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类寄生原虫病及其分子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3.78 MB
- 文档页数:33
淡水鱼养殖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淡水鱼养殖是一项重要的养殖业,在养殖过程中鱼群的健康状况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淡水鱼养殖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1.白点病
白点病是淡水鱼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伊氏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症状是鱼体表面出现白色的小斑点,严重时可导致鱼死亡。
诊断方法:观察患鱼体表,若有白点现象,则可判断为白点病。
治疗方法:使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甲硝唑、多灵定等。
也可以通过水温升高、加氧等方法提高水质,促进鱼体自我免疫力的提高。
2.口气病
治疗方法:常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菌素、土霉素等。
同时,要保持水体清洁,加强水质管理,提高养殖环境卫生水平。
3.烂鳃病
烂鳃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是鱼体鳃部出现发炎、红肿,鳃组织出现溃烂,严重时可导致鱼死亡。
诊断方法:观察鱼体鳃部是否发红、肿胀、有溃烂现象,判断是否为烂鳃病。
4.鳃腐病
治疗方法: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应用强效消毒剂进行清洗,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
也可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土霉素、四环素等。
5.水霉病
治疗方法: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应用药物进行防治,如双氧水、金银花等。
同时,要增强水体的清洁度,加强水质管理。
总之,针对淡水鱼养殖中常见的疾病,及时发现、及时防治十分必要,养殖者要加强养殖管理,提高鱼体免疫能力,预防鱼群发生疾病,保证养殖的顺利进行。
爱德华氏菌属1. 迟缓爱德华氏菌特征:迟缓爱德华氏菌为革兰氏阴性病原菌,短杆菌,大小多在(0.5〜1)X(1-3) g,无荚膜,亦不形成芽孢,为周毛菌,能运动。
生长温度范围为15-42 C,最适为37C, 适宜pH值范围为5.5-9.0。
但以pH 7.2较好,耐食盐浓度为 0-4% ,培养:该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25 C培养24,能形成圆形隆起灰白色湿润并带有光泽呈半透明状的菌落直径约为0.5-1mm ,在含5%-10%血液的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常用绵羊或家兔脱纤血液上的菌落与在普通营养琼脂上的基本一致,但稍大些。
在麦康凯琼脂、SS琼脂、胆盐硫化氢乳糖琼脂(DHL )、木糖-赖氨酸-去氧胆酸盐(XLD )琼脂等肠道菌选择性培养基上可形成较小菌落因其产生硫化氢能使菌落中央为黑色。
在普通营养肉汤中呈均匀混浊生长。
危害:德华氏菌感染症,鳖发生白板病,鳗鲡红头病,鳝鱼的红病和渠道鮎鱼的气肿性腐烂病等感染:感染可发生于全年缺乏明显的季节性,在水温20C以上时均可发生,但一般认为水温在15C时,就能发生高峰期多出现在水温25-30 C时,一般于春季和夏季易发流行。
人工养殖的淡水鱼和海水鱼中均发现有该菌感染的发生如鲫、金鱼、虹鱒、大鳞大马哈鱼、黑鲈、真鲷、丽鲷、黑鲷、鲻鱼、川鲽、牙鲆等均可被感染发病,实验性可感染鲤鱼和青蛙。
分离培养:对于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分离培养,常见的临床标本材料是表皮肌肉坏死组织及内脏器官组织等。
通常将被检材料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血液琼脂及某种肠道菌选择性培养基(如SS 琼脂、DHL琼脂、XLD琼脂、麦康凯琼脂等)平板,置28C或37C恒温培养18-24h。
形态特征检查:包括对标本材料中及纯培养物的爱德华氏菌形态检查,常采用革兰氏染色镜检,按该菌相应形态特征予以判定。
2. 鲇鱼爱德华氏菌特征:鮎鱼爱德华氏菌属于爱德华氏菌属,在该属细菌中最难培养。
菌体大小约1umx (2-3) um,为小直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荚膜,不形成芽孢,兼性厌氧,25C时有动力,在37 C时无动力。
