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空间移位程度与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死的相关性研究重点
- 格式:pdf
- 大小:814.13 KB
- 文档页数:5
・156-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1年2月第36卷第2期Chin J Bone Joint Injury,Feb.2021,Vol.36,NO.2•临床论者・骨折精确复位与限量负重管理预防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赵梁',陈蕾',宋卫',林建辉',郑明I,邱汉民2,林石明'1.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福州市第二医院)创伤骨科,福建350007;2.龙岩市第一医院骨科;3.漳州市中医院骨科摘要:目的通过对Garden01、IV型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患者进行5年负重管理,观察其预防骨折愈合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性。
方法纳入自2007-01—2015-02福州市第二医院、龙岩市第一医院、漳州市中医院诊治的92例中青年Garden ID、IV型股骨颈骨折,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术后指导患者进行限量负重康复训练及骨折愈合后日常限量负重行走管理。
结果9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7.2(5-11)年。
股骨颈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后10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塌陷,3例于术后18~30个月发生股骨头坏死塌陷,6例于术后30~48个月发生股骨头坏死塌陷.1例4年后发生股骨头坏死塌陷。
4例于术后30~48个月出现部分股骨头坏死征象时进行负重保护,症状得到改善,没有继续加重而出现坏死塌陷'结论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由患者恢复期日常活动导致的股骨头骨小梁疲劳损伤累积而引起,而术后限量负重管理是预防骨折愈合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塌陷;负重管理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9935(2021)02-0156-03随着临床医师对股骨颈骨折研究深入以及内固定方法的改进,股骨颈骨折愈合率明显提高,但并未降低骨折愈合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⑴。
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骨折后愈合慢等因素的影响,其治疗难度较大。
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效果有限,容易造成患者长期卧床、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内固定手术作为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一种重要方法,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医生和患者的关注。
内固定手术通过将钢板、螺钉等内部固定物置入骨折部位,恢复骨折处的稳定性,促进愈合。
相比于传统的保守治疗方式,内固定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如能够早期活动、减少床旁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等。
但与此内固定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手术创伤较大、手术时间较长等。
内固定手术还可能出现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
为了探讨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性,本研究将对内固定手术的原理、优势、风险和并发症进行详细研究,旨在为临床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案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手术的优势与风险,并分析手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通过对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并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我们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治疗建议,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还旨在探讨内固定手术在临床应用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提出改进方案和未来研究方向,为进一步完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策略和手术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我们期望为医学领域的股骨颈骨折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患者康复和健康。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验证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研究采用了回顾性研究设计,收集了在过去五年内在我院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对象包括了性别、年龄、骨折类型、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等信息。
我们对内固定手术的手术步骤、术后护理及康复措施进行详细记录,以评估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康复情况。
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目的:調查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对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临床资料均来自病案室病历资料及随访结果,随访期截至2017年11月,所有患者均获得2年以上随访。
采用单因素与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
结果:102例内固定术后患者共发生股骨头坏死16例,坏死率15.69%。
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与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Garden分型、Garden指数、合并糖尿病、发生感染、体质指数(BMI)相关(P<0.05或0.01)。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5 d、Garden分型、Garden指数、合并糖尿病、发生感染、BMI≥25 kg/m2是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患者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0.01)。
结论:目前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依然较高,需要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加以重视。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纳入标准:股骨颈骨折复位后均采用内固定术治疗;均为单侧性股骨颈骨折,无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随访时间不足2年;随访期内死亡;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资料不完整。
其中男49例,女53例,年龄23~77岁,平均(59.91±3.25)岁,随访期截至2017年11月,所有患者均获得2年以上随访资料,平均(34.61±9.04)个月。
该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理并在其监督下实施。
