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行业(RFID)标准下的智能图书馆应用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5
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高校图书馆管理也不例外。
RFID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目标并获取相关数据的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图书馆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1. 图书馆藏书管理RFID技术可以被用于图书馆的藏书管理中。
每本图书都可以嵌入一个RFID标签,这样就可以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对图书进行快速的盘点和定位。
当读者需要借阅书籍时,只需要将书籍放置在RFID阅读器上,系统就能自动识别书籍信息,实现快速借还书的功能。
这种自动化的借还书流程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效率,减少了借阅书籍的排队时间,提高了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
2. 图书馆安全防盗传统的图书馆盗窃防范是通过人工监控和门禁系统来进行的,但是这种方式往往并不十分有效。
而采用RFID技术可以为图书馆的安全防盗提供更为可靠的解决方案。
当读者试图携带未借出的图书离开图书馆时,RFID阅读器会自动识别并警报,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检查。
这有效地遏制了图书盗窃行为,保护了图书馆的财产安全。
3. 图书馆空间利用RFID技术还可以帮助图书馆更好地管理空间利用。
通过在书架上安装RFID阅读器,可以实时监测书籍的借阅情况,从而对图书分类和摆放进行优化。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图书馆的空间,提高书籍的可访问性和可借阅率。
4. 读者管理借助RFID技术,图书馆可以更好地管理读者信息。
通过给借阅卡嵌入RFID芯片,可以实现读者信息的快速识别和录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RFID技术也可以帮助图书馆实现自助借还书的功能,提高读者的借书效率和满意度。
1. 提高效率RFID技术可以帮助图书馆实现自动化的借还书流程,减少了人工干预的需要,提高了管理效率。
RFID技术也可以实现对图书的快速盘点和定位,大大减少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图书馆管理的效率。
RFID流通系统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阐述rfid技术的利用对流通部图书管理服务的提升,对rfid技术在流通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rfid技术图书馆流通部解决方法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255-02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即电子标签技术,起始于20世纪40年代雷达技术的发展。
在很多领域中取代了条形码。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智能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和处理相关数据。
rfid系统通常由电子标签和阅读器两部分组成,目前广泛应用于图书档案、门禁收费、资产管理、交通物流等领域中。
在图书馆领域中,rfid自动识别系统是一个全新技术,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功能具有精准性,并且可以有效促进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能够更好的为读者提供服务。
未来现代化图书馆直接受rfid技术所影响,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图书馆服务理念转变和文献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技术手段。
我院于2011年开始使用rfid自助借还系统。
本文就rfid技术在图书馆流通部门的使用情况进行探讨,并针对所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研究。
1 rfid技术的利用对流通部图书管理服务的提升1.1 图书借还系统管理服务的提升传统方式图书借还采用安全磁条十条形码,读者借还时由工作人员操作。
rfid技术图书自助借还系统,取代了原来的人工借还操作,完成一次性多本馆藏资源借、还的自助操作。
实自助借还系统结合射频识别、计算机、网络、软件以及触摸屏控制操作技术,实现了对安装有电子标签的图书进行自助借还功能。
通过安装在控制计算机上的自助借还书软件实现图书自助借还,识别速度快、借还效率高、操作简便快速、节约人力、设备安装维护方便等特点。
1.2 图书清点管理服务的提升传统方式采用人工清点,费时费力,很难实现。
错、乱架图书难于发现。
rfid技术馆藏清点系统,既可以快速完成馆藏资源的准确清点,还能准确位置查找和整架等业务。
RFID图书馆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扮演着不可或者缺的角色。
然而,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如图书盗窃、图书丢失、图书借还效率低下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被引入到图书馆管理中,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自动化的解决方案。