几种淡水鱼常见病害的诊断及防治作者:张学武来源:《吉林农业·下半月》2014年第07期摘要:近年来,淡水鱼类养殖迅速发展,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但在淡水养殖中,鱼病始终是影响水产养殖的重要威胁,如果不加以有效防治,一旦发病,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本文主要分析了几种常见的淡水鱼病的发生及特点,并给出了防治办法,以供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淡水鱼;鳃霉病;打印病;赤皮病中图分类号:S85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4-47-11 淡水鱼鳃霉病的防治感染类型:淡水鱼鳃霉病主要是由于寄生在淡水鱼的鳃丝上的鳃霉菌病原体而引发的一种病变,从鳃霉菌的菌丝形态和寄生的情况来划分,有血鳃霉和穿移鳃霉两种类型。
血鳃霉多寄生在草鱼的鳃丝,菌丝体直径相对较大,一般在20~25微米之间,孢子体直径也略大,在7.4微米~9.6微米之间,寄生特点是仅在草鱼的鳃小片的组织上生长。
而穿移鳃霉菌在青鱼、鲢鱼、鳙鱼、鲮鱼等鱼的鳃丝的血管中寄生,有的能穿入软骨肉中,菌丝体相对小一些,一般在6.6微米~21.6微米,孢子体直径为4.8微米~8.4微米之间。
发病及流行:此病危害的鱼类主要有草、青、鲢、鳙、鲤、鲮等鱼类,主要对幼鱼危害较重,在苗种期发病率较高,1~3龄鱼偶尔也会感染此病,特别是南方地区。
感病鱼会出现食欲减退,呼吸不畅,明显出现鱼鳃上的黏液增多的情况,病鱼行动变慢,呈慵懒状态。
病鱼的鳃上有鳃霉菌滋生,不断生长,菌丝会不断加长,并出现大量分枝,能够把鱼鳃的血管和软骨穿透,进而破坏组织,造成鱼鳃和软骨附近的血管堵塞,这样鳃瓣的血液流通受阻,失去正常红色而呈现苍白色,偶有点状充血或出血现象,使呼吸机能减退甚至失去,最终导致病鱼死掉。
在诊断时,如果用显微镜检查鳃丝,发现鳃上有大量鳃霉寄生时,即可断定为此病。
防治方法:首先要做好清塘工作,把池中的淤泥进行清理,同时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同时在池中撒食盐,起到消毒的作用。
淡水鱼养殖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淡水鱼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主要有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真菌性疾病以及病毒性疾病等。
以下是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1. 细菌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鱼身上出现腐烂、脱鳞、溃疡、呼吸困难等。
诊断时可通过鱼体的外观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测细菌培养来确定。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如磺胺类、青霉素和氯霉素等。
提高水质卫生、增强鱼体的免疫力也是重要的防治措施。
2. 寄生虫性疾病:常见的寄生虫包括鱼虱、鱼蛙、鳃蚤等。
寄生虫会在鱼体上产卵或寄生,并导致鱼体出现疼痛、瘙痒、食欲不振等症状。
诊断可通过观察鱼体外观和鳃、鳄鱼小板等部位的寄生虫或卵来确认。
治疗方法可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如甲氧苄啶、多潘立酮等。
提高水质卫生和定期清洗设备也有助于预防寄生虫的发生。
3. 真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常见的症状是鱼体出现白色斑点、白毛病以及鳃病等。
诊断可通过观察鱼体外观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测真菌的菌丝和孢子来确认。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使用含有龙脑醇、硫酸铜等成分的药物进行浴池浸泡,或直接将药物添加到水中进行预防和治疗。
提高水质卫生和维持良好的养殖环境也是防治真菌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4. 病毒性疾病:病毒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鱼体出现呼吸困难、排泄物异常、生长缓慢等症状。
诊断可通过实验室检测血清抗体或病毒核酸来确定。
目前对于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尚无特效药物,因此重点在于预防。
提高水质卫生、加强鱼体免疫力、隔离病鱼和健康鱼群等措施,可减少病毒性疾病的发生。
预防为主是淡水鱼养殖中常见疾病的关键。