1.2 方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来自病案室病历资料及随访结果。
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相关因素分析作者:姚五平姜红江来源:《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年第10期【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股骨颈骨折术后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各相关因素。
方法:对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固定术且随访资料完整的86例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复位时间、复位质量、完全负重时间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随访12~24个月,15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坏死率为17.44%,发生坏死的时间为术后8~24个月。
影响股骨头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χ2= 4.59,P = 0.039)、骨折类型(χ2= 6.391,P = 0.011)、复位质量(χ2=4.143,P = 0.041),通过对各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 = 8.977,P = 0.01,复位质量OR = 0.026,P = 0.02。
结论:患者年龄、骨折类型、复位质量均可影响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坏死率,而年龄及复位质量影响最大。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空心钉;相关因素股骨头坏死为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并发症之一,为了解影响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各相关因素,本文对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固定术并得到随访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86例,男34例,女52例;年龄18~75岁,平均(50.14±1.25)岁;其中 < 40岁18例,41~65岁36例,> 65岁32例;Garden分型I型12例,2型28例,Ⅲ型27例,Ⅳ型19例。
受伤至手术时间< 3 d 21例,3~7 d 32例,8~14 d20例,> 14 d 13例。
2 方法2.1 术后随访和疗效评定方法本组8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6个月。
每3~6个月复查髋部正侧位X线片,判断骨折复位质量和骨折愈合情况。
根据术后X线片Garden对线指数判断骨折复位质量,分为解剖复位(I、Ⅱ级复位)49例,非解剖复位(Ⅲ、Ⅳ级复位)37例。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及术后股骨头缺血坏死目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及术后股骨头缺血坏死展开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及术后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均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他们的临床数据展开回顾性分析。
结果: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及术后股骨头缺血的优良率为90%,2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
所有患者的股骨功能恢复好,术后无骨折延迟愈合、不良反应等情况发生。
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及术后股骨头缺血坏死,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标签: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颈骨折作为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股骨颈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为了使患者早期离床活动,针对股骨颈骨折治疗,临床上通常采用早期手术治疗,主要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内固定、半髋节形成和全髋节置换术等[1]。
股骨颈骨折复位手术方式选择不恰当,可能发生术后股骨头缺血坏死。
现对他们的临床数据展开回顾性分析,内容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及术后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范围37~71岁,平均年龄52.1岁。
患者距离首次内固定手术时间在3个月~3年之间,原股骨颈骨折类型:头下型13例,头颈型11例,经颈型4例,基底型2例。
固定类型:多钉固定25例,动力髋螺钉(DHS)固定5例。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及术后股骨头缺血坏死疾病诊断标准参考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有严重心、肝等重要器官和血液、内分泌系统病变者,妊娠期妇女,临床治疗期间不遵医行为者。
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均予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患者进行术前常规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评估患者有无手术禁忌。
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老年骨折,尤其在高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这种骨折如果不得当治疗容易导致严重后果,如坏死、愈合延迟等并发症。
目前,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治疗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治疗方式,它能够有效稳定骨折部位,促进骨折愈合,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关于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具体实施方法、效果及预后仍存在一定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总结。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治疗进行系统性分析,探讨手术方法的优劣、疗效及预后情况,为临床提供更科学、更可靠的治疗方案。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治疗在临床中的效果和应用。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对其术后康复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本研究对手术方法和实验设计的详细描述,可以为其他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研究目的还包括探讨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以及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等方面,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全面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次研究,希望能够进一步揭示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优势和局限性,为临床医生和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1.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了2018年至2021年间在我院接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共计纳入了100例患者,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范围在60岁至80岁之间。
