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机与PLC串口通信设计与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2
电脑与PLC的连接与通讯设置
1.将通讯电缆插在电脑上,稍后,等待该硬件被电脑识别到。
或在打开后的电
脑桌面右键点击【我的电脑】✦点击【设备管理器】✦点击【端口】✦查看可能与PLC建立连接的串口【com】值是第几号端口。
(如果没有识别到串口,请检查并修复该设备驱动后重复本过程)。
2.打开西门子PLC编程环境“STEP 7-Micro/WIN”程序✦点击【通讯】点击【设
值PG/PC接口】✦点击【properties】查看com值与上一步com值是否一直,如不一致改为一致。
(对于上一步中存在多个com口的情况,可能需要多次反复设置、测试,重复2,3步,最终确认PLC接在哪个端口了)。
3.点击【OK】✦点击【OK】✦反复双击【刷新】至到通讯成功
出现【cpu-224xp-cn-rel-02.01】为止。
(重要说明:对于使用了非西门子原装的通讯线,由于线的兼容性原因,可能确实需要多次刷新才能建立可靠连接,请务必耐心操作。
至于需要刷新多少次,确实不能确定,据说和RP有关)4.建立好物理连接后,就可以实现程序的上载、下载或监控了。
☐上载:PLC中程序✦电脑
❑下载:电脑中程序✦PLC。
PC与PLC的串口通信及编程实现黄植功(广西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摘 要:在自由口模式下,通信协议由用户自己的梯形图程序控制。
用户可以使用梯形图程序调用各种子程序,来进行接收中断、发送中断、发送指令(XMT)、接收指令(RCV)等通信控制操作。
研究了在自由端口模式下PC与S7-200型PLC之间的通信,并采用Visual Basic编程来实现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通信。
关键词:Visual Basic;自由端口模式;PLC通信;串口通信中图分类号:TP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551(2007)03-0035-041 引言由于具有编程方法简单易学、功能强、性能价格比高、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体积小、能耗低、硬件配套齐全、设计调试安装维护方便等突出优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发达国家所有的工业部门,主要应用在数字逻辑控制、运动控制、闭环过程控制、数据处理和联网通信等方面。
在联网通信方面,PLC与其他智能控制设备一起,可以组成“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在这种工业控制系统中,为了避免通信各方争用通信线路,PC与PLC之间的通信一般采用主从方式,通常采用计算机(PC)作为上位机负责完成数据分析、处理和存储、设备状态显示和打印输出等功能以实现对分布在工业现场的被控制系统进行集中的实时监测与控制;PLC作为下位机使用,承担执行上位机的输出指令、现场数据采集和设备运转状态识别等任务。
本文研究了在自由端口模式下PC与S7-200型PLC之间的通信,并采用Visual Basic编程来实现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通信。
2 PLC与PC的电缆连接和电缆的切换时间S7-200的通信接口为RS-485,PC可以采用RS-232通信接口,RS-232/PPI多主站电缆可以连接PC与S7-200型PLC,实现S7-200 CPU 与PC的通信。
由于使用RS-232/PPI电缆,因此在S7-200 CPU的用户程序中应考虑电缆的切换时间,切换时间因波特率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如果采用9600bit/s的波特率,则电缆的切换时间为2ms,电缆上DIP开关设置为010,如果采用19200bit/s的波特率,则电缆的切换时间为1ms。
plc和计算机间串行通讯程序设计PLC和计算机间的串行通讯可以通过多种协议,如RS232、RS485、Modbus等进行。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串行通讯口将PLC和计算机连接起来,然后通过编程实现对PLC进行读写操作,以实现数据的交换。
具体的串行通讯程序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通讯协议:在实现串行通讯时,需要确定通讯协议,比如RS232、RS485、Modbus等,然后根据协议要求对通讯口进行配置。
2. 配置串行通讯口:对于不同的通讯协议,需要对串行通讯口进
行不同的配置,如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等。
3. 编写数据收发程序:通过编写数据收发程序,可以实现对PLC
和计算机之间数据的交换。
一般来说,先发送数据请求给PLC,PLC接
收请求后返回数据,然后计算机再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和处理。
4. 错误处理:在实际的串行通讯中,可能会发生各种错误,如通
讯中断、数据异常等,需要对这些错误进行处理,以保证程序的稳定
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串行通讯程序设计需要充分了解通讯协议和串行通讯
口的相关知识,同时需要对PLC和计算机之间的通讯进行严谨的设计