定期检查鱼体外观和水质,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加强饲养管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保证养殖效益。
在出现疾病症状时及时诊断和治疗,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鱼群的存活率和产量。
一、寄生虫引起的肠道病病症由鲩变形虫引起的一种肠道病。
虫体寄生在肠内,由于肠黏膜组织遭到破坏,充血发炎,出现乳黄色黏液,因此与细菌性肠炎有些相似,但无细菌性肠炎其他症状,常与六鞭虫、肠袋虫同时存在,或与细菌性肠炎病形成并发症。
防治方法(1)可采用生石灰清塘等措施,以杀灭落在水中的胞囊。
(2)加强饲养管理工作,防止有病原体的水流人或其他媒介物把病原体带人池中。
病症由日本侧殖吸虫寄生在肠道中而引起的鱼病。
发病鱼苗体色变黑,群集于鱼池下风处,停止摄食,故又称“闭口病”。
发病6—7天的鱼苗,鱼体透明,可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肠道中的吸虫。
6—7厘米的鱼种发病,除了鱼体消瘦外,并无明显症状,刮下肠道内含物和内壁,在低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虫体。
防治方法(1)每100千克鱼每天用90%晶体敌百虫30—40克拌饲料投喂,连喂6天。
(2)鱼种阶段须加强投喂,随着负种的生长,症状可自然消失。
病症由隐藏棘衣虫寄生而引起的肠道病。
棘衣虫是黄鳝、草鱼肠道中常见的寄生虫之一,肉眼可见,大量感染时可达数百条。
病鱼腹部膨大,伴随充血现象,慢性感染,外表不显症状,危害不大。
防治方法(1)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每立方米水体用药0.3克,以杀灭中间宿主剑水鳋,以防夏花草鱼种的急性感染而致死。
(2)黄鳝肠道中的成虫,对黄鳝危害不大,一般不显病症,尚无治疗方法。
病症由长棘吻虫寄生而引起的肠道病。
病鱼少量感染除局部病灶部位有炎症外,一般不显病症。
大量感染时,虫体聚集成簇,有的甚至穿透肠壁。
大量寄生能使肠道堵塞,使鱼丧失食欲,逐渐死亡。
进一步确诊需刮下肠液置于解剖镜下观察虫体并统计数量。
防治方法(1)用生石灰清塘,消灭水体中的虫卵和中间宿主,并严格隔离病鱼。
(2)病鱼池每立方米水体用90%晶体敌百虫0.3克全池遍洒,以杀灭中间宿主。
同时,每50千克鱼用90%晶体敌百虫15~20克拌饵喂鱼,每天1次,连喂3 ~5天。
病症由鲤蠢绦虫寄生而引起的鲤、鲫鱼肠道病。
淡水鱼养殖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淡水鱼养殖中常见的疾病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和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
下面将针对这些常见疾病提供诊断和治疗方法的介绍。
一、细菌感染:常见的细菌感染疾病有鱼腐病、细菌性病溃疡和结膜炎等。
细菌感染的症状包括鱼体表面出现溃烂、溢水、红肿、溃疡、烂鳞等。
诊断方法:通过观察鱼体表面的症状、分泌物的颜色、粘稠度等,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
进一步可以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
治疗方法:对于细菌感染的鱼,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的剂量进行使用,以免引起抗药性。
二、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在淡水鱼养殖中常见的疾病有鱼疱疹、鳗病和猴痘等。
病毒感染的症状包括鳞片脱落、溢水、体色变暗等。
诊断方法:常规的诊断方法是采集患病鱼体涂片并进行电镜观察,进一步可以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
治疗方法:目前对于病毒感染的淡水鱼,尚无特效药物可以治疗。
对于病毒感染的鱼只能进行预防,避免病毒的传播。
三、寄生虫感染: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疾病有鱼虱、鲤鱼黑点虫和鱼鳃蚴等。
寄生虫感染的症状包括鱼体表面出现虫子、鱼体表面发炎、呼吸困难等。
四、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包括水质污染、温度变化和氧气浓度不足等。
这些疾病的症状各不相同,有的鱼体变得浑浊,有的鱼体发生变形。
诊断方法:通过观察鱼体和水质的状况,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
治疗方法:对于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治疗方法主要是改善环境条件。