所有患者均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筛选,并且经过术前评估确定符合手术适应症。
手术过程中采用了传统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技术,所有手术均由资深的骨科医生主刀,并且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手术后所有患者均接受规范的术后护理和康复训练。
对于数据统计及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利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对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术过程及术后效果进行分析。
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分析【摘要】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本文通过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了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临床表现、影响治疗效果因素以及预防策略。
研究发现,局部缺血缺氧是导致股骨头坏死的重要原因,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等因素也会影响其发病率。
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防策略,应该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处理。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提高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补充说明,本文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发生机制、影响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效果、预防策略、研究结论、展望、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补充说明1. 引言1.1 研究背景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较高,且容易导致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包括血液循环障碍、骨内高压、坏死性纤维组织及因骨折而引起的内源性因素导致的微血管损伤等因素都可能与股骨头坏死有关。
研究表明,股骨颈骨折本身的程度、治疗方法、术后护理等因素均可能影响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对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既有助于提高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对股骨头坏死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将针对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临床表现、影响治疗效果因素及预防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为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供更好的保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机制、影响因素、临床表现、影响治疗效果因素以及预防策略,旨在揭示股骨头坏死的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降低患者受到的损伤和疾病的风险。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远期(大于1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影响因素分析目的探讨影响股骨颈骨折术后远期(大于1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因素。
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行内固定病例34例,将患者年龄、Gardon分型、骨折复位质量(Gardon指数)和负重时间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年龄、Gardon分型、骨折复位质量(Gardon 指数)和负重时间等四项因素对股骨颈骨折术后远期股骨头坏死均有相关性。
其影响大小依次为骨折复位质量(Gardon指数)、Gardon分型、负重时间和年龄。
结论股骨颈骨折术后远期股骨头坏死率与骨折复位质量、Gardon分型、下床负重时间及年龄均呈相关性,其中与骨折复位质量呈最大相关关系。
标签: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影响因素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发生率占全部骨折总数的3.58%,占髋部骨折的53%[1]。
随着社会老龄化,其发生率逐渐增高。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主张以手术为主,治疗技术包括内固定、内固定加带血管蒂肌骨瓣移植和人工关节置换三大类。
对于较年轻的患者,以复位内固定为主。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骨折不愈合是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两大主要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内固定技术的改进,骨折愈合率可达90%以上,但股骨头缺血坏死率迄今仍无明显下降,成为决定预后的主要问题[2]。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34例股骨颈骨折行内固定病例,探讨影响股骨颈骨折术后远期(大于1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因素。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统计铜梁县人民医院骨科2005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行内固定病例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27~92岁,其中65岁9例。
骨折类型按Garden分型,I型0例,Ⅱ型10例,Ⅲ型18例,Ⅳ型6例。
1.2方法所有34例患者均进行了内固定手术。
手术方式:空心螺钉内固定28例,其中带血管蒂肌骨瓣移植12例,股骨颈锁定钢板固定3例,多枚骨圆针固定3例。
曲张的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7ꎬ46(10):1181~1182.[31]㊀李念ꎬ刘强ꎬ石建军.大隐静脉曲张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ꎬ2017ꎬ10(3):294~297.[32]㊀刘强ꎬ焦雪ꎬ刘洪飞.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40例临床疗效观察[J].ChineseJournalofModernOperativeSurgeryꎬ2015ꎬ19(4):282~283.