了30%的定金,由买方指定货代运输,货至SanFrancisco后仍没收到买家的尾款,多次催促但买家一直拖延,后得知货已经被提,最后以答应买家降价900美金结款。
风险二:货物运输方式的选择。
FOB贸易术语要求买方负责租船订舱,一般情况下,卖方负责将货物装到船上。
从目前FOB的实际使用情况看,买方指定船公司的少,绝大部分是指定境外货运代理。
对卖方来讲,在FOB价格术语下将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货运代理人有可能遭受财货两空的风险。
因此,在FOB价格术语下,卖方应争取采用船公司提单取代货代提单。
Case3:某水泥厂向韩国出口水泥1万吨,价格为FOB青岛USD40.00/MT。
1某载货船舶在航行途中突然触礁,致使部分货物遭到损失,船体个别部位的船板产生裂缝,急需补漏。
为了船货的共同安全,船长决定修船,为此,将部分货物卸到岸上并存仓,卸货过程中部分货物受损。
事后统计这次事故造成的损失有:(1)部分货物因船触礁而损失;(2)卸货费用、存仓费用以及货物损失。
问从上述各项损失的性质来看,属于什么损失?答:(1)部分货物因触礁而损失属单独海损;(2)卸货费用属于共同海损;(3)存仓费用属于共同海损;(4)卸货过程中的货物损失属于共同海损。
(因为共同海损是指载货的船舶在海上遇到灾害或者意外事故,威胁到船、货等各方的共同安全,为了解除这种威胁,维护船货安全,或者使航程得以继续完成,由船方有意识地、合理地采取措施,所作出的某些特殊牺牲或支出的某些额外费用。
单独海损是指除共同海损以外的意外损失,即由承保范围内的风险所直接导致的船舶或货物的部分损失,仅由受损者单独承担。
)3我方按CIF出口冷冻食品一批,合同规定投保平安险加战争,罢工险。
货到目的港后适逢码头工人罢工,港口无人作业,货物无法卸载。
不久货轮因无法补充燃料以致冷冻设备停机,等到罢工结束,该批冷冻食品已变质。
问这种由于罢工而引起的损失,保险公司是否负责赔偿?答:保险公司只对因罢工造成的直接损失负责赔偿。
对于间接损失则不负责。
冷冻机因无燃料而中断致使货物变质等均属间接损失,保险公司对于这类损失均不予赔偿。
5我方向澳大利亚出口坯布100包,我方按合同规定加一成投保水渍险。
货在运输途中因舱内食用水管漏水,致使该批坯布中的30包浸有水渍。
问对此损失应该向保险公司索赔还是向船公司索赔?答:因投保的是水渍险,水渍险只对海水浸渍负责而对淡水所造成的损失不负责任。
假如该批货投保了一切险,便可向保险公司索赔。
所以本例不能向保险公司索赔,但可凭清洁提单向船公司进行交涉。
7:有一货轮在航行中与流冰相撞。
船身一侧裂口,海水涌进,舱内部分货物遭浸泡,船长不得不将船就近驶上浅滩,进行排水,修补裂口。
第三章贸易术语的选用【案例1】天津某外贸公司收到美国一客商函电,欲订购我格兰士微波炉300台,邀我报每台FOB SANFRANCISCO价。
试问:如按《2000通则》报价,我应如何报价?【解析】1.美商是按《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对FOB的解释去操作的。
美商是有可能是要求卖方在出口国(中国)内陆指定地点的内陆运输工具上交货,甚至在进口国(美国)指定内陆地点交货。
按这一种价格术语的解释,卖方要自负费用,自担风险将货物送买方固定指定地点,这种报价对我不利,不宜接受。
2.每台XX美元FOB天津。
【案例2】买卖双方签订FOB合同,卖方向买方出口一级大米300公吨,装船时货物经公证人检验,符合合同规定的品质条件,卖方于装船后及时发出装运通知。
货物运输中由于风浪过大,大米被海水浸泡,品质受到影响,当货物到达目的港后,只能按三级大米价格出售,因而买方要求卖方赔偿差价损。
问卖方是否应该负责?为什么?【解析】卖方不应该负责。
根据FOB贸易术语,买卖双方风险责任划分界限是以船舷为界划分风险。
货物越过船舷之后的风险由卖方自己承担。
【案例3】我某公司与外商签订一份FOB合同,出售油菜籽。
合同规定:“3月份内装船”,“如果买方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不能派船接货,卖方同意保留28天,但买方负担相关仓租、利息和保险费”。
事后,买方在3月份未能派船。
卖方发出警告,如果4月28日前仍不能派船,卖方将撤撤销合同并保留索赔权。
结果买方的船5月5日才到。
卖方拒绝交货,并提出损失赔偿。
(1)卖方可否拒绝交货?(2)卖方能否取消合同?(3)如索赔,应包括什么项目?【解析】(1)可拒绝交货,因FOB要求买方派船,但买方未能按时派船,违约在先(2)能取消合同,因买方违约严重,构成根本性违约或违反要件(3)索赔项目包括:28天仓租费、利息、保险费、其他意外损失等【案例4】某年,我外贸公司接到一份来自美国客商的定单。
订购蜡烛2000支,采用CIF术语,凭不可撤消即期信用证支付货款。
•案例:某出口公司向外商出售一级大米300吨,成交条件FOB上海.装船时货物经检验符合合同要求,货物出运后,卖方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但是航运途中,因海浪过大,大米大半被海水浸泡,品质受到影响.货物到达目的港后,只能按三级大米价格出售,于是买方要求卖方赔偿差价损失。