二、RFID图书馆解决方案的原理RFID图书馆解决方案主要由RFID标签、RFID读写器、图书馆管理系统以及相关软件组成。
每本图书都附有一个RFID标签,该标签内置一个芯片和一块天线。
RFID读写器通过无线电波与RFID标签进行通信,并读取标签上存储的信息。
读写器将读取到的信息传输给图书馆管理系统,系统根据读取到的信息进行图书的借还、归还、定位等操作。
三、RFID图书馆解决方案的优势1. 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RFID技术能够实现图书的自动借还,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读者只需将图书放置在RFID读写器上,系统即可自动识别并记录借书信息,避免了传统的人工操作。
2. 提升图书管理准确性:RFID标签具有惟一的编码,每本图书都有一个独立的标识符。
通过RFID技术,图书馆管理系统能够准确地识别每本图书的位置和状态,避免了传统条形码容易浮现的误读、错放等问题。
3. 防止图书丢失和盗窃:RFID标签可以被隐藏在图书的内部或者背面,不易被发现和移除。
当有人试图非法带走图书时,RFID读写器会发出警报,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
4. 提供图书定位功能: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图书馆内每本图书的定位。
通过安装RFID读写器在图书馆的不同区域,系统可以准确地追踪图书的位置,方便读者快速找到所需图书。
四、RFID图书馆解决方案的应用案例1. 图书借还自助机:在图书馆设置RFID读写器和自助机,读者可以通过自助机自行借还图书,无需排队等候。
系统会自动识别图书并记录借还信息,提高了借还效率。
第30期2020年10月No.30October ,2020基于RFID 技术的智慧图书馆应用摘要:文章先介绍了RFID 技术和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图书馆使用RFID 技术的基本情况;接着从编目处理、无人借还、盘点统计、安全防盗4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图书馆基于RFID 技术实现智慧图书馆的具体实践;然后从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便于读者借还书、有利于图书馆整体发展3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图书馆使用RFID 技术实现智慧图书馆的效果;同时从成本和标签读取两个方面分析了RFID 技术的不足;最后进行了总结,展望了智慧图书馆运用RFID 技术的未来。
关键词:RFID ;智慧图书馆;标签读取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志码:A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朱宁(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图书馆,江苏苏州215123)作者简介:朱宁(1988—),男,江苏徐州人,助理馆员,硕士;研究方向:图书情报。
——以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图书馆为例引言RFID 技术[1]全称为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即射频识别技术。
其原理为阅读器与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的数据通信,达到识别目标的目的。
RFID 技术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物联网就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万物联入互联网,实现万物信息互联互通。
RFID 技术由雷达技术衍生出来,已广泛应用于物流、交通、身份识别、防伪、资产管理、食品、信息统计、查阅应用、安全控制等领域,目前已被应用于图书馆领域。
RFID 技术的射频信号可自动识别和读取一定范围内的数据,实现无人干预自动识别,可被用于智慧图书馆[2]的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图书馆位于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是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在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的分馆。
2009年9月开馆以来,该馆紧跟趋势,积极引进基于RFID 技术的设备用于图书馆日常管理,目前该馆使用的RFID 设备均为美国3M 公司的产品。
基于RFID的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图书馆管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不再满足当下的需求,数字化、智能化的图书馆管理逐渐成为了新的发展方向。
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因其高效、便捷等特点,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介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图书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RFID技术的介绍RFID全称为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技术。
它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实现信息的读取和存储。
RFID技术主要由RFID标签、RFID读写器、RFID中间件和RFID应用系统四部分组成。
图1 RFID系统原理图其中,RFID标签是实现识别的核心部分,它可以携带各种信息,并通过射频信号进行读写。