ʌ文章编号ɔ1006-6233(2018)02-0348-03股骨颈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早期预测进展李文强ꎬ㊀刘㊀宁ꎬ㊀李乐翔ꎬ㊀钱齐荣(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关节外科ꎬ㊀上海㊀200003)ʌ关键词ɔ㊀股骨颈骨折ꎻ㊀内固定术ꎻ㊀股骨头坏死ꎻ㊀早期预测ʌ文献标识码ɔ㊀A㊀㊀㊀㊀㊀ʌdoiɔ10.3969/j.issn.1006-6233.2018.02.045㊀㊀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ꎬ占股骨近端骨折的53%ꎬ占全身骨折3.61%[1]ꎮ其主要由高能量创伤造成ꎬ且常伴有多发性损伤ꎮ股骨颈骨折是股骨头坏死的常见原因ꎬ股骨颈骨折术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是股骨头坏死ꎬ因此对于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早期预测有重要意义ꎬ现将近几年来对于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早期预测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ꎮ1㊀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病理机制及原因分析1.1㊀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病理机制:股骨头坏死为慢性进展性疾病ꎬ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缺血坏死ꎬ其组织病理学改变大致相同ꎮ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主要是由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复位㊁愈合不良ꎬ股骨头内的负重骨小梁转向负重区承载应力减低ꎬ出现应力损伤等原因造成[2]ꎮ股骨头坏死后可引发炎症反应ꎬ造成周围组织充血ꎬ随着病程进展ꎬ骨内肉芽组织增生ꎬ形成新生骨ꎬ同时吸收坏死骨[3]ꎮ此时可见骨充血㊁炎性细胞浸润等ꎬ如果病情仍继续加重ꎬ就可造成关节退行性改变[4ꎬ5]ꎮ1.2㊀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原因分析:目前临床对于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研究多认为[6~8]ꎬ骨折类型㊁复位质量㊁术前牵引是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继发股骨头坏死的独立预测因素ꎬ而性别㊁年龄㊁体重指数㊁手术时间㊁下地负重时间㊁内固定是否取出与术后股骨头坏死无明确联系ꎮ赵红星[9]等研究显示ꎬ骨折类型㊁复位质量㊁术前牵引是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独立预测因素ꎬ曹发奇[10]等与朱海泉[11]等均得出相似结论ꎮ2㊀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研究预测股骨头坏死对判断股骨颈骨折的预后及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ꎮ传统主要依据年龄㊁Garden分型制订ꎬ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ꎬ若骨折类型为Gar ̄denⅢ㊁Ⅳ型ꎬ临床一般采取Ⅰ期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ꎻ对于50岁以上的中青年主要选择复位内固定[12]ꎮ此方法有一定参考价值ꎬ但仍存在较大局限ꎬ如在Gar ̄denI㊁Ⅱ型骨折中术后股骨头坏死率较高[13]ꎬ因此为避免盲目性ꎬ临床需寻找更准确的方法预测术后股骨头坏死ꎮ目前临床主要通过临床症状及体征㊁X线摄片㊁MRI㊁CT㊁核素骨扫描等方法对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进行诊断ꎮ已有研究报道[14]ꎬ内固定术后早期股骨头坏死病史㊁症状不具有特异性ꎬ与股骨颈骨折后早期症状㊁体征鉴别较困难ꎮ但早期诊断术后股骨头坏死是治疗方案的选择的关键ꎬ因此影响学检查是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预测的重要手段ꎮ2.1㊀X线摄片:X线诊断术后股骨头坏死具有直观㊁简便等特点ꎬ而且价格较低ꎬ尤其适合基层医院ꎮ随后现代影像学技术的普及ꎬ临床对骨密度㊁骨小梁分辨程度越来越精细ꎬ在早期发现创伤后异常X线表现方面也逐渐体现出一些优势ꎮ但其在早期诊断术后股骨头坏死方面的准确率仍较低ꎬ导致该结果的原因主要可分为两方面ꎬ一方面与医师阅片水平有关ꎬ另一方面则是X片上只能表现出修复过程骨密度的改变情况ꎬ而难表现出早期术后股骨头坏死影像ꎬ因此早期诊断非常困难ꎮ但李鹏飞[15]等研究认为ꎬX线片在显示骨关843㊀㊀第24卷㊀第2期2018年2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河㊀北㊀医㊀学HEBEIMEDICINE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ol.24ꎬNo.2Feb.ꎬ2018㊀㊀㊀㊀ʌ基金项目ɔ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ꎬ(编号:13JC1407301)ʌ通讯作者ɔ钱齐荣节面㊁股骨头全貌方面有一定价值ꎬ而且高质量的X片在预测股骨头塌陷方面有一定作用ꎬ故术后股骨头坏死仍可采用X片作为普查手段ꎮ2.2㊀核素骨扫描(ECTꎬSPECT)检查:核素骨扫描可通过反映骨质代谢㊁股骨头血流来诊断术后早期股骨头坏死ꎬ在股骨头坏死后数小时就可能表现出异常ꎬ而且此种诊断方法比X线片㊁MRI双线征更早ꎮ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并发股骨头坏死时ꎬ采用X线检查尚未发现任何股骨头坏死征像ꎬ但是采用核素骨扫描则可动态观察则可获得股骨头坏死的预测诊断[16]ꎮ然而核素骨扫描也存在一定缺陷ꎬ如核素吸收受多种疾病影响ꎬ故此在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的特异性较差ꎮ首诊为核素骨扫描的患者ꎬ且出现特异性征象可确诊ꎻ若为阳性但可疑为股骨头坏死者需采用MRI确诊[17]ꎮ2.3㊀CT检查:CT检查属于X线精细断层扫描ꎬ比X线更清晰ꎬ其分辨力高ꎬ影像清晰ꎬ扫描层面薄ꎮ其还能确定病变位置㊁范围ꎬ在显示病变特征方面具有敏感㊁准度度高等特点ꎬ而且在显示关节面塌陷方面也有较大优势ꎮ但CT以横断图像为主ꎬ在早期诊断方面无明显优势ꎬ评价关节间隙㊁股骨头上方病变作用有限[18]ꎮ有研究报道[19]ꎬ多平面重建可克服以上缺点ꎮ随着多层螺旋CT不断发展ꎬ其扫描层厚逐渐变薄ꎬ多平面重建图像质量清晰度逐渐增高ꎬ但是仍然只能在骨坏死修复阶段时表现出异常ꎬ因此CT在早期诊断股骨头坏死方面的价值无法与MRI相比[20]ꎮ2.4㊀MRI检查:1983年临床首次应用MRI诊断股骨头坏死ꎬ随后其在诊断股骨头坏死方面显示出明显优势及巨大的应用价值ꎬ甚至可作为诊断的金标准ꎮMRI典型表现为股骨头坏死灶周围的T1W1㊁T2W1分别呈现出呈低信号带及中㊁高信号ꎬ脂肪抑制像则呈现为高信号ꎮ增强MRI扫描可评价血流灌注情况ꎬ区分存活或坏死组织ꎬ在术后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价值较高ꎮ目前临床有部分研究报道[21ꎬ22]ꎬMRI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准确性㊁敏感性极高ꎬ甚至可达到100%[23]ꎮ而且动态对比增强MRI在术后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价值尤其明显ꎮ郝丽[24]等文献报道ꎬ增强MRI还可显示多血管修复的部位㊁范围及骨坏死区ꎬ有助于对预测股骨头塌陷的发生ꎮ罗凌云[25]等通过研究MRI对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早期预测结果显示ꎬMRI诊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X线ꎮMRI诊断术后股骨头坏死可提供清晰的影像ꎬ早期预测术后股骨头坏死ꎮ目前临床已有研究显示[26]ꎬ坏死期最早出现在缺血发生后2hꎬ因此可认为股骨颈骨折发生后股骨头坏死已开始ꎮ但是股骨头坏死发生后ꎬ并不能立刻发现ꎬ不同的方法对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不同[27]ꎮ病理学实验方法可在缺血发生后数小时或数天证实有无股骨头坏死的发生ꎬ但是临床实践中并非每位患者均会做病理学检查ꎮ因此临床更倾向于影像学诊断ꎮ早期股骨头坏死时骨细胞结构强度并未发生改变ꎬ因此不会引起X线影像学改变ꎮ核素骨扫描与CT在早期诊断方面也有一定缺陷ꎮ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相比ꎬMRI检查具有无电离辐射㊁无创伤㊁软组织分辨率清晰㊁多方位成像㊁对骨髓病变敏感性高等优势ꎬ而且其还可反映骨坏死组织血运变化㊁组织学改变ꎬ定量分析坏死量ꎮ因此MRI在早期诊断及预测股骨头坏死方面开辟了新途径ꎬ在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方面有重要价值ꎮJing[28]等研究报道ꎬ股骨头发生坏死后2周ꎬMRI即有所表现ꎬ可能观察到相应信号ꎮ综上所述ꎬ对于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早期影像学预测的敏感性与准确性ꎬMRI最高ꎬ其次为CT及核素骨扫描ꎬX线平片最差ꎮ因此早期诊断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首选MRIꎬCT㊁核素骨扫描㊁X线可作为辅助诊断检查方法3㊀展㊀望内固定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最重要的手段ꎬ尽管目前医学科技高速发展ꎬ但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并未显著降低ꎮ从目前研究看来ꎬ股骨颈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研究正向着临床多因素㊁微观精细化发展ꎬ多数学者已将研究重点放在如何通过早期预测术后股骨头坏死来选择治疗方案ꎬ以改善预后ꎮ影像学在预测术后股骨头坏死方面的研究价值一直受到临床广泛关注ꎮ虽然目前仍有一定制约因素ꎬ但随着研究深入ꎬ我们终有一天会准确预测术后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发生ꎬ并尽可能降低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ꎮʌ参考文献ɔ[1]㊀陈明新.