问应如何处理这一纠纷卖方不应该赔偿差价损失。
采用FOB 条款,货物在越过船舷之后,风险和责任在买方。
•案例:我国某内陆出口公司于2000年2月向日本出口30吨甘草膏,每吨40箱共1200箱,每吨售价1800美元,FOB新港,共54000美元,即期信用证,装运期为2月25日之前,货物必须装集装箱。
该出口公司在天津设有办事处,于是在2月上旬便将货物运到天津,由天津办事处负责订箱装船,不料货物在天津存仓后的第二天,仓库午夜着火,抢救不及,1200箱甘草膏全部被焚,办事处立即通知内地公司总部并要求尽快补发30吨。
否则无法按期装船。
结果该出口公司因货源不济,只好要求日商将信用证的效期和装运期各延长15天。
试分析其中缘由。
•该出口公司所在地正处在铁路交通的干线上,外运公司和中远公司在该市都有集装箱中转站,既可接受拼箱托运也可接受整箱托运。
假如当初采用FCA(该市名称)对外成交,出口公司在当地将1200箱交中转站或自装自集后将整箱(集装箱)交中转站,不仅风险转移给买方,而且当地承运人(即中转站)签发的货运单据即可在当地银行办理议付结汇。
该公司自担风险将货物运往天津,再集装箱出口,不仅加大了自身风险,而且推迟结汇。
•案例:我与越南某客商凭样品成交达成一笔出口镰刀的交易。
合同中规定复验有效期为货物到达目的港后的60天。
货物到目的港经越商复验后,未提出任何异议。
但事隔半年,越商来电称:镰刀全部生锈,只能降价出售,越商因此要求我方按成交价的40%赔偿其损失。
我方接电后立即查看我方留存的复样,也发现类似情况•问我方应否同意对方的要求,为什么•不同意,此案例中的买卖是凭买方样品买卖,即由提供样品由买方依样承制。
fob案例分析FOB案例分析。
FOB(Free on Board)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一种价格术语,用于规定货物的交付时间和地点,以及责任的转移。
在FOB交易中,卖方负责将货物交付到指定的装运港,并支付装运费和出口手续费,买方则负责支付海运费、保险费和进口手续费,以及货物到达目的港后的一切费用。
本文将通过一个FOB案例分析,深入探讨FOB交易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案例描述:某公司在中国生产一批商品,准备出口到美国销售。
公司与美国买家达成FOB 合同,约定货物将在中国指定港口交付给运输公司,运输公司将货物运至美国目的港。
在货物抵达目的港后,买家将负责一切费用和风险。
分析:FOB合同中的“指定装运港”和“目的港”非常重要。
卖方应确保货物在指定装运港按时交付给运输公司,否则可能引发纠纷。
买方则需要在货物抵达目的港后及时办理清关手续,并承担相关费用。
另外,FOB合同中的装运费和海运费由卖方和买方分别承担,因此双方需要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卖方应在货物交付装运港前支付装运费和出口手续费,买方则需要在货物抵达目的港后支付海运费、保险费和进口手续费。
在FOB交易中,货物的风险在货物交付装运港后转移给买方。
因此,买方需要购买货物运输途中的保险,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同时,买方还需承担货物抵达目的港后的清关手续和费用,确保货物顺利进入美国市场。
结论:FOB交易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合同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双方严格遵守合同条款,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卖方应确保货物按时交付装运港,支付装运费和出口手续费;买方则需要及时支付海运费、保险费和进口手续费,以及承担货物抵达目的港后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双方应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货物顺利交付和销售,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通过以上FOB案例分析,我们对FOB交易的特点和注意事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信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更加灵活、准确地运用FOB合同,为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支持。