RFID读写器则是用来与标签进行通信的设备,可以读取标签中的信息,并将其传输给RFID中间件进行处理。
RFID中间件则是将RFID读写器读取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的系统,它可以将标签的信息传输给RFID应用系统进行处理后,再反馈给读者和管理员等使用者。
二、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智能化图书馆管理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功能模块:1. 图书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用于图书的入库、借阅、归还等操作。
利用RFID技术实现图书标签的识别和读写,实现图书的自动借还、归还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图书的归还效率和准确率。
同时,可以通过该模块实现出借、预约等操作。
2. 读者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用于读者的注册、信息查询、借阅信息查询、预约等操作。
采用RFID技术实现读者信息的识别和读写,使得读者可以通过自助终端机进行借阅、归还等操作,提高了读者的使用效率。
3. 系统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用于图书馆管理员的用户权限管理、图书管理、借阅管理等操作。
利用RFID技术实现对系统的安全管理,能够很好地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查询统计模块该模块主要用于对系统数据进行统计和查询,包括借阅记录、图书馆藏量等信息。
智能图书馆研究报告总结
智能图书馆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新型图书馆模式。
本研究报告对智能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得出以下总结:
首先,智能图书馆在图书分类和检索方面能够实现高效、精准的服务。
通过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将图书进行分类和标签化,提供更准确的图书推荐和搜索结果,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其次,智能图书馆通过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图书馆资源的智能化管理。
例如,通过RFID技术可以实现图书的自动借还、库存管理和防盗。
同时,通过智能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可以实时监控图书馆的设施和环境,提高图书馆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第三,智能图书馆不仅改变了图书馆的服务方式,还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服务和便利。
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和移动应用,读者可以随时随地借阅图书、查询资料和参与社交互动。
同时,智能图书馆还可以与其他智能设备和平台进行集成,例如与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等技术相结合,提供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最后,智能图书馆在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面临一些挑战。
由于涉及大量的个人信息和网络数据,智能图书馆需要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措施,确保读者的信息不被泄露和滥用。
总的来说,智能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具有广
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解决一些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推动智能图书馆的发展。
射频识别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图书馆一直是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射频识别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通过将射频标签贴在图书上,可以实现对图书的快速、准确的识别与管理。
本文将探讨射频识别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影响。
首先,射频识别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图书的借还流程上。
传统的图书借还需要通过人工扫描条形码的方式进行,耗时且容易出错。
而射频识别技术可以实现对图书的批量识别,只需将图书放置在射频读写器上,系统即可自动识别图书信息。
这样一来,图书馆职员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他更重要的工作上,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射频识别技术还可以帮助图书馆实现对图书的精确定位和管理。
图书馆的藏书量庞大,传统的手工盘点工作非常繁琐。
而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后,只需将射频读写器移动到图书架前,即可快速扫描图书的射频标签,实现对图书的快速盘点。
同时,射频识别技术还可以记录图书的借还情况和位置信息,方便图书馆管理者进行图书的调配和统计,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