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J].河北医学ꎬ2014ꎬ20(1):166~168. [2]㊀柴斌ꎬ李康养ꎬ丁文彬ꎬ等.股骨颈骨折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原因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ꎬ2017ꎬ32(2):182~184.[3]㊀王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ꎬ2016ꎬ31(4):445~446.[4]㊀段临涛ꎬ王茜ꎬ胡民华ꎬ等.超声与X线㊁MRI影像对膝骨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ꎬ2016ꎬ32(3):255~258.[5]㊀柴俊龙ꎬ刘亚妹ꎬ郑继会.关节腔注射消炎镇痛液联合臭氧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ꎬ2016ꎬ15(8):780~783.943㊀㊀第24卷㊀第2期2018年2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河㊀北㊀医㊀学HEBEIMEDICINE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ol.24ꎬNo.2Feb.ꎬ2018㊀㊀㊀㊀[6]㊀张雨ꎬ刘亮ꎬ栗树伟ꎬ等.老年股骨颈骨折经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及影响因素[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ꎬ2016ꎬ5(4):305~309.[7]㊀黄鑫.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ꎬ2015ꎬ36(6):428~431. [8]㊀李修洋ꎬ魏刚.股骨颈骨折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J].局解手术学杂志ꎬ2016ꎬ25(12):898~901.[9]㊀赵红星ꎬ黄媛霞ꎬ梁秋冬ꎬ等.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ꎬ2016ꎬ37(6):906~909.[10]㊀曹发奇ꎬ周武ꎬ刘国辉ꎬ等.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ꎬ2017ꎬ37(17):1088~1092.[11]㊀朱海泉ꎬ刘子敏ꎬ刘晓光ꎬ等.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ꎬ2017ꎬ20(2):199~201.[12]㊀侯洪涛ꎬ李无阴ꎬ刘又文ꎬ等.正位Garden指数对老年股骨颈GardenⅢ型骨折亚分型的评估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骨伤ꎬ2016ꎬ29(11):982~988.[13]㊀谢康ꎬ高维陆ꎬ常俊ꎬ等.股骨颈骨折修复后股骨头坏死7个相关因素:199例回顾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ꎬ2016ꎬ20(24):3529~3534.[14]㊀唐立明ꎬ何伟ꎬ王海彬ꎬ等.腓骨柱植骨支撑固定防治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机理和临床疗效[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ꎬ2017ꎬ17(20):3883~3887.[15]㊀李鹏飞ꎬ葛辉ꎬ庞智晖ꎬ等.基于影像学表现的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ꎬ2016ꎬ22(15):3023~3026.[16]㊀华茜ꎬ米宝明ꎬ章斌ꎬ等.SPECT/CT骨显像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ꎬ2015ꎬ35(4):280~283.[17]㊀HuLꎬHuangZꎬWeiHꎬetal.Osteonecrosisofthefemoralhead:UsingCTꎬMRIandgrossspecimentocharacterizethelocationꎬshapeandsizeofthelesion.[J].BritishJour ̄nalofRadiologyꎬ2015ꎬ88(1046):20140508.[18]㊀侯新民ꎬ吕仁发ꎬ夏桂芳.CT与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多中心对比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ꎬ2015ꎬ13(6):95~97.[19]㊀何海军ꎬ陈卫衡ꎬ鲁超ꎬ等.基于CT图像建立可供动态力学模拟分析的股骨头坏死有限元模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ꎬ2016ꎬ24(9):5~10.[20]㊀陈龙华.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应用CT和MRI检查诊断临床价值分析[J].现代仪器与医疗ꎬ2015ꎬ21(2):8~10. [21]㊀雷新玮ꎬ展影ꎬ屈瑾ꎬ等.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塌陷预测的MRI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ꎬ2013ꎬ47(6):529~533.[22]㊀刘春红ꎬ杜铁桥ꎬ董杰ꎬ等.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并软骨下骨折:平片㊁CT与MRI和病理结果的对照研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ꎬ2010ꎬ14(13):2353~2356.[23]㊀张萌萌ꎬ汝晓双ꎬ范鸿禹ꎬ等.基于MRI征象与坏死体积测量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价值的初步研究[J].磁共振成像ꎬ2017ꎬ8(4):296~301.[24]㊀郝丽ꎬ王琪.MRI征象及定量测量坏死体积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预测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ꎬ2015ꎬ26(6):427~431.[25]㊀罗凌云ꎬ刘亚龙ꎬ杜定学ꎬ等.MRI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ꎬ2013ꎬ24(19):4321~4323.[26]㊀张成宝ꎬ马信龙ꎬ马剑雄ꎬ等.股骨颈骨折空间移位程度与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ꎬ2016ꎬ18(2):133~137.[27]㊀金磊ꎬ胡柯嘉ꎬ吴永伟ꎬ等.早期股骨头坏死影像学诊断的成本效益分析[J].临床与病理杂志ꎬ2015ꎬ35(1):59~64.[28]㊀JingLiꎬJingjingWangꎬJihuaZhaoꎬetal.BOLD-MRIearlydetectfemoralheadosteonecrosisfollowingsteroid-treatedpatients[J].Medicineꎬ2017ꎬ96(44):e8401.ʌ文章编号ɔ1006-6233(2018)02-0350-0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研究进展宋云骏ꎬ㊀于海侠ꎬ㊀关亚男ꎬ㊀陈治国ꎬ㊀刘㊀琛(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急诊科ꎬ㊀河北㊀承德㊀067000)ʌ关键词ɔ㊀急性缺血性脑卒中ꎻ㊀静脉溶栓ꎻ㊀治㊀疗ʌ文献标识码ɔ㊀A㊀㊀㊀㊀㊀ʌdoiɔ10.3969/j.issn.1006-6233.2018.02.046㊀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ꎬ及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ꎬ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ꎬ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比例占87%[1]ꎮ存活患者半数以上遗留偏瘫㊁失语等严重残疾ꎬ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ꎮ溶栓治疗是053㊀㊀第24卷㊀第2期2018年2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河㊀北㊀医㊀学HEBEIMEDICINE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ol.24ꎬNo.2Feb.ꎬ2018㊀㊀㊀㊀ʌ基金项目ɔ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ꎬ(编号:201601A016)。