和实现,以确保程序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RS-232串行通信可编程控制器自由端口模式数据缓冲区HG-2003型温升测控装置是笔者与我国北京某科学研究联联合开发的一套专门用于高压晶闸管阀温升检测试验的测控装置。
考虑到PLC及其网络已被公认为现代测控装置开发的几大支柱之一,而且从近几年的统计数字来看,PLC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产量、销量高居各测控器件榜首,因此笔者决定本测控系统的核心器件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其基本功能可通过软件编程实现。
PLC的三大亮点是:(1)集电控、电传、电仪三电于一体;(2)网络的性能价格比高;(3)可靠性高。
这些亮点就使得整个测控设备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同时也为实现系统控制功能的二次开发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本文主要讨论设备中所采用的西门子公司的S7-200型PLC和PC机之间的串行通信问题。
1、温升测控系统整体介绍1.1 HG-2003测控装置的测控对象及结构先来介绍一下该温升试验测控装置的基本工作流程。
10kV电源进线经过进线框中的高压断路器CB和高压隔离开关柜中的隔离开关G(用于在设备检修或维护时形成一个明显的断点)后,加在10kV转换变压器T1上。
该变压器将三相电转化为单相电。
这主要是由于做实验时负载电流很大,如果使用三相电源,容易造成负荷电流的不平衡从而造成试验故障。
在转换变压器的输出端(二次侧)连接单相温升试验变压器T2。
该温升变压器的一次侧应加装用于无功功率补偿的电容柜,二次侧则通过有载分接开关直接连接试验品(即高压晶闸管阀)进行温升试验。
从基本工作流程不难知道测控装置的测控对象,本装置的具体测控对象如表1所示。
表1 测控对象表测控装置的物理结构分为两部分:操作控制台和试区控制箱。
其中,试区控制箱即PLC 控制箱被安装在试验区的隔离开关框内。
操作控制台即PC机人机办是非曲直操作台则安装在控制室内。
由于二者之间相距约40m,所以采用PC/PPI电缆传输测控信号时需加装中继器。
1.2 HG-2003测控装置的基本功能本测控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开关分合控制指示功能;设备和试品的过流、过压、过热报警及保护功能;各种操作连锁功能,如电源开关柜内10kV电源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柜内的手动隔离开关、控制室门触点、试验大厅门触点间的连锁保护功能等,并设有相关的报警提示画面。
欧姆龙plc和pc机网口通讯:连接智能制造的桥梁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追逐的目标。
而在实现智能制造的过程中,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技术无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在PLC和PC机之间的通讯,更是连接智能制造的一座桥梁。
本文将就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进行阐述。
一、的原理欧姆龙PLC和PC机的网口通讯,是通过以太网技术实现的。
以太网技术是一种基于TCP/IP协议的局域网技术,其高速、稳定的特点使得它成为了现代控制系统中最常使用的网络通讯方式之一。
欧姆龙PLC通过网口与PC机相连,可以将PLC与PC机实现互联互通,从而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
通过在PLC中编写相应的网络通讯模块,可以将PLC中的数据传输到PC机中进行处理与显示,也可以从PC机向PLC发送指令,以控制和操作PLC。
这一过程中,欧姆龙PLC和PC机之间的网络通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二、的应用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众多领域。
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PLC和PC机的通讯可以实现对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通过与PC机的通讯,还可以对PLC进行在线编程和调试,提高了开发和维护的效率。
另一方面,在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与PC机的通讯,可以远程控制家中的灯光、电器等设备,实现智能化的居住环境。
在物联网领域,通过与云平台的通讯,PLC 可以实现与其他设备间的数据交互和联动操作,打造更加智能化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三、的发展趋势正处在不断发展优化的阶段。
随着工业4.0的推进,对于PLC 和PC机通讯的需求越发迫切。
未来,将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高速通讯:随着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和信息化,对于PLC 和PC机通讯的速度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提升通讯速度,以满足快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2. 安全性增强:在智能制造环境中,数据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