此外,射频识别技术还可以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自助借还机进行图书的借还操作,无需排队等候。
同时,射频识别技术还可以实现对图书的自动分类和归档,方便用户查找所需图书。
此外,射频识别技术还可以实现对图书馆空间的智能管理,通过感应用户的借还行为,及时调整图书的摆放位置,提高空间利用率。
然而,射频识别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射频标签的成本较高,对于一些资源有限的图书馆来说可能会增加经济负担。
其次,射频识别技术需要配备专门的设备和系统,对于一些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图书馆来说可能需要一定的投入和改造。
此外,射频识别技术也存在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需要图书馆管理者加强相关的安全措施和管理。
综上所述,射频识别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潜力。
浅谈RFID图书管理系统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摘要: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进步及对图书管理效率要求的提高,基于 rfid 核心技术的新一代图书管理系统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数字化管理水平较高的图书馆得到率先应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rfid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优势,其后概括了rfid在图书馆中应用的情况,最后分析了rfid图书管理系统如何推进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rfid 图书管理系统图书馆随着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图书馆领域,推动着图书馆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的改变。
近年来,rfid技术引入又一次掀起了科技热潮,在全国各大高校图书馆普及应用,有着取代光学条形码的趋势。
1 rfid图书管理系统介绍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图书管理系统是基于rfid技术的一种全新图书管理方案。
rfid称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这是一种通过无线射频信号对目标物进行识别并读取存储信息,获得认知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能迅速、简单、方便地追踪和管理馆藏文献。
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存储信息的芯片标签安装在天线上,通过读卡机以无线电波发送出去,然后通过位于接收端的处理系统进行解码识别,以达到安全保护的目的。
1.1 rfid技术与条形码技术的比较一直以来,多数高校图书馆采用光学条形码来辨别、标识每本图书,外加贴磁条以防图书被窃。
读者在借还图书时,由图书馆员使用条码枪读取出图书的信息呈现在管理系统上,进行借、还、续借等操作。
而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
带有rfid 标签的图书可以识别标签上高度集成的数据信息,从而实现自助借还,无需人工操作。
rfid技术的优越性更多的表现在防盗标签的可充消磁,标签的安全磁条不会被公文包、背包、人体等物品屏蔽,信号强度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迟而衰减。
这种标签可以重复地充消磁,并能保证充磁饱满,提供最优等级的保护,不会引起误报。
基于RFID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基于RFID的图书馆管理系统逐渐成为现代图书馆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它可以通过无线电信号的自动识别来获取目标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
在图书馆管理中,RFID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升图书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一、RFID技术在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1. RFID标签的应用在传统的图书管理系统中,每本图书都需要贴上条形码,当读者借书或归还书籍时,图书管理员需要逐一扫描条形码,非常耗时和费力。
而RFID标签的应用可以大大简化这一流程。
每本图书都安装有一个小型的RFID标签,只需近距离读取器,就能够同时识别出多本图书,并自动记录其借还情况。
2. 自助借还机的使用借书和还书是图书馆最常见的操作之一,传统的方式是需要图书管理员的介入,耗费不少人力资源。
而有了RFID技术支持的自助借还机,读者可以通过自助操作快速完成借还图书的过程,减轻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借还效率。
3. 库存盘点的自动化传统的库存盘点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容易出错。
而RFID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库存的自动盘点。
只需要一台RFID读取器,就可以快速准确地扫描整个图书馆的馆藏,准确记录每本书籍的位置和状态,大大提高了库存管理的效率。
二、基于RFID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优势1. 高效便捷基于RFID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图书的快速借还,大大节省了读者和图书管理员的时间。