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黄鑫【摘要】近年来,有研究利用超选择性血管造影对股骨颈骨折进行新分型,利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PET/CT)在术后6周可明确诊断预后.一些学者否定了性别、受伤至接受手术时间、切开复位、空心钉的骨内构型与数量等因素对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否定了Pauwels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提出体重指数的升高、术后3个月内下地负重可增加股骨头坏死风险,而间断取钉可降低其风险.但对于患者年龄、空心钉取出等因素的影响,至今仍有较大争议.该文将针对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期刊名称】《国际骨科学杂志》【年(卷),期】2015(036)006【总页数】4页(P428-431)【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分型;危险因素【作者】黄鑫【作者单位】030001,山西医科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作者单位: 030001,山西医科大学股骨颈骨折临床较为常见,其约占全身骨折的3.61%[1],患者年龄多在50~70岁之间。
研究显示,虽然在一些欧洲发达国家髋部骨折的发病率不再升高[2-3],但中、美、日等国仍逐年攀升[4-7],其中股骨颈骨折约占53.27%[7]。
在骨折复位方式、无菌术、内固定材料等高度发达的今天,空心钉内固定仍为当今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手段,但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并未明显下降,为8.1%~25.3%[8-9]。
以往观点认为,股骨颈骨折会因直接创伤或骨折断端等因素损伤股骨头周围血管而直接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在Liu等[10]的研究中,创新性地通过超选择性血管造影(DSA)观察跨过骨折线仍存活的支持带血管数量,提出了基于预后的股骨颈骨折分型新方法,发现I、II、III型分别残留3~6、1~2和0支支持带血管,其股骨头坏死率分别为0、7.14%和100%。
此外,Kumar等[11]利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PET/CT)扫描6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股骨头周围血管,了解其灌注情况后发现,约有75%的患者有部分或全部多血管损伤,但其中80%的患者受损血管可在6周内修复,股骨头坏死全部发生在血管未修复的患者中;术后6周PET/CT扫描显示约有74.2%的血管完全损伤患者(23/31)发生再灌注,而血管部分损伤患者(18例)中有3例出现恶化,最终导致股骨头坏死。
股骨颈骨折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后股骨头坏死分析顾小明;黄立新【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ed factors femoral head necrosis after the operation on adult femoral neck frac-tures by compressed hollow screws fixation. Methods The author reviewed the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by compressed hol-low screws fixation from January 1st,2001 to December 31st,2010 and then made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following eight factors:age,gender,fracture type(Garden type),surgical reduction quality(Garden index),the time gap between injury and the operation,reset mode( open reduction or close reduction),the partial weight-bearing time after the operation,whether the fixation is removed. Among these eight factors,th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actors were selected and then analyz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ne by one. Results There are 185 cases with a complete set of follow-up data and the follow-up lasts from three to ten years(the average duration is 5. 5 years). Among the 185 cases,28 patients suffered from femoral head ischemic necrosis,which accounts for 15. 14% and the independent factors influencing femoral head necrosis included the following:fracture type,fracture reduction,the time gap between injury and the operation,the partial weight-bearing time after the opera-tion. Conclusion The major complication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s operation by compressed hollow screws fixation is femoral head ischemic necrosis and the major risk factors are fracture type,fracture reduction,the time gap between injury and the op-eration and the partial weight-bearingtime after the operation. Among those factors,reduction quality,the time gap between in-jury and the operation and the partial weight-bearing time after the operation are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it is found that femoral head ischemic necrosis can be lowered down when the patient receives compressed hollow screws fixation at an earlier time,im-proves reduction quality and tries to bear partial weight after three months'fixation. The present data shows that compressed hol-low screws fixation is a satisfying treatment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s as it brings a low rate of femoral head necrosis and the op-eration is easy to carry out since it has a low requirement on technology and produces less trauma. For those senior femoral neck fracture patients who have good body condition,longer life expectancy and no bone displacement or only slight bone dis-placement,or for those young femoral neck fractures patients,compressed hollow screws fixation is their top priority.%目的:探讨成人股骨颈骨折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股骨颈骨折术后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多因素分