提高水质的清洁度,调整温度和氧气浓度,给鱼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淡水鱼养殖常见的疾病不同类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各有差异。
诊断可以通过观察症状、分泌物和显微镜观察来初步判断。
治疗则主要是使用抗生素、驱虫药物等药物进行治疗,或者改善环境条件。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有些疾病尚无特效药物可以治疗,只能进行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2016年第7期(下半月)Nong Min Z hi Fu Z 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上接第253页)4月21日,症状完全消失,停药。
为了预防本病继续传染新生仔猪,免疫方案亦随之做了调整:在母猪产前一周注射长效土霉素10ml ,仔猪在3日龄注射长效土霉素0.5ml 每头,右旋糖酐铁1.5ml 每头,7日龄注射长效土霉素0.5ml 每头,15日龄注射右旋糖酐铁1.5ml 每头,21日龄注射长效土霉素1ml 每头。
参考文献[1]李秀敏.人畜共患符合细胞体病的研究现状[J].当代畜牧.1998,1:3-4.[2]K.Hemritz著,潘保良译,附红细胞体[J].养猪.2002,4:41-44.[3]王森.猪符合细胞体病综合防治技术[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3,2:62-63.[4]韩惠瑛.猪附红细胞体PPA-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兽医科技,2005,35.淡水鱼寄生虫病的发生与防治卢卫东(黑龙江省延寿县中和镇水产站,黑龙江哈尔滨150700)[中图分类号]S9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7-0279-01随着我国淡水渔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养殖密度越来越大,鱼病发生机率和危害性也不断提高,已逐渐成为制约国内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寄生虫病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
1淡水鱼寄生虫病的发病规律1.1单细胞原生动物寄生虫病1.1.1小瓜虫病。
又称“白点病”,严重时鱼体覆盖1层白色薄膜,病鱼行动迟钝,漂浮水面,不断与其他物体磨擦或跳出水面,能造成成批死亡。
主要流行于初冬和春末,尤其是密集放养的越冬池易感染此病。
1.1.2隐鞭虫病。
隐鞭虫寄生于淡水鱼的鳃和皮肤。
鳃隐鞭虫主要破坏鳃小片上皮并产生凝血酶,使其血管阻塞,黏液增多,严重时鱼类呼吸困难,不摄食,离群独游或靠岸边聚集于水面,体色暗黑,体形消瘦。
主要流行于5-10月,7-9月发病较多,往往表现为急性型。
淡水鱼养殖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淡水鱼养殖是一种常见的水产养殖方式,由于环境变化和饲养管理等因素,淡水鱼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疾病问题。
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对于保障鱼类的健康和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淡水鱼养殖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帮助养殖户更好地应对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问题。
一、常见疾病及其诊断方法1. 肠道疾病症状:鱼类出现食欲不振、腹部肿胀、粪便异常等症状。
诊断方法:观察鱼类的粪便是否有异常情况,如颜色异常、形状异常等。
同时观察水质情况,确保水质清洁卫生。
治疗方法:将患病鱼类隔离治疗,为其提供清洁的水质和适宜的饲料,同时可酌情使用适量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4. 寄生虫病症状:鱼类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异常活动等症状。
诊断方法:观察鱼类的行为和外形,检查其体表是否有寄生虫。
治疗方法:使用适量的驱虫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加强水质管理和饲料管理,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
5. 营养性疾病症状:鱼类出现生长迟缓、色素沉积不均等症状。
诊断方法:观察鱼类的生长情况和皮肤颜色,检查其饲料是否合理。