读者只需要将要借还的图书放在读取器上,系统就会自动识别记录相关信息,并生成借还记录。
2. 信息准确RFID技术可以精确记录每本图书的信息,如书名、作者、ISBN号等。
传统的条形码技术容易受到磨损或刮伤而无法读取,而RFID标签则不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能够准确识别图书的信息。
3. 防止盗窃和丢失图书馆中盗窃和图书丢失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传统的安全措施往往难以有效防范。
图书馆行业(RFID)标准下的智能图书馆应用研究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RFID行业标准的制定,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智能产品率先应用于一些大中型图书馆。
本文对RFID的技术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作了详细分析,指出了目前制约RFID技术在图书馆未广泛应用的各种因素。
关键词:RFID 智能图书馆标准我国是世界第三大RFID技术产品生产国,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成熟,RFID技术在各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图书馆智能服务系统,停车场管制系统、物流物品标识与管理系统、海关快速通关系统、公交车车载系统、高速路收费站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系统等。
图书馆通过RFID系统及其产品实现了图书自助借还、快速顺架、快速查找、馆藏快速盘点等功能,RFID技术的应用为智能化图书馆的实现搭建了一个扩展应用平台。
1 RFID技术简介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亦称电子标签,是一种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的通信技术。
常用的有低频(125~134.2 kHz)、高频(13.56 MHz)、超高频(868~956 MHz)、特高频(300~3000 MHz)、微波标签(2.45 GHz)及无源等技术。
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或雷达反射的传输特性来实现对物体的识别并取得物体的相关信息。
2 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现状20世纪90年代末,RFID技术率先在新加坡图书馆得到了应用,随后美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的图书馆也相继投入使用。
2006年,RFID 技术在我国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和深圳图书馆开始投入试用。
到2013年,RFID技术经历了从当初的投入试用阶段到现在的成熟阶段,回顾这7年的发展历程,国内图书馆业RFID标签数据-编码得到了统一:2012年6月1日我国发布了中国文化行业-图书馆RFID标签数据标准。
现代图书馆智能应用研究摘要: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应用模式也已从传统应用模式发展变为现代的数字智能模式。
rfid技术和3g技术,校园无线网络以及智能开发系统的应用,给图书馆管理、应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
关键词:图书馆;智能开发系统;应用当今世界已逐渐步入信息时代,计算机为主的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正从方方面面地改变着社会生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随着各个行业中运用的智能化技术的成熟,传统的管理服务模式慢慢地被新的智能管理模式所取代。
如今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下,rfid技术的运用、无线网络的覆盖、智能系统的应用开发,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rfid技术的运用1999年10月,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教授提出,在internet的基础上利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组成的自动识别系统。
目前被广泛运用于数据的采集、商品识别领域当中,它具有高效、快速、易管理等优点。
近年来大学扩招,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图书需求量也随之上扬,大量书籍的借阅,给大学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带来不小的烦恼。
rfid系统在图书借还管理中的智能应用,不但可以跟踪图书、指导读者快速找书,还能迅速收集信息,这样节省了大量人力,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实现了对图书的透明化管理。
1.rfid系统的基本构成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能够让物品实现“开口说话”的一种技术。
rfid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利用rfid 芯片,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他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管理系统。
(1)将传统的条形码改换成新的rfid芯片,并且配备rfid阅读器。