析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股骨颈骨折是常见的骨科急症之一,特别是老年人和骨质疏松患者更容易发生。
虽然手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导致股骨头组织坏死、脆弱化和关节炎等问题。
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虽然不高,但治疗起来非常复杂,而且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深入探究股骨颈骨折术后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多因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1)分析股骨颈骨折术后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多因素;2)研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3)为临床医生提供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干预措施。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3.1研究内容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收集适合入选标准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收集的数据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方式、手术时长、术后并发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术后治疗和生活质量等。
3.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因素。
同时,使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比较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健康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
四、预期结果和意义
本研究将分析股骨颈骨折术后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多种因素,为术后治疗提供一系列干预措施,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此外,该研究可以揭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和机制,提高公众对重大手术后后遗症的认知和关注。
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赵红星;黄媛霞;梁秋冬;徐海斌;王磊【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行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29例术后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资料与同期其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式、骨折类型(Garden 分型)、复位质量、伤后手术时间、术前牵引、负重时间、内固定是否取出等因素,分析可能导致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折类型(Garden分型)、复位质量、术前牵引与术后股骨头坏死有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折类型(Garden分型)、复位质量、术前牵引显著相关(P<0.05).结论骨折类型(Garden 分型)、复位质量、术前牵引是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而年龄、性别、手术方式、伤后手术时间和内固定是否取出等与术后股骨头坏死关系不密切.【期刊名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6(037)006【总页数】4页(P906-909)【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Logistic回归分析;Garden分型【作者】赵红星;黄媛霞;梁秋冬;徐海斌;王磊【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科,河南新乡 453000;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科,河南新乡 453000;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科,河南新乡453000;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科,河南新乡 453000;深圳大学附属罗湖医院骨科,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推行中心,广东深圳 5180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2股骨颈骨折是髋部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占髋部骨折的50%左右[1-2]。
骨颈骨折内固定后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王华;李涛;曾参军;樊仕才【期刊名称】《安徽医学》【年(卷),期】2011(032)002【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后引起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治疗,并积极预防减少股骨颈骨折后引起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07年12月采用三刃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住院患者48例其中引起股骨头坏死15例的治疗情况.结果本组15例均进行随访3~9年,除1例因车祸引起患侧股骨再次骨折需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外,其余14例均恢复良好.骨折过程中出现骨移位的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率较高,小于60岁的患者发病率高于60岁以上患者,P <0.05.骨折过程中出现骨移位的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率较高,Garden分级III级与I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外动脉升支血管束植入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恢复良好,效果满意.血管束植入修复为股骨头颈部提供了新的血供,有利于股骨头的修复与重建,也间接地促进了骨折的愈合.【总页数】2页(P195-196)【作者】王华;李涛;曾参军;樊仕才【作者单位】510630,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股;510630,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股;510630,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股;510630,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股【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生物力学因素诱导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单侧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犬模型验证[J], 王海洋;林焱斌;余光书2.生物力学因素诱导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单侧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犬模型验证[J], 王海洋;林焱斌;余光书;3.改良术式结合壮筋续骨方对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及骨塌陷预防作用[J], 褚青波4.转子间截骨加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后骨不连 [J], 张智勇;乔峰;郭红光;陈宗文5.