fob案例分析在国际贸易中,FOB(Free On Board,即船上交货)是一种常见的贸易术语,它规定了卖方在将货物交至船上后,货物的风险和责任就转移到买方。
以下是一个FOB案例分析,展示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案例背景:一家中国制造商与一家美国进口商签订了一份FOB贸易合同。
根据合同,中国制造商负责将货物生产并装载到指定的船只上。
货物为一批机械设备,总价值100万美元。
美国进口商负责安排运输并支付从中国港口到美国港口的运费。
问题分析:1. 货物装载问题:在装载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部分机械设备受损。
由于FOB术语下,货物一旦越过船舷,风险即转移给买方,因此,美国进口商需要承担这些损失。
2. 运输途中的损失:在运输途中,由于恶劣天气,部分货物被海水浸泡,导致设备损坏。
同样,根据FOB条款,这些损失也应由美国进口商承担。
3. 清关问题:货物到达美国港口后,由于进口商未能及时提供正确的清关文件,导致货物在港口滞留,产生额外的仓储费用。
这些费用应由美国进口商承担。
解决方案:1. 装载问题:为了避免装载过程中的损失,中国制造商应确保装载工作由专业的装卸团队完成,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同时,双方应在合同中明确装载过程中的责任分配。
2. 运输途中损失:美国进口商应购买适当的运输保险,以覆盖运输途中可能发生的损失。
此外,双方应在合同中约定,对于不可抗力导致的损失,应如何处理。
3. 清关问题:美国进口商应提前准备好所有必要的清关文件,并与物流公司密切合作,确保货物能够顺利清关。
同时,双方应在合同中约定,如果因清关问题导致的费用增加,责任应如何分配。
总结:FOB贸易术语下,卖方负责将货物装载到船上,而买方则负责后续的运输和清关工作。
在实际操作中,双方应充分沟通,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并通过合同条款来规避潜在的风险。
此外,适当的保险和风险管理措施也是确保贸易顺利进行的关键。
fob案例分析FOB案例分析。
FOB(Free on Board)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贸易术语之一,指的是卖方将货物交货到装运港口或者机场的费用和风险都转移给买方的一种贸易方式。
在FOB的交易方式中,卖方负责将货物运输到指定的港口或机场,而买方则负责运输货物至目的地以及支付所有相关费用。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对FOB贸易方式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FOB贸易方式的特点和运作流程。
某公司A在中国生产了一批商品,与美国公司B达成了一笔FOB交易。
根据合同约定,公司A的责任是将货物交付至指定的装运港口,并支付所有与货物运输到港口相关的费用,包括装运费、出口报关费、出口检验费等。
而公司B则需要承担货物离开装运港口后的一切费用和风险,包括海运费、目的港口的卸货费、进口报关费、进口检验费等。
在这个案例中,FOB交易方式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卖方和买方在货物交接的地点和时间上有着明确的约定,这就意味着一旦货物到达装运港口,卖方的责任就算完成了,而买方则需要承担后续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其次,FOB交易方式中,卖方需要处理的手续和费用有限,主要是与将货物运输至装运港口相关的费用,而买方需要承担的费用则更加繁杂,需要处理海运、目的港口的清关、卸货等一系列事务。
最后,FOB交易方式注重的是货物交接点的转移,一旦货物交接完成,卖方的责任就告一段落,买方则需要承担货物的安全运输和到达目的地的一切风险。
在实际操作中,FOB交易方式需要双方密切合作,尤其是在货物交接点的选择、货物装运和运输过程中的监控等方面。
同时,双方也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以免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纠纷。
此外,由于FOB交易方式中买方需要承担更多的费用和风险,因此在合同谈判中,买方往往会要求卖方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比如提供货物的质量证明、运输保险等。
总的来说,FOB交易方式是一种相对简单明了的贸易方式,但也需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密切配合,以确保货物能够安全、及时地到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