(2)给开放式书架精确定位,明确各个书架的位置,做好书架标记,通过rfid阅读器将书籍信息写入芯片,并通过数据传输,记录至后台安装的rfid数据分析系统。
(3)将rfid数据分析系统与图书借还管理系统对接。
2.rfid系统在图书馆日常管理中的应用优势(1)方便读者查找图书位置读者从图书馆提供的书目检索系统中查找所需图书后,查询信息将提供所查书目的详细信息,包含书目信息、索书号、详细馆藏地、书刊状态等。
图书馆行业(RFID)标准下的智能图书馆应用研究作者:潘呈昀来源:《科技资讯》2014年第01期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RFID行业标准的制定,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智能产品率先应用于一些大中型图书馆。
本文对RFID的技术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作了详细分析,指出了目前制约RFID技术在图书馆未广泛应用的各种因素。
关键词:RFID 智能图书馆标准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a)-0252-02我国是世界第三大RFID技术产品生产国,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成熟,RFID技术在各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图书馆智能服务系统,停车场管制系统、物流物品标识与管理系统、海关快速通关系统、公交车车载系统、高速路收费站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系统等。
图书馆通过RFID系统及其产品实现了图书自助借还、快速顺架、快速查找、馆藏快速盘点等功能,RFID技术的应用为智能化图书馆的实现搭建了一个扩展应用平台。
1 RFID技术简介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亦称电子标签,是一种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的通信技术。
常用的有低频(125~134.2 kHz)、高频(13.56 MHz)、超高频(868~956 MHz)、特高频(300~3000 MHz)、微波标签(2.45 GHz)及无源等技术。
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或雷达反射的传输特性来实现对物体的识别并取得物体的相关信息。
2 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现状20世纪90年代末,RFID技术率先在新加坡图书馆得到了应用,随后美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的图书馆也相继投入使用。
2006年,RFID技术在我国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和深圳图书馆开始投入试用。
到2013年,RFID技术经历了从当初的投入试用阶段到现在的成熟阶段,回顾这7年的发展历程,国内图书馆业RFID标签数据-编码得到了统一:2012年6月1日我国发布了中国文化行业-图书馆RFID标签数据标准。
RFID技术得到不断完善与创新:UHF 磁条-RFID复合门禁及其标签产品已成功开发,智能书架、智能归书统计书架,社区昼夜无人值守图书借-还工作站,架区点检-导航模式优化,立体密集智能存取书库等创新产品已开始投入应用。
2.1 加强读者身份识别管理RFID标签具有安全性高,耐汅性好,易读写等特点。
RFID标签承载的是电子式信息,其数据内容可经由密码保护,使其内容不易被伪造及变造,保密性高。
RFID标签对水、油和化学药品等物质具有很强抵抗性。
RFID标签可以重复地新增、修改、删除标签卷标内储存的数据,方便信息的更新。
利用这些特点,图书馆可以为读者办理读者借阅证进行读者身份识别管理。
同时,还可把RFID标签同指纹识别技术结合起来做成电子借阅证,通过比对电子借阅证上的指纹与持证读者的活动指纹,就可以确定读者的真实身份,利用此电子借阅证可以杜绝图书馆屡禁不止的图书代借现象。
利用RFID标签还可制作手机读者证,读者只需更换手机SIM 卡便可获得电子借阅的便利。
2011年9月,深圳移动、深圳图书馆等多家单位携手首次推出“手机读者证”,读者仅需到全市移动营业厅更换具有手机通宝卡功能的SIM卡,便可让手机同时具备“读者证”的功能,实现普通读者证的借书、还书、自动扣费等主要功能。
2.2 简化图书加工流程RFID标签存储空间大,一维条形码的容量是50 B,二维条形码最大的容量可储存 2B~3000 B,RFID标签根据商家种类的不同,能存储512 B~4 MB不等的数据。
随着记忆载体的发展,数据容量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RFID标签可以利用其存储空间大的特点进行存储采访图书的CIP书目信息,采访新书到馆后,工作人员用RFID读写设备读出标签中的书目数据并由图书馆编目系统进行数据的批量自动编目,简化了工作人员对书目数据一条条著录的繁琐步骤。
同时,由于图书贴有RFID标签,不必再贴磁条,大大缩减了加工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2.3 实现图书自助借还功能RFID标签穿透性比较强,只要在调频设备源发出的无线电波范围内,即使在被覆盖的情况下,RFID标签也能够穿透纸张、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属或非透明的材质进行与读取设备的信息通信。
并且RFID标签支持多个标签同时与读取设备通信的功能,这就使图书批量自助借还成为可能。
读者甚至只要抱着书走过RFID监测仪,借还图书的手续就已经办理完成了。
传统的借还工作必须在近距离而且没有物体阻挡的情况下,由工作人员用读写器逐条扫描条形码,而且扫描时读写器的角度必须与条形码的角度一致,读写器方可正确识别条形码。
相比较而言,RFID标签则突显了智能化与快捷化的特点。
2.4 实现图书定位功能RFID标签定位功能在图书馆有三个主要应用:第一个应用是图书查找功能。
读者从检索系统里检索到所需图书的藏书地点和索书号,找到该藏书室,再根据索书号从书架上寻找图书。