丹郁骨康丸预防性给药防止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 [J], 覃剑;董晓俊;鲁周同;张汉庆;乔杰;陈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继发移位及股骨头坏死的调查研究杨广杰【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4(000)008【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econdary fracture displacement and osteonecrosis aft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n femoral neck fracture and analyze its causes.Methods 356 patients with nondisplaced femoral neck fracture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reatment, 176 cases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the surgical group, 180 cases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 for conservative groups, survey and analysis of secondary fracture displacement and two head necrosis were observed.Results Secondary fracture displacement and the incidence of osteonecrosis in surgic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servative group(P<0.05); conservative group of secondary displacement occurred significantly higher risk of osteonecrosis stage I healing, and its occurrence osteonecrosis time than healing I stage was significantly advance (P<0.05). Age, combined risk of complications, functional training is not correct, large Pauwels angle all were the major cause of osteonecrosis.Conclusion Conservative treatment for nondisplaced femoral neck fractures in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of secondary displacement and head necrosis, early surgical treatment should be implemented.%目的:调查分析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继发移位以及股骨头坏死的情况,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影响股骨颈骨折预后的因素分析(一)【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影响股骨颈骨折中空螺纹钉内固定术后,与股骨头缺血坏死及晚期塌陷相关的因素。
方法:对1994年11月至2003年10月间的230例股骨颈骨折中空螺纹钉治疗病例,应用秩和检验方法分别对病人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复位方式、骨折复位情况、受伤至手术时间等6种因素与股骨头发生缺血坏死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得出相关顺序。
结果:影响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血坏死及晚期塌陷的相关因素和顺序依次为骨折移位程度、骨折复位质量、受伤至手术的时间、复位方式。
结论:骨折移位程度是影响预后最关键的因素;在医生所能控制的因素中,骨折复位质量及受伤至手术时间明显影响预后;切开复位及病人高龄并未造成股骨头缺血坏死率升高。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缺血性坏死;中空加压螺纹钉;开放复位为探讨影响股骨颈骨折预后的因素,我们对1994年11月至2003年10月在我院治疗并长期随访的230例股骨颈骨折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病人均经中空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于骨折移位程度、骨折复位质量、病人性别及年龄、骨折复位方式及手术时机等因素与股骨头缺血坏死及晚期塌陷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30例中男132例,女98例,年龄18~83岁,平均50.9岁,其中40岁72例,40~60岁82例,>60岁76例。
骨折类型(Garden 分型):Ⅰ型6例(2.6%),Ⅱ型33例(14.3%),Ⅲ型129例(56.1%),Ⅳ型62例(27.0%)。
复位方法:闭合复位132例,切开复位98例。
受伤至手术时间:闭合复位组6h~36d,平均2.6d;切开复位组5h~29d,平均2.43d。
24h内手术病人90例,其中闭合复位54例,开放复位36例。
内固定方法:AO中空加压螺丝钉。
随访时间17~109个月,平均32.1个月。
1.2资料收集方法复习所有230例病人的原始病历、手术记录、X线片及术后随访记录,严格按照Garden分型定义骨折分型,采用Garden 指数测量对于骨折复位质量进行评判并分为四级:Ⅰ级,正侧位指数均在155°~180°;Ⅱ级,正或侧位指数有1个155°或>180°;Ⅲ级,正侧位指数均155°或>180°;Ⅳ级,正位指数155°或>185°。
股骨颈骨折后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分析缺血性股骨头坏死至今是股骨颈骨折手术后易出现的不容易解决一个难题,作者先前都是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探讨股骨颈的骨折后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发生的因素,极少客观的从多方面可能出现和影响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因素进行对比。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00年到2010年,我科共诊治股骨颈骨折213例,做内固定术的109例,除去手术中多次复位、复位效果不佳的、内固定后不稳定和病例不健全的,余下76例。
76例中出现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21例(27%),这21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病例都是经过髋关节X线正侧位片而进行明确诊断的。
并且排除有吸烟史和酗酒史及正在使用激素和有骨代谢性疾病等一些原因。
76例中女39例,男37例,年龄21~84岁,平均596岁。
骨折类型GardenⅠⅡ度21例(股骨头坏死3例,14%),ⅢⅣ度55例(头坏死16例,29%)。
复查时间1年5个月~9年1个月,平均复查时间2年11个月。
表1年龄,暴力,骨折移位程度,内固定的术式和术后下床时间与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关系注:优势比(OR=ad/bc)12方法:运用病人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发生缺血性股骨头的坏死病人和几个病人,进行对比和分析。
排除能否造成缺血性股骨头坏死一些条件外,其它因素,如性别、年龄,骨折处损伤的严重性,是否有移位,Garden分类和手术时机、行内固定术式、手术术后最初下床活动的时间和复查时间尽可能与坏死组相同,最终进行优势比,分析其能否影响股骨颈骨折后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发生。
年龄59岁以下和59岁以上(包括59岁),两个小组;骨折损伤暴力分重,中,轻3种(重的为汽车撞伤,中等的为摔倒,轻的为滑倒,);骨折移位的程度分GardenⅠⅡ和ⅢⅣ2种;行内固定手术的术式分23螺纹钉和鹅头钉三刃钉组;手术后开始下床活动的时间47个月和大于7个月2组。
2结果对照发现(表1)年龄小的比年长的:重度的暴力比中度的暴力,股骨颈骨折明显有移位比股骨颈骨折移位不明显的易发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优势比是267、113和538,但是暴力较轻的倒是比中度的暴力的易出现缺血性股骨头的坏死,优势比是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