治疗方法:调整饲料配方,为鱼类提供适宜的营养物质,同时加强对水质的管理,确保养殖环境良好。
二、疾病防控措施1. 加强水质管理保持养殖水体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废弃物和残饲料,确保水质清澈透明。
2. 合理饲料管理为鱼类提供适宜的饲料,控制投喂量,避免过多残饲料残留,引发水质污染和疾病的发生。
3. 定期检查定期对鱼类进行身体检查,观察其生长情况和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 锻炼养殖技术加强养殖技术学习和培训,提高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保障鱼类养殖的健康和效益。
淡水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保障养殖效益和鱼类健康的关键。
养殖户应加强对疾病的认识和防控措施的实施,确保养殖水体的清洁卫生,合理管理饲料投喂,定期检查鱼类健康状况,提高养殖技术水平,以应对养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疾病问题,保障养殖环境的健康和鱼类的生长发育。
※畜牧养殖 今日农业2019, No.969鱼类寄生虫病诊断与防控孔令春(苍梧县石桥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梧州 543116)摘 要:在渔业养殖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鱼类疾病,其中就包含鱼类寄生虫病。
一旦发生该种疾病的话将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甚至损害养殖户的经济利益。
为此,必须采取科学的手段和措施诊断鱼类寄生虫病,同时做出具体的防控措施。
本文阐述的主要内容是鱼类寄生虫病的种类以及诊断和防控的措施。
关键词:鱼类;寄生虫;诊断;防控中图分类号:S941.5 文献标识码:A1 指环虫病1.1 指环虫病的含义和特点该种寄生虫病主要寄生在鱼的鳃上面,有些虫能够造成鱼类的死亡,引起种苗的死亡。
该种疾病不仅在小水体中存在,而且已经发现在大水面对鱼类造成危害。
该病在治疗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反复感染、频繁用药的情况,从造成指环虫产生严重的耐药性,因而对该种疾病的诊断和预防比较困难,特别是在该种疾病和其他疾病共同病发的时候病情将很难控制。
1.2 病原指环虫的生活史简单,不需要中间的宿主。
在温暖的季节,指环虫的成体不断产卵孵化,受精卵排除体内之后漂浮到睡眠寻找宿主鳃上和皮肤上,虫卵在适合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是加快孵化的速度,在一般的情况下,7d即可出幼虫,如果有其他条件刺激的话需要3~5d。
如果寄生的宿主死亡的话,指环虫也在短时间内死亡,一般不超过24h。
因此,许多指环虫对宿主有一定的选择性。
1.3 流行病学指环虫主要寄生在鱼鳃上,对鳃组织的破坏力比较大,一旦出现该种疾病将造成鱼类呼吸困难,同时鱼类课能出现贫血的症状,鱼类血液中的白细胞增多。
一旦鱼类感染该种疾病的话通过显微镜的方式能够看见白色的虫体。
在患病的初期阶段,鱼类的症状不明显,但是到后期之后的鱼鳃肿胀,颜色暗灰色。
该病是比较常见的寄生虫疾病,传播的方式是虫卵和幼虫,适宜繁殖的水温是20~25℃,主要在春季、夏初和秋季出现,一旦感染该种疾病的话将造成大量的苗种死亡。
文章编号:1673-887X(2023)04-0140-03淡水鱼类常见寄生虫病检查与诊断马维东(松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吉林松原138000)摘要文章阐述淡水鱼类寄生虫病检查的方法,说明寄生品种、外观形状、内部构造、寄生部位及对鱼类的损害等内容,为淡水鱼类常见寄生虫病正确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关键词淡水鱼;寄生虫病;检查;诊断中图分类号S965.1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3.04.052Examination and Diagnosis of Common Parasitic Diseases in Freshwater FishMa Weidong(Songyuan Fishery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Songyuan 138000,Jilin,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ethods of parasitic disease inspection of freshwater fish,explains the parasitic species,external shape,internal structure,parasitic location and damage to fish,and provides reference methods for correct diagnosis of common para ‐sitic diseases of freshwater fish.Key words :freshwater fish,parasitic diseases,inspection,diagnosis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渔业调整了发展重点,确立了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随之而来养殖病害发生严重,损失巨大。