因为有些图书馆建馆时排架比较粗,同一类书有几十甚至几百本,在这些没有次序的图书中要找到所要的书往往不太容易。
利用RFID标签的定位功能就可以很容易地解决这个问题,读者只需要通过手持读写器接近图书所在的类目书架,利用读写器接收图书RFID标签所发射出来的信号来定位所需图书。
第二个应用是理架和上架功能。
理架时,图书馆工作人员利用手持读写器设备在书架上扫描,当发现异类图书夹杂在此类图书中时,读写器会发出提示音。
同理,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此方法对图书进行上架,也可以使用自助还书-分拣机归类后直接按类上架。
第三个应用是对馆藏库图书进行清点。
工作人员只需要对书架上的图书进行扫描一次,即可完成图书的清点,既简便又快捷。
2.5 实现一定的安全防盗功能RFID标签的防盗功能一般通过标签内存储的可擦写标识位来实现,标识位设定专用字节来标识“借出”或“在库”状态,当监测仪对接收到的图书标签所发出的信息显示标识位为“在库”时,监测仪就会自动报警。
传统的图书馆防盗系统一般采用的是EAS防盗模式,这种模式按其标签发出的不同信号特征,可以分为电磁系统、无线电系统、声磁系统等,目前图书馆普遍采用的是电磁系统。
由于RFID标签的特性,它可以弥补磁条消磁不干净、磁场干扰而导致的误报或漏报等问题,但磁条较RFID标签具有价格低、寿命长、体积小、隐蔽性好等特点。
RFID标签一般是贴于图书封面内页上,隐蔽性差,容易被人为撕毁。
短期内RFID防盗系统还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的EAS防盗系统,我们应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盗模式,从而实现图书馆的防盗功能。
3 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还存在的困难与障碍3.1 RFID设备成本问题和图书馆经费投入问题虽然RFID技术已经很成熟,但RFID设备成本相对磁条和条形码要高得多。
RFID标签目前的价格基本都在1元以上,按1元一个标签、一个馆100万图书来计算,光投入到图书电子标签的更换资金都是100万,再加上其它相关硬件设备,大概需要500-1000万的经费预算。
通过笔者调查分析,在图书馆全面应用RFID技术的图书馆一般为资金比较充裕的公共图书馆和名校图书馆,中小型图书馆如果不是建新馆之际,一般都不敢轻易尝试,这也是中小型图书馆迟迟未投入RFID技术应用的主要原因。
可见,目前要实现RFID技术在图书馆界的全面推广应用,图书馆解决资金来源是首要问题。
3.2 RFID标准虽已制定,但还需进一步完善2012年2月国际ISO组织发布了ISO28560-1,-2,-3图书馆RFID标签数据元素及编码系列标准。
国内文化部-国家图书馆科研项目组于2012年6月1日发布了中国文化行业-图书馆RFID数据及编码标准。
国际ISO组织于2012年7月又提出了两个针对UHF段的标准提案,分别是:基于ISO15962的(UHF-900 MHz)标签数据编码ISO28560-4和图书馆馆藏UII(唯一标识符)ISO2856。
虽然图书馆的RFID标准大局已定,但ISO28560-5图书馆馆藏物品唯一标识符(UII)仍未定,图书馆RFID应用国家标准、行业应用规范-指南的全面编制仍未完成,馆代码ISIL注册体系还未建立,对图书馆业有促进作用的商品物流RFID标准仍未推出。
这些标准的全面制定与完善,将进一步促进图书馆业FRID应用发展。
3.3 RFID系统与现有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整合问题目前大部分图书馆的图书管理系统都是基于磁条和条形码技术而研发的,比如深圳ILAS、江苏汇文、北邮MELNETS、大连博菲特、北大息阳、北京金盘等图书管理系统。
RFID系统则以电子标签为基础,两者不管是在通讯协议还是接口方面都存在一个整合问题。
整合不仅要求RFID系统提供商具有强大的技术力量,还要求图书馆与两个系统提供商制定可行的接口整合方案,任何一方的疏忽或者懈怠都会给系统的整合带来阻碍。
3.4 图书馆现有设备的使用问题多年以来,图书馆一直为自动化的实现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设备。
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全国95%以上的图书馆基本上实现了藏、借、阅一体的图书馆管理模式,购买了大量硬件设备,例如:门禁系统、传统的EAS防盗系统、充消磁仪、磁条和条形码等。
如果要投入RFID 设备,现有的大部分设备都将浪费,对于资金不是很充裕的图书馆,是否弃用这些设备,确实是图书馆领导难以决择的问题。
4 结语随着无线射频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成本的有效控制,RFID技术在图书馆智能化建设方面的应用也将越来越深入。
虽然RFID技术在图书馆智能化建设中还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但不可否认,RFID技术在现有大中型图书馆的成功应用案例表明RFID技术已为实现图书馆智能化确立了一个可行性技术研究方向。
RFID技术在图书馆投入运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解决了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让更多的馆员从简单而繁琐的劳动岗位上解放出来,去开展学科服务工作,拓展图书馆的主动性业务。
参考文献[1] 杨明华,张莉华,董朝峰.图书馆在应用RFID时必须面对的几个问题——汕头大学图书馆RFID项目的实践[J].图书馆论坛,2011(1).[2] 李世珣.大学图书馆应用RFID技术前景分析[J].图书馆学刊,2010(12).[3] 申传斌.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优势与风险分析[J].大家,2010(24).[4] 董曦京.图书馆业:中国RFID行业应用的探路先锋[B/OL](2013-02-25).http:///201303/201303140951022475.html.[5] RFID的特点.http:///news/62903.html[B/OL](201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