寄生虫性鱼病是淡水养殖常见的一类疾病,具有发病种类多和流行时间长的特点,因其突发性和死亡率不高,往往不被重视,但由于寄生虫性鱼病病程长,如果不彻底治愈会继发感染其他传染性疾病,造成重大损失[1]。
淡水鱼寄生虫病的防治一、车轮虫病:1、症状:车轮虫病是鱼类很普通的原虫病,严重时寄主分泌大量粘液,鱼苗体上在车轮虫较密集的部位,如鳍、头部、体表出现一层白翳,在水中观察尤为明显。
危害下塘十天左右的鱼苗时,发现成群沿塘边狂游,口腔充塞粘液,嘴闭合困难,不摄食,呈“跑马”现象,鱼体消瘦。
2、防治方法:合理施肥、放养,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每亩鱼池用苦楝树枝叶15公斤分别浸泡于池中。
用2%的食盐水浸洗鱼种15分钟以上。
每亩水深1米用苦楝枝叶20—30公斤煎汁全池遍洒。
二、孢子虫病:1、症状:鱼类大量寄生孢子虫后,引起鱼体消瘦、食欲减退、体表发黑、腹部膨大等症状。
孢子虫是水生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类寄生虫,目前危害比较比较严重的种类有球虫病、鲫鱼碘泡虫病、圆形碘泡虫病、饼形碘泡虫病和鲫鱼粘体虫病、中华粘体虫病等。
2、防治方法:清除塘底的过多淤泥,采用生石灰或氯制剂进行彻底清塘,以杀死冬眠的孢子。
不要到有该病的地区购买鱼种;外地购买的鱼种下池前用聚维酮碘浸浴15—20分钟。
发病时,在饲料中添加1.5%“孢虫杀”连喂3天,第4天用“鱼虫灭”全池泼洒1次。
三、锚头鳋病:1、症状:锚头鳋是大型寄生虫,肉眼可见,主要寄生在鱼类的鳃和体表组织,吸取营养液,可引起周围组织红肿发炎,形成红色斑点,并容易被水霉所附着。
病鱼呈现不安,食欲减退,继而身体消瘦,流动迟缓。
2、防治方法:鱼池采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每亩用松树枝叶10公斤左右,扎成几个小捆,插挂在池塘周围。
对于发病的鱼种,可采用高锰酸钾浸浴。
四、斜管虫病:1、症状:该虫寄生于鱼类的鳃和体表,刺激寄主分泌大量的粘液,使寄主皮肤表面形成苍白色或淡蓝色的粘液层。
破坏组织,影响鱼的呼吸功能。
病鱼食欲减退,鱼体消瘦发黑,漂游水面或作侧卧状,靠近塘边,呼吸困难,不久即死亡。
2、防治方法:用氯制剂彻底清池消毒,杀死病原体。
鱼种入池前,用0.2%食盐水或5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洗5分钟。
渔知识23种寄生虫,自己也能给鱼看病1.隐鞭虫病鳃隐鞭虫或颤动隐鞭虫寄生于鱼鳃,临床可见鱼体变黑,鳃丝鲜红,有许多灰白色粘液。
寄生于鱼体表,鱼身体瘦弱。
主要危害夏花草鱼、鲮和鲤鱼苗。
2.口丝虫病鱼初期无明显症状,病情严重时体色变黑,明显消瘦,游动缓慢,呼吸困难,鳃和皮肤覆盖一层灰白色粘液。
鳃丝呈淡红色或皮肤充血发炎,鱼鳞易脱落。
3.车轮虫车轮虫侵袭鱼体和鳃,吸取组织细胞作营养,使幼鱼的皮肤和鳃组织遭到严重损伤。
病鱼表现体弱消瘦、离群独游、减食、行动缓慢,严重时可导致鱼死亡。
4.鱼鲺病鱼体表可见臭虫状或米粒状大虫体,鱼头部有红斑点,鱼体呈淡绿色,不安,群集水面作跳跃急游行动。
5.中华鳋肉眼可见鳃丝末端挂着象蝇蛆一样的小虫,病鱼不安,在水中跳跃,有时鱼尾竖直露出水面。
6.斜管虫斜管虫侵入鱼的皮肤或鳃组织,受侵害处分泌大量白色粘液,似有一层淡蓝色薄膜。
病鱼减食,消瘦,呼吸困难,漂游水面。
7.球虫病病鱼外表无明显病状,仅是食欲不振。
解剖肠道可见肠道内壁有灰白色小结节,结节周围溃烂或肠穿孔。
8.小瓜虫病鱼体表、鳍条及鳃部可见许多白色小点。
鱼体消瘦,游动迟缓,浮于水面。
9.舌杯虫病鱼无明显症状,仅是行动缓慢,鱼体消瘦、变黑,离群独游。
10.吸管虫病鱼厌食,消瘦,体表苍白,鳃丝鲜红并有大量灰白色粘液。
被虫体寄生的鳃或皮肤形成凹陷,鱼有特殊腥臭味,呼吸困难,独游于水面。
11.锚头鳋病鱼体表可见灰白色锚头鳋,被侵袭处组织红肿发炎,病鱼不安,常在水面跳跃,离群独游。
12.碘孢子虫鲤碘泡虫常寄生在鲤、鲫、鲮身上,形成灰白色点状或瘤状胞囊。
鳞片下出现胞囊。
13.粘孢子虫肉眼可见鱼鳃上有许多灰白点或瘤状的胞囊,鳃组织受损,呼吸困难。
对鲢、鳙、鲤、鲫、鲮等幼鱼危害较大。
14.指环虫病病鱼头部肿大,鳃瓣呈苍白色,并有大量粘液,鳃浮肿张开,呼吸困难,鱼体消瘦,游动缓慢。
15.钩介幼虫病鱼脑部充血,嘴圈发白,肉眼可见嘴部、鳍、鳃上有米色小点状钩介幼虫,病鱼体瘦,色淡或呈灰白色,离群独游。